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苏教版科学三上《纸》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sh****n 文档编号:5628296 上传时间:2020-02-0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苏教版科学三上《纸》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9-2020年苏教版科学三上《纸》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9-2020年苏教版科学三上《纸》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苏教版科学三上纸教学设计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能够运用感官和工具,对纸进行深入的探究。能够运用语言、文字等多种方式表达探究结果,并进行交流。知识与技能:知道纸的一般特性和常见用途,并能把纸的性质和用途联系起来。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意识到保护天然资源的重要性。养成节约用纸的好习惯。体会到与人合作的重要性。教学准备:分组材料:各种不同的纸、放大镜、滴管、红墨水、火柴。教师准备:投影片。教学活动建议:本课是这一单元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上一课的次级研究课题。纸这种材料,学生有丰富的感性认识,容易引发学生进行比较深入的科学探究活动。在本课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带各种纸制品或者纸来进行讨论,在交流中认识一些纸,了解一些纸的用途,教师也可以向学生介绍一些特殊的不常见的纸制品,以扩大学生对纸的认识领域。在探究阶段,通过学生的动手比较活动和观察活动,让学生认识到同一纸的多个特点和不同纸的不同性质。有必要的话可以让学生依据一定的标准给具有相同性质的不同纸进行排序,这样更容易满足学生的探究愿望,获得更多的学习收获。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讲述:我们知道我们周围的物品是由各种各样的材料做成的。例如书是由纸做成的,桌子是由木头做成的,轮船是由金属做的等等,今天我们来重点认识一下我们生活中最为常见和常用的材料:纸。(板书)(二)、探究新知:1、提问:随着科技的进步,纸的品种越来越多,用途也越来越广,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你见过哪些纸?它们都有什么用途?2、学生分组讨论,说出自己的生活经验。3、出示各种纸制品,提问:为什么要用纸来做这些物品?为什么要用不同类型的纸来做这种物品?主要是运用了这种类型的纸的什么特性?(板书纸的各种特性)4、信封、信纸、笔记本、纸桶、纸杯、纸扇、纸袋、卫生纸、报纸、纸灯笼等。5、研究纸的性质:(1)、讲述:纸有很多有趣的性质:同一张纸从纵向、横向的结实程度是不一样的;纸的表面看上去十分光滑,放大镜下却是另一番景象;有的纸吸水性强,有的吸水性弱。(2)、实验研究:A、不同方向纸的结实程度实验。把报纸按纵向、横向裁下两条长宽一样的纸条;把裁下的纸条对折后相互勾住,两个人拉一拉,你有什么发现?换一张其他的纸重复上面的实验。B、用显微镜观察纸。将学生用放大镜分发给学生,让学生用放大镜观察纸的表面和撕开后纸的毛边,并描述出自己看到的样子。C、吸水性实验。学生动手小心地将有颜色的水在每种纸的中央滴一滴,观察哪种纸上的颜色扩散得最快或最慢。讨论:滴水时要注意哪些问题,为什么要注意这些问题?D、透明度实验。 把几种纸分别对着光亮看一看。比较哪种纸的透明度好。拓展:想一想:你还有其他检验纸的吸水性和透明度的方法吗?学生认真填写实验记录单。6、了解造纸的过程。(1)、谈话:大多数的纸的主要原料来自木材,废纸、稻草、旧棉布等也可以造纸。为了保护木材资源,我们要注意节约用纸。(2)、造纸的过程:砍伐树木剥去树皮将木头切成小片将木片煮烂成浆搅拌纸浆漂白纸浆沥干水分烘干水分后压成纸张。(3)、教师介绍其他纸的知识。(三)、拓展应用:1、课后搜集有关纸的知识、造纸术的发明以及现代造纸法。参考资料:造纸术:纸的发明、发展及传播也是经过了一个曲折的过程。 公元105年发明造纸后,造纸术就从河南向经济文化发达的其它地区传播。蔡伦被封到陕西洋县为龙亭侯,造纸术就传到汉中地区并逐渐传向四川。据蔡伦家乡湖南耒阳的民间传说,蔡伦生前也向家乡传授过造纸术。东汉末年山东造纸也比较发达,出过东莱县(今掖县)的造纸能手左伯。另外,纸和藻饰书通过丝绸之路也先后传向 北方各少数民族地区。 晋代开始,我国书画名家辈出,大大促进了书画用纸的发展。如东晋书法家王羲之,在他父子时期书我国手工造纸已相当发达,质量先进,品种繁多,成为中华民族数千年文化发展传播的物质条件。