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青岛版数学一上《大蒜有几瓣》word教案.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5704356 上传时间:2020-02-0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青岛版数学一上《大蒜有几瓣》word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9青岛版数学一上《大蒜有几瓣》word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9青岛版数学一上《大蒜有几瓣》word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青岛版数学一上大蒜有几瓣word教案随着新课程实验的深入进行,各种版本的课标教材在内容上越来越活动化、生活化、趣味化、现实化。作为教师,如何把握这些教学素材,有效地开展教学?下面,我想结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青岛版一年级下册实践活动大蒜有几瓣一课,谈谈自己的设计与思考,以与大家共飨。一、结合熟悉事物,创设问题情景 新课标提倡让学生把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大蒜,对于农村的孩子来说,是非常熟悉的,几乎家家餐桌上都离不开大蒜,本次实践活动就是意在通过学生熟悉的大蒜,让学生经历简单的统计活动,引导学生研究眼前的大蒜的瓣数规律,从而培养他们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那么,面对这些熟悉的大蒜,孩子们到底知道多少关于大蒜的知识,又想了解什么问题呢?他们能不能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所以上课伊始,我就开门见山地向学生提出问题:课前我让大家回去收集一些大蒜,今天你们都带来了吗?请拿出来吧!对于大蒜你们都了解哪些知识?请你们仔细观察这些大蒜,看看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从熟悉的事物入手,学生的思维很容易活跃,他们会立刻对熟悉的大蒜展开讨论,有的孩子会说大蒜很辣,有的孩子知道大蒜可以杀菌,可以防感冒,还有的小朋友可能会说大蒜和桔子一样有很多瓣,是一瓣一瓣的剥开来吃此时,他们的回答往往会停留在一些生活常识方面,但对于好奇心较强的学生来说,他们对大蒜肯定还会有很多疑问,教师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好奇,让这种“好奇”转化成问题提出来,进而引导学生研究。学生可能会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1、这头大蒜有几瓣?2、大蒜长的像什么?3、大蒜有多重?4、大蒜多少钱一斤?5、大蒜是什么形状的?6、这头大蒜和那头大蒜的瓣数一样多吗?等等,当然,有些问题不属于数学问题,要靠老师机智驾驭,直接切入本节课研究的主题。二、拓展教学空间,引导自主探究在实践活动过程中,教师要大胆的放手,给学生充足的探究空间,给予学生一个实实在在的自主实践机会。大蒜到底有几瓣?面对手中的大蒜,教师不要急于让孩子剥开数数,大蒜有几瓣?而应吊足学生的“胃口”:请各组同学先估计一下一头大蒜可能有几瓣,然后一起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这样设计,主要是让学生经历“猜测、实验、推理”的过程。但不要告诉学生怎样来验证自己的估计,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自己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尽管对于我们成年人来说解决这一问题易如反掌,但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当他们通过思考,想出要通过把大蒜剥开来数一数这种方法来验证自己的想法时,实际上他们已经获得了一种解决问题的策略,这一点对于他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在学生自主寻找策略的过程中,学生很容易想出用统计的办法,来解决“一头大蒜有几瓣”,还会想出很多办法来解决问题,如:每人多剥几头大蒜,共同探索出大蒜的瓣数规律。本次活动的重点是收集整理数据,这就需要小组合作。学生的合作意识,与人交流的能力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培养出来的,它需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始终都要给与关注和培养,所以教师在巡视的过程中要注意给学生以必要的指导。 学生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无疑需要充足的时间和思考的空间,所以作为教师不应设计好实验步骤,让学生按部就班地操作,而应给学生一个自主的机会,使实践活动策略开放、活动过程开放、活动空间开放,让学生真正地进行“数学探究”。三、搭建交流平台,交流活动成果数学需要交流。对于同一个数学问题大蒜有几瓣,不同的小组可能有不同的考虑,各小组通过交流自己的探索结果、探索过程、解决策略以及遇到的困难和克服的办法,可以互相启发,互相学习。因此,在小组活动结束,教师要适时地搭建一个交流的平台,引导学生打开思路:一头大蒜有几瓣呢?刚才每个小组同学都进行了猜测、实验,你们用什么方法解决这个问题?请各小组选个代表交流一下。随着交流的深入进行,学生会自然而然地找出规律:一般情况下一头大蒜有多少瓣? 大蒜瓣数不是一样多, 最多的有多少瓣?最少的有多少瓣?四、引导方法迁移,让数学回归生活数学实践活动的内容源于生活,又要实践于生活,因此,我设计了实践活动延伸这一环节。主要意图是让学生用学到的学习方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把学生的数学学习从课内引向课外,从校内引向校外,使数学教学不断融入生活实际,在课外实践活动中磨炼学生的实践本领。我设计了做如下延伸环节:用统计的方法,可以让我们了解了“大蒜有几瓣”?用这种方法还能帮助我们了解什么?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用到统计的知识?此时,学生定是人人都想利用本节课学过的统计知识大显“身手”,有的可能想统计“桔子有几瓣”,有的可能想统计“一周内小学生的消费是多少?”,还有的想统计“一年级学生书包里有几本书”。我想,经历了这节课,孩子们一定会兴趣盎然地带着课堂上学到的知识与方法,去探索课堂以外的世界。附送:2019青岛版数学一上快乐的校园10以内数的认识word教案1课题:快乐的校园10以内数的认识信息窗1:科技小组活动课时:1教学目标:1、能够借助具体物品正确地数出10以内物体的个数。2、通过操作活动,能了解10以内数的具体含义,会读、写15各数。3、初步经历用10以内的数描述身边事物的过程,掌握25的数的组成。4、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会与同伴交流,初步形成合作意识,感受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教学重点:能正确数出10以内物体的个数,会读、写15各数。教学难点:25的数的组成。教学过程:一、导入前几天,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参观了我们可爱的校园。今天,操场上正在进行科技小组活动,同学们有兴趣吗?那我们一起去看看吧!二、新授(一)出示信息窗1科技小组活动的投影片,创设问题情境。(二)看到这幅图,你能发现什么?能提出你喜欢的问题吗?1、天上有5架飞机。2、天上有1个太阳3、放火箭的有几个同学?发射火箭的是一个同学。4、有几辆坦克?(玩坦克的有几个同学?)2个。5、有几辆小汽车?3辆。6、有几个变形金刚?4个。7、有几架遥控飞机?(有几个同学在玩遥控飞机?)5架。(5个)(三)你会写上面发现的这些数吗?怎么写呢?作业布置:1、写15的数字。2、完成自主练习。小结: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可以把你的问题暂时放进问题口袋里,留着以后慢慢解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