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三年级语文上册 第3单元《祖国在我心中》意大利的爱国少年教案 北师大版.doc

上传人:max****ui 文档编号:5699566 上传时间:2020-02-05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1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三年级语文上册 第3单元《祖国在我心中》意大利的爱国少年教案 北师大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2019年三年级语文上册 第3单元《祖国在我心中》意大利的爱国少年教案 北师大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2019年三年级语文上册 第3单元《祖国在我心中》意大利的爱国少年教案 北师大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年三年级语文上册 第3单元祖国在我心中意大利的爱国少年教案 北师大版教学要求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学习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3.了解热那亚少年身在异国他乡,穷困潦倒,却不忘维护祖国尊严的爱国主义精神,懂得应时时刻刻把祖国的尊严放在第一位。重点难点1.在理解热那亚少年当时的处境和心情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热那亚少年需要钱,为什么又把那些钱扔回去?3.通过理解“热那亚少年需要钱,但又把那些钱扔回去”,体会热那亚少年的爱国主义精神。教学课时两课时 知识点详解 意大利的爱国少年 法兰西:即法国,全称为法兰西共和国。一艘法兰西的轮船从西班牙起航,开往意大利的热那亚。句导读:首先介绍轮船航行的起点和终点。 热那亚:意大利最大商港和重要工业中心。乘客中有法国人、英国人、西班牙人和回国的意大利人。一个年幼的孩子,被拐卖到异国他乡,受到非人的虐待,没有家人的关心,得不到父母的疼爱,真令人同情。“终于”说明少年逃跑十分不容易,也从侧面表现了他受虐待的时间之长,境遇之凄惨。段导读:介绍轮船的目的地和乘客。船上有一个十一岁的少年,他是意大利的热那亚人。两年前,他被拐卖给一个马戏班,戏班的人将他带到了国外。他们打他,骂他,欺负他,逼他干重活,还不让他吃饱饭。看了少年的身世,你有什么体会?他实在受不了这些人的虐待。在西班牙,他终于找到一个逃跑的机会,找到意大利驻西班牙的领事馆寻求帮助。加点的词说明了什么?在领事馆的安排下,他搭上了这艘船,回热那亚老家。句导读:少年无时无刻不在思念自己的家乡,这个坚强的少年在经历无数的艰辛与痛苦之后,最终踏上了归乡的旅途。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介绍船上的乘客和意大利少年的身世。 不好。“衣衫褴褛”是对少年外貌的描写,突出表现他此时的艰难处境。难句解析:不是。“乘着酒兴”说明这些人并不是真正同情和关心少年,而是一时冲动;“扔”字说明这些人对少年不尊重。为下文写这些人侮辱少年的国家埋下伏笔。乘客们见到船舱里有这样一个衣衫褴褛的少年,都非常奇怪,主动询问他的情况。把加点的词语删去好不好?少年本来不想说,见他们很关心的样子,只好把自己的身世和遭遇讲了出来。那些人听了,有的叹息,有的议论,还有一些人乘着酒兴,拿出一些硬币很响地扔在桌子上:“给你,拿去!”扔钱的人是真正同情和关心少年吗?这样写有什么作用?段导读:有些人听了少年的身世后,扔给他一些硬币。少年低声道谢,从桌子上捡起了硬币。他的衣服太破了,他还想给父母买点什么,这两年他没有赚到一分钱。 写了少年捡起这些硬币的原因。 铺,在这里读p。这句话写了什么内容?少年回到自己的铺位,躺了下来,拉上了帘子。第二部分(第3、4自然段):乘客们询问了少年的身世后,扔给他一些硬币,少年太需要钱了,就捡起了硬币。