流程管理(可能是最好的流程管理教材).ppt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5944761 上传时间:2020-02-12 格式:PPT 页数:193 大小:1.9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流程管理(可能是最好的流程管理教材).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93页
流程管理(可能是最好的流程管理教材).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93页
流程管理(可能是最好的流程管理教材).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9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运作管理系列讲座 流程管理 南京大学管理工程研究院庞湛Email silfamars Mobile 13852281675Office 3597505 Ford传统流程 1 采购部门向供货商发出订单 并将订单的复印件送往应付款部门 2 供货商发货 福特的验收部门收检 并将验收报告送到应付款部门 验收部门自己无权处理验收信息 3 同时 供货商将产品发票送至应付款部门 当且仅当 订单 验收报告 以及 发票 三者一致时 应付款部门才能付款 而往往 该部门的大部分时间都花费在处理这三者的不吻合上 从而造成了人员 资金和时间的浪费 案例 福特北美汽车公司付款流程重组 当时福特北美预付款部门雇佣员工500余人 冗员严重 效率低下 他们最初制定的改革方案是 运用信息技术 减少信息传递 以达到裁员20 的目标 但是参观了Mazda 马自达 之后 他们震惊了 Mazda是家小公司 其应付款部门仅有5人 就算按公司规模进行数据调整之后 福特公司也多雇佣了5倍的员工 于是他们推翻了第一种方案 决定彻底重建其流程 怎样解决这个问题 Ford新流程 1 采购部门发出订单 同时将订单内容输入联机数据库 2 供货商发货 验收部门核查来货是否与数据库中的内容相吻合 如果吻合就收货 并在终端上按键通知数据库 计算机会自动按时付款 Ford公司流程重建的成果 福特公司的新流程采用的是 无发票 制度 大大地简化了工作环节 带来了如下结果 1 以往应付款部门需在订单 验收报告和发票中核查14项内容 而如今只需3项 零件名称 数量和供货商代码 2 实现裁员75 而非原定的20 3 由于订单和验收单的自然吻合 使得付款也必然及时而准确 从而简化了物料管理工作 并使得财务信息更加准确 Ford公司流程重建的启示 1 面向流程而不是单一部门 倘若福特仅仅重建应付款一个部门 那将会发现是徒劳的 正确的重建应是将注意力集中于整个 物料获取流程 包括采购 验收和付款部门 这才能获得显著改善 2 大胆挑战传统原则 福特的旧原则 当收到发票时 我们付款 福特的新原则 当收到货物时 我们付款 旧原则长期支配着付款活动 并决定了整个流程的组织和运行 从未有人试图推翻它 而BPR的实施就是要求我们要大胆质疑 大胆地反思 而不能禁锢于传统 其他的成功案例 从两个最常见的词谈起 什么是顾客 什么是订单 顾客就是那些我们为之做事的人 每个人都有顾客 只是名称或许不同而已 但他们都是顾客 订单无外乎是来自顾客的一个请求 即顾客需要我们为他做些什么 你清楚你所处的组织环境么 在你的企业里 从你收到一个订单开始到这个订单被满足并送货到顾客止 其间有多少不同的职能 组织或部门插手了 换句话说 就是为了满足这个订单究竟有多少人介入了 你知道顾客将会哪些要求吗 第一点 顾客要求要快 fast 他会说 我马上要 第二点 顾客要求要正确 right 第三点 顾客要求要便宜 cheap 第四点 顾客要求是要容易 easy 容易与之做生意 顾客喜欢什么 你要做什么 4P 4C还是 4P 鲍敦 Product 产品 Price 价格 Place 地点 即分销 或曰渠道 Promotion 促销 6P Kotler Power 权力 PublicRelations 公共关系 4C 劳朋特 Customer 顾客 Cost 成本 Convenience 便利 Communication 沟通 还有什么 Time 时间 Quanlity 质量 Cost 成本 Service 服务 流程在传统组织中的陷阱 一个常用公式计算被浪费掉的时间 就是VT除以ET 即有价值时间除以流逝的时间 在一个顺利运行的流程操作中 它应该等于1 那么 在一个典型的组织中VT除以ET是多少呢 提示 它不是1 通常 它小于0 05 也就是有超过95 的时间被白白的流逝掉了 一个大保险公司 其处理一个新申请的VT是26分钟 那么流逝的时间呢 ET 28天 也就是花了近一个月的时间做了一个半小时的工作 另外有一个大的电子公司 其产品开发的VT与ET之比是0 001 即99 9 是浪费掉的时间 为什么会这样呢 原因 就是存在着组织之间的隔墙 我们想它快 但它很慢地才流到我们这里 我们想它正确 但我们拿到它时却是错误的 为什么呢 还是那一道道无形的墙 一个组织到另一个组织 其间的隔墙就是错误的滋生地 为什么呢 误解 错误传达和沟通 信息的不对称 什么是一个流程呢 定义 一个流程就是一组能够一起为客户创造价值的相互关联的活动进程 跨越部门的业务行程 首先 流程是一组活动 而非一个单独的活动 其次 流程是一组能够创造价值的活动 ISO9000 一个流程就是一组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活动进程 企业的作业流程 核心作业流程1 各项作业活动 包括识别顾客需求 满足这些需求 接受订单 评估信用 设计产品 采购物料 制作加工 包装发运 结帐 产品保修等等 2 管理活动 包括计划 组织 用人 协调 监控 预算和汇报 以确保作业流程以最小成本及时准确地运行 3 信息系统 通过提供必要的信息技术以确保作业活动和管理活动的完成 