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秋季版2019一年级语文下册课文621小壁虎借尾巴教案新人教版本.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5722841 上传时间:2020-02-0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秋季版2019一年级语文下册课文621小壁虎借尾巴教案新人教版本.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9年秋季版2019一年级语文下册课文621小壁虎借尾巴教案新人教版本.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9年秋季版2019一年级语文下册课文621小壁虎借尾巴教案新人教版本.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年秋季版2019一年级语文下册课文621小壁虎借尾巴教案新人教版本设计说明经过前面课文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些读文的方法。因此,本课教学主要体现在以下两点:1.灵活采用看图、看实物、朗读、做动作、结合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等方法了解课文中重点词句的意思,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坚持以“读”为主线,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针对本文对话多感情色彩浓的特点,加强朗读的指导与训练,使学生品味文中不同角色的不同语气、语调,并让学生参与实践活动“演”,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兴趣。课前准备1.课文插图、关于本课的多媒体课件。(教师)2.分小组准备小壁虎、小鱼、老牛、燕子的头饰。(学生)3.搜集有关动物尾巴用途的资料。(学生)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揭示题目,启发质疑1.出示小壁虎图,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种小动物叫什么名字吗?”(壁虎)2.对!小壁虎生来就有一条长长的尾巴,可有只小壁虎却要去借尾巴,这是怎么回事呢?让我们到小壁虎借尾巴这个故事中寻找答案吧!出示课文题目,读课文题目,认识“壁”。3.读了这个课文题目,你想知道些什么?板书:小壁虎为什么借尾巴?他向谁借尾巴?结果怎样?设计意图:质疑问难,有利于帮助学生养成思考的习惯,能激发起学生强烈的好奇心,使学生主动地去学习课文。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1.带着问题,听课文录音,初步感知课文内容。(1)课文主要讲的是谁干什么的故事?(2)小壁虎分别向谁借尾巴?(3)小壁虎借到尾巴了吗?为什么?2.打开课本,同学们有什么发现?指一名学生说发现。(课文没有注音。)3.课文没有注音,那我们怎样才能读懂这个故事呢?引导学生联系以前的经验自己想办法。(看图、查生字表、猜读或请教别人。)4.借助图画独立读课文,同学之间互相提醒字的读音,注意平翘舌音。5.分小组互助读书,把课文读通顺。全班交流:你们小组新认识了什么字?是怎么认识的?(学生没说到的,教师帮助。)6.出示词语。(带拼音)小壁虎墙壁蚊子咬断拨水甩尾巴赶走傻孩子转身(1)指名读,齐读。(2)去掉拼音再读。7.出示生字卡片,开火车读生字。8.把生字送回课文,读通课文。9.思考刚才提出的问题,将问题的答案连起来说一说。设计意图:学生是有差异的,对不同的学生要求也应不一样,因此,在听说训练中要有一定的层次性。如:听完课文录音后的第一次交流是针对全班学生的,答案连起来就是整篇故事的大概内容,这个说话练习对大部分孩子来说都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只要请班上几个口头表达能力较强的孩子回答即可。三、再读课文,读中感悟1.小壁虎的尾巴断了很难看时,他心情怎样?(伤心、难过。)那就请你们带着难过的心情来读一读,比一比看谁读得好。(指名读,齐读。)2.小壁虎先向谁借了尾巴?(学生自由读第3自然段。)学生比赛读小壁虎说的话,比比谁读得好。3.从哪个词可以看出小壁虎很有礼貌?为什么小鱼不把尾巴借给他呢?(出示:小鱼的尾巴要用来)小鱼的尾巴是用来拨水的,请你们用手做做拨水的动作。小结:如果小鱼的尾巴没了,小鱼就不能在水里游泳了,所以小鱼不能把尾巴借给小壁虎。4.分角色朗读小壁虎与小鱼的对话。(教师范读,男女生分角色读)设计意图:以读为主,让学生在读中体会,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感悟,是新课标对语文教学的要求。因此在教学中,贯穿以读为主的思想,感受清新活泼的文字,通过图片想象当时的场景,语言会在不知不觉中积累,情感会在潜移默化中生成。四、指导写字1.学生认读生字“捉、条、爬、姐、您、草、房”。2.学生观察特点,说一说它们在田字格中的位置。3.教师范写,学生书空。4.学生练写,展示评议。设计意图:学生观察探究,老师用最直观的手段向学生展示写字的过程。学生从中领悟写字的要点,掌握运笔的方法,最后欣赏评议生字。学生在自主、轻松、活泼的氛围中写好生字。第二课时一、复习旧知1.把认识的生字读给同桌听。2.看图说说小壁虎分别向谁借尾巴,结果怎样。设计意图:复习生字,回顾课文内容,为接下来品读课文,深入理解课文做好铺垫。二、继续学文,感悟理解1.带着问题读课文:小壁虎怎样借尾巴?请同学读课文第35自然段,用横线画出小壁虎说的话,用浪线画出其他小动物说的话。2.交流出示对话。3.指导朗读。假如你是小壁虎,看见小鱼、老牛、燕子,你心里会怎么想?那些动物帮不了小壁虎,他们的心情又怎样,再读读他们说的话。4.从小壁虎和动物们的对话中你明白了什么?出示:小鱼用尾巴拨水,老牛用尾巴赶蝇子,燕子用尾巴掌握方向。5.小结延伸,拓展交流:小壁虎借不到尾巴多伤心呀!他还会去向谁借呢?他们会怎么说呢?(仿照课文续说。)学生借助搜集来的资料,分小组说说其他动物尾巴的用途,并演一演。6.小壁虎借不到尾巴心里很难过,他该怎么办呢?(师引读第6自然段。)7.结果怎样?为什么?8.指导朗读:教师范读,学生自由读,男女生比赛读。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想象说话,实现了语言的迁移。