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三年级语文上册 第2单元《声音》喜爱音乐的白鲸教案 北师大版.doc

上传人:max****ui 文档编号:5626323 上传时间:2020-02-03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2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三年级语文上册 第2单元《声音》喜爱音乐的白鲸教案 北师大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19年三年级语文上册 第2单元《声音》喜爱音乐的白鲸教案 北师大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19年三年级语文上册 第2单元《声音》喜爱音乐的白鲸教案 北师大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年三年级语文上册 第2单元声音喜爱音乐的白鲸教案 北师大版教学要求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白鲸喜爱音乐的生活习性,激发学生探索生物奥秘的兴趣,产生爱护动物的思想感情。重点难点1.抓住“纷纷”“马上”等词语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类对动物的关爱。2.弄明白为什么说白鲸得救是个奇迹。教学课时两课时 知识点详解 喜爱音乐的白鲸鲸是一种很聪明的动物,它们在海里常常依靠美妙的“歌声”召唤同伴。 作者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说明鲸能发出一种美妙的声音。生动地表现了鲸“聪明”的特点。交代了故事的主人公以及事情的起因。“鲸”有什么特点?“歌声”为什么加双引号?作者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鲸是一种很聪明的动物。 鳕鱼:鳕属鱼的统称,生活在海洋里。因鱼肉雪白而得名。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白鲸孩童般的天真和活泼,语言生动有趣,让人感到十分亲切。“突然”“转眼”说明天气变化之快。事情突变,悬念顿生。 着,在这里读zho。这句话从神态、动作、叫声三方面写出了白鲸遇险后的惊慌、绝望。有一次,一群聪明、顽皮的白鲸追赶着鱼群,来到北极的楚科奇海。这一句话交代了哪些内容?这里太好玩儿了,还有好吃的鳕鱼。它们玩着,吃着,连回家的时间都忘了。作者的表达有什么特点?段导读:白鲸贪玩,忘了回家。两天以后,突然来了一股寒流,海面转眼变成了冰雪的世界,白鲸回去的路被冰层堵住了。加点的词语有什么作用?白鲸们着了慌,拼命用脊背撞冰层,但是冰层太坚硬了,它们绝望地叫起来。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描写白鲸的?段导读:白鲸回去的路被冰层堵住了。第二部分(第24自然段):一群白鲸来到北极,天气突变,回家的路被冰层堵住了。 这个猎人很有爱心。“马上”一词体现了猎人对白鲸的关心。“一听到”“纷纷赶来”表现出了人们对白鲸的关心程度;“带来好吃的”表现了人们对白鲸的关爱。正巧一个猎人发现了这群遇险的白鲸,马上向附近的村庄报了信。这是一个怎样的猎人?白鲸是珍奇的动物,人们一听到这个消息,纷纷赶来凿冰抢救白鲸,还给它们带来好吃的。村民们有怎样的表现? 电报:一种由电信号传递书面信息的通信方式。现在已经很少用了。“马上”使人跟着紧张起来,政府救助又如何?一张一弛,跌宕起伏,扣人心弦。 破冰船:能破碎冰层,为其他船只通过冰区开辟航道的专用船。政府的积极行动让人们看到了希望。说明船员对白鲸的习性十分了解,知道白鲸的喜好,从侧面反映了人们对白鲸的关注。可是天气太冷了,刚凿开的冰马上又冻上了。人们没有办法,只好向当地政府发电报,请求援助。作者这样叙述有什么好处?段导读:猎人和村民积极救助白鲸。直升飞机和破冰船来了。这句简单的交代有什么作用?在飞机的指挥下,破冰船开出了一条二十多千米长的通道。可是,白鲸却一动不动地挤在一起,它们害怕这艘高大的破冰船。句导读:“可是”一词表示转折,又出现了新的问题,白鲸害怕破冰船而不敢向前游动。