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小学综合实践《我是小小园艺师》课程实施总方案附评价表.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5621774 上传时间:2020-02-03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16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小学综合实践《我是小小园艺师》课程实施总方案附评价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2019-2020年小学综合实践《我是小小园艺师》课程实施总方案附评价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2019-2020年小学综合实践《我是小小园艺师》课程实施总方案附评价表.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小学综合实践我是小小园艺师课程实施总方案附评价表一、课题提出的背景:步入新世纪,素质教育深入人心。探索一条有效的实施素质教育的途径成为当代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首要问题. 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重在关注学生潜能的开发、个性的发展、人格的升华、能力的提高、创新精神的培养。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力依托点。我们学校根据课程改革的总体要求、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特点以及学校自身资源的实际,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中,围绕“我是小小园艺师”这一综合型主题,将研究性学习渗透于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充分发挥研究性学习课程的贯穿性、综合性、升华性的作用。借以引导学生将知识与技能的掌握与社会生活的需求、科学技术的发展相结合,在实践中发现与探索,在实践中综合与应用,在实践中迁移与创新。二、研究的基础鉴于我校校园里有近百种树种,有进行“园艺科学”研究所需的自然条件,为学校开展研究性学习提供了丰富的自然资源。我校准备充分开发和利用这一资源优势,决定以研究性学习为核心内容,揉合小学综合实践课程的其他三大指令性领域。三、理论依据(一)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马克思主义认为,认识是从实践中产生,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的,它又转过来为实践服务,在实践中得到检验和证明。人的认识一点也离不开实践,把实践作为认识的基础,强调认识对于实践的依赖关系。人类思维能力的发展也离不开实践。恩格斯说:“人的智力是按照人如何学会改变自然界而发展的。”让学生从小参加实践活动,能够发展学生的智力,获得一些书本上学不到的直接经验。(二)研究性学习理论。1、研究性学习理论的界定(1)研究性学习观是建立在现代学习理论基础上的科学学习观,基本观点与传统消极学习观相对立。研究性学习过程是积极的有意义的学习过程。 (2)从学生生理心理特点看,学生有探究和创造的潜能,研究性学习本身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机以及求知欲。 (3)由于研究性学习过程依赖于学生主体的信息加工,因而研究性学习重视运用科学的认知方式和策略,尊重学生学习的认知规律。 (4)研究性学习是积极主动的知觉过程,因而研究性学习关注知识表征、认知结构的发展及问题解决。 (5)研究性学习不仅在于获得问题解决的结果,更注重学习创造性及与主体性人格培养,并以此作为研究性学习的主要目的。研究性学习的开设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根本出发点,着眼于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 2、研究性学习理论的涵义研究性学习的涵义,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研究性学习是泛指学生主动探索的学习活动,他是一种学习的理念、策略和方法,可以广泛地应用于各学科的学习。狭义的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并确定研究专题,用类似于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通过设置研究性学习课程,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将研究性学习方式这一体现素质教育思想和要求的新型学习方式贯穿于整个教育教学活动中,对于学校创建符合素质教育思想和要求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将是一种突破性的、具有重大意义的改革。 