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21课《爱莲说》教学设计1 长春版.doc

上传人:max****ui 文档编号:5828484 上传时间:2020-02-0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21课《爱莲说》教学设计1 长春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21课《爱莲说》教学设计1 长春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21课《爱莲说》教学设计1 长春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爱莲说教学设计一、教学设想爱莲说是长春版版七年级语文上册21课。它在全册文言文教材上有启下的作用我在教案的设计上,力求体现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结合;在课堂教学中力求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理念:在学习方式上,注重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为主,辅以教师的点拨;从教法上看,力求将传统的诵读法与现代的多媒体技术相结合。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了解“说”的特点,学习本文托物言志的写法。 (二)过程与方法:反复朗读以至成诵,通过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来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感受其高雅脱俗的情怀。 三、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1、朗读并背诵课文。 2、积累文言词汇,理解文章内容,学习文章托物言志的写法。(二)教学难点:理解运用“菊”和“牡丹”来正衬和反衬的作用。四、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出示莲花图,提问:这是什么花?大家喜欢不喜欢这种花?莲花又称荷花、芙蓉。古往今来,不知有多少人描绘过它,赞美过它,并把它当作高洁脱俗品格的象征,借以表达自己的志向。宋代周敦颐写的爱莲说就是一篇脍炙人口、经世不衰的赞莲佳作。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习这篇文章。(二)了解体裁、走进作者、解读背景 1.了解体裁“说”在这里表示一种议论性的古代文体,可以直接说明事物或论述道理,也可以借人借事或借物的记载来论述道理。爱莲说就是说爱好莲花的道理。2.走进作者周敦颐(1017-1073) ,北宋著名哲学家,字茂叔,道州人。他在南康郡做官时,曾率属下开挖了一块四十余丈宽的池塘种莲。夏秋之交,莲花盛开,清香扑鼻。作者触景生情,写下了赞美莲花的传世名篇爱莲说。3.解读背景爱莲说是周敦颐于熙宁初年为南康郡守时写下的。他为人正直,敢于主持正义,不贪图荣华富贵。晚年在故乡庐山莲花峰下建舍讲学。他曾于府治东侧开辟了一块四十余丈宽的莲池,池中建赏莲亭,南北曲桥边岸,夏秋之交,莲花盛开,披霞含露,亭亭玉立。每当微风过处,田田荷叶轻摇,朵朵鲜花颔首,阵阵馨香扑面。作者凭栏放目,触景生情,爱莲花之清洁,感宦海之混沌,写下了著名的爱莲说,至今,江西省星子县还有莲池遗址。五、整体把握,感知语言。 (一)学生自由的读课文。 (二)听录音,注意朗读的节奏和情感。 (三)学生齐读课文,整体感知 六、分组自学,疏通文意。 (一)分组自学,要求: 1.对照注释,利用工具书,翻译全文。 2.不懂之处,互相讨论。 (二)汇报自学情况,不懂之处,举手提出,可指名回答。 (三)正音、释疑。 七、合作探究,品味赏析。 (一)探究文章的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情感。(学生分组讨论,与教师的点拨和学生的合作学习相结合)1.提问:作者描写莲花,为什么要先写陶渊明爱菊,世人爱牡丹?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讨论并归纳:喜爱哪一种花,是人的思想感情的表现。作者用“菊”和“牡丹”来作正衬和反衬,含蓄而突出地表达了文章的主旨。)2.提问:文章用了两个“独”字,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生活态度?(讨论并归纳:两个“独”字,充分表现了作者既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又表明了自已不同于陶渊明的生活态度。) 3.提问:“我”爱莲花什么呢?(讨论并归纳: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4.提问:具体地说说作者写莲的哪些美好形象?【讨论并归纳:(1)从生长环境方面:写她“出淤泥而不染”的高洁,“濯清涟而不妖”的质朴;(2)从体态香气方面:写她“中通外直,不蔓不枝”的正直,写她“香远益清”的芳香;(3)从风度方面:写她“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的清高。这些描写,是将莲人格化了,是把她作为一种高贵品质的象征。】 5.提问:文章第二段作者把“菊”“牡丹”“莲”比喻象征哪三种人?(讨论并归纳:作者把菊花比喻象征成隐士,把牡丹比喻象征成富贵的人,把莲花比喻象征成君子。) 6.作者分别从哪些方面描写莲花的?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是从生长环境方面来写的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是从体态方面来写的)香远益清。(是从香气方面来写的)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是 (是从风度气质方面来写的)(二)学习“托物言志”的写法 点拨:作者把莲花比作君子,由此可见他赞美莲花的根本目的是,借赞美莲花去赞美具有莲花一样的高尚品格的人,表达了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这种写法叫“托物言志”。 八、背诵积累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课文。九、归纳总结 周墩颐盛赞莲花为君子,当然有独家的见解和他所处时代的特点,但他表现出的对贪慕富贵的鄙弃,对高洁志行的推崇,至今仍对我们有积极的教育意义。我们应保持高尚的情操,做像莲一样正直的人。十、布置作业: 你喜欢什么花草树木?仿写爱莲说,以爱-说为题,写一篇300字左右的小作文,点明所托之物,所言之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