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解方程经典题详解上.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5700781 上传时间:2020-02-05 格式:DOC 页数:77 大小:20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解方程经典题详解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7页
2019年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解方程经典题详解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7页
2019年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解方程经典题详解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年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解方程经典题详解上1、 爱达小学图书室购买的文艺书比科技书多156本,文艺书的本数比科技书的3倍还多12本,文艺书和科技书各买了多少本?解题思路,先把题目分解,然后求解,先找出方程的平衡点在于文艺书(我已在题目中标识为红字),而科技书为更恰当的未知数X 设 科技书买了X本,题目主干为:文艺书可表现为1关系式= 3X+12文艺书可表现为2关系式= X+156 关系式1和2都同为文艺书,列方程式为 3X+12=X+156 解为:X=722、 甲有书的本数是乙有书的本数的3倍,甲、乙两人平均每人有82本书,求甲、乙两人各有书多少本。解题思路,先把题目分解,然后求解,先找出方程的平衡点在于甲和乙书的总和,而乙为更恰当的未知数X 设乙书为X本,题目主干为:甲乙总和可表现为1关系式= 3X+X甲乙总和可表现为2关系式=822 关系式1和2都同为文艺书,列方程式为 3X+X=822 解为:X=413、 一只两层书架,上层放的书是下层的3倍,如果把上层的书搬60本到下层,那么两层的书一样多,求上、下层原来各有书多少本 解题思路,先把题目分解,然后求解,先找出方程的平衡点在于上层和下层调整后的数量一样多(我已在题目中标识为红字),而下层为更恰当的未知数X 设 下层原有书X本,题目主干为:上层调整后表现为1关系式= 3X-60下层调整后表现为2关系式= X+60 关系式1和2相等,列方程式为 3X-60= X+60 解为:X=304、 有甲、乙两缸金鱼,甲缸的金鱼条数是乙缸的一半,如从乙缸里取出9条金鱼放人甲缸,这样两缸鱼的条数相等,求甲缸原有金鱼多少条解题思路,先把题目分解,然后求解,先找出方程的平衡点在于甲缸和乙缸调整后的数量一样多(我已在题目中标识为红字),而甲缸为更恰当的未知数X 设 甲缸原有金鱼X条,题目主干为:乙缸调整后表现为1关系式= 2X-9甲缸调整后表现为2关系式= X+9 关系式1和2相等,列方程式为 2X-9= X+9 解为:X=185、 汽车从甲地到乙地,去时每小时行60千米,比计划时间早到1小时;返回时,每小时行40千米,比计划时间迟到1小时求甲乙两地的距离 提示 设计划x小时到,那么去时用了(x1)小时,返回时用了(x+1)小时解题思路,先把题目分解,然后求解,先找出方程的平衡点在于甲乙两地来和回的距离一致(我已在题目中标识为红字),而计划时间为更恰当的未知数X 设 计划时间为X小时,题目主干为:甲乙两地距离可表现为1关系式= (X-1)60甲乙两地距离可表现为2关系式= (X+1)40关系式1和2都同为甲乙两地距离,列方程式为 (X-1)60=(X+1)40 解为:X=5 甲乙两地距离为 240千米6、 新河口小学的同学去种向日葵,五年级种的棵数比四年级种的3倍少10棵,五年级比四年级多种62棵,两个年级各种多少棵? 解题思路,先把题目分解,然后求解,先找出方程的平衡点在于五年级种的树量(我已在题目中标识为红字),而四年级为更恰当的未知数X 设 科技书买了X本,题目主干为:五年级种的树数量可表现为1关系式= 3X-10五年级种的树数量可表现为2关系式= X+62 关系式1和2都同为文艺书,列方程式为 3X-10= X+62 解为:X=367、 熊猫电视机厂生产一批电视机,如果每天生产40台,要比原计划多生产6天,如果每天生产60台,可以比原计划提前4天完成,求原计划生产时间和这批电视机的总台数 解题思路,先把题目分解,然后求解,先找出方程的平衡点在于生产的是同一批电视机,也就是需要生产的总量一致 (我已在题目中标识为红字),而计划生产时间为更恰当的未知数X 设 计划生产时间为X小时,题目主干为:需生产电视机的总台数可表现为1关系式= (X+6)40需生产电视机的总台数可表现为2关系式= (X-4)60关系式1和2都同为需生产电视机的总台数,列方程式为 (X+6)40=(X-4)60 解为:X=24 这批电视机的总台数为1200台8、 甲仓存粮32吨,乙仓存粮57吨,以后甲仓每天存人4吨,乙仓每天存人9吨几天后,乙仓存粮是甲仓的2倍? 解题思路,先把题目分解,然后求解,先找出方程的平衡点在于乙仓调整后和甲仓存量调整后的2倍一样多(我已在题目中标识为红字),而天数为更恰当的未知数X 设 经历了X天,题目主干为:乙仓调整后表现为1关系式= 57+9X甲仓调整后的2倍表现为2关系式= (32+4X)2 关系式1和2相等,列方程式为 57+9X = (32+4X)2 解为:X=79、 甲、乙两个粮仓存粮数相等,从甲仓运出130吨、从乙仓运出230吨后,甲粮仓剩粮是乙粮仓剩粮的3倍,原来每个粮仓各存粮多少吨? 解题思路,先把题目分解,然后求解,先找出方程的平衡点在于甲仓调整后和乙仓存量调整后的3倍一样多(我已在题目中标识为红字),而甲或乙都为恰当的未知数X 设 原来甲乙均存量X吨,题目主干为:乙仓调整后存粮的3倍表现为1关系式= (X-230)3甲仓调整后的存粮表现为2关系式= X-130关系式1和2相等,列方程式为 (X-230)3 = X-130 解为:X=28011、甲、乙两堆煤共100吨,如从甲堆运出10吨给乙堆,这时甲堆煤的质量正好是乙堆煤质量的15倍,求甲、乙两堆煤原来各有多少吨? 