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秋六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26《郭沫若诗两首》习题 鲁教版五四制.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5769913 上传时间:2020-02-07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秋六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26《郭沫若诗两首》习题 鲁教版五四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19年秋六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26《郭沫若诗两首》习题 鲁教版五四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19年秋六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26《郭沫若诗两首》习题 鲁教版五四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年秋六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26郭沫若诗两首习题 鲁教版五四制一、积累运用1 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缥缈( ) 陈 列( ) 闲游( ) 灯 笼( )笼罩( ) 鲛 人 ( )2 下列加点词语的表达作用。 笼罩 着村外的松林。 漏 出了 几点 疏星。天3 天上的街市静夜的作者是 ,原名 ,他的代表作有诗集 等。他的诗歌创作带有浓厚的 色彩。4 天上的街市一诗表现主题的方法是( )A 对现实生活的高度概括。B 运用民间故事曲折反映现实生活。C 以现实生活为基础,民间故事作素材进行丰富的想像。D 用象征手法。5 根据静夜开头两句,发挥联想和想象,续写下面的句子。小河 , 。小鹅 , 。二、阅读理解(一)远远的街灯明了,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天上的明星现了,好像点着无数的街灯。我想那缥缈的空中,定然有美丽的街市。街市上陈列的一些物品,定然是世上没有的珍奇。你看那 浅浅 的天河,定然是不甚宽广。那隔着河的牛郎织女,定能够骑着牛儿来往。我想他们此刻,定然在天街闲游。不信,请看那朵流星,是他们提着灯笼在走。6 诗中加点的“浅浅”两个字怎样理解?理由是什么?7 作者开始用“好像”,后来用“定然”,怎样理解这词语的变化?8 传说中的“牛郎织女”是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作者为什么要对这一故事进行大胆改编?。9 你认为“不信,请看那朵流星, / 是他们提着灯笼在走。”这句诗写得好吗?为什么?。(二)鱼化石动作多么活泼,精力多么旺盛,在浪花里跳跃,在大海里浮沉。不幸遇到火山爆发,也可能是地震,你失去了自由,被埋进了灰尘;过了多少亿年,地质勘探队员,在岩层里发现你,依然栩栩如生。但你是沉默的,连叹息也没有,鳞和鳍都完整,却不能动弹;你绝对的静止,对外界毫无反应,看不见天和水,天不见浪花的声音。凝视着一片化石,傻瓜也得到教训:离开了运动,就没有生命。活着就要斗争,在斗争中前进,当死亡没有来临,把能量发挥干净。本诗作者艾青。 1957 年,诗人被无端地打成“右派”,从此便被无情地埋没了 20 年,不仅不能发表作品,甚至连一个正常人的生活权利都被剥夺了。诗人从社会上消失了。