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春)四年级语文下册 10《我站在铁索桥上》教学设计 鄂教版.doc

上传人:sh****n 文档编号:5649760 上传时间:2020-02-0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春)四年级语文下册 10《我站在铁索桥上》教学设计 鄂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9年(春)四年级语文下册 10《我站在铁索桥上》教学设计 鄂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9年(春)四年级语文下册 10《我站在铁索桥上》教学设计 鄂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年(春)四年级语文下册 10我站在铁索桥上教学设计 鄂教版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读诗歌内容,了解红军北上抗日飞夺泸定桥的事迹,体会作者对红军的赞颂。 2、使学生体会诗的韵味,练习有感情朗读,并背诵喜欢的段落。 3、使学生体会红军英雄的事迹与英勇无畏的革命精神,缅怀革命先烈,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4、使学生感受文章的结构,学习作者把遗迹的过去和今天联系起来的写法。教学重点: 体会诗歌的第二小节,了解红军北上抗日飞夺泸定桥的事迹,体会红军英勇顽强、勇往直前的革命精神。教学难点: 了解红军时期的时代背景,体会作者对红军的赞颂。教学准备:查找泸定桥的资料、阅读七律长征和飞夺泸定桥等文章,了解红军北上抗日的事迹。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 1、播放我站在铁索桥上歌曲,请学生欣赏。 这首歌曲中作者写的是什么地方?你了解泸定桥吗?学生介绍自己查找的有关泸定桥的资料。 教师出示泸定桥的图片,并简单介绍:这就是泸定桥,在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泸定县城西,横跨大渡河,是四川内地通往康藏高原的重要通道。始建于1705年。1935年5月29日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长征至此,把守这里的敌将桥板抽掉,并在桥东头构筑工事封锁桥面。左路军的先头团-红四团组织强攻,22名红军战士冒着敌人的枪林弹雨,攀着铁索匍匐前进,夺取了泸定桥,使全军胜利地通过。196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其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可以带领学生回忆课文飞夺泸定桥)2、今天我们学习顾工的我站在铁索桥上。板书课题。二、初读诗歌:1、小声读课文,要读准字音,读顺诗句。2、指名读,一人一小节。3、齐读。三、理解体会:1、站在铁索桥上,作者看到了什么?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桥身摇晃、头上云雾、脚下白浪”体会泸定桥的艰险与美丽。2、过渡:看到这样的景象,作者想到了什么?(1)学生读有关的诗句。(2)你了解飞夺泸定桥的故事吗?简要地讲给大家听。指名讲述故事。师:正因为如此,毛泽东在七律长征中提到了这次重要的战斗,其中的“大渡桥横铁索寒”就是描述了这次事关红军命运的关键战斗。(3)作者为什么称红军战士为“英雄”?学生可以联系自己查阅的资料中当时的危险的形势来谈。学生可以抓住课文中的“强渡、攀关着铁索、冒着弹雨、冲破火网”来谈。还可以从战斗结束红军仅仅付出了三人伤亡的代价就取得了这次重要战斗胜利来谈。(4)小结:站在铁索桥上,作者想到了英勇的红军勇往直前、不怕牺牲的英雄气概。(5)练习有感情朗读。指名读,比赛读,看谁能读出作者表达的感情。3、过渡:今天,当年红军们战斗的地方变成了什么样子?让我们学习第三小节。从哪些地方看出现在这里很美丽?(对比的写法,战斗的楼房成学习的课堂;梨花开放、鲜花撒地上)这样美好的环境,这样幸福的生活,是怎样来的?(革命先辈为了让我们中国人挺直腰杆,不受欺侮而爬雪山、过草地、啃树皮、吃草根这才有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小结:想到这些,作者心潮汹涌激荡。“汹涌激荡”在这里什么意思?4、学习第四小节:作者要高声歌唱,他可能歌唱什么?(歌唱英勇的先烈流血牺牲换来了今天的幸福生活,歌唱在英雄的土地上建设美好家园的勤劳的人民。)四、朗读背诵:1、练习有感情朗读。2、选择喜欢的段落背诵,看谁背得快。五、讨论写法:这首诗歌在写法上有什么值得学习的地方?(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把遗迹的过去和今天联系起来)六、欣赏:再次播放我站在铁索桥上,欣赏。课后作业:1、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背诵。