解题思路,先把题目分解,然后求解,先找出方程的平衡点在于甲煤堆调整后和乙煤堆调整后的1.5倍一样多(我已在题目中标识为红字),而甲或乙都为恰当的未知数X 设 原来甲煤堆原来有X吨,则根据甲、乙两堆煤共100吨,也就是乙+X=100,即意味着原来的乙煤堆为(100-X)吨题目主干为:乙煤堆调整后煤堆量的1.5倍表现为1关系式= (100-X+10)1.5甲煤堆调整后的煤堆量表现为2关系式= X-10关系式1和2相等,列方程式为 (100-X+10)1.5 = X-10 解为:X=70吨10、 两根电线同样长短,将第一根剪去2米后,第二根长是第一根剩下长度的18倍,原来两根电线各长多少米? 解题思路,先把题目分解,然后求解,先找出方程的平衡点在于第二根与第一根调整后的1.8倍相同 (我已在题目中标识为红字),而第二根为更恰当的未知数X 设 原来第一根电线长度为X米,题目主干为:第一根调整后表现为1关系式= X第二根剩下的长度的1.8倍表现为2关系式= (X-2)1.8关系式1和2相等,列方程式为 X = (X-2)1.8 解为:X=4.5米14、一批香蕉,卖掉140千克后,原来香蕉的质量正好是剩下香蕉的5倍,这批香蕉共有多少千克? 解题思路,先把题目分解,然后求解,先找出方程的平衡点在于香蕉原来的质量与香蕉调整后的5倍相同 (我已在题目中标识为红字),而原香蕉质量为更恰当的未知数X 设 原来原香蕉质量为X千克,题目主干为:香蕉原来的质量表现为1关系式= X卖掉部分香蕉后剩下的质量的5倍表现为2关系式= (X-140)5关系式1和2相等,列方程式为 X = (X-140)5 解为:X=175千克15、小明去爬山,上山花了45分钟,原路下山花了30分钟,上山每分钟比下山每分钟少走9米,求下山速度 解题思路,先把题目分解,然后求解,先找出方程的平衡点在于上山和下山的距离是一致的(我已在题目中标识为红字),而下山的速度为更恰当的未知数X 设 下山速度为X米/分钟,题目主干为:上山走的距离可表现为1关系式= (X-9)45下山走的距离可表现为2关系式= X30关系式1和2都同为甲乙两地距离,列方程式为 (X-9)45= X30 解为:X=27 如果觉得本文不错的可以考虑过几天去下载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解方程经典题详解-下 附送:2019年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教材分析【第一单元扇形统计图】本单元在统计表以及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的基础上编排。扇形统计图不仅表示各个部分数量的多少,而且侧重于用同一个圆里的大大小小的扇形,表示各个部分数量与总数量之间的关系,表示各个部分数量分别占总数量的百分之几。教学扇形统计图,要使学生认识它的特点。了解它的用处,能够看懂统计图所呈现的数据信息,能够利用统计图给出的百分数解决实际问题。体会条形图、折线图、扇形图的不同,体会根据数据内容合理选择统计图的必要性。小学数学不要求制作扇形统计图。因为制作扇形统计图需要扇形的知识,要计算扇形的圆心角,而小学数学只简单认识扇形,不教学画扇形,所以小学生不具备制作扇形统计图的知识与能力。况且,人们已经很少手工制作扇形统计图了,利用计算机画出扇形统计图,既方便又准确,而且十分美观。全单元编排两道例题,具体安排如下表:例1 初步认识扇形统计图,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能看懂并利用图中的百分数例2 比较三种统计图,了解条形图、折线图、扇形图各自的特点;能根据要呈现的数据内容,选择适宜的统计图(一) 直接呈现扇形统计图,鼓励学生仔细看图,了解图中的数据信息,并利用统计图里的百分数进行有关的计算,解决简单的问题例1 初步教学扇形统计图。在给出“我国陆地总面积大约960平方千米”的同时,呈现一幅“我国陆地各种地形分布情况统计图”。这是一幅扇形统计图,里面有平原、丘陵、盆地、山地、高原等地形各占陆地总面积的百分比。教材采用直接呈现的方式,引出扇形统计图,是由于两点原因:一是不教学制作扇形图,没有必要呈现扇形图的形成过程。二是学生能够看懂扇形图里的信息,不需要给予其他帮助。在呈现扇形统计图以后,教学分两步进行。第一步,学生独立看图,交流“从扇形统计图中了解到什么”。大多数学生会一一说出图中的五个百分数,并且根据五个百分数的大小关系以及扇形统计图里五个扇形的大小,看出山地面积最大,丘陵面积最小。接着体会每一个百分数的意义,明白我国陆地总面积是单位“1”的数量,整个圆表示我国陆地的总面积。然后感到扇形统计图不是呈现五种地形的面积各有多少,而是分别表示每种地形的面积占总面积的百分之几。学生看到、想到并说出上述内容,就初步认识了扇形统计图。第二步,根据已知的我国陆地总面积和每一种地形面积占总面积的百分比,用计算器算出每一种地形的面积,填在教科书的表格里。这是解决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把新旧知识很自然地融合起来了。学生通过这些计算,能体会到扇形统计图不直接给出各个部分数量是多少,但可以通过计算求出各个部分的数量。这就进一步体验了扇形统计图的特点。于是,有意义接受教材所说的“扇形统计图可以清楚地表示出各部分数量与总数量之间的关系”。配合例1的“练一练”给出两幅扇形图,其中一幅表示中国人口占世界人口的19.6,另一幅表示中国耕地面积占世界耕地面积的9.9。教材问学生“(从图中)能知道什么?想到什么?”前一个问题要分别说出扇形图给出的两个百分数的含义,属于知识范围的问题。后一个问题要感受我国以世界耕地的9.9,供世界19.6的人口吃饭,这是非常了不起的事情,是对世界以及全人类的贡献,属于思想性的问题。如果有可能,还可以思考其他国家的总人口占世界人口的百分之几,其他国家的耕地总面积占世界耕地的百分之几,通过1-19.6和1-9.9求出两个百分数。把世界人口作为单位“1”、世界耕地作为单位“1”,体会整个扇形图所蕴含的各种信息,有利于学生深入体验扇形统计图的特点。(二) 用不同形式的统计图表示不同的数据,体会各种统计图的特点,初步学习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示数据信息例2同时给出一幅扇形图、一幅折线图和一幅条形图,分别表示六年级一班同学阅读课外书的一组数据,包括阅读科普类、漫画类、童话类、小说类和其他类书各占阅读课外书总数的百分比;712月各个月阅读课外书的本数;每星期阅读课外书时间在2小时以下、24小时、46小时、68小时、8小时以上的人数。