支持作业流程包括设施 人员 培训 后勤 资金等 以支持和保证核心流程 企业的作业流程 流程的组成要素和特点 流程的六要素 输入的资源 活动 活动的相互作用 结构 输出的结果 顾客 价值 流程的特点 目标性 有明确的输出 目标或任务 相关性 流程的活动是互相关联的动态性 流程中的活动具有时序关系层次性 活动中又有子流程机构性 有串联 并链 反馈等结构 输入资源 输出结果 若干活动 我满意 因为流程为我创造了价值 什么是流程管理 BPM 呢 认识流程 建立流程 运作流程 优化流程 再认识流程 流程管理是从流程角度出发 关注流程是否增值的一套管理体系 怎么理解 增值 顾客愿意付费的就是增值的 哈默 以顾客为导向 对关键流程 不是岗位或个人 建立绩效指标 怎么知道哪些环节是 增值 的 案例 美容美发行业的标准流程 客户 接待 进门 需求 无 有 分配技师 服务 买单 送客出门 流程管理的思想原则 组织结构以产出为中心而不是以任务为中心 打破职能界限划分 尽可能将流程中的跨越职能部门有不同专业的人员完成的工作环节集成起来合并成单一任务 由单人完成 要全才还是专才 流程管理的思想原则 MBL 全美第十八大人寿保险公司 原来 从顾客填写保单 到信用评估 承保 直到开局保单需要经过三十个步骤 跨五个部门 19位员工 最快24小时完成申请过程 而正常需要5到25天 而真正有效时间不到17分钟 其他99 9 的等候时间没有创造任何价值 MBL总裁提出将工作效率提高60 的目标 你觉得他们会怎样做 流程管理的思想原则 MBL的新做法是扫清原有的工作界限和组织障碍 设立一个信职位 专案经理 CaseManager 从接收保单到签发保单的全部过程负有全部责任 也具有全部权力 建立了共享数据库 和计算机网络辅助系统 只有遇到棘手问题才请求专家帮助 成效 削减了100个原有职位的同时 每天工作量增加了一倍 处理一份保单直需要4个小时 即使是较复杂的任务也最多需要2 5天 我一个人就 搞定 了 流程管理的思想原则 让那些需要得到流程产出的人自己执行流程不然 即使采购一只铅笔 其间接成本可能高于产品成本将信息处理工作纳入产生信息的实际工作环节中如 如福特的付款流程利用信息系统 将各地分散的资源视为一体 统一管理 如 惠普公司重建采购流程 建立标准采购系统 统一通供应商签订总的采购合同 下属制造单位根据系统各自发出订单 结果 发货及时率提高150 交货期缩短50 潜在顾客丢失率降低75 并且由于折扣 采购成本大幅下降 流程管理的思想原则 把决策点下放到业务执行点 在业务流程中建立控制程序 流程多样化 如航空旅客登机流程 商务仓和经济仓的登机流程 单点接触顾客 信息单点录入 避免重复录入 流程管理与ISO9000体系冲突么 ISO9000强调的是质量的标准化 而流程管理是强调流程的建立和优化 在优化的流程上建立规范 规范不是一成不变的 管理规范平稳运营一段时间后 当环境变化是需要对流程进行系统的改进 然后在建立新的规范 BPR是怎样提出的 BPR是怎样提出的 BPR是怎样提出的 传统的职能型的组织的利弊 优点 专业化分工拿到一项工作 不管它是否满足一个订单 开发一个产品或回复一个顾客的询问 我们都会将它分解成一系列简单的任务 这里的假设是 给简单的人简单的任务 缺点 关注的中心 老板 而不是 客户 执行 监督和决策权严格分离 横向 流程没有统一的控制 难以协调对外接口不统一 如销售部门只负责处理销售问题 顾客关于发票的问题就必须去找财务部门 职能部门间界限会导致一些无效工作的存在 而这些工作仅仅是为了满足公司内部的需求 是流程决定组织 而不是组织决定流程 强健 肥胖 有利环境 不利环境 强健的组织在有利环境变现强劲 肥胖的组织在有利环境变现安逸 强健的组织在不利环境斗志高昂 肥胖的组织在不利环境摇摇欲坠 金字塔 扁平化 供应链环境下的流程 价值链 Porter 库存 生产制造 销售 售后服务 采购 内部价值链 零售商 分销商 制造商 供应商 外部价值链 什么是BPR BPR是一种改进思想 它的目标是通过重新设计组织经营的流程 以使得这些流程的增值内容最大化 其他方面的内容最小化 从而获得绩效改散的跃进 流程重组的结果应该体现在 T 时间 Q 质量 C 成本 S 服务 四个方面的改善 注意 重新设计不等于抛弃从前 最大化不等于全部 最小化不等于放弃 跃进不等于突进 而应逐渐改变 为什么要实施BPR 企业面临不断加剧的市场竞争 日益多样化的客户需求及更加复杂的技术服务市场 为保持在中国市场的领先地位 并逐渐发展具有国际先进水平 企业应把流程重组的重点放在 满足并超过客户需求 超过竞争对手的服务水平 只在满足客户需求并能取得良好财务回报的领域进行投资 国内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市场垄断逐步打破 行业的竞争者不断加入 企业的市场份额将面临很大的压力 产品 服务复杂性提高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 带动新的服务日益遍及 产品 服务的复杂性提高 日益多样化的客户需求由于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 对于产品和服务的需求日趋多样化 国际企业潜在的竞争随着中国加入世贸 国际大型跨国企业也将加入中国市场的竞争 尤其是对高端用户的竞争将非常激烈 同时跨国集团将带来国际先进的管理和营销手段 什么样的企业需要实施BPR 读读 化为的冬天 读读 化为的冬天 通过关键流程再造提高企业总体管理和服务水平 总体目标 提高企业的整体服务和管理水平 建立以客户为中心 对市场快速反应的企业运作模式 从而为提高整体运作效率 最大限度满足客户不断变化的需求 为企业带来良好的效益和可持续的快速发展打下基础 详细目标 勾画企业未来即整体管控模式和组织结构 在进行客户细分 市场需求调研的基础上建立以客户和市场为中心的业务和管理流程体系 确定与流程运行相适应的岗位设置 岗位描述 和绩效考核的KPI指标体系 首先在分公司设计推行 并以此完善分公司激励机制 建立与流程管理相适应的基层组织结构 