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城市居家养老模式研究

上传人:都** 文档编号:5836214 上传时间:2020-02-09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111.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国城市居家养老模式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我国城市居家养老模式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我国城市居家养老模式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毕业设计(论文)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题目:我国城市居家养老模式研究学习中心: 内蒙古学习中心 学 号: 090F08133035 姓 名: 高建斌 专 业: 行政管理 指导教师: 杨晶晶 2015年8月18日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指导教师指导意见表学生姓名: 高建斌 学号: 090F08133035 专业: 行政管理 毕业设计(论文)题目: 我国城市居家养老模式研究 指导教师意见:(请对论文的学术水平做出简要评述。包括选题意义;文献资料的掌握;所用资料、实验结果和计算数据的可靠性;写作规范和逻辑性;文献引用的规范性等。还须明确指出论文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文章选题正确,关注到了社会养老问题,符合专业论文的选题要求。全文思路清晰,结构完整,论文结合我国当前经济社会的现状进行了居家养老模式在我国实施推广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分析了当前居家养老模式存在着诸多问题,并针对居家养老现存问题提出完善该模式的政策建议。全文格式正确,引用了大量的文献资料,具备一定的文献收集和分析能力。如果能够分析国内外先进经验,并在论述的过程中加入实例分析,内容就会更加地翔实。指导教师结论: 合格 (合格、不合格)指导教师姓名杨晶晶所在单位内蒙古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指导时间2015年9月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评阅教师评阅意见表 学生姓名: 高建斌 学号: 090F08133035 专业: 行政管理 毕业设计(论文)题目: 我国城市居家养老模式研究 评阅意见:(请对论文的学术水平做出简要评述。包括选题意义;文献资料的掌握;所用资料、实验结果和计算数据的可靠性;写作规范和逻辑性;文献引用的规范性等。还须明确指出论文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随着我国逐步进入人口老龄化和高龄化社会,养老问题的种种矛盾在传统养老模式和家庭结构的巨大变迁中日益突出。该论文结合我国当前经济社会的现状进行了居家养老模式在我国实施推广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从现行养老服务模式的局限入手,分析了我国当前社会养老模式面临的挑战,进而阐述了当前居家养老模式存在着的问题,并针对居家养老现存问题提出完善该模式的政策建议。文章结构完整,层次分明,较好的论述了居家养老问题。修改意见:(针对上面提出的问题和不足之处提出具体修改意见。评阅成绩合格,并可不用修改直接参加答辩的不必填此意见。)建议建议不修改文章格式,以符合答辩要求毕业设计(论文)评阅成绩 (百分制): 71 评阅结论: 同意答辩 (同意答辩、不同意答辩、修改后答辩)评阅人姓名吕后郊所在单位中国地质大学评阅时间2015.10.14论文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本人所呈交的本科毕业论文我国城市居家养老模式研究,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论文中引用他人的文献、资料均已明确注出,论文中的结论和结果为本人独立完成,不包含他人成果及使用过材料。对论文的完成提供过帮助的有关人员已在文中说明并致以谢意。本人所呈交的本科毕业论文没有违反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没有侵权行为,并愿意承担由此而产生的法律责任和法律后果。 