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第6课 求索真理的历程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4.ppt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5698814 上传时间:2020-02-05 格式:PPT 页数:65 大小:8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第6课 求索真理的历程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4.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5页
2019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第6课 求索真理的历程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4.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5页
2019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第6课 求索真理的历程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4.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六课求索真理的历程 改造 物质 客观物质性 社会历史性 动力 目的 相符合 一个 最基本 具体的有条件的 反复性 上升性 波浪式前进 螺旋式上升 1 实践 1 概念 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 2 特点 客观物质性 能动性 社会历史性 考点一辩证唯物主义的实践观 2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1 正确认识实践的含义 1 实践以人为主体 这意味着实践是人类特有的活动 不同于动物的本能活动 2 实践不是纯粹的思维活动 认识活动 它是以客观事物为对象的物质活动 3 实践是一种直接现实性活动 它可以把人们头脑中的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 4 不能扩大实践的外延 如不能认为 实践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 或 实践是人们改造整个世界的活动 也不能缩小实践的外延 如不能认为 实践是人们改造自然界的活动 或 实践是人们改造社会的活动 实践是一种客观的物质活动 同时 实践又是人的有目的 有意识的能动性活动 因此 实践既不是纯客观的物质活动 也不是纯主观的思维活动 它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 是主观性和客观性相统一的活动 准确理解实践的基本特征在涉及实践的基本特征时 材料中强调 计划 方案 规划 的制定一般体现的是实践具有能动性 材料中强调历史过程的一般体现的是实践的历史性 材料中强调 合作 等的一般体现的是实践的社会性 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基本观点 实践是 A 人的精神活动B 人的理性行为C 人的日常生活D 人的存在方式 解析 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 因此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 而人的精神活动 理性行为是意识活动 不能等同于实践 人的日常活动是实践的具体表现 不是实践的概念 选D 答案 D 2 注意四个区分 曾几何时 由于技术所限 人类眼中的海洋只是邻近的一方水域 随着造船技术的提高和海上罗盘的使用 人类进入地理大发现时代 视野投向更广阔的海域 而今 借助载人深潜器 大洋钻探船等高新技术设备 深海世界的神秘面纱逐步被揭开 这表明 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A B C D 解析 人类造船技术的进步 促进了对海洋认识的提高 体现了 材料没有强调人类改造世界 揭开深海世界神秘面纱的目的等内容 排除 答案 A 3 正确区分认识的来源与途径 4 正确区分认识的目的 认识的直接任务 根本任务 5 不能说盲目的实践是没有认识指导的实践盲目的实践是指受到错误认识指导的实践 这种实践必然导致失败的结果 不受认识指导的实践是没有的 实践是有目的 有意识的能动性活动 早期人类的生产生活往往依赖河流 视河流为主宰命运之神而顶礼膜拜 工业革命后 人类以河流的主人自居 肆意开发利用河流 遭到了河流的报复 今天 人们重新认识人与河流的关系 致力于追求人与河流的和谐 由此可见 实践是物质性的活动 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 实践具有目的性 认识的最终目的是形成理性认识 实践具有历史性 认识必然打上历史和时代的烙印 实践是有意识的活动 认识是促进实践发展的动力A B C D 解析 随着人类实践的发展 人们对人与河流的关系的认识由 顶礼膜拜 到 以主人自居 再到 追求人与河流的和谐 这体现了实践具有物质性 实践决定认识 这一过程也体现了实践具有历史性 认识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 正确 认识的根本任务是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认识的最终目的是指导实践 错误 实践决定认识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 错误 答案 B 每年的两会召开之前 各地的人大代表 政协委员深入基层 广泛了解民意 听取群众呼声 积极酝酿建议 提案 