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ppt课件

上传人:钟*** 文档编号:5876761 上传时间:2020-02-10 格式:PPT 页数:24 大小:28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 一 课程性质与基本理念 1 一 课程性质 综合实践活动是从学生的真实生活和发展需要出发 从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 转化为活动主题 通过探究 服务 制作 体验等方式 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跨学科实践性课程 综合实践活动是国家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课程方案规定的必修课程 与学科课程并列设置 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该课程由地方统筹管理和指导 具体内容以学校开发为主 自小学一年级至高中三年级全面实施 2 二 基本理念 1 课程目标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为导向本课程强调学生综合运用各学科知识 认识 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 提升综合素质 着力发展核心素养 特别是社会责任感 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以适应快速变化的社会生活 职业世界和个人自主发展的需要 迎接信息时代和知识社会的挑战 2 课程开发面向学生的个体生活和社会生活本课程面向学生完整的生活世界 引导学生从日常学习生活 社会生活或与大自然的接触中提出具有教育意义的活动主题 使学生获得关于自我 社会 自然的真实体验 建立学习与生活的有机联系 要避免仅从学科知识体系出发进行活动设计 3 3 课程实施注重学生主动实践和开放生成本课程鼓励学生从自身成长需要出发 选择活动主题 主动参与并亲身经历实践过程 体验并践行价值信念 在实施过程中 随着活动的不断展开 在教师指导下 学生可根据实际需要 对活动的目标与内容 组织与方法 过程与步骤等做出动态调整 使活动不断深化 4 课程评价主张多元评价和综合考察本课程要求突出评价对学生的发展价值 充分肯定学生活动方式和问题解决策略的多样性 鼓励学生自我评价与同伴间的合作交流和经验分享 提倡多采用质性评价方式 避免将评价简化为分数或等级 要将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各种表现和活动成果作为分析考察课程实施状况与学生发展状况的重要依据 对学生的活动过程和结果进行综合评价 4 二 课程目标 一 总目标学生能从个体生活 社会生活及与大自然的接触中获得丰富的实践经验 形成并逐步提升对自然 社会和自我之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 具有价值体认 责任担当 问题解决 创意物化等方面的意识和能力 5 二 学段目标1 小学阶段具体目标 1 价值体认 通过亲历 参与少先队活动 场馆活动和主题教育活动 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 获得有积极意义的价值体验 理解并遵守公共空间的基本行为规范 初步形成集体思想 组织观念 培养对中国共产党的朴素感情 为自己是中国人感到自豪 2 责任担当 围绕日常生活开展服务活动 能处理生活中的基本事务 初步养成自理能力 自立精神 热爱生活的态度 具有积极参与学校和社区生活的意愿 6 3 问题解决 能在教师的引导下 结合学校 家庭生活中的现象 发现并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 能将问题转化为研究小课题 体验课题研究的过程与方法 提出自己的想法 形成对问题的初步解释 4 创意物化 通过动手操作实践 初步掌握手工设计与制作的基本技能 学会运用信息技术 设计并制作有一定创意的数字作品 运用常见 简单的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 服务于学习和生活 7 三 课程内容与活动方式 学校和教师要根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目标 并基于学生发展的实际需求 设计活动主题和具体内容 并选择相应的活动方式 8 一 内容选择与组织原则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内容选择与组织应遵循如下原则 1 自主性在主题开发与活动内容选择时 要重视学生自身发展需求 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 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围绕活动主题 从特定的角度切入 选择具体的活动内容 并自定活动目标任务 提升自主规划和管理能力 同时 要善于捕捉和利用课程实施过程中生成的有价值的问题 指导学生深化活动主题 不断完善活动内容 2 实践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强调学生亲身经历各项活动 在 动手做 实验 探究 设计 创作 反思 的过程中进行 体验 体悟 体认 在全身心参与的活动中 发现 分析和解决问题 体验和感受生活 发展实践创新能力 9 3 开放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面向学生的整个生活世界 具体活动内容具有开放性 教师要基于学生已有经验和兴趣专长 打破学科界限 选择综合性活动内容 鼓励学生跨领域 跨学科学习 为学生自主活动留出余地 要引导学生把自己成长的环境作为学习场所 在与家庭 学校 社区的持续互动中 不断拓展活动时空和活动内容 使自己的个性特长 实践能力 服务精神和社会责任感不断获得发展 4 整合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内容组织 要结合学生发展的年龄特点和个性特征 以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为核心 均衡考虑学生与自然的关系 学生与他人和社会的关系 学生与自我的关系这三个方面的内容 对活动主题的探究和体验 要体现个人 社会 自然的内在联系 强化科技 艺术 道德等方面的内在整合 10 5 连续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内容设计应基于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设计长短期相结合的主题活动 使活动内容具有递进性 要促使活动内容由简单走向复杂 使活动主题向纵深发展 不断丰富活动内容 拓展活动范围 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持续发展 要处理好学期之间 学年之间 学段之间活动内容的有机衔接与联系 构建科学合理的活动主题序列 11 二 活动方式综合实践活动的主要方式及其关键要素为 1 考察探究考察探究是学生基于自身兴趣 在教师的指导下 从自然 社会和学生自身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 开展研究性学习 在观察 记录和思考中 主动获取知识 分析并解决问题的过程 如野外考察 社会调查 研学旅行等 它注重运用实地观察 访谈 实验等方法 