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冀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5动物二章.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5703394 上传时间:2020-02-05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冀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5动物二章.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9年冀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5动物二章.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9年冀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5动物二章.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年冀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5动物二章教材:冀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单元 热爱自然 享受自然板块:教学设计教材分析: 鸬鹚这篇写景散文,以诗一样的语言,按事情发展的顺序,为我们展现了三幅画卷。从文中我们欣赏了优美的水乡景色,感受到渔人的悠闲自得,并从渔人和鸬鹚的默契中体会到这更是一曲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赞歌。鹭鸶这篇文质兼美的散文生动地描写白鹭颜色、身段的精巧以及觅食、栖息、飞行的韵味,给人以美的享受,表达了作者对白鹭的喜爱。全文条理清楚,主要写了白鹭的外形和活动之美,语言流畅而传神,营造出自然清新而又浓郁绵远的意蕴,恰如清风拂过读者的心田,又似纯净的溪水荡涤内心的焦躁与烦闷。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正确认读10个要求会认的生字,掌握12个要求会写的字。2.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 抓住重点词语理解课文内容;想象文章描绘的画面美;了解并学习文章的写作特点和表达方式。体会作者在写景状物时寄托的思想感情。过程与方法:1. 引导学生充分、专注地诵读全文,使他们能够读正确、读流利。要通过整体感知,使学生领悟行文思路,领悟湖面的平静与否跟鸬鹚捕鱼之间的关系。 2. 要引导学生熟读、美读课文,使学生能借助画面背诵课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作者在写景状物时寄托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重难点分析:1. 引导学生充分、专注地诵读全文,使他们能够读正确、读流利。要通过整体感知,使学生领悟行文思路,领悟湖面的平静与否跟鸬鹚捕鱼之间的关系。 2. 引导学生熟读、美读课文,使学生能借助画面背诵课文。3. 体会作者在写景状物时寄托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课前准备: 课件、了解鸬鹚和鹭鸶的一些特点。教学过程与设计说明:教学过程设计说明第一课时一、揭题导入(一)读课题。指名读,朗读课题后齐读。(二)教师或学生简介鸬鹚。鸬鹚是一种水鸟。它们爱吃鱼,也爱捕鱼,并且捕鱼本领特别高。(展示课件)(三)介绍鸬鹚喉囊的位置和作用。二、初步感知课文内容(一)老师范读,订正字音。(二)学生练读。要求:注意把字词读准,把句子读通。课件出示读读认认。1. 自读课文,注意认读生字,多和生字打招呼,直读到自己满意为止。2. 同桌互读。3. 指名接段读文。4. 交流字词理解情况。5. 指导朗读。三、再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一)自读课文,思考:读了课文,你了解了些什么?(二)默读课文,思考:鸬鹚捕鱼和湖面的变化有什么关系?(展示课件)(三)讨论,理清文章思路。捕鱼前 平静捕鱼时 不平静捕鱼后 恢复平静四、品读课文重点段落(一)读悟捕鱼前的段落1. 默读课文,你从课文哪些地方品味到了小湖的平静、优美?将有关语句勾画出来。2. 