到 1978 年诗人复出后,不能不对这漫长的痛苦生活做深入思考。正是在这种深入思考之下,诗人的灵感在鱼化石上找到了流溢口。在这首诗中,作者不仅对自己内心的情绪有准确把握,而且对鱼化石的形象也有准确的把握,并使二者巧妙地联系起来。10 诗第 1 节中:“跳跃”与“浮沉”能否调换?为什么?_ 。11 诗的前两节通过作者的想像,写出了鱼化石的 _ 。12 诗的第 1 节写出了鱼儿生前的自由、活泼、快乐的生活,这对后文有何作用?作者在描写鱼儿和鱼化石时寄托了怎样的感情?_ 。13 诗点明中心意思的一节诗是 _ 。14 4 节中的“但你是沉默的”中的“但”能否删掉,为什么?_ 。15 断下列说法的正误:作者由眼前的一块鱼化石展开想像与联想,把笔触伸向几亿年以前的远古,然后又回到现实中来。()本文运用了几处对比,如鱼儿生前的自由、快乐与死后的压抑、痛苦;“栩栩如生”与“不能动弹”;“绝对静止”与“运动”等。()本文表面是写鱼化石,深层来说又是在写人,在写诗人的不幸遭遇,这明暗两条线结合得很巧妙。三、写作练习祖国在心中和眼里更像什么?请写一段话,尽量把“祖国”形象化、具体化,可采用比喻、拟人、反复等修辞手法。在小组交流,把好的段落选出来读给大家听。参考答案一12笼罩”一词写出村外松林沐浴在淡淡的月光下,朦胧而又神秘。“漏”一词写出淡淡月光照耀下团团白云,而白云间空隙里,有隐约可见的几颗星星;“几点”一词形容小而少,突出夜的静谧。 3郭沫若 郭开贞 女神 浪漫主义 4C 5清清,流过了碧绿的田野。嘎嘎,唱响着童年的歌谣。二、(一)6河床很浅的意思。诗歌中有“骑着牛儿来往”的话,可见天河不深。 7“好像”用比喻方法,同时也表示这是一种想象;“定然”用肯定的口吻,表明作者对美好世界一定会来临的坚信。 8诗人憎恶当时人间黑暗的现实,在现实生活中找不到自由、光明、幸福,所以借丰富、新奇的联想、想象描绘出美妙的天街景象,来表达诗人摆脱封建束缚,追求理想,向往自由幸福生活的思想感情。 9好,它能给人许多美好遐想:他们相爱着,那么温馨,那么美满;他们远离肮脏,主宰着自己的命运。(二)10能互换。押韵的需要,“浮沉”一词放在末段更朗朗上口 鱼儿一般也不能在大海里“跳跃”,只能是“浮沉”。11来历121节极力渲染鱼儿在成为化石之前的快乐、自由,更能反衬出遭受灭顶之灾后的不幸,突出了中心。作者在此寄托了同情、忧伤的感情。13后一节14能去掉。因为上一节有一句“在岩层里发现了你,依然栩栩如生,本节的“沉默”、“不能动弹”与之构成了转折关系。15三、略附送:2019年秋六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26郭沫若诗两首导学案 鲁教版五四制龙潭湖四面青山环绕,中间碧水如蓝。湖中栖息一条乌龙。这条乌龙温顺善良,扶弱济贫,耕云布雨,降福人间。人们临水而居,靠捕鱼狩猎为生,代代繁衍,过着和平安宁的日子。 不知何年何月,湖中来了一条孽龙,凶残暴虐,霸占水域。乌龙奋起抗争,经过殊死的搏斗,身受重伤,只得退到南山养伤。这南山就是后人所称的龙眠山。孽龙获胜后,得意洋洋,独霸水域,更加桀骜不驯,或兴风作浪,掀翻渔舟;或鼓潮决堤,冲毁岸边庄田,把个水丰鱼肥的龙潭湖搅得昏天黑地,周围的百姓受尽苦难,弄得那些族长们束手无策,只好听信巫师们的谗言,将每年二月二定为,苦不堪言。2019年秋六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26郭沫若诗两首导学案 鲁教版五四制学习目标 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两首诗。 了解这两首诗的写法和风格。 理解诗中联想和想像的作用,初步培养联想和想像的能力。 体会诗歌的思想感情。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联想和想像的能力。2训练朗读课文的能力。3培养学生查找资料及互相协作的能力。