并明确与公司管理层的界面与接口 明确新的流程体系 包括业务与管理流程 所需的IT支持 但不会设计详细的IT系统本身 在试点范围内使流程操作人员掌握项目成果所需的知识与技能 较高且稳定的投资回报率与合理的财务结构 高素质的管理队伍与高效率的内部管理与决策 BPR的目标 改进程度 时间 新流程开始时并不一定比现有流程好 但有巨大的潜力 如何实施BPR BPR的核心 客户满意度 客户满意度 运用先进的管理理论和技术 压缩科层组织中的管理层级 摒弃职能导向的管理方式 BPR的原则 以客户为中心的目标原则强调客户满意 而不是上司满意的原则强调内外部客户满意相统一的原则强调把整个供应链纳入 客户满意 流程体系的原则全面关注业务流程的系统优化重流程 而不重组织 重部门 重职能的原则使用绩效度量和整体最优原则借助最新IT成果 最大限度实现信息实时共享基础上的集成管理自上而下 将企业员工培养成面向客户需要的专员强调高层管理者的推动和参与强调培养一个团结 综合力与示范效应强的团队强调使组织扁平化 减少决策层级 充分发挥员工作用强调企业上下的团队合作和并行工作氛围 学习五角星 员工 供应商 顾客 标杆瞄准 咨询顾问 全新流程的设计 哪里做 Where 内容 What 如何做 How 为何要做 Why 何时做 When 谁来做 Who 多少钱 HowMuch BPR的程序和方法 实施推广 内部达成共识 第三阶段实施规划 第二阶段优化改进 第一阶段调研诊断 实施推广 内部达成共识 第三阶段实施规划 第二阶段优化改进 第一阶段调研诊断 第一阶段调研诊断 主要工作 信息收集 访谈企业管理层 访谈行业专家和组织管理专家 对选定的企业所在的市场的客户需求进行调研 对企业现有业务流程的诊断 对企业现有管理流程的诊断 在企业内进行业绩理念调查 了解企业支持现有业务与管理流程的组织结构和IT系统现状 主要方法 1 访谈 收集信息 数据了解企业找出前进中的障碍建立信任优化下一步骤 目的 关键问题 解决被访谈者关心的问题选择正确的问题类型确定访谈的方式 主要方法 2 构建问题 并解决问题 陈述议题 分解议题 问题树 消除非关键议题 制定详细计划 进行关键分析 综合结果建立结论 整理可操作的文档 以周为单位循环 Step1陈述议题 清晰地阐述要解决的问题 一个好的议题陈述的特点 一个主要问题或可靠性很高的假设 具体陈述而非笼统说明 富有内涵 而不是一种事实的罗列或一种无可争议的主张 行动性强 以决策者下一步所需的行动为重点 例 我们是否要更加努力的工作来提高效率 我们是否可以通过创新产品 拓展渠道 降低成本来提高效率 Step2分解议题 逻辑树 为何使用逻辑树1 将问题分成几个部分使 问题可被细分为可被解决的小问题 不同部分可有轻重缓急之分 将解决问题的责任分配到每个人2 保证解决问题的完整性 解决小问题即可解决整个大问题 所有小问题相互不重复并又包括解决大问题的方方面面 没有重复 没有遗漏 3 使项目小组共同了解解决问题的框架4 协助重点使用有效的框架及理论 Step3消除非关键议题 陈述议题 议题 假设2 议题 假设1 小议题 小议题 小议题 小议题 首先经过反复推敲 在最重要的议题上多花功夫 在做一个高难度项目时 淘汰非关键问题能使项目小组有合理的休息时间 解释 Step4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 工作计划的最佳做法提早 不要等待数据搜集完毕才开始工作经常 通过反复的数据分析和信息处理来加以修改 补充和改善具体 具体分析 明确资料来源综合 同项目小组成员一起检测 尝试其它假设里程碑 有序的工作 使用80 20方法按时交付有意义 只制定将来2至4周的详细工作计划 不要写万宝全书 Step5进行关键分析 评注 不要拘泥于 数据 追究 我试图回答什么问题 不要在一个问题里面绕圈子 开阔视野 避免钻 牛角尖 寻找比 图书馆数据 更清晰的指导方向 记住假设也可能被推翻 检验你的观点 准备扼杀自己的婴儿 细心观察 寻找突破性观点 原则 以假设为驱动 以结果为导向 经常进行假设和数据分析的比较 尽可能简化分析 在仔细分析前先估算数量级 用80 20及简便的思维判断 以专家作为信息来源 对新数据采取灵活态度 同项目小组分享良计 预见困难 勇于创新 Step6综合结果并形成结论 确保解决方案适合企业从企业的角度考虑问题考虑企业的实际能力 Step7整理可操作的文档 提供创意 发生改变 实施推广 内部达成共识 第三阶段实施规划 第二阶段优化改进 第一阶段调研诊断 第二阶段优化改进 主要工作与企业管理层进行头脑风暴会共同探讨与勾画符合企业今后战略发展方向所需的管控模式和整体组织结构的选择方案根据客户需求 对现有业务流程进行重新设计 包括客户的获取和保留新产品开发及推广流程根据诊断中发现的问题 对现有管理流程进行重新设计 包括财务流程 采购流程和业绩与人力资源管理流程 编写详尽的流程说明书明确新的业务和管理流程对于企业组织架构及IT系统的需求根据新的业务和管理流程的需求设计与完善组织结构对项目组成员及企业内相关部门干部和员工进行技能培训 第二阶段优化改进 业务流程 面向用户和市场的日常经营生产的流程 体现市场导向 用户为中心的流程 客户获取与保留 网络计划建设 网络运维 新产品研发与推广 管理流程 支撑业务流程 面向内部管理 体现效益为中心和企业文化的核心取向的流程战略规划 计划财务管理 人力资源与业绩管理 采购管理 企业流程 流程重组 BPR 本质是要提高流程的整体性 提高效率 强化市场导向 体现经济效益的目标 第二阶段优化改进 流程重组的优先原则 小 大 小 大 效果 改进潜力 经济效益增加客户满意度增加市场应变加快业务和管理瓶颈消除 可行性可操作性资源要求时间范围 加强新产品开发 改善职工培训 优化滚动投资 一 关键业务流程 产生订单 处理订单提供服务 帐务管理 售后服务 客户群细分 重点客户管理 产品组合定价 试用并改善 全面推广 确定客户需求 设计系统 IT系统运营 发现网络问题 升级改造 系统计划 系统建设 1 客户的获取和保留2 网络规划 经营和维护3 新产品开发及推广 战略规划 财务管理 