论文作者(签字):高建斌日期:2015年8月18日5摘 要目前,我国人口老龄化和高龄化趋势日益严重,伴随计划生育政策实施而产生的核心家庭数量也在急剧增加,养老问题的种种矛盾在传统养老模式和家庭结构的巨大变迁中日益突出。本文结合我国当前经济社会的现状进行了居家养老模式在我国实施推广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从现行养老服务模式的局限入手,指出我国当前社会养老模式面临着严峻挑战,分析了当前居家养老模式存在着诸多问题,并针对居家养老现存问题提出完善该模式的政策建议。关键词: 1、城市 2、养老模式 3、研究 目 录一、城市社区居家养老的相关概念1(一)居家养老中“家”的概念1(二)居家养老的定义1(三)社区居家养老1二、发展社区居家养老模式的必要性及可行性1(一)社区居家养老模式在我国兴起和发展的必要性1(二)社区居家养老模式发展的可行性2三、我国城市居家养老存在的问题4(一)社区的组织管理趋于行政化4(二)资金不足,来源单一4(三)服务水平不高,专业人员队伍建设有待加强4(四)人们对社区居家养老的认识不到位5(五)相关政策法规不完善5四、完善我国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对策6(一)完善社区管理体制改革,提高社区管理的自治性6(二)鼓励非营利组织广泛参与,扩展资金来源管道6(三)加强培训,建设高水平的居家养老服务队伍6(四)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7(五)构建社区服务产业化机制8结论9致 谢10参考文献119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日益提升,我国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城市居民寿命也不断延长,使得老年生活在居民整个生命周期中所占的比例增大,养老问题逐渐成为个人、家庭乃至整个国家、整个社会都必须认真考虑的问题。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的不断进步,老年人的养老问题反而面临着一系列前所未有的困难,我国传统的养老模式也日渐暴露出其不符合养老需求现状的一面,发现和研究新的养老模式迫在眉睫。一、城市社区居家养老的相关概念(一)居家养老中“家”的概念居家养老中的“家”,不仅仅是指由有血缘关系的成员所组成的狭义的家庭的概念,而是包含了更为广泛的内容。在这种意义上的“家”中,社会人际关系层次更多,人际交往的方式也更加的多样化,因此更能满足人际交往的多元化需求,老年人在这样的环境中养老将获得多层次、多元化的养老需求的满足。总之在居家养老模式中,“家”作为养老的载体,不再是封闭的、单一的,而是开放的、多元的。(二)居家养老的定义居家养老是介于传统的家庭养老和机构养老之间的一种养老模式,它是以社区为依托,专业化服务为载体的一种社会化养老模式。本文所指的居家养老是特指与我国家庭养老紧密联系的一种新型养老方式。具体做法是:老年人在家中居住,由社区提供养老服务的一种社会化养老方式,也就是要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构建一个最符合老年人意愿的、最有利于保持和加强老年人自立能力的、切实可行而又有效的以家庭为核心、以社区养老服务网络为外围、以养老制度为保障的居家养老体系。居家养老即不同于传统的由家庭承担全部养老责任的养老模式,又不同于“全托式”的机构养老,而是能够集这两种养老方式的优点于一身,适应我国国情、利于在我国城市老年人中推广的新型养老模式。可见,与其他养老方式相比,居家养老有着其不可替代的优越性。(三)社区居家养老社区居家养老是以家庭为载体,以社区为依托,通过上门服务和社区日托的形式,对 居住在家中的老年人进行生活照料、康复护理、家政服务和精神慰藉,以满足老年人不同层次需求的规范化养老服务体系。居家养老服务的最大特点是上门进行个案服务,使老年人不脱离自己家庭这一熟悉的环境;作为有子女的家庭,仍接受其家 庭其他成员对其晚年生活的照顾。社区的特征:社区是一个社会实体;社区具有多重功能;社区是人们参与社会生活的基本场所; 社区是以聚落作为自己的物质载体;社区是发展变化的。13二、发展社区居家养老模式的必要性及可行性(一)社区居家养老模式在我国兴起和发展的必要性1、现在的家庭模式中存在的养老问题 自我国开始实施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以来,我国人口生育率快速下降,并稳定地保持在低水平的现状下,使得我国的人口年龄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现今80 后逐渐进入婚育年龄,形成了由祖父母代四个老人,独生子女父母代一对夫妻,独生子女代一个孩子组成的“四二一”家庭结构。