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五年级奥数专题07:奇数与偶数.doc

上传人:max****ui 文档编号:5648813 上传时间:2020-02-04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19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五年级奥数专题07:奇数与偶数.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2019年五年级奥数专题07:奇数与偶数.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2019年五年级奥数专题07:奇数与偶数.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年五年级奥数专题07:奇数与偶数 年级 班 姓名 得分 一、填空题1. 2,4,6,8,是连续的偶数,若五个连续的偶数的和是320,这五个数中最小的一个是_.2. 有两个质数,它们的和是小于100的奇数,并且是17的倍数.这两个质数是_. 1 3 5 7 957 93. 100个自然数,它们的和是10000,在这些数里,奇数的个数比偶数的个数多,那么,这些数里至多有_个偶数.4. 右图是一张靶纸,靶纸上的1、3、5、7、9表示射中该靶区的分数.甲说:我打了六枪,每枪都中靶得分,共得了27分.乙说:我打了3枪,每枪都中靶得分,共得了27分.已知甲、乙两人中有一人说的是真话,那么说假话的是_.A.5. 一只电动老鼠从右上图的A点出发,沿格线奔跑,并且每到一个格点不是向左转就是向右转.当这只电动老鼠又回到A点时,甲说它共转了81次弯,乙说它共转了82次弯.如果甲、乙二人有一人说对了,那么谁正确?6. 一次数学考试共有20道题,规定答对一题得2分,答错一题扣1分,未答的题不计分.考试结束后,小明共得23分.他想知道自己做错了几道题,但只记得未答的题的数目是个偶数.请你帮助小明计算一下,他答错了_道题.7. 有一批文章共15篇,各篇文章的页数分别是1页、2页、3页14页和15页的稿纸,如果将这些文章按某种次序装订成册,并统一编上页码,那么每篇文章的第一页是奇数页码的文章最多有_篇.8. 一本书中间的某一张被撕掉了,余下的各页码数之和是1133,这本书有_页,撕掉的是第_页和第_页.9. 有8只盒子,每只盒内放有同一种笔.8只盒子所装笔的支数分别为17支、23支、33支、36支、38支、42支、49支、51支.在这些笔中,圆珠笔的支数是钢笔的支数的2倍,钢笔支数是铅笔支数的,只有一只盒里放的水彩笔.这盒水彩笔共有_支.10. 某次数学竞赛准备了35支铅笔作为奖品发给一、二、三等奖的学生,原计划一等奖每人发给6支,二等奖每人发给3支,三等奖每人发给2支,后来改为一等将每人发13支,二等奖每人发4支,三等奖每人发1支.那么获二等奖的有_人.二、解答题11如下图,从0点起每隔3米种一棵树.如果把3块“爱护树木”的小木牌分别挂在3棵树上,那么不管怎么挂,至少有两棵挂牌树之间的距离是偶数(以米为单位).试说明理由.0369121518212412. 小地球仪上赤道大圆与过南北极的某大圆相交于A、B两点.有黑、白二蚁从A点同时出发分别沿着这两个大圆爬行.黑蚁爬赤道大圆一周要10秒钟,白蚁爬过南北极的大圆一周要8秒钟.问:在10分钟内黑、白二蚁在B点相遇几次?为什么?BA19287436513如右图所示,一个圆周上有9个位置,依次编为19号.现在有一个小球在1号位置上,第一天顺时针前进10个位置,第二天逆时针前进14个位置.以后,第奇数天与第一天相同,顺时针前进10个位置,第偶数天与第二天相同,逆时针前进14个位置.问:至少经过多少天,小球又回到1号位置. 3542114. 在右图中的每个 中填入一个自然数(可以相同),使得任意两个相邻的 中的数字之差(大数减小数),恰好等于它们之间所标的数字.能否办到?为什么?七 奇数与偶数(B) 年级 班 姓名 得分 一、填空题 1五个连续奇数的和是85,其中最大的数是_,最小的数是_.2. 三个质数 、 、,如果 1, + = ,那么 =_.3. 已知a、b、c都是质数,且a+b=c,那么abc的最小值是_.4. 已知a、b、c、d都是不同的质数,a+b+c=d,那么abcd的最小值是_.5. a、b、c都是质数,c是一位数,且ab+c=1993,那么a+b+c=_.6. 三个质数之积恰好等于它们和的7倍,则这三个质数为_.7. 如果两个两位数的差是30,下面第_种说法有可能是对的.(1)这两个数的和是57.(2)这两个数的四个数字之和是19.(3)这两个数的四个数字之和是14.8. 一本书共186页,那么数字1,3,5,7,9在页码中一共出现了_次.9. 筐中有60个苹果,将它们全部取出来,分成偶数堆,使得每堆的个数相同,则有_种分法.10. 从1至9这九个数字中挑出六个不同的数,填在下图所示的六个圆圈内,使任意相邻两个圆圈内数字之和都是质数.那么最多能找出_种不同的挑法来.(六个数字相同,排列次序不同算同一种)二、解答题11. 