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四年级语文上册 捞铁牛 3教案 长春版.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5671751 上传时间:2020-02-04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四年级语文上册 捞铁牛 3教案 长春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9年四年级语文上册 捞铁牛 3教案 长春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9年四年级语文上册 捞铁牛 3教案 长春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年四年级语文上册 捞铁牛 3教案 长春版一、内容简介捞铁牛这篇课文讲的是宋朝发生的故事。有一次,黄河发大水了,和两岸拴住浮桥的八只大铁牛,被大水冲走了,陷在河底的淤泥里。洪水退了,怀丙和尚利用水的浮力把陷在河底淤泥的八只大铁牛打捞上来的事。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科学技术的成就以及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 二、教学设想在本课教学中我根据不同的训练目的,设计了包括自读、默读、试读、指名读、齐读等不同的形式,在读的时机上,有初步感知课文时的“初读”。理解分析时的“细读”。体会领悟时的“品读”。使学生读中感悟,读中理解,最终达到有感情朗读,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其次我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激发学生主体潜能,积极主动参与教学活动。不再用自己对课文的分析去取代学生自身的主体感受,而是在教学的各个环节,都尽可能地让学生自我活动,去读书,去思考,参与议论,参与交流,使他们能更充分、更直接、更自如地接触课本,从而更好地感知课文,理解课文。 最后我注意挖掘教材的创造性教育,启发学生合理想象,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教学目标: 1.学会按一定顺序写的方法,从而达到学以致用。 2.理解怀丙和尚为捞铁牛做了哪些细致的工作,学习作者言之有序。 3.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是落实素质教育的需要。 教学重难点:1.捞铁牛过程中的一系列动词和形容词的描述,了解课文内容,体会怀丙是一名出色的工程家。2.通过讨论、交流,让学生明白,遇到事情要认真分析,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教学流程一、复习导入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捞铁牛(板书课题)。注意“捞”字读一声。捞是形声字左形右声。大家一起读课题。生:(齐读)捞铁牛。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谁来说一说指挥捞铁牛的怀丙是一个怎样的人?抓住重点,直奔主题生:是一位非常能干的人。师:这个同学说的很好。谁能用课文中的词语概括一下?生:是一位非常出色的工程家。师:课文第几自然段告诉我们的?生:最后一个自然段。二、品读感悟师:让我们拿起书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师:那么出色是什么意思呢?生:出色就是在某一方面格外好。师:下面请同学们小声读文,一边读一边想,课文从哪些方面可以看出怀丙是一位非常出色的工程家,自读课文。生:(小声读全文)生甲:和尚做的准备工作出色。生乙:想法出色。生丙:打捞过程出色。师:学生边说边板书 。师:刚才同学们通过读书,对课文内容概括的很全面。师:怀丙是在什么情况下,说出铁牛是被水冲走的我还叫水送回的想法的?从这句话中体会到了什么?谁来读一读第一自然段?生 :大声朗读第一自然段。 (其他同学勾画出相关内容)指导学生加批注,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生;是在其他人议论纷纷的情况下说出的。师:对,那么其他人为什么会议论纷纷?议论纷纷又是什么意思呢?生:议论纷纷就是你一言我一语大家都在说。