3、其他相关理论(1)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发现学习”理论:布鲁纳认为最好的学习动机莫过于对所学材料本身具有内在的兴趣,有新发现的自信”。(2)在问题解决中学习赫尔巴特(Heerbate)等提出,要以问题解决为基础来改革教学和课程的一条原则:应该让学生就学科内容形成问题,具有对知识的好奇,想知道“事情为什么会是这样的”,然后再去探索,去寻找答案,解决自己认识上的冲突,通过这种活动来使学生建构起对知识的理解。在这一教学改革设想中,有一条被广泛采用的核心思路,就是通过思维来学习基于问题解决所建构的知识。问题解决活动有可能使学生更主动、更广泛、更深入地激活自己的原有经验,理解分析当前的问题情境,通过积极的分析、推论活动生成新理解、新假设。在问题解决活动中,新的经验的相互作用得以更充分、更有序地进行,这使得学习活动真正切入到学习者的经验世界中,而不是按照教学设计预先编定的框架和路线来生成。问题解决为新、旧经验的同化和顺应提供了理想的平台。(3)构主义学习理论:学习活动不是由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而是学生根据外在信息,通过自己的背景知识,建构自己知识的过程。知识是个体与他人经由磋商并达成一致的社会建构。科学的学习必须通过对话、沟通的方式,大家提出不同看法以刺激个体反省思考,在交互质疑辩证的过程中,以各种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澄清所生的疑虑,逐渐完成知识的建构,形成正式的知识。(4)合作学习:合作学习是当前深受研究者重视的一种学习形式,是让学生在小组或小团队中开展学习,互相帮助,以学习某些学科性材料。Cohen(1994)给出了一个明确的定义:学生在小组中展开学习活动,这种小组要足够小,以便让所有的人都能参与到明确的集体任务中,而且,学生们是在没有教师直接、即时管理的情况下进行学习的。合作学习的关键在于小组成员之间相互依赖、相互沟通、相互合作、共同负责,从而达到共同的目标。四、研究的目标与内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综合实践活动课是指由学校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多种活动项目和活动方式,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开展以学生为主体,以实践性、自主性、创造性为主要特征的多种活动内容的课程。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遵循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符合学生的自然天性和原有发展水平。其一,源于学生的需要、兴趣、爱好和特长。其二,源于社会现实生活。其三,来源于学科知识。一方面,学生通过积极主动参与,动手制作,亲身体验一般学科课程难以得到的感性认识和实践体会,拓宽视野,发展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提高综合素质。一方面可以充分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1、为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开展研究性学习提供有效的典型案例,提供一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和研究的共性经验,探索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成功模式。2、推进学生对自然、社会和自我之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与体验,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以及良好的个性品质。3、改变教师教育教学观念,提升教师教育能力,积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育经验,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推广实施做好师资准备。4、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开展“园艺科学”研究。根据季节和学校的条件,选择12种常见的花卉进行种植,如菊花的栽培(选种、扦插、打头、修剪、留蕾、支撑)、水仙的水培等研究,并对花卉进行水、土、光、肥的一般管理,让学生分组实践、负责管理校园小花圃或街道社区的花圃,从中获得直接感知和技能、乐趣方面的发展。具体目标:各年级活动内容、形式、目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主要包括四方面的内容: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基于对这门课程要求的思考和课程对这四方面的规定,各年级活动内容及学习形式框架如下:年级内容目标形式三年级初步了解园艺科学知识,爱绿护绿的劳动实践活动。 在主题活动中加强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感受自然界的奇妙,激发学生对“园艺科学”研究的兴趣。主题活动为主四年级开展了解校园里的树种开展种植活动。