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第一单元 相逢是首歌 第2课 我和老师交朋友 第2框 沟通增进师生情教案 鲁人版五四制.doc

上传人:max****ui 文档编号:5854013 上传时间:2020-02-0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第一单元 相逢是首歌 第2课 我和老师交朋友 第2框 沟通增进师生情教案 鲁人版五四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第一单元 相逢是首歌 第2课 我和老师交朋友 第2框 沟通增进师生情教案 鲁人版五四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第一单元 相逢是首歌 第2课 我和老师交朋友 第2框 沟通增进师生情教案 鲁人版五四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沟通增进师生情 备课类型_新授_ 备 课 人 课题 第二框 沟通增进师生情课前检查 1.师爱伟大之处? 2.如何爱师?教学目标知识:了解良好师生关系的特点及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要求能力:提高与老师的交往能力,主动化解师生关系中产生的矛盾情感态度价值观:主动增进与老师的感情,进一步树立民主、平等观念,积极与老师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养成尊敬老师的良好品德。重点、难点 1.沟通理解老师是本课的教学重点。 2.和老师交朋友是本课的教学难点。教学过程(一)情景预设1、导入新课复习回顾1、师爱的具体体现(太阳下最光辉的职业?)2、我爱我师(怎样尊敬老师?)学生回答,老师适时引导。2、板书:第二课时 沟通增进师生情教师讲述:怎样与老师交流沟通,如果发生矛盾时怎样化解?(二)讲授新课一、是老师也是朋友生活回望(p25-26页):填一填,说一说:学生心目中的老师形象:老师心目中的学生形象谈谈自己心目中的老师形象。采访几位老师,让老师说说他们心目中的学生形象。描述一下自己心中理想的师生关系,怎样才能建立这种师生关系?解答参考:(l)(示例)学生心目中的老师形象:老师应该是学识渊博、讲课生动有趣、和蔼亲切、工作负责认真;希望老师能够诲人不倦、平等地对待每一名学生,尊重我们的人格,不歧视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老师心目中的学生形象:学生要尽量乐观向上、能与人合作共处,有爱心和宽容心,善于学习、会学习;希望学生能够有远大崇高的理想,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较强的学习能力,做事能够脚踏实地,学习能够坚持不懈。(具体采访可参照该内容)(2)自己心中理想的师生关系是人格平等、互相尊重,互相学习、教学相长的“亦师亦友”关系。教师要真情对待学生,关心爱护学生;有扎实的教学基本能力;拥有热情、真诚、宽容、负责、幽默等优秀品质,爱岗敬业,深受学生爱戴。学生要尊重教师,善于为老师分忧解难;乐观向上,善于学习,团结同学,乐于助人。1、良好的师生关系的特点教材内容:建立什么样的师生关系,是我们共同关注的话题。良好的师生关系,是一种人格平等、互相尊重,互相学习、教学相长的“亦师亦友”关系。老师是我们学习的引导者、合作者和参与者,是我们的良师,也是我们的朋友。体验践行(p27页):填一填,说一说:请你联系自己的实际,就“学生新角色和师生交往的新行为”发表看法。学生新角色师生交往的新行为知识的探索者学习的合作者老师的朋友大胆地向老师的学问挑战,质疑老师的观点和老师平等对话,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和老师分享快乐,向老师倾诉烦恼解答参考:(1)我们学生与老师已成为“共同的研究者”,我们可以与老师一起参与课堂内外的探究实践活动,获取新知,共同解决生活学习中遇到的疑难问题。(2)我们学生与老师已成为“美德的传承者”,在学习生活中我们不仅可以传承老师身上所体现的传统美德,还可以在老师的引导下学习传承中华优秀传统美德和社会正能量。教材内容: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离不开师生间的交往、沟通。主动与老师交往、沟通,能增强师生间的相互了解,消除误会,化解矛盾,增进感情;有助于我们保持轻松愉快的心态,提高学习的效率和质量;能使老师了解我们的个性特点,做到因材施教,提高教育教学的效果。探究分享(p28页):比一比,说一说: (l)上述同学在与老师的交往中遇到了什么问题?应怎样解决这些问题? (2)结合自己的经历,谈谈自己是否害怕与老师交往。