业绩和人力资源管理 采购流程 管理流程 分析流程每一步的 主要活动主要决策主要信息需求业绩测量方法 第二阶段优化改进 2 关键业绩指标 KPI 考核流程 制定修改KPI 设定目标 签订业绩合同 进行业绩审核 产生个人业绩行动计划 明确公司的战略目标 研究制定关键岗位的关键业绩指标 听取反馈意见 进行必要修改 形成一套关键业绩指标系统 制定目标 起草经营业绩合同 审批并签订关键岗位人员的业绩合同 进行业绩审核之前的准备 召开每季度的业绩审核会议 对业绩进行评估 挖掘失败原因或成功经验 寻求解决方案 根据评估的结果 提出策略方向上的调整 各层面的领导人员在战略大方向的指导下 修改本部门 单元的经营计划 制定下期的行动计划 为下一期的业绩指标完成做准备 第四层KPI 第三层KPI 第二层KPI 第一层KPI 业务1a 业务1b 事业部2 事业部1 YYY XXX分公司 ABC集团 业务1c ZZZ 费用收入 事业部1的自由现金流事业部1的投资资本回报率事业部1的任务完成率 XXX的自由现金流XXX的投资资本回报率XXX的任务完成率 ABC集团的自由现金流ABC集团的投资资本回报率ABC集团的任务完成率 原则 公司每一层面均有一套自己的KPI 将下层的KPI汇总即为上一层领导层的KPI 所以上一层领导可以完全通过对下一层KPI的管控来实现管理 通过透明的KPI管控 容易发现问题根源所在 建立企业各层面的KPI体系 业绩评估矩阵 高 中 底 底 中 高 能力潜力 可简单地描述为 有能力晋升二级 可明确地包括诸如领导能力 智力 价值观等特有品质 业绩 基于业绩评估打分 ABC或五分制 强调结果 成就 经常使用硬性等分 以使每个分类都达到一定的百分比超级明星10 15 中坚力量25 30 表现尚可者25 40 业绩不佳者15 25 失败者5 10 失败者 表现尚可保留原位 业绩不佳警告并有针对性的支持 表现尚可考虑发展 超级明星快速发展足够薪酬 中坚力量 中坚力量 第三阶段实施规划 主要工作 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计划成果 1新流程推广实施的原则2新流程推广实施进程安排并包括详细的可操作的实施步骤3新流程推广实施主要阶段性成果4新流程推广实施的目标最终成果5新流程推广实施的关键里程碑6新流程推广实施评估标准7新流程推广实施主要负责人与职责权限 实施手册的描述 帮助企业发生变化 详细的推广计划及具体内容工作日历 安排每天的工作关键会议内容月度实施效果评估表实施的关键挑战和所需的支持 第三阶段实施规划 影响BPR成败的因素分析 1 BPR成功的关键因素 高层管理人员的介入和公司上下的支持项目小组直接向最高领导层负责 没有中间层次各职能部门对项目小组的支持配合勇于实践的态度迅速实施设计 要理解设计肯定是不完善的 要在实践中逐步修改 在设计中勇于打破旧框架的限制现实的预期 对现存问题和机会的透彻理解前瞻性的战略眼光 分享远景对设计的拥有感固定人员专职参与充足的预算 2 BPR的失败原因 不适当的项目发起人强调削减成本 一切为我做 的工作态度过分集中于狭窄的技术范畴财务危机相互矛盾的管理机制 3 我们应该 注重在 突破性 重组和连续性改造中寻找平衡注重BPR战略性和执行中战术性的统一注重将IT 人力资源的基础组织因素同BPR的根本性目标结合起来 警惕IT黑洞 IT导致企业转变的五个层次 局部运用内部集成 减少内部自动化孤岛内部业务流程重新设计 重新设计不一定导致IT运用经营网络重新设计经营范围重新设计 案例 渐进的生产流程改进 某汽车配件厂轴承生产车间 有三条生产线蜿蜒在车间里 周围堆满了装着半成品的箩筐 停工两天后 当180名工人来到车间时 他们发现机器被分组摆在一个个 小单元 里 成堆的零件不见了 地面上画满了标志物流方向的不同的线条 改造后 生产显得生产率提高了30 流程占用的空间缩小一半 在制品库存降低20 部分工作合并后 与出的工人安排到其他部门 零件柜 机床一 机床三 机床四 机床二 焊接 上漆车间 冲压机 原来的生产流程 改造过的生产流程 焊接 上漆车间 冲压机 零件柜 1 2 3 4 成功的案例 英国施乐公司 特殊订单 处理时间112天减至24小时伦敦西林顿医院改造护理流程 血液检查在5分钟内完成美国电报电话公司重新设计订单处理流程 在缩减35 人员的同时 将交货提前期从8 12周减少到7天以内 路透集团欠款回收时间从120降至38天 发表准确率提高了98 有的新服务甚至可以在15分钟内完成 案例 柯达 电子 重组流程 柯达电子 上海 有限公司是美国柯达公司 Kodak 在上海的全资子公司 1996年3月建成投产 现有员工400多人 该公司主要负责柯达相机的生产 其销售则由柯达公司上海总部负责 该公司产品主要有APS相机 CBIO相机与一次性相机等 公司成立之初 采用了传统的以职能为取向的组织结构模式 案例 柯达 电子 重组流程 在这个组织结构中 整个公司生产运作由执行经理负责 其下属的生产部经理 工程部经理 品管部经理及物料部经理 分别负责相应的生产 工艺过程和成本控制 质量管理及物料管理的采购与库存 该公司产品的生产流程 物料计划 生产安排由生产部经理负责 物料的采购与出货由物料部经理负责 工艺过程与成本控制由工程部经理负责 品质管理则由品管部经理负责 各产品生产流程的各环节分别由不同的部门经理负责 而无人对整个产品的生产流程负责 结果 运作过程中 问题丛生 矛盾不断 生产效率有限 各部门负责人都以做好本身工作为己任 对其他部门的工作则漠不关心 他们都单个地对执行经理负责 执行经理再对总经理负责 各部门之间的矛盾由执行经理来协调 整个流程出现了问题同样由执行经理来处理解决 从而使顾客满意的工作反倒落到了执行经理人员的身上 也就是说 顾客对产品的满意度与顾客满意度的制造者 各部门经理无关 却成了执行经理的事务 案例 柯达 电子 重组流程 柯达电子 上海 有限公司流程重组后的产品生产流程图 柯达电子 上海 有限公司流程重组后的组织结构图 案例 柯达 电子 重组流程 重组流程给柯达 电子 带来的变化责任扩大 工作强度提高 权力的扩大 避免了经理人员之间的矛盾 部门间的摩擦消除 