讨论交流,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感悟湖面的“平、亮、清”(镜子)、小船的“轻、稳、平”(浮)以及渔人悠然的感觉。3. 积累语言,指导背诵。(1)学生试背,教师指导学生背课文的方法:一句一句地背,找出重点背,看着画面背,闭眼想象画面背等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背诵课文。(2)指名背诵课文。(二)读悟捕鱼时的段落1. 品味“一抹”这个重点词语。(1)学生品读课文第2、3、4段,特别注意渔人的“一抹”。读完以后,把自己对“一抹”这个词的感受和理解写到练习本上。(2)教师点拨:小湖的平静和优美的确令人陶醉,小湖的活跃和欢腾同样叫人心动。当渔人拿竹篙向船舷上一抹的时候,小湖的平静消失了,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派活跃、一派欢腾的热闹景象。展示课件渔人忽然站起来,拿竹篙向船舷一抹,好像在说:“_。” (3)组织交流,随机点拨。教师提醒学生:既然渔人这句话是对鸬鹚说的,那总得先有个称呼。比如:好鸬鹚、小东西、捕鱼能手、亲爱的、孩子们、兄弟们、我的宝贝、朋友们、小家伙们、小嘟嘟(4)教师小结:你们看,渔人这一抹,抹得多么自信、多么自如呀!他抹出了活跃、抹出了欢腾、抹出了一派生机勃勃的喜人景象。2. 再读课文,思考还能从哪些地方体会到由渔人的“一抹”抹出的活跃和欢腾。组织交流,教师作随机点评,并引导学生反复读好有关句子。(三)品读捕鱼后的平静1. 展示课件:岸上炊烟四起,袅袅地升上天空。渔人不再赶鸬鹚下水了天色逐渐暗下来,湖面恢复了平静。体会“恢复”一词的意思。2. 品读思考:这时的静与原先的静是不是完全一样?这是一种_的静,_的静。相互讨论完成练习。并指导学生把这种感觉读出来。五、教师小结鸬鹚这篇课文,不仅让我们感受到了水乡的平静之美,这是一种柔和安宁的静态美;也让我们感受到了水乡的活跃之美,这是一种生机勃勃的动态美。有动有静、动静交替,动美静美、动静皆美。这不仅是鸬鹚,也是整个大自然赐给我们的一份美的礼物,我们应该好好地享受它。培养学生字正腔圆地读,响亮自信地读,还可以从中挖掘出丰富的内涵。了解鸬鹚的特点,为下文做铺垫。通过整体感知,使学生领悟行文的思路,领悟湖面平静与否跟鸬鹚捕鱼之间的关系。在充分的阅读中整体感知,培养学生语感,帮助学生积累语言。在有所感悟的同时,引导学生反复品读,加深对重点词句的理解。在读书时应该引导学生多加吟诵、多加揣摩、多加体会、多加积累。指导学生把自己的思想感情“读进去”,把作者的思想感情“读出来”。 品味语言的妙处。培养学生感悟语言的能力,积累语言。要在反复咀嚼好词佳句的同时,将课文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学生体会此刻湖面的静和捕鱼前是不是一样,体会出渔人忙碌之后洋溢着幸福的平静。第二课时一、古诗引领,导入新课(一)出示杜甫绝句中的诗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诗中的白鹭也叫鹭鸶。我国现代杰出的大诗人、作家郭沫若也写了鸶鹭。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课文。展示课件 (二)板书课题,指导书写。(三)导入新课:为什么古今诗人都喜欢描写鹭鸶呢?到底鹭鸶有什么独特的地方吸引了他们呢?今天就让我们从品读郭沫若先生的鹭鸶开始探寻展示课件。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一)请同学们自由地朗读课文,结合生字表自学生字词,力争把课文读通读顺,同时要思考:在作者的眼中,鹭鸶是什么?找出最能表达作者感受的句子,勾画出来。(二)学生自由读书,按要求自学。教师巡视,了解学情。(三)读后汇报:在郭沫若的眼中,鹭鸶是什么?展示课件,出示句子:鹭鸶是一首精巧的诗。鹭鸶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四)朗读感知。三、体会“鹭鸶是精巧的诗”(一)解释“精巧”是什么意思?(二)自读思考:为什么作者说鹭鸶是一首精巧的诗呢?品读第1-5自然段,想想是什么原因?把具体写鹭鸶精巧的语句勾画出来。(三)自由阅读第1-5自然段,思考、圈划、批注。(四)指名说自己的理解:为什么说鹭鸶是一首精巧的诗?(五)品读句子:“颜色的配合,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适宜。”1作者具体描写的鹭鸶是什么样子的?2鹭鸶给你留下什么印象和感受呢?3鹭鸶的美还能从哪些地方体会出来?