如果害怕,你担心的是什么?如果不害怕,你有哪些经验和同学们分享?解答参考:(1)不能主动与老师交往;与老师交往没有注意分寸、不礼貌;畏惧老师,不敢与老师交往。消除对老师的畏惧心理,克服对老师“敬而远之”的错误做法,主动、热情、诚恳地与老师交流和沟通。(2)害怕。害怕自己说不好、讲不好,害怕在老师面前丢丑;自己没有交往经验,不能与老师和睦交往;等等。不害怕。交往经验:一是做好交往的心理准备,培养自己的交往意识,打好谈话草稿,避免思维短路,克服胆怯、紧张、口齿不清等现象,提高交往的信心;二是尊重老师的心理需求,给交往创造一个舒畅的心理环境,注意在适当的时候对老师的优点和成就加以赞赏;三是掌握一些交往的技巧,了解老师的个性,善于掌握交往时机。教材内容:在学校生活中,每一位老师都想走进学生中间,倾听我们的要求,分享我们的喜乐。如果我们能主动、热情、诚恳地与老师进行思想、感情上的交流,向老师倾诉烦恼,就能得到老师更多的指导和帮助,就能快乐地学习和更快地进步。我们要消除对老师的畏惧心理,克服对老师“敬而远之”的错误做法,把老师当作朋友。问题小结2、主动与老师 沟通的原因及要求(l)原因:能增强师生间的相互了解,消除误会,化解矛盾,增进感情;有助于我们保持轻松愉快的心态,提高学习的效率和质量;能使老师了解我们的个性特点,做到因材施教,提高教育教学的效果。(2)要求:主动、热情、诚恳地与老师进行思想、感情上的交流;向老师倾诉烦恼,寻求老师的指导和帮助;消除对老师的畏惧心理,克服对老师“敬而远之”的错误做法,把老师当作朋友。二、沟通化解矛盾(与老师沟通化解矛盾的具体做法)观察思考(p28-29页):比一比,说一说你有过这样的烦恼吗?如果有,你是怎么处理f?当遇到困惑时,你能主动与老师沟通吗?解答参考:(1)有过这样的烦恼。作为中学生,我们在学习过程中会产生师生交往的烦恼。处理这样的问题的方法有很多,如:把自己的实际情况和想法告诉老师,寻求老师的理解等。(2)能。面对师生交往的困惑,最重要的是交流、沟通,与老师交换自己的意见,这样既可以增进师生间的感情,又对自己的进步有益。(1)沟通产生理解,理解产生信任。教材内容:由于角色的差异、看问题视角的不同等,师生交往难免产生这样那样的矛盾乃至冲突。如果不能及时沟通化解矛盾,势必影响师生之间的感情。沟通产生理解,理解产生信任。实践体验(p29页)(l)“师生角色互换”有助于我们建立什么样的师生关系?(2)为建立友好的师生关系,作为学生,我们应该如何做?解答参考:(1)建立一种人格平等、互相尊重,互相学习、教学相长的“亦师亦友”的良好师生关系。(2)我们应该主动、热情、诚恳地与老师进行思想、感情上的交流,向老师倾诉烦恼,得到老师更多的指导和帮助;我们要消除对老师的畏惧心理,克服对老师“敬而远之”的错误做法,把老师当作朋友。 答案:(1)老师关注“后进生”的学习,这是老师在课堂上的新举措。(2)把回答问题的机会让给其他同学不是更好吗!(3)我已经做得很好了,这是老师对我的另一种肯定方式(2)理智地看待老师的“不公”。教材内容:理智地看待老师的“不公”。面对众多的学生,老师很难具体了解每个学生的个性和想法;面对学生间发生的是是非非,有可能一时难以分清,处理问题出现偏差或失误。当我们觉得老师“不公”时,如果能从老师的角度考虑问题,及时向老师袒露心扉,就会消除对老师的误解,帮老师澄清问题,拉近和老师的距离,融洽和老师的关系。心灵对话(p30页)为参加明天的绘画比赛,按照美术老师的安排,自习课上小浩和同桌一起进行作品设计,忙得不亦乐乎。此时,班主任来教室查看自习情况,见状批评小浩违反课堂纪律一被老师冤枉、挨了批评,小浩可能会怎么做? 小浩可能会:你有没有被老师批评过?如果有,请谈谈你当时的感受。我:有了错误,如果老师不管不问,对你放任自流,后果会怎样?我:尽管人人都不喜欢被批评,但受到批评总是难免的,我们要学会正确对待批评。我:答案:(l)虚心接受老师的批评,事后寻找适当的场合向老师解释清楚;或当面顶撞老师,说自己是被冤枉的。(2)(示例)被老师批评过。觉得丢面子,但经过老师的批评,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很感激老师:(3)会使自己陷入严重的错误之中,影响自己的进步和发展。(4)做到有则改之,无则加勉。(3)正确对待老师的批评。教材内容:正确对待老师的批评。批评好比“防疫站”或“急诊室”,批评也是老师对学生的一种关心和爱护。受到老师的批评,我们要虚心接受,有错即改,而不要耿耿于怀或顶撞老师。如果因误解受到老师批评,可以寻找适当的场合、时机,心平气和地向老师作出解释。情境体验(p30页)说一说王老师此时是什么感受?如果你也在场,你会怎么做?解答参考:王老师会感到很尴尬。我会找个适当场合与老师交流自己的看法,或者把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写成信交给老师。(4)恰当地对待老师的过错。教材内容:恰当地对待老师的过错。