一个船员大声说:“白鲸喜欢唱歌,是海上的百灵鸟。放放音乐试试,把它们引出去!”作者为什么特意写船员的话?于是,船上响起了优雅的蓝色的多瑙(no)河乐曲。啊,奇迹发生了!白鲸成群结队地跟着 结,在这里读ji。白鲸听到音乐后,游动起来。人们用音乐救了白鲸。这两句话体现了白鲸喜爱音乐这一习性,照应文章的标题。破冰船游动起来。这两句话说明什么?白鲸一边欣赏音乐,一边随着破冰船慢慢游出冰区,进入深海。白鲸终于得救了。句导读:“终于”一词体现了白鲸被救以后,人们欢喜的心情。第三部分(第57自然段):写在人们的努力下,白鲸得救了。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2.初读课文,理清文章的脉络。有关白鲸的文字及图片资料。一看图,激发兴趣1.出示图片:白鲸。你们认识这种动物吗?介绍你搜集到的资料。白鲸:鲸的一种,是北极特有的鲸类,白鲸全身呈粉白色,喜欢组成几百只甚至上千只的群体在浅海活动。白鲸会“唱歌”,在水里,它们的“歌声”可以传几百米。2.板书:喜爱音乐的白鲸3.鲸是一种很聪明的动物,它们在海里常常依靠美妙的“歌声”召唤同伴。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有关白鲸和音乐的小故事。二预习课文1.读准字音。2.自学生字并组词。3.画出不懂的词语,并利用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解决。三交流预习成果1.掌握字音。出示幻灯投影,指名领读。zho召唤地q区奇j迹成群ji结队2.记忆字形。召:上下结构。下面是“口”。区:半包围结构。3.提出不理解的词语进行交流。四初读课文,理解文章的脉络1.选择你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给课文分段。2.指名分段朗读课文。3.交流分段结果。全文共七个自然段,可分为两段。第一段(第1自然段):鲸是一种聪明的动物,常常依靠美妙的“歌声”召唤同伴。第二段(第24自然段):记述了白鲸遇险。第三段(第57自然段):写白鲸在人的帮助下脱险。4.选择你喜欢的部分读一读。1.本篇课文主要写了一群白鲸遇险、脱险、获救的过程,课文的重点部分在如何抢救白鲸,为什么说白鲸得救是一个“奇迹”。在教学过程中,应首先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及白鲸得救的过程,理解“奇迹”的意思,为理解课文内容作好铺垫。2.“语文是读出来的。”这是一条最基本的语文教学法。在教学这篇课文的时候,可以通过多种形式的读,来帮助学生感知课文内容。在教学中,主要采用自由读的形式,这样做有两个好处。(1)可以帮助学生积累知识。由于学生的认知不同,就会出现获取知识量的不同,自由读可以使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能够有不同的收获,也会帮助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2)这篇课文的课后思考题,对于读熟课文的学生来说不难,但对于不能正确、熟练读课文的学生来说就会难上加难。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时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留给学生学习和思考的时间,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让学生知道人们为了救这群遇险的白鲸所做的一切,体会到救白鲸这一过程的不容易,白鲸能够顺利得救确实是一个“奇迹”。1.看拼音,写词语。zhnf政府yuy优雅bij北极zhohun召唤zhhu指挥qj奇迹yunzh援助chnqnjidu成群结队2.用下面的字组成新字,再组词。刀页口元(召)(召唤)(顽)(顽皮)3.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可爱)的白鲸(优雅)的乐曲(高大)的破冰船(各种各样)的动物(答案不唯一)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抓住“纷纷”“马上”等词语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类对动物的关爱。