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架辅助宽颈动脉瘤治疗ppt课件

上传人:钟*** 文档编号:5914940 上传时间:2020-02-11 格式:PPT 页数:19 大小:2.8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支架辅助宽颈动脉瘤治疗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支架辅助宽颈动脉瘤治疗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支架辅助宽颈动脉瘤治疗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支架辅助栓塞颅内宽颈动脉瘤 1 颅内宽颈动脉瘤的定义 瘤颈宽度 4mm或者瘤颈 瘤体 1 2的动脉瘤被定义为宽颈动脉瘤 2 宽颈动脉瘤血管内治疗的难点 主要是栓塞的弹簧圈不能牢固地停留在动脉瘤腔内 弹簧圈较易突入载瘤动脉 甚至整个弹簧圈脱出进入载瘤动脉 造成载瘤动脉的栓塞 3 4 作为瘤颈部的支撑物 使弹簧圈固定在瘤腔内而不突入载瘤动脉 更有利于达到动脉瘤的致密栓塞 支架释放后 可减少血流对瘤壁的冲击性剪切力 亦改变载瘤动脉的血流动力学特征另外支架的 栅栏效应 可对血管内皮生长起到 内衬 作用 促进血管内膜增生而覆盖瘤颈 达到解剖治愈的目的 支架辅助的优势 5 支架的选择支架直径大于载瘤动脉直径1 0mm 可以使支架更加贴壁 有效防止支架移位和利于内皮细胞覆盖支架 支架的长度需覆盖动脉瘤颈两端各4 6mm以上 保证充分覆盖瘤颈 颅内支架主要有Neuroform BostonScientific TargetTherapeutics Freemont CA LEO BALT Montmorency France 和Enterprise支架 Cordisneurovascular Miami FL SolitairAB ev3 USA 6 先释放支架后进微导管可能存在以下缺点 1 进微导管时可能出现支架移位 2 增加了微导管到位瘤腔的困难 后释放或半释放技术 多数人选择 2种支架释放技术 7 手术过程 两个最佳工作位一个最佳工作位 选择载瘤动脉显示最清楚的位置用于释放支架 另外一个最佳工作位选择动脉瘤瘤颈显示最清楚的位置用于填塞弹簧圈 8 临床资料 总例数 38例 2011 01 2014 09 男 12 女 26 1 2 2年龄29 78ys平均62 1 12 2ys动脉瘤部位 颈内动脉 后交通动脉15个 颈内动脉 脉络膜前动脉1个 颈内动脉海绵窦段4个 颈内动脉床突段13个 椎动脉5个 动脉瘤大小 直径 3mm6个 3 9mm21个 10 25mm9个 25mm2个 9 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为蛛网膜下腔出血 SAH 9例 Hunt Hess 级1例 级6例 级2例 检查发现29例 10 治疗结果 本组共应用40枚支架 每枚动脉瘤分别填入弹簧圈1 18只 支架置入均顺利 技术成功率100 动脉瘤获致密栓塞29例 瘤颈部有残留3例 瘤体显影但血流明显变慢6例 11 随访结果 3 24月复查造影随访 动脉瘤获致密栓塞29例均未见复发 瘤颈残留3例12月复查时瘤颈显影明显减淡 瘤体显影6例12月复查时3例瘤腔消失 3例瘤体有复发表现 12 结论 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颅内宽颈动脉瘤能保持载瘤动脉通畅 瘤颈栓塞致密 操作过程不复杂 安全性高 即刻栓塞结果及24月随访造影结果满意 13 病例1 张X M 67yrs诊断 左侧颈内动脉后交通动脉瘤 14 即刻瘤腔内少许显影12月后复查示瘤腔闭塞 15 病例2 陶X 女 42yrs诊断 左侧颈内动脉床突旁动脉瘤 16 显示支架的两端标记点 术后即刻造影 17 病例 VIDEO 18 Thanksforyourattention 1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大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