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中考物理二轮复习 专题突破1 声光复习与综合应用检测.doc

上传人:max****ui 文档编号:5799544 上传时间:2020-02-08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3.3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市中考物理二轮复习 专题突破1 声光复习与综合应用检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北京市中考物理二轮复习 专题突破1 声光复习与综合应用检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北京市中考物理二轮复习 专题突破1 声光复习与综合应用检测.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声光复习与综合应用1、 选择题1、手掌按住正在发声的鼓面,鼓声消失了,原因是手()A不能传播声音B吸收了声波C把声音反射回去了 D使鼓面停止了振动2、下列实验与实例,能说明声音产生条件的是()A往鼓面上撒一些泡沫屑,敲鼓会使泡沫屑不停地跳动B美妙的歌声使人心情愉快,发动机的噪声使人心烦C邮局电话亭用玻璃制成,隔音效果比较好D月球上没有空气,宇航员只能通过无线电交谈3、下列各图描述的实验中,用来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的是()4、同窗三年,同学们互相非常熟悉了,甚至可以“闻其声,知其人”通过声音识别同学的主要依据是()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声速5、雅安地震时,解放军及时赶到灾区进行救援被埋者也要积极采取措施配合,方法之一是不断敲击周围坚硬物体,其目的是()A将周围物体砸开 B利用声传递能量C利用声传递信息 D消除寂寞6、2013年4月16日,中国海事第一舰“海巡01”轮在海上展开拉练,未来将被派往南海、钓鱼岛等海域执行任务,如图所示,“海巡01”轮配备有强声设备,可遥控定向远距离发射高达150分贝的警示音、语音等声波,主要用于对付海盗等人员,根据以上信息,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声波具有能量B声波定向发射器的喇叭状外观可以减少声音分散,增大响度C护航官兵佩戴耳罩是为了在人耳处减弱噪声D强声设备发出的声波是次声波7、下列现象说明声能够传递能量的是()A利用声呐探测鱼群B医生利用超声波振动除去人体内的结石C医生通过“B超”检查胎儿的发育情况D蝙蝠靠超声波探测器飞行中的障碍物和发现昆虫8、时值仲夏,常听见“蛙声一片”、“声声蝉鸣”,有时觉得悦耳,有时又打扰我们的休息为了减轻蛙声和蝉鸣的影响,我们常常紧闭门窗或者戴上耳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紧闭门窗是通过防止噪声的产生来控制噪声B戴上耳塞是通过阻断噪声的传播来控制噪声C我们能分辨蛙声和蝉鸣,是因为它们的音调不同D蛙声和蝉鸣都是由该动物身体的某部分振动产生的9、端午节举行龙舟赛时,运动员喊着号子、合着鼓点有节奏地同时划桨下列有关声现象,说法不正确的是()A鼓声是通过空气传到岸上观众耳朵中的B鼓声是由鼓锤振动产生的C运动员打鼓用的力越大,鼓声响度越大D岸上观众是通过音色分辨出鼓声、号子声的10、下列做法用来改变音调的是()A老师用扩音器讲课B摩托车上装消音器C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同一个音叉D依次敲击装有不同高度水的瓶子11、下列关于声和光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声和光传播都需要介质B声传播需要介质,光传播不需要介质C光速和声速一样大D光的传播速度是3108m/s12、下列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可用光的直线传播原理解释的是()13、如图所示,若入射光线与平面镜成30夹角,则()A反射角是60B反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是60C入射角是30D入射角增大5,反射角增大1014、下列现象中与平面镜成像原理一致的是()15、早在战国时期,我国古代著名教育家、思想家墨子就在研究小孔成像的现象如图所示,他用蜡烛作为光源,在木板上钻一个小孔,发现光线透过小孔在墙壁上形成一个倒立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孔成像现象能说明光沿直线传播B木板上的小孔一定是圆形的C保持蜡烛和墙的位置不变,将木板向靠近墙的方向移动,蜡烛在墙上的像会变大D蜡烛在墙上形成的像是虚像16、巴中市回风大桥已建成通车,若桥上的路灯距桥下水面的距离为40m,桥下水深2m,则路灯在水中所成的像距水面的距离为()A40mB42mC80m