在“四二一”家庭结构 中的独生子女在长大后将会遭遇到不同程度的养老压力。我国的独生子女大多在 20 世 纪 80 年代出生,因此,在未来,“四二一”家庭结构将会逐步取代现有的家庭结构,成为主流。在“四二一”式家庭里,一方面,由于家庭规模缩小,家庭成员减少,照顾老人的家庭成员不足。另一方面,由于年轻一代把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用于个人追求,而照顾老人的时间和精力就会相对减少。另外,由于家庭重心的下移,老年人的家庭地位日渐衰退,家庭成员对老人的关注减少,再加上老人对于晚辈的过分溺爱,在一些家庭中甚至出现了年轻人非但不养老还“啃老”的现象。此外,由于“四二一”式家庭只有一个孩子,导致了其家庭养老的风险性,独生子女一旦因为就业、结婚、伤亡等任何一种因 素离开家庭,都会造成“空巢家庭”问题。2、空巢家庭数量不断增加 由于核心家庭的迅速增多,老年人单独居住的家庭也相应增加,可以预见的是,空巢家庭的数量不断增加以及家庭空巢期的不断延长将会逐渐成为现代家庭的显著特征之一。 空巢家庭老人的养老问题也将成为一个突出而又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生活照料、精神慰藉和经济支持是困扰空巢家庭老人的核心问题。空巢家庭老人大多没有子女或子女常年不在身边,因此,生活照料方面的需求常常无法得到满足,情感上没有寄托,空虚感、孤独感强烈;最重要的是,很多空巢老人都由经济困难,基本生活没有保障。3、机构养老的局限性 机构养老一般分为福利机构养老和老年公寓养老。养老福利机构是由政府出资兴建 的针对城镇人口中的“三无”老人、农村人口中的“五保”老人的敬老院;老年公寓大 多是由个人出资兴建的针对福利机构养老以外的其他不在家养老的老年人的养老机构。 多层次的养老机构可以满足不同层次的老年人对养老的需求, 在养老体系中具有举 足轻重的作用。但是,我国当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福利养老系统尚不健全, 养老机构数量有限,而且受我国传统“养儿防老”观念的影响,机构养老在我国老年人群体中并不受欢迎。(二)社区居家养老模式发展的可行性1、发展适合我国现状的居家养老模式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增长速度日益加快,尤其是近几年来,我国的 GDP 总量跃居世界前列,但是就人均 GDP、经济社会发展的质量等方面来看,我国还远远比不上发达国家。另外,我国人口老龄化是在我国综合国力不强,经济尚不发达的情况下迅速出现的,与经济社会的发展出现了严重的不同步。据统计,在发达国家,65 岁以上老年人占人口总数的比重达到 7%时,该国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一般在 10000 美元以上,而我国在进入老年型国家时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仅有 1000 美元。我国是在还不具备进行社会养老的经济实力的情况下进入老年型国家的,这就导致我国当前存在社会养老机制不健全、社会养老覆盖面小、社会养老保险水平低等诸多问题。因此,目前,我国的社会养老还不能弥补家庭养老在新的社会形势下所产生的空缺。实践证明,与机构养老相比较,居家养老模式具有成本低、覆盖面广、服务方式灵活等优点,既能减轻老年人及其家庭的经济负担,又能够满足老年人的“恋家”需求,是一种结合了传统的家庭养老和机构养老两种养老模式的优点的新型养老模式,符合了 我国“未富先老”现状下对养老的需求。 2、我国民间非营利组织的兴起和发展 非营利组织是相对于盈利组织而言的,具有民间性、非营利性、自治性、公益性等 特征。一般认为,非营利组织是指除了政府机构和以营利为目的的企业之外的一切社会组织,包括民办非企业单位、社会团体、国有事业单位、公益基金会等。20 世纪以后,非营利组织大量涌现,并逐步成为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一股重要力量,在社会生活和经 济生活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非营利组织独立于政府体系之外,因而具有更强的使命感。另外,非营利组织的民间性和公益性使得其整合社会资源,在提供居家养老服务的时候具有更低成本、更高效率的优势。虽然目前我国的非营利组织发展并不完善,而且有许多非营利组织带有官办色彩。3、日益发展成熟的社区组织机构 在我国,社区具有一定鲜明的行政色彩,这虽然不利于我国社区的独立发展和自主 运作,但是正是由于我国社区的基层性,使得社区工作贴近居民的日常生活,更易于为 社区居民提供日常生活中所必须的服务。