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革命根据地军史陈列馆有感范文5篇

上传人:花红****零 文档编号:566524 上传时间:2019-05-31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3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参观革命根据地军史陈列馆有感范文5篇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参观革命根据地军史陈列馆有感范文5篇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参观革命根据地军史陈列馆有感范文5篇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参 观 革 命 根 据 地 军 史 陈 列 馆 有 感 范 文 5 篇【篇一】10 日,我在通江县环高明湖经济带建设工程团支部的组织下,到通 xx 陕革命根据地军史陈列馆参观学习。踏入纪念馆,一面铜制抗战雕像映入眼帘,雄壮肃穆之感不觉油然而生。在肃穆氛围下,我久久伫立在雕像之前以表达自己对革命前辈的敬仰之情。走进陈列馆,我认真浏览了一张张珍贵的革命照片以及革命前辈们浴血奋战所使用的武器。一张张斑驳的照片如同幻灯机在我面前放映着,空山坝战斗遗址、战役留下的战壕图、入川围攻作战图等这些照片带我真切了解到了红军前辈那峥嵘岁月。陈列馆中一件件历史遗物将历史画卷重新铺展在我的面前,映入眼帘的是红军翻巴山穿过的草鞋,它由草绳简单的编织,却承载着红军战士们翻越大山入川作战的重任;红军夜间行军用过的马灯,静静沉静在展览柜中,表面厚厚的煤油痕迹,是马灯在诉说着红军长途征程的话语,当年红军踏征程,黑夜里点亮这千万盏灯,将千难万险踩脚下,劈风穿雾迎黎明,通江城才有了灯火明,千家万户才有了月儿圆。逐渐往陈列馆深处走去,来到沙盘模型展示区,看到沙盘中一个个雕刻生动的红军战士在壕沟阵地深处与敌人进行交火的场景,也许是思维不由地被拉入真实的战斗,我久久伫立在战斗沙盘展示区,通过沙盘中激烈交战场景,也感受到子弹从头顶上方射过的声音,炮弹在身边炸响的剧烈震动。通过沙盘战斗展示区,我更深层次的了解到革命前辈浴血奋斗,只为解救处于敌人侵害中的千万黎民百姓。再往前走着,看到红军与地方武装所使用的战斗武器,长满锈迹的马刀,地方武装自制的土炮,红军使用过的步枪与机关枪,都静静的陈列在展览柜中。虽然时间的流逝在它们身上留下岁月的痕迹,但我能想象出半个世纪前它们的锋利,革命前辈们正是用它们创造了中国现在的美好和平时代。走到红四方面军政治宣传展览区,看到了“智勇坚定,排难创新,团结奋斗,不胜不休”的红四方面军军训训词。革命前辈正是以这种坚定的政治思想和训词武装了头脑,在创建川陕苏区的艰苦岁月中,浴血奋战,舍生忘死,以不屈不挠、沉着勇敢、英勇献身的精神与优势敌人进行周旋,并在斗争中不断发展壮大,红军前辈正是凭借这种坚定的革命精神赢得了中国革命最后的胜利。随着时间的流逝,我的参观也到了尾声,我在陈列馆中了解了红军先辈的战斗历程和他们不屈不挠的革命献身精神,意识到了我们今天和平安定的生活多么来之不易。生活在新时代的我们要时刻铭记革命先辈们不怕牺牲、勇于奉献的革命精神,继承和发扬革命前辈为祖国、为人民无私奉献的光荣传统,要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增强自己的荣誉感、使命感,要做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矢志奋斗。【篇二】参观了 xx 省党史陈列馆。