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二年级数学第11页智慧广场周期现象.doc

上传人:max****ui 文档编号:5675728 上传时间:2020-02-05 格式:DOC 页数:30 大小:19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二年级数学第11页智慧广场周期现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2019年二年级数学第11页智慧广场周期现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2019年二年级数学第11页智慧广场周期现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年二年级数学第11页智慧广场周期现象时间课时1授课人教学目标1. 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发现简单周期现象中的排列规律,能根据规律解决简单的问题。2. 经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体会圈一圈、数一数、计算等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3. 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获得成功的感受。教学重点发现简单周期问题的规律并能解决问题。教学难点确定几个物体为一组,怎样根据余数来解决问题。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小彩旗、练习纸教 学 过 程1.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师:老师给同学们变一个小魔术。(师慢慢地从魔术箱中抽出一串按“红、黄、绿”规律排列的彩旗。彩旗有一部分在箱内没全抽出来。)师:你们猜一猜,下一个彩旗是什么颜色的?生:红色。师:那下一个呢?生:黄色。师:你是怎么知道的呢?生:旗子是按照“红、黄、绿”的顺序排列的。师:也就是说旗子是几个分一组的?生:3个。师:那请你完整地说一下彩旗的排列有什么特点?生:师(总结):这些彩旗是按每3个一组的规律不断重复出现的,我们把这种相同的一组重复循环出现的现象叫周期现象。2你说我讲,学习新知。活动一:探索周期现象。师:在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周期现象?生:一个星期有7天生:一年有12个月生:太阳每天从东方升起,西方落下师:同学们都是生活中的有心人,找到了这么多周期现象,看,我们生活中是不是处处都有数学。请看老师准备的几组图形,哪些是周期现象?是周期现象的能说出它们的排列规律吗?(出示图形)活动二:周期现象中的排列规律。师:请同学们观察这条彩旗的颜色,“红、黄、绿”3个一组,第1个是什么颜色?第2个呢?第3个呢?生回答。师:现在老师把彩旗藏起来,请你回答,第2组第1面旗是什么颜色?第2组第3面呢?第4组第2面呢?生回答。师:为什么你这么厉害不看彩旗就能猜出颜色?有什么窍门吗?生回答。师:也就是说按“红、黄、绿”成周期规律排列的彩旗,每一组的排列也都是有规律的,每一组的第1个是红色,第2个是黄色,第3个呢?那要确定彩旗的颜色,最关键的是要确定什么?生:知道是每一组的第几个。师:总结地真到位,老师为你竖大拇指!给自己鼓个掌!师:那你能根据它们的排列规律,按要求做出判断吗?(课件演示)活动三:探究第17面小旗是什么颜色的。(1) 独立探索。师:开动你们智慧的大脑,再想一想,第17面小旗是什么颜色呢?先仔细观察图形的排列规律,独立思考一下,再在本子上圈一圈、算一算,然后把自己的想法跟小组内的同学交流一下。(小组交流,师巡视,及时帮助有困难的学生。)(2) 汇报交流。学生可能出现的方法: 画一画。 数一数。 算一算。师:刚才同学们运用数一数、圈一圈的方法都能找到第17面小旗的颜色,这种方法确实很直观也很方便,但是如果我想知道第27面小旗的颜色,第37面小旗的颜色呢?也画出来吗?有没有更简便的办法呢?生:如果知道第17面小旗是第几组的第几面,就能很快知道是什么颜色了。(3) 观察比较。师:刚才这么多种方法,你喜欢哪一种?为什么?生:(4)巩固练习。师:你能用算一算的方法找出第26面小旗的颜色吗?(学生独立完成后交流,重点交流得到的商表示什么,余数表示什么。)3. 自主练习,学以致用。(课件出示习题)4. 回顾整理。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5. 课后拓展练习。课后完成自主练习第5题。课后反思板书设计随堂检测课本自主练习附送:2019年二年级数学第一、二单元教案教学设计表格式苏教版教学目标: 1.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的内驱力,使学生建立起良好的数学学习态度。