工作效率提高 顾客成为第一服务对象 统筹 协调力度提高 原工程部经理 现为APS经理讲到 重组流程前 我们是传声筒 充其量是执行经理的 手 和 脚 的功能 执行其身体的局部职能 重组流程后 我们似乎成了以前的一个执行经理 重组流程使执行经理分身有术 案例 柯达 电子 重组流程 流程局部重组的分析重组的范围窄 牵涉面小 在该公司的局部流程重组中 所牵涉的人只是与生产有关的人员 并不涉及财务 人事等职能部门人员 重组流程的方式简单 只是把强行分开的流程参与者们归并到一起 对流程的执行者充分授权 实施阻力小 结论 局部流程重组的力度是有限的 其效率也不可能很大 其持久性也很难保证 据一些流程中人的反映 他们现在的工作干劲与重组开始实施时相比 有明显的减弱 可见 系统重组是必然的 案例研究一 发廊服务流程标准化 客户 接待 进门 需求 无 有 分配技师 服务 买单 送客出门 原有流程 会计 总店 第一分店 无锡店 店长 主管 前台主管 收银员 清洁员 发型师 技师 助理 学员 前台 接待员 总经理 相应的组织 案例研究一 发廊服务流程标准化 客户 接待 进门 需求 无 有 分配技师 服务 买单 送客出门 原有流程 客服中心 售后服务 客户咨询 客户跟踪 案例研究二 净水配送公司业务流程重组 某上市公司下属的水业公司是一家净水生产和配送公司 有一个生产中心 22个水站 大部分是直营的 其配送体系分两个阶段 生产中心到各个水站的内部供应体系 面包车 水站到客户的配送体系 人工 每个水站的服务范围 半径2公里服务水平 2小时内送到 战略目标 建立起自己的物流配送体系 不但在物流成本进一步降低的同时使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 还要让物流网络成为增值的网络 企业的经营者认为 他们现在的服务已经在同行业前茅 但距离战略目标还很远 按目前的做法 已经无法在改进了 你觉得 他们下一步应该怎样做 案例研究二 净水配送公司业务流程重组 生产车间 水站 客户 电话订水 送水 送水 补水 案例研究二 净水配送公司业务流程重组 供应商 财务部 工厂 质检 汽配 水店 销售部 客户 广宣 订水 组织配送管理库存 请求补水 质检 缺货 采购 耗材 库存 生产 运输计划 补货 配送 付水票 汇总 收款 付款 业务流程与组织结构 案例研究二 净水配送公司业务流程重组 生产车间 水站 客户 电话订水 送水 送水 统一补水 客服中心控制中心 案例研究三 软件公司分销中心流程重组 北京 广州 上海 成都 采购中心 子公司 经销商 经销商 客户 客户 客户 采购 需求 虚拟业务 客户 客户 案例研究三 软件公司分销中心流程重组 北京 广州 上海 成都 采购中心 分销中心 经销商 经销商 客户 客户 客户 需求 虚拟业务也软件业务整合供应链一体化整合需求信息共享 实行VMI 案例研究四 某石化集团物流流程重组 供应公司 储运厂 销运部 生产厂 客户 1 物流资源分散 利用率不高2 物流管理职能分散 服务效率不高3 重商流 轻物流 整体营销能力减弱4 产供销业务流程边界模糊不清 物流成本难以控制5 信息传输不畅 量值失真6 周边地区物流企业蚕食公司业务现象日趋严重 现状分析 供应商 案例研究四 某石化集团物流流程重组 物流公司部门职能设计 案例研究四 某石化集团物流流程重组 物流公司部门职能设计 案例研究四 某石化集团物流流程重组 物流公司部门职能设计 案例研究四 某石化集团物流流程重组 物流公司部门职能设计 案例研究四 某石化集团物流流程重组 物流公司组织结构拓展 案例研究四 某石化集团物流流程重组 物流公司业务流程设计 销运部 案例研究四 某石化集团物流流程重组 物流公司业务流程设计 案例研究四 某石化集团物流流程重组 供应公司 一方面 大宗原材料的采购 组织其直接采购进厂 另一方面 供应公司在供应超市运营过程中 负责供应商管理 包括供应商选择 资格考评 招标等 办理与供应商的结算 生产厂 生产厂负责产品的生产 生产的产成品存放于物流公司仓库 销运部 负责产品的销售和产品市场的开拓及企业营销网络的构建以及产品客户的管理及市场的预测等工作 物流公司 负责产品及物资的仓储 运输管理 包括异地库及供应超市的管理 配送网络的建立 库存的平衡 运输计划的申请 制定和实施 产品的配送等 其最终目的是改进物流服务 提高物流效率 边界设计 案例研究四 某石化集团物流流程重组 接口关系图 案例研究四 某石化集团物流流程重组 产品销售 运输流程 一站式服务 案例研究四 某石化集团物流流程重组 供应超市采购流程 案例研究四 某石化集团物流流程重组 配送流程 案例研究五 海尔的价值链 革命 改造高速路上疾驰的重型卡车 海尔和一帮国际车手在高速路上赛车 突然大家要到一个更高的高速平台上 抢道 我们没有机会停下来换辆好车 就只能改造正在疾驶的跑车 海尔就是要靠这辆改造的跑车跳跃到更新的高速平台上去 所谓更新的高速平台 就是新经济 案例研究五 海尔的价值链 革命 海尔革命 步骤 变革酝酿 因新经济和国际化需要 简单提出市场链思想和BPR思路 变革启蒙 集团内部单位实体间转向服务意识 结构调整 由直线行政职能的 金字塔结构 转向项目小组式 矩阵式结构 BPR1 把每个事业部下属的采购 财务 销售 进出口业务拆分出来 整合成独立经营的法人实体物流 商流 资金流和海外推广四个本部 BPR BPR2 把集团原来的所有职能管理资源 人力 信息 技术 研发 设备等 全部拆分并整合成独立经营服务公司 超事业部制 把矩阵式的结构彻底转变成横纵的流程型网络结构 设计SST 索酬 索赔和跳闸 检验市场链 初步检验 市场链 模式 搭建信息平台 e化市场链 以BOM报表为基础 全员市场链工资 推广SBU制 进一步提升信息系统 下一步 案例研究五 海尔的价值链 革命 海尔革命 评估 案例研究五 海尔的价值链 革命 张瑞敏谈 物流革命 对于制造业来说 80年代制胜的武器是质量管理 90年代制胜的武器是流程再造 BPR 2000年制胜的武器是满足个性消费的速度 要用现代物流的时间消灭空间 用现代商流的空间消灭时间 网络经济时代的现代企业 没有现代物流就意味着没有物可流 