在一张9行9列的方格纸上,把每个方格所在的行数和列数加起来,填在这个方格中,例如a=5+3=8.问:填入的81个数字中,奇数多还是偶数多?123456789 1 2 3 4 5 6 7 8 912. 能不能在下式:123456789=10的每个方框中,分别填入加号或减号,使等式成立?13. 在八个房间中,有七个房间开着灯,一个房间关着灯.如果每次同时拨动四个房间的开关,能不能把全部房间的灯关上?为什么?14. 一个工人将零件装进两种盒子中,每个大盒子装12只零件,每个小盒子装5只零件,恰好装完.如果零件一共是99只,盒子个数大于10,这两种盒子各有多少个?答 案 1. 60这五个连续偶数的第三个(即中间的那一个)偶数是3205=64.所以,最小的偶数是60.2. 2,83因为两个质数的和是奇数,所以必有一个是2.小于100的17的奇数倍有17,51和85三个,17,51与2的差都不是质数,所以另一个质数是85-2=83.3. 48由于100个自然数的和是10000,即100个自然数中必须有偶数个奇数,又由于奇数比偶数多,因此偶数最多只有48个.4. 甲 由于分数都是奇数,6个奇数之和为偶数,不可能是奇数27,所以说假话的是甲. 5. 甲因为老鼠遇到格点必须转弯,所以经过多少格点就转了多少次弯.如右图所示,老鼠从黑点出发,到达任何一个黑点都是转奇数次弯,所以甲正确.6. 3小明做错的题的数目一定是奇数个,若是做错1个,则应做对12个才会得122-1=23分,这样小明共做13个题,未做的题的个数7不是偶数;若是做错3个,则应做对13个才能得132-3=23分,这样未答的题是4个,恰为偶数个.此外小明不可能做错5个或5个以上的题.故他做错的题有3个.7. 11根据奇数+偶数=奇数的性质,先编排偶数页的文章(2页,4页,,14页),这样共有7篇文章的第一页都是奇数页码.然后,编排奇数页的文章(1页,3页,,15页),根据奇数+奇数=偶数的性质,这样编排,就又有4篇文章的第一页都是奇数页码.所以,每篇文章的第一页是奇数页码的文章最多是7+4=11(篇).8. 48,21,22设这本书的页码是从1到n的自然数,正确的和应该是1+2+n=( n+1)由题意可知,( n+1)1133由估算,当n=48时,( n+1)=4849=1176,1176-1133=43.根据书页的页码编排,被撕一张的页码应是奇、偶,其和是奇数,43=21+22.所以,这本书有48页,被撕的一张是第21页和第22页.9. 49依题意知,若钢笔为1份,则圆珠笔为2份,铅笔为3份,也就是说,这三种笔的总支数一定是6的倍数,即能同时被2和3整除.又因为8只盒子中有3只盒子装的笔的支数是偶数,5只盒子装的笔的支数是奇数,根据偶数+奇数=奇数,可知装有铅笔、圆珠笔、钢笔的7只盒子一定有3只盒子里装有偶数支笔,4支盒子里面装有奇数支笔,装有水彩笔的盒子一定装有奇数支笔.把8只盒子所装笔支数的数字分别加起来:1+7+2+3+3+3+3+6+3+8+4+2+4+9+5+1=64因为64-(4+9)=51正好能被3整除,所以装有水彩笔的盒子共装有49支.10. 3首先根据“后来改为一等奖每人发13支”,可以确定获一等奖的人数不大于3.否则仅一等奖就要发不小于39支铅笔,已超过35支,这是不可能的.其次分别考虑获一等奖有2人或者1人的情况:当获一等奖有2人时,那么按原计划发二、三等奖的铅笔数应该是35-62=23,按改变后发二、三等奖的铅笔数应该是35-132=9.因为23是奇数,按原计划发三等奖每人2支铅笔,则发三等奖的铅笔总数必为偶数,所以发二等奖的铅笔总数只能是奇数,于是获二等奖的人数也必是奇数.又根据改变后“二等奖每人发4支”,可以确定获二等奖的人数仅1人(否则仅二等奖就要发超过9支铅笔了),经检验,这是不可能的,这就是说,获一等奖不会是2人.当获一等奖有1人时,那么按原计划发二、三等奖的铅笔数应是35-6=29,按改变后发二、三等奖的铅笔数应是35-13=22.因为29仍是奇数,类似前种情况的讨论,可以确定获二等奖的人数必定是奇数.又根据改变后“二等奖每人发4支”,且总数不超过22支,我们能够推知二等奖人数不会超过5,经检验,只有获二等奖是3人才符合题目要求.11. 相距最远的两块木牌的距离,等于它们分别与中间一块木牌的距离之和.如果三块木牌间两两距离都是奇数,就会出现“奇+奇=奇”,这显然不成立,所以必有两块木牌的距离是偶数.12. 相遇0次.(黑、白二蚁永不能在B点相遇)黑蚁爬半圆需要5秒钟,白蚁爬半圆需要4秒钟,黑、白二蚁同时从A点出发,要在B点相遇,必须满足两个条件:黑、白二蚁爬行时间相同,在此时间内二蚁爬行奇数个半圆.但黑蚁爬行奇数个半圆要用奇数秒(5奇数),白蚁爬行奇数个半圆要用偶数秒(4奇数),奇数与偶数不能相等.所以黑、白二蚁永远不能在B点相遇.13. 顺时针前进10个位置,相当于顺时针前进1个位置;逆时针前进14个位置,相当于顺时针前进18-14=4(个)位置.所以原题相当于:顺时针每天1个位置,4个位置交替前进,直到前进的位置个数是9的倍数为止.偶数天依次前进的位置个数:5,10,15,20,25,30,35,40,奇数天依次前进的位置个数:1,6,11,16,21,26,31,36 ,41,第15天前进36个位置,36天是9的倍数,所以第15天又回到1号位置。