2.明确数学学习常规,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3.组建合作型学习小组,了解合作模式。4.认识了解自主学习方法以及自主学习本的准备和使用。5.初步了解本学期学习内容。教学重点: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的内驱力,使学生建立起良好的数学学习态度。教学难点:认识了解自主学习方法以及自主学习本的使用。教学过程:xK b1 C om一、谈过去,激励前进。(预设10分钟)1.师:小朋友们大家好,愉快的暑假已经过了,暑假中,你有什么收获?2.小朋友们,两个月的暑假愉快而又短暂,转眼间我们已经是二年级的学生了,又要投入到新的数学学习中去了,你们有没有做好学习的准备了?面对新学期,你有哪些打算呢?3.在上学期,每个小朋友在数学学习上都有了自己的进步,其中有些小朋友的进步还特别大。比如:(班级中典型的三四人进步故事)这些小朋友遇到困难不退缩,学习认真努力,终于取得了非常棒的成绩。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表示祝贺,同时预祝他们在二年级的学习中有更加出色的表现!4.肯定数学课代表、数学组长在一年级时的学习和工作表现,希望更多的优秀学生在本学期能够当选数学课代表或数学组长。(点一些成绩好的学生,希望他们争当小小班干部)二.分小组,明确合作。(预设6分钟)1、重新确立学习小组给小组中的每位成员编号,确定学习小组长。2、明确每个成员的任务说明今天的组织、记录、发言等分工。3、指名学习小组现场展示。(举例话题:新学期,我想)三.忆习惯,行动训练。(预设8分钟)1.刚才同学们谈到了很多想法,相信大家通过不断努力一定可以实现的。那么怎么实现呢?上课竖起你的小耳朵认真倾听老师和同学的话语。大胆张开你的小嘴巴积极回答问题和提出问题。眼睛一定亮晶晶不东张西望,看着老师或书本或回答问题的同学。积极开动小脑筋认真思考,力争又快又好的解决问题。仔细计算,认真检查。(在这个过程中观察学生的听课情况,适时矫正不良习惯)2、读读课堂规训儿歌(小黑板出示)。上课前,要准备。新课本,文具盒。轻轻拿,轻轻放。放桌上,摆整齐。不损坏,不乱画。上课了,静息好。头向右,面向左。坐端正,不讲话。身要直,头要正。肩要平,腿并拢。不驼背,不弯腰。听课时,有精神。专心听,认真想。要发言,先举手。敢于想,胆儿大,声音响。别人讲,认真听,虚心学,进步大。做作业,要认真。细读题,做正确。自己做,自己查。完成快,按时交。 说说你读懂了哪句?(教师适时发放激励贴,建议学生贴在文具盒内侧等显眼的地方不断鼓励自己。)四.懂预习,学会尝试。(预设10分钟)1、简单介绍预习的方法。统一每人发一本自主学习本,端端正正写上自己的名字。比一比谁的名字写得漂亮,明确自主学习本的作用。2、预习作业的使用。说明二年级开始我们会尝试完成课前预习作业。明确预习作业的内容:根据预习单上提出的问题预习,完成必要的练习,提出困惑写上一两句自己的想法。3、尝试预习自己的数学书。独立看数学书上的目录,说说本学期的学习内容。说说哪些知识你已经有所了解,哪些知识觉得比较困难。说说明白自己的困难之后,在以后在学习中会怎样做?明确预习的作用。五.布置作业。(预设6分钟)小结:学习的过程是体验快乐的过程,学习数学的过程是启迪智慧的过程,愿我们每一个小朋友都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越来越快乐,越来越聪明。作业:经过两个月的暑假,小朋友的身上一定发生了很多奇妙的变化,比如身体长高了,变胖了,请你用两三句话记录一下在你身上发生的这一系列变化,注意用上数字哦!连加、连减课时教学计划 施教时期 年 月 日教学内容第1-2页的例1,“试一试”和“想想做做”。共几课时 1课型新授第几课时1教学目标1使学生学会用竖式笔算100以内的连加、连减,掌握两个竖式连写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使学生经历探索算法的过程,培养初步的观察、比较、分析能力,提高运算能力。 3使学生在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逐步养成书写规范、工整的良好习惯,感受学习成功的快乐,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难点重点:简便竖式的写法。难点:简便竖式的写法。教学资源挂图,小黑板,光盘。预习设计1.竖式计算45+17 80-59 2.自学例1,尝试完成上面的填空,看懂两种竖式计算的方法。学 程 预 设导 学 策 略调整与反思一、揭示课题,明确目标。(预设3 分钟)1.校对预习作业1。指名说一说用竖式计算加法和减法时要注意什么。2.口算下面各题。2+4+3= 30+40+20= 2+30+5=70-30-20= 17-7-5= 14-9-2= 3.学生认定学习目标和学习内容。二、自主探索。(预设19 分钟)1.交流例1中的内容,思考:(1)题目中知道什么,要求什么。(2)你是如何列算式的?