不按单采购 采回来的东西不知道放哪儿 不按单制造 造出来的是库存 不按单销售 就是在处理库存 物流是什么 是企业管理革命 是速度革命 革命不是请客吃饭 现代物流让海尔一手抓住用户需求 一手抓住供应链 合在一起就是海尔的核心竞争力 案例研究五 海尔的价值链 革命 案例研究五 海尔的价值链 革命 革命把海尔带入 市场经济 这场革命有些像 打土豪 分田地 的土改 打散了过去各单位 小而全 的各种功能 采购 研发 生产 分销等都在企业内部专业化运营 如果这个大方向是对的 革命就不会像请客吃饭一样轻松 生产单位将采购和分销的权利让渡给物流和商流公司 多样化产品的采购和分销都集中到一个大实体手中 那么 物流部和商流部将如何有效管理多样化产品的采购和分销 单纯管理冰箱或空调与同时管理冰箱和空调终究是两回事情 海尔电子商务本部部长梁旭说 BPR以后 采购和配送的复杂程度增大 市场链取代了原来的行政命令 部门间的责任心一时松懈 空调生产就曾因此出现送料不及时的情况 按照新规则 空调产品部就向物流索赔 但即使是赔了钱 生产不照样耽误了吗 张瑞敏不会不明白 世界上很多损失不是钱能够补偿的 索赔案例越多 集团的 内耗 就越残酷 现在物流本部处理的是上万种产品的采购和配送 他们真的了解所有产品采购配送特性吗 革命之后 各个工厂具备的采购专业性缺失后 繁杂的任务常导致采购不合格 送料不及时 供应商选择欠佳等一堆问题 还有 由于权力分化 各自更加关注切身利益 一旦 扯皮现象 发生 供应商 物流 生产 商流 资金流等都要牵扯进来 解决起来费时费力 讨论 马士基物流为什么重组 马士基物流全球总部位于丹麦哥本哈根 在70多个国家设有200多个办事处 员工超过3 500人 马士基物流从八十年代末开始进入中国 总部设在上海 在沈阳 天津 青岛 北京 武汉 厦门 深圳和广州等地设有分公司 还在大连 南京 宁波 重庆 福州及哈尔滨设有办事处 作为世界物流业中的先行者 马士基物流的宗旨就是在全球范围内为客户提供经济高效 一步到位 完善的集运服务 服务范围涉及供应链管理 空运 海运代理 报关代理 内陆运输 仓储及物流分拨 2001年底 兼管物流的马士基海陆总裁苏恩深在年终总结中说 利润远远低于预期 基本不赚钱 接近成本线 但是并没有亏损 讨论 马士基物流为什么重组 近两年随着中国物流市场迅猛成长 客户对服务的要求也日趋多样化 以前客户要求马士基提供的多是单项物流服务 如今综合性的整合服务要求大大增多 尤其是近600家跨国客户 它们的出口业务占了马士基物流业务80 以上 它们要求马士基物流提供产品从出厂 包装 陆运 海运直至到销售商手上的整合式物流服务 而且要求整个供应链都要透明 可以随时了解货物在各个环节的状态 这要求更高效 更专业的管理 尽管马士基物流的业务保持了30 的增长 尤其去年收购DSL后获得了沃尔玛这个大客户使物流业务量一下子猛增了60 但近两年越来越多的客户 包括一些原本关系很好的大客户 都提出了强烈的 砍价 要求 马士基物流的服务价格也大大下滑 使得原本期望的大块利润大幅缩水 这也会促使马士基高层求变 讨论 马士基物流如何重组 重组集中在两个层面展开 业务管理机制的转变和公司组织架构的分离以前是以区域为概念的横向管理 公司的四大业务都归到当地总经理手里 以后 则是以业务为概念的纵向管理 四块业务的当地经理都直接向各自的最高业务部门负责 出口物流 进口及国内物流 还是国际海运货代 或是空运 它们不光独立处理自己的业务 还将逐步拥有自己的财务部门和人力资源部门 到最后 在 政策成熟的时候 它们都将注册成为独立的公司 这个目标最晚将在2005年全部完成 到那时 如果客户需要空运或其他单项服务 就直接找马士基空运公司或其他马士基业务公司 如果需要多站多环节的整合服务 则可以找重组后的马士基物流公司 由后者做出整合服务方案 向集团内或者集团外其他公司采购各项服务 打包后卖给这些客户 那时的马士基物流 就已经悄然地实现了 变身 从一个第三方物流公司 蜕变为一个 第四方物流公司 运作管理系列讲座 瓶颈管理 TOC 给大家介绍一本小说 TheGoal 给大家介绍一本小说 TheGoal 一 企业真正的目标到底是什么 根据我们通常的经验 在同一环境下呆得越久 越是对一些基本的观念和做事的方法 视为理所当然 以至于碰到问题时再也不会认真的思考深究 故事中 厂长与多年不见的老师钟纳意外地在机场的候机室相逢 聊天中厂长向老师夸说企业因为使用机器人 效率提升了36 之后 老师即推论出厂长所经营的是一个没有效率的企业 不但不能如期出货 连存货包括原料和半成品都堆到屋顶 厂长很惊讶为何老师会知道这一些 而老师钟纳却说在许多企业也曾看到类似的情况发生 这不是唯一的案例 钟纳接着问厂长为何他认为使用机器人就会带来很大的改善 厂长答说因为机器人提高了生产力 钟纳又问 生产力究竟是什么 厂长答说 应当根据目标来衡量工作上的成效 公司的目标之一是提高效率 只要提高效率就有生产力 说到这 钟纳即断言厂长根本不晓得企业的目标是什么 任何企业的目标都应该只有一个 钟纳问厂长 你们企业的目标是什么 厂长答 我们的目标是发挥最大的效率 生产出产品 钟纳认为这答案不对 接着再问 你们真正的目标是什么 厂长忽然间感到茫然 不知如何回答 回到企业后 厂长思索著企业的目标是那一个 降低成本 提高效率 提高质量 提高销售量 增加产量 采购发挥成本效益 培养和雇佣好的人才 生产高科技 高品质的产品 销售优质的产品 争取市场占有率 这些只是达到目标的方法 到底一个企业的真正目标是什么 TheGoal Tomakemoneynowandinthefuture 约束理论认为 任何企业的目标应该只有一个 那就是在现在和将来赚钱 tomakemoneynowandinthefuture 这不过是个普通常识 但是每天在企业里所做的许多事 却与此无关 甚至于背道而驰 前面所述的采用机器人即为一例 此外 保持人员忙碌 没事找事做 提高机器利用率 以大批量生产来降低单位成本 节省单位人工成本 等手段也可能违背 赚钱 的目标 甚至于造成亏损 然而我们一向都是这样做 不知有何不妥 二 什么是TOC TOC是英文TheoryofConstraint的首字母缩写 