材料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A 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B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C 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D 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 解析 材料中 听取群众呼声 积极酝酿建议 提案 体现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正确 A C D材料没有体现 均不符合题意 答案 B 1 真理的含义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 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2 真理的特点 1 真理具有客观性 认识是对客观对象的反映 符合客观对象的认识就是真理 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 对同一个确定的对象的真理性认识只能有一个 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 考点二辩证唯物主义的真理观 2 真理的具体性和条件性 真理是具体的 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 都是主观与客观 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真理是有条件的 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 如果超出这个条件和范围 真理就会变成谬误 3 真理和谬误 1 区别 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 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谬误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错误反映 2 联系 真理与谬误之间相互依存 互为前提 相互转化 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3 真理的客观性表明 真理与谬误的界限不容混淆 真理的条件性和具体性表明 真理和谬误往往是相伴而行的 4 认识过程 1 认识的反复性 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 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2 认识的无限性 人类认识是无限发展的 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3 认识的上升性 从实践到认识 从认识到实践的循环是一种波浪式的前进和螺旋式的上升 真理永远不会停止前进的步伐 它在发展中不断地超越自身 4 方法论要求 与时俱进 开拓创新 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 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是我们不懈的追求和永恒的使命 1 注意认识真理的三个误区 对同一对象可以有多个真理 真理在任何情况下都是真理 真理是一成不变的 2 真理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 而其形式是主观的 属于认识范畴 不能把真理等同于客观实在 3 真理的具体性 真理的条件性真理的具体性是真理相对于特定过程来说的 强调纵向的变化 而真理的条件性是相对于适用的条件和范围来说的 强调横向的变化 2016 上海卷 从确立 两个一百年 奋斗目标到提出 中国梦 从把握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到牢固树立五大发展理念 蕴藏鲜明时代内涵的治国理政总体方略与时俱进 不断发展 治国理政总体方略的发展所体现的哲理是 A 人类社会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B 真理反映的对象是客观事物及其规律C 真理性的认识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D 理论是否正确一定要经过实践的检验 解析 治国理念总体方略与时俱进 不断发展 体现了认识的发展与丰富 故C符合题意 材料体现的是认识的发展 而不是人类社会的发展 故A与题意不符 B是对真理概念的理解 与题意无关 材料强调了认识的发展 但是没有涉及检验认识正确与否 故D与题意不符 答案 C 下边漫画 作者 周锐 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对事物的认识受主体差异的影响 认识和改变规律是克服困难的条件 辩证的否定是事物之间相互的否定 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A B C D 解析 漫画中对门槛的解释与人们通常对门槛的理解是不同的 这是因为认识主体不同而形成不同的认识 故应选 漫画对门槛的理解包含两种情况 过去便是门 过不去就成了槛 而我们通常所说的门槛指的是后者 这说明真理是具体的 有条件的 故应选 规律具有客观性 人们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 但不能改变规律 故不选 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 是 扬弃 而不是事物之间相互的否定 故不选 答案 B 