3.理解“为什么白鲸得救是个奇迹”这个问题。搜集的其他动物与音乐的资料、蓝色的多瑙河录音。一课前导入1.鲸是一种很聪明的动物。它们在海里常常依靠美妙的“歌声”召唤同伴。2.板书课文题目。3.齐读课文题目。4.这篇课文讲述了一件什么事?(这篇课文讲述了一群白鲸因追赶鱼群在北极遇险,抢救人员利用它们喜欢音乐的特点,播放蓝色的多瑙河乐曲,把它们引入深海的故事。)二细读课文,理解内容1.学习第二至第四自然段。(1)自由读课文,思考:白鲸遇到了什么困难?学生甲:白鲸回去的路被冰层堵住了。(2)北极是什么地方?那儿是什么样的?学生根据课外知识及课前搜集的知识交流。(3)白鲸这时有什么反应?(白鲸们着了慌,拼命用脊背撞冰层,但是冰层太坚硬了,它们绝望地叫起来。)情况十分紧急,请同学们带着感情再读一读。2.学习第五、六自然段。白鲸是如何得救的呢?请自由读第五、六自然段,在书中画出相关的语句。(1)学生甲:一个猎人发现了遇险的白鲸,马上向附近的村庄报了信。“马上”是什么意思?请你换一个意思相近的词。(立刻,没有耽搁。可换成“立刻”“立即”)有感情地朗读这部分,体会人类对动物的保护。(2)学生乙:人们一听到这个消息,纷纷赶来凿冰抢救白鲸,还给它们带来好吃的。“纷纷”是什么意思?(一个接一个)你从这儿能体会出什么?(人们对白鲸的喜爱和保护。)有感情地朗读。过渡:然而这些做法不管用,因为北极太冷了。(3)学生丙:人们没有办法,只好向当地政府发电报,请求援助。“只好”是什么意思?(没有别的办法,只能这样了。)读一读。(4)学生丁:在飞机的指挥下,破冰船开出了一条二十多千米长的通道。(5)学生戊:最后他们播放了蓝色的多瑙河乐曲。老师播放蓝色的多瑙河。为什么说白鲸得救是个“奇迹”?与同桌讨论。(因为开始人们采用了很多办法都不管用,本想已经没有办法了,在这种情况下白鲸得救了,所以说是个奇迹。)有感情地朗读,体会白鲸得救时人们的心情。学到这里,你有什么疑问吗?白鲸为什么喜欢音乐?向同学介绍搜集到的相关资料。三拓展延伸1.动物和人类一样,也有它特殊的习性,还有些动物与音乐结下了不解之缘呢!2.你还知道哪些动植物喜欢音乐?蜥蜴喜欢听音乐;鸽子喜欢听管风琴演奏的乐曲;海豹会唱歌。跳舞草是世界上唯一一种能随音乐而动的植物。1.文章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字、词、句、段都是相互联系着的,都是围绕一个主旨而存在的。万变不离其宗,通过抓重点词句体会“白鲸所遇情况之危险”,理解“转危为安,奇迹产生的根本原因”,感悟“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主线。从“感受灾难的危险”到“体会人们抢救的紧急”,教师应该按抓重点词,请学生个别朗读,集体朗读三步来操作。备课要先备足学生,教师所面对的是一群刚从低年级过渡到中年级的孩子,学习兴趣的培养仍显得很重要。重视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是有效培养学生学习语文兴趣的方法之一。在阅读教学的课堂中,课文中关键的段落、语句不仅要读,还要反复读。2.教学时,应将重点、难点放在“究竟谁救了白鲸”这个问题的研究上,其他段落可略处理。通过体会“白鲸所遇情况之危急”从而理解“转危为安,产生奇迹的根本原因”,最终得到情感的升华。在课堂整体预设时,教师应引导着学生学习文本,通过文本思考,读懂故事。课堂中,教师可创设两个情境:其一是“如果你是这群被困的白鲸,你害怕什么?”通过师生的对话,让学生感受到当时情况的可怕。其二是通过“争分夺秒的情境再现”体会人们抢救白鲸的急切心理,感受人们对白鲸的关爱。这两个环节的情境创设,可以较好地帮助学生体会文本的中心,平实而有效。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一(股)寒流一(个)猎人一(群)白鲸一(条)消息一(首)乐曲一(架)飞机(答案不唯一)2.搜集有关动物与音乐的资料,写在横线上。 _3.用“纷纷”写一句话。同学们纷纷捐款帮助灾区的小朋友。1.白鲸白鲸具高度群居性,会形成个体间联系极为紧密的群体,通常由同一性别与年龄层的白鲸所组成,另外也有规模较小的母子白鲸族群。没有猎人或天敌威胁时,在河口三角洲水域白鲸可聚集达数千头以上。