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四年级语文上册 8虎门销烟教案 苏教版.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5660198 上传时间:2020-02-04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41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四年级语文上册 8虎门销烟教案 苏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2019年四年级语文上册 8虎门销烟教案 苏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2019年四年级语文上册 8虎门销烟教案 苏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年四年级语文上册 8虎门销烟教案 苏教版教学要求1.认识虎门销烟的伟大意义,培养学生爱祖国、御外侮的精神和拒绝毒品的意识。2.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复述课文。重点难点1.读懂课文,理解虎门销烟的主要经过。2.认识虎门销烟的伟大意义,培养学生爱祖国、拒外侮的精神。教学课时三课时 知识点详解 虎 门 销 烟1839年6月3日,是中国历史上值得纪念的日子。如此开头,有什么用意? 重点句解析:设置悬念,引起读者的注意,也体现出虎门销烟的重要意义。段导读:点明事件发生的具体时间。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交代了虎门销烟的时间,强调了它在历史上非同寻常的意义。 装点:装饰点缀。分外:超出平常,特别。这一天,天气晴朗,碧海、蓝天、绿树,把古老的虎门寨装点得分外壮丽。 通过环境描写,衬托出人们当时兴奋的心情,暗示将有重大事件发生,为下文描写销烟做了铺垫。一大早从各地闻讯赶来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把宽阔的海滩挤得水泄不通。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新搭起的礼台上彩旗林立;礼台下,一侧是身着朝服的文武官员, 一是表明中国政府销烟的决心;另外还有警告的意思:不要再往中国运送鸦片,否则一律销毁。另一侧是应邀前来观看的外国商人。为什么请来了外国商人?段导读:这段话描述了这一天虎门海滩庄严的场面,暗示重大历史事件即将发生。午后二时许,林则徐等人健步登上礼台。这时候,礼炮轰鸣,群情沸腾。随着林则徐一声令下,震惊中外的虎门销烟开始了。 难句解析:这三句话介绍了林则徐下令销烟时的情景。一方面写礼炮轰鸣,响彻整个海滩上空,场面盛大;另一方面描述群情沸腾,昭示着人民禁烟的强烈愿望。虎门销烟顺民意,得民心;林则徐的“一声令下”,充分表现了中国人民禁烟的坚定决心,拉开了中国历史上销烟的序幕。盐巴:指食盐。场面描写有什么作用?只见一群群光着脊梁、赤着双脚的民工,先向灌了水的销烟池里撒下盐巴,再把收缴来的鸦片抛入池内,然后又把一担担生石灰倒下去。句中加点词语说明了什么?顿时,销烟池里像开了锅一样,“咕嘟咕嘟”直冒泡,散发出股股难闻的气味。句导读:这是一个比喻句,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销毁鸦片时销烟池内的情形。段导读:这段话生动地描写了虎门销烟的壮观场面和具体过程,是文章的重点段落。 具体说明了销毁鸦片的经过。看到害人的鸦片被销毁了,成千上万的老百姓激动得跳哇, 响彻:响遍;声响达到。叫哇,欢呼声响彻虎门上空。句导读:“成千上万”“跳哇”“叫哇”“响彻”等词语,写出了销烟现场人们欢天喜地的情景。段导读:这段话生动地描写了“销烟”过程中群情欢腾、人心大快的激动场面,反映出人们对鸦片的痛恨,进一步说明了虎门销烟伟大的历史意义。销烟整整持续了23天,二百多万斤鸦片化为烟渣,随着潮水卷进了咆哮的大海之中。