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秋)六年级语文上册《凡卡》教学设计 沪教版.doc

上传人:sh****n 文档编号:5693873 上传时间:2020-02-05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秋)六年级语文上册《凡卡》教学设计 沪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19年(秋)六年级语文上册《凡卡》教学设计 沪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19年(秋)六年级语文上册《凡卡》教学设计 沪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年(秋)六年级语文上册凡卡教学设计 沪教版课题 凡卡课型讲读课文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 1学会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饥饿、礼拜、生锈、揉皱、昏暗、眯缝、耸肩、一缕、稀粥、撇嘴、起伏、匣子、冻僵、逗笑、窜过、逮住、孤儿、打搅、甜蜜、暖炕、耷拉、火柴梗、圣诞树、黑糊糊、笑眯眯、孤零零”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整体把握主要内容,了解凡卡悲惨的学徒生活,体会他极度痛苦的心情。3揣摩课文的表达方法,体会叙述、信、回忆穿插来写、苦乐对比的表达效果,体会课文结尾“梦”的含义。教学重点 1、理解凡卡写信的内容,了解凡卡的苦难生活,通过凡卡的神态、动作、联想,了解凡卡的内心世界。2、作者的叙述、信的内容和凡卡的回忆交叉在一起,同时交替使用了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这种复杂的穿插和变化人称的写法是学习上的难点。教学难点 1、理解凡卡写信的内容,了解凡卡的苦难生活,通过凡卡的神态、动作、联想,了解凡卡的内心世界。2、作者的叙述、信的内容和凡卡的回忆交叉在一起,同时交替使用了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这种复杂的穿插和变化人称的写法是学习上的难点。教具准备了解课文背景及作者资料,重点语句的课件查阅相关资料,感受旧俄时代人们生活的状况。第 一 课时学习目标 1学会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这些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整体把握主要内容学习重难点 1学会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饥饿、礼拜、生锈、揉皱、昏暗、眯缝、耸肩、一缕、稀粥、撇嘴、起伏、匣子、冻僵、逗笑、窜过、逮住、孤儿、打搅、甜蜜、暖炕、耷拉、火柴梗、圣诞树、黑糊糊、笑眯眯、孤零零”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整体把握主要内容教学过程活动内容活动方式补充与修改设计意图一、介绍背景,导入新课二、整体感知,理清脉络三、感受凡卡悲惨的学徒生活1、介绍课题:凡卡是人名,本文是以人名命名的。2、介绍作家情况、作品背景。3我们怎样才能读进去,感受人物的喜怒哀乐? 1按要求自读课文。(1)将课文读正确,读流利。(2)画出文中出现的人名及人物的身份。(3)将凡卡写信的段落标记出来。(3810111215自然段)(4)准备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凡卡。2检查自读情况。1快速默读课文,从凡卡的信里找出哪些段落是写他的学徒生活的。(81115自然段)2轻声读第815自然段,说一说凡卡在老板家里受到哪些虐待,画一画有关的词句。3结合词句,汇报交流。小结:凡卡在老板家里忍受着非人的折磨,吃不饱睡不好,还要挨打。联想他每天会怎样生活,没人的时候凡卡会怎样做,(如,偷偷地哭,想念爷爷,伤痕累累,捡东西吃等。)所以,凡卡才说“我的生活没有指望了,连狗都不如!”4自由读,说说你从感叹号和省略号中读出了什么。展开想象,把静止的省略号变成实在的生活内容。如:凡卡还受了哪些折磨?还可能怎样请求爷爷?5练习把凡卡的悲惨的生活和对爷爷倾诉的情绪通过朗读表达出来。6快速浏览第11自然段,说说你的发现。本文反映的是旧俄沙皇统治时期人民的悲惨生活。这一时期离学生生活非常遥远,交代课文背景能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理解凡卡写的信的内容,了解凡卡遭受的苦难。2.揣摩课文的表达方法,体会叙述、信、联想穿插来写和苦乐对比的表达效果,体会课文结合“梦”的含义。3.通过理解课文,了解旧俄沙皇统治下穷苦孩子的悲惨生活,激发痛恨不合理的社会制度、珍惜今天幸福生活的思想感情。