那些人继续喝酒、聊天,他们不再谈论少年的事,而谈起了他们要去的意大利。看样子他们并不是第一次到意大利去。他们先是抱怨 抱怨:埋怨。注意不要把“抱”误写为“报”。旅馆不好,交通太差,后来越说越起劲,把意大利说成了世界上最糟糕的地方。句导读:乘客们对意大利的不满和抱怨,“最糟糕”是对意大利极大的侮辱。段导读:这些人对意大利的不满和侮辱。“肮脏的国家!”一个说。 少年竟然把这些硬币扔到了这些大人的头上,说明少年对他们的议论忍无可忍。哪怕冒着极大的风险,他也不容许任何人侮辱自己的祖国,这充分显示了少年对祖国的热爱,真是可敬!重点句解析:对少年的动作、神态和语言的描写,不仅表现了他的愤怒情绪,态度严肃认真,而且表现了这个少年的勇敢率真,从而更加深刻地揭示出少年热爱祖国,维护祖国尊严的高尚品质。“愚蠢的国民!”另一个说。“可恶的”句导读:“”表示话还未说完,乘客们仍在喋喋不休地抱怨。第三个的话还没有说完,一旁的帘子突然拉开,一把硬币扔了出来,劈头盖脸地砸在这些人的头上、肩上。如何看待少年此时的行为?段导读:少年把硬币扔到了这些侮辱他的国家的人的头上。热那亚的少年跳下床,站直了身子,大义凛然地说道:“你们侮辱我的祖国!我不要你们的钱!”对少年的描写表现了什么?第三部分(第510自然段):少年听到有人侮辱自己的祖国,毅然把硬币扔还给这些人,他宁可一分钱也不要,也要维护祖国的尊严。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2.了解爱的教育这本书。3.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爱的教育。一介绍爱的教育1.出示爱的教育一书:同学们,你们看过这本书吗?2.请同学介绍这本书或说说其中的故事。3.板书课文题目:意大利的爱国少年。4.齐读课文题目,找出关键词。(爱国)5.质疑:围绕关键词,你都想了解什么?质疑:从哪儿看出少年爱国?二学习生字、新词1.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按要求读课文。(1)读准字音。(2)画出不理解的词语,利用工具书解决。(3)独立识字,掌握字形。2.指名读课文。(1)读准字音,出示幻灯投影。热那亚(y)铺(p)位可恶(w)侮(w)辱(2)掌握字形:运用自己已有的识字方法自学生字。重点指导:班:左中右结构。第四画是“”。怪:第三画是“丨”。(3)理解词义。大义凛然:严峻不可侵犯的样子。形容为了正义事业坚强不屈。三初读课文,理清课文的脉络1.自由读课文,想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本文写了一个十一岁的热那亚少年,在一艘从西班牙开往意大利热那亚的轮船上,用自己大义凛然的行为,维护祖国尊严的感人故事。)2.理清课文的脉络。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文章可分为几段?全文共九个自然段,可分为三段。第一段(第1、2自然段):介绍船上的乘客和意大利少年的身世。第二段(第3、4自然段):乘客们询问了少年的身世后,扔给他一些硬币,少年太需要钱了,就捡起了硬币。第三段(第510自然段):少年听到有人侮辱自己的祖国时,毅然把硬币砸在那些人的身上,大义凛然地维护祖国的尊严。3.再次读课文。意大利的爱国少年爱的教育为什么?身世给硬币扔硬币1.在学习中,将读准字音、读懂词句、体验语言的画面、体验美好的情感有机融合在一起,让学生经历体验、感悟的过程,读出少年的义愤填膺。在学习“扔硬币”的过程中,理解“大义凛然”的意思是第一层面,看图想象当时的情景是第二层面,读出少年的“大义凛然”的样子,再现当时的画面是第三层面。2.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作用都很重要:因为刚进入中年级的孩子不像五、六年级的孩子那样有一定的阅读能力,需要老师指导、指点、引导、帮助他们,交给他们学习方法,逐步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教师要敢于放手,但放手不等于放开教师的指导,不等于放任自流,放手不管,教师要发挥引导作用。