旨在让同学们进一步了解党史,弘扬革命精神,牢记历史、把握今天,认真向先烈们学习,严格要求自我,做合格共产党员。展厅共分为三层,陈展以“敢教日月换新天”为主题。共分成四个部分:前三部分按照历史发展脉络,分别以“开辟新天地”、“描绘新画卷”、“谱写新篇章”为题,展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 xx 人民革命、建设、改革的三个历史时期;第四部分“三湘群英谱”采取专题形式,介绍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湘籍和长期在湘工作的 370 多位党史人物和 2 个群体。这一段段珍贵的文字,一幅幅泛黄的老照片,一件件承载了历史记忆的文物,立体、生动、形象地向我们展示了中国共产党在 xx 波澜壮阔而又绚丽多彩的光辉历史。一路走、一路看,这部 xx 地方党史又重新被翻开,让大家深受感染和震撼。其实让我印象最深的看到的是名为“潇湘魂”的毛泽东、刘少奇、任弼时大型伟人半身雕塑,三位伟人亲切、伟岸的形象近在眼前,令人倍感振奋。参观者都忍不住与他们合影,留下一张照片也是我们在学生时代能拿出来感受的温暖力量,时刻提醒自己更加严格约束自己。同时,更深刻地意识到,作为共产主义接班人,流淌着 xx 血液,一定要牢记历史、把握今天,认真向先烈们学习,严格要求自己,做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参观过程中,我们能亲眼看,亲耳听,亲身感受历史的进程,看到了一个个为党的事业,为新中国的发展前仆后继的伟人,让我们肃然起敬,提升党性修养和党员意识,这一剂“营养剂”更是能让我们在学习中、生活中、工作中,时刻保持清醒,时刻铭记我们是新时代共产主义事业的接班人。【篇三】25 日到 29 日。在这短短几天时间里,我们参观考察了中国民主同盟成都史实陈列馆、盟遂合作陈列馆、重庆特园中国民主党派陈列馆等。行前我想,自己以前毕竟走了一些名胜,见闻感触多多,心已不是那么容易悸动了。但不知为何这次我的考察学习之行心情一次次被激荡、被穿越。尤其是特园之行内心里还装满了那些凝重和沧桑,血液里涌动着浓浓的历史与现实的庄严和使命感。特园给我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中共老一辈领导人曾多次在这里与张澜、沈钧儒、黄炎培、冯玉祥、李济深、马寅初、柳亚子等一大批社会贤达会聚,共商国是。为了民主建国,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携手共济、团结奋斗,为新中国的诞生写下了不朽的篇章。位于重庆渝中区上清寺的特园原本是我党的老朋友、著名爱国民主人士鲜英先生公馆。鲜英字特生,故此公馆得名特园。特园在抗战胜利前后曾是中共和各民主党派活动的重要场所之一,是南方局在重庆贯彻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历史见证,也是民盟的诞生地。国共在重庆谈判期间,毛泽东曾三次来到特园,与张澜等民主人士共商国是。中国民主同盟一路风雨走来已经 73 年了,算起来我从 2006 年加入民盟组织也已 8 年了。看到这些展览中展现的民盟组织的风雨历史结合自己一路走来的心历历程,感慨万千,不由得使我想起自己加入民盟的往事。我是 1994 年考入吉首大学中文系的,那时大学还未扩招,作为一名精英式大学教育出来的大学生,一个在单位遇人不淑经历了磨难的青年才俊,是在接触民盟组织后才开始渐渐的抹去心灵深处的伤痕和疼楚并渐渐融入自我超越的追求中。那一年我第一次接触了民盟组织的领导是民盟 xx 市原主委、著名作家罗长江,同为文人的他动员我加入组织,那时我对盟组织并未有更深的了解和理解,甚至多少有些顾虑,因为在当时的情况下自己的思想还没完全清醒,个别人对于民主党派甚至多少还有些轻蔑,所以也难免有些顾虑了。