(3)交流书中两种竖式的方法,你更喜欢哪一种?为什么?2.全班交流,提炼建模。(1)请生板演两种方法。(2)这两种方法有什么不同?(3)你更喜欢哪种?为什么?3. 教学试一试。出示试一试。学生自己尝试,再在小组里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是怎样算的。学生尝试计算。学生汇报。三、练习巩固,内化提升。(预设10分钟)1.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学生直接在书上填写,并说注意点。2.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学生分小组进行练习,并指名板演。3.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1)说说题意。(2)学生独立解答。(3)集体交流。4. 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独立解答。板块一 前面我们学习了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今天我们要学习新的内容:连加、连减。 板块二1.出示学习提纲,要求在小组内交流。教师巡视,指导学生合作交流,引导学困生思考。2. (1)让学生自己板演书中两种方法。(2)引导发现两种方法的不同。(3)小结:把两个竖式连起来写,不需要把第一步算出的结果再抄一遍。这样,既比较简便,又可以避免抄错数字。3.提问:这是一道怎样的算式?计算时,要先算什么?谈话:在用竖式计算时,竖式可以怎样写?教师巡视。反馈:谁来和大家说说你是怎样算的?小结:在计算连减的算式时,也可以吧两个竖式连起来写,计算过程比较简便。板块三1. 关注正确率。2. 关注学困生。3. 学生独立完成,全班交流。4.追问:题中并没有告诉我们一共摘了多少个西瓜,怎么办呢?提问:请大家再看一看这道题,想一想它和我们以前解决的问题有什么不同?再问:解答这样的问题要注意些什么?作业设计五、当堂检测,评价反思(预设8 分钟)必做题:补充习题1页1、2、3、4题。选做题: 学生当堂作业。集体评议,同座位交换评价。提供典型错例,分析、纠错。加减混合运算课时教学计划 施教时期 年 月 日教学内容第3-4页的例2,“试一试”和“想想做做”。共几课时 1课型新授第几课时1教学目标1掌握不带小括号的加减两步式题的运算顺序。2用竖式正确计算加减混合两步式题,提高计算能力。3培养观察、比较、分析能力,养成认真审题、书写工整和格式规范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用竖式计算加减混合两步式题。难点:竖式计算加减混合两步式题。教学资源挂图,小黑板,光盘。预习设计1.竖式计算542615= 9058242.自学例2,想一想先算什么,再接着往下算,尝试完成上面的填空。学 程 预 设导 学 策 略调整与反思一、揭示课题,明确目标。(预设3 分钟)1.校对预习作业1。指名说一说用竖式计算连加和连减时要注意什么。2.学生认定学习目标和学习内容。二、自主探索。(预设14 分钟)1.交流例2中的内容,思考:(1)题目中知道什么,要求什么。(2)你是如何列算式的?(3)说一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4)交流竖式计算。2.全班交流,提炼建模。(1)请生板演两种方法。(2)这两种方法有什么不同?(3)你更喜欢哪种?为什么?3. 教学试一试。出示试一试。学生自己尝试,再在小组里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是怎样算的。学生尝试计算。学生汇报。三、练习巩固,内化提升。(预设15分钟)1.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学生坐在探索本,并说注意点。2.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学生独立练习,然后交流。3.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学生说运算顺序,再独立完成计算,并交流计算的过程和结果。4.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1)说说题意。(2)学生独立解答。(3)集体交流。5.完成“想想做做”第5题。(1)说说题意。(2)学生独立解答。(3)集体交流。板块一 昨天我们学习了100以内数的连加、连减,今天我们要学习新的内容:加减混合运算。 板块二1.出示学习提纲,要求在小组内交流。教师巡视,指导学生合作交流,引导学困生思考。2. (1)让学生自己板演书中两种方法。w W w .x K b 1.c o M(2)引导发现两种方法的不同。(3)小结:把两个竖式连起来写,不需要把第一步算出的结果再抄一遍。这样,既比较简便,又可以避免抄错数字。3.提问:这是一道怎样的算式?计算时,要先算什么?