教学重难点理解凡卡写信的内容,了解凡卡的苦难生活,通过凡卡的神态、动作、联想,了解凡卡的内心世界。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活动内容活 动 方 式补充与修改设计意图 一、学习“写信中”部分。二、学习“写信后”部分。三、启发想像,渗透教育。 1.提问:凡卡给爷爷写信的目的是什么?2.指导学习信的内容。(1)文中信的内容有六个自然段,请概括每一个自然段的内容。(2)指名根据段意有条理的叙述凡卡的悲惨遭遇。(3)指导品读“昨天晚上我挨了一顿毒打我就要死了” 凡卡为什么会挨打?“不知不觉”说明了什么?老板和老板娘是用什么打凡卡的?老板娘是怎么打的?“揪”“拖”“戳”“捞”这些动词说明了什么?店里的伙计是怎样对待凡卡的?凡卡睡在那里?睡的如何?“吃的呢,简直没有。”“简直没有”是什么意思?从哪里可以看出“简直没有”?3.指导学习第4、5、6自然段凡卡联想的内容。(1)第4、5自然段写了什么? (2)爷爷是怎样一个人?和爷爷在一起凡卡的心情如何?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诵第4、5自然段。 (4)第6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5)家乡的夜景在凡卡心中是怎样的?(6)用你的话描述一下凡卡的家乡是怎样的美?(7)指导朗诵第6自然段。(8)凡卡对爷爷和家乡的回忆表达了他怎样的心情?4.指导学习第13、14自然段凡卡联想的内容。(1)凡卡写到请爷爷帮他“摘一棵金胡桃”时,又想到了什么?(2)凡卡回忆起砍圣诞树这件事时心情是怎样的?(3)从哪里可以体会出凡卡这种快乐的心情?(4)指导朗读这两段。5.启发思考:乡下生活真的就那么美好吗?从哪里可以看出来?6.引导感受插叙的作用:乡下生活既然很苦,为什么在凡卡的回忆中却是那么美好呢?引导学生把乡下生活和莫斯科生活进行对比,进而弄懂作者写乡下生活“乐”是为了衬托学徒生活的苦。1.让学生自由朗读写信后的内容,把描写凡卡动作、神态的词句作上记号,体会他的内心活动。 2.指名读第20自然段,提问:凡卡是怎样寄信的?从中你体会到了他怎样的心情? 3.指名读第21自然段,提问:凡卡做了一个什么样的梦?可见他寄信以后在想些什么? 4.启发思考:凡卡的爷爷能收到这封信吗?为什么?这样的结局让你有什么感想? 1.启发想像,如果凡卡的爷爷通过别的途径知道了凡卡在莫斯科不行的遭遇,把他接回了乡下,爷爷能帮助他摆脱悲惨的命运吗? 2.引发思考:凡卡只有九岁,他本该像大家一样拥有金色的童年,可他的命运为什么那么悲惨呢?你从中懂得了什么?学生 从重点语段做具体分析,感受凡卡在鞋匠老板家所受到的虐待。 第4、5、6、13、14自然段是凡卡在写信过程中对过去生活的回忆,是文章的插叙部分。引导学生感受插叙的写法及应用,增强其语文素养。 对凡卡写信结局的思考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到凡卡命运的悲惨。 激发学生痛恨不合理的社会制度,珍惜今天幸福生活的思想感情。作业设计1 练习书写生字词。2摘抄让你感触深刻的句子,并写下自己的感受。附送:2019年(秋)六年级语文上册出塞教案 北师大版教学目标:1、结合工具书,自学古诗,了解故诗大意。2、诵读古诗,读悟结合,体会诗人丰富的情感,感受诗歌彰显出的博大人性美。3、课内外相结合,激发学生对唐诗的兴趣以及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之情。 教学过程: 一、出示诗歌,读诗 学生自由读。 二、破题而入,简析背景, 1、读诗题 师:告诉老师,诗题中的“塞”指什么? 生:关塞、边塞 师:从诗题中你知道这首诗应该是写什么内容的吗? 生:反映边塞生活或战事诗。 2、简单介绍边塞诗 课件出示 在唐代,有一批诗人(如高适、岑参、王昌龄、王维、李益等)十分擅长描写边塞征战生活,后人称他们为“边塞诗人”,形成了所谓的“边塞诗派”,边塞诗是唐代这个诗歌大国的一束奇葩。在边塞诗中,有出塞前出塞塞下曲塞上曲等众多的边塞诗,我们今天学的王昌龄的出塞是众多边塞诗中的极品,被尊为唐代七绝的压卷之作。 3、简介当时的历史背景 师:我国在秦、汉时代便修筑长城防御匈奴入侵。匈汉的战争自秦起,至汉,至唐,一直没有间断,在阴山一带,匈奴据此而常常入侵中原。 4、师:看到边塞,你想到什么? 生1:大漠、烽烟、长城、黄沙(自然环境艰苦) 生2: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王维) 生3: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 生4:战争、征人(战争场面惨烈) 生5:黄沙百战穿金甲,不斩楼兰誓不还。(王昌龄) 三、注释读诗,品味意境,抒发情感 1、自由读诗,注读,初步理解诗歌 2、师:诗中有一个词,高度概括了当时,边塞戍边的事,你能找到这个词吗? 生:万里长征 3 师:为什么征人戍边叫万里长征呢? 生:边塞远;时间长。 4、师:你还从哪里看出时间长? 生:人未还 5、师:出边塞戍边的征人,为什么不见回家呢? 