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春浙教版语文四下《气象学家竺可桢》word教案1.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5701824 上传时间:2020-02-0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春浙教版语文四下《气象学家竺可桢》word教案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9春浙教版语文四下《气象学家竺可桢》word教案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9春浙教版语文四下《气象学家竺可桢》word教案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春浙教版语文四下气象学家竺可桢word教案1设计理念:以竺可桢的“日记”贯穿整个教学,以小见大,以点带面,从“日记”反映竺可桢的工作生活,反映竺可桢的人格精神。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6个生字,能理解“支撑”等9个词语的意思;2.有感情地朗读与“日记”有关的重点句段;3.深读课文,学生在探究、交流的的过程中感受竺可桢把全部心血都用在科学研究上的精神。教学准备:多媒体 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课前谈话:现在是什么季节?你从那些自然现象中发现的?刚才大家谈到了植物的开花、结果、时令水果、蔬菜的上市,这些现象称之为物候,在大自然中,这些生命活动的变化和季节变化有密切的关系,研究这种关系的科学,就叫做“物候学”。我国物候研究的开创者就是竺可桢教学过程:一、人物简介(课件出示,照片、文字)竺可桢(18901974),浙江绍兴人。我国杰出的气象、地理学家,教育家。曾任浙江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副院长等职。是我国现代气象事业的创始人。也是我国物候学研究的创始者。对我国近代气象学和地理学的建立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是我国地理学和气象学界的一代宗师。二、初读课文,要求:1.读课文两边,第一遍朗读,把音读准,把课文读通,遇到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2.读第二遍后思考:课文写了关于竺可桢的哪些事?三、研读日记1.课件出示:1974年2月6日,气温最高零下1,最低零下7,东风一至二级,晴转多云。2.指名读。同学们,这是一段普通的文字吗?你是从哪些词句看出来的?3.指导读(感情深沉,速度缓慢)4.同学们,像这样的日记,课文中还有吗?请大家快速找出来读一读。课件出示:“3月12日,北海冰融。”“3月29日,山桃始花。”“4月4日,杏树始花。”“4月15日,紫丁香始见。”“5月1日,柳絮飞。”5.这儿为什么要用上两个省略号?(相机介绍省略号使用知识:十二个点,表示段落的省略;六个点,表示句子中的省略;三个点,一般用在数学公式中)能用课文中的一句话解释一下吗?(课件出示)从1936年到1974年的38年中,他的四十多本日记和笔记本加在一起有近千万字!6.同学们,竺可桢从1917年在美国哈佛大学留学时开始,就养成了每天写日记的习惯。天气和大自然的变化是他每天必须记录的内容。由于战争的原因,只保存了从1936年到1974年2月6日(逝世的前一天)的日记,共计38年,这期间没有一天的空白,请你们计算一下,竺可桢平均每天要记多少字的日记?教师让学生进行了简单的计算:1000000038365720(平均每天约720字,相当于学生两篇作文的字数)。在这期间,竺可桢还要进行大量的科学研究。(课件:竺可桢的主要论著)指导学生读好这句话。四、情感体验1.同学们,当四十多本日记呈现在我们面前时,当我们一页一页地翻阅竺可帧的日记时,我们看到的仅仅是大自然的变化吗?从气象学家竺可帧的日记中,我们还能看到什么?2.交流,要求从课文的语句中找出“依据”。(1)常年如此,从不间断。只有在他病得不能起床时,才根据天气预报作记录。(从气象学家竺可桢的日记中,我还看到了日记是他生命的一部分。还看到了他坚持不懈的精神)(2)竺可桢就像一位在大自然中巡逻的哨兵,时刻都在细心地观察着大自然的每一个变化。他的笔记本,是一本大自然的日记。