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六年级语文上册《贾岛推敲》教材解读 长春版.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5776721 上传时间:2020-02-0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六年级语文上册《贾岛推敲》教材解读 长春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9年六年级语文上册《贾岛推敲》教材解读 长春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9年六年级语文上册《贾岛推敲》教材解读 长春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年六年级语文上册贾岛推敲教材解读 长春版长春版第十一册把这几个人们口口相传的故事编入了教材,颇具深意。下面我就着手解读第一、我是“学者”我要读对话历史文言文是我国古代文化遗产和古代文明传承的媒介,学习它可以让学生了解我国古代的社会生活和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进一步培育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小学阶段要为初、高中学习文言文和课外阅读文言文打下基础。而且,让学生借助工具书读懂浅显的文言文是新课程标准对我们语文老师的明确要求,所以对于小学语文教师而言,文言文要教,而且要教好,莫让学生从小就厌倦文言文,那就真的误人子弟了。第二、我是教师我要读对话编者引入小学阶段的古文并不多,大多是人们耳熟能详、浅显易懂、家喻户晓的经典小故事,起到过度和铺垫作用。通过学习文言文,让学生感受文言文的音韵、节奏之美。可是我认为贾岛推敲这篇文章的选入应该还有着另外的深意。“推敲”的典故由来已久,引入课本的目的我的理解应该是着眼于引导学生体会诗句用词的妙处,感受到我们中华民族推敲文字的优秀文化传统,养成严谨、认真的写作态度。不仅贾岛推敲如此,荆公改字欧阳定稿也是这样,这是第十一板块的主题。第三、我要上课我得读对话文本当我是一名教师读者时,我应该知道这篇文言文,讲的是唐代诗人贾岛潜心推敲诗句的故事,表现出诗人反复吟咏、苦心推敲、严肃认真的创作态度。作者把文章写得条理清楚,内容具体。开篇先讲诗人在驴上得一诗句,然而“推”“敲”二字难确定;接着写诗人因在街上比画着推门和敲门的动作而挡了韩愈的路;然后写韩愈认为用“敲”字好,并邀请贾岛一路同行论诗。好个贾岛,“两年得三句,一吟双泪流”,其吟诗之苦,佳句之难得跃然纸上,千百年来传为佳话。第四、我是朝实验的老师我得读对话学情学生们经历了6年的学习,语文基础逐渐扎实,思维活跃,喜欢读新奇特的文章,大多数学生不愿意写作文,写作文时更是喜欢一蹴而就,不愿意修改自己的习作,有的甚至读都不愿意读就交上来了。贾岛推敲一文的编入,我认为是其用意超出了赏析古诗文的范畴,明确地指向了让学生从文学家的典故里面明白,好文章是改出来的,让他们养成修改习作的好习惯这一目标。恰恰和我们教学中所遇到的难题相吻合。我们学校是一所民族小学,实施三语教学,学情稍微复杂一些。这段时间,我做了一个关于学生习作修改习惯的统计,结果发人深思:修改习作习惯调查表 人数:40人作文后自主修改情况人数成绩特点认真修改18人特优3篇,优秀13篇,良好2篇语言优美,表达流畅,错字少,病句少。适当修改12人特优2篇,优秀6篇,良好4篇语言较优美,语句通顺,用词准确,错字少,病句少。不修改8人优秀1篇,良好2篇,其余及格个别作文不错,大多出现较多错别字,多处病句。不认真写2个不及格,需面批表达、书写、字数多不符合要求。喜欢修改习作的孩子大多作文成绩优秀,不喜欢修改习作的同学作文出现明显问题(别字、病句)较多。综合以上,我设计如下:一、教学目标1认识3个生字,会写1个字,能借助课后注释读懂课文的意思,了解故事内容。2掌握文言文的朗读基本技巧,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3学习古人一丝不苟的创作态度,感受我们中华民族推敲炼字的优秀文化传统。