14. 不能.如果能,设最上面 中的数是奇数(见下图),由奇数奇数=偶数;偶数偶数=偶数;奇数偶数=奇数,沿顺时针方向推知,最上面 中又应是偶数,矛盾.当最上面 中是偶数时,同理可证. 5324 偶 1 奇 奇 偶 奇 偶B1. 21,13这五个数的中间数855=17,可知最大数是21,最小数是13.2. 2因为 1, + = ,所以 .这里的关键是明确质数除2以外都是奇数,假如 不等于2,则它一定是奇数,那么 + =偶数,显然这个偶数不会是质数.所以, 一定等于2.3. 30因为所有的质数除2以外都是奇数,题中a+b=c,仿上题,由数的奇偶性可以推知a=2,b,c都是质数,根据abc的值最小的条件,可推知b=3,c=5,所以abc的最小值是235=30.4. 3135在所有质数中除2是偶数以外,其余的都是奇数,如果a,b,c,d 中有一个为2,不妨设a=2,则b,c,d均为奇数,从而a+b+c为偶数,不符合条件a+b+c=d,所以a,b,c,d都是奇数.再根据abcd的值最小的条件,可推知a=3,b=5,c=11,d=19.因此abcd的最小值为351119=3135. 5. 194由ab+c=1993知,ab与c奇偶性不同.当ab为偶数,c为奇数时,c的值为3、5或7,不妨设b为2,则a的值为995,994或993.因为995、994、993都不是质数,所以不合题意舍去.当ab为奇数,c为偶数时,c=2,ab=1991,1991=11181,从而a的值是11(或181),b的值是181(或11).2、11、181均为质数符合题意.所以a+b+c=2+11+181=194.6. 3,5,7依题意,设三个质数为X,Y,Z,则X+Y+Z=,这样三个质数必定有一个质数是7.如果X=7,则YZ=Y+Z+7,即YZ-(Y+Z)=7.根据数的奇偶性:偶-奇=奇;奇-偶=奇,进行讨论.当YZ为偶数, Y+Z为奇数时,则Y(或Z)必定是2,从而有23-(2+3)=1,25-(2+5)=3,211-(2+11)=9,均不符合条件.当YZ为奇数, Y+Z为偶数时,则Y、Z均为奇数.若Y=3,Z=5,则35-(3+5)=7,符合条件.所以,这三个质数分别是3,5和7.注以上五题(题2题6)都是质数与奇偶数的性质求解“小、巧、活”的例子.尤其要注意2是所有质数中唯一的偶数这一特征.常在此涉足.7. (2)因为两个两位数的差是30,所以这两个两位数一定都是奇数,或都是偶数(因为只有偶数-偶数=偶数、奇数-奇数=偶数),且偶数+偶数=偶数,奇数+奇数=偶数,所以第(1)种说法显然不对.因为差是30,所以它们的个位数字相同,那么相加一定是偶数;又差的十位数字是奇数,故两个两位数的十位数字一定是一奇一偶.通过以个分析,可得出:两个两位数的四个数字相加之和肯定是奇数,而不是偶数,所以第(3)种说法也是错的.第(2)种说法有可能对.注在排除第一种说法不对时,也可直接运用整数的奇偶性质:两个整数的和与差有相同的奇偶性,即设a,b为整数,那么a+b与a-b有相同的奇偶性.证明(a+b)+(a-b)=2a为一偶数,所以a+b与a-b的奇偶性相同.这条性质在处理奇偶性问题中用途很广.8. 270因为1,3,5,7,9为连续奇数,分别算出186页总页码中个位、十位、百位上出现的奇数次数,再相加后所得的奇数总和即为数字1,3,5,7,9在页码中一共出现的总次数.从1186,个位上出现的奇数为1862=93(次);从10186,十位上出现的奇数为109=90(次);从100186,百位上出现的奇数为186-100+1=87(次).所以,186页书中1,3,5,7,9在页码中一共出现了93+90+87=270(次)9. 8由于“每堆个数相同”且“分成偶数堆”知本题是要求60的偶因子的个数,因为每个偶因子对应于一种符合条件的分法,60的偶因子有:2,4,6,10,12,20,30和60,所以有8种分法.10. 17在所有质数中,除2是偶数外,其余是奇数.由所给出的数字,根据数的奇偶性质可知,六个数必定三偶三奇间隔排列。这样,按三个偶数的4种排列列举如下:2226444 888662_4_6_: 2,1,4,7,6,5, 2,3,4,1,6,5, 2,3,4,7,6,5, 2,3,4,7,6,1, 2,9,4,1,6,5, 2,9,4,7,6,1, 2,9,4,7,6,5,共七种;2 4 8_: 2,1,4,3,8,5, 2,1,4,3,8,9, 2,1,4,9,8,5, 2,3,4,9,8,5共四种;2_6_8_: 2,1,6,5,8,3, 2,1,6,5,8,9两种;4_6_8_: 4,1,6,5,8,3, 4,1,6,5,8,9,4,7,6,5,8,3, 4,7,6,5,8,9共四种.所以,最多能找出17种不同的排列.注也可以按照三个奇数的10种排列(例如:1_3_5_,1_3_7_,1_3_9_,)将偶数2,4,6,8填入空位,同样也有17种不同的排列.实质上,我们只要把上述的17种排列的每一种,按适当的轮换方法即得.例如,2,1,4,3,8,5 1,4,3,8,5,2.11. 根据自然数和的奇偶性:奇数+奇数=偶数,偶数+偶数=偶数,奇数+偶数=奇数,知,第一行填的数中偶数比奇数多1个,第二行填的数中偶数比奇数少1个,第三得填的数中偶数比奇数多1个,第四行填的数中偶数比奇数少1个,可见,前8行中奇数和偶数的个数一样多,而第九行中偶数多。