有用的就是真理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能够正确指导人们的实践 在改造世界的活动中获得成功 因而它是 有用 的 但 有用 的不一定都是真理 因为人的价值观不同 人们的价值评价标准 即 有用 的标准是不同的 有用就是真理 以主观需要作为衡量真理的标准 否认了真理的客观性 是错误的 实用主义者詹姆士认为 有用的观念就是真理 詹姆士关于真理的说法错在 A 否认真理的客观性B 强调真理的实用性C 否认真理的具体性D 漠视真理的条件性 解析 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 真理最大的特性就是它的客观性 有用就是真理 的要害在于抹杀了真理的客观性 混淆了真理和谬误的界限 并会导致真理多元化 A符合题意 B C D不符合题意 答案 A 4 正确理解认识发展的过程在实践基础上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是认识过程的第一次飞跃 从认识到实践是认识过程的第二次飞跃 从深度上讲 认识需要逐步深化 从广度上讲 认识应当不断扩展 从变化上讲 认识必须向前推移 认识是无止境的 如下图所示 5 认识是有限性和无限性的统一从每一具体认识 人的现实认识能力上看 任何认识都是有限的 任何认识都不是终极认识 从认识的目的 人的认识能力的发展上看 认识又是无限的 另外 我们不能因为认识具有有限性就认为世界是不可知的 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的事物 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 1 认识受各种条件了限制 并不意味着人类没有彻底认识世界的能力 2 认识具有反复性 并不意味着人们无法正确认识事物 3 单个人的认识能力是有限的 并不意味着人类的认识能力是有限的 2015 全国新课标卷 长期以来 画家笔下的马往往是四蹄齐伸 腾空飞奔 然而 高速相机连拍的照片显示 飞奔时的马蹄是交替着地移动的 但是 当画家画出马蹄交替移动的奔马时 有人却批评画得不像 这表明在艺术领域 A 认识的发展与认识工具的进步没有直接关系B 以往的认识经验阻碍认识的发展C 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 没有客观的评价标准D 人们的主观世界对认识的影响更加显著 解析 本题考查主观因素对认识的影响 A错在 没有直接关系 B错在 阻碍 表述太绝对 人们对事物的艺术领域也有客观的评价标准 C错误 答案 D 经济建设与生态建设的协调发展 通俗地讲 就是要金山银山和绿水青山 某地在实践中对这 两座山 关系的认识经过了三个阶段 一是用绿水青山去换金山银山 二是既要金山银山 也要保住绿水青山 三是绿水青山本身就是金山银山 这一认识过程 每一阶段的特点相同 是一个由浅入深的发展过程 是一种圆圈式的循环运动 经过实践和认识的多次反复达到了更高境界A B C D 解析 事物发展的每个阶段都有其阶段性特点 错误 人们对 两座山 关系的认识的三个阶段 每一阶段均是在前一阶段基础上的深化 是多次反复认识后的发展 正确 认识过程是波浪式前进螺旋式上升的过程 错误 答案 D 2016 浙江卷 漫画 水没多深 提醒我们 A 失败是成功之母B 客观事实是复杂的C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D 一个人只有亲身实践才能获得正确认识 解析 从画面上看 这是用一条一边非常深 另一边非常浅的河来比喻股市复杂多变 漫画主旨强调我们想要正确认识事物不能只看到局部 应该深入分析 认识到客观事物的整体 B符合漫画寓意 A不符合题意 没有调查固然没有发言权 但不全面的调查也没有发言权 C不选 D说法本身错误 因为人们获得正确认识的途径可以是亲身实践 也可以是学习 答案 B 在复习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时 要结合人们改造自然 社会改革和科学实验的相关成果来进行复习 在复习认识的发展过程时 要结合人类对自然或我党对某些问题的探索过程进行理解 在复习时要注意以下设问角度 1 运用实践和认识的知识 分析我党对转方式调结构 生态文明建设 问题的认识是如何不断深化的 2 运用真理的相关知识 分析说明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正确态度 3 运用认识论的相关知识 分析说明我们党对 探索过程 4 运用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的知识 说明人类航天事业的发展所蕴含的哲学道理 考情探究 真题回顾 1 2017 全国新课标卷 某科技创业园区创建了集创业者 专家等多种资源于一体的创新平台 零工社区 各类专家以 打零工 的方式回答 解决创业者提出的问题 创业者通过与专家交流 获得信息资源 把创新思路转化为产品 提高了创业成功率 零工社区 推动创新创业发展得益于 专家及时回应和解答创业实践中的新问题 创业者用直接经验检验专家的间接经验 专家及时把创业者的实践经验上升为系统的理论 创业者善于把创新认识转化为创业实践成果A B C D 答案 B 解析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我们不能用直接经验去检验间接经验 说法错误 专家及时把创业者的实践经验上升为系统的理论材料中没有体现 与题意不符 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2 2017 全国新课标卷 2016年9月 袁隆平领衔的超级杂交稻第五期攻关项目第二次测产验收在湖南某地进行 攻关品种 广湘24S R900 的测产没有达到预期目标 未能通过验收 面对失败 袁隆平坦然接受 这一事例反映的认识道理是 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认识主体对于获得真理性认识没有影响 不成功的实践对认识的发展没有价值 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实践和认识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A