继续培养学生对种植活动的兴趣,初步学会以小课题的形式开展活动小型课题研究为主五年级深入了解“园艺科学”以及“现代生物技术”,学会应用“园艺科学”进行栽培植物。通过一系列活动,了解园艺种植的历史,培养学生利用现代园艺技术进行简单的种植活动的兴趣,激发对自然科学的热爱。小型课题研究为主,穿插进行社会调查与社会实践五、课题研究的原则、方法。(一)研究原则1、从实际出发的原则。运用新的教育理论,结合社区、学校实际,充分利用科技教育的有效资源,寻求最佳教育效果。2、协同性原则。注重学科间、学校部门间、学校和社区间的协同。3、继承与创新相结合的原则。运用已有行之有效的科技教育的内容和方法,采用最新的科技教育成果,以扩展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4、实效性原则。针对学生的生理心理和不同年级的学生特点,注重教育的层次性,可行性,采用多种教育形式,巩固教育的实效。(二)实施步骤与主要模式作为一种活动的展开,从空间、时间和性质来说,都有一定的操作模式。根据小学生的特点,在实施的过程中,既要突出综合实践活动是学生自主实践活动的性质的同时,也不能忽略教师在整个活动过程中的策划指导、参与与合作的作用。我们在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过程中按“主题方案实施总结拓展”的步骤进行。主要采用:主题探究型,“问题即课题。” 2 社区实践型。 3专题研讨型。 4网络探究型。5劳动制作型。6成果交流型等基本模式。在研究思路上将突出“理论研究与实践研究”、“专家指导与校本研究”和“教师行动研究与学生自主探究”三方面的结合。通过专家的指导与培训,提高教师理论修养与科研能力;通过学习、实践和专家的合作交流中提高教研能力;在师生共同主动参与的教学创新过程中获得高质量的教学成果。六、活动的评价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评价必须采用全新的评价理念和评价方式。强调评价的指标的多元化,评价方法的多样化,评价主体的多元化。主要分教师教学评价和学生评价两方面。1、学生评价:对学生的评价注重过程评价。一方面建设学生个人档案袋,使学生能随时对自己的活动过程进行评价。另一方面,重视学生的阶段性评价。(见附表一)档案袋式评价这种评价与传统评价有着显著的不同:传统的评价只评价其学习的结果,是将其结果用数量表示出来的一种行为;而档案袋评价是表现一种对行为价值的评价。它对活动的全过程进行判断和评价,它是每个学生经过长期地、有目的地、有计划地将学习过程和成果(这种成果是沿着其流程搜集记录和整理起来的成果)的信息、资料积累起来的集聚物,从这个档案袋中可以清楚地看到这个学生的成长过程,可以给他们今后制定新的学习研究计划提供实践依据,也可以为教师不断进行改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提供决策依据。目标:使每位学生能将自己学习活动的过程形成比较完整的系列素材,并能够比较全面地反映出活动的实际情况,引起同班和评价者的重视,看到成长和进步。培养学生树立起“自己是所有记录自己学习过程的资料的著作者和负责人”的意识,逐步养成经常不断反省自己的学习活动,评价自己的学习成果,改进自己的学习方式的良好的学习习惯。档案袋内容的制作过程不是学生单方面的原始资料库,而是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学生与家长、学生与他人活动过程的结晶和成果的积累。围绕研究的问题收集些什么?为什么要收集?怎样收集?需要大家共同参与协商解决,逐步培养学生交流合作的精神。评价侧重于活动过程,体现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学生与家长、学生与他人的一种平等对话精神。通过对话,使大家成为朋友,成为合作者,体现一种人文精神和人本思想。学生的档案袋能为教师和学校提供可靠的信息源,不断改进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计划。档案袋的具体内容:档案袋的主页:学生的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日和和历次研究问题的主题;主题简介:我最感兴趣的问题,研究问题的时间、地点,指导教师,合作的方式,资料的来源,成果展示的形式;相关资料:研究计划,收集的相关资料,活动记录,活动体会,作品,获奖情况等;评价:自我评价、小组评价、指导教师评价,社会评价(包括家长评价)。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设想建立档案袋,自行设计封面。纸张可以采用不同颜色,表示不同的内容或不同的意思。2、教师评价。对教师的评价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对活动课教学的评价,另一方面是对教师的综合评价。(见附表二)七、成果形式1、主要材料研究方案、研究计划。2、附件材料(1)案例(活动设计案例、学生研究成果案例)。(2)教师研究论文。(3)师生获奖证书。(4)活动记录。(5)各种测试的数据资料说明等。附表一 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评价表学生姓名: 性别: 班级: 日期:评价主体评 价 内 容评 价 标 准家长评价1、你的孩子是否同你们讨论过他的活动主题。经常 很少 不讨论2、你的孩子对所参加的活动是否感兴趣。很感兴趣 一般 不感兴趣3、你的孩子在这项活动中投入的精力。