分两个层次提出讨论的问题。第一个层次是以下三个具体的问题。“三幅统计图分别表示什么?”这个问题要回答每一幅统计图的内容,说出每一幅统计图里的数据信息。通过这个问题,让学生看到三组数据采用了三种不同的统计图,扇形图表示各个部分数量分别占总数量的百分比,折线图和条形图都表示一组数据的各个具体数量。这就了解到各种统计图在表达数据时的特点,初步体会到三种统计图的联系和区别。“从哪幅统计图能看出六年级一班同学比较喜欢哪一种课外书?从哪幅统计图能看出去年下半年各月借书本数的变化情况?从哪幅统计图能看出阅读课外书的时间多少?”这组问题分别指向三幅统计图里的内容,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各幅统计图里的数据信息,再次体验扇形统计图表达的是“各部分占整体的份额”,折线统计图表达的是“一组数量的变化情况”,条形统计图表达的是“一组数量各有多少”。这样,学生就能再次感悟统计图的使用是有选择的,应根据数据的内容特点,合理选用相应的统计图。“你还能从统计图中获得哪些信息?”这个问题比较开放,要鼓励学生说出在三幅统计图里看到的、想到的信息,培养利用已有数据进行深入思考的意识,即理解与解释数据,分析与评价数据,应用数据提出问题与解决问题的习惯和能力。第二个层次是一个概括性的问题。“怎样根据需要选择统计图?”这个问题在初步了解各种统计图的特点的基础上提出。学生在上述三个具体问题的讨论中,已经知道扇形图利于表示各个部分数量占总数量的百分之几,能很直观地告诉人们,哪部分数量占总数量的百分比最高,哪部分数量占总数量的百分比最少。根据扇形图里各个扇形的大小,能很方便地按大小顺序排列各个部分数量。已经知道折线图利于表示一组数据的变化状态,能很直观地告诉人们,数据在增加还是减少。根据折线图的折线,能对数据的变化作出描述、分析和判断(预测)。已经知道条形图利于表示一组数量各是多少,能很直观地告诉人们,哪一个数量最多、哪一个数量最少,根据条形图的直条,能估计数量之间的相差关系或倍数关系。教材希望学生在这些认识的基础上,体会使用统计图是“有选择”的,应根据数据的内容特点,以及需要表达的数据信息,选择适当的统计图。三个小卡通的交流,代表学生分别说出了什么情况适合使用扇形图,什么情况适合使用折线图,什么情况适合使用条形图。配合例2的“练一练”采用三种统计图表示李大伯家的收入情况。条形图表示“粮食”“养殖”“水果”“其他”四项收入各多少万元;扇形图表示“粮食”“养殖”“水果”“其他”等四项收入各占总收入的百分比;折线图表示年收入的变化情况。提出四个问题,要求在学生回答问题以后,反思“分别观察了哪幅统计图?”进一步体验各种统计图表达数据的特点。如果有可能,教学还可以作如下的延伸:一是比较条形图和扇形图,它们都表示“粮食”“养殖”“水果”“其他”四项收入的情况,但表示的方式不同,数据不同,从图中获取的信息既有一致的方面,也有显著的区别。二是体验条形图里的数据,适合用折线图表示吗?从条形图里的四个数据只表示“各多少”,不存在“变化”状态和趋势,得出不适合使用折线图的结论。三是折线图里的数据可以用条形图表示吗?从折线图里有六个年份的收入数量,体会也能采用条形图表示。但条形图不能像折线图这样清楚地表示出年收入的增加态势。三、 精心编排练习题,突出统计活动能力的培养统计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数据意识和开展统计活动的能力,体会数据里面蕴含着信息,逐步养成用数据描述、刻画客观事物和现象的思想。统计活动则包括数据的采集、整理、呈现、分析和利用的全部过程。数据意识与活动能力的培养,应落实于统计教材的每一道例题和每一道习题之中。数据意识和活动能力的初步形成,远远高于各道例题、练习题的具体内容和方法。练习一配合两道例题的教学。第1、2、3题配合例1,以认识扇形图,看懂其中的数据信息为主,比例1及其“练一练”的要求稍高一些。第1题同时呈现两幅扇形图,分别表示小华家两天的食物搭配情况。在消费鱼肉蛋类食物、豆和奶类食物、蔬菜与水果类食物、油脂类食物、谷类食物的比例上,两天有明显的不同。要求学生评价这两天的食物搭配“哪一天更合理些”。编排这道题的目的在于通过对两幅图里的数据的比较,获取扇形图传递的信息,并引发深入的思考。“哪一天合理”没有标准答案,如果从有利于身体健康角度评价,也许第一天的搭配比较合理。因为现在提倡多吃些蔬菜、水果、谷物,少吃些动物蛋白和油脂。但是,从个体的需要考虑,也许第二天的搭配更能满足。如参加高强度的体育活动或生产劳动的人,一些需要补充营养的人,应该适当多吃一些动物蛋白。第2题把“估计”引进扇形统计图。呈现的干果拼盘可以看作扇形图,根据“花生米大约占果盘的20”,就能估计开心果、葡萄干、红枣各占果盘的百分之几。不要求估计得十分准确,能说出“(各)大约占百分之几”并对自己的估计作出解释就可以了。根据图示的各种干果的扇形面积,一般会得出开心果大约占30,葡萄大约占10,红枣大约占40。有一点需要注意,各种干果所占百分比之和应该是1(100),如果明显小于或大于1,则表明估计不够合理。第4题配合例2。一张统计表给出了六年级一班学生16年级时视力不良人数占全班人数的百分比。另一张统计表给出了六年级一班学生本学期的视力情况,包括左眼和右眼视力在5.0以上、4.9、4.84.6、4.5及以下的人数。要求使用适当的统计图,分别表示两张统计表里的数据。分析前一张统计表里的数据,有“逐年增加”的意思,如果用折线图表示,效果会更加好些。后一张统计表里的数据,都是相对“独立”的,相互之间可以比较大小,但不存在“变化”态势,一般用复式条形图表示。教材编排这道题,有选择合适的统计图呈现数据的意图。第5、6、7题是综合练习题。第5题在第3题的基础上编排,第3题利用已知的总数量,根据各部分占总数量的百分比,求各个部分是多少。第5题根据一个部分的数量以及它占总数量的百分比,先求出总数量,再根据其他部分占总数量的百分比,求出其他各部分是多少。前者是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后者是已知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问题,以及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问题的综合。