所以,81个数字中偶数多。12. 由题7评注知,在一个只有加减法运算的自然数式子中,如果把式子中减法运算改成加法运算,那么所得结果的奇偶性不变.因此无论在给出的式子每个方框中怎样填加减号,所得结果的奇偶性,与在每个方框中都填入加号所得结果的奇偶性一样.但是,每个方框中都填入加号所得结果是45,是个奇数.而式子的右边是10,是个偶数.也就是说从奇偶性上判断,要使题中式子成立是不可能的.13. 不能.先看亮着灯的房间,每个房间的开关拨奇数次为关灯,奇数个奇数之和为奇数,需拨奇数次.再看关着灯的那个房间,需拨偶数次为关灯.所以,为使全部房间关灯,拨动开关总次数为奇数.现在每次只能拨动四只开关(偶数次),所以,拨动的总次数只能为偶数.综合以上两方面知,不能把全部房间的灯关上.14. 根据每个大盒子装12只零件,不管大盒子个数是奇数还是偶数,由12偶=偶,12奇=偶,可知大盒子所装零件总只数是偶数,根据99-大盒子所装零件总只数=小盒子所装零件总只数可知,小盒子所装零件总只数是奇数,且能被5整除.这样,小盒子所装零件总只数的个位数必定是5,则大盒子所装零件总只数的个位数必定是4,由22=4,27=14,那么大盒子个数是2个或7个两种可能,相应小盒子个数是15或3个.因为7+3=10(不合题意舍去),所以这个工人用了2个大盒子,15个小盒子.附送:2019年五年级奥数专题训练1。工厂里有2个锅炉,原来每月烧煤5.6吨。进行技术改造后,1号锅炉每月节约1吨煤,2号锅炉每月烧煤量减少了一半,现在每月共烧煤3.5吨。原来两个锅炉每月各烧煤多少吨?2。甲、乙两人生产同样的零件,原计划每天共生产80个。由于更换了机器,甲每天多做40个,乙每天生产的是原来的4倍,这样二人一天共生产零件300个。甲、乙原计划每天各生产多少个零件?3。甲、乙两队合挖一条水渠,原计划两队每天共挖100米,实际甲队因有人请假,每天比计划少挖15米,而乙队由于增加了人,每天挖的是原计划的2倍,这样两队每天一共挖了150米。求两队原计划每天各挖多少米?4。有一根铁丝,截去一半多10厘米,剩下的部分正好做一个长8厘米,宽6厘米的长方形框架。这根铁丝原来长多少厘米?5。有一根竹竿,两头各截去20厘米,剩下部分的长度比截去的4倍少10厘米。这根竹竿原来长多少厘米?6。两根电线一样长,第一根剪去80米,第二根剪去320米,剩下部分第一根是第二根长度的4倍。两根电线原来各长多少米?7。某人过一个小山坡共用了20分钟,他上坡每分钟走80米,下坡每分钟走102米。上坡路比下坡路少220米。这段小坡路全长多少米?8。食堂里买来15袋大米和面粉,每袋大米25千克,每袋面粉10千克。已知买回的大米比面粉多165千克,求买回大米、面粉各多少千克?9。老师买回两种笔共16支奖给三好学生,其中铅笔每支0.4元,圆珠笔每支1.2元,买圆珠笔比买铅笔共多用了1.6元。求买这些笔共用去多少钱?10。甲每小时生产12个零件,乙每小时生产8个零件。一次,二人同时生产同样多的零件,结果甲比乙提前5小时完成了任务。问:甲一共生产了多少个零件?练习一:1、甲乙两工人生产同样的零件,原计划每天共生产700个。由于改进技术,甲每天多生产100个,乙的日产量提高了1倍。这样二人一天一共生产1020个。甲乙原计划每天各生产多少个零件?乙:(1020700100)(21)220(个) 甲:700220480(个)2、工厂里有2个锅炉,原来每月烧煤5.6吨,进行技术改造后,1号锅炉每月节约1吨煤,2号锅炉每月烧煤量减少了一半,现在每月共烧煤3.5吨。原来两个锅炉每月各烧煤多少吨?3、甲乙两人生产同样多的零件,原计划每天共生产80个。由于更换了机器,甲每天多做40个,乙每天生产的是原来的4倍,这样二人一天共生产零件300个。甲乙原计划每天各生产零件多少个?4、甲乙两队合挖一条水渠,原计划两队每天共挖100米,实际甲队因有人请假,每天比原计划少挖15米,而乙队由于增加了人员,每天挖的是原计划的2倍。这样两队每天一共挖了150米。求两队原计划每天各挖多少米?练习二:1、把一根竹竿插入水底,竹竿湿了40厘米,然后将竹竿倒转过来插入水底,这时竹竿湿的部分比它的一半长13厘米,求竹竿的长度。(40213)2134(厘米)2、有一根铁丝,截去一半多10厘米,剩下部分正好做一个长8厘米,宽6厘米的长方形框架。着根铁丝原来长多少厘米?3、有一根竹竿,两头各截去20厘米,剩下部分的长度比截去的4倍少10厘米,着根竹竿原来长多少厘米?4、两根电线一样长,第一根剪去80米,第二根剪去320米,剩下部分第一根是第二根长度的4倍。这两根电线原来各长多少米?练习三:1、将一根电线截成15段。一部分每段长8米,另一部分每段长5米。长8米的总长度比长5米的总长度多3米。这根铁丝全长多少米?解:设有x段长8米的铁丝,则有(15x)段长5米的。8x3(15x)5 x6 86(156)593(米)2、某人过一个小山坡共用了20分钟,他上坡每分钟走80米,下坡每分钟走102米。上坡路比下坡路少220米。这段小山坡路全长多少米?3、食堂里买来15袋大米和面粉,每袋大米25千克,每袋面粉10千克。