表示这些人还没有想出办法。师:你说的真好,谁能读一读怀丙在当时情况下说出的这句话。生:有感情的朗读。师:谁来评价一下这位同学读的怎样?生:语气读的不够肯定。指导学生有效朗读,学生互评,激发了学生朗读的兴趣,也把自主权交给了学生。师: 怀丙在说这句话的时候他已经有办法了。我们可以用那个词语来说?生:我觉得他这时已经胸有成竹了。师:你这个成语用的十分恰当。师:可是,每只铁牛都重达万斤,要把八只铁牛都捞上来,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为此怀丙做了哪些准备工作?师: 请同学们自读这一段用笔勾画出怀丙所作的准备工作。 师:和尚先做了什么准备工作生:请一个水手潜到河底,摸清了铁牛沉在哪里。师:用四字词语概括出来。引导学生说。生:摸清位置。师:然后做了什么准备工作生:准备两只大船,把船里装满泥沙。即备船装沙。师:第三项准备工作是什么生:把两只船并排拴在一起,搭上一个结实的架子。即拴船搭架。师:又做了什么生:请一名水手用绳子把铁牛拴住。即牛船相拴师:刚才我们的四项准备工作,能不能互换一下? 生:不能互换,因为互换了就捞不出铁牛。生:不行,这四个步骤是经过怀丙严密的思考的。师:由此看出,课文是按照准备工作的先后顺序写的,这样写很有条理,我们在写文章时也要按一定的顺序,做到言之有序。(板书言之有序)生:(齐读)言之有序。师:现在我们用 “先然后再又”这组表示先后顺序的词语把这几项准备工作联系在。师:分四个小组读这一段一组一段 ,同学们再来体会一下这一段是怎样做到言之有序的。这里强调训练“言之有序”这个重点,目的不在于反复讲,而在于让学生多体会。师:既然用上表示先后顺序的词语话会显得更有条理,那么谁能用这几个词语说一段话。最好说一说自己曾作过的事。生:妈妈做饭的时候先擀面,然后择菜、洗菜,接着搭锅炒菜、下面,最后香喷喷的饭菜就做出来了。师:这位同学用上这组词后把妈妈做饭的过程写的很有条理。以后写作的时候多用一用这样的词语。师:既然准备工作做得这样好,让我们一起看看怀丙是怎样捞铁牛的?师:这一段老师要让同学们带着问题自学。 师:出示问题:1. 第4自然段中后三句话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可以用那个关联词? 2.怀丙是利用什么原理把铁牛一只一只打捞上来的?师:下面就请同学们自己来学习。在学习中如果遇到困难,同位之间可以互相商量讨论。老师看哪些同学学得认真。开始吧!生:(自由学习,讨论。)师:(巡视,了解学生自学情况并适当指导。)师:好,我们先自学到这,谁先来说一说后三句话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引导学生先说1、2句的关系,再说2、3句的关系。)生:我认为这几句话是因果关系。因为水手把船上的泥沙都铲到黄河里去了,所以船里的泥沙减少了,船身慢慢地向上浮,拴住铁牛的绳子越绷越紧。因为船里的泥沙减少了,船身慢慢地向上浮,拴住铁牛的绳子越绷越紧,所以船靠着水的浮力,把铁牛从淤泥里拔了上来。师:这位同学理解得非常好,那和尚是利用什么把铁牛拔出来的生:利用水的浮力。(板书:利用水的浮力)师:既然同学们学得这样好老师还有一个问题,铁牛为什么不放在船上拉回来师:好,谁来回答。生甲:因为铁牛太沉了,水手们根本没有办法把它拉上船。生乙:即使拉上了船,也会因为太沉,不容易划到岸边。生丙:对!我同意张云博的意见。书上已经写到“水手们使劲把船划到岸边”。这说明把铁牛放在水中拖回来,已经很费力了。师:你能抓住课文中的词语分析,这种方法非常好,值得同学们学习。生:因为和尚还在利用水的浮力。 师:这几位同学分析得特别好。和尚这时还在利用水的浮力,你们看和尚是多么聪明啊! 师:现在同学们是不是知道和尚是用什么办法把八只铁牛捞上来的生:(齐答)利用水的浮力。师:你们真聪明。师:谁来读一读第四段?读的时候要注意读出表示泥沙、船身、绳子、铁牛在铲沙过程中变化的词。 生:有感情的朗读。 师:指导朗读“渐渐的少了、慢慢的地向上浮”要读的慢一点。 “越绷越紧”要读出紧的感觉。铁牛一点儿一点儿地从淤泥里向上拔”不能读的太快一定要读出一点点地拔的感觉。师:范读 生:小声试读。生:齐读第四段。通过老师范读、指导读、学生试读等多种方式,让学生从读中体会捞铁牛的过程的严密性,让学生懂得句与句之间的因果关系。这种朗读时有效的。师:一千多年前,怀丙能用这样的方法捞起馅在河底淤泥里的铁牛,说明了什么?生:说明了怀丙能干。生:怀丙不愧为当时非常出色的工程家。师:补充,还说明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具有非凡的智慧和才能。