句导读:“23天”“二百多万斤”说明被销毁的鸦片数量之大;烟渣被卷入大海,象征着中国人民抵制鸦片输入的斗争取得了重大胜利。段导读:介绍了销烟经历的时间和销烟的数量,说明此次销烟取得了很大的成功。第二部分(第25自然段):具体叙述了虎门销烟的经过,并用生动的语言描写了令人激动的销烟场面。 壮举:伟大的举动。 重点句解析:不仅是因为销烟的场面十分壮观,更是因为这不只是在销烟,更主要的是向外国侵略者示威,同时也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斗志,证明了中国人民抵制鸦片输入的坚定信念。虎门销烟这一伟大壮举,沉重地打击了外国侵略者的嚣张气焰。为什么把虎门销烟称为“壮举”?它向全世界表明,中国人民是不可欺侮的!句导读:这两句与文章第一句相呼应,再次点明了虎门销烟的意义,也使全文结构更完整。第三部分(第6自然段):写虎门销烟的伟大历史意义。1.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2.初步感知课文内容。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关于鸦片给国人带来灾难的影片。一导入新课(放映影片,向学生展示鸦片给国人带来的灾难。)19世纪中期,外国侵略者用坚船利炮轰开了中国的大门,大批大批的鸦片流入中国,毒害着无数中国国民。懦弱无能的清政府无力抗击强大的外国侵略势力,只好妥协退让。但是,广大国民并不是麻木不仁的,他们采取各种手段抵御外侮,其中涌现出一大批爱国志士仁人。时任两广总督的林则徐就是其中一位。解题,介绍虎门的位置、鸦片的危害。二初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1.老师范读。2.学生自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3.检查自读效果。(1)检查生字、新词。出示生字、新词,指名朗读。翘舌音:寨、渣、史、值前鼻音:盐多音字“担”在课文“一担担”中读“dn”。(2)出示讨论。“身着朝服”的“着”读“zhu”,“朝”读“cho”。“倒下去”的“倒”读“do”。“分外”的“分”读“fn”。“应邀”的“应”读“yng”。(3)长句子的朗读。礼台下,一侧/是身着朝服的/文武官员,另一侧/是应邀前来观看的/外国商人。4.段落划分及段意。第一段(第一自然段):交代了虎门销烟的时间。第二段(第二至第五自然段):具体叙述了虎门销烟的经过。第三段(第六自然段):揭示了虎门销烟的伟大意义。1.本文揭示了虎门销烟的伟大历史意义,讴歌了中国人民爱国御侮的斗争精神,是一篇爱国主义教育的好文章。因此在教学时要让学生深入到这一历史事件中,了解当时的历史背景,再通过文中的语言文字来深入了解虎门销烟的伟大历史意义。课文题目中的重点是讲销烟,题眼在“销”字上。销是销毁,不是烧毁。文中销毁用的是水和生石灰发生反应的方法,烧毁是直接把鸦片放在火上烧的方法。这一点要让学生区分清楚。2.虎门销烟是一个大快人心的壮举,因此教师在教学时,时刻把学生的情绪集中到“壮”这个字眼上,首先感受销烟前的隆重、壮观,让学生自己读了第二自然段之后,从文中的“水泄不通”“彩旗林立”看出场面的隆重、壮观;然后让学生读出这种场面;接着进一步引导,从将要下令时的情景和销烟时的情景中感受“礼炮轰鸣”“群情沸腾”,让学生边读边想象当时的情景,把气势读出来。1.给下列多音字注音,并组词。2.比一比,再组词。3.先按课文内容填空,再完成练习。林则徐一声令下,震惊中外的虎门销烟开始了。只见一群群光着脊梁、赤着双脚的民工,先向灌了水的销烟池里撒下盐巴,再把收缴来的鸦片抛入池内,然后又把一担担生石灰倒下去。顿时,销烟池里像开了锅一样,“咕嘟咕嘟”直冒泡,散发出股股难闻的气味。(1)这段话主要写虎门销烟的具体过程。(2)这段话中表示先后顺序的词语是先、再、然后。请仿照这一段的写法,写一段话,用上这些表示先后顺序的词语。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2.了解虎门销烟的经过。3.认识虎门销烟的伟大意义,培养学生爱祖国、拒外侮的精神。虎门销烟场景的图片。