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小学生综合实践《访问中学》主题活动方案设计.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5628488 上传时间:2020-02-03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小学生综合实践《访问中学》主题活动方案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19-2020年小学生综合实践《访问中学》主题活动方案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19-2020年小学生综合实践《访问中学》主题活动方案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小学生综合实践访问中学主题活动方案设计一、活动目标1. 了解有关中学的学校特色、与小学的区别,让学生在思想上,做好成为一名中学生的准备。2. 通过“与校友联欢”及写体验日记,激发学生对中学生活的向往与了解它的迫切要求。3. 培养学生的主动交往能力,激发学生自信心,为进入中学勤奋学习并珍惜同学之间的友谊。二、活动准备1. 教师收集相关中学情况介绍、图片与文字资料。2. 联系本校毕业中学生,准备校友联欢会。3. 教师帮助联系参观访问的中学。三、活动设计(一)校友联欢开展中队主题活动,将校友请进来联欢,介绍中学生活,让学生对中学有个初步的认识。1、同学们,你们即将毕业。老师想了解一下,你们理想中的学校都是什么学校?任学生自由交流,顺便请学生说说为什么喜欢这所学校。2、请中学生介绍现在的中学生活。例如(1)现在中学里有哪些课程?(2)中学的学习与小学有什么区别?(3)自己所在的中学是什么学校?当初为什么要报考这所学校?(4)自己在中学的学习情况是怎样的?小学里的哪些准备为自己升入初中打下了基础?还有哪些是自己升入初中后所不适应的,现在的弟弟妹妹可以怎样来作准备?3、出示有关中学的照片,通过看图片,猜中学的方法让学生对有关中学有个初步的认识。4、将学生喜欢的图片赠送给他们留作纪念,提出下一个活动的准备要求。讨论,成立若干个活动小组,制定出活动计划。学生可根据自己的特长、兴趣,自主的参加到喜欢的课题组中,并选出组长。成立以下活动小组:a.参观摄影组:负责到重点中学拍摄校园环境、师生活动、校内设施的录像、照片。b.小记者采访组:分三组进行调查。从学校领导、老师、学生处了解中学的校纪校规,学校特色,中学生学习方式方法,中学生间的相处等情况。(二)调查访问1、参观摄影组:到联系好的中学进行拍摄。带回来的照片、录像利用班队活动课进行交流,展示。参观的同学做小小“解说员”,将照片、录像中的情况作介绍。重点突出中学与小学的区别。2、小记者采访组:分三个小记者组分别采访学校领导、老师、学生。采访问题可设计如下:例1:采访中学领导。学校以什么特色吸引小学毕业生报考你们的学校?学校培养人的目标是什么?假如我想报考这所学校,必须具备什么条件?例2:采访中学老师。中学里将出现哪些新课程?老师是怎样授课,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学生犯错,老师是如何处理的?老师喜欢什么样的学生?我们现在可为此做哪些准备?例3:采访中学生。中学里的功课比小学里的多吗?难吗?听说中学里有自习课,你们是怎么上的?对我们这些想报考你们学校的同学来说,你们有什么好建议吗?采访之前,教师帮助学生多设计几个学生感兴趣,最想了解的问题。采访前,教师适当予以采访技巧的指导,鼓励学生与采访对象大胆交流,要求学生写好采访记录。(三)亲身体验到联系好的中学做一天的中学生。与中学生一起听课,一起游戏,一起吃饭,一起上自习。体验中学生的学习与生活。