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11月月考试题三.doc

上传人:sh****n 文档编号:5857235 上传时间:2020-02-1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6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11月月考试题三.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11月月考试题三.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11月月考试题三.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xx-2019学年高二历史11月月考试题三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本大题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1.有史家评论战国时期的学说称,“战国时代,诸子百家风行一时。各家中有顺势而活动的,想要因势利导,借助权力来改造社会;也有逆势而动的,知其不可而为,想依据理想来改造社会。”其中“逆势而动”的学派最有可能是( )A.墨家 B.道家C.法家D.儒家2习近平总书记非常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善于向古人借智慧,常以适当的引经据典阐明自己的执政思想。下列名句都是他曾经引用过的,其中能体现民本思想的是( )“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民废在逆民心”“知其不善,则速改以从善。最要在速改上著力”“皇祖有训,民可近不可下,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法令既行,纪律自正,则无不治之国,无不化之民”A B C D3.汉武帝采纳董仲舒 “兴太学,置明师,以养天下之士”的建议,于京师长安设立太学。下列有关太学的表述错误的是( )A培养政治管理人才 B广大中下层人士由此得到入仕机会C儒学教育实现了官方化 D办学模式带动了民间积极向学的风气4.朱熹说:“饮食者,天理也;要求美味,人欲也。”“虽是人欲,人欲中自有天理。”对上述论述理解不正确的是( )A把“天理”和“人欲”对立起来 B“天理”和“人欲”你中有我,我中有你C体现了朱熹对社会现实生活的关注 D与作为统治思想的理学是有差别的5 明清时期一位思想家被人称作“快口直肠,目空一世,愤激过甚”, 自称“不信道,不信仙释,故见人则恶,见僧则恶,见道学先生则尤恶。”下列不属于其思想主张的是( )A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B反对以圣人之言作为判别是非的标准C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 D批判礼教的虚伪,主张童心说6.右图生动反映了我国古代一项技术发明的工艺流程。该技术发明( )A唐朝末年开始应用于军事B为远洋航行提供技术支持C最终成熟归功于北宋毕升D曾促进西欧文化事业发展7央视春晚备受好评,它将传统与现代、通俗与艺术、科技与文化有机地 结合到一起。从歌舞、戏曲、对联、猜谜等都反映了中国古代科技辉煌灿烂,文学艺术异彩纷呈。下列有关“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表述符合史实的有( )学富五车,是指战国思想家惠施旅行时也爱学习,五辆车上装满爱看的纸质书籍洛阳纸贵,是指西晋文学家左思作的三都赋在京城洛阳被广泛印刷,纸材脱销戏曲发展过程中,一人主唱、曲牌联套体的戏曲音乐,成为元杂剧的核心艺术形式屈原的抒情长诗离骚具有现实主义风格,是楚辞的代表作,楚辞体又称“骚体”A1个 B2个 C3个 D4个8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指出:这场战争,自西方人1514年到中国起,是他们积325年窥探之后的一逞。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这“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与下列什么著作体现的思想有关( )A海国图志 B新青年 C孔子改制考 D庶民的胜利9.1892年,维新思想家宋恕提出“欲更官制、设议院、改试令,必自易西服始”。康有为在奏议中也不止一次提及“易服”。维新派如此重视易服的主要原因是( )A改制中易服更易推行 B意在营造改制的社会氛围C中国需改变对外形象 D长袍马褂代表了守旧势力10.陈独秀在吾人最后之觉悟中说:“自西洋文明输入吾国,最初促吾人之觉悟者为学术。相形见绌,举国所知矣;其次为政治,历年来政象所证明,已有不克守缺抱残之势。继今以往,国人所怀疑莫决者,当为伦理问题。”对此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国人最先引进的是西方学术思想 B.国人觉醒的主要障碍是传统伦理C.国人引进西方政治制度是成功的 D.国人最后觉悟要引进马克思主义11严复在原强中说“彼西洋者自其自由平等以观之,人人得其意,申其言,上下之势不相悬隔,君不甚尊,民不甚贱,而联若一体者则彼以自由为体,以民主为用。”