D84m17、红外线和紫外线的应用非常广泛,下列仪器中,属于利用紫外线工作的是()A电视遥控器 B医用“B超机”C验钞机 D夜视仪18、光线从空气斜射到一块玻璃表面时,下图中可以较全面、正确反映光传播路径的是()19、下列现象中,不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A盛有水的碗,看上去碗底变浅了B晴天看见“白云在水中飘动”C一端放入水中的铅笔看起来在水面被折断了D透过一张透明塑料纸上的水珠看到的字放大了20、下列光学仪器成放大实像的是()A潜望镜B平面镜C放大镜 D幻灯机21、我市各级各类学校为了校园安全,在学校大门及其他地方都安装上了“电子眼”,其光学原理与下列哪种相同()A平面镜 B投影仪 C照相机 D放大镜22、如图是小明戴上眼镜前和戴上眼镜后观察到的远处帆船的情形,由此可以判断出小明视力存在的问题以及所戴眼镜的镜片类型是()A远视镜 凸透镜 B近视镜 凹透镜C远视镜 凹透镜 D近视镜 凸透镜23、凸透镜是一种基本光学元件,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用放大镜观察小物体时,小物体应放在一倍焦距与二倍焦距之间B如果是远视眼,应当用凸透镜加以矫正C照相机照全身照时,所成像是正立、缩小的实像D小孔成像和凸透镜成像都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24、如图中画出了光线通过透镜(图中未画出)的情形,其中凸透镜是()Aa Bb、dCc Da、b、c、d25、学习了透镜知识后,小勇回家认真研究爷爷的老花镜,并得出以下结论,你认为他的这些结论中不妥当的是()A老花镜是一种凸透镜B老花镜可以用来做放大镜C老花镜能在阳光下点燃白纸D爷爷原来是个近视眼26、小红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烛光在光屏上成了一个清晰的像,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实验中蜡烛越烧越短,光屏上烛焰的像向上移动B要使光屏上烛焰的像变小,只需将蜡烛靠近凸透镜C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可制成投影仪D为了便于从不同方向观察光屏上的像,光屏应选用较光滑的玻璃板27、下列光学设备中,应用的原理与如图所示的凸透镜成像规律相同的是()A照相机 B老花镜C幻灯机 D放大镜28、用水彩笔在磨砂电灯泡的侧面画一个你所喜欢的图案,然后接通电源,拿一个凸透镜在灯泡和白墙之间移动,下列情况不可能发生的是()A能在墙上看到倒立、缩小的所画图案的像B能在墙上看到倒立、放大的所画图案的像C只能在墙上看到放大的所画图案的像D不能在墙上看到所画图案的像29、2012年12月13日,“嫦娥二号”探测器与“战神”小行星擦身而过,按照从左到右的次序,探测器上的照相机先后拍摄了一组照片(镜头的焦距不变)对此过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小行星与探测器的距离逐渐变小,镜头与像的距离逐渐变小B小行星与探测器的距离逐渐变小,镜头与像的距离逐渐变大C小行星与探测器的距离逐渐变大,镜头与像的距离逐渐变小D小行星与探测器的距离逐渐变大,镜头与像的距离逐渐变大30、光的世界丰富多彩,光学器件在我们的生活、学习中有着广泛应用,下列说法符合实际的是(多选题)()A近视眼镜利用了凸透镜对光线的会聚作用B照相时,被照者应站在距镜头二倍焦距以外C借助放大镜看地图时,地图到放大镜的距离应大于一倍焦距D阳光通过凸透镜可以点燃纸屑,是利用凸透镜对光线的会聚作用3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近视镜片中间薄,边缘厚,是凹透镜B照相机拍摄物体所成的像一定是实像C 近视眼不戴眼镜时成的像在视网膜的前面D.用望远镜观察远处的物体,物镜得到的是放大的像二、填空题32、如图是用带孔的竹管与药瓶制成的简易乐器,吹奏时发出的声音是由空气柱的_产生的,用手按住不同的孔,是为了改变声音的_33、汽车上的电子防盗报警装置,在汽车被撬开时能发出报警声,提醒人们车辆被盗,这是利用了声音可以传递_34、如图所示,晓雯在二胡演奏时,用弓拉动琴弦,使琴弦_而发声;表演中不断用手指控制琴弦长度,这样做是为了改变声音的_35、在如图所示的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烛焰在光屏上所成的是缩小清晰的像,要使烛焰成放大清晰的像,在蜡烛和光屏位置不变的情况下,应该向_(填“左”或“右”)适当移动透镜,照相机就是根据_镜成像原理制成的36、小云利用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进行了“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