2、回答课后问题。3、有兴趣的同学,学唱我站在铁索桥上。板书设计:我站在铁索桥上看到想到对比抒情桥身摇晃红军强渡楼房成课堂心潮汹涌激荡头上云雾攀着铁索梨花开放脚下白浪冲破火网鲜花撒地上高声歌唱第二课时教学内容:练习背诵,拓展学生的学习。教学过程:一、回顾课文,练习背诵:1、回顾课文:(1)作者站在铁索桥上,看到了什么?他心情怎样?(2)为什么作者的心潮汹涌激荡?2、练习背诵:(1)有感情朗读擂台赛。(2)练习背诵全文。背诵挑战。二、拓展练习:(一)阅读长征组歌第六乐章飞渡大渡河,回答后面的问题。 飞渡大渡河 萧华 水湍急,山峭耸,雄关显,豺狼凶。 健儿巧渡金沙江,兄弟民族夹道迎。 安顺场边孤舟勇,踩波踏流歼敌兵。 昼夜兼程二百四,猛打穷追夺泸定。 铁索桥上显威风,勇士万代留英名。(1)谈谈你对下面两个词语的理解。 峭耸: 兼程:(2)上面这首歌词的中心句是:(3)这首诗主要赞扬红军战士,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来?(4)歌的前四句“水湍急,山峭耸,雄关险,豺狼凶”,对表达中心起什么作用?(5)读了这首诗,你想说点什么?(二)小练笔:学习了我站在铁索桥上和飞渡大渡河等,面对眼前的幸福生活,你想对革命先烈说些什么?先在小组内相互说说,然后写在练笔本上。课后作业:搜集红军长征的有关诗歌,读读。附送:2019年(春)四年级语文下册 12小英雄雨来教学设计 鄂教版教学目标:1、通过自主研读,了解课文主要内容;2、细细品读,感受雨来热爱祖国、英勇对敌的英雄本色;3、体会课文写景与表达中心思想的关系,并背诵其中的一个片段。教学重难点重点:以上第2、3点。难点:以上第3点。教学过程:师:同学们,让我们先把目光投向屏幕(大屏幕出示有关画面),当我们的眼前出现那茂盛的芦苇、飘飞的芦花时,你想起了什么?生:看到这熟悉的画面,我想起了位于河北中部的白洋淀、采蒲台。生:我想起了采蒲台那位宁死不屈的中年男子。生:我想起了在采蒲台芦苇荡里为掩护地下党组织而置自己孩子的生命于不顾的那群可歌可泣的无名英雄。生:我的眼前似乎出现了游击队在芦苇荡里神出鬼没打鬼子的镜头。生:我想起了使鬼子闻风丧胆的冀中著名的抗日游击队翎雨队。师:是的,这里的确是人杰地灵,英雄辈出。现代作家管桦爷爷也出生在这里。他和我们熟悉的孙犁爷爷一样,在这里生活、战斗,他把晋察冀抗日根据地人民英勇对敌的事迹写成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文章。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其中的一篇,认识一位名叫“雨来”的小英雄。请同学们把课题朗读一遍。生(齐读)小英雄雨来师:请大家再读一遍,把对英雄的敬仰之情读出来。生:(再读)小英雄雨来师:昨天,同学们在课外自学了课文,学懂了字词,初步研究了课后的问题,那么你还有哪些问题没有解决呢?生:我想知道人们为什么称雨来为“小英雄”?生:我对刚才这一同学的问题已了解了。但我不了解雨来为什么能成为小英雄?师:你们真会思考!现在张老师请大家一起来思考解决这两个问题,好吗?生:好!师:请同学们选择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自悟自练,注意做到:一、专心致志;二、边读边思考;三、做点记号。(教师边说,大屏幕边出示以上内容)读书时间为7分钟,请大家抓紧时间读吧,老师看一看,谁最投入,谁学得最好。(学生自学课文)师:学习时间到了。刚才同学们学得都十分认真,可见大家很会学习。下面我们交流一下,好吗?生:我认为雨来之所以被人们称为小英雄,是因为他为了掩护交通员李大叔,同鬼子进行了顽强地斗争,不管鬼子如何哄骗、威吓甚至毒打,他始终不动摇,他是一位真正的小英雄。(教师板书:英勇对敌)师:你讲得真好!生:老师,我对他的发言有补充。我认为人们称雨来为小英雄,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雨来是一个热爱祖国的人。师:你读书真仔细!(教师板书:热爱祖国)谁能把这两位同学的发言概括起来说一说呢?生:雨来非常热爱祖国,他把爱国的情怀落实到具体行动上。他为了掩护交通员李大叔,机智勇敢地同鬼子进行了顽强地斗争,所以,人们称他为小英雄。师:说得太好了!生:雨来能成为小英雄,我分析一下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一是雨来在夜校接受爱国主义的教育,这是他同鬼子作斗争的思想基础;二是他生长在一个革命家庭里,爸爸妈妈是他学习的榜样。生:我同意他的观点,不过,我还要补充一点,那就是雨来与生俱来的机智灵活。生:是的,雨来的机智灵活的确是他成为小英雄的一个原因,但我认为这机智与灵活主要也是靠在革命斗争中锻炼出来的。师:同学们分析得真有道理!有几个同学已经有些激动了。是啊,面对着这样一位小英雄,我们心中怎能不感动,怎能不充满崇敬?下面老师请你们把文中最让你感动的地方找出来,有感情地读一读,并说一说被感动的原因。好吗?(学生自由品读后小组讨论交流,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师:谁想为自己争取一次机会呢?