中文译作 约束理论 简单来讲 TOC就是关于进行改进和如何最好地实施这些改进的一套管理理念和管理原则 可以帮助企业识别出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存在着哪些制约因素 TOC称之为 约束 并进一步指出如何实施必要的改进来一一消除这些约束 从而更有效地实现企业目标 图1 1TOC是关于识别和消除 约束 的管理理念和管理原则 图1 2TOC的组成结构图 三 TOC的形成历史和发展现状 TOC的形成历史和发展现状 四 TOC的前身 最优生产技术 一 瓶颈 Bottlenecks 与非瓶颈 Non bottlenecks 资源 所谓瓶颈 或瓶颈资源 指的是实际生产能力小于或等于生产负荷的资源 生产能力小于市场需求的资源 按OPT的定义不一定为瓶颈 OPT的管理思想是首先抓 重中之重 使最严重的制约因素凸现出来 从而从技术上消除了 避重就轻 一刀切 等管理弊病发生的可能 短期的效果是 抓大放小 长期的效果是大问题 小问题都没忽略 而且企业整体生产水平和管理水平日益提高 瓶颈资源是动态转移的 这就给管理者的惰性敲了警钟 从前面的例子我们了解到 二 按物流对企业的分类 瓶颈的数量化定义 OPT理论关于 瓶颈 的定义可以形式化描述如下 对于系统中的n件资源 X1 X2 Xn 实际产出能力 系统外部需求量分别为C1 Cn MR1 MRn 某些资源之间存在互为输入和输出的关联关系R 注 这里输入 输出的可以是在制品等有形资产 也可以是信息等无形资产 或是与系统最终产出有关的彼此制约 彼此影响的前后因果关系 假设与资源Xi相关联的资源的标号所组成的集合为S 即S j j iL R Xi Xj 那么 资源Xi为瓶颈 当且仅当Ci min MRi min Cj j S 经过上述条件的筛选 任何企业只应该存在着少数的瓶颈资源 有统计表明 按OPT的观点 瓶颈资源的数目一般小于5个 三 OPT的九条原则 原则1追求物流的平衡 而不是生产能力的平衡 追求生产能力的平衡是为了是企业的生产能力得到充分利用 但是对于一个已投产的企业 特别是多品种生产的企业 如果一定要追求生产能力的平衡 那么即使企业的生产能力充分利用了 但是产品并非都能恰好符合当时市场的需求 必然有一部分要积压 OPT则主张在企业内部追求物流的平衡 它认为生产能力的平衡实际是做不到的 因为波动是绝对的 市场每时每刻都在变化 生产能力的稳定只是相对的 所谓物流平衡就是使各个工序都与瓶颈机床同步 以求生产周期最短 在制品最少 瓶颈资源与非瓶颈资源的关系 原则2非瓶颈资源的利用程度不由其本身决定 而是由系统的约束决定的 关系 a 非瓶颈资源为后续工序 只能加工由瓶颈传送过来的工件 其使用率自然受瓶颈的制约 关系 b 虽然非瓶颈资源为前道工序 能够充分地使用 使用程度可以达到100 但整个系统的产出是由后续工序 即瓶颈决定的 非瓶颈资源的充分使用只会造成在制品的连续增加 并不改变产出 关系 c 由于非瓶颈与瓶颈资源的后续工序为装配 此时非瓶颈也能充分地使用 但受装配配套性的限制 由非瓶颈加工出来的工件其中能够进行装配的 必然受到瓶颈产出的制约 多余部分也只能增加在制品库存 关系 d 非瓶颈资源的使用程度虽不受瓶颈的制约 但显然应由市场的需求来决定 原则3资源的 利用 Utilization 和 活力 Activation 不是同义词 利用 是指资源应该利用的程度 活力 是指资源能够利用的程度 两者有着重要的区别 因为做所需要的工作 应该做的 即 利用 与无论需要与否 最大程度可做的工作 能够做的 即 活力 之间是明显不同的 所以对系统中非瓶颈资源的安排使用 应基于系统的约束 例如 一个非瓶颈资源能够达到100 的利用率 但其后续资源如果只能承受其60 的产出 则其另外40 的产出 将变成在制品库存 此时从非瓶颈资源本身考察 其利用率很好 但从整个系统的观点来看 它只有60 的有效性 所以 利用 注重的是有效性 而 活力 注重的则是能行性 从平衡物流的角度出发 应允许在非关键资源上安排适当的闲置时间 原则4瓶颈上一个小时的损失则是整个系统的一个小时的损失 生产时间包括调整准备时间和加工时间 但在瓶颈资源与非瓶颈资源上的调整准备时间的意义是不同的 因为瓶颈控制了产销率 在瓶颈上中断一个小时 是没有附加的生产能力来补充的 瓶颈必需保持100 的 利用 尽量增大其产出 为此 对瓶颈还应采取特别的保护措施 不使其因管理不善而中断或等工 增大瓶颈物流的方法一般有如下几种 减少调整准备时间和频率 瓶颈上的批量应尽可能大 实行午餐和工修连续工作制 减少状态调整所需的时间损失 在瓶颈工序前设置质量检查站 保证投入瓶颈工序的工件100 是合格品 设置缓冲环节 使瓶颈资源不受非瓶颈资源生产率波动的影响 原则5非瓶颈资源节省的一个小时无益于增加系统产销率 原则6瓶颈控制了库存和产销率 产销率指的是单位时间内生产出来并销售出去的产品所创造的利润额 所以 很明显它受到企业的生产能力和市场的需求量这两方面的制约 即它们受由内部瓶颈和外部瓶颈所控制的 如果瓶颈存在于企业内部 表明企业的生产能力不足 相应的产销率也受到限制 而如果当企业所有的资源都能维持高于市场需求的能力 那么 则市场需求就成了瓶颈 这时 即使企业能多生产 但由于市场承受能力不足 产销率也不能增加 由于瓶颈控制了产销率 所以企业的非瓶颈应与瓶颈同步 它们的库存水平只要能维持瓶颈上的物流连续稳定即可 过多的库存只是浪费 这样 瓶颈也就相应地控制了库存 原则7运输批量可以不等于 在许多时候应该不等于 加工批量 车间现场的计划与控制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批量的确定 它影响到企业的库存和产销率 OPT采用了一种独特的动态批量系统 它把在制品库存分为两种不同的批量形式 即 运输批量 是指工序间运送一批零件的数量 加工批量 指经过一次调整准备所加工的同种零件的数量 可以是一个或几个转运批量之和 在自动装配线上 转运批量为1 而加工批量很大 根据OFT的观点 为了使瓶颈上的产销率达到最大 瓶颈上的加工批量必须大 