师:同学们让我们为他们骄傲、更为我们中华民族而自豪,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注意表达出对怀丙的敬佩和赞叹。生:有感情的齐读。三、拓展延伸师:在科技发达的今天同学们有没有别的办法把铁牛捞上来。生:用直升飞机吊起来。生:用起重机、大型轮船都可以捞上来。师:现在我们可以用这么多的现代化工具来打捞。师:你们都觉得一千多年前怀丙和尚很出色,打捞铁牛的办法好。那你有没有比怀丙更好的办法(学生愕然)师:怀丙和尚捞一只铁牛需要两船泥沙,捞八只就需要十六船。那么多的泥沙都铲到黄河里去,多不好呀!这样做会阻塞航道,还会污染河水。如果老师给你四只大木船,你能不能只用两船泥沙把铁牛捞回来小组讨论讨论。生:(分组讨论,气氛热烈)纷纷举手。生:我先把两只装满泥沙的大船划到沉铁牛的地方,架好架子,拴住铁牛。然后让另外两只空船分别靠在前面那两只船的两边,让水手们不要把泥沙铲到黄河里去,而是铲到空舱里。这样装泥沙的船慢慢浮起,铁牛也被拔离河底,再把铁牛拖到岸边。接着,用装满泥沙的后两只船挂铁牛,等前两只船把铁牛运到岸边划回来,再分别靠在这两只船的边上,把泥沙铲到那两只船上。用这样的办法来回七次就可以把八只铁牛全捞上来。(其他同学频频点头,表示赞同。)在学生对怀丙的出色表现佩服得五体投地时却对怀丙的做法进行质疑,接着老师给学生提供了四条船,两条船装沙,两条空船,让学生思考,学生明白了反复用这两船沙,就能打捞出八只大铁牛,这样既节省了沙子,又不堵塞河道,很自然地对学生进行了环保教育,这是课堂的又精彩之处。师:你们真是聪明的孩子。师:这节课就学到这里。大家学得很好,谢谢同学们。总评一、钻透教材,找准切入点作为一名语文教师,上课前必须读懂教材,钻透教材,才能找准切入点,才能很好地引领学生走进文本,和文本进行对话。这节课她就抓住了“怀丙是个出色的工程家”这个“牛鼻子”来展开教学,在整体感知了课文后教师提问:“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怀丙是个出色的工程家?”接着概括“准备工作”、“打捞过程”都体现了怀丙的出色。这样一环紧扣一环,层层展开,这个切入点找得很准。二、有序引导,注重学生发展捞铁牛是一篇记叙文,层次清楚,简明有序,重点突出。所以赵老师在设计各环节时也是有目的、有序进行训练的。比如在学习“准备工作”这一段时,先让学生画出有关的语句,再试着概括,接着让学生用上表示先后顺序的词练习读句子,又进行说话训练等,每一步的设计都是有目的的,在训练的同时强调学生说话做事要有条理性,这就是一种思维的培养,重视了学生的发展。在掌握了学习方法之后,老师又引导学生自学“打捞过程”,这样就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在语文课上,并不是要求老师教给学生多少知识,而是要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课文只是个例子,我们要借助这个例子教学生学会学习,这才是目的。课堂教学艺术与舞台表演艺术两者最大的不同是:舞台表演艺术重结果,它追求的是完整无缺,而课堂教学艺术则注重过程,它需要的是循循善诱,关注的是学生的明天。在这一点上,赵老师做得很好。三、有效地朗读,在读中悟理要把课上出语文味儿,少不了读文本,但整堂课上的书声朗朗,并不意味着是有效的教学,读要有目的,要有效,所以要引导学生乐读,从读中悟情,读中悟理。赵老师的课就是这样,每次读都有目的,从读中感悟到了怀丙想法的与众不同与出色,读的形式也多样,让人感觉把课文读透了,但也不厌烦,很好地把握住了语文课的特点,培养了学生的语文素养。四、拓展有新意,再次升华主题以前执教本课的老师在学完课文后往往会问:“有没有更好的办法把铁牛捞上来?”学生讨论后觉得其他办法都不如怀丙的办法高明,学生佩服后课就结束了。而赵老师则在学生对怀丙的出色表现佩服得五体投地时却对怀丙的做法进行质疑,这时学生议论纷纷,课堂又一次热闹起来,接着老师给学生提供了四条船,两条船装沙,两条空船,让学生思考,这时学生立刻茅塞顿开,小手林立:反复用这两船沙,就能打捞出八只大铁牛,这样既节省了沙子,又不堵塞河道,很自然地对学生进行了环保教育,就使这节课的教学又一次得到了升华。当然,教学永远是一门遗憾的艺术,老师的课并不是没有缺憾,但只要我们不断地学习,反复实践,才能接近真谛。附送:2019年四年级语文上册 捞铁牛教案 长春版教学目标:1.认识9个二类字,学会8个一类字,会用“出色”“议论纷纷”造句,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让学生利用“边读边想”的方法理解文章内容,知道怀丙是怎样捞铁牛的。3.