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秋季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2课古诗两首教学设计教科版.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5688468 上传时间:2020-02-05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秋季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2课古诗两首教学设计教科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9年秋季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2课古诗两首教学设计教科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9年秋季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2课古诗两首教学设计教科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年秋季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2课古诗两首教学设计教科版教学目标:1.认识“朗、选、作、疑、霜、举”6个生字。2.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和背诵两首古诗。3.想象诗句描绘的景象和意境,以及诗人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初步感受古诗的节奏美和意境美。重点难点:重点:读懂诗句的意思,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和背诵两首古诗。难点:想象诗句描绘的景象和意境,陶冶审美情趣。教学过程:一.音乐导入创情景,介绍背景解诗题1.学生在思乡曲中感受淡淡的忧伤、难过。()请欣赏一段乐曲,一边听,一边静静地体会自己内心的感受?()这是马思聪的思乡曲,此时作者远离家乡,思念亲人。所以曲子听起来有些忧伤、凄凉。思念家乡的情感可以用音乐来展现,也可以用诗一样的语言来表达。唐朝诗人李白,就借一首五言绝句寄托了无限的思乡之情2.学生自主理解课题。()读了课题,你猜猜这首诗写了什么?()在静静的夜里悄悄地思念自己的家乡。应该怎样读课题更能表现这样的情景。二.个性理解明诗意,读诵吟咏悟诗情(一)初读整体感知1.借助拼音自由读。以前读过这首诗吗?你愿意读吗?请同学们把书翻到第5页,借助拼音读读这首诗,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把它记住。2.去掉拼音指名读。(1)同学们借助拼音读得这么好,没有拼音的帮助,还能读好这首诗吗?来!试一试。(2)谁有勇气单独读给大家听?可能你对古诗不太熟悉,也可能是有点紧张,不过你做到了正确、流利。不要紧,听听别人怎么读,你在心里跟着模仿,就一定能读好。(3)谁愿意帮助他,读给他听。(4)你有勇气再试着读读吗?好!老师把掌声送给你,你是个会用心学习的好孩子。加油!你会更了不起的!3.齐读让我们像*同学这样,一起读读这首诗。(二)品读感受诗意1.教师范读。()大家专心读书的样子真好看,我也想读,你们想听吗?听听我读得怎么样?谢谢同学们的掌声,你们的意思是说我读得还不错?这让我觉得朗读古诗真是一件让人快乐的事。()我教你们读一遍呀?2.学生仿读。()自己好好练一练。就能读得比我还好。()谁有胆量和实力,想跟我比一比?.有点感觉了,跟我的水平差不多。.比我读得还要好,简直就是播音员。.大家也学着他们的样子读一读。3.了解古诗意思。(1)默读,理解古诗的意思。这一次我们换一种安静的读书方式,这样更有利于思考,用手指着字,不出声音地在心里读,边读边想,这首诗的意思你明白了吗?(2)前两行.你觉得明月光是什么样的月光?(八月十五).那你们见过霜吗?(冷秋).这一年李白25岁,离开家乡不到一年的时间,用去三十多万银两,身无分文,又得了一场大病。中秋节这天,独自一人躺在冰冷的客栈里。这美丽、明亮的月光在诗人的眼中就像寒霜一样冰冷。.请读前两行诗。我感受得到大家的心情和诗人一样,有点淡淡的?(忧伤、难过、惆怅、凄凉)请再读前两行诗。(3)后两行.当诗人从忧伤中回过神来,发现那光亮的一片不是冰霜而是月光的时候,便开始寻找光从何来,于是他?(举头望明月).这个“举”字用得好。.请同学们抬起手,请同学们举起手。哪一个更高?哪一个更费力?.由这一个“举”字让你感觉到了什么?.中秋的月亮最圆、最亮、最美。对孤身在外的游子来说,是最容易触动思乡情怀的。因为秋节和过年一样,是一个家人大团圆的日子,古人把圆月视为团圆的象征。诗人抬起头看见这一轮明月,无数的往事会涌上心头。诗人也许会(长叹一声)、也许会(呼唤亲人的名字)、也许会(悄悄地流泪的)于是又把头深深地低下了。(三)吟咏感悟诗情。.自读悟情。