我为何加入,其实有一句很简单、朴实的话却使义无反顾我走上了这条路,那就是罗长江前辈对我说:民盟有历史上有很多仁人志士,社会贤达,大学者、大专家,如黄炎培、张澜等我听后如雷贯耳,正是对这些伟人的敬仰,我做出了加入民盟的决定。今天我就来到了这些激励我加入民盟组织的先贤们曾活动过的地方,我们在讲解员的带领下来到特园,不少游客相依在特园前坪供游人休息的长椅上。山下嘉陵江水默默流向东方,我知道不远的那边是故乡,山城重庆属湘鄂川黔边区欠发达地区,城市本来就比较安静。黄昏时分的特园越发宁静,静得能听见自己的呼吸。落日余辉中的特园,犹如分别多年的情人,它是那么陌生又那么熟悉地挺立在山之巅峰上。我要好好审视它的仪容,要把这段历史深深地印在脑海里。我想在翻阅发黄的历史史诗时不要太过匆忙,应该轻轻地把脸贴近它,感受它、触摸它,让历史冰凉的脉络与我的血脉吻合起来。我知道特园作为民主之家,一定有很多惊天动地的往事、感人肺腑的故事,一定有英勇和怯懦,正直和卑污,男人和女人,雄放和婉约、绝决和缠绵我得准备好一份领受历史遗产的庄严心态。特园是用砖石垒起来的庞大建筑。入门处分外雄伟,拾级而上,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气势。从特园下往上看,特园高耸入蓝天,风雨剥蚀了多年的墙体依然雄风犹在。风入特园,正气雄边。推开一扇扇陈旧的木门,沉沉作响的开门声不由分说地将你拉入历史之中。我们看到了 1945 年 8 月 28 日张澜在重庆机场迎接毛主席的照片、冯玉祥为特园题写的“民主之家”木匾、张澜“四勉、一戒”亲笔手书纸稿整个特园在那些历史尘封的岁月里,全为民主先贤、中共前辈、烈士斗士演练人生的场所。慷慨激越、指点江山、生命陨落、新中国崛起。假如时空能共存,我们就不必在风雨浸蚀的墙体上,在那些岁月的缝隙中,去化生当年的场景。我在遭遇历史时,常有这种念头:同一空间中发生的事,不同时间的人其实能用心去贴近它。走在古道上,望着石板路上被脚步磨损下陷的印痕时,这种感觉尤为强烈。我几乎能看见在我身边匆匆走过的那些民主先贤、中共前辈、还有国民党特务等,我能听到他们的欢歌与惶惑、看到他们的崇高与卑鄙。生命的有限和精神的无限是多么深刻痛苦的人生大命题,无论英雄豪杰还是贩夫走卒都无法回避。但是永日长驻的只有精神。从特园走出的黄炎培、张澜、沈钧儒等先贤消失了,可从他们心中喷涌而出的那些民主与和平等优美旋律,仍然在全世界不同种族的灵魂中激起共鸣。他的精魂也在游走天涯海角。构筑特园鲜英和曾在这里活动过的人们早已长眠地下,而特园本身却穿越时代屏障,与日月共存。山下各种汽车的喇叭声宏亮而悠远。站在特园最高处,心随喇叭声仿佛能走到天边。抬眼望去,山城重庆就在面前,四周雄奇的山峰云雾缭绕。山下高楼林立、嘉陵江水不舍昼夜,各种建筑星撒在绿色的原野上。我想,人类在地球上这些山水间不断地厮杀、毁灭、耕耘、建设,再厮杀、毁灭、耕耘和建设,剩余精力和智慧不知疲倦地重复这一轮回,不知何处是尽头。眼下,国际形势十分复杂,到底永恒的是和平还是战争?谁也没法回答。海明威正是带着这样的问题写下了“永别了武器”“丧钟为谁而鸣”。他那“只有不战争,才是最高的正义”的思想代表着人类最高的理想。只可惜那些总统和酋长、政客和将军总是忘掉生命与血的价值,忘掉人类自己创造的物质财富,像把玩魔方一样兴趣十足地把玩战争。我不知特园里渴求民主与和平的先贤们是不是觉得遗憾,他们渴求的和平建国方针并未得到实现,由于国民党顽固派的破坏,国共停战并未实现,而国共血战消灭的 800万国民党士兵,其实也都是炎黄子孙啊!民主与和平多美好,阳光、原野、蓝天这都是活着的意义和价值。特园到处是苍翠的高大乔木,静谧、优美的树林在风中摇动。今天,我跨越巨大的历史时空,来到些民盟先贤的身边,虽然看不见他们,伸出的手拉不到他们的手,可我感到,对生活,对命运,对民主与和平的领悟,可以穿越阴阳界碑而与他们相摩相荡。