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三年级语文上册第1单元1让我们荡起双桨第2课时教案苏教版.doc

上传人:max****ui 文档编号:5653033 上传时间:2020-02-04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7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三年级语文上册第1单元1让我们荡起双桨第2课时教案苏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9年三年级语文上册第1单元1让我们荡起双桨第2课时教案苏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9年三年级语文上册第1单元1让我们荡起双桨第2课时教案苏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年三年级语文上册第1单元1让我们荡起双桨第2课时教案苏教版1.读懂诗歌,理解课文内容,知道课文中的“红领巾”“谁”分别指的是什么人。2.通过仿写练习,进一步感悟诗歌的表达形式。【重点】读懂诗句,理解课文内容,知道课文中的“红领巾”“谁”分别指的是什么人。【难点】通过仿写练习,进一步感悟诗歌的表达形式,初步了解反复的用法。方法一1.出示生字卡片,认读。PPT出示:双桨推开白塔四周环绕绿树红墙轻轻飘荡凉爽洒悄悄愉快尽情欢乐安排2.听写生字,用钢笔正确书写,当场点评。3.指名朗读课文。4.根据所给的卡片的顺序,背诵课文。设计意图以复习的方式引入,唤起学生对上节课内容的回忆,以便引出下面的教学。方法二同学们,绿树红墙、碧波荡漾,小船儿在水中轻轻飘荡,此时少先队员们在干些什么?心情怎样?今天我们继续和那群少先队员一起到北海公园去泛舟。设计意图以谈话的形式,直奔本节课教学主题。一、研读第二小节课件出示第二小节。PPT出示:红领巾迎着太阳,阳光洒在海面上,水中的鱼儿望着我们,悄悄地听我们愉快歌唱。小船儿轻轻飘荡在水中,迎面吹来了凉爽的风。1.指名学生朗读第二小节。设计意图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读”是语文实践活动的重要手段之一。“读”应该成为语文阅读教学的主旋律,学生在读中认字,读中积累,读中悟情。2.这一节描写哪些景物?(1)用笔画出诗中出现的景物。(2)小组交流。(3)师生共议:太阳、鱼儿、凉爽的风。3.“红领巾”是谁?(1)一看到红领巾,你想到了谁?(2)“红领巾”指少先队员,因为它是少先队员的标志。4.“红领巾迎着太阳,阳光洒在海面上”有没有特别的含义呢?师:人们常用“太阳”来比喻什么?“阳光洒在海面上”,阳光仅仅是洒在海面上吗?生1:人们常用“太阳”来比喻中国共产党。生2:人们常用“太阳”来比喻母亲。生3:阳光不仅洒在海上面,也洒在少先队员身上。师:联系生活,想象此时情景:少先队员心向着共产党,他们感觉到共产党温暖的关怀,诗中用“太阳”比喻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带来了光明和温暖,正哺育少先队员茁壮成长。5.鱼儿真的在望着小朋友,听他们唱歌吗?为什么“我们”会有这种感觉?(1)想象“我们”此时会唱些什么歌?(2)角色体验:现在,同学们就是水中的鱼儿,为什么会悄悄地望着“我们”?(3)鱼儿看到些什么?想到些什么?(4)鱼儿真的在望着小朋友,听他们唱歌吗?(这是拟人的写作手法,让我们感觉小鱼儿很调皮、很可爱!)(5)为什么他们会有这种感觉?(鱼儿不会真的望着他们,听他们唱歌,而是他们感到在中国共产党的哺育下无比快乐,无比幸福,就觉得鱼儿都在羡慕他们)6.有感情地读这个小节。二、研读第三小节课件出示第三小节。PPT出示:做完了一天的功课,我们来尽情欢乐,我问你亲爱的伙伴,谁给我们安排下幸福生活?小船儿轻轻飘荡在水中,迎面吹来了凉爽的风。1.指导朗读。读第一、二行时要用陈述语气,读出欢快的情感。读第三、四行时,语调要突然、轻,好像突然想到一个问题似的,提醒伙伴注意。“谁”要重读,“幸福生活”语调要上扬。教师范读,指名试读,自由练读,集体齐读。2.从文中哪一句可以看出划船的时间?生1:我从“做完了一天的功课”,我觉得是下午放学后。生2:我觉得是周末,周末游玩时间更充足。师:从字里行间去判断是学习的好方法。3.“尽情欢乐”是怎样的欢乐?生1:休息时,我会下下棋,找同学聊聊天。生2:我玩玩游戏,看看电视节目或看场电影。生3:我一般打打球,看看课外书。师:从刚才的谈话中,我感觉到同学们的课余生活很丰富,你们的生活真幸福!4.