第6题有两项任务,一项是利用已知的总数量以及扇形统计图呈现的数据,算出各个部分的数量,并用条形图表示这些数量,从中体会扇形图和条形图既有不同,也有内在联系。另一项是把条形图呈现的数据,改为用折线图表示,体会条形图与折线图在表示数据时的不同特点。要注意的是:条形图上,表示50米跑所用时间的直条逐渐变短;折线图上,表示50米跑所用时间的折线逐渐下降。它们都表示50米跑所用的时间越来越少,跑的速度越来越快。第7题是一个简单的实践活动。要求以自己班级同学课外阅读习惯为内容,进行一次统计活动。先确定课题和设计调查方案;接着开展调查,收集信息、整理数据,制作统计图表;然后分析数据,评价自己班级同学的课外阅读习惯;最后拓宽研究课题,重新设计调查方案,开展新的统计活动。这道题可以作为一个长作业,在课内或课外完成。本单元最后安排的“动手做”,是以“反应速度”为内容的游戏活动,是用统计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数据活动。编排这次动手做的目的,是要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一次数据活动,获得对数据的新体验。教材有以下三点安排。图文结合,讲述了游戏方法把长20厘米左右的直尺竖直按在墙上,“0”刻度在下,食指按在“0”刻度处;突然松开食指,让直尺下落,然后迅速用食指按住下落的直尺;食指按住刻度几,表示直尺下落了几厘米,随时记录这个数据。教材一方面设计了有兴趣的游戏,另一方面引导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到数据上面。组建小组,建议人数和次数4人一组进行活动,每人轮流做6次,根据记录的数据,在方格纸上制作统计表或统计图。这样,小组内就可以比一比,看谁的反应速度最快,而且有较充分的数据来表明各人反应速度的快慢。把这些数据用统计图表呈现出来,能方便比较,容易看出小组内各人的反应速度。提出课题,设计实验方案为比较男、女生的反应速度,讨论活动方案。如,小组内的人数与性别如何安排?数据记录在怎样的表格里?每人做6次,用哪个数据来比较?如果每组的男、女生都不是1人,男生用什么数据与女生比?这一段应该是整个动手做的重点,讨论越充分,方案越成熟,游戏越顺利,对数据活动的体验就越丰富。【第二单元圆柱和圆锥】本单元在学生认识了圆,掌握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形状特征以及表面积与体积计算方法的基础上编排,是小学数学最后教学的形体知识。与长方体、正方体一样,圆柱和圆锥也是基本的几何形体,在日常生活和生产劳动中经常能够看到这些形状的物体。教学圆柱和圆锥,能够扩大学生认识几何形体的范围,丰富对形体的认识,有利于解决更多的实际问题。教学圆柱和圆锥,也能够丰富学生认识几何形体的活动经验,深入理解体积的意义和常用的体积单位,有利于完善认知结构,发展空间观念。教学圆柱和圆锥,还能够给学生提供探索表面积和体积计算公式的机会,有利于转化能力和推理能力的进一步提高。全单元编排五道例题,具体安排见下表:例1 圆柱、圆锥的形状特点例2 圆柱的侧面积例3 圆柱的表面积例4 圆柱的体积例5 圆锥的体积从表格里可以看到,全单元的教学内容大致由三部分组成:认识圆柱和圆锥,了解它们的形状特点;理解圆柱的侧面积与表面积的含义,计算圆柱侧面积和表面积的方法;理解圆柱和圆锥体积的意义,计算圆柱和圆锥体积的公式。由于圆锥的表面展开图是一个扇形和一个圆的组合,相对比较复杂,所以小学数学不教学扇形的面积,即本单元不涉及圆锥的侧面积和表面积。从表格里还能看到,教学圆柱和圆锥的内容编排,与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差不多。这就使本单元的教学,可以充分利用以前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方法与经验,提高效率,让学生在各个方面都得到较好的锻炼。(一) 仔细观察、动手操作、充分交流,了解圆柱和圆锥的形状特点,建立相应的形体概念教材编排一道例题,先后教学圆柱和圆锥的形状特点。这样安排出于两个原因:一是学习圆柱和圆锥的起点不同,二是认识圆柱和圆锥的难度不同。学生在第一学段已经直观认识了圆柱,通过滚一滚、堆一堆、摸一摸等活动,对圆柱的形状有了一些粗浅的感受。这是他们继续认识圆柱的起点,而学习圆锥就没有这样的台阶。相对于认识圆柱来说,了解圆锥会稍难些。首先,圆柱有两个圆形底面,圆锥是一个底面、一个顶点,感受圆柱侧面是曲面比较容易,感受圆锥侧面是曲面稍难些。其次,圆柱的高是它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比较容易表示和测量。圆锥的高是它顶点到底面的距离,表示或测量都要难些。可见,把认识圆柱和圆锥的教学适当分开,先圆柱、后圆锥,是比较好的编排。像这样先“易”后“难”,先“熟”后“生”,有利于教学突出重点。把圆柱的认识与圆锥的认识编排在一道例题里教学,也体现了它们既是不同的几何体,也有内在联系。它们的联系,一是“都有圆形底面”,二是“圆锥体积是等底等高圆柱的三分之一”。教学圆柱,从识别圆柱形物体开始。因为日常生活中有许多圆柱形状的物体,学生已有识别的能力。通过识别,不仅引出了学习内容,而且能体会学习圆柱的现实意义。例题的图片里,有些物体是圆柱形的,有些物体是圆锥形的。圆柱形的物体中,有的横放、有的竖摆;有的很高、有的很矮。这就为教学圆柱提供了丰富的感性材料。教学圆柱的形状特点,要引导学生观察、操作、交流,教师适时给出必要的讲解。因为圆柱的形状需要学生充分感知,有关圆柱特点的数学术语和规范表述不是他们发现创造,而是意义接受的。三个小卡通的交流,代表学生通过观察、操作,获得的有关圆柱的感性认识,也是圆柱的最主要特点。学生通常对圆柱“上下两个面是完全相同的两个圆”“有一个曲面”这两点比较关注,对圆柱“上下一样粗”容易疏忽,教学要注意这一点。在学生交流圆柱特征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相机指出圆柱上、下两个面叫作圆柱的“底面”,围成圆柱的曲面叫作“侧面”;及时呈现圆柱的几何图形,在图形上标出底面和侧面。这是帮助学生建立圆柱概念的重要步骤。教师还应该告诉学生,圆柱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叫作高,并在圆柱的几何图形上标出高,直观表达高的数学含义。同时,也让学生想想测量圆柱高的方法。