已知买回的大米比面粉多165千克,求买回大米和面粉各多少千克?4、老师买回两种笔共16支奖给三好学生,其中铅笔每支0.4元,圆珠笔每支1.2元,买圆珠笔比买铅笔共多用了1.6元。求买这些比共用去多少钱?练习四:1、工人加工一批零件,甲先花去2.5小时改装机器,因此前4小时甲比乙少做400个零件,又同时加工4小时后,甲总共加工的零件反而比乙多4200个。甲乙每小时各加工多少零件多少个?(4200400)41150(个) 乙:1501.5400)2.5850(个)8501150XX(个)2、甲乙二人同时从A地去B地,前3小时内,甲因修车1小时,因此乙领先于甲4千米。又经过3小时,甲反而领先了乙17千米。求二人的速度。3、师徒二人生产同一种零件,徒弟比师傅早2小时开工,当师傅生产了2小时后,发现自己比徒弟少做20个零件,二人又生产了2小时,师傅反而比徒弟多生产了10个。师傅每小时生产多少个零件?4、甲每小时生产12个零件,乙每小时生产8个零件。一次,甲、乙同时生产同样多的零件,结果甲比乙提前5小时完成了任务。问:甲一共生产了多少个零件?练习五:1、有苹果、梨、橘子和桃各一箱。已知苹果和梨共重55千克;梨和橘子共重45千克,橘子和桃共重35千克;而且桃比梨少5千克。求每箱水果各重多少千克?35540(千克)(554540)270(千克)橘子:705515(千克) 苹果:704525(千克) 梨:704030(千克) 桃:351520(千克)2、一所小学五年级有四个班,其中一班和二班共99人,二班和三班共101人,三班和四班共100人。一班比二班多2人。问这四个班各有多少人?3、甲乙丙丁四人做花,其中甲和乙共做81朵,乙和丙共做83朵,丙和丁共做86朵,甲比丁多做2朵。这四人各做花多少朵?4、某校五年级有甲乙丙丁四个班。不算甲班,其余三班共有131人,不算丁班,其余三班共有134人,已知乙丙两个班的总人数比甲丁两个班的总人数少1人。求四个班共有多少人?五年级奥数专题训练:一般应用题三1。工厂里有2个锅炉,原来每月烧煤5.6吨。进行技术改造后,1号锅炉每月节约1吨煤,2号锅炉每月烧煤量减少了一半,现在每月共烧煤3.5吨。原来两个锅炉每月各烧煤多少吨?2。甲、乙两人生产同样的零件,原计划每天共生产80个。由于更换了机器,甲每天多做40个,乙每天生产的是原来的4倍,这样二人一天共生产零件300个。甲、乙原计划每天各生产多少个零件?3。甲、乙两队合挖一条水渠,原计划两队每天共挖100米,实际甲队因有人请假,每天比计划少挖15米,而乙队由于增加了人,每天挖的是原计划的2倍,这样两队每天一共挖了150米。求两队原计划每天各挖多少米?4。有一根铁丝,截去一半多10厘米,剩下的部分正好做一个长8厘米,宽6厘米的长方形框架。这根铁丝原来长多少厘米?5。有一根竹竿,两头各截去20厘米,剩下部分的长度比截去的4倍少10厘米。这根竹竿原来长多少厘米?6。两根电线一样长,第一根剪去80米,第二根剪去320米,剩下部分第一根是第二根长度的4倍。两根电线原来各长多少米?7。某人过一个小山坡共用了20分钟,他上坡每分钟走80米,下坡每分钟走102米。上坡路比下坡路少220米。这段小坡路全长多少米?8。食堂里买来15袋大米和面粉,每袋大米25千克,每袋面粉10千克。已知买回的大米比面粉多165千克,求买回大米、面粉各多少千克?9。老师买回两种笔共16支奖给三好学生,其中铅笔每支0.4元,圆珠笔每支1.2元,买圆珠笔比买铅笔共多用了1.6元。求买这些笔共用去多少钱?10。甲每小时生产12个零件,乙每小时生产8个零件。一次,二人同时生产同样多的零件,结果甲比乙提前5小时完成了任务。问:甲一共生产了多少个零件?一般应用题1、五年级有六个班,每班人数相等。从每班选16人参加少先队活动,剩下的同学相当于原来4个班的人数,原来每班多少人?原来每班48人。2、五个同学有同样多的存款,若每人拿出16元捐给“希望工程”后,五位同学剩下的钱正好等于原来3人的存款数。原来每人存款多少?165(5-3)=40元3、把一堆货物平均分给6个小组运,当每个小组都运了68箱时,正好运走了这堆货物的一半,这堆货物一共有多少箱?这堆货物一共有816箱。4、老师把一批树苗平均分给四个小队栽,当每队栽了6棵时,发现剩下的树苗正好是原来每队分得的棵数。这批树苗一共有多少棵?64(4-1)4=32棵5、光华机械厂加工2100个零件,计划平均每天加工75个,6天后改进了技术,平均每天加工150个,这样比原计划提前几天完成任务?这样比原计划提前11天完成任务。6、一个化肥厂要生产10800吨化肥,原计划25天完成。实际每天比原计划多生产108吨。这样可比原计划提前几天完成任务?这样可比原计划提前5天完成任务。7、某服装厂要做上衣1500件。计划每天做150件。3天以后,提高了工作效率,每天做175件。这样比原计划提前几天完成?比原计划提前1天完成任务。8、小欣读一本书,他每天读12页,8天读了全书的一半。此后他每天比原来多读4页,读完这本书一共用了多少天?读完这本书一共用14天。9、甲、乙二人加工零件。甲比乙每天多加工6个零件,乙中途停了15天没有加工。40天后,乙所加工的零件个数正好是甲的一半。这时两人各加工了多少个零件?40-15=25天,402=20天,10、甲、乙二人加工一批帽子,甲每天比乙多加工10个。