其目的是()A宣传西方资产阶级的民主共和思想 B主张仿效西方,实行君主立宪制C反对君主制,主张君民平等 D要求清政府广开言路,招贤纳士12.有一副对联:“白话通神,红楼梦、水浒,真不可思议;古文讨厌,欧阳修、韩愈,是什么东西”,该对联作者最有可能是( )A黄宗羲等早期启蒙思想家 B清末早期维新人士C民国初年资产阶级激进派 D“文革”期间的红卫兵13新三民主义是孙中山总结了革命的教训以及国内外形势提出来的,体现孙中山先生与时俱进的精神,是三民主义的进一步发展。下列有关新三民主义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提出了明确的反帝要求 B它代表工人、农民的根本利益C它极大地推动国民革命的发展 D它是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14.有学者提出:只有当“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对民主革命的领导权不是某个方面的而是全方位的(包括政治领导、组织领导和军事领导),不是被动的而是主动的,不是辅助性的而是主导性的”时,中国革命才能说是进入了完全意义上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那么,依据这一观点,中国进入“完全意义上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标志应该是( )A.五四运动 B.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C.国民革命运动 D.南昌起义15.美国学者罗斯特里尔在毛泽东传中说:“他第一次把农民置于马克思主义革命计划的中心;他把帝国主义当作他所处时代的世界政治的关键,这甚至超过了列宁。这些就是他学说中的孪生支柱。”这表明毛泽东的学说( )A.坚持了农民阶级对革命的领导权 B.全面超越了列宁主义的价值水准C.全盘吸收了马列主义的思想主张 D.准确把握了中国社会的特殊性质16某版主在党建论坛上发表了一个关于邓小平理论的主题讨论帖,很多网友进行了跟帖,其中与主题讨论不相符合的内容是( )A邓小平理论诞生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B论十大关系提出计划与市场的关系,它是体现邓小平理论的重要著作C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产物,是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D“社会主义本质”、“一国两制”等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内容17.新中国成立后,科技事业取得突飞猛进的发展。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三年后,1967年第一颗氢弹成功爆炸;1970年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成功发射。究其原因是()A科教兴国战略的推动 B苏联长期的技术支持C主观努力拼搏的结果 D雄厚物质基础的保障18高二年级的四位同学在半月谈上看到了下面的信息和漫画:他们各自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知识说明了这一事件的道理。其中最准确的应是()A赵鹏:党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B李华:党始终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C张明:党始终代表中国的思想动向 D王敏: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19时评作家梁立俊发表文章说:“我们纪念小平南方讲话20年,也深深期待中国能够如小平同志的20年前一样,再来一次启动中国今后20年大发展的破和立。”对邓小平南方讲话的“破”和“立”的理解正确的是()A破除斯大林模式束缚,建立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B破除公有制束缚,建立多种所有制并存的新体制C破除计划经济体制束缚,建立中国的市场经济体系D破除个人崇拜思想束缚,建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20.古希腊人崇尚人体美,无论是雕刻作品还是建筑,他们都认为人体的比例是最完美的,干什么都必须按照人体各部分的式样制定严格比例。这充分体现了古希腊人强调( )A数的对称是艺术的价值取向 B万事不以神的尺度为标准C以人的尺度来衡量世间万物 D外在的美胜于内在的美德21.古希腊一位哲人说:“想左右天下的人,须先能左右自己。”他是( )A苏格拉底 B普罗塔格拉 C梭伦 D柏拉图22.“随着世俗社会的兴起及城市的发展,西方人终于从迷梦中觉醒,失踪的古典文化终于战胜了经院哲学与圣经,雅典终于战胜了耶路撒冷。”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 )A是欧洲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B鼓励人们追求现世的幸福C认为人人有权阅读圣经 D对未来社会提出完整设想23.