一导入新课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在抵御外侮方面的伟大壮举,这一伟大壮举的具体过程又是怎样的呢?今天,我们来深入地分析这一课。老师复习检查上节课内容。1.听写词语。咆哮收缴销毁响彻水泄不通嚣张欺侮应邀历史震惊中外2.指名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及层次结构。二精读课文1.学习第一自然段。(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2)指名说说这一自然段告诉我们什么。告诉我们虎门销烟的时间。同学们应铭记这一历史时刻:1839年6月3日。(3)什么样的日子“值得纪念”呢?不同寻常的日子,发生重大事件的日子值得纪念。过渡:为什么说虎门销烟的日子是中国历史上值得纪念的日子呢?带着这个疑问我们一起学习文章的最后一段。2.学习第六自然段。(1)老师范读或指名读第六自然段,要求读出气势。(2)理解有关词语。壮举:伟大的举动;壮烈的行为。嚣张:(恶势力、邪气)上涨;放肆。气焰:比喻人的威风气势(多含贬义)。(3)指名说说这一段告诉我们什么。虎门销烟的意义:打击嚣张气焰,表明中国人是不可欺侮的。过渡:林则徐是怎样打击外国侵略者的嚣张气焰的?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中国人民不可欺侮?带着这些问题我们学习文章的其他内容。3.学习第二自然段。(1)齐声朗读第二自然段。(2)理解相关词语。水泄不通:泄,排出。水都流不出去。形容非常拥挤或包围得很严密。林立:像树林一样密集地竖立着,形容众多。(3)指名说说这一段告诉我们什么,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前来观看销烟的人很多,场面庄重、壮观。男男女女、老老少少,挤得水泄不通;彩旗林立;身着朝服的文武官员和应邀前来观看的外国商人站在礼台两侧。(4)为什么来观看销烟的人很多?文武官员的到场说明什么?这说明禁烟行动顺应民心、符合民意。这说明政府禁烟决心很大。(5)为什么邀请外国商人到场观看?让外国人看看中国人民的威风。过渡:虎门寨人山人海,礼台上彩旗林立。今天,对于虎门寨人乃至全中国人民来说都是一个非同寻常的日子,因为销烟运动马上要在这里拉开帷幕,让我们一起去看看这一伟大壮举的具体过程吧!4.学习第三至第五自然段。(1)齐读第三自然段。本段五句话可分为两层,你们知道怎样划分吗?第一层(第一至第三句):写林则徐下令销烟。第二层(第四、五句):写虎门销烟的经过。林则徐等人是怎样登上礼台的?这一举动说明什么?“健步登上礼台”,说明林则徐等人禁烟的决心非常坚定。文章用了不少笔墨来描绘民工们销烟的具体过程,引导学生用“先再然后”这几个词语复述课文。(2)学习第四自然段。齐读第四自然段。害人的鸦片被销毁了,在场的老百姓心情怎样呢?非常激动,“成千上万的老百姓激动得跳哇,叫哇,欢呼声响彻虎门上空”。让学生结合“礼炮轰鸣”“群情沸腾”“成千上万”“激动得跳哇,叫哇”“响彻”等词语,想象当时欢声雷动的激动场面,体会虎门销烟这一壮举的伟大意义。(3)学习第五自然段。指名读第五自然段。理解有关词语。咆哮:(猛兽)怒吼;亦形容人的暴怒喊叫或水流的奔腾轰鸣。销烟持续了23天说明了什么?销毁了二百多万斤鸦片又说明了什么?说明销烟的时间长,数量多,销烟的战果辉煌。烟渣被卷进咆哮的大海暗示着什么?暗示中国人民的力量压倒了外国侵略者的气焰。1.教学时,教师在揭示课文题目之后问:“虎门销烟是发生在1839年6月的一段惊天动地的历史,更是一场让中国人扬眉吐气的战争。谁能给大家简单地介绍一下?”话音刚落,很多学生举起了手,纷纷介绍收集的资料。通过展示和同学们互相交流手中的资料,既开拓了学生的眼界,又使学生学到了一些书本上没有的知识。这次课前布置预习的效果,使教师深刻地体会到课前预习和收集课文相关资料对学习一篇课文是相当重要的,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2.教学时,教师设计这样一个问题:林则徐当时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进行销烟的?