教师既要敢于放手,又要善于抓住学生的问题进行恰当的引导,不等于学生想怎么做就怎么做。否则学生表面上看起来在自主学习,但其实是一种形式,没有效果1. 给多音字组词。 3.请你读读爱的教育这本书,然后把感受最深的故事讲给同学们听。1.理解“热那亚少年需要钱,为什么又把那些钱扔回去”,体会热那亚少年的爱国主义精神。2.在理解热那亚少年当时的处境和心情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幻灯投影。一质疑问题,直奔中心1.指名读课文,提出问题。从哪些地方能看出他是一个爱国少年?2.课文第三段交代了这一问题。二学习第一段1.自由读第一、二自然段,思考:这个少年的身世如何?这个少年十一岁,是意大利的热那亚人。两年前,他被拐卖给一个马戏班,戏班的人将他带到了国外。他们打他,骂他,欺负他,逼他干重活,还不让他吃饱饭,他实在受不了这些人的虐待。在西班牙,他终于找到了一个逃跑的机会。他找到意大利驻西班牙的领事馆寻求帮助,在领事馆的安排下,他搭上了这艘船,回热那亚老家。2.什么是“虐待”?课文中的“虐待”指什么?(“虐待”指用残酷凶狠的手段对待。本课指“打他,骂他,欺负他,逼他干重活,不让他吃饱饭”。)3.在读少年身世时,你有什么体会?学生甲:我觉得他太可怜了。学生乙:我觉得他的命运太悲惨了,我们比他幸福多了。4.有感情地读一读。过渡:是啊,船上的乘客在看到这个少年时,有什么反应?三学习第二段1.自由读第三、四自然段,说说船上的乘客在看到这个少年时,有什么反应。学生甲:先是奇怪,然后主动询问他的情况。学生乙:在听完他的诉说之后,乘客们有的叹息,有的议论,还有一些人乘着酒兴,拿出一些硬币扔给他。想象这些乘客可能在叹息、议论什么。学生甲:有的叹息说:“这个孩子可真可怜哪!”学生乙:有的议论说:“这么小遭遇这么多事,真不容易!”2.少年为什么捡起了硬币?(因为他太需要钱了。)3.他想拿这些钱做些什么?学生甲:他想给自己换件衣服。学生乙:他想给父母买点儿礼物。学生丙:他想吃一顿饱饭。总结:是啊,他太需要这些钱了!4.自由读第三、四自然段。四学习第三段1.思考并与同桌讨论:少年这么需要钱,为什么又把这些钱扔回去?2.互相交流讨论。3.小组汇报。学生甲:因为少年听到了那些人侮辱自己的国家。学生乙:因为少年是意大利人,他不允许别人辱骂自己的祖国。你从哪些词语能看出热那亚少年很爱国?(拉、扔、砸、跳、站直)4.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少年?学生甲:他是一个爱国的少年。学生乙:他是一个不为金钱而活着的少年。学生丙:他是一个维护祖国尊严、大义凛然的少年。5.分角色朗读最后一段。五总结全文,拓展延伸1.总结:少年的行为令我们敬佩,在他最需要钱的时候,他没有向金钱低头,而是维护了祖国的尊严,他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2.你还知道哪些关于热爱祖国的故事?讲给大家听。1.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教学时,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及认知特点,采取不同的读文方式,让学生尽快熟悉课文,采用自读、同桌读、小组合作读等方式读懂读通课文,对重点词语、句子的理解也融入朗读课文中,在语言环境中理解。2.在本课教学时,要选择巧妙的切入点:在深入与文本对话后,将课文解读为“回老家”“捡硬币”“扔硬币”三部分。先以“回老家”为切入点,抓住“领事馆”体会少年的爱国之情;通过了解少年被拐卖的遭遇和遭虐待的情景,理解少年为什么会“低声道谢”。捡硬币的原因是因为他非常需要钱,从而与后面的“扔硬币”形成强烈的对比。前面是“捡”,后面是“扔”,包含的是少年对祖国深深的爱1.选字填空。到道(道)路(道)歉(道)谢迟(到)买卖出(卖)(卖)艺收(买)叫(卖)2.摘抄课文中表现少年爱国精神的语句。1.作者介绍亚米契斯(18461908),意大利作家。曾在军事学校学习。所写日记体小说心(亦译爱的教育),描写学生生活,提倡谅解和友爱。