体验结束后写一份体验日记。(四)活动交流1、与中学生合办一份小报。中学生介绍自己的中学生活,小学生介绍自己通过“请进来”“走出去”“亲身体验”等系列活动后的感受。小报题目:心目中的中学。或在搜集资料、采访、参观等活动后,出一期中队主题板报,交流学生实践活动后的感受,体会,想法。2、开展中队主题活动。主题为假如我是一名中学生,让学生知道自己在纪律、知识等方面需要做哪些准备。(五)活动总结1、通过活动,增进了我们对中学特色的了解,也知道了要升入理想中学必须从现在开始做好准备。希望大家从现在开始努力,也希望大家能升入理想的中学。2、本次活动,同学们参加比较积极。以后,我们还可以多交流自己了解到的中学信息。四、活动建议1、帮助学生联系参观学校,采访的对象,准备采访的问题。体验活动一定要做好安排。一般体验时学生主要是听课。2、适当向学生传授一些采访的技巧和艺术。3、活动前,做好安全、纪律的教育。学生的摄影、摄像教师要进行指导,帮助学生选取好的素材,视角。4、活动时间10课时。五、参考资料1、苏州市第三中学简介:苏州市第三中学是素负盛名的江苏省重点中学。进入九十年代,学校以科学精神够建教育理想空间,形成科技创新平台,人文艺术生态坏境,实施全面素质教育,塑造鲜明的办学个性。一批优秀学生拖颖而出:在第十二届国际科学与和平周全国中小学生(江苏地区)科技竞赛中高三学生谭益星获特等奖,有五名同学获省奥林匹克计算机信息应用素质竞赛一等奖。进入新世纪,我校已建成苏州市特色教育基地,成为展示学校教育成果和苏州教育迅速发展的重要窗口。2、“严谨、爱生、互助、奋进”是木渎中学教师们一贯的教风。在学校的师资队伍建设中,木渎中学的领导班子更是廉洁奉公、率先垂范,带头以身作则坚持在教育岗位的一线。一些年逾半百的领导尽管体弱多病,但仍然谢绝教委领导照顾,坚守在三尺讲台;更有一些中层领导,勇挑重担,在做好分管的行政工作的同时还圆满完成一个教师的正常工作量,每天的工作时间达到十小时左右。正是因为在木渎中学有这一个坚强的“核心龙头”,使学校上下形成了一股合力,在开拓进取之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教学硕果。3、面对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苏州外国语学校学校极为重视对外交流合作工作,与南京外国语学校、上海实验学校有着密切的合作关系,并与上海向明中学合作办学(在师资交流与教学沟通的基础上,进行更广泛更深入的合作办学,经我校推荐,上海籍及全国各地的优秀学生都有机会在该校就读、借读,并可参加上海市的高考)。国外与美、英、澳、日等国的十多所中小学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并进行实质性交流。与各国著名大学交往频繁,为本校学生出国深造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学校每年还组织学生出国参观、修学,足迹已遍及欧洲、北美洲、亚洲和大洋洲。出国留学的学生数逐年递增。4 、中队主题活动假如我是一名中学生可安排如下内容:学生诗朗诵假如我是一名中学生表达对中学生活的美好憧憬。小品自习反映中学自习需要学生的自觉,学生应该珍惜时间,认真学习。小品友谊反映中学生之间纯洁的友谊。附送:2019-2020年小学科学火山和地震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火山和地震现象,离学生的知识基础、生活实际都比较远,本课从实例出发,引导学生建立模型研究,知道火山和地震的成因,了解人们对火山和地震的监测和保护自己的方法,内容有:一、了解火山,二研究地震。二|学情分析:本课教学的对象是六年级学生,从学生的知识和能力体系上看,高年级学生已掌握了一定的自然知识和探究学习的方法,已经具备初步自主研究的能力。