于是,学生通过课前查找的相关背景资料总结如下:一方面受外国势力的侵略和威胁,英国驻华商务监督义律还阻止外商交烟;另一方面有一部分利欲熏心的官员也参与其中。当时只有林则徐肯站出来,敢站出来。面对重重阻力,他能排除万难,所以相当了不起。1.找出下列每组词语中的错别字,用“”画出,并在括号里改正。(1)激怒鞠躬礼貌状举 (壮)(2)雄资庄严映衬辉煌 (姿)(3)邀请闻迅雄伟眺望 (讯)(4)横跨历吏脊梁激动 (史)2.在括号中填上合适的关联词。(1)(如果)不销毁害人的鸦片,(就)会使国家和人民陷入深重的灾难之中。(2)虎门销烟(不但)沉重地打击了外国侵略者的嚣张气焰,(而且)向全世界表明,中国人民是不可欺侮的!(3)天安门广场西侧的人民大会堂(既)高大,(又)庄严。(4)(即使)工作再忙,他每天晚上(也)要挤出一小时学英语。(5)小李在学习上(之所以)有这么好的成绩,是(因为)他平时刻苦学习。3.按要求写句子。(1)把下面的词语整理成一句话。地上的风枯叶被到处乱飞猛烈的刮得地上的枯叶被猛烈的风刮得到处乱飞。(2)改变词语顺序使句子意思不变。北京是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是北京。1.深入体会林则徐虎门销烟的历史意义。2.鼓励学生从多角度去尽情尽兴地抒发内心的感受。3.树立远离毒品、强身为国的坚定决心。关于远离毒品、拒绝毒品的专题片和系列片。一导入新课清朝末年,大量的鸦片涌入中国,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时至今日,在一些地方毒品死灰复燃,它又给中国人民造成了新一轮的危害,请看专题片播放关于远离毒品、拒绝毒品的专题片。二合作探究1.学生认真观看专题片,教师相机点拨。2.交流、讨论。(1)今天在一些地方毒品死灰复燃,它的危害又表现在哪里?(2)我们应该如何远离毒品、拒绝毒品?(在讨论中让学生联系课文、联系实际,畅谈自己的感受,提高认识和觉悟。)在教学到“销烟整整持续了23天,二百多万斤鸦片化为烟渣,随着潮水卷进了咆哮的大海之中”这一段时,有位学生问:“老师,这不造成环境污染了吗?”犹如炸弹一般的话语,使得班里议论纷纷:“二百多万斤烟渣都被冲入大海,会对海水造成多么严重的污染哪”于是,教师鼓励学生在课余时间通过上网查资料等方法,去研究林则徐的这种销烟方法是否真的会造成环境污染。只有这样,才尊重了学生在阅读中的思考和发现,并给他们创造机会和条件去研究、探讨。无论学生研究的结果如何,哪怕有悖于教材和老师的意图,但那毕竟是学生自己阅读和研究的经历,对于他们形成乐于发现、勤于探索的学习品质都会起到很大的激励作用。阅读短文,回答问题。虎 门 销 烟一百多年前,英国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殖民主义国家。它不断地在世界各地疯狂地掠夺殖民地,还企图利用鸦片打开中国的大门。广州是外国烟贩子的贩毒中心。1838年广州地方政府处决一个中国的鸦片贩子,英国烟商竟然聚众阻挠,激起了广州人民的义愤。1839年2月,一万多名群众到外国人居住的商馆前示威,声讨外国烟贩干涉中国内政的罪行。1839年3月,林则徐到了广州,禁烟运动迅速展开。他一面加紧整顿海防,严拿烟贩;一面限令外国烟贩交出鸦片。林则徐在给外国烟商的通知中说:“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由于林则徐坚定的态度和有力的措施,再加上人民的支持,外国商贩被迫交出鸦片二百多万斤。林则徐下令在虎门将鸦片公开销毁,并带领大小官员亲自监督,他令人将鸦片放入挖好的两个大池子里,池中放上卤水,鸦片浸泡半日后,再加上生石灰。生石灰将池水煮沸,就把鸦片销毁了。经过23天,才把收缴的鸦片全部销毁。这就是举世闻名的“虎门销烟”。销毁鸦片的正义行动,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虎门海滩每天都有上万人观看,人们无不拍手称快。外国人看到这种情形,也对林则徐禁烟的果断表示钦佩。虎门销烟是我国近代史上反帝斗争的光辉一页。1.从文中找出表现林则徐决心禁烟的一句话,写在下面的横线上。