代表作品有爱的教育公共马车工人女教师小抄写员等。2.爱的教育爱的教育是一本令全世界亿万人感动而泣的伟大作品。作者亚米契斯谨以此书奉献给9岁到13岁的小学生们!这本书以一个孩子的口吻告诉我们:素质教育就是“爱的教育”。对父母的爱、对教师的爱、对同学的爱是孩子做人的根本,也是其他素质的基础。爱的教育一书细腻、生动地刻画了各种高贵品质爱国、善良、侠义、英勇、宽大、无私,令人深受感动。爱的教育的特色在于它以孩子的口吻、孩子的笔触、孩子的眼光,来写孩子的生活和思想。全书采用日记体的形式,更具真实感,更能贴近孩子的内心,也更能被孩子们接受,是那些空洞的理论与说教,以及那些抽象的教科书所无法比拟的。这本书是为人父母、为人师长、为人子女者一生必读的教育经典。附送:2019年三年级语文上册 第4单元塞北江南小镇的早晨教案 北师大版教学要求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习抓住重点句理解自然段主要内容的方法。3.了解江南水乡小镇早晨特有的美景,以及小镇的发展与变化,体会作者对小镇的赞美之情。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重点难点1.学会本课的生字。2.学习抓重点句理解自然段主要内容的方法。理解难句。(1)不时有一只小船从半月形的桥洞中悄悄钻出来,从河上轻轻漂过。船驶远了,但船工哼的小调,还在河上轻轻荡漾。(2)卖东西的人一张张淳朴的脸上带着微笑,热情地向走近的人介绍着自己的产品。(3)小镇在变化,小镇在前进!3.感受小镇早晨的特点。教学课时两课时 知识点详解 小镇的早晨桃源是江南水乡的一个小镇,交通工具只有小船。 “只有”强调了船在桃源交通方面的重要作用。 露,在这里读l。鱼肚白:指近似于鱼腹部的颜色,一般指黎明时东方的天色。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表现了小镇的恬静。这句话是这一自然段的总起句,指出了小镇的第一个特点平静。把波纹比喻成鱼鳞,用“霞光”“银鳞”从色彩上加以渲染,写出了河面的美丽、安静。说明了小镇的船多,同时说明船停着没动,表现出小镇早晨的安静。加点的词有什么作用?当东方刚刚露出鱼肚白时,木船的橹声,把小镇唤醒。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桃源是江南水乡的一个小镇,其特点是水多、船多。小镇的早晨是安静的。这句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淡淡的霞光下,河面闪烁着一片片银鳞。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河水清得透明,静静地和街道并行穿过小镇。沿街的河边停满了各式各样的小船,一只紧挨着一只。加点的词有什么作用?两座拱形的石桥遥遥相对,坐落在镇两头。不时有一只小船从半月形的桥洞中悄悄钻出来,从河上轻轻漂过。 漂:浮在液体表面,不动或移动。不好。“悄悄”“轻轻”“漂过”写出了小舟的轻巧,衬托了小镇的安静。重点句解析:这是以动衬静的写法,即用船工的小调衬托小镇早晨的安静。这句话是这一自然段的总起句,指出了小镇的第二个特点热闹。用比喻的手法形象地展现了街上的热闹景象。重点句解析:“人群”说明来来往往的人很多;“不由自主”说明拥挤的人群使你走路也由不得自己;“随着”更加表现出人多、拥挤。有。列举了这么多物产,说明了小镇的富庶,市场的繁荣,这也是小镇热闹的写照。把加点的词删去好不好?船驶远了,但船工哼的小调,还在河上轻轻荡漾。你知道这一句话运用了什么写法吗?段导读:小镇的早晨是安静的。小镇的早晨又是热闹的。这句话在文中有何作用?走在街上,仿佛置身在欢闹的海洋里。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路不宽,人很多,你会不由自主地随着人群向前走。作者是怎样表现街上人多的?沿街摆满了各种蔬菜、水果和土特产。那刚从地里拔下来的小白菜、油菜,还带着晶莹的露珠,鲜嫩嫩的;那刚从河里捕来的大鱼小虾,又蹦又跳,水灵灵的;还有雪白的小羊、长毛兔、大鹅真叫人目不暇接。