通过了解怀丙和尚是怎样利用水的浮力打捞铁牛的,从中感受到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立志从小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教学重点、难点:1.弄清怀丙在捞铁牛时做了哪些准备工作,是怎样把铁牛捞上来的。2.让学生理解能捞上铁牛的原理。教学准备:1.水桶、铁块和课件。2.可以做有关水的浮力的试验(准备:两只杯子、泥沙、铁块、线)。课时安排:3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初读课文,学习生字,理解文章大意。教学目标:1.认识9个二类字,学会8个一类字,会用“出色”“议论纷纷”造句,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让学生利用“边读边想”的方法理解文章内容,知道怀丙是怎样捞铁牛的。教学重点、难点:1.弄清怀丙在捞铁牛时做了哪些准备工作,是怎样把铁牛捞上来的。2.让学生理解能捞上铁牛的原理。教学过程:一、导入。1.演示:将沉在水中的铁块捞起来。2.质疑:如果沉在水里的是5xx斤的大铁牛,那该怎么捞呢?3.出示课题,齐读课题。二、初读课文。1.教师范读。2.学生自由读、指读。三、学习生字。四、理清课文思路。(1)课文的主要人物是( ),他指挥( )捞起了铁牛。(2)课文是按照( )顺序写的。a、时间 b、方位 c、事情发展(3)捞铁牛的原因是( ),经过是( ),结果是( )。作业:1、 认真书写生字。2、 熟读课文。板书设计: 捞铁牛 利用水的浮力 第二课时教学内容:1.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弄清怀丙是怎样把铁牛捞上来的。2.初步了解浮力的原理。教学目标:1.让学生利用“边读边想”的方法理解文章内容,知道怀丙是怎样捞铁牛的。2.通过了解怀丙和尚是怎样利用水的浮力打捞铁牛的,从中感受到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立志从小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教学重点、难点:1.弄清怀丙在捞铁牛时做了哪些准备工作,是怎样把铁牛捞上来的。2.让学生理解能捞上铁牛的原理。教学过程:一、深入学文,理解意思,激发情感。(一)学习第1自然段1.指读思考:人们为什么要捞铁牛?2.浮桥是什么?(出示图片帮助学生理解)(二)学习第2自然段指读第2段,说说你对哪句话印象最深?(铁牛是被水冲走的,我还叫水把它们送回来。)(三)学习第3自然段1.自由读,思考:这段主要写了什么?2.准备工作有几项?请用序号标出来。3.请用最简单的词语归纳这四项工作。(1)潜水摸牛(教师示范)(2)船装泥沙(3)并船搭架 (4)粗绳拴牛(演示)4.将本段中的“很大的”、“装满”、“紧紧的”、“很粗的”、“牢牢的”去掉,与原文比较,体会这些词语的重要与准确。5.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本段。6.这也说明怀丙和尚捞铁牛的准备工作做得很周密,也很符合科学道理,从中可以看出他是个出色的工程师。(四)学习第45自然段1.默读这两段,说说它们各讲了什么?第4段:水手们拔铁牛。(1)一生读本段,其他学生闭眼想象当时的场面。(2)让学生进行实物演示(准备:杯子、铁块、线)。第5段:水手们拖铁牛。(1)为什么不把铁牛捞上来,放在船中,而是要在水中拖着走呢?(做实验)(2)这就是靠了水的浮力(五)学习第6自然段1.指读思考:这段写了什么?2.详写还是略写?3.读到这里,你想对这位和尚说些什么?(六)激发情感1.我们已经了解了这位和尚捞铁牛的整个过程,那他早先说的“铁牛是被水冲走的,我还叫水把它们送回来”是什么意思?(水的浮力)2.那我们要怎样读他的这句话?(胸有成竹、自信、谦虚)指导朗读。3.你认为怀丙是怎样的人?该怎样读?这个和尚名叫怀丙,是当时出色的工程学家。二、课外延伸:今天,我们还可以怎样打捞铁牛?第三课时教学内容:完成课后练习教学过程:一、读读写写:指名领读,用加点词造句。二、段落的研究段落:(文章、事情)根据内容划分成的部分。概括段意、给段落加小标题、根据课文内容填空。三、书写生字四、板书设计:冲走捞铁牛 准备送回 拔 浮力拖怀 丙出色的工程学家五、作业:1、书写生字、词语。2、预习两个铁球同时落地。板书设计: 捞铁牛 利用水的浮力 陷入淤泥 准备工作 打捞过程 怀丙 出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