(体会第2自然段的对比、烘托手法)(六)谈感受:鹭鸶实在是美,美得像一首精巧的诗!你会用什么词语来赞美它呢?(七)感情朗读。四、体会“鹭鸶是一首韵味无穷的诗”(一)人们常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鹭鸶既是一首诗,那它是否也有属于自己独特的画呢?学习提示:读课文第6-8自然段,从中找出几幅优美的画面,并给找到的画面起名字。(二)学生先自由朗读课文,再小组讨论。(三)交流汇报:在你的脑海中形成画面了吗?你给画面起了什么名字?(四)你最喜欢哪幅画面?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幅细细品读,看看哪些地方的描写使画面如此生动,从而吸引了你。在你认为值得咀嚼的词句下做上记号。(五)欣赏画面:根据学生回答调整。1钓鱼图展示课件(1)理解“钓鱼”的拟人化;引导感受画面的完整、和谐美;(2)总结学习步骤:找关键词句想象画面朗读体会2瞭望图展示课件(1)思考:你如果站在小树的绝顶,你有什么感受呢?而鹭鸶又是怎样的?你认为它是在瞭望吗?(2)想象说话:它真的是在瞭望吗?或许它是在 。(3)指导朗读:把该句后的问号读成什么符号,才能把这种想象的意境读出来?(省略号)自由读、指名读、齐读。3. 低飞图展示课件(1)引导想象:你看到了什么?黄昏的天空是什么样的?飞来一群鹭鸶是一种什么感觉?(2)在朗读中感受。4总结过渡:这就是鹭鸶,它钓鱼时的悠闲、瞭望时的悠然、飞行时的翩然,让人觉得它是那样的韵味无穷!可是,仍有人觉得它美中不足!请读读第9自然段,并谈感受。(1)自由朗读,思考体会。(2)汇报交流。理解:鹭鸶的本身就是一首优美的歌!回顾课文,指导内化:“鹭鸶 ,因此鹭鸶的本身就是一首优美的歌!”展示课件5总结升华。齐读最后一段加深体会。五、深化拓展介绍有关鹭鸶(白鹭)的古诗:杜牧的鹭鸶、张志和的渔歌子等。六、课后作业(一)收集有关鹭鸶的古诗。(二)有感情地朗读全文,背诵课文。从古诗入手,引起学生对鹭鸶的初步感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鹭鸶”这两个字书写时较有难度,需要老师指导。让学生初步感受鹭鸶之美。完成学会生字新词、理清文章脉络的任务。抓住文章的文眼“鹭鸶是一首精巧的诗。鹭鸶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以读为主,以读为本。读中品味白鹭如诗如画的美,读中积淀课文诗一般的语言。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让学生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方式,自己给画面加题目,渗透语感训练。重视学生个体对白鹭外形美、意境美的领悟和感受。拓宽语文资源,创设诗意化的情境。通过贯穿整堂课的意蕴无穷的白鹭画面,创设一个诗意的教学情境,将如诗如画的白鹭与如诗如画的语言有机融合,引领学生达到“诗意化”的学习境界。由课内拓展到课外,加深学生对鹭鸶的认识,感受到大自然中的诗情画意。附送:2019年冀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生字词语表第一课 在天晴了的时候炫耀,尘垢,胆怯,凤蝶,智慧,携手,皱纹曝光,阴霾,第二课 珍珠鸟幽默,葱茏,扒开,绳子,画框,比较,蹦跳默写,蜡烛,扭动,胸脯,流泻,瞅见,油腻眼睑,眼眸第五课 动物二章文章,鸬鹚,船舷,喉囊,吞食,鹭鸶,仙鹤匣子,口哨,平均,无垠,粼漓,嫌弃,索毛恩惠,第六课 匆匆挪动,伶俐,跨国,徘徊,罢课,裸体,第七课假如之三天光明健康,惦记,爱惜,旅途,征兆,清晰,缤纷第十课 二泉映月师傅,沧桑,患病,哭泣,倔强,琴弦, 流淌富饶,第十一课 古诗二首渭城,浥轻尘,君子,曛黑,第十二课 有个孩子叫咪咪桥膝盖,权利,伪造,哼歌,歉意,警察,婴儿惭愧,愧疚,第十六课 一诺千金拳头,喉咙,攒钱,罕见,坦克,目睹,灵魂第十七课 唯一的听众白痴,锯子,瘦弱,聋了,打垮,有溢,敲打,赴宴,第十九课 我的战友邱少云控制,潜伏,地堡,咳嗽,燃烧,乱窜,绷带熄灭,搅和,糊涂,第二十一课 跨越百年的美丽旗袍,脸庞,内陷,搞好,液体,卓有,成效石碑,一枚,宠物,第二十二课 两弹元勋邓稼先姓邓,庄稼,尿尿,陌生,车厢,勾子,袜子,辈分,献出,奴隶,第二十五课 最佳路径最佳,字典,筋骨,催促,焦躁,情绪,覆盖,伦敦,第二十六课 古词二首喜鹊,莲藕,第二十七课 猴王出世猴王,胎儿,俱寂,皆全,涧泉,猿猴,天涯,瀑布,窍门,石灶第三十课 布达拉宫蔚蓝,隆重,撤走,砌墙,吉祥,距离,画册,棕色,属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