让我们再一次朗诵这首诗人伴着泪水写下的静夜思。.展示读诵情。此时此刻,谁想单独替诗人表达这浓浓的思乡之情。.集体读抒情。这短短的20个字,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人生的幸福是团聚,最大的痛苦别离。让我们站起身,来穿越时空,来到月光凄冷的小屋,仰望窗口的明月陪着诗人一起抒发这浓浓的思乡愁。(课件:思乡曲)课间休息:嘘!夜深了,(课件:月景配古筝曲)不要打扰沉思中的李白。让我们陪着诗人,静静地欣赏这迷人的月色吧。三.情感迁移创诗境,自然流露展诗景此时,这明亮的月光已不再是冰冷的寒霜,它化做一缕亲情,如诗一般美好,如画一般迷人。激发了多少诗人创作的灵感,写下了无数不朽的诗篇。还想再学一首这样的古诗吗?虽然同是这一轮明月,在李白的古朗月行中却又是另一番景象四.自主理解明诗意,想象诵读悟诗情1.借助拼音读古诗。(1)朗月行是乐府古题,李白用此题作诗,所以称作古朗月行。跟我读。(2)这首诗很有趣的,快翻开书第4页,借助拼音认真地读一读,不认识的生字圈出来多读几遍记住它。2. 同桌间互读,正音请同桌互相帮帮忙,一名同学读,另一名同学为他正音。3.去掉拼音读古诗。同学们自己读得很用心,互相帮助又有了很大的收获,要是把拼音这个小拐棍扔掉,你们还能读得这么好吗(1)自己读一读,试一试。(2)谁愿意读给大家听。请你读、你再读、你也想读(节奏、韵律、停顿、重音、语速、延长)(3)大家都想读就一起读吧。4.教师范读,学生思考:诗人眼中的月亮是什么样的?(1)听这你们朗读古诗简直是一种享受。究竟诗人眼中的月亮是什么样的?请你一边听我朗读古诗,一边到诗中找一找。谁知道白玉盘什么样?(光华细腻)那瑶台镜呢?(精美华丽)它们和圆圆的月亮又有什么相似之处呢?请看屏幕,教师朗读古诗。(课件:盘镜)圆圆的月亮像白玉盘一样(圆、白),像瑶台镜一样(亮、美)。5. 在理解的基础上再读古诗。这既像“白玉盘”又像“瑶台镜”的月亮简直是太美了,我们就美美地读一读这首诗吧。6.配乐吟诵古诗。古时候的诗词都是可以配上音乐吟唱的,我们也做一回古人,让诗意尽情的流露!想怎么背就怎么背,音乐响起来!7.介绍原诗文。这首诗古朗月行原诗共有16句,这里只节选了诗的前四句。说的是比你们还要小很多的小孩子,对月亮幼稚而美好的认识。请看大屏幕。(课件:古朗月行)认字多的同学请跟我一起读。(教师范读)有兴趣的同学课后可以查阅资料,自己学懂全诗。8.总结。附送:2019年秋季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2课英英学古诗优质教案苏教版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背诵古诗静夜思。 2学会本课生字,认识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诗句意思,体会作者思念,热爱故乡的感情。教学重、难点: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古诗静夜思。 2学会本课的生字词,能正确、美观地书写生字。 3激发学生对古诗的热爱。教具准备:教学挂图、投影片、字卡、多媒体课件。教学时间:三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教学要求: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2学会本课的生字,并能正确、美观地书写。3认识对话的书面表达形式。教学重、难点:学会本课的生字,并能正确、美观地书写。认识1个偏旁。教学流程: 一、导入 1.小朋友已经学过不少古诗了,你能背背你最喜欢的一首古诗给大家听听吗? 2今天,我们要学的新课文,说的是一个小朋友在家里把学到的古诗讲给奶奶听的故事。 二、板书课题 1(板书课题)英英学古诗 “英”,是整体认读音节,又是后鼻音。 “诗”:是整体认读音节,读翘舌音。 2边说边书写两个生字。 3齐读课题。 三、初读指导 1(出示投影片)图上有什么人?他们正在干什么? 小结:英英正在和奶奶说话,两人有说有应,有问有答,这叫对话。 2学习对话的书面表达形式。 课文中表示说话人的名字和他所说的话之间必须用冒号(力隔开。(板书:冒号:)齐读“冒号”两遍。请你找一找,文章中说话的人是谁?她说话内容是什么? 3我们现在再读课文就不会觉得奇怪了,我们已经看懂了对话的形式了。下面,请同学们轻声读课文,一边读一边画出小节号和生字词。 4再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5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生字词) 自己读读词语。 你在字音上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 “英”、“层”:是读后鼻音,不读前鼻音。 “诗”:是整体认读音节sh,要读准翘舌音。 “思”:是整体认读音节si,要读准平舌音。 “层”:是平舌音,不能读成翘舌音。 个别读,开火车读,齐读。 去掉拼音后,齐读生字词。 给生字找朋友。(即给生字组词) (2)(出示二类词语即两条绿线内的生字词) 自读,齐读。 