谈话:在用竖式计算时,竖式可以怎样写?交流明确:22+40这一步可以直接用口算得到结果。教师巡视。小结:计算时,如果能口算的,可以直接口算出结果。 板块三1.组织练习时突出竖式的简便写法,同时提醒学生注意进位和退位问题,以提高计算的正确率。2.明确:两位数加、减整十数或一位数,都可以直接口算。3.教师关注学困生。能口算就口算。4.使学生认识到:第2问中的还剩的棵树就是第1问中求到的结果。5.关注第2问的求法。作业设计五、当堂检测,评价反思(预设8 分钟)必做题:补充习题2页1、2、3、4题。选做题:学生当堂作业。集体评议,同座位交换评价。提供典型错例,分析、纠错。练习一课时教学计划 施教时期 年 月 日教学内容第5页的练习一共几课时1课型练习第几课时1教学目标1 通过练习,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100以内数的连加、连减和混合运算的。2 通过练习,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培养学生估算意识和估算能力。3通过引导学生认真审题,培养良好的审题习惯。教学重难点重点:正确熟练的计算100以内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的方法。难点:灵活地进行计算。教学资源挂图,小黑板。预习设计完成书本第5页第1题。学 程 预 设导 学 策 略调整与反思一、揭示课题,明确目标。(预设2 分钟)1.回忆前几节课所学内容,明确本节课学习目标。 二、专项练习,提炼内化。(预设15 分钟)1.校对预习作业。学生口答答案。2.出示练习一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 。3.出示练习一第3题。学生独立填写。三、应用练习,内化提升。(预设10分钟)1.出示练习一第4题。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 。2.思考题。 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全班交流板块一 这节课我们继续来练习100以内数的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希望小朋友能正确、快速地计算相关的题目。 板块二1.补充8+22= 34-8= 45+7=90-6= 67-30= 47+9=2.教师巡视,要关注学生计算的正确率,以及计算时出现的典型错误,并对错误原因进行适当分析。3.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发现左右两题每条线上数的特点。板块三1.引导学生说一说解题时的思考过程。2.引导学生体会比较简洁的解题思路。 作业设计四、当堂检测,评价反思(预设13 分钟)必做题:补充习题3页第1、2、3题。选做题: 简单的加减法实际问题1学程导航课时教学计划施教日期: 年 月 日教学内容二第68页例题3想想做做1、2、3、4共几课时1课型新授第几课时1教学目标1.使学生联系自身的生活经验,探索使两个不等的量同样多的不同方法。2.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学生分析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和。3.使学生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与同学合作交流的乐趣,获得成功解决问题的体验,增强学号数学的信心。教学重难点重点:探索理解怎样使两种量同样多的实际问题。难点:体会解决实际问题方法的多样性。教学资源1.学生已经学过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几的实际问题。2.教学光盘,学生准备花片若干个。预习设计操作:第一行摆15根小棒,第二行摆9根。(1) 第一行拿走( )根小棒,就和第二行同样多。(2) 第二行添上( )根小棒,就和第一行同样多。(3) 从第一行拿( )根摆到第二行,两行小棒就同样多。学程预设导学策略调整与反思一、揭示课题,认定目标(预设3分钟)1.交流预习作业,说说你是怎样做的 2.明确学习目标。二、自主学习,建构模型(预设12分) 1.看情境图回答: 从图中你知道了些什么?你能根据这些信息提出哪些问题?2.动手操作芳芳摆圆片有什么要求?和同桌交流一下是怎么摆的使小军的芳芳的同样多?3.全班交流展示多样的方法,体会方法之间的联系。三、组织练习,完善认知(预设15分钟)1.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说说已经知道的条件,想想怎样使两个量同样多?2. 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独立完成后集体交流3.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说说已知条件和要解决的问题独立解决问题。