很多 较多 一般 较少4、你对孩子的成果有什么看法。成果显著 一般 较少5、从你孩子参加活动后,各方面有没有进步。进步大 有进步 基本没进步学生自评1、你对你选择的活动主题是否一直感兴趣。是 有变化2、你收集资料是否感到很困难。很容易 有困难 很困难3、你是否经常与其他同学合作研究。经常 不经常 很少4、你与其他同学合作是否愉快愉快 一般 不愉快5、你对你的活动成果是否满意很满意 满意 不满意教师评价1、学生对所选活动主题的兴趣是否持久持久 不持久2、学生获取信息的多样性与合作性。好 较好 一般 较差3、小组成员能否进行有效的合作与分工。能 基本能 不能4、学生是否能经常请教教师。经常 不经常 很少5、活动成果是否达到预定的目标。达到 基本达到 没达到6、学生是否有独创性的表现。有 没有附表二: 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评价表指导教师班级活动主题时间项目评 价 内 容权重得分目的内容20%1、目标明确。符合培养4种意识、4种能力、发展个性精神。5分2、内容实用。贴近学生、贴近生活,丰富学生直接经验。 5分3、内容综合。引入多种信息,运用多门学科知识。5分4、深浅适当。分量适当、难题易适当。5分方式方法15%1、组织形式。不是课堂教学形式,具体组织形式得当。5分2、学生活动方法得当,多法结合。5分3、教师指导方法得当。讲解时间不超过1/4。5分活动过程30%1、活动内务基本要素,能有机组合各要素。18分2、活动步骤合理。活动准备、活动导入、活动展开、活动总结。12分活动效果35%1、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思考、设计操作和解决问题。10分2、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主动活动面较广和主动活动量较大15分3、学生具有一定的创造性,思路设计新颖,方式方法多样,有一定的活动成果。10分总分 评价教师签名: 附送:2019-2020年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农村养猪现状及猪文化调查方案设计一、 活动背景据考证,我国养猪距今已有9000多年的历史,养猪数居世界之首。地处亚热带的中国很少有广阔的草原来饲养草食的牛马羊等牲畜,受地理和环境的影响,食性很广适于圈养的猪就成为中国人最主要的肉食来源。在农耕社会中,几乎家家户户都养猪,房前屋后搭建的猪舍,随处可见。在处于自然经济阶段的农村社会中,在绝大部分地区,养猪是农家的支柱产业。猪肥鱼跃历来是农家富足的象征,呼朋唤友,杀猪过年,是最典型的“农家乐”,像在陆游的诗歌中就有这样的名句: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猪在中国社会中具有特殊的地位与作用。千百年来,人们在对猪的驯养过程中也结下了深厚的感情,留下了大量的民间传说及神话故事,最著名的像古典名著中的“猪八戒”的形象,及十二生肖中的猪的传说,同时在历代的古诗文中及各地的民俗文化,及大量的成语熟语中都留下了猪的身影,可以说在中国“猪文化”的历史源远流长。但随着农村的改革开放,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农业的作用日趋边缘化,对广大农民而言土地已不再是往日的衣食父母,随着大量的农村劳动力涌向城市,土地抛荒的现象日益严重。随着农村现代化的进程,农民的生产、生活方式产生了根本性的改变,传统的养猪业也遭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农民的养猪意识日渐淡薄,像现在农民建房一般都不留猪圈就是一例。农村的生活方式日渐城镇化,与之相应的农村养猪的情况也发生急剧的变化,随着养猪数量的减少,农村原有的生态系统也随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旧的生态系统已被打破,但新的生态系统犹未出现。同时人们对农家本地猪肉的消费需求却有增无减,农家本地猪肉在市场上极为走俏,供需矛盾突出。大多的农民都已不养猪,但对家养猪的留恋却与日俱增,这种奇妙的现象值得人们去思考。一叶落而知天下秋,现今的孩子正处于社会的转型期,许多传统的生活方式在不知不觉中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可以说这是一个告别的年代,传统的农村生活即将一去不复返,对当今农村养猪现状的调查,既出于对传统农村社会生活方式的文化告别,也是对当今甚为突出的“三农”问题的关注,关注民生,关注农村,关注现实生活中的意味深长的改变,既可以增长小学生的现实责任感,也可以培养起独立思考的社会意识,以及增进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基于这样的认识,我设计了本次的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方案告别的年代农村养猪现状及猪文化调查。二、 活动目标1、以“农村养猪现状的调查”的探究活动为主线,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生活,了解社会的发展变化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改变,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深入了解中华文化中源远流长的“猪文化”,搜集整理有关的民间传说和神话故事,以及乡土文明中积淀深厚的民俗文化,理解和尊重上一辈对猪怀有的纯朴的感情;了解猪对中华民族的贡献,以及当代农村养猪情况的演变情况,和由此带来的农民生活的一系列的变化,和新的生态环境的问题;了解本地猪走俏的深层原因,探讨农村养猪的出路,及增加农民收入的问题。