白鲸能发出多种变化多端的声音,包括旋转的颤音、嘎嘎叫、似钟声、尖锐的啪啪声(可能由拍击颚部所产生)、与近似推动生锈门板的声音。对野生白鲸而言,最大的天敌是虎鲸与北极熊,也包括人类。北极熊会快速地跑到白鲸受困于冰层的地区,以其强而有力的前掌给予白鲸重击,后再把它们拖到冰上食用。白鲸是相当好奇的动物,常会浮窥与鲸尾击浪,但似乎从不跃身击浪。2.动物与音乐根据荷兰音乐家菲迪记述,他家墙壁的洞穴里有一只很大的蜥蜴,每当他演奏莫扎特C调四重奏的柔板时,它就会爬出来倾听,曲子结束,它就爬回去。而演奏其他音乐时,蜥蜴是不会出现的。鸽子喜欢听管风琴演奏的乐曲。海豹具有一定的音乐天赋,它会唱歌,且声带很宽广,能够发出“嘿嘿、咪咪、咝咝”等从低到高的各种声音。3.植物与音乐跳舞草,世界上唯一能随音乐而动的植物,豆科多年生小灌木,高可长到60厘米到120厘米。跳舞草最爱听月光下的凤尾曲花儿为什么这么红掀起你的盖头来等曲调优美的歌,而那些粗糙、刺耳的高分贝声音是无法激起跳舞草的舞兴的。附送:2019年三年级语文上册 第3单元祖国在我心中意大利的爱国少年教案 北师大版教学要求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学习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3.了解热那亚少年身在异国他乡,穷困潦倒,却不忘维护祖国尊严的爱国主义精神,懂得应时时刻刻把祖国的尊严放在第一位。重点难点1.在理解热那亚少年当时的处境和心情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热那亚少年需要钱,为什么又把那些钱扔回去?3.通过理解“热那亚少年需要钱,但又把那些钱扔回去”,体会热那亚少年的爱国主义精神。教学课时两课时 知识点详解 意大利的爱国少年 法兰西:即法国,全称为法兰西共和国。一艘法兰西的轮船从西班牙起航,开往意大利的热那亚。句导读:首先介绍轮船航行的起点和终点。 热那亚:意大利最大商港和重要工业中心。乘客中有法国人、英国人、西班牙人和回国的意大利人。一个年幼的孩子,被拐卖到异国他乡,受到非人的虐待,没有家人的关心,得不到父母的疼爱,真令人同情。“终于”说明少年逃跑十分不容易,也从侧面表现了他受虐待的时间之长,境遇之凄惨。段导读:介绍轮船的目的地和乘客。船上有一个十一岁的少年,他是意大利的热那亚人。两年前,他被拐卖给一个马戏班,戏班的人将他带到了国外。他们打他,骂他,欺负他,逼他干重活,还不让他吃饱饭。看了少年的身世,你有什么体会?他实在受不了这些人的虐待。在西班牙,他终于找到一个逃跑的机会,找到意大利驻西班牙的领事馆寻求帮助。加点的词说明了什么?在领事馆的安排下,他搭上了这艘船,回热那亚老家。句导读:少年无时无刻不在思念自己的家乡,这个坚强的少年在经历无数的艰辛与痛苦之后,最终踏上了归乡的旅途。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介绍船上的乘客和意大利少年的身世。 不好。“衣衫褴褛”是对少年外貌的描写,突出表现他此时的艰难处境。难句解析:不是。“乘着酒兴”说明这些人并不是真正同情和关心少年,而是一时冲动;“扔”字说明这些人对少年不尊重。为下文写这些人侮辱少年的国家埋下伏笔。乘客们见到船舱里有这样一个衣衫褴褛的少年,都非常奇怪,主动询问他的情况。把加点的词语删去好不好?少年本来不想说,见他们很关心的样子,只好把自己的身世和遭遇讲了出来。那些人听了,有的叹息,有的议论,还有一些人乘着酒兴,拿出一些硬币很响地扔在桌子上:“给你,拿去!”扔钱的人是真正同情和关心少年吗?这样写有什么作用?段导读:有些人听了少年的身世后,扔给他一些硬币。少年低声道谢,从桌子上捡起了硬币。他的衣服太破了,他还想给父母买点什么,这两年他没有赚到一分钱。 写了少年捡起这些硬币的原因。 铺,在这里读p。这句话写了什么内容?少年回到自己的铺位,躺了下来,拉上了帘子。第二部分(第3、4自然段):乘客们询问了少年的身世后,扔给他一些硬币,少年太需要钱了,就捡起了硬币。那些人继续喝酒、聊天,他们不再谈论少年的事,而谈起了他们要去的意大利。看样子他们并不是第一次到意大利去。他们先是抱怨 抱怨:埋怨。注意不要把“抱”误写为“报”。旅馆不好,交通太差,后来越说越起劲,把意大利说成了世界上最糟糕的地方。句导读:乘客们对意大利的不满和抱怨,“最糟糕”是对意大利极大的侮辱。段导读:这些人对意大利的不满和侮辱。“肮脏的国家!”