牛皮纸:牛皮纸所用的木材纤维比较长,而且在蒸煮木材时,是用烧碱和硫化碱化学药品来处理的,这样它们所起的化学作用比较缓和,木材纤维原有的强度所受到的损伤就比较小,因此用这种纸浆做出来的纸,纤维与纤维之间是紧紧相依的,所以牛皮纸都非常牢。牛皮纸是坚韧耐水的包装用纸,呈棕黄色,用途很广,常用于制作纸袋、信封、唱片套、卷宗和砂纸等。定量范围为40克/平方米至120克/平方米,有卷筒纸和平板纸中、又有单面光、双面光和带条纹的区别。主要的质量要求是柔韧结实,耐破度高,能承受较大拉力和压力不破裂。宣纸:宣纸具有“韧而能润、光而不滑、洁白稠密、纹理纯净、搓折无损、润墨性强”等特点,并有独特的渗透、润滑性能。写字则骨神兼备,作画则神采飞扬,成为最能体现中国艺术风格的书画纸,所谓“墨分五色,”即一笔落成,深浅浓淡,纹理可见,墨韵清晰,层次分明,这是书画家利用宣纸的润墨性,控制了水墨比例,运笔疾徐有致而达到的一种艺术效果。再加上耐老化、不变色。少虫蛀,寿命长,故有“纸中之王、千年寿纸”的誉称。十九世纪在巴拿马国际纸张比赛会上获得金牌。宣纸除了题诗作画外,还是书写外交照会、保存高级档案和史料的最佳用纸。我国流传至今的大量古籍珍本、名家书画墨迹,大都用宣纸保存,依然如初。耐火纸:用石棉或者玻璃纤维等无机物制成。玻璃纤维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其特点是在一般情况下不会燃烧,即使炭化后也能保持原来的形状,同时还具有抗水性。实验证明,这种纸用800高温火焰燃烧5分钟仍能保持原来形状。耐火纸在科学研究、航空航天、珍贵史料的保存、外交文件等各方面都有着广泛的应用。糯米纸:用番薯、玉米或小麦等的淀粉做成。人们把这些淀粉调成稀浆,除掉杂质,用热水冲成淀粉糊,再把淀粉糊均匀地涂在转动的干燥机上,经过烘干,就制成白色、半透明的糯米纸。干燥的糯米纸可以防止食品直接粘在外包装纸上。附送:2019-2020年苏教版科学三上纸说课稿大家好,我是三年级的科学老师王水英。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科学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它们是什么做的中的纸。本次说课包括五部分:说教材、学情分析、说教学目标、说教学准备、说教学过程。 说教材1. 教材分析: 本课是该单元的重要组成部分,主题是以常见的纸为研究对象对某一类材料进行的研究活动。通过学生对纸的探究,进而了解纸的特点及用途,并能养成对常见材料进行科学探究的好习惯。通过学生综合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现有的信息进行分析处理,从中经历比较完整的科学探究过程,从而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2. 教学重难点:依据教学大纲要求及本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我将本课的教学重难点设计为:重点:了解纸的一些性质和特点。难点:用形象化的方法交流研究纸的结果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小学生对周围的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乐于动手操作具体形象的物体,这是他们学习科学的兴趣基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每天都要接触到纸,所以他们对于纸已经非常熟悉,但由于学生是第一次接触,再加上年龄较小,学习科学的时间较短,所以对于学习的方法掌握得还不够好,动手操作能力也有待提高,他们还不能自主进行科学探究活动,还必须在老师的点拨、引领下进行,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地展开科学探究活动,让学生在探究中体会到成功的喜悦。说教学目标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和新课改的精神,我确定教学目标如下: 科学探究 (1)能够运用感官和工具,对纸进行深入的探究。(2)能够运用语言、文字等多种方式表达探究结果,并进行交流。(3)能够通过多种渠道查阅有关纸的资料。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意识到保护天热资源的重要性。(2)意识到节约用纸的重要性,养成节约用纸的好习惯。(3)在科学探究过程中体会到与人合作的重要性。科学知识(1)知道纸的一般特性和常见用途,并能把纸的性质和用途联系起来。(2)了解纸的生产过程及其发展史,知道在日常生活中要从自身做起节约用纸。说教学准备教师:各种纸制品(纸杯、纸盒、纸袋、餐巾纸、书)、餐巾纸、白色卡纸、A4纸(剪成条状)、白色宣纸(剪成条状)、培养皿、红墨水、有关纸的相关资料、实验记录单学生:剪刀、文具、有关纸的资料。 