社区作为居家养老模式的依托,对居家养老模 式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社区居家养老模式可以使社区的养老功能得到最大限度 的发挥,为社区居民提供更完善的养老服务。近年来,我国城市社区的组织结构模式日 益发展成熟,更将有利于促进居家养老这一养老模式在我国的兴起和发展。 4、我国传统文化对居家养老模式的促进作用 一种制度是否能够在某一个国家或地区成功建立并长久的发展下去,除了要考虑该 地区当时的政治经济环境外,还必须这一制度是否能得到该国家或地区的文化,尤其是 传统文化的接受。而我国作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经过五千年的兴衰荣辱,积淀下 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因此,居家养老模式是否能够融入到我国的养老体系中,就必须要分析我国的文化氛围是否适合。 5、居家养老模式可以实现对各种养老资源的充分利用 高质量、高水平的养老保障离不开丰厚的养老资源,如雄厚的资金实力、高素质的 人力资源等。但是从当前的实际情况看来,我国经济实力不强,养老制度不健全,又没有高素质的养老服务人才。所以,积极开发、整合家庭和社区的养老资源,合理配置、利用现有的养老资源是我国目前提高养老服务质量的有效途径。 (1) 由于我国当前存在着很严重的就业难问题,因此为了缓解年轻人的就业压力, 导致一部分老人未到退休年龄就提前退休,这既造成了老年人生活没有重心的空虚感,也导致了人力资源的浪费,同时又加重了社会的养老负担。如果让这些低龄老人自愿加入,成为居家养老服务人员,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实现低龄老人的经济自养,也可以扩大 居家养老的服务队伍。 (2)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出现了许多新的社会问题,劳动力剩余就是其中之一, 如何解决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发展需 要众多的人力资源,为社会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再加上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在生活上的特殊性,适应了剩余劳动力文化水平不高,没有专业技术或技能单一的情况,有利于 剩余劳动力尽快进入工作情况,适应工作环境。三、我国城市居家养老存在的问题近年来,城市社区养老服务得到日益重视,目前,我国已经初步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备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运作体系,各地区的街道办事处、居委会在管理、服务方面也已经具备了一套比较系统、规范的管理方法。各地正努力探索社区居家养老模式,已经积累了一些经验。在部分大中城市已初步形成了设施服务、定点服务和上门服务为主要服务形式,以生活照料、医疗保健、心理保健、文化娱乐、参与社会以及权益保护为主要服务内容的社区养老服务格局。我国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还只是刚刚起步,处于初级阶段,各项职能还不完善。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一)社区的组织管理趋于行政化在我国,由于原有的社区管理体制是在计划经济的社会大背景下建立的,因此,政府在社区养老服务中也出现职能缺位的现象。表现在:第一,基层社区组织责权不一致,街道办事处作为区一级政府的派出机构,承担了许多本不应该由它承担的职责,又把居委会当作政府部门的延伸,经常给居委会分配任务,致使居委会没有精力为居民办实事。第二,政府职能缺位。从目前社区养老服务发展的状况来看,政府对社区养老服务的支持力度是不够的,主要表现在对非营利组织的培育不到位、投资社区养老服务的民间资本所应享有的相关优惠政策不完善等。如果在这种情况下发展居家养老服务,将会导致地方政府为了追求政绩而盲目的向社区下达任务,而社区为了应付上级检查也会将养老服务作为行政性的任务,缺乏参与服务的积极性,影响养老服务的质量, 达不到发展社区居家养老的目的,使其成为“形式工程”。(二)资金不足,来源单一在我国,居家养老服务是依靠政府扶持发展起来的,一直都是由政府单方面买单的,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我国居民在物质生活需求得到满足后,改而追求精神生活上的满足,老年人的养老需求也不再仅仅是“吃饱穿暖”这么简单,而是变得多样化、多元化。