去掉拼音后再次齐读词语。 6同学们把这些生字词带人课文读一读,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1)自读,同座位互读。 (2)指名读,师生共同指导、纠正。 7同学们既然喜欢读,下面两人自由组合来分角色朗读课文。 (1)两人互相读。 (2)指名读,男女生对读,分两个大组对读。 四、初步理解课文 1这篇课文主要告诉我们什么? 2英英和奶奶共有几次对话呢? 3小结:英英和奶奶有问有答,话说得多么清楚!以后我们说话也要这样。 五、指导写字 1书读得好,字也能写得好。 2出示打乱顺序的词。指读,齐读。 3看笔顺表里的生字,自学后描红。 4反馈检查。 5有什么字觉得比较难写?教师指导。晚:左右结构,左窄右宽。6学生描红、仿写、临写,教师巡视指导。(放轻音乐)第二课时教学内容:精读课文,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静夜思。 2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3指导用“思念”说一句话。教学重、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流程: 一、学习静夜思 1板书课题,解释题意。“静夜”是什么意思?(静静的夜晚) “思”是什么意思?(思念)谁来说说诗题是什么意思? 过渡:诗人会思念什么? 2(出示挂图或投影片)图上画的是谁? (1)从课前的预习中,你对李白有什么了解? 教师在学生说的基础上进行补充。 (2)此时他正在干什么呢? (李白正在静静的夜里思念家乡的亲人) 3学诗句。 (1)指名读诗句。 (2)诗共有几句呢?下面我们通过英英的话来理解诗句。 第一句: 自己读读英英的话,想一想这一句诗句是什么意思? “疑”是什么意思?(好像、如同、就像) 看,这里的想像是多么奇特!独特的想像就是李白诗句特有的风格。 指导有感情朗读第一句诗句。 第二句, 还是自己来读读英英的话,说说第二句诗句的意思。 (指着图)此时,李白看见的就是这轮明月,想一想,什么时候的月亮是这样圆圆的,亮亮的。 在中秋节里,你们是怎样度过的呢? 是啊,中秋夜正是家家户户团圆的时候,可是假如你此时独自一人远在外地,身边没有一个亲人,你会怎样呢?(伤心、难过) 是啊,(教师指着图)此时此刻,李白远离家乡,远离亲人,孤孤单单一个人,想想,他站在窗前,仰望明月,会想些什么呢? 同学们说得真好,同样的月亮,同样的月光,勾起了远在他乡的诗人对家乡、亲人的无限思念。 现在,谁愿意来当李白,有感情朗读第二句诗句呢? (3)同学们可以看图,来当诗人边表演边吟诵诗句。 自读,指名读诗句。 (4)朗读指导。 朗读节奏:(“”为句中停顿)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疑是”、“低头”语速要慢,表示诗人在沉思。 “光”、“霜”、“乡”读时要清晰些,停顿时间长一些。 (5)指名上来演吟诵诗句。 (6)指导背诵。 二、巩固诗意 1谁愿意来当一回英荚、奶奶,把她们之间的对话演一遍呢? 要把诗句解释清楚哦!自由组合表演。2分角色表演课文。三、指导用“思念”造句 1谁在什么情况下思念谁呢? 2就连小动物之间也可以用“思念”呢 3指名造句,师生共同纠正。 四、小结课文 1这篇课文通过对话形式,引出一首古诗,反映了小学生英英对古诗静夜思的正确理解,并知道它的作者是谁,同时也激发了我们对古诗学习的兴趣。 2同学们,学过课文后,你们对学习古诗有什么认识?可以谈谈。第三课时教学内容:复习巩固,激发学生学习古诗兴趣。教学要求: 1复习巩固古诗静夜思。 2再学几首有关思乡的古诗,并能用书上对话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教学重、难点:再学几首有关思乡的古诗,并能用书上对话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教学流程: 一、复习 1指名背诵静夜思 2谁能说说这首古诗的意思呢? 二、拓展知识,积累古诗 1这首古诗写得非常生动,非常细致地传神地写出了诗人思乡的深情,其实我国不少诗人都写过思乡、思念亲人的诗呢,你知道吗?念给大家听一听, 2老师这儿也有两首思乡的古诗。 (投影片显示) 泊船瓜洲 (宋)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 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 九月九曰忆山东兄 (唐)王 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1)教师范读诗。 (2)学生熟读古诗。 (3)教师简介两首古诗的背景及诗意。 (4)有感情练读古诗。 三、实践活动 1你可以选一首你喜欢的古诗,找一个同学合作,仿照本课对话形式,把这首古诗意思、作者说出来。 2两人一组练习对话。 3指名表演。 4评选最佳。当堂检测练习:背诵静夜思,再背一背相关古诗。板书设计: 3.英英学古诗 背内容 讲意思 说作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