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2.写出第四自然段的段落大意(画“”的)。林则徐虎门销烟。3.概括回答林则徐迫使烟商交出鸦片,取得禁烟运动胜利的原因是什么?林则徐坚定的态度和有力的措施,再加上人民的支持。4.读下面的话,你认为哪一句正确地概括了短文的中心,在后面的括号内画“”。(1)短文记叙了虎门销烟的经过。()(2)短文赞扬了中国人民不畏强暴的斗争精神及反抗外国侵略者的坚强意志。()(3)短文说明了英帝国主义企图用鸦片毒害中国人民,打开中国的大门。()1.林则徐林则徐(17851850),清末政治家。字元抚,一字少穆,福建侯官(今福州)人。1838年在湖广总督任内,严厉禁烟,成效卓著,为禁烟派代表人物。为了解西方情况,派人翻译外文书报,编成四洲志。2.鸦片俗称大烟,由罂粟果内乳汁经干燥制成,为棕色或黑色的干膏状块。鸦片是一种强烈的麻醉剂,毒性很大,上瘾就不易戒除,使人体力日衰,意志萎靡,让士兵失去战斗力,做工、种地的丧失劳动能力,最后摧残人命。附送:2019年四年级语文上册 9泉城教案 苏教版教学要求1.仔细体会文中的词句,了解泉城特有的自然景观,体会泉城的泉多、水美,激发热爱祖国、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2.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理解词语的意思。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重点难点1.了解泉城特有的自然景观及四处泉水的特点。2.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描述的技巧,能分辨文中介绍的各处泉水的异同。教学课时两课时 知识点详解 泉城 具有引出下文的作用,说明济南泉水的名气很大。重点句解析:运用了比喻和排比的修辞手法。这句话共有四个分句,前两个分句写济南名泉的形态各异;后两个分句写济南名泉的声音不同。这个排比句句式整齐,声韵和谐,节奏明快,给人身临其境的感觉。说到济南,自然会想到济南的七十二泉。这句话在全文起什么作用?这些泉有的白浪翻滚,好像银花盛开;有的晶莹剔透,好像明珠散落;有的声音洪大,听起来如虎啸狮吼;有的声音低细,听起来如秋雨潇(xio)潇。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写出了什么?其中最著名的要数珍珠泉、五龙潭、黑虎泉和趵(bo)突泉了。句导读:这句话引出下文,点明了下文内容,过渡自然。段导读:总括了济南泉水的特点,具有引出下文的作用。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总体上描写了济南泉水多和美的特点。 亩:一种面积计量单位。一亩约为667平方米。珍珠泉在泉城路北。泉池约一亩见方,清澈见底。句导读:这两句话写珍珠泉的位置、大小和清澈的特点。 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泉水比作珍珠,点明了珍珠泉得名的原因。拎:用手提(东西)。泉水从地下往上涌,好像一串串珍珠。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在阳光的映照下,那珠串忽聚忽散,忽断忽续,忽急忽缓,仿佛有一只神奇的手把它们拎(ln)到了水面上来。加点词语写出了泉水什么样的特点? 难句解析:三个富有动感的词语,使泉水变化多端的姿态跃然纸上。作者又用“仿佛有一只神奇的手”这一比喻句进一步突出了珍珠泉的神奇。段导读:本段介绍了珍珠泉的位置、大小及名称的由来,突出了珍珠泉“神奇”的特点。五龙潭在旧城的西门外,由五处泉水汇注而成,所以人们称它“五龙潭”。 汇注:汇聚并注入。句导读:这句话写五龙潭的位置和名字的由来。在五龙潭的周围还有月牙泉、悬清泉、古温泉等,组成了五龙潭泉群。段导读:介绍了五龙泉的位置、名称的由来及组成部分。 趵突泉黑虎泉的源头在悬崖下的洞穴中。泉口是用石头雕成的三个老虎头,泉水便从“老虎”的口里不断地喷吐出来。句导读:这两句写黑虎泉的具体位置和名字的由来。