以往,有些课堂上强调圆柱有“无数”条高。这出于可以在圆柱的侧面上或圆柱的内部,可以任意选择位置表示出圆柱的高。其实圆柱的“高”是一个数学概念,指的是圆柱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人们可以在适当的位置上表示圆柱的高,在方便的位置上测量圆柱的高。教学应该突出的是关于圆柱高的概念,关于圆柱图形上表示高的方法,以及测量圆柱形物体的高的方法。没有必要在“几条”上纠缠不清,特别不能造成概念的含糊。教学圆锥,从圆锥形状的物体引入。由于学生首次接触圆锥,教材指着沙堆、屋顶等图片,告诉他们“这些物体的形状都是圆锥体,简称圆锥”。认识圆锥的学习方式与认识圆柱相似,也是一边观察、操作、交流,一边接受教师的讲解。要引导学生把认识圆柱的学习活动经验迁移到认识圆锥上来,在观察圆锥形物体的基础上抽象出圆锥的几何图形;在交流圆锥特征的过程中认识圆锥的顶点、底面和侧面。圆锥的高是教学难点。因为圆锥的高是圆锥内部一条线段的长。教材图文结合,指出从圆锥的顶点到底面的距离是圆锥的高,并在圆锥的几何图形上用虚线画出从顶点到底面圆心的线段,帮助学生理解圆锥高的含义。教学圆锥的高,除了准确而精练的讲解,还要给学生体会和内化的机会。可以让他们指着圆锥形实物或圆锥的几何图形,说说什么是圆锥的高,并且想办法量出圆锥形物体的高。例1的“练一练”提供了九个物体的图片,要求找出其中圆柱形状的物体和圆锥形状的物体。教学这道题,不仅要让学生辨别哪些物体是、哪些物体不是,还要引导他们说出理由。尤其对上口小、下底大的杯子,两个底面虽然相同但两底之间粗细不同的鼓等等,指出它们不是圆柱或者不是圆锥的原因,以加强对圆柱和圆锥形状特点的体验。练习二第1、2、3题配合例1的教学。练习设计十分重视空间观念的培养,有很强的操作性。尤其是第2题,要求从前面、右面、上面观察圆柱和圆锥,通过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曲面与平面的相应转化,加强对圆柱和圆锥特征的体验。特别是从正面和侧面观察圆柱或观察圆锥,看到的图形相同;从上面观察圆锥,看到一个圆以及它中心的一个点。能使头脑里的圆柱、圆锥表象更加清晰。第3题要求利用教科书附页里的图形做一个圆柱和一个圆锥,体会圆柱的侧面是长方形卷成的,圆锥的侧面是扇形卷成的,经历平面变成曲面的过程。同时,做出一个圆锥只要一个圆,做出一个圆柱需要两个同样大小的圆,再次体会了圆柱和圆锥的特征。测量做出的圆柱和圆锥的底面半径与高,可以再次巩固高的概念,也能为接下来教学表面积和体积作些准备。(二) 展开圆柱的侧面与表面,探索侧面积与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圆柱是两个同样大小的圆和一个曲面围成的立体,它的表面积是侧面积与两个底面积的总和。圆柱的侧面展开是什么形状?侧面积怎样计算?这些都是新知识。为此,教材先安排例2教学圆柱的侧面积,再在例3里教学圆柱的表面积。例2要求计算圆柱形罐头侧面的商标纸的面积。学生在这个问题情境里会产生把商标纸剪开后看看、算算的想法,这正是教材期望的学习活动。例题的教学分三步安排:第一步由“白菜”卡通指导学生“沿着接缝把商标纸剪开,展开后看看是什么形状”,让他们通过这些操作,发现商标纸展开后是长方形,从而理解圆柱的侧面展开图是一个长方形。教学这一步,要组织学生讨论“为什么沿着接缝剪?”弄明白沿着其他地方剪也能把商标纸展开,但得到的不一定是长方形,计算长方形的面积比计算其他图形的面积方便。还要组织学生讨论“商标纸的接缝相当于圆柱的什么?”弄明白沿着接缝剪相当于沿着圆柱的一条高剪,而这样做才能使侧面展开成一个长方形。第二步研究长方形的长与宽在圆柱上各是什么。因为计算长方形面积需要知道它的长与宽,而在圆柱上只知道底面直径和高,必须沟通长方形的长、宽和圆柱的直径、高之间的联系,为计算侧面积创造条件。教学这一步应该让学生明白研究什么、为什么研究,带着积极的心向去寻找联系。还要让学生面对长方形围成圆柱的侧面、圆柱侧面展开成长方形的现象,理解长方形的长等于圆柱的底面周长,宽等于圆柱的高。由此得出圆柱的侧面积等于底面周长乘高。第三步列式计算商标纸的面积,即计算圆柱的侧面积。这一步要求学生独立完成。教师要指导他们分步计算,先算出圆柱的底面周长(侧面展开的长方形的长),再计算圆柱的侧面积。分步列式计算能减少错误,比列综合算式方便。还要支持学生使用计算器,没有必要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放在繁琐的乘法笔算上。教材还指出“(商标纸的面积)也可以这样计算:1115=165”,省略1653.14的笔算,用165作为最后的得数。这与中学数学是接轨的,会受到教师和学生的欢迎。例4教学圆柱的表面积,关键在于建立表面积的概念。只要理解“求表面积”就是求什么,算法自然就产生了。而且长方体与正方体表面积的概念和算法,对教学圆柱表面积有支持作用。例题按如下的思路编写,大致分两步教学。第一步要求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圆柱的表面展开图。这个圆柱的几何图形上标出了底面直径2厘米、高2厘米,要求学生看着圆柱图形和标注的底面直径与高,思考圆柱的侧面沿着高展开,得到的长方形长和宽各是多少厘米,两个底面分别是多大的圆,并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长方形和两个圆,即这个圆柱的表面展开图。画出的图形能直观展示表面积的含义:圆柱侧面积与两个底面积的和,是圆柱的表面积。这既是表面积的概念,也是计算表面积的方法。和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计算一样,圆柱的表面积计算也不给出公式,让学生在理解表面积意义的基础上推理算法,以避免记忆公式的负担。第二步计算例题呈现的圆柱的表面积。由于计算圆柱侧面积的方法已在例2教学,计算两个底面圆的面积是旧知识,学生应该能独立计算圆柱的表面积。教师仍然要提醒他们列分步算式解答,通常先算出侧面积,再算出一个底面的面积,然后算侧面积与两个底面积的和。学生如果用4表示侧面积,用2表示两个底面圆的面积,用6表示表面积,应该加以肯定。计算圆柱的侧面积或表面积,一般都已知圆柱的高,还要已知底面的直径(或者半径、周长)。接着例3编排的“练一练”给出的底面条件有直径、有半径、也有周长等各种情况,要帮助学生激活有关圆的知识和经验,并正确应用到计算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上面。