B C D 答案 B 解析 广湘24S R900 的测产没有达到预期目标 未能通过验收 这说明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实践和认识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正确 认识主体的实践水平 价值观念等也会对获得真理性认识产生影响 不是没有影响 错误 不成功的实践对认识的发展也是有价值的 错误 故本题选B 3 2017 全国新课标卷 恩格斯指出 认识中 不仅每个已经解决的问题都引起无数的新问题 而且每一个问题也多半都只能一点一点地 通过一系列常常需要花几百年时间的研究才能得到解决 对这种认识现象的合理解释是 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决定了认识的反复性 认识的局限性意味着达不到真理性认识 真理与谬误的转化使认识呈现为封闭式循环运动 认识对象 认识主体和实践的无限发展导致认识的无限性A B C D 答案 B 解析 真理是主观与客观相符合的认识 认识虽然有局限性 但只要我们与时俱进 开拓创新 在实践中是可以认识和发现真理 错误 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 但从实践到认识 从认识到实践的循环是一种波浪式前进或螺旋式上升的过程 而不是封闭循环过程 错误 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 正确选项为B 4 2016 全国新课标卷 习近平强调 要从推动科学决策 民主决策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增强国家软实力的战略高度 把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作为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切实抓好 重视智库建设的认识论依据是 脑力劳动者的认识活动越来越具有直接现实性 任何具体的认识主体总是具有自身的局限性 不同认识主体相互取长补短有利于发现真理 得到不同认识主体认同的知识才具有真理性A B C D 答案 C 解析 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 说法是错误的 重视新型智库建设是因为人们的立场 观点和方法不同 每个人的知识结构 认识能力和认识水平不同 对同一个确定的对象会产生多种不同的认识 需要相互取长补短 且人的认识具有反复性 要与时俱进 检验和发展真理 符合题意 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 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是错误的 故本题答案选C 5 2016 全国新课标卷 1708年 清政府组织传教士绘制中国地图 历经10年成功绘制的 皇舆全览图 已达到很高的科学水平 却一直被作为密件珍藏于内府 反之 参加测绘的传教士把资料带回西方后整理发表 使西方在相当长一个时期内对中国地理的了解超过中国人 可见 皇舆全览图 价值的实现 以对其价值的真理性认识为前提 取决于其科学内容适用范围的扩大 受到人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的制约 以其科学内涵的不断发展为条件A B C D 答案 B 解析 中国和西方对待 皇舆全览图 的态度是不一样的 是因为两国不同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影响的结果 故 符合题意 要实现其价值 首先需要对该事物的价值有一个准确的判断 故 符合题意 事物价值的实现由事物自身和对事物正确认识等因素影响 而不是取决于科学内容范围的扩大 故 说法错误 事物价值的实现会随着时间 地点 条件 范围等因素的变化而发展变化 从而也会不断丰富事物的内涵 因此不说以内涵发展为条件 故 说法错误 6 2016 全国新课标卷 阅读材料 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药学家屠呦呦因发现青蒿素治疗疟疾新方法而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这是中国本土培养的科学家首次获得诺贝尔奖 疟疾是威胁人类生命的一大顽疾 困扰了人类几千年 20世纪60年代末 治疗疟疾的常用药物 氯喹或奎宁的药效已经减弱 疟疾的发病率再次升高 为了找到新型抗疟药物 中国政府启动了研制治疗疟疾药物的 523项目 中医研究院成立以屠呦呦为组长的科研组参加研究工作 在极为艰苦的条件下 屠呦呦小组与全国7个省市 30多个单位的科研人员协同合作 经过数百次试验 无数次失败 并从 肘后备急方 等传统中草药文献中获得灵感 汲取智慧 最终使用乙醚从青蒿中提取了疗效高的青蒿素 开创了治疗疟疾新方法 挽救了全球数百万人的生命 世界卫生组织将青蒿素和相关药剂列入其基本药品目录 以青蒿素为基础的复方药物已经成为疟疾的标准治疗药物 屠呦呦说 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是中医中药走向世界的一项荣誉 它属于科研团队中的每一个人 属于中国科学家群体 用现代科学手段不断认识中医药 是我们一代代科研工作者的责任 结合材料 运用追求真理的知识说明我国科学家是如何发现疟疾新疗法的 答案 人们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 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受主客体条件的限制 追求真理是一个曲折的过程 具有反复性 根据社会的需要选择课题 克服困难 反复试验 经历多次失败仍坚持不懈 发挥团队精神 协作攻关 发掘中国传统中医中药学资源 并与现代科技相结合 将研究成果应用于疟疾治疗实践 接受检验 模拟演练 1 自从塑料被广泛使用以后 