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春)二年级语文下册《囫囵吞枣》教案 冀教版.doc

上传人:sh****n 文档编号:5723167 上传时间:2020-02-0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5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春)二年级语文下册《囫囵吞枣》教案 冀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2019年(春)二年级语文下册《囫囵吞枣》教案 冀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2019年(春)二年级语文下册《囫囵吞枣》教案 冀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9年(春)二年级语文下册囫囵吞枣教案 冀教版一、导入孩子们,大家好,你们看,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什么?(犁和枣)黄黄的犁,红红的枣,一看就使我垂涎三尺。你们想不想也品尝以下?(想)(学生品尝)怎么样?味道如何啊?(生自由发言)同学们都有了吃枣和犁的体会,可是,古代有个人却因为吃犁和枣闹出了笑话。还流传出一个成语叫“囫囵吞枣”。(板书:囫囵吞枣)你想知道这个故事吗?(想)那好,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囫囵吞枣的故事吧?(出示课件囫囵吞枣)二、讲授课文(一)、初步读课文,认识生字,读通课文。孩子们,看完了故事,你们想说点什么吗?把你最想说的话讲给大家听听。(生各抒己见)。课文向我们讲述了怎样的一个故事呢,请同学们打开书第16课囫囵吞枣,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如果在读的过程中遇到不认识的字该怎么办呢?(生自由回答)你们的小脑袋瓜里的点子可真多。那好,我们赶快了解一下课文吧!读课文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坐姿和拿书的姿势。(师示范)开始读吧,孩子们!(生自由读课文)我发现同学们读的都非常认真,而且坐姿、拿书的姿势也非常正确。那么现在我们请几名同学来读读课文,比比看谁读的好?(指名学生读,其他同学听后评议,师边读边指导)。刚才同学们表现的都不错,在这么多老师面前你们都这么勇敢,我要表扬你们;而且第一次读,就能把课文读下来,还有的同学读的不错呢,看来,你们可真是一群可塑之材啊。(二)、再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聪明的孩子们,让我们再读一读课文,边读边想,看你读懂了什么?用笔勾画出你读懂的地方。读完后,举手示意老师,或者点点头,微笑一下都可以。(生自由读课文,用笔勾画读懂的地方)老师在巡视的过程中,看到了好多同学都在书上勾勾画画的,那我们一起来交流一下,你都读懂了什么?(或者你有什么想说的)。(生畅所欲言,交流读后的感受)(师板书:吃犁 伤脾胃 吃枣 伤牙齿)你们可真了不起啊,老师还没有讲,你们就已经读懂了这么多,老师可真佩服你们!(三)、有感情读课文,理解文章重点。孩子们,你们能不能有感情地读一读课文啊?(能)那好,请大家再次有感情地读一读课文,找出文中年轻人和主人对话的内容来。(生有感情地读课文)谁能有感情地来读一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指名读,师范读)同学们,现在你们可以走下座位选择你喜欢的小伙伴和他一起读一读主人和年轻人的对话,呆会,咱们要看一看哪组小朋友读得最有感情。(生自由换座位有感情地读课文)(师指名几组同学读课文、并出示幻灯片:显示他们的对话内容)年轻人的想法和做法有什么问题,会有什么样的结果呢?在你的小组里和小伙伴们讨论一下。(生在小组里探讨)谁来回答一下呢?(生畅所欲言)是啊,吃犁只嚼不咽还不难做到,如果吃枣只咽不嚼,肚子可就受不了了。(板书:只嚼不咽 只咽不嚼)(四)、学习默读课文,理解“囫囵吞枣”的意思及喻意。 那“囫囵吞枣”到底是什么意思呢?请同学默读课文,找找看“囫囵吞枣”是什么意思?默读就是要求大家不出声音地读课文,还要做到不指读,边读边思考。(师师范什么是默读)(生学习默读课文) 什么是“囫囵吞枣”呢?(生自由回答) 囫囵吞枣本意就是把整个儿枣吞下去,不加咀嚼,不辨滋味。 如果老师就是那个年轻人,你想对我说点什么?(生自由诉说) 谢谢大家,今后不论是读书还是学习,我一定不会这样了,不理解、不分析,笼统接受,将会食而不化的。(板书:不理解、不分析、食而不化)。老师那么诚恳地承认错误,你们难道不鼓励一下我吗?(生鼓掌)三、总结。孩子们,你们今天表现也很棒,不但理解了“囫囵吞枣”的意思,还向年轻人提出了合理化的建议。老师也要表扬你们呢!想一想,你学习了这个成语故事最大的收获是什么?(生联系实际谈谈收获)四、拓展练习这篇课文虽然短小,但读起来琅琅上口,请同学课下再读课文,并找出文中的成语,把它积累到你的“小本本”上。成语是我国几千年来流传下来的具有深刻含义和道理的词语,囫囵吞枣仅是其中之一,孩子们课下,你们可以采集更多的成语故事来丰富你的采蜜集。板书设计16、囫囵吞枣吃犁 伤脾胃 只嚼不咽 不理解、不分析食而不化吃枣 伤牙齿 只咽不嚼小学教育资料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第 3 页 共 3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