二、教学重难点:1、掌握读文言文的技巧,以读促理解,在读中完成对文章的积累。 2、感受推敲炼字的优秀传统,养成修改习作的好习惯。三、以读为主的教学流程设计对于文言文,我觉得学生有“三怕”第一怕读;第二怕背;第三就是不愿意背。这是难点,又是重点。所以在这里,我暂且不谈其他教学环节和技巧,仅以“读”来解读我的教学流程: 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对于文言文课文的教学,我确立了读文是第一位的设计理念,旨在通过读来保持文本的温度,通过读来激发学生的热度,通过读来跨越时空的维度。让学生要读、乐读、爱读,潜移默化中突破难点,完成任务。 一要读准范读教师范读宜慢不宜快,宜连不宜断,宜醉不宜醒。教师通过缓慢的、语断意连的,情感充沛的语气语调做示范,让学生对词语、句式与白话文有较大差别的文言文产生兴趣,进而达到能够正确地断句,流利地朗读的目的。附断句:贾岛/初赴举,在京师,一日于驴上/得句云:“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又欲“推”字,炼之未定。于/驴上吟哦,引手作/推敲之势,观者讶之,时韩退之/权京兆尹,车骑方出,岛不觉行至第三节,尚为手势/未已。俄为左右/拥至尹前。岛/具对/所得诗句,“推”字与“敲”字/未定,神游象外,不知回避。退之/立马久之,谓/岛曰:“敲字佳。”遂/并辔而归,共论诗道,留连累日。 二要读顺自读让学生练习读文,不提过多要求,只要求有停顿、有节奏、正确读。 三要读懂解读借助注释和工具书大致了解文本的意思即可。对于小学生来说,要求他们逐字逐词及其准确地译出原文自然是不合理的。但从训练学生组织语言的能力、口头或书面表达能力的角度来看,要求学生必须能大体讲出原文的意思。可以采取讨论、合作等方法,配合教师的指导实现对文本的理解。 四要读出情感朗读文言课文大都具有音韵美和节奏美,以及特有的气势和神韵,这篇文言文篇幅短小,读起来占时不多,适合朗读。综合教师的范读,加上师生共同对语句停顿、语气、节奏的选择和感受,学生已经基本能够读出文章的停顿、语调、语气。此外我还准备了领读、教读、带读、自主读等十八般读艺,等学生读完了,也就背诵下来了。教师的难点突破了,背诵任务完成了,学生一看没有背诵作业乐了,兴趣在教师的呵护下保留下来了。这只是第一步,对于贾岛推敲一文,无疑还有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通过演绎的方法把“推敲文字”这个信息在学生的记忆中打上烙印。研读“推”和“敲”同样不可或缺。事实上,这正是这篇课文的人文点,落实这一点,应结合课后的小讨论进行,即:议一议“敲”和“推”到底哪个好?贾岛对“僧敲月下门”一句中用“敲”字还是用“推”字,苦心斟酌良久,举棋不定,最后是韩愈一锤定音。然而,“敲”和“推”字孰优孰劣,历来是见仁见智,因人而异,分歧有,争议也有。六年级的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往往会有自己独特的感受和理解。因此允许他们有不同的看法,课标明确指出“学生在交流和讨论中,要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进而引导学生体会诗句用词的妙处,感受到我们中华民族推敲文字的优秀文化传统,养成严谨、认真的写作态度。最后,我有两点说明:第一点:出示(多难兴邦)这是温总理在地震后的汶川中学板上的题词,鼓舞了全中国人,这四个字深入人心、蕴含了太大的力量。我要说的是,这句话来自左转,一个没有深厚文言文功底的人,是找不到这么贴切的语言的。古文已经成为中国人语文素养的一部分,无论你未来是工人、农民还是文学家,程度深浅之分而已。所以我是赞成学习优秀古诗文的。第二点:一位哲学家说过这样一句话:文本作者的意图是当代人不可能“客观”地完全再现的,读者和作者之间的“时间间距”是不可能也不应当克服的。解读文本只是从文本中接受有意义的东西,并把它们“解释”成自己理解世界的方式。虽然如此,但是因为我反复经历了“普通读者教师学生”的文本解读心理历程,这个历程足以使一个语文老师信心满满,所以我可以大声的对我的这节课说一声,我的课堂我做主,而且完全可以做主。