但另一方面 在制品库存不应因此增加 所以转运批量应该小 即意味着非瓶颈上的加工批量要小 这样就可以减少库存费用和加工费用 原则8批量大小应是可变的 而不是固定的 原则8是原则7的直接应用 在OPT中 运输批量是从在制品的角度来考虑的 而加工批量则是从资源类型的角度来考虑的 同一种工件在瓶颈资源和非瓶颈资源上加工时可以采用不同的加工批量 在不同的工序间传送时可以采用不同的运输批量 其大小根据实际需要动态决定 原则9编排作业计划时考虑系统资源约束 提前期是作业计划的结果 而不是预定值 MRPII制定作业计划的方法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确定批量 计算提前期 安排优先权 据此安排作业计划 根据能力限制调整作业计划 再重复前三个步骤 可见MRPII是按预先制定的提前期 用无限能力计划法编制作业计划 但当生产提前期与实际情况出入较大时 所得的作业计划就脱离实际难以辅助实施 在OPT中 不采用固定的提前期 而是考虑计划期内的系统资源约束 用有限能力计划法 先安排瓶颈工序上加工的关键件的生产进度计划 以瓶颈工序为基准 把瓶颈工序之前 之间 之后的工序分别按拉动 工艺顺序 推动的方式排定 并进行一定优化 接下来编制非关键件的作业计划 所以 OPT中的提前期是批量 优先权和其它许多因素的函数 是编制作业计划产生的结果 您知道什么是依存关系和统计波动么 100 75 50 25 0 中午12时 1时 2时 3时 4时 5时 完成件数 时间 需求 100件预定进度 25件 小时 理想进度表 人工进度 机器进度 您知道什么是依存关系和统计波动么 100 75 50 25 0 中午12时 1时 2时 3时 4时 5时 完成件数 时间 需求 100件预定进度 25件 小时 实际进度表 人工进度 机器进度 理想进度 19 6 40 10 19 6 68 7 40 10 65 10 90 10 32 21 28 21 四 OPT的计划与控制 DBR系统 鼓 Drum 缓冲器 Buffer 和 绳子 Rope 系统 鼓 缓冲器 和 绳子 鼓 鼓 是一个企业运行OPT的开端 即识别一个企业的瓶颈所在 瓶颈控制着企业同步生产的节奏 鼓点 从计划和控制的角度来看 鼓 反映了系统对约束资源的利用 对约束资源应编制详细的生产作业计划 以保证对约束资源的充分合理的利用 缓冲器 又称 缓冲 缓冲器 分为 时间缓冲 和 库存缓冲 库存缓冲 就是保险在制品 其位置 数量的确定原则同 时间缓冲 时间缓冲 则是将所需的物料比计划提前一段时间提交 以防随机波动 以瓶颈上的加工时间长度作为计量单位 1 要保证瓶颈上产出率相对较快的工件在加工过程中不致因为在制品少而停工 2 应考虑加工过程中出现的波动 3 根据OPT的原理 瓶颈上的加工批量是最大的 而瓶颈的上游工序则是小批量多批次的 4 要考虑在制品库存费用 成品库存费用 加工费用和各种人工费用 要在保证瓶颈上加工持续的情况下 使得整个加工过程的总费用最小 绳子 鼓 的目标是使产销率最大 那么 绳子 的作用则是使库存最小 我们知道 瓶颈决定着生产线的产出节奏 而在其上游的工序实行拉动式生产 等于用一根看不见的 绳子 把瓶颈与这些工序串联起来 有效地使物料依照产品出产计划快速地通过非瓶颈作业 以保证瓶颈的需要 所以 绳子 起的是传递作用 以驱动系统的所有部分按 鼓 的节奏进行生产 实施计划与控制主要包括以下的步骤 1 识别企业的真正约束 瓶颈 所在是控制物流的关键一般来说 当需求超过能力时 排队最长的机器就是 瓶颈 如果我们知道一定时间内生产的产品及其组合 就可以按物料清单计算出要生产的零部件 然后 按零部件的加工路线及工时定额 计算出各类机床的任务工时 将任务工时与能力工时比较 负荷最高 最不能满足需求的机床就是瓶颈 找出瓶颈之后 可以把企业里所有的加工设备划分为关键资源和非关键资源 2 基于瓶颈约束 建立产品出产计划产品出产计划 MasterSchedule 的建立 应该使受瓶颈约束的物流达到最优 因为瓶颈约束控制着系统的 鼓的节拍 Drum beat 即控制着企业的生产节拍和产销率 为此 需要按有限能力法进行生产安排 在瓶颈上扩大批量 设置 缓冲器 3 缓冲器 的管理 以防止随机波动 使瓶颈不致于出现等待任务的情况 4 对企业物流进行平衡 使得进入非瓶颈的物料应被瓶颈的产出率所控制 即 绳子 一般按无限能力 用倒排方法对非瓶颈资源安排作业计划 使之与关键资源上的工序同步 四 TOC的理论体系 一 企业目标和衡量标准 TOC首先有一个假定 一个企业的最终目标是在现在 也在将来赚取更多的利润 那么如何来实现这个目标呢 增加产销率 Throughput 简称T 减少库存 Inventory 简称I 减少运行费 OperatingExpense 简称OE 二 怎样衡量企业是否赚钱 通常采用以下三个指标 净利润 NetProfit 简称NP 即一个企业赚多少钱的绝对量 一般来说 净利润越高的企业 其效益越好 投资收益率 ReturnonInvestment 简称ROI 表示一定时期的收益与投资的比 当两个企业投资不同时 单靠净利润是无法比较他们效益的好坏的 例如 两个企业的年净利润均为50万元 其中一个投资100万元 而另一个投资200万元 显然前者的效益要好 现金流量 CashFlow 简称CF 表示短期内收入和支出的钱 没有一定的现金流量 企业也就无法生存下去 二 怎样衡量企业是否赚钱 对于制作财务报表的要求来说 这些指标往往是必要的 而用它们来进行日常决策时 这些指标存在某些弊端 第一 决策预期的滞延性却发现并不清楚所作决策的立即效果是怎样的 你只有在年末或季度末那些财务数字出来时才能看到结果 有人将这种情况比作开车时挡风玻璃被纸糊上 在汽车的后视镜中景象的指导下开车 事实上 管理人员往往会问 我怎么知道这项决策将会如何影响年底的净利润呢 第二 局部标准与全局标准的不一致性人们往往采用一些局部的标准 这些标准在他们想来是与净利润或投资回报率相关的 它们衡量的只是生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