在这种情况下,原来那种单靠政府投资的模式远远无法满足居家养老服务日益发展壮大的资金需求,导致我国的居家养老服务陷入资金不足的困境。(三)服务水平不高,专业人员队伍建设有待加强居家养老服务质量的高低,除了需要庞大的资金援助外,一支高水平、高素质的养老服务者队伍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居家养老服务的工作人员除了要有热情、有干劲,还应该具备社会工作的专业知识和工作经验。然而我国当前居家养老服务的工作人员主要是社区的下岗、失业人员,他们大多数文化水平较低,没有经过专业的培训,缺乏必要的心理准备和专业的知识技能,不了解老年人的生活习惯,不懂得服务的技能和技巧,所能做的更多的只是一些简单的家政服务和护理,至于老年人的心理慰藉需求和较深层次的医务护理需求,他们则完全无法顾及。因此,如何组建一支稳定的、素质较高的、具有专业养老服务知识的居家养老服务者队伍是一个相当重要的问题。(四)人们对社区居家养老的认识不到位由于居家养老服务在我国是一个新生的事物,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老年人对居家 养老服务的认识不到位,使用的频率很低,使得居家养老服务的提供和老年人的养老需 求之间有着很大的差距,这样一来,不仅不能满足老年人的养老需求,还会造成养老资 源的浪费。 而且,受世俗观念的影响,许多人都认为服侍老人又脏又累,低人一等,不愿意从 事养老服务行业,因此居家养老服务队伍存在着不稳定现象,许多服务人员一旦找到其 他工作就会马上离职。(五)相关政策法规不完善社区居家养老缺乏相应的政策法规和完善的服务体系支撑。比如非营利组织的社会地位尚未得到承认(如在登记注册方面受到限制)、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完善、扶持非营利组织发展的相关政策不够完善。此外,为了促进民间资本对社区养老服务的投入,政府应制定相关优惠政策。由于我国是在经济不够发达的情况下提前进入老龄化社会的,而且正处于经济体制转型的条件下,由于物质条件相对较差,在许多地方还顶着“扶贫”和“养老”的双层压力,使得养老工作始终无法得到足够的重视,老年人的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在一些 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由于人们的文化水平低,道德素养不高,甚至还存在着打骂、侮 辱、虐待、遗弃老人的现象。四、完善我国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对策针对目前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存在的问题,应采取以下措施加以解决:(一)完善社区管理体制改革,提高社区管理的自治性养老方式的实践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应投入必要的人力、物力加强养老方式,尤其是新型居家养老方式的研究,从科学的角度和发展的眼光去审视分析其内在的发展规律,提供预测和规划的工具。同时要转换思维,改变居家养老的观念,增强对社区的主体感和责任感,使社区内的居民对自己所居住的社区产生一定的感情和归属感,自觉将自己融人到社区的集体中,并对自己居住的社区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这种社区服务的思维模式的培养和转变将更有利于社区居家养老的健康发展。我国原有的社区管理体制是在计划经济体制的大环境下形成的,早已不能适应当代 社区居民对社区管理工作的要求,在社区养老方面也是如此,因此,我们应该加快社区 管理体制,使之适应逐步得到完善。 1、转变政府职能,使管理中心下移。 在建立新的社区管理体制的过程中, 要坚持政府的主导作用, 鼓励全社会广泛参与, 将政府的行政职能和社区的服务职能区分开来。 2、构建科学的社区管理组织体系。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社区管理应该是社区居民自治、社区服务专业化的。 科学的社区管理组织体系是社区职能转变的重要前提之一。 3、完善社区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使社区管理走上法制化道路。依法治国是现代社会的重要标志,建立新的社区管理体制,必须要有相关的法律法规作为依据。(二)鼓励非营利组织广泛参与,扩展资金来源管道要建立以社会筹集为主、政府资助为辅的多层次、多途径、多渠道的投资发展体制。继续扩大宣传力度,鼓励社会各界积极关注养老事业,鼓励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和个人向社区养老服务机构捐资、捐物或提供无偿服务。