获取材料 形成理性思维 批判质疑和勇于探究的精神 考察探究的关键要素包括 发现并提出问题 提出假设 选择方法 研制工具 获取证据 提出解释或观念 交流 评价探究成果 反思和改进 12 2 社会服务社会服务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 走出教室 参与社会活动 以自己的劳动满足社会组织或他人的需要 如公益活动 志愿服务 勤工俭学等 它强调学生在满足被服务者需要的过程中 获得自身发展 促进相关知识技能的学习 提升实践能力 成为履职尽责 敢于担当的人 社会服务的关键要素包括 明确服务对象与需要 制订服务活动计划 开展服务行动 反思服务经历 分享活动经验 13 3 设计制作设计制作指学生运用各种工具 工艺 包括信息技术 进行设计 并动手操作 将自己的创意 方案付诸现实 转化为物品或作品的过程 如动漫制作 编程 陶艺创作等 它注重提高学生的技术意识 工程思维 动手操作能力等 在活动过程中 鼓励学生手脑并用 灵活掌握 融会贯通各类知识和技巧 提高学生的技术操作水平 知识迁移水平 体验工匠精神等 设计制作的关键要素包括 创意设计 选择活动材料或工具 动手制作 交流展示物品或作品 反思与改进 14 4 职业体验职业体验指学生在实际工作岗位上或模拟情境中见习 实习 体认职业角色的过程 如军训 学工 学农等 它注重让学生获得对职业生活的真切理解 发现自己的专长 培养职业兴趣 形成正确的劳动观念和人生志向 提升生涯规划能力 职业体验的关键要素包括 选择或设计职业情境 实际岗位演练 总结 反思和交流经历过程 概括提炼经验 行动应用 综合实践活动除了以上活动方式外 还有党团队教育活动 博物馆参观等 综合实践活动方式的划分是相对的 在活动设计时可以有所侧重 以某种方式为主 兼顾其他方式 也可以整合方式实施 使不同活动要素彼此渗透 融合贯通 要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对于各类活动的支持作用 有效促进问题解决 交流协作 成果展示与分享等 15 四 学校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规划与实施 一 课程规划在课程规划时要注意处理好以下关系 1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预设与生成学校要统筹安排各年级 各班级学生的综合实践活动课时 主题 指导教师 场地设施等 加强与校外活动场所的沟通协调 为每一个学生参与活动创造必要条件 提供发展机遇 但不得以单一 僵化 固定的模式去约束所有班级 社团的具体活动过程 剥夺学生自主选择的空间 要允许和鼓励师生从生活中选择有价值的活动主题 选择适当的活动方式创造性地开展活动 要关注学生活动的生成性目标与生成性主题并引导其发展 为学生创造性的发展开辟广阔空间 16 2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学科课程在设计与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 要引导学生主动运用各门学科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使学科知识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得到延伸 综合 重组与提升 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所发现的问题要在相关学科教学中分析解决 所获得的知识要在相关学科教学中拓展加深 防止用学科实践活动取代综合实践活动 17 3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专题教育可将有关专题教育 如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革命传统教育 国家安全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 环境教育 法治教育 知识产权教育等 转化为学生感兴趣的综合实践活动主题 让学生通过亲历感悟 实践体验 行动反思等方式实现专题教育的目标 防止将专题教育简单等同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要在国家宪法日 国家安全教育日 全民国防教育日等重要时间节点 组织学生开展相关主题教育活动 18 二 课程实施 1 课时安排小学1 2年级 平均每周不少于1课时 小学3 6年级和初中 平均每周不少于2课时 高中执行课程方案相关要求 完成规定学分 各学校要切实保证综合实践活动时间 在开足规定课时总数的前提下 根据具体活动需要 把课时的集中使用与分散使用有机结合起来 要根据学生活动主题的特点和需要 灵活安排 有效使用综合实践活动时间 学校要给予学生广阔的探究时空环境 保证学生活动的连续性和长期性 要处理好课内与课外的关系 合理安排时间并拓展学生的活动空间与学习场域 19 2 组织方式综合实践活动以小组合作方式为主 也可以个人单独进行 小组合作范围可以从班级内部 逐步走向跨班级 跨年级 跨学校和跨区域等 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各种组织方式 要引导学生根据兴趣 能力 特长 活动需要 明确分工 做到人尽其责 合理高效 既要让学生有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 又要充分发挥合作学习的优势 重视培养学生的自主参与意识与合作沟通能力 鼓励学生利用信息技术手段突破时空界限 进行广泛的交流与密切合作 20 3 教师指导 在综合实践活动实施过程中 要处理好学生自主实践与教师有效指导的关系 教师既不能 教 综合实践活动 也不能推卸指导的责任 而应当成为学生活动的组织者 参与者和促进者 教师的指导应贯穿于综合实践活动实施的全过程 21 三 考核与激励机制 1 建立健全指导教师考核激励机制各地和学校明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师考核要求和办法 科学合理地计算教师工作量 将指导学生综合实践活动的工作业绩作为教师职称晋升和岗位聘任的重要依据 对取得显著成效的指导教师给予表彰奖励 22 2 加强对课程实施情况的督查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情况 包括课程开设情况及实施效果 纳入中小学课程实施监测 建立关于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反馈改进机制 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和教育督导部门要将综合实践活动实施情况作为检查督导的重要内容 23 3 开展优秀成果交流评选依托有关专业组织 教科研机构 基础教育课程中心等 开展中小学生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展示交流活动 激发广大中小学生实践创新的潜能和动力 将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探索成果纳入基础教育教学成果评选范围 对优秀成果予以奖励 发挥优秀成果的示范引领作用 激励广大中小学教师和专职研究人员持续性从事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研究和实践探索 2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大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