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2019春高中地理第四章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第3节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课件新人教版必修2 .ppt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5818082 上传时间:2020-02-09 格式:PPT 页数:41 大小:3.4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标2019春高中地理第四章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第3节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课件新人教版必修2 .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新课标2019春高中地理第四章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第3节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课件新人教版必修2 .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新课标2019春高中地理第四章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第3节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课件新人教版必修2 .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四章 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第三节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 互动课堂 1 主要分布区 德国 英国中部工业区 美国 我国辽中南工业区 2 工业基础 丰富的 资源 3 工业部门 钢铁 化工 工业等 4 特征 以 工业企业为核心 知识点一传统工业区 鲁尔工业区 东北部工业区 煤 铁 煤炭 机械 纺织 大型 5 问题 原料和能源 大 运输量大 严重 6 典例 德国鲁尔工业区 1 位置 位于德国 地处欧洲的十字路口 2 区位优势 矿产丰富 煤田 靠近法国 交通便利 水源充足 市场广阔 3 衰落原因 生产局限于 在世界能源消费构成中的比重下降 消耗 污染 中西部 鲁尔 洛林铁矿 传统工业部门 煤炭 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及其替代产品的广泛应用 重化工业集聚带来的环境污染 交通拥挤 4 整治措施 调整 与布局 发展 产业 优化环境 钢铁 用地紧张 工业结构 第三 读 辽中南工业区 图 结合所学内容探究相关问题 1 辽中南工业区有哪些区位优势 2 影响辽中南工业区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是什么 近年来该区位条件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 借鉴鲁尔区的整治 试探讨辽中南工业区走出困境的合理措施 答案 1 煤 铁 石油资源丰富 交通便利 市场广阔 2 资源条件是辽中南工业区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 近年来面临资源枯竭问题 3 调整产业结构 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及第三产业 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压缩传统工业规模 并对其进行技术革新 进行环境整治 改善环境质量 1 传统工业区 2 传统工业区发展特点分析 以鲁尔区为例 1 分析传统工业区的发展特点 主要是分析传统工业区形成的优势区位条件及构成特点 如鲁尔区的形成分析如下 2 分析传统工业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传统工业区由于发展的历史悠久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 原有的优势会逐步丧失 进而出现许多问题 出现衰落 影响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3 分析传统工业区的整治措施传统工业区的综合整治一般从存在问题入手分析 一般途径如下 1 2017 苏州高一检测 鲁尔区形成于19世纪中叶 被称为 德国工业的心脏 其主要位于莱茵河下游支流鲁尔河和利珀河之间 区内工厂林立 城市栉比 人口密集 是德国和西欧地区乃至全世界的重要工业区 结合下图 回答 1 2 题 1 鲁尔区被称为 德国工业的心脏 得益于 煤炭资源储量丰富 海岸线曲折 多优良港口 便利的水路运输 雄厚的科技力量 离铁矿区较近 产业革命最早A B C D B 2 20世纪60年代以后 该区经济趋于衰落 有关其原因的叙述 不正确的是 A 能源消费从 煤炭时代 进入了 石油时代 世界对煤炭的需求量明显下降B 