空旷四周上空飘动的各种声音是人类民主的灵旗、和平的召唤。热爱和平、追求民主、永远跟党走的心相通于不同年龄,不同信仰的参观者的胸腔。参观特园我深受感动,不少民盟先驱如李公朴、闻一多等为了中国的民主和革命事业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他们的品德和精神是我们后辈盟员效仿的楷模、学习的榜样。现在特园已成为中国第一个全面展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教育基地,同时也成为所有盟员的向往之地,许多来自全国各地的盟员专程来此参观,悼念烈士,盟的光荣历史和盟员的光辉形象将让越来越多的人们所认识,所景仰。最震动我灵魂的是黑牢诗人蔡梦慰的事迹。重庆解放前夕,国民党顽固派制造了震惊中外的“11.27”大屠杀,惨无人道地屠杀了数百名革命志士。其中有不少是民盟盟员,如蔡梦慰、陈然、陈惠中等 28 人。蔡梦慰在重庆渣滓洞监狱用竹签当笔蘸着棉花烧成灰烬调成的墨汁,在香烟纸上写下了长达 2xx 行的黑牢诗篇。1949 年 11 月 27 日深夜,在被押往渣滓洞松林被枪杀途中,他将自己包扎好的黑牢诗篇抛留荒草丛中。重庆解放后,解放军在上山收敛烈士遗体时发现了被遗弃在乱草中的诗稿,并将其上交才得已保存至今。同为文人的我望着烈士的遗稿细细端详,禁不住热泪盈眶。他在诗中这样写到:“牢门要被打开,镣铐一定要砸碎,囚徒们将奔涌出来,重新呼吸自由的空气,重新享受和煦的阳光”但是,烈士们却在重庆解放前夕倒下了。我想,这些烈士们可能是重庆的工人,嘉陵江的船夫、也许还曾是川中的袍哥。也许在这次大屠杀中长眠的是英武的男人,肩扛着一家人的生存使命。也可能是秀美的女人,怀揣情人的书信。假如是父亲,让孩子们梦断故乡;假如是儿子,让老父哭倒家园;假如是丈夫,情伤多少春闺梦里人。他们经过多少过枪林弹雨,流血漂橹的战场或者是黑云压城的白色恐怖,和国民党顽固派战斗到了即将胜利的时刻,烈士们牺牲的时候,解放军已经打到了重庆城下,已经到了嘉陵江畔啊!沿嘉陵江再稍稍走上一段路就可以看到特园对面的渣滓洞了。特园对面就是胜利,就是和平,就是活着!然而,蔡梦慰等民盟烈士们饮弹“战争游戏”的最后时刻。在仰面倒下大地的最后几秒钟里,灵魂最后一呼的是谁?祖国?父亲?母亲? 孩子?一位年轻的花工在给草地喷水,高扬的水雾如一道艳丽的彩虹,莫非民盟烈士们的生命真如彩虹?划破长空,重彩浓墨地亮丽一次,值!作为一名新时代的盟员,我望着激越的水雾,陷入沉思【篇四】平江起义纪念馆由平江起义旧址、彭德怀铜像广场和平江起义史料陈列馆三部分组成。平江起义旧址原为 1867 年所建的天岳书院。天岳书院地势平坦、视野开阔,位于平江县城开发区,建于清同治六年(公元 1867 年)。门首嵌有“天岳书院“,东西两边嵌有“天经地纬、岳峙渊渟“锵金石联,字迹苍劲秀丽。大门内壁正中有陈云同志手书“平江起义纪念馆”的匾额。院内有彭德怀、滕代远同志当年从事革命工作时的简陋住所。彭德怀铜像位于平江起义纪念碑北侧,横刀立马的彭德怀铜像体现了一个共产党员铮铮铁骨、一往无前的革命精神;纪念碑碑体采用优质花岗石和红砂石建造,正面雕刻着彭德怀同志横刀立马、起义部队进县城、打土豪、分田地解救劳苦大众、建立平江县工农兵苏维埃政府、奔赴井冈山等 5 幅浮雕。平江起义史料陈列馆包括“举义平江城”、“奔赴井冈山”、“转战湘鄂赣”等内容,讴歌了中国共产党人不怕牺牲、追求解放的革命精神。馆内共展出实物有 70 余件,充分利用声、光、电等现代化的展示手段,真实再现了起义部队奋不顾身、英勇杀敌的场景。厚重的“将军墙”,述说着建党 90 周年的沧桑岁月。1928 年 7 月 22 日,由彭德怀、滕代远、黄公略等共产党人在此领导和发动了著名的平江起义。 