生:让我感动的地方很多,我就选其中的一处来说吧。(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起来)“12岁的雨来使尽气力,才把缸搬会原地。”雨来原本可以脱身的,但他为了掩护李大叔,置自己的生死于不顾,最后遇险,落入鬼子的魔爪。生:鬼子一把抓在手里,翻着看了看,问他:“谁给你的?”雨来说:“捡来的!”这一处内容来看,充分说明了雨来是一个非常机灵的人。这个“!”也反映了雨来当时回答得十分果断,毫不犹豫。师:你真会读书!生:反映雨来机智的情节还有好多处。如当鬼子问他有没有看见人跑进来时,他用手背抹了一下鼻子,嘟嘟囔囔地说:“我在屋里,什么也没看见。”生:当敌人拿糖和金戒子利诱雨来时,雨来没有接他的糖,也没有回答他。糖和金戒子对一个12岁的孩子来说,具有多大的诱惑力啊。可是雨来具有坚强的意志,根本不为这些所动。生:雨来的勇敢、坚强令人敬佩。雨来被鬼子毒打后,课文中有这样一段描写:“雨来半天才喘过气来,脑袋里有一窝蜂,嗡嗡地叫。他两眼直冒金花,鼻子流着血。一滴一滴的血滴下来,溅在课本那几行字上:“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这些描写都反映了雨来有着顽强的意志。生:我有补充,我觉得这一段不仅说明雨来有一般人所没有的顽强的意志,而且还说明了雨来之所以能这样做的思想基础,那就是雨来接受爱国主义的教育。师:你说得真有道理!课文中两次写到了同样的一句话,(大屏幕出现字幕: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这样反复描写,就是为了告诉我们读者雨来是一个热爱祖国的人。正因为爱国,雨来才能做出掩护李大叔的举动;正因为爱国,雨来才能面对鬼子的软硬兼施,宁死不屈,可以说,正是爱国主义给了雨来战胜敌人的勇气和意志。下面让我们像雨来那样充满对祖国的无比热爱,朗读好这句话。生:(齐读)“我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师:这真是一个感人的故事,一个年仅12岁的少年,面对鬼子的哄骗、威吓甚至屠刀,他始终不说出交通员的藏身之处。这需要多么顽强的意志,这需要多么坚定的信念啊!下面让我们怀者无比敬仰的心情一齐读好这段话。生:(齐读)“雨来半天才喘过气来没看见!”(大屏幕出现这段话)师:从同学们朗读时的表情中,老师知道你们已经被这篇课文生动的情节所吸引,被文中的小英雄所打动,是啊,这确实是篇好文章。你们喜欢这篇文章吗?这篇文章还有哪些地方也深深地吸引了你呢?请同学们再次读课文,边读边思考,并点点、圈圈、画画、写写。(学生自学,教师边巡视,边指导。)生:我觉得这篇文章真是一篇难得的好文章。为了使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更感人,情节更精彩,作者三次描写了还乡河的景色。师:哪三次呢?请你找出来读一读,好吗?生:第一处是在第一自然段。“河边有一个小村庄。芦花开的时候,远远望去,黄绿色的芦苇上好像盖了一层厚厚的白雪。”第二处写在雨来“牺牲”以后。“蓝色的浮云像一块一块红绸子,照在还乡河上,像开了一大朵一大朵的鸡冠花。苇塘的芦花被风吹起来,在上面飘飘悠悠地飞着。”第三处在最后一部分。“还乡河静静的,河水打着旋涡哗哗地向前流去。”师:作者为什么要描写这些景色呢?生:我认为第一处描写还乡河,一是为了交代故事发生的地点;二是反映了雨来家乡美丽可爱,反衬践踏家乡的日本侵略者的可恶。生:第二处描写有三个作用:一是点明时间,承上启下;二是依然写出了家乡的美丽可爱;第三呢,我想还乡河上红色的“红绸子”和“鸡冠花”暗示着雨来死得伟大。师:你的分析有独到见解,真令人刮目相看!谁再来分析一下第三处描写呢?生:雨来牺牲了,还乡河仿佛也在为失去这样一位小英雄而哭泣。也衬托了当时人们的心情是十分沉痛的。师:大家都挺会学习的,把老师想说的都说了,真不错!通过分析我们知道,课文中的写景不但仅仅是写景,而是为刻画雨来这一英雄人物服务的,也就是说,写景是为中心思想服务的。大家喜欢这些写景的段落吗?生:喜欢!师:那请大家自由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段背出来,好吗?生:好!(学生背诵,时间大约34分钟)师:谁愿意有感情地背给大家听?(很多同学举手,老师先后请了4位学生,学生背诵时,大屏幕配以画面)师:听了大家的背诵,真是一种美的享受。那么这篇小说还有什么地方也吸引你呢?生:这篇小说前后照应用得特别好。四次描写“识字课本”,不仅表现了雨来爱学习,更体现了他爱祖国。生:课文中前后照应的地方还有好几处。如开头写雨来游泳本领高照应结尾英勇脱险。前文写雨来上夜校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照应下文他与鬼子作英勇斗争。师:这节课大家都学得不错。同学们课文虽然学完了,但我们永远不能忘记:半个多世纪前,在还乡河那片神奇的土地上不仅有美丽的芦苇,还有一位机智勇敢的小英雄。课后请大家在以下的作业中选择完成其中的两项:1、为雨来写一则人物小传;2、课外阅读有关小英雄的故事。3、积累文中的象声词,并体会其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