德国哲学家黑格尔曾把文艺复兴和地理大发现称为近代“黎明之曙光”,而把宗教改革称为“黎明之曙光以后继起的光照万物的太阳”。黑格尔之所以这样评价宗教改革是因为这场运动()A创立了新的宗教派别 B为社会的发展提供了精神动力C提出了新的宗教观点 D使社会各阶层破除了宗教迷信24.伏尔泰在萨帕塔的疑问中写了这样一则故事:“萨帕塔是神教人员的候选人,他天真地问:我们如何进一步说明我们烧死的成百上千的犹太人是四千年前上帝的选民?萨帕塔得不到答复,索性极其单纯地宣讲起神来。”伏尔泰写这则故事的主要意图在于()A说明犹太人低人一等已成共识 B表明宗教不是理想的信仰追求C体现萨帕塔对宗教盲从与崇信 D批判基督教的极端虚伪和无耻25.有人说,某一时期的哲学家们相互进行着无尽无休的辩论但他们是一家人, 支持他们共同的事业: 创造一个主张人道、教育与宗教分离、世界主义和自由的纲领, 不受国家或教会专断干涉的威胁, 并有权提出质疑和批评的世界。这些哲学家属于( )A文艺复兴时期 B启蒙运动时期C古代希腊时期 D宗教改革时期26“我们每个都以其自身及其全部的力量共同置于公意的最高指导之下,并且我们在共同体中接纳每一个成员作为全体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只是一瞬间,这一结合行为就产生了一个道德的与集体的共同体”,材料集中体现的是( )A主权在民思想 B社会契约精神 C理性主义原则 D君主专制批判27.牛顿在其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序言中阐述了他探讨自然现象的方法:“从运动现象来研究自然力,而后从这些力去论证其他现象。”自原理问世以来,我们已经见证了牛顿研究方法的罕见的成功。这说明牛顿的方法与理论()A可适用于解释和预见部分自然现象 B体现出实验与数学计算结合的特征C在实践中被证明它的实际价值有限 D足以解释自然界中的各种物理现象28“只要假定物体的辐射能不是连续变化,而是以一定数量的整数倍跳跃式地变化,就可以对该公式做出合理的解释。”这一假设的提出( )A形成了牛顿力学体系 B开创了以实验为基础的近代科学C有利于解释光电效应 D有力地冲击了封建神学创世学说29.霍布斯鲍姆认为,进化论在19世纪中后期盛行的原因,“不在于人是由动物进化而来的证据来势太猛,以致无法阻挡”。“真正的原因在于下列两项事实构成了极佳的机遇:一是主张自由主义和进步的资产阶级迅速崛起,二是这个时期没有发生革命。”该分析说明进化论在当时( )A.并没有对传统势力提出公开的挑战 B.对论证资产阶级崛起提供了理论依据C.符合追求有序变革的社会心理 D.顺应了资产阶级的改良主张30我们习惯上把第一次、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分别称为“蒸汽时代”和“电气时代”,这样划分的主要依据是( )A动力来源 B通讯工具 C交通手段 D工业结构31.“它是旧制度衰亡、资本主义上升和工业革命兴起这一时代的精神表达,它对人的理性、冷静和实用主义的反叛蕴含着对当下的物化社会的警示。”下列文艺作品中,不具备上述特征的是( )A巴黎圣母院 B自由引导人民 C英雄交响曲 D老人与海32.欧也妮葛朗台以吝啬鬼葛朗台的家庭生活和剥削活动为主线,以欧也妮的爱情和婚姻悲剧为中心事件,层层剖析了葛朗台的罪恶发家史和泯灭人性的拜金主义。以下美术作品中与这部文学作品风格相同的是( )A 自由引导人民 B向日葵 C格尔尼卡 D拾穗者33“它在很多方面是对启蒙运动的一种反动。作家把想象以及作为理性补充的直觉作为观察理解世界的工具,对感觉和非理性都极为着迷”。材料中“它”是哪种文学流派()A古典主义B浪漫主义 C现实主义 D现代主义34法国文学史家爱弥尔法盖说:“它是明确地冷静地观察人间的事件,再明确地冷静地将它描写出来的艺术主张。要从几千几万的现实事件中,选择出最有意义的事件,再将这些事件整理起来,使之产生强烈的印象。”与这种文学流派风格一致的是()A自由引导人民 B大卫科波菲尔 C百年孤独 D格尔尼卡35恩格斯在谈到某一作品时说,他从中“甚至在经济细节方面(如革命以后动产和不动产的重新分配)所学到的东西,也要比从当时所有职业的历史学家、经济学家和统计学家那里学到的全部东西还要多”。这部作品是指()A巴黎圣母院 B西风颂 C人间喜剧 D安娜卡列尼娜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0分。36小题15分,37小题15分.)36.(15分)国民素养是国家、民族兴旺发达的重要基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正义的事和一切道德的行为都是智慧。因为正义的事和一切道德的行为都是美而好的,凡认识这些事物的人绝不会愿意选择别的事情,而智慧的人总是做美而好的事情,愚昧的人则不可能做美而好的事,即使他们试着去做,也是要失败的。 苏格拉底 “克己复礼”,“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孔子材料二 梁启超充分强调道德和民智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说:“国民之文明程度低者,虽得明主贤相以代之,及其人亡则其政息焉,譬犹严冬之际,置表于沸水中,虽其度骤升,水一冷而坠如故矣。”他从戊戌维新失败中悟出一种道理:仅凭“圣主”,光绪帝“乾纲睿断”是不能取得改革成功的,应当重视作为国家主体的国民。