7月 24 日成立了以彭德怀为军长、滕代远为党代表的中国工农红军第五军,成立了平江县工农兵苏维埃政府,开辟了湘鄂赣革命根据地。平江起义是继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之后的又一次著名的武装起义,是我党武装斗争史上又一次伟大的革命实践,她对于建立和发展湘鄂赣边区,巩固如保卫井冈山根据地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和作用。红五军的成立,为保卫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平江县工农兵苏维埃政府,为中国革命和军队的建设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平江起义的成功,主要有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也有平江人民不屈不挠的革命斗争精神。平江起义在我党我军历史上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和深远的政治意义。经过这次红色之旅,我们深感今日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身为党员的我们要遵循前辈们大公无私、舍己为人的革命思想,学习平江人民英勇不屈、团结一心的优良传统,充分发挥党员的先进性。要努力工作,刻苦钻研,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发扬革命的人道主义,把先烈们用生命谱写出来的历史用我们的行动一代代传承下去! 【篇五】春风送爽、人间四月,这正是人们出外踏青的好时候,须知这一切美好的生活都离不开共产党人革命先烈的艰苦奋斗。时至今日,我们更应该忆苦思甜,缅怀先烈!所以,我们怀着无比敬畏的心情来到湖南党史陈列馆来瞻仰革命先烈的光荣历史及丰功伟绩。从我们踏入这纪念馆的那一刻开始,我就被这浓厚的革命气息所感染,这里一切的庄严肃穆都让我染起一丝那个时代的红色记忆。或许,我们有时候需要这种代入感,以便我们能有时间、有情怀去感悟那时候所发生的一切。当讲解员谈到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的现状时,我不禁暗自感叹,该需要多么强大的信念才能够不顾一切地去寻求拯救中国之道!在当时那样旁人从不看好的情况下,共产党由最初的几人发展到现在的中国第一大政党,这其间体现出了共产党强大的生命力以及共产党人执着进取的不懈努力。中国能够站起来、富起来离不开共产党人的努力,共产党人身上那份执着与担当正应了我们古代圣贤所推崇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的道德追求。纵观中国几十年的发展,从毛泽东同志带领人民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到邓小平同志带领人民改革开放谋求中国的迅速强大,再到习近平同志带领人民攻坚克难实现我们伟大的中国梦,这一切都是共产党在带领我们走向更好的生活。可以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参观已经结束但对革命先烈的缅怀在心中迟迟不能退却。我们当代青年更应该多多学习革命先烈的优良传统,因为这些红色记忆属于我们每一个中国人,它在任何时代都会发挥它强大的生命力来指引我们前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件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