练习二第412题,应用圆柱侧面积和表面积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习题编排分三个层次:第4、5两题的练习重点是把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求制作队鼓的铝皮面积是计算圆柱的侧面积,求制作队鼓的羊皮面积是计算两个底面积的和,求做一个油桶需要的铁皮是计算圆柱的表面积。第6题有整理知识和思路的作用。通过填表帮助学生进一步区分圆柱的侧面积、底面积、表面积三个不同的概念和不同的算法;整理侧面积、底面积与表面积之间的联系,使计算圆柱表面积的思路更加清楚。第612题要求灵活应用圆柱侧面积与表面积的知识解决问题,有时只需要计算侧面积,有时要计算侧面积与一个底面积的和,有时是计算表面积。正确解答这些问题,需要仔细读题,准确理解题意,还要有相应的生活常识和经验。如通风管是没有底面的圆柱形筒,计算通风管所用的材料,是求圆柱侧面积的问题。无盖的水桶可以看成只有一个底面的圆柱形,计算制作这样的水桶要用多少材料,是求圆柱侧面积和一个底面积的和。(三) 通过猜想验证,探索圆柱和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学生已经掌握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公式,而且知道它们的体积都可以用“底面积高”来计算。事实上,不仅是长方体与正方体,求各种直柱体的体积都可以用“底面积高”来计算,圆柱的体积也是这样。例4教学圆柱的体积。教材先呈现了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这三个立体图形,涂色突出它们的底面,指出这三个几何体的底面积相等,高也相等。要求先猜想圆柱体积与等底(面积)等高的长方体、正方体体积是不是相等,再通过把圆柱“等积变形”证实猜想,推导出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猜想与验证是人们解决问题经常采用的策略。教材鼓励学生猜想并验证,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使圆柱体积的教学不是被动接受,而是有意义的探索。例题通过两个问题帮助学生形成猜想:第(1)个问题是图示的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相等吗?为什么?引导学生回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都可以用“底面积高”的方法计算,从长方体与正方体的底面积相等、高也相等,判断它们的体积相等。充分体会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与它们的底面积和高有关,把计算直柱体体积的心向调整到“底面积高”上面。第(2)个问题是猜想图示的圆柱体积会不会和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相等。从等底(面积)等高的长方体与正方体体积相等,类比推理等底(面积)等高的圆柱与长方体体积也会相等,猜想圆柱的体积也可以用“底面积高”来计算。这就为探索圆柱的体积公式找到了方向。猜想必须验证,这是科学精神、严谨态度的表现。类比推理的结论可能正确,也可能错误,要经过验证才能确认或者否认。为了证实圆柱体积可以用“底面积高”计算,教材设计了三步活动:首先是形成验证思路,把圆柱转化成等底(面积)等高,体积不变的长方体,并展示转化过程。转化思路的形成,借鉴了把圆转化成长方形计算面积的经验。转化的要领是保持圆柱与长方体等底(面积)、等高、等(体)积。学生可以看教材里的插图,明白怎样把圆柱切割与改拼。如果能亲自操作学具,实践圆柱的等(体)积变形,就更好了。然后是渗透极限思想。把圆柱的底面平均分成16份,切开后拼成的只是一个近似于长方体的物体。如果圆柱的底面平均分的份数越多,切开后拼成的物体越接近长方体。圆柱底面被平均分的份数足够多,就能转化成等底(面积)、等高、等(体)积的长方体。最后是推导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由于圆柱与转化成的长方体体积相等,所以求圆柱的体积只要计算长方体的体积;由于长方体体积可以用底面积乘高计算,而长方体的底面积与圆柱底面积相等,长方体的高与圆柱的高相等,“底面积高”计算的既是长方体的体积,也是圆柱的体积。由此得出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必须注意的是,在得出圆柱体积计算公式以后,教材安排“回顾圆柱体积公式的探索过程”,要求学生交流体会。“转化”是探索圆柱体积公式的策略,在寻求圆柱体积计算方法的过程中,“转化成长方体”是关键。教学应通过回顾,突出转化策略在这里的应用,联系实际加强策略意识。另外,用“底面积高”涵盖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的体积计算,有利于优化认知结构,这也应是回顾与反思的一个重要内容。得出圆柱的体积公式以后,利用公式计算圆柱的体积就让学生独立进行了。“试一试”和“练一练”分别已知圆柱的底面半径和高、底面直径和高、底面周长和高,求圆柱的体积。与前面计算圆柱的表面积相似,计算体积也可以分步列式,先算出圆柱的底面积,再计算体积。尤其是已知圆柱底面直径或周长时,分步计算体积能够减少错误。练习三配合例4的教学,设计了三个层次的习题。第1、2两题是一个层次,主要帮助学生消化基础知识。计算圆柱体积的基本方法是底面积乘高,如果已知圆柱的底面积,可以直接与高相乘;如果没有已知底面积,应该先算出底面积。第49题是一个层次,主要帮助学生应用体积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要注意的是,如果计算圆柱形物体的体积,应该在物体外面测量有关的长度;如果计算圆柱形物体的容积,应该从物体的里面测量需要的数据。其中第7题,把一张长5厘米、宽4厘米的长方形纸分别绕其长或宽旋转,能形成两个不同的圆柱。先估计这两个圆柱的体积,指出哪一个大,再计算它们的体积,验证前面的估计。