水声喧腾,昼夜不息。句导读:“喧腾”“昼夜不息”两个词说明了黑虎泉声音响亮,气势大。段导读:本段描写了黑虎泉的样子及其昼夜不息地喷吐的特点。趵突泉名列七十二泉之首,位于西门外的趵突泉公园内。一个开阔的方形泉池,差不多占了大半个公园。 这句话运用了对比和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趵突泉的特点:泉水清、水势大、形态美。句导读:这两句写趵突泉的位置和面积。池里的水很清,游鱼水藻都可以看得清清楚楚。句导读:这句话写趵突泉池水十分清澈。泉池正中有三股比吊桶还粗的清泉,“咕嘟咕嘟”地从泉底往上冒,如同三堆白雪。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写出了什么? 重点句解析:这句话既是对开头的照应,又是对济南泉水精心描述后的一个总结,点明了题旨。语言简明,平淡中却又饱含深情,表达出作者对济南名泉奇丽景观的赞叹和热爱之情。段导读:这段话主要介绍了趵突泉的大、清、美的特点。第二部分(第25自然段):具体介绍了四大名泉的位置、来历及各自的特点。济南的泉水天下闻名,所以人们称济南为“泉城”。结尾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第三部分(第6自然段):总结全文,写泉城名字的由来。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2.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生字、新词卡片。一激发情趣,导入新课济南是一座泉城,说到济南,自然会想到济南的七十二泉。这篇课文用优美的语言向我们介绍了其中最著名的四处泉水,抒发了作者对泉水的喜爱之情。今天,我们一起去观赏一下这几处泉水,来体会济南的泉多、水美。板书课文题目。二初读课文,掌握字词1.配乐范读课文。2.学生自读课文。(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标出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想想它们在句中的意思,并标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3.检查自读效果。(1)出示词语。白浪翻滚晶莹剔透明珠散落银花盛开虎啸狮吼秋雨潇潇水声喧腾昼夜不息(2)指名读词,齐读。(3)解释疑难词语,了解词语的掌握情况。晶莹剔透:形容非常光亮明澈。悬崖:高而陡的山崖。喧腾:喧闹沸腾。著名:有名。洞穴:地洞或山洞(多指能藏人或东西的)。汇注:汇合,聚集。(4)分自然段指名试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三整体感知课文全文共六个自然段,可分为三段。第一段(第一自然段):总写济南的泉不但多而且美。第二段(第二至第五自然段):详细介绍四处泉水的位置及特点。第三段(第六自然段):总结全文,指出“泉城”的由来。作者写本文时采取了怎样的结构方式?(总分总)1.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只有学生自己充分参与了学习,才会学得扎实,学得有效。在学习第一自然段时,教师先让学生认识“有的有的”这一句式,再由教师来说一组句子:大自然保护区的动物有的忽隐忽现,好像害羞的少女;有的巍然屹立,好像忠实的哨兵;有的声音很大,听起来如波涛滚滚;有的声音低弱,听起来如喃喃自语。以教师说的句子为范例,让学生来练说这一句式,效果非常好。2.古人说得好:“读书无疑须有疑,有疑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疑问是思维的契机,质疑则是创新的先导。人类的思维活动往往是由于要解决当前面临的问题而引发的。教师鼓励学生:“有什么不懂的地方,请提出来。”此时往往是课堂上最活跃的时候,学生在提问与解疑的过程中,尽享学习乐趣。他们对“白浪翻滚”一词不懂,教师引导学生联系“银花盛开”配上动作,加以想象感悟;又提出对“晶莹剔透”一词不懂,教师以实物演示;还有同学提出对“虎啸狮吼”“秋雨潇潇”不明白,教师领着学生在拟音中感悟。