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春沪教版语文四下《东郭先生和狼》word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5733261 上传时间:2020-02-0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春沪教版语文四下《东郭先生和狼》word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9春沪教版语文四下《东郭先生和狼》word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9春沪教版语文四下《东郭先生和狼》word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春沪教版语文四下东郭先生和狼word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能用“犹豫”“大吃一惊”造句。2、能联系课文,理解句子中叹号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以及反问句的作用。3、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从东郭先生对狼仁慈,好心相救,却险些送命的故事中,认识狼的狡猾、凶残,东郭先生的糊涂、愚蠢,老农的机智、果断,从而懂得“决不能怜悯像狼一样的恶人”的道理。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寓言故事,学完后排演一出课本剧,大家有兴趣吗?2、出示课题:15、东郭先生和狼3、齐读课题二、整体感知1、师:要排好课本剧的第一步就是要对剧本的内容有一定的了解。媒体出示:轻声读课文,找一找课文中主要写了哪些角色,想一想他们之间有什么关系?2、交流板书: 吃东郭先生 狼 救 教育 打死农夫3、师:谁能根据他们的关系来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呢?三、研读课文(一)质疑1、刚才的交流中,我们知道了农夫对东郭先生的教育。板书出示:对狼讲仁慈,你真是太糊涂了,应该记住这个教训。2、读读这句话,你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相应的在仁慈、糊涂、教训下面打点)预设: 为什么不能对狼讲仁慈? (理解:仁慈)为什么说东郭先生太糊涂了?(理解:糊涂) 这个教训是什么? (理解:教训) (二)了解东郭先生的糊涂、愚蠢。师:为什么说东郭先生太糊涂了呢?请同学们默读15小节,划出有关的句子。3、交流句子。师:在东郭先生救狼的过程中,你们有没有注意到一个词语,它出现了两次。(犹豫)理解意思(迟疑,拿不定主意)师:他是在怎样的情况下犹豫的?从中又说明了什么呢?交流:(第一次犹豫是在狼的苦苦哀求下,说明东郭先生被狼的可怜相迷惑而忘了狼的本性,所以心肠软了。)媒体出示: 忽然从后面跑来一只狼,慌慌张张地对他说:“先生,救救我吧!猎人快追上我了,让我在你的口袋里躲一躲吧。躲过这场灾难,我永远忘不了你的恩情。”指导朗读:狼的语气哀求。理解感叹号表达的是狼哀求之情。(第二次是在猎人找不着狼向东郭先生打听时,东郭先生犹豫了一下,然后编了谎话,在猎人手下救了狼。这些都说明了东郭先生太糊涂、太愚蠢了。)师小结:狼的苦苦哀求和那可怜的样子,让东郭先生心肠软了,忘记了狼的本性,真是一个怎样的人?板书:糊涂 愚蠢(三)了解狼的凶残狡猾1、师:而那被东郭先生忘记的狼的本性又是什么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68节,用曲线划出有关句子。2、交流:媒体出示:狼伸伸腰,舔舔嘴,对东郭先生说:“我现在饿得很,先生,如果找不到东西吃,我一定会饿死的。先生既然救了我,就把好事做到底,让我吃了你吧!说着,就向东郭先生扑过去。(板书:恩将仇报)他躲到毛驴左边,狼就扑到左边;躲到毛驴右边,狼又扑到右边。(凶残)狼不等老农回答,抢着说:“他刚才捆住我的腿,把我装进口袋,还压上了好多书,把袋口扎得紧紧的。这哪里是救我,分明是想闷死我。这样的坏人,我不该吃吗?”(板书:狡猾)指导朗读:读出狼凶狠、狡猾的语气。理解感叹号所体现的狼的凶狠的感情。3、师:狼的本性就是如此凶残、狡猾(生读)而东郭先生还要对他讲仁慈,这简直是他糊涂(生),太愚蠢(生)了。(四)体会农夫的果断和机智1、师:愚蠢的东郭先生和狼争得不可开交,农夫是怎么把狼打死的呢?请同学们默读910节。2、讨论交流,板书:机智、果断3、当老农把狼打死后,东郭先生醒悟了吗?他会怎么想?会对老农说些什么?(交流)媒体出示:当老农把狼打死后,东郭先生( )地说:“ 。”四、小结复习1、师:这个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呢? 板书:我们决不能怜悯像狼一样的恶人。2、生活课堂:媒体出示:说一说:当猎人追来的时候,狼( ),东郭先生看见狼这可怜的样子( ),当猎人走了后,狼( ),东郭先生( )。五、拓展作业1、抄写词语: 慌慌张张 灾难 恩情 危急 准备犹豫 仁慈 糊涂 教训2、造句:用“犹豫”“大吃一惊”造句3、与好伙伴合作排演课本剧东郭先生和狼。 附板书:15、东郭先生和狼 吃东郭先生 狼 (糊涂、愚蠢) 救 (凶残、狡猾) 教育 打死农夫 (机智、果断)我们决不能怜悯像狼一样的恶人。附送:2019春沪教版语文四下中彩那天word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中彩那天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开篇课文。文章以汽车的得而复失和人物的思想感情变化过程为线索展开,通过精彩的语言表达人物的思想感情,这是本课的一大特色。根据中年段阅读教学的主要目标及本课的特点将“初步学习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体会词语表达情意的作用。”作为本课教学的主要目标。而本单元的主题是“以诚待人”,因此体会父亲诚实、讲信用的品质则是本课理解上的重点,理解“道德难题”之难,也就成了本课的难点。本课的教学对象是四年级的学生,虽然已经具备了一些理解词句的能力,但是把握主要内容和透过词句揣摩人物的心理上还存在一定难度,教学以学生自读自悟为基础,教师根据学情恰当引导、启发,在难点处巧设疑问,设置梯度,在重点处凸显语言文字训练,并及时总结提升写法。