教学这道题,要让学生体验“长方形绕其长(宽)旋转,能形成长方体”的现象。如有必要,可以动手操作,实践一下。要识别形成的圆柱的底面半径和高,把已知的长方形的长、宽转化成圆柱的有关数据。形成的两个圆柱,一个的底面小一些、高一些,另一个的底面大一些、矮一些。估计哪一个的体积比较大,其实是猜一猜哪个的体积大。猜对和猜错,都要通过计算体积来验证。第1016题是一个层次,主要帮助学生综合应用圆柱表面积和体积的知识。要整理表面积和体积的概念与算法,在求异的时候也要关注求同。求同往往能形成比较上位的认识,求异有助于区分下位的知识。以往的教学比较重视比“异”,疏忽比“同”,这里说说求同。如长方体和圆柱的表面积都是它所有面的面积总和,计算表面积要把各个面的面积相加;长方体和圆柱的体积都是它所占空间的大小,计算体积都可用底面积乘高。再如计算长方体、圆柱的表面积或体积,都需要知道高和有关底面的条件。底面周长乘高得到侧面积,底面积乘高得到体积要辨别所解决的实际问题与物体的表面积有关还是与体积有关,应用相应的知识去解答。要灵活应用体积公式,在求物体的体积时,可以按公式列出算式;在已知物体的体积,求它的高(或底面积)时,可以按公式列出方程。练习三的后面是“动手做”,要求测量土豆的体积。土豆的形状不规则,求它的体积没有现成的计算公式。教材设计了利用圆柱形容器测量土豆体积的方法:先准备材料圆柱形容器1个,土豆1个;讲解测量方法在容器里放适量的水,把土豆浸没在水中,测量并记录相关的数据,算出土豆的体积。并且提供一张表格,提示应该记录容器的底面积、放入土豆前的水面高度、放入土豆后的水面高度以及算出的土豆体积。然后是测量与计算,一边操作一边思考应注意什么。如,容器底面积不能直接量得,只能测量底面的半径、直径或周长。测量半径需要确定圆心,测量周长还要计算直径,一般测量直径,既容易量,也便于算。又如,测量底面直径、水面高度都要在容器里面进行,利用容器里面的数据,算出的才是水的体积、土豆的体积。教学应在适当时候组织学生反思这次测量活动,体会其中的“转化”策略:把形状不规则的土豆体积,转化成形状规则的圆柱体积,通过计算圆柱体积,得到土豆的体积。例5教学圆锥的体积,教学思路也是先猜想再验证。教材首先出示底面积相等,高也相等的圆柱和圆锥各一个,涂色表示它们的底面相等,用两条平行的虚线表示高相等。要求学生估计这个圆锥的体积会是圆柱的几分之几,引导他们利用圆柱的体积求圆锥的体积。这里的估计是形成一个猜想,如果等底(面积)等高的圆柱和圆锥的体积之间存在确定的倍数关系,就可以利用圆柱的体积计算圆锥的体积。学生不一定估计圆锥的体积是圆柱的三分之一。不过,这并不要紧,后面的实验会得出这个关系。只要形成圆锥体积与等底(面积)等高圆柱体积有关的心向,就能支持后面的操作验证。例题把验证活动分成三步进行。第一步选择实验器具:等底等高的圆柱形和圆锥形容器各一个。图示的方法里,把圆锥形容器放到圆柱形容器的上面,容易比出底面积是否相等。把圆柱形容器和圆锥形容器靠近着放在同一桌面上,容易比出高是否相等。第二步倒沙实验:在圆锥形容器里装满沙子,倒入圆柱形容器。从“3次正好倒满”这个事实,证实圆柱形容器的容积是等底等高圆锥形容器的3倍,也就是圆锥形容器的容积是等底等高圆柱形容器的1/3。第三步推导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如果不考虑容器壁的厚度,圆锥容器里装满的沙子的体积可以看作圆锥的体积,圆柱容器里装满的沙子的体积可以看作圆柱的体积。从实验的结果先得出等底等高圆锥和圆柱的体积关系:圆锥的体积圆柱的体积1/3;再把圆柱的体积计算方法代入关系式,得出圆锥体积计算公式:底面积高1/3。教材很重视引导学生体验数学思想和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在得出圆锥体积公式以后,要求他们回顾圆锥体积公式的探索过程。要让学生说说自己的体会。整理学生的交流,应该突出两点:一是“转化”策略,圆锥体积可以转化成圆柱体积来计算,新知识可以转化成旧知识来认识。二是实现转化可以通过猜想、验证来落实,猜想圆锥体积与圆柱体积有关,并验证这种关系确实存在,就实现了圆锥体积到圆柱体积的转化。“练一练”加强对等底等高圆锥与圆柱的体积关系的把握。第1题先是已知圆柱体积求等底等高的圆锥体积,再是已知圆锥体积求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让学生充分利用圆锥体积是等底等高圆柱体积的1/3,圆柱体积是圆锥的3倍这两个结论,加强对这种关系的理解和把握。在此基础上完成第2题,学生求圆锥体积就不会忘记“1/3”了。练习四第5题要求把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和圆锥体积相互转化,从已知的圆柱体积得出相应的圆锥体积,从已知的圆锥体积得出相应的圆柱体积,继续加强对等底等高圆柱和圆锥体积关系的理解。第6题根据图示的各个立体图形的底面直径与高,寻找与圆锥体积相等的圆柱,其中的推理稍有难度。可以从圆锥体积是等底等高圆柱体积的1/3,推理出体积相等的圆柱与圆锥,如果底面积相等,圆锥的高是圆柱的3倍圆柱的高是圆锥的1/3;如果高相等,圆锥的底面积是圆柱的3倍圆柱的底面积是圆锥的1/3。还要注意到,大圆的直径是小圆的3倍小圆直径是大圆的1/3,大圆的面积则是小圆的9倍小圆的面积是大圆的1/9。过去的教学告诉我们,这一单元的计算比较繁琐,学生经常会算错。对此提出三点建议:一是营造良好的计算环境。每次作业的题量不宜过多,给学生的时间要充分,心理压力小些能减少计算错误。二是较复杂的计算可以使用计算器。通常情况是,三位数乘一位数、三位数乘两位数可以采用笔算,位数更多的乘法应该用计算器算。没有必要让学生进行繁琐的四则运算,消耗时间和精力。三是指导简便运算。在半径的长度数是5、15、25,高的长度数是2、4、8时,往往可以利用乘法运算律使计算简便些。要善于发现、及时利用可以简便计算的机会。四是鼓励用含有的式子作为计算的最后结果。(四) 单元整理与练习里,加强“探索与实践”栏目的设计编排本单元的整理与练习仍然按“回顾与整理”“练习与应用”“探索与实践”“评价与反思”四个栏目编写。这里着重说说“探索与实践”栏目的习题。第12题探索一个规律。有两个圆柱形容器,它们的高相等,底面半径的比是12,问它们的体积比是几比几。这道题有培养推理能力的作用。学生中可能有两个水平的推理:一种水平的推理比较具体,可以假设两个容器的高都是10厘米,一个容器的底面半径1厘米,另一个容器的底面半径2厘米,就能算出这两个容器的体积分别是10立方厘米和40立方厘米,由此得到它们的体积比是14。