生:战事频繁终老边塞 资料:(课件出示) 据资治通鉴?唐纪载,玄宗时,改府兵为募兵,兵士戍边时间从一年延至三年、六年,终于成为久戍之役,战死沙场。 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汉家。唐?李颀古从军行 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唐?王昌龄塞下曲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陈陶) 师:所以古人云: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6、师:这古来,是多少时间呢? 生:自秦汉以来,边关战事频繁,征人死伤无数: 诗句:秦时明月汉时关 7、指导读这两句诗 师:这是叙事,告诉我们征人不能回家的事实,该怎样读呢? 生:凝重 师:从这句诗中,你还读到了什么? 生:同情征人。 师:该怎样读呢? 生:同情。 师:这是怎样的一种同情呢?诗人看到了什么? 师:无数生命的死去,感叹生命的卑微生:齐读(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师:失去亲人的悲痛,感叹人生的无奈生:齐读(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师:自秦至汉,自汉至唐,多少征人“战骨埋荒外”“白骨乱蓬蒿”生:齐读(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师:自秦至汉,自汉至唐,多少亲人“望穿双眼,哭断心肠”生:齐读(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8、师:面对着这样的征人的生活,你想说什么? 生1:对征人:生2:对战争:9、师:所以诗人这样写到: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师:从这句诗中,你读懂了什么? 生1:豪迈,勇敢,一往无前! 生2:即使是艰苦战争,也壮丽无比;即使是出征远戍,也爽朗明快;即 使是壮烈牺牲,也死而无悔。 生3: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王翰 生4:黄沙百战穿金甲,不斩楼兰誓不还。(王昌龄) 师:没有战争(渴望战争平息,征人回家) 生5:如果有像李广这样的将军,匈奴就不敢度过阴山,侵我边疆,这样 征人就能早日回家,这是诗人的渴望,这是诗人对和平的渴望。 师:对朝庭的失望 生6:战事连绵不断,与朝庭无名将贤才有关,恨报国之志不能如愿。10、整体再读全诗,体会诗之意境 生:齐读(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四、阅读思考拓展升华 师:你认为有李广将军在,战争就可以平息吗?就会有和平吗? 师:写一篇读后感,可以谈对战争的看法,也可以写对征人生活同情,或者写一个调查匈汉战争的论文。 课堂实录 教学目标:1、结合工具书,自学古诗,了解故诗大意。2、诵读古诗,读悟结合,体会诗人丰富的情感,感受诗歌彰显出的博大人性美。3、课内外相结合,激发学生对唐诗的兴趣以及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之情。教学过程:一、出示诗歌,读诗 学生自由读。 二、破题而入,简析背景, 1、读诗题 师:告诉老师,诗题中的“塞”指什么?生:关塞、边塞 师:从诗题中你知道这首诗应该是写什么内容的吗?生:反映边塞生活或战事诗。 2、简单介绍边塞诗 课件出示 在唐代,有一批诗人(如高适、岑参、王昌龄、王维、李益等)十分擅长描写边塞征战生活,后人称他们为“边塞诗人”,形成了所谓的“边塞诗派”,边塞诗是唐代这个诗歌大国的一束奇葩。在边塞诗中,有出塞前出塞塞下曲塞上曲等众多的边塞诗,我们今天学的王昌龄的出塞是众多边塞诗中的极品,被尊为唐代七绝的压卷之作。 3、简介当时的历史背景 师:我国在秦、汉时代便修筑长城防御匈奴入侵。匈汉的战争自秦起,至汉,至唐,一直没有间断,在阴山一带,匈奴据此而常常入侵中原。 4、师:看到边塞,你想到什么? 生1:大漠、烽烟、长城、黄沙(自然环境艰苦) 生2: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王维) 生3: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 生4:战争、征人(战争场面惨烈) 生5:黄沙百战穿金甲,不斩楼兰誓不还。(王昌龄) 三、注释读诗,品味意境,抒发情感 1、自由读诗,注读,初步理解诗歌 2、师:诗中有一个词,高度概括了当时,边塞戍边的事,你能找到这个词吗? 生:万里长征 3 师:为什么征人戍边叫万里长征呢?生:边塞远;时间长。 4、师:你还从哪里看出时间长?生:人未还 5、师:出边塞戍边的征人,为什么不见回家呢? 生:战事频繁终老边塞 资料:(课件出示) 据资治通鉴?唐纪载,玄宗时,改府兵为募兵,兵士戍边时间从一年延至三年、六年,终于成为久戍之役,战死沙场。 