二、教学目标1准确认读“拮、寐”等6个生字,结合具体语境准确理解“拮据、梦寐以求”等词语。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学习把握主要内容。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同时,懂得诚实、讲信用是人的精神财富,它比人的物质财富更珍贵的道理。3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同时,学习作者通过人物神态、动作表现人物内心的表达方法。三、教学准备学生:1自读课文23遍。2试着结合生活实际、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不懂的词语。3想一想每一自然段讲了什么。教师:自制课件。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初读课文。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篇四年级下学期的课文,一起读课题(齐读)。中彩那天究竟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呢?请同学们轻声读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设计意图:导入开门见山,简单明了的交待学习任务,带着问题走进阅读,便于学生与文本展开“对话”,使学生产生初步的阅读感受。】(二)整体把握,学习生字词。1学习生字词。(预设难读的:拮据 梦寐以求 ,把词语放到句子中来体会意思)2把握主要内容。(1)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根据学生的回答,帮助学生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2)个别练说,指导方法。引导学生明白叙事性的课文可以抓住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来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3)同桌练说。(4)小结。【设计意图: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是四年级的阅读训练重点,学习本课的学生刚刚进入四年级,虽然已经具备了一些理解词句的能力,但是把握主要内容还存在难度,所以在此设计了一个问题梯度,教师根据学生已知的内容随机点拨,指导方法,使“把握课文主要内容”这项训练落到实处。】(三)细读课文,探究“道德难题”之难。1探究:父亲面临的“道德难题”指的是什么呢?为什么难呢?文章又是怎么写出父亲“难”的表现的?【设计意图:“提领而顿,百毛皆顺”,抓住了这一牵动全文的问题,则省去了许多不必要的提问,使教路、文路、学路三线合一。定准了这一阅读的靶心,学生的探究阅读就有了明确的目标导向。】2自读自悟,圈画有关词句。【设计意图:此环节安排学生默读课文,圈画重点词句,体现了以学定教的理念。默读是四年级阅读教学的重点,要通过反复实践,使学生逐步学会默读。课中保证学生有比较充裕的时间默读,独立思考,阅读圈画,培养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3交流汇报。(1)抓相关词句,探寻“难”的原因父亲面临的“道德难题”指的是什么? (引导学生明白:父亲不知道是留下车,还是将车还给库伯。)小小辩论赛情景预设:在父亲的脑海里,仿佛有两个人在争辩,一个人说把汽车留给自己吧,一个说把汽车还给库伯吧。请问你赞成哪种观点呢?正方观点:还车的理由,简述就可。反方观点:留车的理由 【设计意图:只有深入了解到父亲留车的种种理由,才能更深刻地体会到父亲还车时的抉择之难。】句子一: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我们家六口人全靠父亲一人工作维持生计,生活很拮据。(重点品读“拮据”)句子二:他梦寐以求的是能有一辆属于自己的汽车。(重点品读“梦寐以求”)【设计意图:学习在具体语境中理解词语的方法,并通过品读词语,体会词语表情达意的作用;也为体会下文父亲艰难抉择的表现作铺垫。】指导朗读。【设计意图:指导学生正确、有感情地朗读重点句段,侧重指导语气、语调、节奏等,让学生进一步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2)扣重点词句,品析“难”的表现。句子一:“不一会儿,我看见父亲开着车从拥挤的人群中缓缓驶过。只是,他神情严肃,看不出中彩带给他的喜悦。(重点扣住描写神态的词:“神情严肃”)句子二:我几次兴奋地想上车与父亲共享这幸福的时刻,都被他赶了下来。(重点扣住描写动作的词: “赶”)句子三:母亲让我仔细辨别两张彩票有什么不同。我看了又看,终于看到中彩的那张右上角有铅笔写的淡淡的K字。可以看出,那K字用橡皮擦过,留有淡淡的痕迹。(重点扣住“擦”字,进一步体会父亲的抉择之难。)【设计意图:通过品析父亲神态和动作描写的语句,体会父亲抉择之难的心理,并领悟作者通过人物神态、动作表现人物内心活动的表达方法。】(四)学习表达 ,深化理解(视时间而定)。 “我看了又看,终于看到中彩的那张右上角有铅笔写的淡淡的K字。可以看出,那K字用橡皮擦过,留有淡淡的痕迹。”从这一个“擦”字,我们感受到了父亲左右为难的矛盾心理,现在咱们反过来想一想,在擦去K字的时候,父亲会是一种什么样的表情?什么样的动作呢?心里想些什么呢?咱们试着写一写。(小练笔)父亲自己一个人待在屋里,看着两张彩票,他_。 设计意图:阅读教学不仅要引导学生读懂课文内容,明白课文写了什么,还要明白课文是怎么写的,引导学生领悟和学习作者表情达意的方法。本环节抓住文段未表达之处,引导想象父亲当时的动作和神态,体会父亲把车还给了库伯,得到了什么,并迁移练笔,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神态、动作来表达心理的方法。由说到写循序渐进,进一步领悟父亲的抉择之难。(五)总结存疑。这节课我们一起探讨了困扰父亲的道德难题,学习了作者抓住人物的神态、动作来表现人物内心的表达方法,。文中还写了“我”的情感变化,又起到了什么作用呢?下节课再探讨。【设计意图:教学内容的选择尊重学生的学习规律,不求全、不违真。本节课学生带着问题进课堂,围绕着父亲的抉择之难有所悟、有所得,然后带着问题走出课堂,明确了下节课的学习重点。】五、板书设计中彩那天车 神态留 道德 难题 还 动作 诚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