这句话写沿街摆满了各种各样的蔬菜、水果和土特产。这些和小镇的“热闹”有关系吗?卖东西的人一张张淳朴的脸上带着微笑,热情地向走近的人介绍着自己的产品。 描写了小镇人的淳朴、热情。写小镇除了安静、热闹的特点外,忙碌是小镇最大的特点。这句话起引领下文的作用。运用了排比,依次写了学生、妇女、店员忙碌的身影,具体表现了小镇早晨忙碌的特点。 缫丝:将蚕茧抽出蚕丝的工艺概称缫丝。对比。通过今昔对比,歌颂小镇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深化了文章的主题。此句为点睛句。“变化”是指人们创造着小镇美好的新生活,而且这种变化是不断发展的,小镇的明天会更好!这一句话有什么作用?段导读:小镇的早晨是热闹的。小镇的早晨更是忙碌的。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学生背着各色书包蹦蹦跳跳地去上学,妇女提着装满新鲜蔬菜的篮子从集市上回来,街道两旁卖早点的店铺不停地招呼着过往行人。这一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河对岸移动着一条彩色的人流,那是去工厂上班的农家姑娘。她们衣着鲜艳,步态轻盈。句导读:农家姑娘去工厂上班,“衣着鲜艳”“步态轻盈”写出她们的欢快心情。这儿盛产蚕茧,但过去一尺丝绸一根丝线都要从外地买来。如今,这里办起了自己的缫(so)丝厂、丝织厂、服装厂。写“过去、如今”,这是什么写法?小镇在变化,小镇在前进!这句话有什么作用?段导读:小镇的早晨是忙碌的。第二部分(第24自然段):具体写小镇早晨安静、热闹、忙碌的特点。啊,多美的小镇的早晨!第三部分(第5自然段):抒发对小镇的赞美之情。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习根据重点句概括自然段主要内容的方法。3.了解江南水乡小镇早晨特有的景象,以及小镇的发展与变化,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感情。1.反映江南水乡小镇早晨的图片或录像。2.江南小调的录音。3.幻灯或实物投影。一揭示课文题目1.导入:你们去过江南吗?到过江南水乡的小镇吗?那里的早晨是怎样的景象?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2.板书:小镇的早晨出示图片或录像:江南水乡的小镇。教师有感情地配乐讲解:在我国江南水乡有许多古朴的小镇,这里小桥流水,绿树繁茂。你们瞧,这便是桃源,它就是这众多小镇中的一个。这里的交通工具只有小船。当东方刚刚露出鱼肚白时,木船的橹声把小镇唤醒。二初读课文1.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纠正字音,你认为哪些字的读音应注意,提醒大家注意。“衣着”的“着”是多音字,在这里读zhu。“缫丝”的“缫”读so,不读jio。3.理解词义。荡漾:(水波等)微微起伏波动。遥遥:形容距离远。课文指两座拱形的石桥相距很远。淳朴:厚道朴实。步态轻盈:走路时脚步轻快的样子。目不暇接:东西太多,眼睛看不过来。暇,空闲。缫丝:把蚕茧浸在热水里,抽出蚕丝。4.指名读课文,思考:小镇的早晨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可与同桌讨论)学生甲:小镇的早晨是美丽的。学生乙:小镇的早晨是安静的。学生丙:小镇的早晨是热闹的。学生丁:小镇的早晨是忙碌的。三学习第二自然段1.默读第二自然段,思考:本段共有几句话?是围绕哪句话讲的?从哪些词句可以体会出小镇的早晨是安静的?回答问题要点:(1)淡淡的霞光。(体会出早和美丽。)(2)一片片银鳞、河水清得透明,静静地和街道并行穿过小镇。(体会出河面的静以及景色的美。)(3)河边停满各式各样的船、紧挨。(体会出船多和静。)教师出示需重点体会的句子:不时有一只小船从半月形的桥洞中悄悄钻出来,从河上轻轻漂过。船驶远了,但船工哼的小调,还在河上轻轻荡漾。比较:“哼”与“唱”有什么不同?(体会“哼”字)注意:学生每体会出一处,就让他有感情地读出来。2.