(从气象学家竺可桢的日记中,我还看到了他是大自然的保护神。)(3)本来他可以坐汽车去上班,可是坐汽车不能仔细地观察大自然。于是,他就步行去上班,一边走一边细心地观察。(从气象学家竺可桢的日记中,我还看到了他把全部的心血都用在了研究工作上。)(4)他从街道两旁许许多多大树上发现第一片绿叶,在喧闹嘈杂声中辨别出第一声蛙鸣,在车水马龙的街上看到第一只南来的燕子(从气象学家竺可桢的日记中,我还看到了他认真细致的工作态度。他对大自然的无比热爱。)末尾的省略号表示什么?在夏天、在秋天、在冬天,竺可桢还观察到什么?(提示夏天可以发现荷花开放,看到蝙蝠翻飞,听到蝉鸣)请你仿照这段话,选择一个季节,也写一段带有省略号的话。(5)竺可桢几十年如一日精心观测,积累了许多重要数据,每一个数据都凝聚着他的心血。(从气象学家竺可桢的日记中,我还看到了他科学的治学态度。他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3.同学们,气象学家竺可桢留下的日记是一笔宝贵的财富!人民出版社、科学出版社分别在1984年,1990年相继出版了他的日记,书名就是竺可桢日记,这在我国的科学家中是第一次。4.同学们,竺可桢为发展气象科学做出了重要贡献,为祖国赢得了荣誉,我们将永远怀念这位把全部心血都用在科学研究上的人民科学家。(课件出示竺可桢的塑像)请你在塑像的基石上写上一段碑文好吗?附送:2019春浙教版语文四下气象学家竺可桢word教案2教学目标:1掌握生字新词,初步学会用“只有才”“可是”写句子。2能根据提供的情节复述第一、二段课文。3感受竺可桢为科学事业呕心沥血、一丝不苟的精神。教学重难点:读懂文中的四个事例,感受竺可桢为科学事业一丝不苟、呕心沥血的精神。能按提供的情节复述第一、二段。教学准备:多媒体 课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揭示课题,简介生平。1.我们已学过的课文中有哪些是介绍科学家的?2.简介竺可桢生平。(见“背景知识”)二、听录音,感知大意。1.听课文录音,思考:课文写厂竺可桢的哪几件事?2.交流讨论。三、自读课文,自学字词。(结合完成(作业本)第1题。)1.自由读文,划出生字词。2.自学字词。3.提出不理解的地方。四、检查自学效果。1.认读生字词,说说易读错、写错的字。(篇一遍辨辩)2.说说词语意思。(“哆哆嗦嗦”、“与世长辞”、“从不间断”、“车水马龙”)3.提出疑问,讨论解决其中一部分。与课文后续学习有联系的可存疑。五、自由读课文。指名分自然段读文。评议是否读通。六、作业:1.作业本第2、3、4题。2.朗读课文。第二课时一、复习导人,听写词语。二、指导分段。1.默读课文,思考:课文介绍了竺可侦哪些事例?分别在文中哪些自然段?2.分段,说明理由?三、学习第一段。1.默读,思考:竺可桢在去世前一天还在于什么?是什么样的情况下写的?(划出描写竺可桢动作、神态的词。)2.交流讨论,感情朗读。指名回答问题:说说哪些地方使人感动?为什么?有感情地朗读体会。四、学习第二段。1.自由读文,思考:竺可桢是怎样记气温,怎样观察大自然的变化,怎样记大自然的笔记?2.交流讨论,理解重点词句。平时:总是每天常年从不间断重病:只有才时刻:细心地观察近千万字。3.有感情地朗读。4.说说段意。五、指导复述。1.投影出示第一、二段情节。根据提示,自己试复述。2.指名复述,集体评议。3.同桌互说,评议。六、作业:1.作业本第5题用“只有才”造句。2.朗读课文。第三课时一、复习导入。1.指名复述第一段。2.指名复述第二段。3.说说使你感动的地方。二、学习第三段。1.默读第三段,找出文中能概括这一段(第5、6自然段)内容的一句话。2.朗读这一句话,理解“深知”,“这门科学”指什么?它重要在什么地方?3.指名朗读第5自然段,找出重点句,读一读。文中举了个什么例子来说明“物候学”与农业生产的密切关系?4.自由读第6自然段,段中哪些句子具体说明竺可桢“把全部的心血都用在研究工作上”?这些句子中哪些词突出了竺可桢观察大自然的细心?5.朗读、背诵这几句话。6.说说第三段段意。三、学习第四段。1.自由读,说说这一段写什么?2.竺可桢的论文是怎样写出来的?读句理解:“几十年如一日”、“精心”、“观测”、“凝聚”等词。3.有感情地朗读。四、总结:1.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竺可桢把全部心血都用在气象科学的研究上?2.你读了课文,有什么感受?五、作业:1.作业本第5(1)、6题。2.作业本第7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