“我问你亲爱的伙伴,谁给我们安排下幸福生活?”这里的“谁”指什么人?生1:是爸爸妈妈。生2:是社会。生3:是国家,是祖国。师:是啊,同学们,父母、老师可以给你创设幸福的生活,我们要懂得感恩父母和老师。但父母和老师能给全国的小朋友创造幸福的生活吗?是我们的党和国家给予了我们幸福的生活啊!在旧社会,小朋友们能不能这样欢乐?因为旧社会人民受压迫、受剥削,小孩子连饭都吃不饱,衣服都穿不暖,哪能尽情地欢乐呢?这样“明知故问”,更能表达他们对祖国的感激之情。5.齐读第三小节。三、整体领悟1.“小船儿轻轻飘荡在水中,迎面吹来了凉爽的风”为什么反复出现?(1)这两句诗在这篇课文里重复了几次?(在这篇课文中重复了三次)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呢?(2)学生自由说。(3)教师指导:这种写法叫反复,反复的修辞手法主要运用在诗文中,起到反复咏叹,表达强烈的情感的作用。同时,反复的修辞手法还可以使诗文的格式整齐有序,而又回环起伏,充满语言美。2.教师范读。你也来试着读一读,好吗?(学生自由读)3.指名读。4.刚才同学们读得真不错,下面你读读每句诗的最后一个字,你有什么发现吗?(学生自由说,教师补充:第一小节最后一个字如果拼读的话,很多字的韵母都是“ang”。如“桨”“浪”“墙”。第二小节很多字的韵母也是“ang”,如“阳”“上”“唱”。这种写作方法就是“押韵”)5.在让我们荡起双桨中作者运用了“对仗”“反复”“押韵”这三种诗歌常用的写作方法,所以这首诗读起来富有音乐美感,而且朗朗上口,易记好背。谁愿意到前面来读一读,读出诗歌的韵律美?(指生到讲台前来读)6.让我们男女生比赛,看看谁能将这首诗读得更有韵味。(男女生赛读)1.同学们,我们生活在和平年代,每天我们都坐在明亮的教室里学习文化知识,节假日和爸爸妈妈一起去游玩,我们的生活是多么幸福啊!读描写我们快乐生活的诗歌,就要读出快乐的感情来。(齐读这首诗歌)2.最后我们一起来唱这首歌好吗?我们一起站起来,愿意加上动作的可以加上动作。(师生齐唱)作业1教材第9页第2、3题。作业2一、给加点字找出正确的读音。波浪(b p)轻轻(qng qn)倒映(yn yn)我们(mn men)环绕(ro ro)悄悄(qio qio)二、比一比,再组词。三、照样子,写句子。例:水中的鱼儿望着我们,悄悄地听我们愉快歌唱。1.树上的鸟儿望着我们,。2.,。四、课外阅读。我们的祖国是花园我们的祖国是花园花园里花朵真鲜艳和暖的阳光照耀着我们每个人脸上都笑开颜娃哈哈娃哈哈每个人脸上都笑开颜大姐姐你呀快快来小弟弟你也莫躲开手拉着手儿唱起那歌儿我们的生活多愉快娃哈哈娃哈哈我们的生活多愉快1.选词填空。(把序号填到相应的横线上)这首儿歌中,把比喻成;把“我们”比喻成,把比喻成阳光。(A.共产党B.祖国C.花园D.花朵)2.“每个人脸上都笑开颜”表明了人们此时很快乐,请你写几个表达心情愉快的词语。3.这首儿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参考答案】一、bqngynmenroqio二、推开土堆洒水喝酒愉快比喻环境打坏三、1.静静地听我们弹琴2.可爱的小猫望着我等待我的命令四、1.BCDA2.兴高采烈神采飞扬眉开眼笑3.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的热爱和作为中国人的自豪、幸福。让我们荡起双桨-感受美景心陶醉享受生活情意深本课的教学,成功之处是采用多种方式引导学生想象,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然后再来读课文,促进学生感悟,读出了感情,读出了韵味。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学生渐入情境。通过“荡”“推”“倒映”“环绕”“轻轻”“飘荡”等词语,引导学生对少年儿童泛舟北海的具体画面展开想象,体会作者的愉悦心情。另外,课件的运用也适时地帮助学生更好地想象和朗读,直至熟读成诵。第二课时的内容有些多,没有充足的时间去引导学生总结诗歌的特点,只是几个优等生说出了自己的答案,部分学生并没有真正学到仿写诗歌的好方法。1.拓展练习也可以像预习单那样,作为作业发给学生,留给每个学生充足的时间去思考和练习。这样才不会让拓展流于形式,才能有实效性。2.老师要当好组织者、引导者、促进者的角色,促使学生围绕问题充分地阅读、思考、讨论、交流。倡导自主学习,合作探究。1.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名师来指导背诵课文,首先,要明确课文每一节写了什么,按照“景色美丽”“心情愉悦”“感激祖国”的顺序记忆歌词内容。