另一种水平的推理较抽象,由于两个容器的高相等,所以它们的体积比决定于它们底面积的比。两个容器的底面半径的比为12,底面积的比应该是14,由此得到体积比是14。这道题在教学正比例和反比例以后,还可以如下推理:圆柱体积/底面积=高(一定),圆柱体积和底面积成正比例。底面半径乘2(除以2),底面面积乘4(除以4),体积也乘4(除以4)。所以两个容器的体积比是14。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来选择如何推理。对大多数学生而言,采用前一水平的推理比较适当,后一水平的推理,只会有少数学生适应。第1/3题是实践操作题。要求任选一个圆柱形饮料罐,计算它的容积。计算圆柱容器的容积,需要哪些长度?如何测量这些长度?都由学生拿主张。算出的容积应该比饮料罐商标纸上标出的“净含量”稍大一些,否则饮料罐里装的饮料不会达到净含量。第14题是制作实验题。要求选一张长方形纸,用它卷成两个大小不同的圆柱。其中一个圆柱的底面周长是长方形纸的长,高是长方形纸的宽;另一个圆柱的底面周长是长方形纸的宽,高是长方形纸的长。要回答的问题是“怎样卷,圆柱的体积比较大?”解决这个问题可以假设长方形纸长10厘米、宽6厘米,一种卷法形成的圆柱体积大约15.36(底面周长10厘米,半径1.6厘米,底面积2.56平方厘米);另一种卷法形成的圆柱体积大约10(底面周长6厘米,半径1厘米,底面积平方厘米),怎样卷体积大就很清楚了。这道题能发展空间观念。学生识别长方形的长、宽和圆柱的底面周长、高之间的对应关系,需要动手操作,用一张长方形纸卷一卷、看一看。【第三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从三年级上册起,每一册教科书里都教学一种策略,依次是分析量关系的“从条件向问题推理”和“从问题向条件推理”,帮助理解题意的“列表整理”和“画图整理”,还有“枚举”“转化”“假设与替换”等策略。本单元没有安排新的策略,只是应用前面教学的策略,解决稍复杂的问题。目的是让学生进一步体会策略在解决新颖问题、复杂问题时的作用,体会解决同一个问题的方法多样、策略灵活,体会各种策略之间的相互配合、相互补充。全单元编排两道例题,具体安排见下表:例1 把陌生的问题转化成熟悉的问题,体会转化可以多样例2 通过假设和调整解决问题,体会假设与调整可以多样心理学研究人们是怎样解决数学问题的,发现经常是“模式识别问题转化模型还原”的过程。解题者在感知数学问题、理解题意时,经常会想“这是什么问题?”通过辨别问题的类型,力求与自己头脑里储存的范例、模型发生某种联系,从而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很快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与方法。这就是所谓的“模式识别”。有很多时候,解题者遇到的问题与头脑里储存的范例、模型很不一致,难以检索到可以直接用来解题的思路与方法。面对陌生的、新颖的问题,需要把它适当转化,使转化后的问题便于检索、能够解答。这就是所谓的“问题转化”,是十分重要的解决问题策略。数学问题最终要利用检索到的数学模型来解决,转化后的问题的答案是不是适合原来的问题,需要将解题的结果放到原问题的情境中进行检验,作出确认或否定。像这样把转化获得的数学模型还原到原来的问题情境中,就是所谓的“模型还原”。回顾前面的解决问题教学,学生在学习基本思路“条件向问题推理”“问题向条件推理”时,解答过许多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在学习列表整理、画图整理时,也解答过一些两、三步计算的实际问题;在学习分数和百分数时,解答过大量的分数或百分数实际问题。应该说,在他们的认知结构里储存了较多的问题范例,以及这些问题的解法模型。他们在学习转化策略、假设策略时,初步体会了转化、假设的思想与方法,还进行过一些转化或假设的活动。现在,可以通过“模式识别”顺利解决认识的问题,可以通过“问题转化”解决不熟悉的问题,可以通过“模型还原”解题并检验结果,他们解决问题的资源已经相当丰富。本单元让学生利用已有资源继续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提升思维水平,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解决问题的策略,一般有两大类内容:一类是传递新知识、新思想、新方法,通过新的内容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另一类是应用已有的解决问题的知识经验、思想方法,加强对策略的体验和方法的领悟,从深刻性、灵活性、综合性上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本单元的编排,体现了后一类的策略教学。(一) 分析某个分数的意义,联系不同的知识,作出不同的推理,给出不同的解法,体会策略和方法的多样性例1已知美术组一共有35人,男生人数是女生的2/3,求美术组的男、女生各有多少人。这是一个稍复杂的分数问题,大多数学生应该具有解决问题的经验和能力。教材引导学生“根据题意分析数量关系,想一想可以怎样解答”。题目里只有两个已知数量,分析数量关系的切入口应该是“男生人数是女生的2/3”。根据2/3这个分数的意义,可以画线段图,看出男生人数是美术组总人数的2/5。原来的问题就转化成美术组一共有35人,男生人数是总人数的2/5,女生人数是总人数的3/5,男生有多少人?女生有多少人?这是简单的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根据分数2/3的意义,可以推理出“男生人数和女生人数的比是23”。原来问题就转化成美术组一共有3/5人,男生与女生人数的比是23,男生、女生各有多少人?这是按比例分配问题。学生很可能还有别的想法,如,根据分数2/3的意义,想到“女生人数看作3份,男生人数是2份”,于是产生解题思路:先算出1份是几人,再算2份、3份各是多少人。再如,把作为单位“1”的女生人数设为x,那么男生人数就是2/3x,利用美术组一共35人,能够列方程解题“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