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六年级圆与总复习单元集体备课.doc

上传人:max****ui 文档编号:5663863 上传时间:2020-02-04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14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六年级圆与总复习单元集体备课.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2019年六年级圆与总复习单元集体备课.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2019年六年级圆与总复习单元集体备课.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年六年级圆与总复习单元集体备课集体备课讨论稿主备人:高世贵(1)教学内容课题轴对称图形讨论记录教学建议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知道轴对称物体及轴对称图形,明了轴对称图形的概念。能判断已知图形是否是轴对称图形,会判断常用的平面图形是不是轴对称图形,并能找出有几条对称轴。通过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向学生渗透美的教育。教学重点轴对称图形的意义及会判断哪些图形是轴对称图形,并能找出常用平面图形的对称轴。教学难点会判断哪些图形是轴对称图形,并能找出常用平面图形的对称轴。教学方法课前准备自主学习式;小黑板、投影片教学设计思路一、 实物导入由轴对称物体向轴对称图形过渡。举例:生活中的轴对称物体和常见的轴对称图形。揭示轴对称图形的概念,特点及判断方法。二、 寻找对称轴1、 出示一组图形,判断是否是轴对称图形。通过操作寻找对称轴。2、 学生动手操作,寻找常用平面图形的对称轴。三、 巩固练习出示图形进行判断,并找对称轴。四、小结练习设计思路出示各种不同形状的图形进行练习。个人自备备课人:xxxx学年固城中心小学集体备课教案集体备课讨论稿主备人:高世贵(2)教学内容课题组合图形讨论记录教学建议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知道组合图形的构成,特别是圆环形。知道组合图形的两种构图模式,由此获得解题思路。能熟练地求组合图形的周长和面积。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学习习惯,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教学重点求组合图形的周长和面积教学难点组合图形的周长和面积教学方法课前准备自主学习式;小黑板、投影片教学设计思路一、 教学环形1、 出示环形物体,了解起构成情况。2、 教学例3、 做例题的变式训练二、教学其他组合图形1、 学生举例:所见的组合图形。2、 选择典型的组合图形教学。四、小结练习设计思路分两种组合原则,选择习题。个人自备备课人:xxxx学年固城中心小学集体备课教案集体备课讨论稿主备人:高世贵(3)教学内容课题组合图形讨论记录教学建议课时第二课时教学目标知道组合图形的构成。知道组合图形的两种构图模式,由此获得解题思路。能熟练地求组合图形的周长和面积。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学习习惯,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教学重点求组合图形的周长和面积教学难点组合图形的周长和面积教学方法课前准备自主学习式;小黑板、投影片教学设计思路一、第一层训练 “一个圆花圃四周修一条路,求路的面积。”、 “方形、长方形内最大的圆。”之类的问题。二、第二层训练1、运动场,求周长。2、运动场,求面积。3、 其它组合图形,求周长和面积。三、解决实际问题四、小结练习设计思路分两种组合原则,选择习题。个人自备备课人:xxxx学年固城中心小学集体备课教案集体备课讨论稿主备人:高世贵(4)教学内容课题实际活动讨论记录教学建议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通过操作,会测量无圆心的圆的直径;会利用圆的知识绘制美丽的图案。能绘制出简易的图案。培养学生的操作、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对美的兴趣。教学重点测量无圆心的圆的直径;会利用圆的知识绘制美丽的图案。教学难点利用圆的知识绘制美丽的图案。教学方法课前准备实验法;硬纸、颜料。教学设计思路一、测量无圆心的圆的直径1、 小组测量2、 计算周长、面积。二、 绘制美丽图案1、 欣赏有关圆的美丽图案2、 小组合作绘制美丽图案3、 分析哪些是轴对称图形,并画出对称轴。四、小结练习设计思路操作为主,辅以计算。个人自备备课人:xxxx学年固城中心小学集体备课教案集体备课讨论稿主备人:高世贵(5)教学内容课题复习讨论记录教学建议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通过复习,进一步掌握有关圆的构成,周长与面积的知识。以及圆的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能熟练地解决有关圆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 教学重点圆的周长、面积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教学难点圆的周长、面积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教学方法课前准备自主学习式;小黑板、投影片教学设计思路一、宣布复习内容二、复习圆的构成:利用习题重点复习同一圆内,直径与半径的关系。三、 复习基础的圆的周长与面积的计算四、复习轴对称图形五、小结练习设计思路1、 习题设计要有层次性。