集体交流。【板块一】1.理解“同样多”2.揭示课题明确学习目标【板块二】1.引导学生理清图中的有效信息,提出与条件关联的问题。师:相机提出“要让两串彩珠同要多,你有什么办法”2.引导学生在摆彩珠时,注意对应地进行排列。怎样摆使两人的彩珠同样多,我们一起来动手摆一摆。3.展示: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操作和思考过程。引导学生进行方法的比较,明确解决问题时只要抓住“相差4个”这一关键。【板块三】第2题,教师引导学生说说,怎样调整,为什么这样调整 第3题,说说求卖掉多少只鸡后,鸡和鸭同样多,就是求什么?第4题,理清条件和问题,在解决第(2)题时可以用小圆圈画一画。四、当堂检测,评价反思(预设10分)课堂作业1.必做题补充习题第17页 第14题 2.选做题 小马虎在做一道加法计算题时,把百位上的1看成了7,结果得900。正确答案是多少呢?1.教师巡视,辅导学困生。2.当堂批改。3.讲评拓展题。教后反思: 简单的加减法实际问题2学程导航课时教学计划施教日期: 年 月 日教学内容第810页例题4想想做做1、2、3、4、5共几课时1课型新授第几课时1教学目标1.使学生联系自身的生活经验,探索并理解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是多少的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并能联系加、减法运算的含义正确列式解答,初步学会检验解决问题过程和结果的方法。2.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借助直观,联系加、减法含义,有条理地进行思考和分析,积累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经验,发展初步的思维能力,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使学生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与同学合作交流的乐趣,获得成功解决问题的体验,增强学号数学的信心。 X k B 1 . c o m教学重难点重点:探索理解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是多少的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难点:怎样进行有条理地进行思考和分析,选择正确的方法。教学资源1.学生已会比较数的大小,具备了多、少的概念,掌握了加减法的意义。2.教学光盘,学生准备花片若干个。预习设计操作:第一行摆15根小棒,第二行摆9根。(4) 第一行拿走( )根小棒,就和第二行同样多。(5) 第二行添上( )根小棒,就和第一行同样多。(6) 从第一行拿( )根摆到第二行,两行小棒就同样多。学程预设导学策略调整与反思一、揭示课题,认定目标(预设3分钟)1.交流预习作业,说说你是怎样做的 2.明确学习目标。二、自主学习,建构模型(预设12分) 1.看情境图回答: 从图中你知道了些什么?你能根据这些信息提出哪些问题?2.动手操作和同桌交流一下是怎么摆的?小华摆红花片有什么要求?3.全班交流引导学生说一说,一部分是(和小英同样多的),另一部分是(比小英多的)。求小华一共摆了多少个红花片,就要把这两部分合起来。用什么方法算?明确:求比一个数多几的 数的实际问题,用加法算。4.独立探究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的实际问题(1)用刚才的方法摆一摆,算一算。(2)交流是怎样摆的?(3)讨论形成共识:不管是哪种摆法,都是从几里面去掉几?用什么方法算?5.观察比较交流。三、组织练习,完善认知(预设15分钟)1.完成“想想做做”第1、2、3、4题说说已经知道的条件,要求的问题是什么,再列算式。2.完成“想想做做”第5题独立做,集体交流【板块一】1.交流理解“比一个数多多少”“币一个数少多少”2.揭示课题【板块二】1.引导学生理清图中的有效信息,提出与条件关联的问题。2师:小华摆了多少个红花片呢?为了让大家看得更清楚,我们一起来动手摆一摆。3.提问:你是怎么摆红花片的?根据学生回答小结:也就是我们把红花片分成了几部分?谁能口头列式小结: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的实际问题,用加法算。 4.小结: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的实际问题,用减法做。5.比较:解决上面的解题过程,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板块三】1. 交流:说说数量关系2. 第5题,在解决小玉浇了多少盆时,那个条件是多余的?四、当堂检测,评价反思(预设10分)课堂作业1.必做题补充习题第17页 第14题 2.