从学生的年龄结构和心理特征来看,他们对一切事物都充满好奇心,有较强的求知欲,在教师的引导下能主动开展探究活动。火山和地震现象的内容,离学生生活实际较远,需要学生从自己搜集的资料出发,展开合理的推测和想象。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知道火山与地震是地球内力作用的结果。2. 知道火山与地震的形成原因以及预防地震的措施。3. 知道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研究地震的国家之一,了解张衡以及他的贡献。过程与方法:1. 学会通过网络、书刊搜集、查阅有关火山喷发和地震方面的资料和图片。2. 会做模拟火山喷发和地震的实验,并对现象作出解释。3. 通过观看地震自救措施的视频和课后采访与演习知道地震的前兆和地震来临时的逃生自救措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通过火山自述了解火山对人类的作用,渗透看待问题的思想-用一分为二的眼光看问题.2. 通过让学生了解世界上的第一台测定地震的仪器是中国人发明的渗透民族自豪感,激励学生学习科学家严谨的科学态度和为科学献身的精神。3. 通过印尼地震和汶川地震MTV视频的观看感受生命的珍贵,灾难无情人有情的人间大爱.四、重点难点:重点:了解火山和地震的成因。难点:做火山喷发的模拟实验。教学中采用观察现象、想象推测、模拟实验与动画演示相结合突破重难点。五|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有关火山和地震的图片、视频资料、以及多媒体课件。学生准备:每组准备三条毛巾,一根学生能折断的干木棍。分组实验材料:1、 模拟火山喷发的实验:三角架、铁盒子、土豆泥、番茄酱、酒精灯、火柴。2、 模拟地震形成的实验:纸箱、木块、记号笔。六、教学过程: 一、结合时宜,导入新课:1、谈话:同学们,你们知道吗?最近印尼近日连续遭到地震、海啸与火山爆发等自然灾害的袭击。10月25日晚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西部海域发生7.7级强震,触发海啸。继地震和海啸发生后,26日距离震中以东1300公里,位于爪哇岛中部的默拉皮火山爆发。29日早晨6点10分和8点40分又喷发了两次(播放印尼地震、海啸、火山喷发的视频资料)。2、学生谈观看后的感受(沉重、悲伤、害怕、想帮助他们等)3、师:这一切都是什么造成的?(火山和地震、海啸)为了使地震和火山给我们的损失减到最少,我们需要用科学知识来武装头脑,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火山和地震(板题)。4提问:那对于火山喷发和地震现象,你想提出什么问题来研究呢?根据学生问题板书研究项目:1. 地震和火山喷发会带给我们什么样的危害?2. 世界上什么地方容易发生地震和火山喷发?3. 地震和火山喷发是怎样形成的?4. 火山喷发会不会带给我们什么好处?5. 如果地震发生了,我们应该怎样保护自己?6. 地震和火山喷发有什么相同的地方、不同的地方?小组交流:通过课前的精心准备,相信同学们对火山和地震的知识有了一些了解,现在以小组交流一下,看能解决上面的几个问题。(解决前两个问题:房屋倒塌,水电中断,生命和财产损失等,板块交界处最容易发生地震和火山喷发,如中国和日本)(二)火山部分的教学: 师:欢迎回来,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进科学之旅第一站,首先让大家认识的是法国火山学家卡蒂娅 喀夫特和他的夫人,他们为了研究记录火山的活动不幸双双遇难。到底火山有什么吸引人注意的奥秘呢?(播放课件) 师:首先让我门认识以下具有代表性的三座火山吧,他们是活火山,死火山和休眠火山活火山:指目前正在喷发或经常喷发的火山。