途中乙因事休息了5天,20天后,甲加工的帽子正好是乙加工的2倍,这时两人各加工帽子多少个?20-5=15天,202=10天,乙:1010(15-10)=20个,2015=300个,甲:3002=600个11、甲、乙两车同时从A、B两地相对开出,甲车每小时比乙车多行20千米。途中乙因修车用了2小时,6小时后甲车到达两地中点,而乙车才行了甲车所行路程的一半。A、B两地相距多少千米?乙6-2=4小时,62=3小时,乙:320(4-3)=60千米/小时,甲:60+20=80千米/小时8062=960千米。12、甲、乙两人承包一项工程,共得工资1120元。已知甲工作了10天,乙工作了12天,且甲5天的工资和乙4天的工资同样多。求甲、乙每天各分得工资多少元?105=2,124=3甲:1120(2+3)2=448元,乙:1120-445=672元13、服装厂要加工一批上衣,原计划20天完成任务。实际每天比计划多加工60件,照这样做了15天,就超过原计划件数350件。原计划加工上衣多少件?(6015-350)(20-15)=110件,11020=2200件。14、用汽车运一堆煤,原计划8小时运完。实际每小时比原计划多运1.5吨,这样运了6小时就比原计划多运了3吨。原计划8小时运多少吨煤?(1.56-3) (8-6)=3吨,83=24吨15、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原计划10小时到达。实际每小时比原计划多行15千米,行了8小时后,发现已超过乙20千米。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158-20)(10-8)=50千米/小时,5010=500千米16、小明看一本书,原计划8天看完。实际每天比原计划少看了4页。这样,用10天才看完了这本书。这本书一共有多少页?410(10-8)=20页,208=160页17、加工一批零件,原计划每天加工80个,正好按期完成任务。由于改进了生产技术,实际每天加工100个,这样,不仅提前4天完成加工任务,而且还多加工了100个。他们实际加工零件多少个?(4100+100)(100-80)=25天,8025+100=300个乙:620(25-20)=24个,2524=600个,甲6002=1200个18、某车间按计划每天应加工50个零件,实际每天加工56个零件。这样,不仅提前3天完成原计划加工零件的任务,而且还多加工了120个零件。这个车间实际加工了多少个零件?(563+120)(56-50)=48天,4850+120=1520个。19、王师傅原计划每天做60个零件,实际每天比原计划多做20个,结果提前5在完成任务。王师傅一共做了多少个零件?(60+20)520=20天,6020=1200个20、食堂准备了一批煤,原计划每天烧0.8吨,实际每天比原计划节约了0.1吨,这样比原计划多烧了2天。这批煤一共有多少吨?(0.8-0.1)20.1=14天,0.814=11.2吨1、把一条大鱼分成鱼头,鱼身和鱼尾三部分,鱼尾重4千克,鱼头的重量等于鱼尾的重量加鱼身一半的重量,而鱼身的重量等于鱼头的重量加上鱼尾的重量,这条鱼重多少千克?2个鱼头=2鱼尾鱼身,鱼身=鱼头+鱼尾,鱼头=3鱼尾=34=12千克,鱼身=12+4=16千克,12+16+4=32千克。2、爸爸将钩来的一条大鲤鱼分成前、中、后三段。中段的重量恰好比前、后段重量和少1千克。后段重量等于中段重量的一半与前段重量的和。只知道前段重2千克,鲤鱼重多少千克?中段=前段+后段-1,2后段=中段+2前段后段=3前段-1=5千克,中段=2+5-1=6千克,2+5+6=13千克3、一条大鲨鱼,头长3米,身长等于头长加上尾长,尾长等于头长加身长的一半,这条大鲨鱼全长多少米?身长=头长+尾长,2尾长=2头长+身长尾=3头=33=9米,身长=3+9=12米,全长=3+12+9=24米4、有一段木头,不知它的长度。用一根绳子来量它,绳子比木头多1.5米;如果将绳子对折以后再来量,又不够0。4米。问这段绳子长多少米?绳子=木头+1.5,绳子=2木头+0.42木头=1.5+0.8=2.3米,绳子=2.3+1.5=3.8米.5、甲、乙、丙三人拿出同样多的钱买一批苹果,分配时甲、乙都比丙多拿24千克。结帐时,甲和乙都要付给丙24元,每千克苹果多少元?2423=16千克, 24216=3元6、甲和乙拿出同样多的钱买相同的铅笔若干支,分铅笔时,甲拿了13支,乙拿了7支,因此,甲又给了乙6角钱。每支铅笔多少钱?6(13+7)2-7=2角。7、春游时小明和小军拿出同样多的钱买了6个面包,中午发现小红没有带食品,结果三人平均分了这些面包,而小红分别给了小明和小军各2.2元钱。每个面包多少元?2.22(63)=2.2元8、“六一”儿童节时同学们做纸花,小华买来了7张红纸,小英买来了和红纸同样价格的5张黄纸。老师把这些纸平均分给了小华、小英和另外两名同学,结果另外两名同学共付给老师9元钱。老师把9元钱怎样分给小华和小英?(7+5)4=3张 9(32)=1.5元,小华7-3=4张,41.5=6元,小英5-3=2张,21.5=3元9、甲城有177吨货物要跑一趟运到乙城。大卡车的载重量是5吨,小卡车的载重量是2吨,大、小卡车跑一趟的耗油量分别是10升和5升。