当光屏上出现烛焰清晰的像时,测得光屏到透镜的距离是40cm,则光屏上出现的是一个_(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实像应用这一成像原理制成的光学仪器是_(答出一个即可)37、谷歌公司推出了一款“谷歌眼镜”,它是一个戴在眼睛上的微型电脑,如图所示,使用时要盯着眼前12mm处的镜片屏幕,上网阅读、观看视频等,它的推出让人惊叹科技的进步,但也带来诸如电磁辐射等负面影响,长期使用还会导致近视,近视眼看远处物体时像成在视网膜的_(填“前方”或“后方”),需要佩戴_(填“凸透镜”或“凹透镜”)来矫正38、在电影院偷拍是制作盗版电影惯用的方法,为此,科学家发明了一种反盗版电影的装置,将装置安装在银幕后面,其发出的红外线通过银幕上的小孔射向观众席上的偷拍摄像机,在感光底片上成倒立、_的_像,从而形成干扰亮点此装置的使用_(填“不会”或“会”)影响观众的观看39、照相机镜头的作用相当于一个_透镜;显微镜的目镜是一组透镜,它的作用相当于一个_透镜在甲乙两幅示意图中,矫正近视眼的是_;矫正远视眼的是_(填“甲”或“乙”)三、实验题40、在信息量猛增的今天,手机是信息交流的必备工具,它在使用过程中有许多的物理知识,请提出两个与手机相关的物理问题,并针对问题做出回答:(知识点不能重复)例如:问:手机来电话时,声音是如何产生的?答:声音是由于发声体振动产生的(1)问:_答:_(2)问:_答:_41、如图甲所示是小明利用透明玻璃板“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1)实验中选择两根完全一样的蜡烛A和C,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_关系(2)实验时,小明应在_(填“A”或“B”)侧观察蜡烛A经玻璃板所成的像(3)图乙是小明测蜡烛的像B离玻璃板最近处到玻璃板的距离为_cm.(4)小明将蜡烛A逐渐远离玻璃板时,它的像的大小将_(填“变大”“不变”或“变小”)(5)细心的小芳透过玻璃观察蜡烛A的像时,看到在像B处的后面还有一个较模糊、与像B有部分重叠的像,出现两个像的原因是_.42、小明等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1)当他调节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为20cm时,发现光屏上呈现一个倒立等大的像,则此凸透镜的焦距为_cm.(2)如图所示,在凸透镜前放置一个“近视眼镜”的镜片,调节光屏的位置,使烛焰在光屏上成一个清晰的像现取下“近视眼镜”的镜片,保持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不变,为使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_(填“远离”或“靠近”)透镜四、综合题43、我国是一个民主、法制的国家,各种法律法规正进一步完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第四十六条规定:使用家用电器、乐器或者进行其他家庭内娱乐活动时,应当控制音量或者采取其他有效措施,避免对周围居民造成环境噪声污染请你用所学的有关噪声的物理知识解读此条规定:(1)“控制音量”是采用的什么方法来控制噪声污染?(2)除此之外你还可以采取哪些有效措施来控制噪声污染?(写出两条)44、小明用薄膜充水后制成水透镜模拟眼球中的晶状体,来比较正常眼、近视眼和远视眼的焦距大小实验中测得甲图焦距为10cm,再将甲分别挤压成乙图、丙图的形状,并分别测量焦距,如图所示(1)测得焦距小于10cm的是图_,模拟近视眼的是图_(2)在同一位置,用甲、乙、丙透镜分别对着远处的某一物体,移动光屏得到清晰的像,其中像距较大的是_图(3)目前很多近视患者戴隐形眼镜来矫正视力隐形眼镜是一种直接贴在角膜表面的超薄镜片,可随着眼球运动,其中心厚度只有0.05mm,则此镜片的边缘厚度_0.05mm(填“小于”“等于”或“大于”),此镜片对光有_(填“会聚”或“发散”)作用参考答案1、 选择题1、D正在发声的物体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停止2、A声音产生的条件是振动,B项指的是乐音和噪声的区别;C项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的;D项说明真空不能传声3、DA项说明声音产生的条件:振动;B项说明振幅越大,响度越大;C项说明振动频率越快,音调越高4、C区分声音依靠音色5、C在地震中遇难,被埋在地震废墟下时,不断敲击周围坚硬物体,发出声音,通过声音传递信息,被搜救人员发现6、D次声波人耳不能听到7、BACD利用声音传递信息8、D紧闭门窗是通过阻断噪声的传播来控制噪声;戴上耳塞是通过防止噪声进入人耳来控制噪声;分辨蛙声和蝉鸣,是因为它们的音色不同9、B鼓声是由鼓面振动产生的10、DA、C项改变了响度,B项减弱了噪声依