(爪哇岛的默拉皮火山、台湾七星山火山最为活跃)休眠火山:指在人类历史上爆发过,以后长期处于平静,但仍然有可能爆发的火山。死火山:指在人类历史以前爆发过的火山。 师:通过刚才的图片我们看到的仅是火山的外型,火山的内部是怎样的呢?谁来说说?(可以提示同学们查阅课本)请看课本22页火山结构示意图.(贴挂图)过渡语:为了帮助大家更形象地理解火山的成因,下面我们先来做火山喷发模拟实验。1火山喷发模拟实验。(1)在铁盒里放一些土豆泥,将它塑成山的形状,并在土豆泥“山顶端”挖一个小洞。(如果没有铁盒可以用半截易拉罐代替)(土豆泥代表火山堆,小洞代表火山口)(2)往洞口倒入一定量的番茄酱,并用薄薄的一层土豆泥封住洞口。(密封的土豆泥的厚薄将直接影响实验的成功与效果。)(薄薄的一层土豆泥代表地壳的薄弱地带,番茄酱代表岩浆)(3)将铁盒子放到铁架台上,用酒精灯加热。学生分组实验。(4)组织学生搜集实验喷发物,研究他们各自代表什么?桌面喷发物质土豆泥番茄酱水珠代表实际物质火山灰岩浆水汽(5)思考:桌面的番茄酱是从哪里来的?它与火山爆发时的岩浆有什么联系?(播放火山形成动画帮助学生推测想象。)2组织学生讨论:由模拟实验出发,结合刚才的动画演示,小组讨论推理火山爆发的过程是怎样的?在这过程中引导学生重点推理以下问题:地壳深处的岩浆怎么会上来的?(地球内部有巨大的压力作用)地壳深处的岩浆走什么路上来的?(地球内部有缝隙,岩浆沿着地壳裂隙向上升)火山喷发的区域有什么特点?(岩浆在地壳比较薄的部位或者地壳裂缝距地面较近处喷发)这个问题回答不出,可以在后面交流。梳理学生思路的生发过程,在学生充分发言交流的基础上总结。3指导学生看“火山构造示意图”,然后组织学生讨论:为什么地球上有的地方会有火山喷发的现象,有的地方却没有?(地球上的火山都在构成岩石圈的板块交界处,由于板块在漂移的过程中受到挤压地壳会出现裂缝或薄弱处,压力极大的岩浆就会从这里喷出)师:其实火山喷发前有很多征兆:1、会有地光出现; 2、火山口有气体冒出或着比以前的气体冒出速度加快; 3、火山口及周围地区可以闻到刺激性气味,一般是硫磺和硫化氢的味道。 4、周围的电磁波发生异常变化; 5、火山周围的水温会比平时的高很多。 6、小动物(如猪、狗、猫、家禽等)均会出现烦躁不安的状况。 师:有的居住活火山地区的居民,尽管那里火山频频爆发,他们仍然冒着生命危险在火山虎口底下居住。这是为什么呢?最后一个问题还是让我们听听火山自己是怎么说的吧!(放PPT-火山自述)。师:原来火山对人类有弊更有利,(建筑材料,地热发电、温泉 旅游胜地)所以今后我们看待任何事物都要看到他的两面性。例如一把菜刀它可以帮助人们切菜,也可能切破人的手指,但我们能做的是如何趋利弊害。 最后让我们一起欣赏着火山给人类带来的美景,和火山博物馆说再见吧!(放PPT-火山旅游景点)长白山火口湖天池、日本的富士山的火山、冰岛火山等(三)地震部分的教学:师: 美景欣赏过后让我们一起进入科学之旅的第二站:“地震博物馆”人类用自己的聪明才智不断的改造自然,期待更好的生存环境,可无情的地震却一次次震碎人们的美好生活,给人们的记忆打上痛苦的烙印。(播放1976年7月28日我国河北省唐山7.8(=7级大地震)级大地震、xx年5月12日我国汶川发生8.0级(=8级巨大地震)巨大地震、xx年6月5日山西省阳曲县4.6级地震(=4.56中强震)视频图片资料)师:上述资料中多次提到有关地震的相关概念如:震级、震源、震中、震中距、地震波可能大家不太明白,轻看大屏幕:学生观看多媒体课件的演示,了解震级是地震的强弱,震源是地球内发生地震的地方,震中是震源上方正对着的地面,震中到地面任何一地方的距离是震中距,地球内部出现的弹性波叫做地震波。就像水波一样。 提问:是什么力量让大地剧烈震动呢?强烈的地震有着很大的破坏力,对人类造成这么大的威胁,你们知道地震是如何形成发生的吗?”为了弄清这个问题,让我们来做个实验。