用多少辆大卡车和小卡车来运输时耗油最少?1775=35(辆)2吨,大:35辆,小:22=1辆10、五名选手在一次数学竞赛中共得404分,每人得分互不相同,并且都是整数。如果最高分是90分,那么得分最少的选手至少得多少分?404-(90+89+88+87)=50分11、用1元钱买4分、8分、1角的邮票共15张,那么最多可以买1角的邮票多少张?1元=100分,8分1张,100-8=92分;1角6张,92-106=32分4分6张,32-64=012、某班有60人,其中42人会游泳,46人会骑车,50人会溜冰,55人会打乒乓球。可以肯定至少有多少人四项都会?42+46-60=28人,28+50-60=18人,18+55-60=13人或(42+46+50)60=313,13人13、有一栋居民楼,每家都订2份不同的报纸,该居民楼共订了三种报纸,其中北京日报34份,江海晚报30份,电视报22份。那么订江海晚报和电视报的共有多少家?34+30+22=86(份),862=43家,43-34=9家。14、五(1)班全体同学每人带2个不同的水果去慰问解放军叔叔,全班共带了三种水果,其中苹果40个,梨32个,桔子26个。那么,带梨和桔子的有多少个同学?(40+32+26)2-40=9人。15、在一次庆祝“六一”儿童节活动中,一个方队的同学每人手里都拿两种颜色的气球,共有红、黄、绿三种颜色。其中红色有56只,黄色的有60只,绿色的有46只。那么,手拿红、绿两种气球的有多少个同学?(56+60+46)2=81人,81-60=21人16、学校开设了音乐、球类和美术三个兴趣小组,第一小队的同学们每人都参加了其中的两个小组,其中9人参加球类小组,6人参加美术小组,7人参加音乐小组的活动。参加美术和音乐小组活动的有多少个同学?(9+6+7)2=11人, 11-9=2人17、一艘轮船发生漏水事故,立即安装两台抽水机向外抽水,此时已进水800桶。一台抽水机每分钟抽水18桶,另一台每分钟抽水14桶,50分钟把水抽完。每分钟进水多少桶?(14+18)50=1600(桶),(1600-800)50=16(桶)。18、一个水池能装8吨水,水池里装有一个进水管和一个出水管。两管齐开,20分钟能把一池水放完。已知进水管每分钟往池里进水0.8吨,求出水管每分钟放水多少吨?(8+0. 820) 20=1.2吨19、某工地原有水泥120吨。因工程需要,又派5辆卡车往工地送水泥,平均每辆卡车每天送25吨,3天后工地上共有水泥101吨。这个工地平均每天用水泥多少吨?(120+2553-101)3=131吨20、一堆货物重96吨,甲队用16小时运完,乙队用24小时运完。如果让两队同时合运,几小时运完?969616+9624=9.6小时1、甲、乙两工人生产同样的零件,原计划每天共生产700个。由于改进技术,甲每天多生产100个,乙的日产量提高了1倍,这样二人一天共生产1020个。甲、乙原计划每天各生产多少个零件?乙(1020-700 -100)(2-1) =220个,甲700-220=480个。2、工厂里有2个锅炉,原来每月烧煤5.6吨。进行技术改造后,1号锅炉每月节约1吨煤,2号锅炉每月烧煤量减少了一半,现在每月共烧煤3.5吨。原来两个锅炉每月各烧煤多少吨?2号(5.6-3.5-1)2=2.2吨,1号:5.6-2.2=3.4吨.3、甲、乙两人生产同样的零件,原计划每天共生产80个。由于更换了机器,甲每天多做40个,乙每天生产的是原来的4倍,这样二人一天共生产零件300个。甲、乙原计划每天各生产多少个零件?乙(300-80-40)(4-1)=60个,甲80-60=20个4、甲、乙两队合挖一条水渠,原计划两队每天共挖100米,实际甲队因有人请假,每天比计划少挖15米,而乙队由于增加了人,每天挖的是原计划的2倍,这样两队每天一共挖了150米。求两队原计划每天各挖多少米?乙(150-100+15)(2-1)=65米,甲:100-65=35米。5、把一根竹竿插入水底,竹竿湿了40厘米,然后将竹竿倒转过来插入水底,这时,竹竿湿的部分比它的一半长13厘米。求竹竿的长。(402-13)2=134厘米6、有一根铁丝,截去一半多10厘米,剩下的部分正好做一个长8厘米,宽6厘米的长方形框架。这根铁丝原来长多少厘米?(8+6)2+102=76厘米7、有一根竹竿,两头各截去20厘米,剩下部分的长度比截去的4倍少10厘米。这根竹竿原来长多少厘米?2024-10=150厘米8、两根电线一样长,第一根剪去80米,第二根剪去320米,剩下部分第一根是第二根长度的4倍。两根电线原来各长多少米?(320-80)(4-1)=80米,80+320=400米。9、将一根电线截成15段。一部分每段长8米,另一部分每段长5米。长8米的总长度比长5米的总长度多3米。这根铁丝全长多少米?设:8米长的有x段,8x-3=5(15x), x=6,68+59=93米10、某人过一个小山坡共用了20分钟,他上坡每分钟走80米,下坡每分钟走102米。上坡路比下坡路少220米。这段小坡路全长多少米?设上坡为x分钟,则下坡为(20-x)分80x+220=(20-x)102,x=10分,(80+102)10=1820米11、食堂里买来15袋大米和面粉,每袋大米25千克,每袋面粉10千克。已知买回的大米比面粉多165千克,求买回大米、面粉各多少千克?