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六年级语文上册 钱学森归国教案 北京版.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5665546 上传时间:2020-02-0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六年级语文上册 钱学森归国教案 北京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9年六年级语文上册 钱学森归国教案 北京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9年六年级语文上册 钱学森归国教案 北京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年六年级语文上册 钱学森归国教案 北京版教材分析:钱学森归国一文描写了被誉为“中国导弹之父”的著名科学家钱学森赴美留学期间的一些经历以及漫漫归国路,文章语言朴实,却字字含情,令人感动!表现了钱学森热爱祖国、报效祖国、为国争光的崇高精神。全文共7个自然段。以钱学森归国为线索,按钱学森归国中钱学森归国前钱学森归国后可分为三部分。教学目标:1.认读1个字。积累词语。2.结合课文练习搜集有关资料,交流分享。3.了解科学家钱学森归国的事迹,感悟钱学森热爱祖国、报效祖国、为国争光的崇高精神。教学重难点:了解科学家钱学森归国的事迹,感悟钱学森热爱祖国、报效祖国、为国争光的崇高精神。教学方法:读中悟,读中理解。教学理念:落实语言文字训练;处理好教材与学生生活实际之间的距离,激发学生的爱国激情。语言内化与拓展是情感内化的基础。教学准备:查阅钱学森的相关资料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设置悬念 .板题谈话,简介人物:同学们,你们知道钱学森是个怎样的人吗?根据预习及查阅资料简单交流。 .设下悬念,为自读作铺垫。 钱学森为什么要放弃在美国优厚的待遇、富裕的生活和优越的工作条件,回到自己的祖国呢?他回国后为我国的科学事业作出了哪些贡献呢?二、自读课文,反馈纠错 .一读课文。 ()明确一读要求:让学生借助字典,读准生字的字音,读顺句子,自由读通全文。 ()检查一读效果:分自然段检查,纠正不正确的读音。 “袒露”的“袒”读tn,不读dn;.二读课文。 ()提出二读要求:让学生边读边圈,画出不理解的生字新词,让学生通过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能流利地读课文。 ()检查二读情况: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提高结合上下文理解词语的能力。如“广阔无垠”在文中是形容太平洋非常广、无边无际。“魂牵梦绕意思是形容思念情切” .三读课文。 ()明确要求:浏览课文,了解各自然段的意思,在此基础上,弄清自然段之间的联系,粗分段落。 ()检查讨论。 a指名说说各自然段的意思。 b分段,理清课文脉络。 第一段(第自然段):写钱学森乘一艘巨轮返回祖国。板:回国中 第二段(第6自然段):写钱学森回国前一刻也没有忘记自己的祖国。,克服阻挠,终于踏上了归国的航程。 板:回国前第三段(第7自然段):写钱学森回国后,为我国运载火箭、导弹的研究和发射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板:回国后三、读文悟情,体会爱国1.我想作为一名中国人,肯定会被钱学森这殷殷赤子情,拳拳爱国心所打动。1955年10月1日清晨,他终于坐上了梦寐以求的归国客轮,然而,回想他这二十多年回国路上的每一步,不免让人感慨万千。那么,究竟他的哪些做法,哪些话语打动着你呢 ?默读课文:选择你最有感触的一段课文,先轻轻读一读,再细细品一品,好好体会一下文字中所蕴含的情感?2、交流:教师结合学生回答重点指导以下两段话的学习。教师引导:1934年的中国,帝国主义列强在我国横行霸道,肆意践踏我中华儿女的尊严,钱学森刻苦学习,远赴美国留学,他十分想念祖国.看第二自然段,让我们来听听他在美国是怎么说的 ?* 出示2自然段钱学森说的第一段话:“我是中国人。我现在所做的一切,都是在做准备,为的是回到祖国后能为人民多做点事。”(1)联系上下文读一读,了解这段话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是美国著名空气动力学教授冯.卡门最得意的学生和最得力的助手。享受着优厚的待遇,有富裕的生活和优越的工作条件,可是,他一刻也没有忘记自己的祖国。)(2)同学们,你能想象一下他当时在美国的生活吗? (学生自由说)(3)小结:是啊,汽车,别墅,丰厚的待遇,一流的科研条件,但是这一切并没能吸引住钱学森,他抵挡住了所有的物质诱惑,仍然一心想要回到祖国,对祖国充满了无限的热爱与思念。指导有感情读这句。(4)练习:选取一组关联词,结合课文内容,说说钱学森当时心里是怎么想的 ?(帮助理解课文内容,训练学生的应用能力)因为所以 虽然但是 无论都不仅而且 是不是 如果就(5)再读钱学森说的这段话,此时此刻你是怀着怎样的心情来读的?*出示4自然段钱学森说的第二段话:“我们日夜盼望着的,就是祖国能够从黑暗走向光明,这一天终于来到了。祖国现在是很穷,但需要我们祖国的儿女共同去创造,我们是应当回去的。”(1)联系3,4小节内容,了解钱学森的这段话又是在怎样的情况下说的 ?(这是钱学森在新中国的第一个中秋之夜向留学生们袒露的心迹,他明知道祖国很穷,自己的现状是非常令人羡慕的。