同时政府应在国民收入的再分配中适当加大对社区养老的资金投入比例,兴建养老服务机构的设施,为老年人提供服务给予相应的资金支持。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机构可根据老年人的实际承受能力,形成不同档次的服务标准,实行有偿服务、抵偿服务。这样既实现了政府购买服务,又满足了社区不同层次老年人的服务需求,同时也能吸引私人投资,拓宽资金来源。(三)加强培训,建设高水平的居家养老服务队伍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是否拥有一支专业、敬业的服务队伍。目前我国的居家养老服务队伍建设是与再就业工作相结合的,从下岗失业群体这个人力资源库存中进行选择优势是可借用政府给他们的政策优惠,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但是需要对服务员按不同的要求进行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实行职业资格制度和技术等级认证制度,按培训技能考核的等级从事相应等级的服务,做到持证上岗,不断提高服务人员的专业化水平。同时,积极鼓励志愿者参与到社区居家养老的服务中来,并对其进行规范和管理。首先,应积极推进和完善社区志愿者登记注册制度。在注册登记时,要完善对志愿者的意愿及服务特长与其希望提供的服务等相关信息的登记,以方便对志愿者进行分类,使志愿者尽可能地发挥各自的专长,提高服务效率。其次,应加大宣传力度,倡导社区养老志愿者服务的积极参与。要提高居家养老服务人员的综合素质,首先要加强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素养,端正工作人员的从业目的,培养工作人员友善、热情、积极的工作态度。其次要对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服务技能进行培训,我国的老年服务 业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专业人才的缺口极大,因此我们要加快、加强老年服务人员的培训。最后,要提高老年服务工作者的薪酬,吸引更多、更优秀的老年服务工作者,稳定现有的老年服务工作者群体。(四)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在我国的现实国情下,社区养老服务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策的支持程度。政府应从宏观的角度制定各项支持社区养老的政策,如社区养老服务设施用地、用房优惠政策、养老服务设施收费优惠政策、减征或免征社区兴办老年服务福利事业企业所得税、放宽注册条件、免交注册手续费等,政府应建立为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和项目的财政支持计划、城市公建配套法规、社区养老服务管理规章以及社区养老服务实施管理规章等。我们的政府还要完善老年服务工作立法,使居家养老模式的建立和发展得到法律保护,切实保障老年人和老年服务工作者的合法权益。我国政府应该对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进行修订,使其条文更加详细化、明确化,使其内容更加符合我国当前的国情和老年人当前的维权需求,并进一步加强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的权威性、强制性、稳定性和可操作性,使其能够真正成为保障老年人权益不受侵犯的“刚性的法律”。 另外,我们还应该加强社会保障立法,如医疗保险法、养老保险法、社会救助法、 社会优抚法、家庭赡养法等社会保障法律的制定与实施也对保障老年人的合法权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今天的老年人就是未来的我们。在我国政治、经济、社会全面、快速发展的大环境 下,我们决不能,也不该让养老工作成为社会发展、进步的死角。 居家养老模式很好地把传统的家庭养老和机构养老结合在了一起,由国家、社会和家庭共同来承担养老的重任,是符合我国国情的新型养老模式,适合在我国推广和普及。 但是在推广和普及的过程中,肯定还会面临很多困难,因此我们不能搞“一刀切”,要做到因地制宜,科学发展。(五)构建社区服务产业化机制社区服务实现实体化、产业化是社区服务深化改革的必由之路。随着市场经济力量的不断导入和传统社会服务体制改革,社区服务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在注重经济效益的同时,发挥最大的社会效益,逐步形成了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机制。