2、 习题设计尽量生活化。个人自备备课人:xxxx学年固城中心小学集体备课教案集体备课讨论稿主备人:高世贵(6)教学内容课题复习讨论记录教学建议课时第二课时教学目标通过复习,使学生加深对圆的知识的理解;利用组合图形的练习,完善学生平面图形的认知结构。 能熟练地解决有关圆的实际问题。会解答一些简单的组合图形。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学习习惯,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教学重点解决有关圆的实际问题。会解答一些简单的组合图形。教学难点解答一些简单的组合图形教学方法课前准备自主学习式;小黑板、投影片教学设计思路 一、宣布复习内容二、解决生活中的有关圆的问题三、组合图形四、小结练习设计思路1、 设计要有层次性。2、 习题设计尽量生活化。个人自备备课人:xxxx学年固城中心小学集体备课教案集体备课讨论稿主备人:高世贵(7)教学内容课题总复习讨论记录教学建议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通过复习,进一步掌握分数乘法、分数除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比的意义和比的基本性质;倒数与百分数的概念。能熟练地计算分数乘除法的运算;以及有关比的知识的简单问题;理解百分数的概念。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学习习惯,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教学重点计算分数乘除法的运算;以及有关比的知识的简单问题;理解百分数的概念。教学难点有关比的知识的简单问题;理解百分数的概念。教学方法课前准备自主学习式;小黑板、投影片教学设计思路一、 复习分数乘除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二、 复习分数乘除法的运算三、 复习比的意义和基本性质,化简比和求比值四、 复习百分数的概念五、 综合练习练习设计思路1、 习题设计要为学生构建认知结构作铺垫。2、 习题设计要有一定的综合性了。个人自备备课人:xxxx学年固城中心小学集体备课教案集体备课讨论稿主备人:高世贵(8)教学内容课题总复习讨论记录教学建议课时第二课时教学目标通过复习,进一步掌握有关分数乘除法的计算,会解方程,四则混合运算及相关文字题。能熟练地对计算进行巧算,会解方程。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学习习惯,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教学重点对计算进行巧算,理解稍复杂的文字题。教学难点对计算巧算。教学方法课前准备自主学习式;小黑板、投影片教学设计思路一、复习分数乘除法的计算二、解方程的训练三、分数四则混合运算1、按正常顺序计算的分数四则混合运算2、有巧算方法的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四、 文字题训练五、小结练习设计思路口算;解方程;分数的四则混合运算(能简算的要简算)。文字题。个人自备备课人:xxxx学年固城中心小学集体备课教案集体备课讨论稿主备人:高世贵(9)教学内容课题总复习讨论记录教学建议课时第三课时教学目标通过复习,进一步掌握分数、百分数乘除法应用题的解题步骤、解题思路及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能熟练地解决有关的分数、百分数应用题。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学习习惯,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教学重点解决有关的分数、百分数应用题。教学难点解决有关的分数、百分数应用题。教学方法课前准备自主学习式;小黑板、投影片教学设计思路一、复习分数、百分数之间的内在联系1、 出示有关一般分数应用题的一组对比性习题2、 出示有关百分数应用题的一组对比性习题3、 出示有关分数、百分数综合的一组综合应用题。二、结合分数复习比的应用四、 复习工程问题 五、 复习利息、成数、折扣的百分数问题六、 综合练习练习设计思路1、 要具有层次性。2、 要抓住分数、百分数、比的联系来选择习题。个人自备备课人:xxxx学年固城中心小学集体备课教案集体备课讨论稿主备人:高世贵(10)教学内容课题总复习讨论记录教学建议课时第四课时教学目标通过复习,进一步掌握圆的有关知识,知道圆的周长、面积的计算公式,并知道推导过程。知道轴对称图形的相关知识。能熟练地解决有关圆的周长、面积的问题;会判断哪些平面图形是轴对称图形,有几条对称轴。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学习习惯,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教学重点解决有关圆的周长、面积的问题;教学难点解决有关圆的周长、面积的问题;教学方法课前准备自主学习式;小黑板、投影片教学设计思路一、 建立圆知识的认知结构图1、 圆的组成。2、 圆周长,面积的计算公式及推导过程。3、 轴对称图形的概念。二、 圆周长,面积的计算练习三、 轴对称图形的判断四、 小结练习设计思路1、 要具有层次性。2、 选题要具有生活代表性。个人自备备课人:xxxx学年固城中心小学集体备课教案集体备课讨论稿主备人:高世贵(11)教学内容课题总复习讨论记录教学建议课时第五课时教学目标通过复习,进一步掌握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折线统计图的绘制方法。通过复习,进一步掌握圆的有关知识,知道圆的周长、面积的计算公式,并知道推导过程。知道轴对称图形的相关知识。能熟练地绘制折线统计图,会分析折线统计图。