煤炭开挖深度的增加和劳动力成本的上升 使得鲁尔区所产煤炭的价格缺乏市场竞争力C 钢铁出现了世界性的供过于求的状况 鲁尔区的钢铁工业受到各国钢铁产品低价格的冲击D 鲁尔区铁矿资源主要来自法国西南部 运输成本不断提高 D 解析 第 1 题 鲁尔区地理位置优越 处在欧洲十字路口 水陆交通便利 煤炭资源极为丰富 这一切都为鲁尔工业区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鲁尔区不临海 最早完成产业革命的是英国 第 2 题 煤炭工业衰落是世界能源消费结构发生变化这一外因和当地煤炭开采难度加大 成本上升的内因共同作用的结果 钢铁工业衰落是因为世界性钢铁过剩 鲁尔区没有铁矿资源 其铁矿先来自法国东北部 后来从瑞典 巴西 俄罗斯等国进口 1 概况 1 时间 20世纪50年代后 2 形式 以 企业为主 3 分布 意大利 地区 德国 地区 美国 硅谷 等 知识点二新工业区 中小型 东北部和中部 南部 2 案例 意大利中部和东北部工业区以及美国 硅谷 中小 轻 快 短 高 世界市场 原料和能源 劳动力 交通运输 气候 交通 市场 结合材料 探究下列问题 材料意大利的新兴工业主要分布在中部和东北部 这里在20世纪50年代之前 一直以农业经济为主 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 他们充分利用这里的区位优势及国内外有利条件 迅速发展成为新工业区 新工业区的工业 以轻工业为主 多分散在众多的工业小区内 美国硅谷并不是人们想像中的一条小山谷 也不生产硅 它位于美国西海岸加利福尼亚州的旧金山经圣克拉拉至圣何塞近50千米的一条狭长地带 以微电子工业为主导 是高技术工业的典范 下图是意大利新工业区和美国 硅谷 示意图 1 意大利新工业区和美国 硅谷 有何相同点 2 二者在生产结构和生产特点方面有何不同 答案 1 相同点 两个工业区都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在交通便利 没有传统工业区位优势的地区形成的工业地域 以中小型企业为主 2 不同点 1 新工业的特点新工业区有的主导产业是传统工业部门 有的是新兴工业部门 因其工业部门的差异 工业区的特点和优势区位也不同 如下表所示 2 意大利中部和东北部工业区的发展条件 3 刺激 硅谷 迅速发展的区位因素 2 临空工业区一般是以机场为核心 以机场的影响范围为界线的区域 读我国部分城市临空工业区及其工业现状表 回答 1 2 题 1 建立临空工业区主要考虑的条件是 A 原料丰富B 科技水平高C 交通便利D 政策支持 2 临空工业区产业的主要特点是 A 科研人员比重大B 产品更新换代慢C 研发费用比例小D 运输成本比较高 C A 解析 第 1 题 临空工业区是以机场为核心 以机场的影响范围为界限的区域 其主要考虑的条件是发达的航空运输 第 2 题 临空工业区产业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 科研人员比重大 产品研发费用比例高 产品更新换代周期短 靠近机场 运输方便 可降低成本 本图以框图的形式 直观地表达了意大利新兴工业发展的主要条件 主要包括当地条件和国内国际的经济环境 信息提取 分析本图时我们可以与德国鲁尔区的条件进行对比 鲁尔区在传统工业发展过程中 能源 资源 水源等自然条件起了重要的基础作用 也就是说鲁尔区的成长壮大是靠资源起家的 而意大利新工业区的发展 除了廉价劳动力 小城镇用地用水方便和交通运输方便是当地的优势条件之外 主要是抓住了经济发展的良好机遇 得益于当时国际和国内有利于经济发展的经济环境 如20世纪70年代原料和能源大幅度涨价 促使厂家生产消耗能源和原材料少的产品的生产 发达的银行信贷体系 高度开放的经济政策 以及政府的大力支持 都为意大利新工业区的形成与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环境氛围 3 根据以下材料和图 回答问题 材料美国 硅谷 长48千米 宽16千米 1950年这里还是布满果园和温室的纯农业区 现在集中了数千家电子工业企业 是美国乃至世界的电子企业中心 是美国经济增长最快 最富裕的地区 1 意大利的新工业区多为规模较小的中小型企业 以 轻 重 工业为主 我国经济特区的中小型企业以 轻 重 工业为主 美国硅谷集中的是 工业 轻 轻 电子 2 意大利新工业区和我国经济特区发展的主要条件的共同点有哪些 多选 A 政府的大力支持B 海外投资者的故乡C 发达的银行信贷体系D 大批廉价的劳动力E 开放的经济F 丰富的矿产资源 ACDE 3 意大利新工业区以中小企业集聚的工业小区为独特的发展模式 如下图 我国新工业区应借鉴意大利新工业区哪些经验 增加技术投入 加强企业之间的联系和协作 杜绝恶性竞争 完善社会服务体系 提高生产和管理人员的技术水平等 4 从以上三个不同的新工业区实例中 可得出新工业区得到蓬勃发展的原因是什么 新兴工业省能源 省空间 省资源 省劳力 故企业多为中小型 资金集中程度低 工业分布分散 生产增长速度快 产品附加值高 5 归纳说明新工业区的特点有哪些 从地域上讲一般形成于乡村地区 并没有传统工业区的区位优势 尤其表现在既不接近原料地 也不接近消费市场 从企业规模上看 企业规模小 以灵活多变的中小型企业为主 从区位因素的角度看 对知识 技术 交通运输的要求高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不同新工业区的形成条件 主要特点 注意两类不同的新工业区之间的异同 知识构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