具体来说,就是要分类改造,凡是可以转企的都实行企业化管理,逐步形成自主经营的服务实体,在服务大市场中竞争、生存和发展。实现实体化、产业化的关键在与解放思想,使社区服务按照现代企业管理的方式,实现管理和服务。为此,必须建立产业化管理机制。(1)健全产业化管理规范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社区服务作为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按照产业管理的规范运作。但是社区服务又是特殊的第三产业,同单纯的经营性企业不完全相同,它在一定程度上和具体方面可以享受政策优惠,这样的特殊权利必然产生相应的义务。因此,健全行规是社区服务产业化发展的支撑,必须从政策上、产业管理上对社区服务进行规范。此外,按市场化运作的社区服务,必须严格按照工商、税收、物价、劳动、民政等部门专业管理的要求开展经营活动,并与非盈利性项目在各项优惠政策上区别对待。(2)建立产业化管理机构社区服务的管理归民政部门管理,但由于其产业性特性,各地区应该建立产业化管理机构,其中以各级社区服务指挥中心为主要形式。社区服务中心是社区服务的信息网络服务指挥中心,是融经营、服务、管理为一体的实体,通过社区服务中的管理和指导,可以充分发挥市场激励作用和补偿机制的作用,从而加快社区服务的发展。(3)加强和完善社区服务实体的内部管理不断完善和加强社区服务实体的内部管理,是提高社区服务业竞争能力的重要途径。在社区服务产业化的进程中,要根据市场的变化,正确的制定发展战略,防止重大决策失误;要针对管理中的薄弱环节,着重抓好社区服务的成本管理、财务管理和质量管理;要建立健全明确的责任制,坚决克服和纠正无人负责的现象;社区服务管理人员也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管理能力和水平。由此可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社区服务产业化势不可挡,这也意味着产业化管理机制的确立有其客观必然性。尽管目前来看,产业化管理还带有官办色彩,存在着某些缺陷,但它会日趋完善,从而为居家养老的社区服务体系注入新的活力。结论居家养老模式是将传统的家庭养老与机构养老相结合,由国家、社会、家庭三方共同承担老年人的养老问题,在结合中尤其突出社区服务的重要性,并将其作为国家和社会承担养老问题的桥梁而将养老的社会福利落到实处。本文主要立足于居家养老的理论支撑和现状分析上,并以大连模式为例提出了一些完善该模式的政策建议。虽然居家养老在大连市取得了不错的成效,但是要在我国城市中进行推广还将面临许多的困难,在进行推广和普及的过程中政府还应注意结合各地区的实际情况,尽量做到因地制宜和科学发展。致 谢时至今日, 我的论文终于得以完成,这既是对所学知识的一个浓缩总结,也是我学习道路的新的起点。同时,这字里行间也包含着我对论文开题和写作期间对我进行过无私的帮助、支持和指导的老师和同学们的感激之情。 首先要感谢的是我的指导老师。在本文撰写的整个过程中,无处不凝聚着老师的心血和汗水,不论是文章的选题、构思,还是修改乃至最后定稿,每个步骤和环节都与张老师的耐心指导和辛勤劳动密不可分。其次,要感谢学院的各位老师,是他们引导我进入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学术殿堂,做好了相关学科的知识铺垫。恩师们的人格魅力和学术风范,将永远激励我不懈追求。师恩浩荡,我将永铭于心。参考文献1闫伟.城市居家养老保障研究D天津:天津财经大学社会保障专业,2010. 2娄成武,孙萍.社区管理学M.第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4. 3胡琳.我国城市社区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中国农业信息网,2011,8 4隗苗苗.浅析社区居家养老人才队伍建设的现状和措施J.经营管理者,2011,165李宁,四二一.家庭模式下的养老问题研究J.商业文化(下半月),2012,106张书杰,耿慧慧.城市空巢家庭养老问题探析 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2,4 7秦瑶.对目前我国机构养老现状的思考J.中国集体经济,2011,19 8姜晶梅、韩少梅.我国养老保障现状分析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0,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设计 > 毕业论文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