正因为如此,梁启超强调培养资本主义化的“新民”。进行德、智、体、群等方面全方位的训练,是当务之急。最终使国民具有公德、私德、自尊、政治能力、权利、义务、尚武、毅力、合群等优良品质。赵书刚从近代化视角看梁启超的民权思想材料三 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伴随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民主法制的推进,文化建设有了很大的进步。同时也必须清醒地看到,当前文化建设特别是道德文化建设,同经济发展相比仍然是一条短腿。举例来说,近年来相继发生“毒奶粉”、“瘦肉精”、“地沟油”、“彩色馒头”等事件,这些恶性的食品安全事件足以表明,诚信的缺失、道德的滑坡已经到了何等严重的地步。一个国家,如果没有国民素质的提高和道德的力量,绝不可能成为一个真正强大的国家、一个受人尊敬的国家。(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苏格拉底和孔子的主张各是什么?有什么共同点?(2)依据材料二,概括梁启超的国民素养观。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产生的原因。(3)依据材料三,指出国民素养的滑坡对社会发展的影响。综合上述材料,谈谈如何加强当今国民素养建设。37.(15分)美国学者费正清认为,了解中国,必须观察它的传统与变革。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角度一 渐变之中国封建社会的长期性并不意味着中国社会停滞,社会总还是在变化的。这种变化,因为微小,仅以前后相接的两个朝代而论可能不太明显,但隔开几个朝代加以比较,是能够看得出来的。可以说:代代相承,变化微渐。但是,在明清时期,中国社会一度出现过比较明显的转变迹象。 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1)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明清时期出现的“比较明显的转变迹象”,并分析这一时期“明显的转变”未能促成中国社会转型的原因。角度二 亟变之中国甲午战后,列强对中国的侵凌,空前凶猛,中国的反应亦随之激烈。反应有两种类型,动机虽均为自救,而所循途径则大相径庭。一为外察大势,内求诸己,认为必须大事变革,与人并驾齐驱,结果形成政治改制运动;一为昧视时代,仍要返回中国中心之世,与外界绝缘,结果演为暴力反洋运动。 摘自郭廷以近代中国史纲(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导致甲午战后中国出现“亟变”的因素。材料中所谓的“政治改制运动”、“暴力反洋运动“各是指什么运动?作者为何推崇”政治改制运动“而反对”暴力反洋运动“?角度三 巨变之中国1949年以来,中国努力推进现代化的蓝图,是先建设社会主义并进而实现共产主义。它始终是决策的指南。经过苏联的斯大林主义、1956年后中国的乌托邦主义和1977年中共十一大之后邓小平推行的务实主义的探索,现在已经有人在议论,认为中国将可能成为当代实现现代化的一个样板。邓并不放弃社会主义作为最终目标,但对大量的市场经济的做法予以放行。他说,新的体制是“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的结合。摘编自(美)吉尔伯特罗兹曼中国的现代化(3)据材料,指出邓小平时代中国的巨变是在什么基本前提下发生的,并说明邓小 “务实主义”的突出表现。(4)上述材料对当今实现“中国梦”有何启示?1-5 ABBAA 6-10 DAABB 11-15 BCBDD 16-20 BCDCC 21-25 ABBDB 26-30 BACCA 31-35 DDBBC36.(20分)(1)主张: 苏格拉底提出美德即知识且美德一定要践行;孔子提出“礼”与“仁”的道德规范共同点:都强调国民的道德素养,并以此挽救社会危机,重建良好的社会秩序。(2)概括:国民素养对于社会发展有重要作用;要全面提高国民素养。原因:戊戌变法失败的教训;列强侵华,民族危机加深;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西方民主思想在中国传播的影响;以梁启超为代表的新型知识分子的出现。(3)影响:阻碍经济建设;影响民主法制建设;损害国际形象。如何加强属于开放性设问言之有理即可。37.(20分)(1)“迹象”:经济上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思想上,出现了反映商品经济发展要求的反封建民主思想(或活跃的儒家思想)。原因:政治上君主专制的空前强化;经济上自然经济仍占据主导地位;思想上理学的僵化;对外实行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2) 因素:外国侵略加剧,民族矛盾尖锐;清朝专制统治更加腐朽。运动:维新变法运动、义和团运动。(3) 推崇原因:作者认为前者符合世界大势,后者“昧视”时代的要求。(3)前提:坚持社会主义制度。表现: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相结合(或肯定市场经济对社会经济发展的突出作用。)(4)坚持社会主义制度;顺应时代的潮流,及时改革与调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