一个说。 少年竟然把这些硬币扔到了这些大人的头上,说明少年对他们的议论忍无可忍。哪怕冒着极大的风险,他也不容许任何人侮辱自己的祖国,这充分显示了少年对祖国的热爱,真是可敬!重点句解析:对少年的动作、神态和语言的描写,不仅表现了他的愤怒情绪,态度严肃认真,而且表现了这个少年的勇敢率真,从而更加深刻地揭示出少年热爱祖国,维护祖国尊严的高尚品质。“愚蠢的国民!”另一个说。“可恶的”句导读:“”表示话还未说完,乘客们仍在喋喋不休地抱怨。第三个的话还没有说完,一旁的帘子突然拉开,一把硬币扔了出来,劈头盖脸地砸在这些人的头上、肩上。如何看待少年此时的行为?段导读:少年把硬币扔到了这些侮辱他的国家的人的头上。热那亚的少年跳下床,站直了身子,大义凛然地说道:“你们侮辱我的祖国!我不要你们的钱!”对少年的描写表现了什么?第三部分(第510自然段):少年听到有人侮辱自己的祖国,毅然把硬币扔还给这些人,他宁可一分钱也不要,也要维护祖国的尊严。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2.了解爱的教育这本书。3.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爱的教育。一介绍爱的教育1.出示爱的教育一书:同学们,你们看过这本书吗?2.请同学介绍这本书或说说其中的故事。3.板书课文题目:意大利的爱国少年。4.齐读课文题目,找出关键词。(爱国)5.质疑:围绕关键词,你都想了解什么?质疑:从哪儿看出少年爱国?二学习生字、新词1.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按要求读课文。(1)读准字音。(2)画出不理解的词语,利用工具书解决。(3)独立识字,掌握字形。2.指名读课文。(1)读准字音,出示幻灯投影。热那亚(y)铺(p)位可恶(w)侮(w)辱(2)掌握字形:运用自己已有的识字方法自学生字。重点指导:班:左中右结构。第四画是“”。怪:第三画是“丨”。(3)理解词义。大义凛然:严峻不可侵犯的样子。形容为了正义事业坚强不屈。三初读课文,理清课文的脉络1.自由读课文,想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本文写了一个十一岁的热那亚少年,在一艘从西班牙开往意大利热那亚的轮船上,用自己大义凛然的行为,维护祖国尊严的感人故事。)2.理清课文的脉络。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文章可分为几段?全文共九个自然段,可分为三段。第一段(第1、2自然段):介绍船上的乘客和意大利少年的身世。第二段(第3、4自然段):乘客们询问了少年的身世后,扔给他一些硬币,少年太需要钱了,就捡起了硬币。第三段(第510自然段):少年听到有人侮辱自己的祖国时,毅然把硬币砸在那些人的身上,大义凛然地维护祖国的尊严。3.再次读课文。意大利的爱国少年爱的教育为什么?身世给硬币扔硬币1.在学习中,将读准字音、读懂词句、体验语言的画面、体验美好的情感有机融合在一起,让学生经历体验、感悟的过程,读出少年的义愤填膺。在学习“扔硬币”的过程中,理解“大义凛然”的意思是第一层面,看图想象当时的情景是第二层面,读出少年的“大义凛然”的样子,再现当时的画面是第三层面。2.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作用都很重要:因为刚进入中年级的孩子不像五、六年级的孩子那样有一定的阅读能力,需要老师指导、指点、引导、帮助他们,交给他们学习方法,逐步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教师要敢于放手,但放手不等于放开教师的指导,不等于放任自流,放手不管,教师要发挥引导作用。教师既要敢于放手,又要善于抓住学生的问题进行恰当的引导,不等于学生想怎么做就怎么做。否则学生表面上看起来在自主学习,但其实是一种形式,没有效果1. 给多音字组词。 3.请你读读爱的教育这本书,然后把感受最深的故事讲给同学们听。1.理解“热那亚少年需要钱,为什么又把那些钱扔回去”,体会热那亚少年的爱国主义精神。2.在理解热那亚少年当时的处境和心情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幻灯投影。一质疑问题,直奔中心1.指名读课文,提出问题。