白色污染 一直困扰着人类 中美研究人员通过科学实验发现 黄粉虫可以吞食和完全降解塑料 他们还从黄粉虫体内分离出靠聚苯乙烯生存的细菌 这项研究对治理 白色污染 具有重要意义 由此可见 科学实验是认识的唯一来源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实践为人们提供日益完备的认识工具A B C D 答案 C 解析 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 故 错误 中美研究人员的成果目的在于治理 白色污染 体现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故 符合题意 研究人员通过科学实验的实践活动证明了黄粉虫可以吞食和完全降解塑料 体现了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故 符合题意 材料中并未涉及认识工具 故 不符合题意 2 PX 即二甲苯 其毒性跟酒精差不多 可是有人却出于某种目的 将百度百科词条中的 PX 毒性由 低毒 改为 剧毒 导致很多不明真相的群众认为 PX 工厂是剧毒工厂 有人说 谣言重复千遍便成了真理 该说法 强调了量的积累的重要性 看到了认识具有反复性和不确定性 否认了真理的客观性 否认了真理的条件性和具体性A B C D 答案 C 解析 题中说法是指谣言经过千遍的重复就会变成真理 强调量变达到一定程度会发生质变 符合题意 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正确反映 具有客观性 谣言不会因为重复多次就变成真理 符合题意 认识具有反复性 无限性 中的 不确定性 说法错误 本题没有涉及真理的条件性和具体性 与题意不符 热点材料 推进 法治中国 建设2018年3月11日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张德江作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 总结了过去五年全国人大的立法 监督等工作 五年来 十二届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法律25件 修改法律127件次 作出法律解释9件 立法数量多 分量重 节奏快 效果好 在回顾过去五年立法工作时 张德江说 十二届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着力加强重点领域立法 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张德江总结了9方面成果 审议提出宪法修正案草案 健全保证宪法实施的法律制度 加快国家安全法治建设 推进编纂民法典和制定民法总则 加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立法 用法律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 为改善民生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坚定维护宪法和基本法确立的特别行政区宪制秩序 科学立法 民主立法 依法立法取得新进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 习近平总书记把依法治国摆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关键位置来谋划 推进 先后作出许多部署 勾勒出法治中国建设的新图景 依法治国的格局实现了重大转型升级 即从 摸着石头过河 到顶层设计 科学布局的升级 从建设法律体系到建设法治体系的升级 从法律大国到法治强国的升级 从有法可依到良法善治的升级 从形式法治到形式法治与实质法治有机结合的升级 这都为建设法治中国的高远目标奠定了扎实基础 五年来 我国法治建设的步伐一步步向前 让公平正义更可见可感 让法治观念更深入人心 知识链接 原创训练 1 党的十八大以来 依法治国的格局实现了重大转型升级 即从 摸着石头过河 到顶层设计 科学布局的升级 为建设法治中国的高远目标奠定了扎实基础 从哲学上看 从 摸着石头过河 到顶层设计 科学布局的升级体现了 理论与实践是辩证统一的 量变和质变是密不可分的 整体和部分是相辅相成的 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A B C D 答案 B 解析 摸着石头过河 所蕴含的哲理是实践 顶层设计 所蕴含的哲理是理论 故选 摸着石头过河 往往看到的只是局部 顶层设计 想到的是整体 故选 与题干无关 2 五年来 我国法治建设的步伐一步步向前 让公平正义更可见可感 让法治观念更深入人心 这说明 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认识具有无限性和上升性 真理与谬误往往是相伴而行的 认识是在实践基础上不断发展的A B C D 答案 A 解析 题干中 我国法治建设的步伐一步步向前 让公平正义更可见可感 让法治观念更深入人心 体现了认识是在实践基础上不断发展的 具有无限性和上升性 故 符合题意 选A 在题干材料中未体现 排除 3 党的十八大以来 依法治国从建设法律体系到建设法治体系的升级 从法律大国到法治强国的升级 从有法可依到良法善治的升级 从形式法治到形式法治与实质法治有机结合的升级 建设法治中国的高远目标说明了 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 真理是具体的 有条件的 真理的发展是一个不断被推翻的过程A B C D 答案 C 解析 真理面前人人平等在材料中没有体现 不选 材料表明了法治中国的发展过程 体现了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 入选 不同时期的法治内容不同 说明真理是具体的 有条件的 入选 真理是发展的过程 不是不断被推翻的过程 观点错误 故本题选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