选做题 小马虎在做一道加法计算题时,把百位上的1看成了7,结果得900。正确答案是多少呢?1.教师巡视,辅导学困生。2.当堂批改。3.讲评拓展题。教后反思: 练习二学程导航课时教学计划施教日期: 年 月 日教学内容第11页共几课时课型练习第几课时教学目标1.进一步整理连加、连减 和加减混合的计算方法,逐步形成运算技能。2.让学生经历一个数连续加几或连续减几的的计算过程,体会连加和连减的运算特点。3.进一步体验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增强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意识,增强学好数学的自信心。教学重难点重点:能正确地进行100以内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能选择正确的方法进行解决实际问题。难点:计算的正确率及速度,进一步明确加、减法简单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教学资源1.已经完成了第一单元的教学,学生已经有了相关的经验。2.教学光盘,学生准备花片若干个。预习设计完成练习二第1题学程预设导学策略调整与反思一、揭示课题,明确目标。(预设2 分钟)1.回忆前几节课所学内容,明确本节课学习目标。 二、专项练习,提炼内化。(预设15 分钟)1.校对预习作业。学生口答答案。2.出示练习二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 :题目有什么特点?想一想最容易填错的地方是哪里,填的时候可以怎样想3.出示练习一第3题。学生独立完成,说说解答每个问题时要用到题目中的哪个条件,并说说为什么这两个问题的计算方法不同。三、应用练习,内化提升。(预设10分钟)1.出示练习一第4题。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 。2.第5题。 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全班交流板块一 出示课题明确目标板块二1.校对2.教师巡视,要关注学生计算的正确率,以及计算时出现的典型错误,并对错误原因进行适当分析。3.引导学生完整地说说思考过程。板块三1.引导学生说一说解题时的思考过程。xK b1 C om2.引导学生合理的提出问题,说说你是怎样想的。尝试解答四、当堂检测,评价反思(预设10分)课堂作业1.必做题补充习题第17页 第14题 2.选做题 小马虎在做一道加法计算题时,把百位上的1看成了7,结果得900。正确答案是多少呢?1.教师巡视,辅导学困生。2.当堂批改。3.讲评拓展题。教后反思: 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学程导航课时教学计划施教日期: 年 月 日课 题 四边形、五边形和六边形的初步认识教学内容第1214共几课时1课型新授第几课时1教学目标1经历认识多边形的过程,能够初步认识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等平面图形。 2进一步增强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 3在学习活动中积累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交往、合作意识。教学重难点通过摸、数、折、剪、围等操作活动,体会图形的变换,掌握变换的规律,积累图形变换的经验。w W w .x K b 1.c o M教学资源 在一年级,学生已经直观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圆、三角形这些常见的平面图形(一年级下册)。以及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直观认识(一年级上册)学具准备:钉子板一个,长方形和正方形纸片各一张,同桌每两人准备第二道例题中的4个图形纸片。教具准备:长方形、正方形纸片,挂图预习设计1.剪一剪:用卡纸剪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2.看一看,想一想: (1)仔细观察长方形和正方形,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2)如果要给这两个图形取一个共同的名字,你想把它们都叫做( )。3.下面的图形你认识吗?你想给它们取什么名字?为什么? ( ) ( )学程预设导学策略调整与反思一、 揭示课题,认定目标(2分钟)学生说出所认识的平面图形的名字。二、建构模型,自主学习(13分钟)1.认识四边形(1)学生拿出准备好的长方形和正方形,根据老师的示范,用手摸一摸长方形的一条边。(2)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边摸一摸,数一数,并想一想:它们的边有什么相同的地方。(3)同桌交流自己的发现。