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汉家。唐?李颀古从军行 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唐?王昌龄塞下曲 师:所以古人云: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6、师:这古来,是多少时间呢?生:自秦汉以来,边关战事频繁,征人死伤无数: 诗句:秦时明月汉时关 7、指导读这两句诗 师:这是叙事,告诉我们征人不能回家的事实,该怎样读呢?生:凝重 师:从这句诗中,你还读到了什么?生:同情征人。师:该怎样读呢?生:同情。 师:这是怎样的一种同情呢?诗人看到了什么? 师:无数生命的死去,感叹生命的卑微生:齐读(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师:失去亲人的悲痛,感叹人生的无奈生:齐读(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师:自秦至汉,自汉至唐,多少征人“战骨埋荒外”“白骨乱蓬蒿”生:齐读(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师:自秦至汉,自汉至唐,多少亲人“望穿双眼,哭断心肠”生:齐读(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8、师:面对着这样的征人的生活,你想说什么? 生1:对征人:生2:对战争:9、师:所以诗人这样写到: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师:从这句诗中,你读懂了什么? 生1:豪迈,勇敢,一往无前! 生2:即使是艰苦战争,也壮丽无比;即使是出征远戍,也爽朗明快;即 使是壮烈牺牲,也死而无悔。 生3: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王翰 生4:黄沙百战穿金甲,不斩楼兰誓不还。(王昌龄) 师:没有战争(渴望战争平息,征人回家) 生5:如果有像李广这样的将军,匈奴就不敢度过阴山,侵我边疆,这样 征人就能早日回家,这是诗人的渴望,这是诗人对和平的渴望。 师:对朝庭的失望 生6:战事连绵不断,与朝庭无名将贤才有关,恨报国之志不能如愿。10、整体再读全诗,体会诗之意境生:齐读(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四、阅读思考拓展升华 师:你认为有李广将军在,战争就可以平息吗?就会有和平吗? 师:写一篇读后感,可以谈对战争的看法,也可以写对征人生活同情,或者写一个调查匈汉战争的论文。【这样创设情景,把学生带入惊心动魄的古战争场面,并且利用创设情景,为学生学习与创造提供一个良好的感知环境。】二、创设情景,初步感知诗意1、下面请大家自由读诗,把古诗读正确、读流利。(学生自由读诗)2、检查读书情况。根据学生朗读情况教师相机点拨、引导学生把诗句读正确、读流利。三、想象画面,理解诗意1、学生自由读诗,边读边想象诗句描写的画面。2、教师进行学法指导:大家借助工具书、课文的注释、课前收集的资料,尝试着理解一下诗句的意思。如果有不懂的地方,就请你和小组等同学交流一下。3、汇报交流:展示的形式可以有朗读汇报,诉说诗意,想象古诗描绘的画面【这一环节引导学生采用不同的学习成果,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张扬学生的个性,促进学生主体的创新发展,激发学生创新性思维能力。】4、指导感情朗读在学生理解诗意的基础上,采用学生自己练读、指名朗读、同学评议、小组赛读、教师范读等不同的形式指导学生朗读课文。【这一过程中教师适时发挥指导作用,创设情景,激发感情,指导朗读,使学生在朗读中进一步体会诗的意境,并提高朗读水平】四、诵读涵咏,感情升华。1、师创设情景:夜色中,荒远苍凉的塞外山峰,一轮明月照着边关,那些背井离乡、长途跋涉来戍守边关的战士们,白天军务繁忙,到了静夜,面对边塞荒凉的关山,面对一轮明月,他们可能会想些什么呢?2、学生展开想象,发表看法。3、引导学生体会诗歌的意境,读出诗的韵味。【教师启发学生体会边关展示生活的艰辛困苦、想念家乡和情人、渴望和平的情感。】五、适当拓展,引申探究1、师:一首出塞把我们带到了古代凄凉悲怆的战争生活。其实,有许多诗人从不同的角度接触到这个题材。课外,你收集到了哪些边塞诗词,能不能运用我们刚才学习古诗的方法,自读你最喜欢的一首诗呢?2、学生自学古诗,教师巡视指导。3、小组交流自学成果。4、全班交流汇报,注意引导学生采用不同的形式,可以读诗谈体会、合作背诗、轮流背诗、诗配画不同的形式汇报。5、小结:读了这么多首边塞诗歌,大家有什么感受?能不能选用自己最擅长的形式来谈谈呢?【通过此环节,激发学生积累古诗的欲望。】六、教学小结,结束授课1、出塞曲这首诗,把我们带到了古代的战场,我们齐读课文,表达对边关战士的敬畏之情吧!板书设计: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