说教学过程:(一) 导入新课谈话:这节课,老师先给大家展示几件物品(出示:纸杯、纸盒、餐巾纸、纸袋、书 )。提问:这些物品有什么共同的特点?生答:都是纸做的。谈话: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纸的世界,去了解纸,去研究纸。(板书:纸)设计意图:上课一开始,通过给学生展示各种纸制品,吸引其注意力,让学生快速地进入到课堂中来。并由这些物品的共同特点(都是纸做的)自然地引入课题。(二) 了解纸的多样性提问:1这些纸一样吗? 提问2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生答:餐巾纸软,纸盒硬;书本的纸薄,透明,纸盒厚,不透明;餐巾纸容易吸水,其他不容易;餐巾纸容易破,纸袋比较结实(板书:软硬、透明度、吸水性、结实程度) 提问3为什么要用不同的纸来做这些物品?(餐巾纸擦脸的要软一点,纸袋装东西要结实一点)总结:因为各种纸的特点不同,所以用途也不同。设计意图:用这三个问题,让学生自己发现不同的纸有着不同的特点,由于它们的特点不同,所以适合用来制作不同的物品,是学生感受到纸的多样性,并对纸的各种性质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三) 研究纸的性质这是本节课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实验方案设计谈话:刚才同学们说了不少纸的特点,由于时间和实验材料的限制,我们不可能一一研究,所以就挑选其中的三个来具体做实验,分别是透明度,吸水性和结实程度,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挑选一个你们组最感兴趣的实验,讨论一下这个实验该如何来做,有哪些注意事项。设计意图:让学生自己选择感兴趣的实验讨论设计,一方面能够激起他们探究的欲望,另一方面也能锻炼他们的科学思维能力,培养其积极思考的品质。学生讨论汇报1透明度比较卡纸和餐巾纸的透明度实验方法:分别将卡纸和餐巾纸对着教室里的日光灯看一看,哪个能看清楚灯光就表示透明度好。注意事项:(1)卡纸和餐巾纸颜色相同; (2)对着同一盏日光灯看。(目的:保证实验条件相同)2吸水性比较宣纸和A4纸的吸水性实验方法:分别将宣纸和A4纸放入装有红墨水的培养皿中,观察,哪种纸上的红墨水爬的快就表示哪种纸吸水性好。注意事项:(1)两种纸大小相同; (2)必须将两种纸同时垂直放入培养皿,且纸的下端靠到培养皿底部即可; (3)做完实验后必须将两种纸放入桌上的纸杯中,不准乱扔。(学生容易听不明白的地方可以演示一下)3结实程度比较报纸不同方向的结实程度实验方法:将报纸放正,左右方向称为横向,竖直方向称为纵向。分别从两个方向剪下两个长为10厘米宽为4厘米的长方形,叠在一起放在手里拉一拉,哪个方向不容易拉破就代表比较结实。注意事项:(1)将报纸剪下之后在角上写上“横”和“纵”两个字,以免混淆; (2)一定要将两张报纸放在手里同时拉,保证拉力相同。(向学生出示两张已经剪好的报纸,让他们注意实验时观察下不同方向剪下的报纸上的文字是有区别的,并且示范如何拉)设计意图:通过和学生共同交流探讨实验方案、注意事项,让学生有一个思考的过程,学生自己说,老师补充、纠正,会使学生对实验的设计产生一种内在的认同感,他们理解得也会更透彻,比直接告诉他们实验该怎么做,要注意哪些要好的多。实验操作谈话:我们已经将这三个实验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都已经讲清楚了,现在我们就来动手试一试。老师已经分别将这三个实验所需要的材料放在了不同座位里,第一个比较透明度实验材料在一号座位里面,依次类推。请同学们做一做你们刚才选择的那个实验,注意做之前小组回顾一下刚才所说的实验方法和注意事项,组长分配好任务,一个操作员,一个观察员,一个记录员,一个材料整理员。做完了把观察到的现象和实验结论填在四号位里的实验记录单上相应的位置上。一个实验完成后,如果还有时间,就再尝试一下其他的实验,但当老师宣布结束时请大家立刻停止手头的工作坐端正。开始汇报实验结果,同时教师板书。1透明度现象:透过餐巾纸能看清灯光,透过卡纸完全看不见。 结论:餐巾纸透明,卡纸不透明。2吸水性现象:宣纸上红墨水爬得很快很高,A4纸几乎只有浸在水里的那部分变红,红墨水往上爬得很慢。 结论:宣纸吸水性好,A4纸吸水性差。3结实程度现象:同时拉,横向的报纸破了,纵向的没有破。 结论:同一种纸,纵向比横向结实。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动手实验操作,能让他们对刚才的讨论有一个更深刻的认识,而且能激发他们对科学更加浓厚的学习兴趣,提高其动手能力和观察分析的能力。同时,小组成员分工合作,共同完成一项任务,也培养了他们团结合作的精神。(四) 纸的历史刚才,我们通过实验研究了纸有趣的性质。同一张纸纵向和横向的结实程度是不一样的。纵向较结实。有的纸吸水性好,有的纸吸水性较差。有的纸透明,有的纸不透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