附送:2019年六年级语文上册走一步,再走一步同步练习1 鲁教版一、积累运用1阅读下边的文字,体会其表达效果。(1)我的心在瘦骨嶙峋的胸腔里冬冬直跳。(2)我听见有人啜泣,正纳罕那是谁,结果发现原来是我自己。(3)我曾屡次发现,每当我感到前途茫茫而灰心丧气时,只要记起很久以前我在那座小悬崖上所学到的经验,我便能应付一切。2模仿课文中的用法,用下列成语造句。心惊肉跳: 头晕目眩: 小心翼翼: 二、阅读理解 (一)我终于爬上去了,蹲在石架上,心惊肉跳,尽量往里靠。其他的孩子慢慢地向石架边缘移动,我看在眼里,吓得几乎晕倒。接着,他们又开始向崖顶攀爬。他们打算从崖顶沿着一条迂回的小路下山回家。“嗨,慢着,”我软弱地哀求道,“我没法”“再见!”其中一个孩子说。其他孩子跟着也都哈哈大笑起来。他们左折右转地爬上了崖顶,向下凝视着我。“如果你想待在那里,就待着好了。”有个孩子嘲笑道,“不用客气。”杰利看来好像有点不放心,但还是和大家一起走了。我从石架向下望,感到头晕目眩;我绝对没法爬下去,我会滑倒摔死的。但是,往崖顶的路更难爬,因为它更陡,更险。我听见有人啜泣,正纳罕那是谁,结果发现原来是我自已。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暮色开始四合。在一片寂静中,我伏在岩石上,恐惧和疲乏使我全身麻木,不能动弹。暮色苍茫,天上出现了星星,悬崖下面的大地越来越暗。这时,树林里有一道手电光照来照去。我听到了杰利和我父亲的声音!父亲的手电光照着我。“下来吧,孩子,”他带着安慰的口气说,“晚饭做好了。”“我下不去!”我哭着说,“我会掉下去,我会摔死的!”“听我说吧,”我父亲说,“不要想着距离有多远。你只要想着你是在走一小步。你能办得到的。眼睛看着我电筒的光照着的地方,你能看见石架下面那块岩石吗?”我慢慢地把身体移过去。“看见了。”我说。“好,”他对我说,“现在你把左脚踏到那块岩石上。不要担心下一步。听我的话。”这似乎能办得到。我小心翼翼地伸出左脚去探那块岩石,而且踩到了它。我顿时有了信心。“很好,”我父亲叫道,“现在移动右脚,把它移到右边稍低一点的地方,那里有另外一个落脚点。”我又照着做了。我的信心大增。“我能办得到的。”我想。我每次只移动一小步,慢慢爬下悬崖。最后,我一脚踩在崖下的岩石上,投入了父亲强壮的手臂中。我先是啜泣了一会儿,然后,我产生了一种巨大的成就感。这是我永远忘不了的经历。我曾屡次发现,每当我感到前途茫茫而灰心丧气时,只要记起很久以前我在那座小悬崖上所学到的经验,我便能应付一切。我提醒自己,不要想着远在下面的岩石,而要着眼于那最初的一小步,走了这一步再走下一步,直到抵达我所要到的地方。这时,我便可以惊奇而自豪地回头看看,自己所走过的路程是多么漫长。4作者为我们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请用一两句话概括。 5别的孩子都“左折右转地爬上了崖顶”,而“我”却不能,这是为什么?有关原因的交代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6有人说杰利不是“我”最要好的朋友,你同意吗?为什么? 7“我”是靠什么从悬崖上下来的?“我”这次成功的感觉怎样?它对“我”的影响是什么? 8父亲为什么不采用上去把孩子抱下来的办法?与本文父亲的做法相比哪一种做法更好些? 9学习了这篇文章后,你得到些什么启示? (二)我留在巴西苦干了几年。不久我就有了一笔财富但我又感到了厌倦。一天,一些朋友来看我并对我说,“我们将要去非洲做生意。为什么你不和我们一起去呢?这次航行后我们都会发财的!”我是多么的傻啊!我在巴西已有了轻松、舒适的生活,然而我又同意了。于是,在1659年,我又一次出海了。最初,一帆风顺,但不久就来了一场可怕的风暴。狂风暴雨持续了12天没有停息。我们在海上失去了三个同伴,而且没多久,船舷上就出现了漏洞。“这回我们都活不成了,”我自言自语。一天早上,一个水手瞧见了陆地,但紧接着我们的船就触到了海底的沙滩,船没法移动,我们此刻真正地陷在了危险之中。海浪似乎极力地想把船击成粉碎,我们只有很少的时间了。迅速地,我们往海里放下小艇,离开了船。但大海太粗暴了,我们的小艇在这样的大浪中根本没法长时间航行。