德育目标培养对自由幸福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体会浪漫主义的创作特色。 学习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 理解通话的想象丰富,情节生动,语言朴素。 学习方法朗读体会感受共鸣。学时1课时情景导入 听歌曲天堂,感受体会。说说你的感受。夜晚,当我们仰望天空,群星璀璨,那里,发生过多少美丽的故事,产生过多少神奇的传说,令人禁不住心驰神往。今天,我们跟随着著名诗人郭沫若先生一起步人天上的街市,感受诗人所追求的那份美丽,那份新奇。 课前预习1、给加点的字注音:飘渺 ( )( ) 笼罩( )( ) 鲛人( )2、 解释词语并造句:飘渺: 定然: 珍奇: 闲游: 笼罩: 疏星: 走近作者作品郭沫若(18921978),原名郭开贞,四川乐山人。现代诗人、学者。代表作有诗集女神、星空等。这首诗写于20年代初期,此时,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依旧被帝国主义列强和各派军阀势力肆虐着。而“五四”运动的洪波已经消退,大革命的时代尚未到来。面对这种现实,诗人感到失望和痛苦,他痛恨黑暗的现实,向往光明的未来。在灿烂星空的诱发下,写下了这首充满浪漫色彩的著名诗篇天上的街市。课前复习安徒生(18051875): 丹麦著名童话作家。出生于丹麦一个贫苦的鞋匠家庭。早期写有诗歌、剧本和长篇小说即兴诗人等。1835年开始写童话,共160余篇。优秀的童话作品有丑小鸭、小克劳斯和大克劳斯、皇帝的新装、夜莺、卖火柴的小女孩、她是一个废物、海的女儿等篇,作者揭露当时社会的黑暗和金钱支配一切的罪恶,讽刺统治阶级的专横愚昧,反映贫苦之间的悬殊,同情下层人民的苦难。作品想象丰富,情节生动,语言朴素。整体感知1听朗读录音,提醒学生注意朗读节奏和重音。2学生朗读,注意朗读的节奏和重音。天上的街市远远的街灯明了,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天上的明星现了,好像是点着/无数的街灯。我想那缥缈的空中,定然有美丽的街市。街市上陈列的一些物品,定然是世上没有的/珍奇。你看,那浅浅的天河,定然是“不甚宽广。那隔着河的牛郎织女,定能够骑着牛儿来往。我想他们此刻,定然在天街闲游。不信,请看那朵流星,是他们提着灯笼在走。3分组有感情地朗读,同时充分调动想象力诗里的想象画面,仔细体会诗歌思想感情。4全班有感情齐读课文,进一步体会诗歌思想感情。重点研讨1、 全诗共四个小节,哪些是写实的,哪些是写想像的? 第1节 是写实的,第二四节是写想像的。2、请你概括出诗人所想像的内容。 诗人想像了牛郎织女在天上幸福、美满的生活。 3、 课文中想像的牛郎织女的生活跟神话故事中的牛郎织女的生活有什么不同?是通过哪些词语表现出来的? 神话故事中牛郎织女被无情地分隔在天河两岸,而在诗歌中,他们在一起过着幸福美满的生活。“美丽的街市”、“世上没有的珍奇”表现了牛郎织女的生活很富足;“闲游表现了牛郎织女生活的自在、舒适、幸福;“浅浅的”说明了牛郎织女可以自由地往来,已经不是神话传说中的每年七月七日才能相见一次:“那朵流星”中,“朵”字常用于花,花是美好的象征,把流星比作花,比喻天上的生活像花朵一样美好。 4、 改写神话这种想像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想像牛郎织女在天上过着幸福的生活,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执著的追求。 5、诗中反复出现的“定然”“定”有什么作用? 诗中的“定然”、“定”表现的明明是想像的内容,却用断定的语气加以肯定,表明作者坚信,这样的理想世界是存在的,他对美好的未来充满信心,使读者受到感染和鼓舞。 6、可不可以删去第一小节的街灯和明星而直接想像天上的生活?