“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老师有时也会出现过错。发现老师有了过错,可以而且应该给老师指出来,这也是爱老师的表现。但态度要诚恳,方式要恰当,不要当面争执、顶撞,甚至走极端。老师希望得到你的原谅,正如你希望得到老师的原谅一样。问题归纳:沟通化解矛盾(与老师沟通化解矛盾的具体做法)情境活动(p31页):比一比,说一说你有过这样的烦恼吗?如果有,你是怎么处理f?当遇到困惑时,你能主动与老师沟通吗?解答参考:(1)有过这样的烦恼。作为中学生,我们在学习过程中会产生师生交往的烦恼。处理这样的问题的方法有很多,如:把自己的实际情况和想法告诉老师,寻求老师的理解等。(2)能。面对师生交往的困惑,最重要的是交流、沟通,与老师交换自己的意见,这样既可以增进师生间的感情,又对自己的进步有益。问题归纳:沟通化解矛盾(与老师沟通化解矛盾的具体做法)(1)沟通产生理解,理解产生信任。(2)理智地看待老师的“不公”。从老师的角度考虑问题,及时向老师袒露心扉,就会消除对老师的误解,帮老师澄清问题,拉近和老师的距离,融洽和老师的关系。(3)正确对待老师的批评。受到老师的批评,我们要虚心接受,有错即改,而不要耿耿于怀或顶撞老师。如果因误解受到老师批评,可以寻找适当的场合、时机,心平气和地向老师作出解释。(4)恰当地对待老师的过错。发现老师有了过错,可以而且应该给老师指出来,这也是爱老师的表现。但态度要诚恳,方式要恰当,不要当面争执、顶撞,甚至走极端。本课知识小结1、良好师生关系的特点(l)良好的师生关系,是一种人格平等、互相尊重,互相学习、教学相长的“亦师亦友”关系。(2)老师是我们学习的引导者、合作者和参与者,是我们的良师,也是我们的朋友。2、主动与老师 沟通的原因及要求(l)原因:能增强师生间的相互了解,消除误会,化解矛盾,增进感情;有助于我们保持轻松愉快的心态,提高学习的效率和质量;能使老师了解我们的个性特点,做到因材施教,提高教育教学的效果。(2)要求:主动、热情、诚恳地与老师进行思想、感情上的交流;向老师倾诉烦恼,寻求老师的指导和帮助;消除对老师的畏惧心理,克服对老师“敬而远之”的错误做法,把老师当作朋友。3、与老师沟通化解矛盾的具体做法(1)沟通产生理解,理解产生信任。(2)理智地看待老师的“不公”。从老师的角度考虑问题,及时向老师袒露心扉,就会消除对老师的误解,帮老师澄清问题,拉近和老师的距离,融洽和老师的关系。(3)正确对待老师的批评。受到老师的批评,我们要虚心接受,有错即改,而不要耿耿于怀或顶撞老师。如果因误解受到老师批评,可以寻找适当的场合、时机,心平气和地向老师作出解释。(4)恰当地对待老师的过错。发现老师有了过错,可以而且应该给老师指出来,这也是爱老师的表现。但态度要诚恳,方式要恰当,不要当面争执、顶撞,甚至走极端。二次备课当堂达标测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良好的师生关系是“亦师亦友”的关系。在这种关系中,师生之间( ) 人格平等、互相尊重 老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 互相学习、教学相长 老师和学生是真诚的朋友 老师和学生不可能成为朋友 A B C D2在学校生活中,我们偶尔会被老师误解,也会与老师发生矛盾,正确的处理方法是( ) A找来家长质问老师 B拒绝听课,与老师对抗 C不分场合与老师顶撞 D主动与老师沟通3“亦师亦友”是古人对师生交往的一种主张,下列对此理解最为准确的是( ) A老师是师长,有时是朋友 B老师在校是师长,离校后是朋友 C老师是我们的良师,也是我们的朋友 D师生绝对平等,毫无隔阂4期末考试,小龙未征得监考老师同意便向旁边同学借橡皮,监考老师以为他抄袭,严厉地批评了小龙,小龙很不服气。你认为小龙应该( ) A自己没有错,不与老师一般见识 B在考场故意捣乱,让老师难堪 C考试结束后与老师沟通,说明真实情况 D当着全班同学的面指责老师冤枉了自己5礼貌是人际交往中的基本修养之一,礼貌待人是对人的尊重。老师是我们交往的主要对象之一,我们应这样礼貌待师( ) 见到老师主动问好 借机打听老师的隐私进老师的办公室先敲门 从背后突然拍打老师以示亲热 A. B C D二、材料分析题6数学课上,老师发现男同学小寒正聚精会神地看一部网游小说,便走过去将书拿走了。老师说:“还学不学习!不学滚出去!”这个男同学也没有说什么,数学课继续进行。下课后这个男同学却从口袋里掏出50元钱,摔在讲桌上,很没好气地对老师说:“那本书你没收好了,我给你50元钱,你去给我再买一本!” (1)上述事件中,造成师生关系紧张的原因是什么? (2)请描绘出你心目中理想师生关系的图景。 (3)请你为上述不能与老师和谐相处的同龄人提几点温馨建议。解答参考:DDCCA作业布置1、主动与老师 沟通的原因及要求2、与老师沟通化解矛盾的具体做法教学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