(4)集体交流,试着给长方形和正方形取一个共同的名字。(4)完成“想想做做”1指名判断,并说说为什么有的是四边形,有的不是四边形。想一想:判断一个图形是不是四边形的依据是什么?2.认识五边形、六边形(1)判断是否四边形。(2)将这四个图形进行分类,并说说为什么这样分。(同桌交流)(3)集体交流:给分在同一类的两个图形取一个共同的名字。(4)完成“想想做做”2三、组织练习,完善认知(10分钟)1.基本练习(1)在钉子板上分别围一个五边形和六边形,同桌检查。(2)“想想做做”3先照样子写在图形上,再填表。集体校对,说说注意点。(3)“想想做做”4跟着教师的示范折几步,然后学生自己看着图折。换一个方式自己试着折一折,并说说折出来的是什么图形。2.拓展练习(1)“想想做做”5学生尝试练习交流结果和方法观察与思考:有没有什么规律?(2)补充动手剪一剪或画一画。同桌相互交流和补充集体交流:剩下的分别是四边形、五边形和三角形。第一板块:1.谈话:今天,老师要带领小朋友们到有趣的“图形王国”去玩。请看:出示:2,你能说出它们的名字吗?3.谈话:小朋友们,其实在图形王国中还有许多其它的成员,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去认识它们,好吗?揭示课题:认识图形。第二板块:1.认识四边形引导认识图形的边:教师示范摸长方形的一条边。小结: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有四条边,在图形大家庭里,它们有个共同的名字:四边形。(板书:四边形)教师出示:(两个五边形,两个六边形)提问:这几个图形是不是四边形?为什么?提问:大家刚才把这几个图形分成了几类,为什么这样分?结合学生讲解进行板书:五边形 六边形提醒学生认真数边的条数和图形个数,避免重复和遗漏。教师示范两步。提问:如果在一张正方形的纸上剪去一个三角形,剩下的是什么图形?自己动手试试看。作业设计每日一题:把下面的两个图形都分成一个三角形和一个四边形。 认识平行四边形学程导航课时教学计划施教日期: 年 月 日教学内容第1415共几课时1课型新授第几课时1三维目标1通过把长方形或正方形折、剪、拼等活动,直观认识平行四边形,知道这个图形的名称;并能正确平行四边形,初步知道它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X k B 1 . c o m2在折图形、剪图形、拼图形等活动中,体会图形的变换,发展对图形的空间想象能力。3在学习活动中积累对数学的兴趣,增强与同学交往、合作的意识。教学重点认识平行四边形。教学难点在折、剪、拼等活动中,初步感受相关平面图形之间的联系。教学资源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有的看到过平行四边形,有的知道这些图形的名称,有的曾经玩过“七巧板”拼图游戏,这些经验为学生成功参与本课的研究探索作了准备。 教学准备:每人一张正方形纸,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三角形,能拼成大长方形的小长方形和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三角形,方格纸预习作业设计找找生活中的平行四边形学程预设导学策略调整与反思一、 提示课题,认定目标。(预5)(1) 认图形游戏(2) 回忆长方形、正方形、圆、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三位老朋友二、自主学习,建构模型。(预10)1. 认识平行四边形。(1)学生先想一想,然后同桌商量着试折。(2)要想知道这两个三角形是不是完全一样,能有什么办法?生:把它们叠在一起,这就是完全一样。折 重合 剪 (3)学生拼图形小朋友将拼好的图形贴到黑板上(4)交流探讨。同学们可能拼出以下几种图形:三角形、长方形、四边形、平行四边形。每出现一种拼法,请一位同学在投影仪上向大家展示。请一位拼成三角形的同学到投影仪前展示所拼出的图形。请一位拼成长方形的同学到投影仪前展示 X|k |B| 1 . c|O |m(篱笆、楼梯、伸缩门、可拉伸的衣架等)三、组织练习,完善认知。(预15)1想想做做1找一找图中哪些图形是平行四边形?你在哪里也能见到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2.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1)在钉子板上用橡皮筋围出一个三角形,并展示判断。(2)围平行四边形(3)错例展示,修改3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找一找图形中的平行四边形。4.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摆图形,并说说是怎么摆的。5完成“想想做做”第5题。 拉一拉,游戏【板块一】小朋友们,今天,我们的老朋友要来看大家,看看大家是不是上课表现最好的小朋友,他还带来了礼物,想送给那些听讲认真,积极回答问题的小朋友。