实验1:模拟岩层褶皱的实验讲解:每个同学把带来的毛巾叠成几层,平放在桌上,两手按住毛巾的两头,向中间挤压,观察会发生什么现象?(褶皱)分组实验。汇报实验结果。讨论:这一层层的毛巾很像地下一层层的岩石。假如地下的岩层也受到巨大的挤压力,你认为会发生什么现象?(会弯曲)你在自然界中看过弯曲的岩层吗?3、实验2:模拟岩层断裂的实验讲解:每组桌上有一根木棍,用手握住木棍两端,用力将它压弯、压断。当木棍被压断时,你听到什么声音?手有什么感觉。(巨响、震动、手麻)分组实验。汇报实验结果。讨论:根据以上实验,请你推想:当岩层受到的挤压力越来越大时,会发生什么现象?(可能也会被压断)当岩层被挤压断裂时,会发生什么现象?(可能会发生地震,有剧烈的震动和巨大的声音。)4、根据以上两个实验猜想地震是怎样形成的。(分组讨论、汇报)5、讲解地震的成因:地壳的岩层在相互挤压时会发生褶皱,褶皱突然断裂时大地剧烈震动,释放出巨大的能量,造成严重破坏,这就是地震。地震也是一种非常可怕的自然灾害。让我们再通过动画加深对地震成因的认识吧! 师:通过刚才的动画我们知道了岩层断裂处就是地震的震中,怎样判断地震的震中和强弱呢?哪个小组愿意将自己的方法向我们展示一下呢? 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展示。(利用课前做好的实验器具(纸箱、木块、记号笔)进行展示,教师做必要的评价。注意引导学生模拟实验做两次,一次为地震级的震动,找震中,一次为高震级的震动,找震中。) 师:2008年5月12日发生在我国境内的一次地震,震中在那里?强弱等级是几级?那份挥之不去的痛将永远留在了中国人民的记忆当中放(PPT-孩子,来生我们还要一起走). 师:今天我们能坐在这里真的是很幸运,那次地震我们虽然也有微弱的震感,但没有造成任何灾难, 可万一真的地震来临时该怎么办呢?一段视频过后相信你会收获很多的.(放PPT-地震时如何自救(告诉学生在发生强烈的地震时不要惊慌,要有秩序地跑到比较开阔的操场上,来不及的话就应躲在桌下,床下等有遮盖物的地方,或者躲入像卫生间这样的空间狭小通气的空间,关闭电源,煤气,准备防震物品等)师:面对地震我们现在所能做的仍是等待它的爆发,之后再去自救,虽然我们国家早在1800年前,东汉时期的大科学家张衡就发明了世界上第一架自动测定地震方位的仪器候风地动仪。但目前还没有能准确预报地震的仪器.现在常用的是机械地震仪,所以要想避开地震带来的灾难,还需我们全人类共同努力研制出更好的预警系统.课堂小结:学到这里,在看看大家课前提出的问题解决了没有?火山:坚硬的岩石底下活动着的高温岩浆可以沿着地壳薄弱处的裂隙喷出地面,产生喷发的自然现象.地震:由于地球内部的力量使坚硬的地壳产生断裂,移动而造成的.火山和地震都是一种自然现象,都是地球内部力量作用,它们都会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灾害.师:在地球几十亿年的漫长的变化过程中,内力作用是导致地形变化的一个重要因素。全世界大约有xx多座死火山,500多座活火山,平均每年约有500多万次地震。都是地球内力作用的结果。师:这次科学之旅就要结束了,下面我为同学们布置两项任务:(放PPT) (珍爱生命大行动J)1:通过向长辈请教或网上查询的方式总结地震前有那些预兆.震前动物有预兆,群测群防很重要。牛羊骡马不进圈,老鼠搬家往外逃;鸡飞上树猪乱拱,鸭不下水狗乱咬;冬眠蛇儿早出洞,鸽子惊飞不回巢;兔子竖耳蹦又撞,鱼儿惊慌水面跳;家家户户细留心,分析识别防范好。 2:和你的家人,朋友,同学选择不同的场景模拟地震自救. 我们今天的科学之旅到此结束,谢谢大家.附; 4 、火山和地震相互挤压 释放能量地壳岩层 褶皱 断裂 地震岩浆侵入裂缝地球内力(热能、重力能、旋转能)冲出地面 火山喷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