在理解之后,再进行有感情的朗读,学生便显得劲头十足。1.读拼音,写词语。jnn济南huzh汇注hxioshhu虎啸狮吼zhuybx昼夜不息pnt喷吐2.照样子,写词语。(1)例:鲜嫩嫩(ABB)水灵灵绿油油甜滋滋(2)例:蹦蹦跳跳(AABB)高高兴兴嘻嘻哈哈清清楚楚(3)例:咕嘟咕嘟(ABAB)扑通扑通刷拉刷拉呼啦呼啦3.根据课文填空。(1)这些泉有的白浪翻滚,好像银花盛开;有的晶莹剔透,好像明珠散落;有的声音洪大,听起来如虎啸狮吼;有的声音低细,听起来如秋雨潇潇。(2)在阳光的映照下,那珠串忽聚忽散,忽断忽续,忽急忽缓,仿佛有一只神奇的手把它们拎到了水面上来。1.在朗读与背诵中品味文章的语言美。2.了解泉城特有的自然景观,体会泉城的泉多、水美。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有关泉城的资料及四处泉水的图片。一复习检查(听写生字、新词)二精读感悟1.学习第一段。(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2)这一段告诉我们什么?济南的泉不但多而且美。(3)你是从哪儿看出济南的泉不但多而且美的?(学生自由交流)(4)师生共同讨论。出示句子:这些泉有的白浪翻滚,好像银花盛开;有的晶莹剔透,好像明珠散落;有的声音洪大,听起来如虎啸狮吼;有的声音低细,听起来如秋雨潇潇。老师有感情地范读这句话,让学生体会这句话的语言特点。这句话有什么特点?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由四个分句组成,用了比喻、排比的修辞手法。指名读这句话,并说说从四个分句中明白了什么。(学生自由发言)老师引导:第一、二两个分句,作者用了“好像银花盛开”与“好像明珠散落”两个比喻来绘形;第三、四两个分句,作者又用“如虎啸狮吼”与“如秋雨潇潇”两个比喻来摹声。作者形象、生动地描绘,让我们既看到了泉水喷涌的种种形态,又听到了泉水喷涌所发出的种种声音。再读句子,体会蕴含于字里行间的意思和情味。过渡:为了让我们更真切地体会泉水的形与声,作者给大家介绍了其中著名的四处泉水。2.学习第二段。(1)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感知主要内容。引导读第二自然段,思考:这一自然段写了珍珠泉的什么特点?珍珠泉的神奇。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引导学生默读课文,品读词句,想象课文描绘的图景。通过“清澈见底”“往上涌”“忽聚忽散”“忽断忽续”“忽急忽缓”“拎到了水面上”等词语可以体会珍珠泉的神奇。引导读第三自然段,思考:这一自然段写了五龙潭的什么特点?泉多。你是通过哪些词语体会出来的?通过“汇注而成”“周围还有”等词语体会出来的。引导学生默读体会。学生根据第二、三自然段的学习方法,分小组合作学习第四、五自然段。A.小组合作学习,交流讨论。B.小组汇报讨论结果。学生甲:第四自然段写了黑虎泉的气势大。通过“石头雕成”“喷吐”“水声喧腾”“昼夜不息”等词语可以体会出来。学生乙:第五自然段写了趵突泉大、清、美。通过“开阔”“水很清”“往上冒”“三堆白雪”等词语可以体会出来。老师引导:正因为趵突泉具有大、清、美的特点,所以它能名列七十二泉之首。(2)齐读第二至第五自然段,加深对语言文字的理解,体会作者的感情。3.学习第三段。要指导学生注意该段与上文的联系,在诵读中体会感情,领会其总结全文、点题的作用。4.有感情地朗读全文,加深印象。三背诵指导老师在引导学生学习课文时,应有目的地引导学生了解段落中句群的内在联系,在熟读的基础上,背诵全文。四品读感悟本文采用总分总的结构向我们勾勒了泉城泉水的整体风貌及具体特征。读后我们被泉水的美深深地打动了,从而也理解了济南为何称为“泉城”。作者采用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使文章显得更加生动、活泼,我们要细细品味。泉城泉多、水美1.教学的过程要如同泉水一样晶莹剔透,清晰可见;教学的过程要重点分明,层层递进。