半个时辰后,愤怒的大海掀翻了我们的小艇,我们全都落到了水里。我四处张望寻找我的伙伴,但却看不到一个人。只剩我一人了。那天,我是幸运的,海水把我送到了岸边。我没法看见陆地,我的四周只有排山倒海的浪涛。突然间我触到了脚下的陆地。又一个浪峰盖过来,把我推上了沙滩,我跌倒在湿湿的沙地上。最初,我非常庆幸我还活着。慢慢地我站起来,走到高处的岸上。在那儿,我眺望大海。我能够看见我们的船,但它已倾覆了。船的附近没有一个人,水中也没有人。我的伙伴们都死了。我活着,但却在一个陌生的荒山野地,没有食物,没有水,没有枪支。此刻,天黑了,我很累,我不敢睡在岸上,也许这儿有野兽,我只好爬到一棵树上过了一夜。10本文选自英国作家_写的小说鲁滨孙漂流记,主人公的名字叫_。11给这段选文拟个题目:_12如果把全文分成两部分,该怎样分开?请你用“|”分开。13“不久我就有了一笔财富但我又感到厌倦”,这句话有什么深刻含义? 14“于是,在1659年,我又一次出海了。”从中我们知道,小说的主人公三番五次地抛开小康之家,出海闯天下,我们可以分析出主人公的特点是_。15“但大海太粗暴了,我们的小艇在这样的大浪中根本没法长时间航行”这句话中加粗词语的意思是_。16文中画线句写到“我”在孤岛上没吃没穿,“我”并不坐叹命运不济,而是充分利用自己的头脑和双手生存下去。请你结合整部小说,说一说“我”为了生存,采取了哪些措施?(写出一两个措施即可) 17“我”在孤岛上生存了27年,把荒岛改造成井然有序、欣欣向荣的家园,之后顺利地返回家乡。这一切对你有什么启示? 三、写作练习18我们的生活中,时时处处充溢着一些细节:母亲一个亲切的抚摸,老师一个鼓励的眼神,朋友寒冷中递来一支羊肉串,同学天热时送上一杯清凉的水,可以说的事情很多,自己的体验也会因人而异,只要写出真情,有细腻的描写,就会生动感人。请你以“永远的细节”为题目,写一篇300字左右的文章。文体不限,如写诗不得少于20行。参考答案一、1(1)生动地表现出“我”的瘦弱和紧张害怕的程度。(2)具体地表现出“我”害怕到神志错乱的地步。(3)这些加粗的词语突出了“在那座小悬崖上所学到的经验”在“我”人生道路上产生的重大影响。3(略)二、4正当“我”伏在崖石上,上下两难,面临生命危险的时刻,父亲指点“我”勇敢地迈出最初的一小步,再一步步走下,脱离危险的故事。5原因有二:一是八年来“我”一直有病;二是“我”的心里一直牢记着母亲不要冒险的训诫。有关原因的交代为后文只剩下“我”一直伏在崖石上下不来设下了铺垫。6不同意。从文中可以看出:当“我”伏在崖石上下不来时,别的孩子嘲笑“我”,而杰利却没有。杰利虽然还是和大家一起走了,但他毕竟还表现出了“好像有点不放心”。是杰利带着“我”父亲来找“我”,才使“我”有机会脱险。7“我”是在父亲的指导和鼓励下,小心翼翼地迈出了第一步,然后再找第二个落脚点,每次只移动一小步,走了这一步再走下一步,最后一脚踩在悬崖下的岩石上,投入父亲的怀抱。靠的是父亲的指导和自己的一步步的努力,它使“我产生了一种巨大的成就感”,“每当我感到前途茫茫而灰心丧气时,只要记起很久以前我在那座小悬崖上所学到的经验,我便能应付一切”。8上去把孩子抱下来的办法也可以,但是这种办法只能使孩子脱险,对于孩子自己应付困难能力的培养却毫无用处。本文父亲的做法更好些,它能让孩子自己体验用自信战胜困难的感觉,有利于培养孩子自己应付困难的能力。9提示:要勇敢面对困难,遇到问题不慌张,动脑筋想办法;自己的亲身体验是最深刻的;平时要锻炼好身体;要交杰利这样的好朋友;大人要像文中父亲那样科学地教育孩子;不要像文中的母亲那样给孩子过多的或不必要的训诫。(从任何角度答均可)10笛福鲁滨孙11赴非洲遇难,孤身落荒岛1113厌倦安逸生活,想出海闯天下,周游世界,独立创业。14不满足现状,勇于开拓,不怕艰难,不知疲倦,聪明干练,不安生,好行动15大海的风浪太大了,无论声音还是形象都太大了,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16缝制衣服、种植粮食、驯养家畜等。17提示:勇于开拓,永不疲倦,学会生存,敢于挑战,克服困难。(能结合实际谈即可)三、18(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