概括出这一自然段的主要内容。(小镇的早晨是安静的。)3.有感情地朗读,试着背一背自己喜欢的句子。4.出示幻灯片,指导背诵。5.小结:通过朗读,的确能感受到小镇的早晨是安静的,这安静蕴涵着美。小镇的早晨还有什么特点?四学习第三自然段1.第三自然段是围绕哪句话讲的?从哪儿体会出来的?四人小组讨论。2.以小组的形式汇报,同学之间可以互相补充。学生体会的要点:(1)人多。(第二、三、六句)(2)货多。(第四句)重点体会的句子:卖东西的人一张张淳朴的脸上带着微笑,热情地向走近的人介绍着自己的产品。3.学生读第三自然段,感受深刻的句子。4.概括出本段的主要内容:小镇的早晨是热闹的。5.小结:小镇的人多,货物新鲜,怎能不热闹?五学习第四自然段1.小镇的早晨还有什么特点?请你读读第四自然段,你读懂了什么?学生甲:忙碌。2.质疑:你还有什么不懂的吗?问题:为什么说小镇在变化,小镇在前进?这与小镇的忙碌有什么关系?3.同桌讨论。4.学生回答要点:(1)“这儿盛产蚕茧,但过去一尺丝绸一根丝线都要从外地买来。如今,这里办起了自己的缫丝厂、丝织厂、服装厂。”从这句话可以看出小镇在变化,小镇在前进。(2)小镇在变化,小镇在前进,这与小镇的忙碌有什么关系?正是因为小镇的人们在辛勤地忙碌,他们在建设自己的家乡,小镇才能不断地变化,不断地前进。六学习第五自然段1.把你喜欢的句子读给大家听。2.小结。(放录音:轻柔舒缓的江南乐曲)江南水乡小镇的早晨是安静的、热闹的,然而又是忙碌的。在小镇走一圈,我们感受到这里的人热情朴实。这里的景色优美,走在小镇上,你会不由得发出赞叹。3.学生与教师同时读第五自然段:啊,多美的小镇的早晨!1.叶圣陶老先生曾说“教是为了不需要教”,这就要求教师要注重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作为阅读教学,教师的任务不单单是组织学生把书读懂,更重要的是要指导学生掌握读课文的方法,指导学生在读书中“学会求知”。课文第二自然段紧紧围绕“小镇的早晨是安静的”一句,通过对“河面”“河水”“小船”“石桥”等景物的描写,刻画了“江南水乡的一个小镇”的恬静美,那意境读来让人沉醉。由于重点句相当明显,所以学生在读书品悟时没有什么困难。但是要使学生对小镇的早晨“是安静的”感悟得更深,并领悟其反衬的表达方法,还需进一步引导。如教师对学生说:“安静是没有声音的的意思。在这段话中,前面写小镇的早晨是安静的,后面又说船工哼的小调,还在河面上轻轻飘荡这不是前后矛盾吗?”学生通过读课文领悟到:船已经“驶远了”,而船工“哼的小调”“还在河面上轻轻荡漾”,听得是那么清晰。此外用驶出去很“远”的小船却能听到船工哼唱的小调,来衬托小镇早晨的“安静”,这是一种以动衬静、以声衬静的写法。2.课文第三自然段主要是引导学生体会小镇热闹非凡的景象。为感受人群熙熙攘攘,生活有序的景象,让学生课前观察街头集市,充分体会小镇热闹兴旺的美。这时再配以节奏欢快的音乐,学生边读边体会热闹的景象3.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教学第四自然段时,教师应先让学生自学第四自然段,想想有什么问题要提出来。这一过程在教学时还要照顾不同层次的学生,一般先由基础较差一些的学生解决课文中的共性问题,并积极引导尖子生对个性问题进行探讨,以求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发展。这一参与过程既使学生掌握了知识,又培养了听说能力、判断能力。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课文写了小镇的早晨安静、热闹和忙碌的特点。(2)摘抄课文中你喜欢的语句。(最少三句)2.你喜欢这个小镇的早晨吗?为什么?1.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2.正确、规范地书写生字。生字卡片,音乐。一检查复习1.指名分节配乐朗读课文,师生评议。2.用生字卡片检查生字的认读情况。二自主识字1.用自己喜欢的识字方法识记字形。2.交流汇报。镇:左右结构。“真”字里面三横,加“钅”,就是“镇”。拔:左右结构。右边是“”。