其次,要留意课文反复手法的运用,知道每一小节最后一句话都是“小船儿轻轻飘荡在水中,迎面吹来了凉爽的风”。在此基础上,注意加以想象,在脑海中浮现相应的画面,你肯定能流利地把课文背诵下来。1.描写“春天”的古诗 春日朱熹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附送:2019年三年级语文上册第1单元2学会查“无字词典”教案苏教版教学要求: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兴高采烈造句。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能背诵古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教学重难点: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思念亲人的思想感情。教学准备:词卡、小黑板教学时间:三课时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二、揭示课题、解题。板书课题 每逢佳节倍思亲解释题意。每逢佳节倍思亲是唐朝诗人王维写的一首诗里的诗句,意思是每逢美好的节日就会更加思念亲人。介绍王维。王维,今山西人,唐朝著名的诗人,画家。三、初读课文自学生字词。给每个自然段写上序号,轻声读课文。读通顺语句,画出不认识的不理解的词语。会写会读生字。查字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兄弟 异乡 思念 无限深情情景 佳节 登高 兴高采烈检查自学情况。各人试读课文。分自然段指名读课文。四、写字指导五、布置作业朗读课文。读抄词语。第二课时一、复习词语二、学习课文指名读课文。分自然段读。第1自然段指名读第一自然段。这一自然段共有几句话?说了什么?小结:这一自然段交代了时间、地点、人物,讲的是唐朝诗人15岁离家,到京城已有两年。齐读课文第1自然段。过渡:佳节指的是什么节日?为什么这一天王维倍思亲?请读第2自然段。指名读第2自然段。这一自然段共有几句话?第一到第三句说了什么?理解扶老携幼的意思。从那儿可以看出,重阳节是个佳节?在这家家户户兴高采烈欢度佳节时,诗人王维有什么感受,看第4句是怎么说的?小结:这一自然段讲的是王维看到了重阳节家家户户欢度节日的景象,更加思念家人。点明了题意。齐读第二自然段。过渡:王维主要思念哪些亲人?具体想了?请读:第3自然段指名读第3自然段。这一自然段有几句话?第一和第二句说了什么?第三句到第五句说了什么?理解天各一方。这三句的省略号表示什么?小结:这一自然段讲的事王维思念兄弟的具体内容。齐读第3自然段。过渡:王维是这样来表达自己的这种思想感情?请读第4自然段指名读。这一自然段第一句说了什么?理解思绪万千 这一句和上面的哪个自然段有密切的联系?下面的两句话说了什么?齐读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看图,佳深理解全诗的意思。画面人物是谁?理解诗句的意思。小结: 这一自然段讲的是王维写诗表达了思念亲人的思想感情。齐读第4自然段。三、布置作业朗读课文,背诵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结合课文内容,说说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意思。第三课时一、总结全文这篇课文写了唐代诗人王维年轻时客居京城长安,在重阳节写下了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诗,表达了他思念家乡亲人的无限深情。二、指名结合课文内容,说说每逢佳节倍思亲这首诗的意思。三、朗读想象,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这篇课文里你觉得哪个自然段最能表达诗人王维思念兄弟的深情?第三自然段第一句话读时应带平缓语气,第二句读时带欢乐的语气,下面三句要带深沉的语气,读到两个省略号时,停顿要长,表达深思而不平静的心态。指名朗读。四、背诵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放录音欣赏。揭示板书,引导背诵。各人背诵。小组背诵。指名背诵,师生评议。同座二人互背五、作业1.比一比,再组词。2.用兴高采烈造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