而且,1935年就师从著名动力学教授冯卡门,成为其最得意的学生和最得力的助手。到1949年他已经成为美国加州理工学院最年轻的终身教授。) 教师描述:当时的中国经历了多年的战火,刚刚成立,一切都非常破旧,无论是生活条件,还是搞科研的环境、设备,与美国提供的有着天壤之别。然而钱学森丝毫不嫌祖国贫穷,毅然决然地想要回去改变祖国的面貌。 (2)再读他的这段话,说说你从中读出了什么?(不嫌祖国贫穷、热爱祖国、回国的决心)(3)练习:是啊,祖国虽然穷,但钱学森相信只要中华儿女一起努力,我们的祖国不仅会从 (黑暗) 走向( 光明) ,也会从 (贫穷、软弱)走向(富裕、强大)(4)再次感情朗读这段话,读出对祖国的无比热爱和回国的坚定决心。3.既然铁了心要回来,为什么又一直到1955年才回国呢 这中间又发生了些什么 ,让我们先来听听美国的一位高级将领是怎么说的 ?(指名读第五节:钱学森无论走到哪里,都抵得上五个师,绝不能让他离开美国。)(1)拓展阅读:也许将领的话还不能让你完全了解钱学森对于一个国家到底重要到何种程度,那么老师这儿有个小故事,你读了说不定就清楚了。(简介26页教参上的“回国风波、在祖国关怀下归国”)(2)此时,请你说说心里在想些什么?(回国的艰难,归国的坚定)4.小结:钱学森回国的道路漫长而艰辛,国外丰厚的物质生活诱惑不了他,国内贫穷的创业条件也没有吓退他,甚至美国那冰冷的监狱大门也没能捆绑住他归国的脚步。那么,是什么在支撑着他呢?5.说得多好啊!对祖国的热爱,报效祖国的决心,早日回到祖国去,用自己的专长为祖国建设服务,能为人民多做点事。正是这种信念支撑着钱学森在美国呆了20年之久。皇天不负有心人,他终于盼到了梦寐以求的归国这一天。6. 放声有感情朗读第一小节。创设情境:22年的努力,15天的漂泊,克里夫兰号巨轮终于靠岸了,在外漂泊多年的游子终于回到了祖国母亲的怀抱。就在他双脚踏上祖国土地的一霎那,他内心感慨万千,那激动人心的一刻他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呢? 请你展开想象写一写。播放歌曲我的中国心,请你用听歌的心情来读你写的这段话。7.写完交流:8.是呀,课文用大量篇幅描写了钱学森赴美留学期间的一些经历以及漫漫归国路,语言朴实,却字字含情,令人感动!作为一名中国人,让我们怀着深深的敬意,把这殷殷赤子情,拳拳爱国心,用深情的朗读表达出来!选读喜欢的句段。四、课后延伸,布置作业1.当钱学森学有所成时,他是多么迫切地要回到祖国,发挥自己的一技之长;当他回国后,他是如何学以致用,为建设祖国作出卓越贡献的呢 ?自由读最后一段,读后谈感受。2.课文没有详写,教师可补充“中国导弹之父”的详细资料(教参27页”全心研究“和”发射卫星“)。课后可以让学生收集这方面资料,作进一步的了解。3.积累课后2题。(读读记记)板书设计:钱学森归国归国中中国导弹之父 归国前 热爱祖国 报效祖国 归国后附送:2019年六年级语文上册 韩非子一课一练(无答案)语文S版 韩非子(约前280前233)战国末哲学家,法家主要代表人物。与李斯同师事荀子。他创立的法家学说,为中国第一个统一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国家的诞生提供了理论依据。 法家是先秦诸子中对法律最为重视的一派。他们以主张“依法治国”的“法治”而闻名,而且提出了一整套的理论和方法。这为后来建立的中央集权的秦朝提供了有效的理论依据,后来的汉朝继承了秦朝的集权体制以及法律体制,这就是我国古代封建社会的政治与法制主体。 法家在法理学方面作出了贡献,对于法律的起源、本质、作用以及法律同社会经济、时代要求、国家政权、伦理道德、风俗习惯、自然环境以及人口、人性的关系等基本的问题都做了探讨,而且卓有成效。但是法家也有其不足的地方。如极力夸大法律的作用,强调用重刑来治理国家,“以刑去刑”,而且是对轻罪实行重罚,迷信法律的作用。他们认为人的本性都是追求利益的,没有什么道德的标准可言,所以,就要用利益、荣誉来诱导人民去做。比如战争,如果立下战功就给予很高的赏赐,包括官职,这样来激励士兵与将领奋勇作战。这也许是秦国军队战斗力强大的原因之一,灭六国统一中国,法家的作用应该肯定,尽管它有一些不足。后人把韩非子的著作编辑成韩非子一书。自相矛盾一文选自韩非子难势,是一个著名的寓言故事。战国策 战国策是中国古代的一部史学名著。它是一部国别体史书。全书按东周、西周、秦国、齐国、楚国、赵国、魏国、韩国、燕国、宋国、卫国、中山国依次分国编写,共33卷,约12万字。战国策主要记述了战国时的纵横家的政治主张和策略,展示了战国时代的历史特点和社会风貌,是研究战国历史的重要典籍。 战国策的作者直到现在也没有确定,原有国策、国事、短长、事语、长书、修书等名称。西汉末年,刘向校录群书时在皇家藏书中发现了六种记录纵横家的写本,但是内容混乱,文字残缺。于是刘向按照国别编订了战国策。因此,战国策显然不是一时一人所作,刘向只是战国策的校订者和编订者。因其书所记录的多是战国时纵横家为其所辅之国的政治主张和外交策略,因此刘向把这本书定名为战国策。战国策是我国古代记载战国时期政治斗争的一部最完整的著作。它实际上是当时纵横家游说之辞的汇编,而当时七国的风云变幻,合纵连横,战争绵延,政权更迭,都与谋士献策、智士论辩有关,因而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该书文辞优美,语言生动,富于雄辩与运筹的机智,描写人物绘声绘色,在我国古典文学史上亦占有重要地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