教育的一切改革,最终要以促进人的发展、为人的发展服务为指导思想,也就是我们提出的“为人生奠基”。那么,让学生“全新享受品质教育”就应当成为我们的基本信念。教育的目的是捧出一个个有鲜明个性的活生生的人;教育追求的是每个学生的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教育是教师与学生共度的生命历程、共创的人生体验。2.为了帮助学生抓住关键词句来体会泉水的特点,在珍珠泉这一段的教学上,教师让学生去细细地品读文章的语言文字,抓住“涌”“忽聚忽散,忽断忽续,忽急忽缓”“拎”等关键词句,让学生想象珍珠泉的美丽和神奇。在这节课中,教师在读中下功夫,让学生想象读。一个词语往往是一个精彩的画面,边读边想象。教学时,教师注重激发学生的想象和联想,潜心体悟,品味朗读,让汉字语言丰富的内涵和灵动的精神鲜活起来。3.读是语文教学的主要手段,如何通过读来丰富孩子的情感想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给学生提供充裕的时间,让学生在读中自得、自乐、自悟。在学习趵突泉这一段时,学生通过朗读来理解重点词句,从而了解趵突泉的水很粗、很清。教师让学生从文中找出泉水往外冒所发出的那种声音,学生很快就找到了“咕嘟咕嘟”这个拟声词。通过这个词,教师让学生去体会泉水往上冒时那种欢腾的样子。作者把往外冒的泉水比作白雪,为此,教师设计说句子练习,让学生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来形容泉水,并从朗读中找到乐趣。最后,教师再引导学生开展赛读、评读,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清澈透明的(泉水)各式各样的(水果)热气腾腾的(咖啡)波光粼粼的(湖面)淳朴热情的(农民)欢快和谐的(曲调)2.在括号里注明下列句子各用了什么修辞手法。(1)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夸张)(2)谁是真正的英雄?是劳动人民,是最普通的老百姓。(设问)(3)山也呼,海也笑,高粱涨红了脸,谷子笑弯了腰。(拟人)(4)当每天晚上撕下一张日历时,我总是在想:难道能向祖国交上白卷?(反问)(5)清清的溪水,照着蓝天的影子,照着彩霞的影子,照着山上松树林的影子。(排比)3.按要求写词语。(1)成语。例:刻舟求剑亡羊补牢自相矛盾揠苗助长(2)叠词。例:绿油油金灿灿黑乎乎红彤彤(3)谚语。例:瑞雪兆丰年。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有志者事竟成。艺高人胆大。4.选择合适的成语,将序号填在括号里。(1)李老师(A)地关怀着同学们。A.无微不至B.无所不至(2)节日的天安门广场人流如潮,(A),一派祥和、繁荣的景象。A.花团锦簇B.繁荣似锦(3)伟大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犹如(A)一样,坚不可摧。A.铜墙铁壁B.固若金汤(4)在旧社会,那些法官故意摆出一副(B)的样子来愚弄老百姓。A.得意洋洋B.神气活现1.济南七十二泉世人常以七十二名泉描述古城济南泉水之多。七十二泉的说法始于700年前。金代有人立名泉碑,列举了济南七十二名泉。金代文学家元好问在济南行记中说:“济南名泉七十有二。”此后,便有了济南七十二泉之说。2.趵突泉趵突泉位于市区中心,趵突泉南路和泺源大街中段,南靠千佛山,东临泉城广场,北望大明湖,面积158亩,是以泉为主的特色园林。今日之趵突泉正越来越为世人所瞩目,便有了“游济南不游趵突,不成游也”之盛誉。该泉位居首位,被誉为“天下第一泉”,也是最早见于古代文献的济南名泉。趵突泉是泉城济南的象征与标志,与千佛山、大明湖并称为济南三小名胜。趵突泉水分三股,昼夜喷涌,水盛时高达数尺。所谓“趵突”,即跳跃奔突之意,反映了趵突泉三窟迸发、喷涌不息的特点。“趵突”不仅字面古雅,而且音义兼顾。不仅以“趵突”形容泉水跳跃之状、喷涌不息之势,同时又以“趵突”模拟泉水喷涌时“咕嘟咕嘟”之声,可谓绝妙绝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