设:大米为x袋,则面粉为(15-x)袋25x-165=(15-x)10,x=9袋,大米:259=225千克,面粉:106=60千克12、老师买回两种笔共16支奖给三好学生,其中铅笔每支0.4元,圆珠笔每支1.2元,买圆珠笔比买铅笔共多用了1.6元。求买这些笔共用去多少钱?设铅笔为x支,则圆珠笔为16-x0.4x+1.6=1.2(16-x), x=11,0.411+1.25=10.4元13、甲、乙两名工人加工一批零件,甲先花去2.5小时改装机器,因此前4小时甲比乙少做400个零件。又同时加工4小时后,甲总共加工的零件反而比乙多4200个。甲、乙每小时各加工零件多少个?甲每小时多加工:(4200+400)4=1150个,4-2.5=1.5小时,乙(11501.5+400) 2.5=850个,甲1150+850=XX个.14、甲、乙二人同时从A地去B地,前3小时,甲因修车1小时,因此乙邻先于甲4千米。又经过3小时,甲反而领先了乙17千米。求二人的速度。甲每小时多行:(17+4)3=7千米/小时3-1=2小时,乙72+4=18千米,甲18+7=25千米/秒15、师徒二人生产同一种零件,徒弟比师傅早2小时开工,当师傅生产了2小时后,发现自己比徒弟少做20个零件。二人又生产了2小时,师傅反而比徒弟多生产了10个。师傅每小时生产多少个零件?师傅每小时多生产:(10+20)2=15个徒弟:(152+20)2=25个,师傅:15+25=40个 16、甲每小时生产12个零件,乙每小时生产8个零件。一次,二人同时生产同样多的零件,结果甲比乙提前5小时完成了任务。问:甲一共生产了多少个零件?乙125(12-8)=15小时,12102=240个17、有苹果、梨、橘子和桃子各一箱。已知苹果和梨共重55千克;梨和橘子共重45千克;橘子和桃子共重35千克,而且桃子比苹果少5千克。求每箱水果各重多少千克?苹果25千克、梨30千克、橘子15千克和桃子20千克18、一所小学五年级有四个班,其中一班和二班共99人,二班和三班共101人,三班和四班共100人,一班比四班多2人,问这四个班各有多少人?一:50人,二:49人,三:52人,四:48人19、甲、乙、丙、丁四人做花,其中甲和乙共做了81朵,乙和丙共做了83朵,丙和丁共做86朵,甲比丁多做2朵。这四人各做花多少朵?甲43朵、乙38朵、丙45朵、丁41朵20、某校五年级有甲、乙、丙、丁四个班。不算甲班,其余三个班共有131人,不算丁班,其余三个班共有134人。已知乙、丙两个班的总人数比甲、丁两个班的总人数少1人。求四个班共有多少人?甲乙丙丁464388 177(人)1、 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原计划每小时行40千米,实际每小时多行了10千米,这样比原计划提前2小时到达了乙地。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40+10)210=10小时,4010=400千米。2、小明骑车上学,原计划每分钟行200米,正好准时到达学校,有一天因下雨,他每分钟只能行120米,结果迟到了5分钟。他家离学校有多远?1205(200-120)=7.5分钟,2007.5=1500米3、造纸厂生产一批纸,计划每天生产13.5吨,实际每天比原计划多生产1.5吨,结果提前2.5天完成了任务。实际用了多少天?(13.5+1.5)2.51.5=25天.4、机床厂生产一批机床,原计划每天生产15台,实际每天生产18台,这样比原计划提前3天完成了任务。这批机床一共有多少台?183(18-15)=18天,1815=270台6、工程队要铺设一段地下排水管道,用长管子铺需要25根,用短管子铺需要35根。已知这两种管子的长相差2米,这段排水管道长多少米?352(35-25)=7米,257=175米6、生产一批零件,甲单独生产要用6小时,乙单独生产要用8小时。如果甲每小时比乙多生产10个零件,这批零件一共有多少个?610(8-6)=30个,308=240个7、一班的小朋友在操场上做游戏,每组6人。玩了一会儿,他们觉得每组人数太少便重新分组,正好每组9人,这样比原来减少了2组。参加游戏的小朋友一共有多少人?92(9-6)=6,66=36人8、甲、乙二人同时从A地到B地,甲经过10小时到达了B地,比乙多用了4小时。已知二人的速度差是每小时5千米,求甲、乙二人每小时各行多少千米?乙1054=12.5千米/小时,甲12.5-5=7.5千米/小时9、加工一批零件,单给甲加工需10小时,单给乙加工需8小时。已知甲每小时比乙少做3个零件,这批零件一共有多少个?甲38(10-8)=12个,1210=120个10、快、慢两车同时从甲地开往乙地,行完全程快车只用了4小时,而慢车用了6.5小时。已知快车每小时比慢车多行25千米。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快256.5(6.5-4)=65千米/小时,654=260千米11、妈妈去买水果,她所带的钱正好能买18千克苹果或25千克的梨。已知每千克梨比每千克苹果便宜0.7元,妈妈一共带了多少钱?苹果 0.725(25-18)=2.5元/千克,2.518=45元12、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