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学习习惯,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教学重点绘制折线统计图,会分析折线统计图教学难点分析折线统计图。教学方法课前准备自主学习式;小黑板、投影片教学设计思路一、 建立统计图的知识结构二、 绘制折线统计图三、 分析折线统计图1、 了解初步的信息2、 结合分数、百分数、比的知识作拓展性分析。四、小结练习设计思路1、 制作折线统计图2、 分析折线统计图个人自备备课人:固城中心小学数学集体备课年级单元分析分析项目总复习主备人:高世贵讨论、修改建议单元特点 本单元的复习包括本册所学的主要内容。复习的编排注意突出知识的内在联系,便于在复习时进行整理和对照比较,以加深认识。复习时把概念、计算、应用和几何知识分别集中起来复习,便于学生在对比中加深对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法则和应用题的理解和掌握。复习中的计算题要求简算就怎样算,应用题没有标明用算术方法解还是方程解,目的是要求学生根据题目的具体情况来选择,以培养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在复习是还注意将知识有机的结合起来,如圆的知识与比的知识结合起来,以有利于形式更好地掌握知识,提高能力。 这单元的主要目的是把本册教学内容进行整理,查漏补缺,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能更好的掌握。因此,我们应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来组织复习。教学目标1、 掌握分数乘法、分数除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比的意义和比的基本性质;倒数与百分数的概念。2、 掌握有关分数乘除法的计算,会解方程,四则混合运算及相关文字题3、 通过复习,进一步掌握分数、百分数乘除法应用题的解题步骤、解题思路及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4、 通过复习,进一步掌握圆的有关知识,知道圆的周长、面积的计算公式,并知道推导过程。知道轴对称图形的相关知识。5、 通过复习,进一步掌握圆的有关知识,知道圆的周长、面积的计算公式,并知道推导过程。知道轴对称图形的相关知识。教学重点1、 能熟练地计算分数乘除法的运算;以及有关比的知识的简单问题;理解百分数的概念。2、 对计算进行巧算,理解稍复杂的文字题。3、 解决有关的分数、百分数应用题。4、 解决有关圆的周长、面积的问题。5、 绘制折线统计图,会分析折线统计图。6、 分数、百分数、比相结合的复杂应用题。7、 弄清本学期所学知识的内在联系。教学难点1、 有关比的知识的简单问题;理解百分数的概念。2、 对计算巧算。3、 解决有关的分数、百分数应用题。4、 解决有关圆的周长、面积的问题。5、 分析折线统计图。6、 分数、百分数、比相结合的复杂应用题。7、 弄清本学期所学知识的内在联系。注意事项1、 复习要抓住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帮助学生建立认知结构。2、 练习要有一定的综合性。3、 圆知识的复习要注意操作性问题的复习。4、 计算部分的复习要提高学生计算的熟练程度,同时要注意巧算方法的积累,提高巧算的成功率。附送:2019年六年级圆柱体的体积和表面积练习设计试一试,独立完成下面几题。1. 一个蓄水池是圆柱形的,底面面积为31.4平方分米,高2.8分米,这个水池最多能容多少升水?2. . 一个圆柱体的高是37.68厘米,它的侧面展开后恰好是正方形,这个圆柱体的体积是多少?(保留整数)3. .一个圆柱形水桶的体积是24立方分米,底面积是6平方分米,桶的装满了水,求水面高是多少分米?4. 一个圆柱形量桶,底面半径是5厘米,把一块铁块从这个量桶里取出后,水面下降3厘米,这块铁块的体积是多少?5. 把一根长1.5米的圆柱形钢材截成三段后,如图,表面积比原来增加9.6平方分米,这根钢材原来的体积是多少?6. 把一段长20分米的圆柱形木头沿着底面直径劈开,表面积增加80平方分米,原来这段圆柱形木头的表面积是多少?7. 砌一个圆柱形水池,底面周长是25.12米,深2米,要在它的底面和四周抹上水泥,如果每平方米用水泥10千克,共需水泥多少千克? 试一试,独立完成下面几题。1. 一个蓄水池是圆柱形的,底面面积为31.4平方分米,高2.8分米,这个水池最多能容多少升水?31.42.8=87.92(立方分米)87.92立方分米=87.92升2. 一个圆柱体的高是37.68厘米,它的侧面展开后恰好是正方形,这个圆柱体的体积是多少?(保留整数)37.683.142=6(厘米)3.146637.684259(立方厘米)3.一个圆柱形水桶的体积是24立方分米,底面积是6平方分米,桶的装满了水,求水面高是多少分米?246=3(分米) 4. 一个圆柱形量桶,底面半径是5厘米,把一块铁块从这个量桶里取出后,水面下降3厘米,这块铁块的体积是多少?3.14553=235.5(立方厘米)5. 把一根长1.5米的圆柱形钢材截成三段后,如图,表面积比原来增加9.6平方分米,这根钢材原来的体积是多少?1.5米15分米6415=36立方分米6. 把一段长20分米的圆柱形木头沿着底面直径劈开,表面积增加80平方分米,原来这段圆柱形木头的表面积是多少?802=40(平方分米)(一个长方形面积)4020=2(分米)(底面直径)23.1420=125.6(平方分米) (侧面积)3.14()2=6.28(平方分米)(底面积和)125.6+6.28=131.88(平方分米)8. 砌一个圆柱形水池,底面周长是25.12米,深2米,要在它的底面和四周抹上水泥,如果每平方米用水泥10千克,共需水泥多少千克?(1)求底面面积:=50.24(平方米)(2)侧面积:25.122=50.24(平方米)(3)总面积: 50.24+50.24=100.48(平方米)(4)共需水泥:100.4810=100.48 (千克)答:共需水泥1004.8千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