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20有的人教案新人教版.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5720938 上传时间:2020-02-0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20有的人教案新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20年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20有的人教案新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20年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20有的人教案新人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年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20有的人教案新人教版编写教师: 单位: 教学目标:1感情朗诵诗歌,体会“为人民的人将获得永生,与人民为敌的人必然灭忙”的道理。2诗歌运用的对比方法,体会这种手法运用的好处。教学重点、难点:1理解词句的意思,懂得为人民的人将获得永生,与人民为敌的人必然灭亡的道理。2了解本文运用的对比手法,体会这种手法运用的好处。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预习探究 (一)通过本组的学习,你对鲁迅有怎样的印象呢?你能用简短的语句评价他吗?这样一个伟大的人,已经离我们而去了,但他们的精神仍留在我们的心中。事别 13年,著名诗人臧克家写下了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让我们共同分享。 (二)读文感知。1自读课文,读熟读通顺。 2再读:仅仅准确就够了吗?还必须流畅:把每一句都读流利,再读两遍。 3你读懂了什么?尝试理解这样几个问题:二、合作交流1深刻领悟诗歌内容。以各学习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研读各小节,而后在班级交流心得。如果能够引述课外在网上或其他传媒上获取的纪念鲁迅的文章、资料进行评点的话,就更好了。2以鲜明的对比,评价了世界上两种截然相反的人,这两种人有什么不同的命运呢? (1)理解课文第二小节与第五小节。 引用鲁迅自嘲诗中的“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一句。 补充自嘲:运交华盖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头。破帽遮颜过闹市,漏船载酒泛中流。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在最艰苦的生活和最险恶的环境中,不管国民党的天下是“冬夏”还是“春秋”,鲁迅先生始终爱憎分明,与敌人顽强作战,为人民勤恳工作。 (2)理解课文第三小节与第六小节:情愿作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比喻鲁迅愿把自己的一切贡献给革命事业。鲁迅有一本散文诗集叫野草,他在野草里说:“我自爱我的野草,但我憎恶这以野草作装饰的地面。地火在地下运行,奔突;熔岩一旦喷出,将烧尽一切野草,以及乔木,于是并且无可朽腐。”鲁迅以野草自比,为了革命,甘愿献出自己的一切,乃至于生命。这是一种彻底的牺牲精神,一种“无我”的人生境界。 3比人生观,比价值观。 学习第四小节与第七小节: 把名字刻入石头的人,是想流芳百世,实际上这种人活在世上,灵魂早已死去,名字早已臭名昭著。“刻入”一词,真是入木三分。反动统治者硬想留名“不朽”,但事实上,他的名字比尸首“烂”得更早。这里的一个“烂”字,既写出了反动派恶贯满盈,又显示了人民的心愿和力量。三、感情朗诵,指导背诵1根据自己的理解,有感情的朗诵。提示:给学生讲解:无论是散文也好,诗歌也罢,朗读都要注意:语速的快慢、语调的高低、语气的轻重,语势的强弱,还有停顿、重点词语的特殊处理等。2.这是一种怎样的写法?教师总结:诗的每一小节都用对比写,第一节都是先反后正。板书:对比一连五个“最”,论定了鲁迅在中国现代文化史上的不可替代的地位。让我们怀着对鲁迅先生深深的敬意有感情地背诵这首诗。四、总结全文,拓展思维诗歌为纪念鲁迅先生而作,却不用“鲁迅赞”或“纪念鲁迅”为题,而是以“有的人”进行反复咏叹。说说你的看法。学了这篇课文,你肯定收获很大,你或许会思考人活着怎样才有意义;或许有许多心里话想对鲁迅先生说,想对同学们说,写下你的心里话。 教学反思:附送:2020年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25伯牙绝弦教案新人教版编写教师: 单位: 教学目标:1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能根据注释和课外资料理解词句意思,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3积累中华经典诗文,感受朋友间真挚的友情。 