从哪些地方能看出他是一个爱国少年?2.课文第三段交代了这一问题。二学习第一段1.自由读第一、二自然段,思考:这个少年的身世如何?这个少年十一岁,是意大利的热那亚人。两年前,他被拐卖给一个马戏班,戏班的人将他带到了国外。他们打他,骂他,欺负他,逼他干重活,还不让他吃饱饭,他实在受不了这些人的虐待。在西班牙,他终于找到了一个逃跑的机会。他找到意大利驻西班牙的领事馆寻求帮助,在领事馆的安排下,他搭上了这艘船,回热那亚老家。2.什么是“虐待”?课文中的“虐待”指什么?(“虐待”指用残酷凶狠的手段对待。本课指“打他,骂他,欺负他,逼他干重活,不让他吃饱饭”。)3.在读少年身世时,你有什么体会?学生甲:我觉得他太可怜了。学生乙:我觉得他的命运太悲惨了,我们比他幸福多了。4.有感情地读一读。过渡:是啊,船上的乘客在看到这个少年时,有什么反应?三学习第二段1.自由读第三、四自然段,说说船上的乘客在看到这个少年时,有什么反应。学生甲:先是奇怪,然后主动询问他的情况。学生乙:在听完他的诉说之后,乘客们有的叹息,有的议论,还有一些人乘着酒兴,拿出一些硬币扔给他。想象这些乘客可能在叹息、议论什么。学生甲:有的叹息说:“这个孩子可真可怜哪!”学生乙:有的议论说:“这么小遭遇这么多事,真不容易!”2.少年为什么捡起了硬币?(因为他太需要钱了。)3.他想拿这些钱做些什么?学生甲:他想给自己换件衣服。学生乙:他想给父母买点儿礼物。学生丙:他想吃一顿饱饭。总结:是啊,他太需要这些钱了!4.自由读第三、四自然段。四学习第三段1.思考并与同桌讨论:少年这么需要钱,为什么又把这些钱扔回去?2.互相交流讨论。3.小组汇报。学生甲:因为少年听到了那些人侮辱自己的国家。学生乙:因为少年是意大利人,他不允许别人辱骂自己的祖国。你从哪些词语能看出热那亚少年很爱国?(拉、扔、砸、跳、站直)4.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少年?学生甲:他是一个爱国的少年。学生乙:他是一个不为金钱而活着的少年。学生丙:他是一个维护祖国尊严、大义凛然的少年。5.分角色朗读最后一段。五总结全文,拓展延伸1.总结:少年的行为令我们敬佩,在他最需要钱的时候,他没有向金钱低头,而是维护了祖国的尊严,他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2.你还知道哪些关于热爱祖国的故事?讲给大家听。1.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教学时,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及认知特点,采取不同的读文方式,让学生尽快熟悉课文,采用自读、同桌读、小组合作读等方式读懂读通课文,对重点词语、句子的理解也融入朗读课文中,在语言环境中理解。2.在本课教学时,要选择巧妙的切入点:在深入与文本对话后,将课文解读为“回老家”“捡硬币”“扔硬币”三部分。先以“回老家”为切入点,抓住“领事馆”体会少年的爱国之情;通过了解少年被拐卖的遭遇和遭虐待的情景,理解少年为什么会“低声道谢”。捡硬币的原因是因为他非常需要钱,从而与后面的“扔硬币”形成强烈的对比。前面是“捡”,后面是“扔”,包含的是少年对祖国深深的爱1.选字填空。到道(道)路(道)歉(道)谢迟(到)买卖出(卖)(卖)艺收(买)叫(卖)2.摘抄课文中表现少年爱国精神的语句。1.作者介绍亚米契斯(18461908),意大利作家。曾在军事学校学习。所写日记体小说心(亦译爱的教育),描写学生生活,提倡谅解和友爱。代表作品有爱的教育公共马车工人女教师小抄写员等。2.爱的教育爱的教育是一本令全世界亿万人感动而泣的伟大作品。作者亚米契斯谨以此书奉献给9岁到13岁的小学生们!这本书以一个孩子的口吻告诉我们:素质教育就是“爱的教育”。对父母的爱、对教师的爱、对同学的爱是孩子做人的根本,也是其他素质的基础。爱的教育一书细腻、生动地刻画了各种高贵品质爱国、善良、侠义、英勇、宽大、无私,令人深受感动。爱的教育的特色在于它以孩子的口吻、孩子的笔触、孩子的眼光,来写孩子的生活和思想。全书采用日记体的形式,更具真实感,更能贴近孩子的内心,也更能被孩子们接受,是那些空洞的理论与说教,以及那些抽象的教科书所无法比拟的。这本书是为人父母、为人师长、为人子女者一生必读的教育经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