为什么? 不能删去第一小节的街灯和明星而直接想像天上的生活。由街灯联想到明星,既描绘出迷人的夜景,又暗示出了对现实的不满,对光明的向往和追求,把内容由人间转到天上,为下文展开想像打下了基础。 7、举例说说,这首诗的语言好在哪里? a诗句押韵、和谐。例如第一小节的韵脚“星”、“灯”;b用词准确。例“珍奇”、“浅浅的”;c语气亲切。例“我想”、“你看”;d表达信心很坚定。例“定”、“定然”。 课堂小结诗人运用联想与想像的手法,用优美而又亲切的语言,为我们描绘了美丽的天街,创造了牛郎织女自由幸福的生活图景。字里行间,洋溢着诗人对自由幸福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体现了浪漫主义的创作特色。 拓展练习1、发挥想象和联想,补充下列句子【例】甜蜜的梦像一条小鱼,在水里游来游去,想捉住他,它已经跑了。a月光照在地上,好像 b牵牛花开放了,好像 c笼子的小鹦鹉,好像_ 2、想像练习。 在我们的家乡,有一处风光秀丽的旅游景点万佛湖。请你发挥想像,写一下有关万佛湖的故事。龙潭湖四面青山环绕,中间碧水如蓝。湖中栖息一条乌龙。这条乌龙温顺善良,扶弱济贫,耕云布雨,降福人间。人们临水而居,靠捕鱼狩猎为生,代代繁衍,过着和平安宁的日子。 不知何年何月,湖中来了一条孽龙,凶残暴虐,霸占水域。乌龙奋起抗争,经过殊死的搏斗,身受重伤,只得退到南山养伤。这南山就是后人所称的龙眠山。孽龙获胜后,得意洋洋,独霸水域,更加桀骜不驯,或兴风作浪,掀翻渔舟;或鼓潮决堤,冲毁岸边庄田,把个水丰鱼肥的龙潭湖搅得昏天黑地,周围的百姓受尽苦难,弄得那些族长们束手无策,只好听信巫师们的谗言,将每年二月二定为祭龙日,从民间挑选一对童男童女为祭品,投入湖中供孽龙享用。年复一年,不知有多少少男少女,无辜地葬身于汪洋之中,但灾难依旧,百姓怨声载道,苦不堪言。 这年春天,族长又强行挑选一对童男童女,作为祭龙贡品。双方父母闻讯后,悲愤交加,痛苦欲绝。 再说那条乌龙,自战败退入南山,但始终没有忘记孽龙残暴之恨,惦记着龙潭湖四周的生灵。伤愈之后,乌龙化身为一位秀才,来到龙潭湖畔,借宿农家。夜里,他听到有人悲泣,便寻问主人遇到何种难事。主人如此这般地把情况一说,秀才叹息地说:“世间竟有这样惨无人道的怪事!”他见主人夫妇和孩子哭诉得悲惨,紧锁眉头想出一条妙计。他叫主人去附近打了两把锋利钢刀,又吩咐他家人磨了一袋麦面,揉成两个面团,连夜蒸做一对童男童女,穿衣戴帽,腹中各放钢刀一把。那秀才口衔清水,向面人一喷,刹时面人成了活人,能说会笑,行动自如,真的难分真假。 第二天就是二月初二,祭台高筑,族长巫师领着群众来到了水边。祭龙仪式开始,敲锣打鼓,鸣炮奏乐,大吹大擂。巫师将童男童女抛入湖中。那孽龙见状,胃口大开,一口吞下,那知童男童女系麦面做成,落肚溶化,两把钢刀插进肚内。孽龙疼痛难熬,上下滚动,倒海翻江,吓得岸上的人四处逃窜。就在这时,忽听轰隆一声,震天动地,那连在一起的三山被龙尾摆成了一处豁口,洪水滚滚而下,山溪变成了大河,那道豁口就叫龙河口。再说那受了致命伤的孽龙,发狂地向上游奔逃,游了数里,口吐鲜血染红河水,这就是现在被水库淹没的洪(红)畈(泛)。孽龙又挣扎数里,精疲力竭,萎头缩尾,血流变乌,这就是后来的乌沙。又过了数里,前面一道山岭,孽龙肚破心开,这就是现在的新(心)开岭。孽龙爬进上面的一条山冲,身上肉烂皮蜕,露出了骨头,那个山冲就被称作龙骨冲。它又挣扎向上爬了一段,最后死在一个山头上,全身腐烂,脓水滴滴,这座山便被称作化龙尖了。 乌龙妙计斗孽龙,为民除了一害,但龙潭湖孽龙摆尾决堤,上游来水一敞无收,从此干涸成了陆地。那乌龙留恋这方热土,不愿离去,就眠于大梅山前,天长日久,化成了一道山梁,蜿蜒于龙潭湖心陆地。其最高处名曰:西孤墩。这里的百姓不忘乌龙为民除害的恩典,烧香膜拜,世代相传。 郭沫若诗两首静夜学习目标 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两首诗。 