三扩词练习摆:摆布摆动摆弄摇摆满:满面春风满意满足满载而归教学本课生字、词时,教师可以把主动权让给学生,让学生自学生字、词。只是在学生自学的过程中对字的音、形、义的特点加以指导,并把学生易读错的字拿出来强调。如“着”是多音字,在“衣着”一词中读“zhu”;“捕”字应读“b”,不读“p”等。对其他难以理解的词,教师则让学生通过查字典的形式来理解,效果会很好。1.看拼音,写词语。qiodn桥洞bidn摆动lzh露珠2.给下面的字加偏旁,组成本课的生字,再组词。真镇(小镇)由油(汽油)太态(态度)星醒(苏醒)直置(安置)辰晨(清晨)3.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语。(安静)的早晨(淡淡)的霞光(热闹)的小镇(晶莹)的露珠(勤奋)的学生(新鲜)的蔬菜(美丽)的姑娘(淳朴)的笑脸4.照样子,写词语。鲜嫩嫩 水灵灵 笑眯眯 亮闪闪蹦蹦跳跳 高高兴兴 快快乐乐 整整齐齐又蹦又跳 又高又瘦 又快又好 又唱又跳(答案不唯一)1.江南六大古镇之一江苏昆山周庄说到周庄就不能不说桥。周庄的桥,古意朴拙,形态各异,耐人寻味:贞丰桥畔诗韵悦耳,富安桥桥楼台壁,而最知名的无疑就是双桥。双桥地处周庄中心地段,位于交叉的河道上,呈直角状排列,当地人称“钥匙桥”。当年著名油画家陈逸飞画了此桥后,曾经被美国石油大王收藏。后来石油大王访华时又将这幅画转送给邓小平。从此,周庄随着双桥一起在世界上声名鹊起。2.江南六大古镇之二江苏吴江同里同里古镇的民居不少,虽不像周庄全部沿河而建,却给人空间感。这里的河道更为开阔,是用青石板铺成的。在同里最为出名的是“一园、两堂、三桥”,都是古色古香的造型。一园是江南名园退思园,此园在不大的面积里精巧安排,使得小小的园林给人一种移步换景千变万化的感觉。两堂指的是崇本堂、嘉荫堂。三桥指的是太平桥、吉利桥和长庆桥。3.江南六大古镇之三江苏吴县市甪(l)直镇甪直位于江苏吴县市,是江南六个著名古镇之一,位于苏州城东南25千米,唐代诗人陆龟蒙曾隐居于此。古镇占地面积约1平方千米,保护区面积为4平方千米,地理位置优越,镇内河网交错,碧水环绕,桥桥相望,景色美好。甪直镇的特点是水多桥多,桥多而密。有一些桥是建于宋代、明代的桥梁,这里同周庄一样也是很有江南水乡特色的4.江南六大古镇之四浙江湖州南浔南浔古镇位于浙江和江苏的交界处,是江南地区知名度极高的古镇。镇上名园古迹甚多,历史上最盛时期有大小园林20余座,现存有小莲庄、颖园和嘉业堂藏书楼等,明代百间楼风貌奇特,清代张石铭和张静江故居别有情致。江南水乡的南浔不单外美,而且内秀,富有浓郁的文化气息。南浔的将点在于有众多的江南名园,而且这些园子多有中西合璧的风格。其中最著名的是江南名园小莲庄和嘉业藏书楼。5.江南六大古镇之五浙江嘉善西塘西塘,有着非常丰富的历史文化积淀。春秋战国时代,西塘就是吴越两国相争的交界地,故也有吴根越角之称。西塘地势平坦,河流纵横,自然环境十分幽静,一拱如月的石桥,桨声四起的流水,青瓦灰墙的人家,处处绿波荡漾,家家临水映人。小镇上保存着完好的明清建筑群落,廊棚和古弄堪称“双绝”,具有别样的风韵。只是别忘了,在一处又一处诱人的景色中,留意西塘那些寻常的巷陌、寻常的人家,那才是西塘最为迷人的景色。西塘宛若一支幽幽的洞箫:深沉、幽雅,意境绵长悠远。6.江南六大古镇之六浙江桐乡乌镇乌镇不大,却是水陆交通要地。古镇内河道如织、石桥纵横、高墙深巷、水阁飞檐,到处呈现典型的水乡景致。在乌镇游览,眼里满是水的影子。踏着百年前的石板路,人和周围的一切都好像在水雾织成的梦里。乌镇是一个颇具历史的古镇,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文学家茅盾就诞生在这里,其故居本身就是一幢很有特色的古民居乌镇依河道而建的廊棚极富水乡韵味,是古镇上典型的建筑。廊棚既可以为路人遮风避雨,又是小镇居民休闲聊天的交际场所。乌镇街道上清代的民居建筑保存完好,梁、柱、门、窗上的木雕和石雕工艺精湛。乌镇民居的特别之处是在墙上常常涂有类似于黑色的油漆。据说这种涂料涂了以后可以起到保护墙面的作用,而黑色在江南桐乡一带被称为“乌”,因此称“乌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