大家的表现真不错,为了奖励大家,今天老师特意为大家准备了一个折纸的游戏,在游戏中去认识一个新的平面图形。(板书课题)【板块二】1.认识平行四边形。(1)演示长方形纸,怎样折一下,把它折成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2)交流:我发现你的手真巧,你们会像他一样折吗?折好后把两个三角形剪下来。(3)现在我们手里都有这样两个一样的三角形,用它们拼一拼,看看能拼出什么图形?师:这个图形真漂亮,它叫什么名字呀!这个图形就是我们要认识的另一个新朋友平行四边形。(出示图形,并板书:平行四边形)(板书)(3) 变一变出示一个长方形的模型,老师将这个长方形轻轻拉动,这时出现的是一个平行四边形。提问:“现在这个图形的面变成了一个什么图形?”长方形稍微变一变就是一个平行四边形了,我们生活中有很多地方就利用了平行四边形可以变的特点制作了很多东西,想一想?(4)试一试(课件出示)在这些地方你找到平行四边形了吗?【板块三】1.想想做做1引导学生通过整体感知作出判断。2.想想做做2如果有困难,可以让学生同桌合作,通过调整、判断、再调整,得到正确的图形。3.想想做做3引导找出各种各样的平行四边形4.想想做做4鼓励学生通过反复尝试拼出图形,并说说是怎么拼的,再独立寻求不同的拼法。5.想想做做5发现平行四边形具有不稳定性作业设计四、课堂检测,评价反思。(预设10分钟)1.课堂练习:补充习题第12页2.拓展题:把7个苹果分别分给3个小朋友不要求每个小朋友分得的苹果一样多但分得的苹果个数要是双数,想一想,能分吗? X k B 1 . c o m教学反思:练习三学程导航课时教学计划施教日期: 年 月 日教学内容教材第1617页共几课时1课型新授第几课时1三维目标1 通过折一折、搭一搭、数一数、剪一剪、拼一拼等实践活动,加深对平面图形的认识,体会图形的变换,发展对图形的空间想象能力。2 学会合作,学会思考,学会交流。3 在学习活动中积累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创新意识,体验创造美的愉悦。教学重点在折一折、搭一搭、拼一拼等实践活动中,加深对图形的认识,感受图形之间的联系与变换。教学难点在实践活动中,感受图形之间的联系与变换。教学资源学生已经认识了长方形等常见图形,知道了他们的名称,并能识别这些图形,初步知道了这些图形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在前两节课中,学生的动手能力、空间想象能力都得到了一定的发展。教学准备:准备一些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圆,剪刀,小棒。 w W w .x K b 1.c o M预习作业设计说说你认识的平面图形学程预设导学策略调整与反思一、揭题认标,举例梳理。(预设 5 分钟)生整理:长方形 正方形 平行四边形 三角形 圆二、多层练习,内化提升。(预设 25 分钟) 1第1题 (1)出示第1题,要求观察说说折出的是几变形? (2)照样子动手折一折。 (3)自己想办法折一折,然后和同桌说说折出的是几边行?2第2题 (1)读题,理解题意自己试着分一分 (2)小组交流怎样分简单方便且分出的三角形的个数最少? (3)集体交流3第3题 (1)学生操作:将准备好的两个三角形拼平行四边形。 (2)说一说怎样拼。 (3)尝试不同的拼法,交流不同的拼法并展示。4、第4题 (1)判断围好的两个图形是不是平行四边形 (2)学生探索怎样改动,就能变成平行四边形。X k B 1 . c o m (3)交流不同的折法并展示。5第5题 (1)拿出一张长方形纸,你能把这张纸,折一折、剪一剪、拼一拼,拼出一个平行四边形吗? (2)学生操作。 (3)交流不同的方法。6第6题 (1)观察图 (2)学生动手拼一拼,集体交流,说说你是怎样拼的?【板块一】我们已经认识了一些平面图形,谁能说说我们已经学过了哪些平面图形? 今天我们就一起去图形世界玩一玩,好吗 ?【板块二】1.第1题师:理顺要求第一步说一说第二步照样子折一折第三步自己创造2第二题交流总结:从图形的某个定点出发,分别与其他不相邻的各个顶点出发,分别与其他不相邻的各个顶点连线,这样的分法简单、方便,且分成的三角形的个数最少。3.第3题鼓励学生反复尝试,引导学生总结:用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平行四边形的方法。4.第4题引导发现:只要将图形上下两条边上的钉子个数相等,就可以得到平行四边形。5.第5题折完后,让学生把长方形沿折痕剪开,比一比两个三角形是不是完全一样。6.第6题鼓励展开想象,拼出不同的图形,并说说拼成的图形各是几边形。作业设计三、当堂检测,评价反思。(预设 10 分钟)必做题2.拓展:六一节时,同学们互相送卡片,如果每人接到卡片后,要回送一张卡片问所送卡片的总数是单数还是双数?教学反思:系列资料 www.xkb1.com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