次敲击装有不同高度水的瓶子,瓶子振动的频率不同,音调不同11、B光速大于声速,声传播需要介质,光传播不需要介质,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为3108m/s.12、CA和B是光的反射,D是光的折射13、A入射光线是入射光线和法线的夹角为60,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为60.14、BA是光的直线传播;C是光的折射;D是光的色散15、A小孔成像成的是物体的像,与小孔的形状无关,B项错误;小孔成像的大小取决于像到小孔的距离,则木板与小孔距离越小,像也越小,C项错误;蜡烛在墙上成的像是倒立的实像,D项错误16、A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像距等于物距17、CA、D是利用红外线,B是超声波18、C光从空气斜射到玻璃发生反射和折射,折射角小于入射角19、BB是光的反射20、DA和B都是平面镜成正立等大虚像,C成正立放大虚像21、C电子眼就是摄像头,利用照相机原理成倒立缩小实像22、B23、B用放大镜观察物体时,物体应放在一倍焦距内,照相机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实像,小孔成像是光的直线传播,凸透镜成像是光的折射,所以A、C、D错误24、A从光线通过透镜的情形可知,a、b、d的折射光线相对于入射光线是发散的,故都是凹透镜;只有c是凸透镜,且入射光线是从凸透镜的焦点以内发出的,折射光线变得会聚了25、D老花镜是凸透镜26、A要使像变小,应增大物距,蜡烛应远离凸透镜,B错误;由图知,此时像距小于物距,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根据这个原理可制成照相机,C错误;光屏应选用较粗糙的玻璃板,光在上面发生漫反射,才能从不同方向观察到烛焰的像,D错误27、A由题图可知,物体位于凸透镜2倍焦距之外,物体通过凸透镜成倒立、缩小实像,根据这一应用制成照相机28、C由于凸透镜在灯泡与墙壁(光屏)之间移动,这样就会不断的改变物距,会出现物距大于二倍焦距;等于二倍焦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等于一倍焦距;小于一倍焦距等各种情况;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去进行分析,墙上可得到倒立放大和缩小的实像29、C探测器上的镜头相当于一个照相机,照相机成实像;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变大,像距变小,像变小,说明小行星和探测器的距离逐渐变大,镜头和像的距离逐渐变小30、BD近视眼镜利用了凹透镜对光线的发散作用,A错;凸透镜可以点燃纸屑,是利用凸透镜对光线的会聚作用,而凸透镜起放大镜作用应将放大镜放在一倍焦距以内,C错31、 D用望远镜观察远处的物体,物镜得到的是缩小的实像二、填空题32、振动音调33、信息34、振动音调35、左凸透36、放大投影仪或幻灯机解析: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光屏到透镜的距离是像距,像距是40cm,v2f,应用于幻灯机和投影仪37、前方凹透38、答案:缩小实不会解析:此装置的摄像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当u2f时,成缩小倒立的实像;由于人眼看不到红外线,此装置的使用不会影响观众的观看39、凸凸乙甲三、实验题40、(1)我们听到手机发出的声音,是通过什么进入耳朵的?是通过空气传入耳朵的(2)我们为什么可以通过声音辨别打电话的人?因为每个人的音色不同,因此我们是通过音色辨别的41、(1)大小(2)A(3)2.380.03(4)不变(5)玻璃板前后表面都会反射光线形成虚像42、(1)10(2)靠近四、综合题43、(1)这是通过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来控制噪声污染的(2)关闭门窗;或安装真空隔音玻璃、墙面吸音材料;居室周围种植树木等44、(1)乙乙(2)丙(3)大于发散解析:(1)因凸透镜的凸度越大,焦距越小,实验中测得甲图焦距为10cm,由题图可以看出,乙图的凸度比甲图大,所以测得焦距小于10cm的是图乙;因为乙的焦距小,所以会聚能力强,因此乙模拟的是近视眼(2)由题图可知,甲、乙、丙透镜中焦距最大的是丙,用甲、乙、丙透镜分别对着远处的某一物体,则入射光束相同,由于丙凸透镜的折光能力最小,所以经丙凸透镜所成的像最远,即像距较大(3)近视眼患者戴的是凹透镜,凹透镜是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故这种超薄镜片的边缘厚度大于0.05mm,凹透镜的镜片对光有发散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