教师应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做准备,交流时要有一定的弹性,学生能说几句就说几句,主要关注他们说话时的语气、态度,表达是否清楚。教师评价要及时,鼓励学生大胆发言。三、课堂演练,加深理解1.分角色朗读全文,喜欢谁就读谁说的话。2.以小组为单位,小组长分配角色,学生进行表演。3.指小组上台表演,全班评议。设计意图:分角色表演朗读能激发学生们的朗读兴趣,通过进入角色,他们能把心中的情与文中的人和事融为一体,读出不同人物的心情。读者绘声绘色,听者如临其境。分角色表演朗读还能让学生借助人物动作、对话感悟理解课文内容。四、课堂总结,课后延伸1.分角色朗读全文。2.布置课后作业编故事:小壁虎长出了一条新尾巴,他高兴极了,他会把这个好消息告诉谁呢?他的朋友们又会说些什么呢?请同学们来讲给家长听,并把编的故事写下来。设计意图:这一延伸的练习设计抓住时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既是读写结合的一次小练笔,又极大地激发了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强烈的创造欲望,培养了学生的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由于结构相同,内容相似,我将第3自然段作为教学的重点,让学生在“读看想”中,理解小鱼的尾巴是用来拨水的。有了第3自然段的铺垫,我就放手让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第4、5自然段,在表演的过程中积累语言,理解课文。我给了学生充分的时间,让学生去积累语句,内化语言。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表演给大家看,这样,不但积累了语言,而且理解了课文。附送:2019年秋季版2019一年级语文下册课文6第21课古诗二首教案语文S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本课“诗、首”等13个生字,会写“入、千”等6个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3.了解诗句的大意,想象诗句描写的景象。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懂得“站得高,看得远”的道理。体会大自然的神奇。教学重难点1.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2.了解诗句的大意,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象。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达标检测一、导入新课(出示鹳雀楼图片)同学们,你们喜欢登高楼吗?今天我们就跟着诗人王之涣一起登上鹳雀楼,欣赏美丽的景色吧!1.板书:登鹳雀楼。2.简介鹳雀楼。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借助汉语拼音把古诗读通顺。2.画出本课要求会认、会写的字,认真识记。3.教师出示生字卡片,检查认读情况。4.学生齐读,指名读,抢读。1.比一比,再组词。人()入()干()千()三、指导朗读,读懂诗意出示: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1.登上鹳雀楼,诗人看到了什么?2.出示插图,指导看图。(远处,太阳靠近山头,慢慢地落下去。楼下,黄河水奔腾着,流向大海。)3.理解句意:傍晚的太阳靠着山慢慢落下去了,黄河的水滚滚流入大海。4.看到眼前美丽的景象,诗人抒发了怎样的感慨?出示: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1)理解句意:要想凭借自己的眼睛看到更远的景物,就要再登上一层楼。(2)诗人从中悟出怎样的哲理?(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3)师小结:那我们现在一起登上楼顶,看看远方的风景吧。5.朗诵古诗,以不同的形式反复诵读,并背诵。2.“欲穷千里目”中“穷”的意思是()。(填序号)没有钱穷尽用尽,费尽3.登鹳雀楼中揭示了“站得高,看得远”的哲理的诗句是“,”。第二课时教学过程达标检测一、猜谜导入1.“有时圆圆挂天空,有时弯弯挂枝头。白天见不着,晚上才出现。”猜猜这是什么?(月亮)2.(出示弯月图片)弯弯的月亮像镰刀,像小船,那圆圆的月亮像什么呢?学完古朗月行你就知道了。(板书:古朗月行)4.填一填。()()的月亮二、初读课文,合作识字1.老师范读古诗,注意诗句的停顿,学生认真听清字音。2.学生借助拼音,读课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记生字。3.检查巩固生字。(采取小组读、同桌互读、开火车读等方式认读)4.再读古诗,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什么。5.给下列生字注音。镜()识()朗()时()三、图文结合,感悟诗意1.仔细观察图画,说说月亮是什么形状的?(学生自由说)预设:(1)圆圆的,像圆盘。(2)圆圆的,像圆形的饼干。(老师对于学生的回答表示肯定)2.朗读古诗,提出问题。(1)诗人称它为什么?(白玉盘、瑶台镜)(2)你知道“瑶台”在哪里吗?(3)再读古诗,理解诗意。3.整首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抒发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热爱之情,对神奇美妙的月亮的赞美之情。)6.古朗月行中,诗人把月亮分别比作()和瑶台镜。四、总结升华1.现在我们一起跟着王之涣登上鹳雀楼顶,闭上双眼,和李白一起欣赏月亮的美景,感悟大自然的美妙、壮观。2.配乐朗诵两首古诗,练习背诵。7.背诵并默写这两首古诗。教学板书古诗二首登鹳雀楼古朗月行日群山黄河站得高,才能看得远不识月白玉盘瑶台镜月亮美妙想象丰富教学反思学习古诗,重在吟诵。在教学时,我先让学生借助拼音自读古诗,将古诗读熟、读通顺。然后范读指导节奏停顿,使学生掌握五言古诗的停顿规律。学生耳熟能详后,让学生闭上眼睛吟诵,想象自己所处的意境,激发学生的想象空间。低年级学生年龄小、好动、爱玩儿,他们喜欢主动发言。在教学中,我让学生结合图画展开讨论,在讨论中,理清诗的大意,为理解诗的更深层次的意义打下基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