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六年级生物下册 第三单元 第二章 第一节 种子的萌发教学设计 鲁科版(五四制).doc

上传人:max****ui 文档编号:5711070 上传时间:2020-02-0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六年级生物下册 第三单元 第二章 第一节 种子的萌发教学设计 鲁科版(五四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9年六年级生物下册 第三单元 第二章 第一节 种子的萌发教学设计 鲁科版(五四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9年六年级生物下册 第三单元 第二章 第一节 种子的萌发教学设计 鲁科版(五四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年六年级生物下册 第三单元 第二章 第一节 种子的萌发教学设计 鲁科版(五四制)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说出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自身条件。能力目标:1.运用实验法完成“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的探究。2.尝试用抽样检测的方法测定种子的发芽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参与探究活动和小组合作学习,加强合作和交流,认同协作在科学研究过程中的重要性。2.参与种植、管理植物的实践活动,培养爱护植物的情感。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运用实验法完成“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的探究。难点:1.教师对学生设计对照实验的引导和交流;2.怎样探究空气条件对种子萌发的影响。三、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情境导入展示古莲子的图片,讲述古莲子发芽生长的例子;白居易描写野草的一生是多么形象啊。被子植物的一生经历那几个阶段呢?导入本章课题被子植物的一生 。被子植物和许多动物一样,生命的起点都是受精卵,但生命发育过程的一个重要阶段是形成种子,被子植物的生长发育从种子萌发开始。同学们已经开始种植种子了,今天我们就研究种子种在什么样的条件下发芽?观看图片,吟诵诗句,思考植物的一生,总结被子植物的一生经历几个阶段。学生以实物呈现种植情况,并做好交流准备。分析现象,总结植物一生经历的阶段,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为探究学习打下基础。复习种子的结构引导学生回忆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结构组成,中介俩类种子的异同点。学生观看图片,说出种子各部分名称,思考各部分的作用。意在学生温故而知新。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1.展示图片,引导学生结合生活经验,思考种子在什么样的环境下才能萌发呢?2.生物生存需要营养物质、阳光、空气、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种子需要这里面的哪些条件就能萌发?哪些条件不必须要有?引导学生自主学习P22下-P23上的资料,并分析讨论,作出假设。3.同学们都自学了制定计划的环节并根据自学设计了自己的实验,分享设计经验和想法:(1)选择什么样的种子?(2)使用了哪些材料用具?(3)每个装置放几粒种子?种子相同吗?能放一粒种子吗?(4)如果探究温度这个条件,如何设计实验组和对照组?探究水分和空气呢?(空气的难度较大,教师要引导学生从自己的缺氧经历思考)(5)每组对照实验都只有一个条件不同,其他条件都相同吗?(6)根据你们探究的问题如何设计的实验,请学生回顾总结你们的设计方案,然后选代表展示,并分析成功与失败的原因。根据讨论完善小组的设计方案。(7)每隔多长时间观察一次?对各组实验是否应当同时观察?(8)如何对待全班各组的实验结果?4.教师组织全班同学一起总结对照实验的设计,分析变量;分析实验结果及种子不萌发的原因,得出实验结论,进而总结种子萌发所需的环境条件。5.组织小组同学讨论P25的讨论题。1.根据探究实验,提出问题;2.,学生小组分析讨论,先确定几个必要条件。学生自主学习P22下-P23上的资料,并小组分析讨论,作出假设。3.学生结合自身的动手实践和自学情况,在老师提出的几个问题方面达成共识,同时反思自己小组的实验设计。4.分析四个实验装置中的对照实验和变量,分析实验结果及原因,得出结论。5. 小组同学讨论P25的讨论题,展示答案。根据生活经验和所学知识来分析种子萌发,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结合自己小组的实验设计和预习情况,反思探究实验设计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设置对照实验必须保持单一变量。引导学生注重变量和常量的设计,分析实验的设计细节,总结设计流程。“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应用知识是理解知识的基本表现。学以致用出示题目,引导学生分析问题,总结答案。学生讨论分析问题,应用所学知识解答问题。应用知识有助于指导实践活动,也有助于知识的内化。小结种子萌发所需的环境条件是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气,2号种子都会萌发吗?下节课我们探究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教师引导学生共同总结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分析2号种子的不萌发的原因,找到自身原因。回顾一节课的知识收获,做到承前启后,分析种子萌发的条件,为下节课的学习做好铺垫。附送:2019年六年级生物下册 第三单元 第二章 第一节 种子的萌发教材分析 鲁科版(五四制) (I) “种子的萌发”一节是鲁科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学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二章第一节的教学内容。绿色植物的生活史是植物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历程。本节内容是在学习了植物体的结构层次和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之后,了解了植物的器官和植物的结构特点及其作用,认识了各类植物,能多多少少的知道了周围身边的植物类群。本章在其之后意在以分布最广泛而且我们最熟悉的一类植物被子植物为例,了解植物一生的生长历程。本节是被子植物一生的第一个重要阶段-种子的萌发。种子的萌发是植物生长发育起始阶段。初中生物学课程标准对本节知识的要求是“描述种子萌发的条件和过程”。本节安排了三个方面的内容: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和种子萌发的过程;第一个内容里安排的是 “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 实验;第二个内容里安排的是“测定种子的发芽率”实验。目的是通过探究实验让学生归纳出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通过测发芽率让学生感知种子萌发需要一定的自身条件。通过这些探究活动,了解种子萌发所需要的条件,理解农业生产中各种工作的意义。但这两个探究实验中,重点是第一个实验,教参确定本节的课时是两个课时,所以我这样安排本节内容:“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一个课时,后面两个内容合用一个课时。今天我要讲课的内容就是第一个课时“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本节课是在学生对科学探究活动已有了初步了解的基础上,第三次尝试在小组内合作完成的探究活动。探究活动中涉及到的设置对照实验和控制单一变量问题,学生还没有达到熟练掌握的程度。尤其是把多种环境因素对种子萌发的影响在一组实验中共同体现出来,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困难。所以,通过这个探究活动一方面要锻炼、培养学生全面考虑问题的能力:即多因素影响实验的情况下怎样设计、分析和筛选实验装置。另一方面,要通过此活动,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教师在安排这节课的教学时,一定要让学生自己动手去思考、去实践,教师起引导和组织作用。本课的重点内容为种子萌发所需的条件,至于种子萌发过程中胚根、胚轴、胚芽以及子叶将成为幼苗的哪个器官前边已讲过。种子的萌发条件是农业生产上极为重视的问题,科学种田的重要措施之一就是提高种子的萌发率,而这恰恰是受种子萌发条件所控制的,所以,讲清楚种子萌发所需的各种条件是本课的重点所在。种子萌发的条件和种子萌发的过程都可以通过实验探究和观察进行了解,关键是弄清种子萌发所需条件的原因,以及种子萌发过程中内部物质的转化。但初一的学生知识有限,所以在教学中可以通过比较浅显、直观的例子加以说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