二次备课重点、难点:1学生能凭借注释和工具书读通、读懂课文内容,在此基础上背诵积累。2朋友间相互理解、相互欣赏的纯真友情。教学准备:高山流水的乐曲 课件教学过程: 一、预习探究,读懂大意1.齐读课题,回忆一下学文言文的方法。小结:学习文言文的方法很多,比如反复诵读加揣摩;联系上下文;比如参看书下注释;借助工具书等等。今天,我们就继续用老祖宗用了几千年的,也是最行之有效的方法多读来品析文言文。2.出示预习内容:(1)朗读课文,尝试适当停顿,感受文言文和现代汉语到底有什么差别,有什么不同。(2)结合注释、工具书理解课文的意思。(3)将注释中重点词语的解释再次批注在文中,据此理解句子的意思。二、合作交流,理解文意1指名朗读课文。(1)着重强调以下字的读音:弦、哉、兮。 (2)课件出示: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学生尝试读文,根据读文情况教师可示范读文,指导学生恰当停顿。2让学生就不理解的字词提出问题。以下字词或者比较陌生或者古今差异较大,学生可能提出:(1)伯牙绝弦:绝,断绝。伯牙因为子期死了,就把琴摔碎,再也不弹琴。比喻知己丧亡后,弃绝某种专长爱好,表示悼念。(2)知音:理解自己心意、有共同语言的人。(3)“善哉”,太好了。哉,表示感叹的语气。“若”,好像。(4)“破琴”,把琴摔碎。 (5)“复”,再,重新。 (6)兮:相当于“啊”。(7)四个“善”字不同的用法:“善鼓琴”“善听”中的“善”字可以理解为“擅长、善于”的意思;两个“善哉”是表赞叹之意。【以上的问题,可以让学生通过同学之间的讨论自己获取答案。】3指名说说每个句子的意思。三、品读体验,深入理解 (一)伯牙善鼓琴。1. 指名讲伯牙学琴的故事。教学有方的成连先生把伯牙培养成当时天下最出色的琴师。学生读课文,体会伯牙如何善鼓琴。2.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理解句子。通过朗读体现伯牙所鼓的琴声之美妙。抓住两个“志”体会伯牙心与琴合二为一,“所鼓”即“所志”琴技出神入化。再读,读出伯牙琴声中表达的境界和抒发的胸怀志向。(二)钟子期善听。1.俞伯牙在蓬莱仙岛上学到高超琴艺后,成为天下操琴高手,被周天子拜为司乐太师之职,而钟子期是个樵夫,从文中哪些地方看出子期“善”听?(1)指导学生再读钟子期赞叹的语句。(2)引导学生进行语言的拓展和运用:假如现在你是子期,当“伯牙鼓琴,志在清风”,透过伯牙的琴声,你感受到那徐徐的清风了吗?于是你怎么赞叹?(“善哉,徐徐兮若清风!”)“伯牙鼓琴,志在明月”,透过伯牙琴声,你看见那皎皎的明月了吗?你将如何赞叹?(3)最能表现钟子期善听的句子是哪句?“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不论伯牙志在高山、志在流水,还是志在明月、志在清风,凡伯牙所念,子期必得之,品味评价恰到好处。3.补充资料钟子期善听并非神话。 钟子期虽是个樵夫,可是学识渊博,深谙乐理,具有高尚的志趣和情操,钟子期所整理的乐谱竹简,那渔歌、牧歌、猎歌、樵歌、祭歌、宴歌、情歌均分类在册。令伯牙大开了眼界,想不到多年忙碌,天下乐谱只记下皮毛,眼前小伙子却记下世上难觅的乐谱。(三)人生得一知己足矣。1. 伯牙当时已是楚国著名音乐家,他不会缺少赞美。为什么独独把子期看作知音? 当伯牙听见那些不着边际的赞美的时候,你能体会到他怎样的心情?他渴望什么?2.欣赏课文插图。古朴自然的环境,伯牙倾心演奏,子期沉醉其中,不时发出由衷的赞叹,其乐融融。“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用什么词语来概括? (心有灵犀)3.再读课文(除去最后一句)体会伯牙遇到知音的幸福。(四)知音逝,琴弦绝。1. 无奈世事难料,子期不幸去世。(1)引导学生感悟:这世上再也没有知音,再弹也没有意思了。(子期死了,伯牙又要回到过去没有知音、无人理解的日子,他不能忍受无人倾诉的痛苦,无边的孤独寂寞,最后以一种极端的方式表现了出来。)(2)在这里伯牙“绝”的仅仅是“弦”吗?他在断绝琴弦的同时也断绝了什么?断绝了自己的前程,断绝了自己的高超技艺,封闭了自己的心灵2.让学生想象伯牙悲痛欲绝、痛不欲生的心情,子期坟前再弹高山流水的凄惨,摔琴的悲壮。先让学生从伯牙神态、动作、语言等方面描述,然后再借鉴俞伯牙坟头摔琴谢知音感受伯牙“士为知己者死”把知音看得高于一切。3.再读课文最后一句(指导学生读出悲痛、悲怆的气概)4.回读课文。伯牙跟子期这个故事感动和温暖着一代又一代渴望着心有灵犀的中国人,就在这个故事发生在三百多年后的战国时期,古书列子就记下了这个感人肺腑的故事,记下了这对知音的名字齐读第一句。两千多年后的明代,人们又在小说中传颂着这个千古佳话,全班同学齐读全文。两千五百年后的今天,就在这个课堂上,我们也在朗朗传颂着这个高山流水的知音故事,能背的同学背诵,不能背诵的同学高声朗读。四、巩固延伸 1.背诵课文。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2.欣赏高山流水或其他古曲,简要写一写感受。板书设计:伯牙 善鼓琴 所念 绝弦25 伯牙绝弦 (知音难得)子期 善听 必得之 死教学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