了解这两首诗的写法和风格。 理解诗中联想和想像的作用,初步培养联想和想像的能力。 体会诗歌的思想感情。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联想和想像的能力。2训练朗读课文的能力。3培养学生查找资料及互相协作的能力。德育目标培养对自由幸福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体会浪漫主义的创作特色。 学习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 理解通话的想象丰富,情节生动,语言朴素。 学习方法朗读体会感受共鸣。学时安排1课时情景导入上节课,我们与诗人郭沫若先生一起遨游仙境。今天,我们再面对月光淡淡的静夜,看看它能引起你多少美妙的遐思,使你产生多少奇瑰的想像。 课前复习1、给加点的字注音:飘渺 ( )( ) 笼罩( )( ) 鲛人( )第2节 解释词语并造句:飘渺: 定然: 珍奇: 闲游: 笼罩: 疏星: 走近作者作品郭沫若(18921978),原名郭开贞,四川乐山人。现代诗人、学者。代表作有诗集女神、星空等。 天上的街市写于20年代初期,此时,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依旧被帝国主义列强和各派军阀势力肆虐着。而“五四”运动的洪波已经消退,大革命的时代尚未到来。面对这种现实,诗人感到失望和痛苦,他痛恨黑暗的现实,向往光明的未来。在灿烂星空的诱发下,写下了这首充满浪漫色彩的著名诗篇天上的街市。了解神话中国古代传说,在南海外有一种鲛人,亦作“蛟人”。神话传说中的美人鱼。他们像鱼一样在大海中生活。鲛人善织一种薄的丝绸,做鲛绢,更为特别的是,鲛人在悲伤哭泣时,滚落的眼泪是美丽的珍珠,而且珍珠的圆润与否与月亮的盈亏有关,月圆之夜珠亦圆,月缺之夜珠亦缺。故此种珍珠称为“水仙的眼泪”。整体感知1听朗读录音,提醒学生注意朗读节奏。2朗读这首诗时节奏也不直强,声音不宜大,速度不直快,要做到柔和、舒缓。全诗的节奏和重音划分如下: 静夜月光淡淡,笼罩着村外的松林。白云团团,漏出了几点疏星。天河何处?远远的海雾模糊。怕会有鲛人在岸,对月流珠?3分组有感情地朗读,同时充分调动想象力诗里的想象画面,仔细体会诗歌思想感情。4全班有感情齐读课文,进一步体会诗歌思想感情。重点研讨1 全诗分两小节。请同学们思考一下,哪节写实?哪节写想象?第一书写实,写人间的月色和晚景。第二节写想象,想象天河岸边跤人对月流珠的情形。2你最喜欢诗中的哪些句子和词语?用你喜欢的词语写一段优美话?你喜欢的句子: 你喜欢的词语: 你说的话: 2 请同学们体会一下,诗中表现的内容和流露出诗人怎样的情绪?诗人面对缥缈的星空,浮想连翩。晴夜高穹,银河该在何处?站在村边松林远远望去,只见一片白色迷蒙,如烟、似雾,虚幻空灵。而银河岸边,只怕有一位鲛人对月伤心,泣泪而成珍珠。流露出作者思想上的苦闷与矛盾,内心中的痛苦和煎熬。抒发了诗人的悲伤、思念亲人之情。课堂小结1、在这月华满天的时刻,诗人虽然写的是鲛人在对月流珠,其实是诗人自己在对月流泪。诗人此时的哀伤、无奈、惆怅,化作了粒粒泪珠,以此来抒发自己的悲伤、思念亲人之情。作者写鲛人,目的是写自己的情感,但通过这样的联想和想像,既含蓄,又优美。 2、听歌曲风雨同舟,感受体会。说说你的感受。拓展练习1、发挥想象和联想,仿照“月光淡淡,笼罩着村外的松林。白云团团,漏出了几点疏星。”写三句话。a b c_ 2、请同学们用优美的散文语言描述一下全诗的意境。淡淡的月色,笼罩着村外那一片松树林;天上团团白云之间,隐隐约约露出了几颗星星。诗人独自站在大海边,望着远处迷蒙的海雾,不由得思绪翻涌,心想,此刻茫茫的天河岸边,是否也有一位美丽的鲛人,如我一样,面对如此宁静、美好却又凄清的月夜,伤怀流泪呢?教后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