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精神,初步掌握开展调查研究的学习方法,引导和诱发了解乡土文明、尊重民俗文化的的愿望,激发学生爱家乡的情感,增强学生的关注现实问题的主人翁意识。 2、在调查活动中,采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通过小组合作的集体研究,对自己的成果有喜悦感、成就感。同时,学会享受与他人协作交流的乐趣,促进学生的协作探究、相互交流、共享共勉。 3、在调查和汇报交流活动中,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以促进学生实践活动能力的提高。 4、培养学生查找、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能将自己的研究成果通过不同的形式展示出来,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自主探究的能力。三、 活动安排与准备 1、活动时间:每周安排一课时,分散与集中相结合,大体上分四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活动主题的提出,分组并制定活动计划(第一周第三周);第二阶段,调查、搜集资料(第四周第七周);第三阶段,汇总、交流,从组内向组外延伸(第八周第九周);第四阶段,展示、探究、讨论并形成书面成果(第十周第十五周); 2、活动地点:社区与学校结合。3、活动形式:分组活动,并配备指导老师;小组成员,在学生自愿组合的基础上,宏观调控,一般由46人组成,每组推选一位组长,实行组长负责制。4、准备活动用具(相机、摄像机、话筒、笔记本等)。四、 活动过程(一)准备阶段1、问题导入:投影出示绘有猪的传统年画。为什么年画中会有那么多猪的形象?说来话长。先请同学们谈谈生活中的猪。请喜欢吃猪肉,或猪肉加工食品的同学请举手?请他们谈谈相关的猪肉美食?家中养猪的同学举手?统计结果。讲述老师小时候的家家养猪,杀猪过年,其乐融融的农村生活情景。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导出本次活动的主题:农村养猪现状及猪文化调查。2、确定活动主题围绕农村养猪情况的调查的活动主题,引导学生自由讨论提出活动子课题:养猪的起源。猪的民间传说及神话故事。猪的民俗文化。古诗文中的猪。有关猪的成语、俗语。猪的饲养过程。猪的饲料来源。猪的主要品种。猪的开发利用猪肉的食品加工方法及种类。猪肉的储存方法。猪的美食小吃及做法。家乡的养猪情况。本地猪走俏的原因。养猪与生态环境。农村养猪的出路问题。3、制定活动计划(1)、学生根据活动兴趣、爱好自由分组并选出组长。(2)、指导制定小组活动计划:活动计划的书写格式:标题、正文、署名和日期。活动计划的内容:包括活动时间、步骤和合作的伙伴、分工情况以及该完成的目标、任务、方法和途径,还有汇总、交流的时间及展示形式等。(3)、组内讨论并制定,班内交流并完善。4、落实安全措施完善各项安全活动的措施,如落实指导老师,并与家长取得联系,争取得到家长的配合和帮助。(二)、活动阶段 导语:养猪曾经是农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长期以来猪肉是中国人的最主要了肉食来源,可以说猪改善了一个民族的体质,养猪也给农家生活带了许多的欢乐,但随着农村生活条件的改善,许多的农村家庭都已经不养猪了,农村的生活习俗也由此发生了很多的变化。只有了解过去,我们才能更好地面对未来,作为一名农村的孩子,我们应该关注这样的改变。对农村的养猪现象你已知道了什么?你还想了解什么?、确定活动形式。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分组活动,主要活动形式为:登门采访活动、发放问卷、查找资料、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学一学(拔猪草、喂猪)、做一做(做一道猪肉美食)等等。2、根据活动时间表,安排分组活动。(1)养猪的起源、猪的民间传说及神话故事、猪的民俗文化等组可到网上、图书馆、书店查阅资料,及深入民间采访了解。(2)猪的饲养过程、猪的饲料来源、猪的主要品种等组可到养猪户,镇上的生猪收购站,兽医站等处调查了解,同时亲自动手做一做:拔一次猪草,喂一次猪,对养猪生活有一个切身的体验。(3)猪的食品加工、猪肉的储存方法、猪肉的美食小吃等组可到饭店,熟食店,或社区家庭中调查了解,同时学一学:动手学做一道自己感兴趣的猪肉美食。(4)本地猪走俏的原因、养猪与生态环境、养猪的出路问题等组可到生猪收购站,猪肉销售点,镇农业办公室,农科站等等处了解,还可以上门采访,实地考察,发放问卷等方式进行调查。(5)“家乡养猪情况”组通过网上、养猪户、村民及市场随机调查,了解农村养猪的真实情况,了解人们对本地猪的评价。通过调查、拍摄、记录,养猪成本及收入情况的分析,了解影响本地猪饲养情况的诸多因素。(6)“古诗文中的猪”组通过网上、图书馆、书店,深入家庭或其他公共场所,搜集有关猪的诗歌、辞赋等作品,及成语和民间熟语等。3、活动过程指导(1)、指导学生设计采访记录表,设计问卷内容,统一摘录资料的格式。(2)、提醒学生注意采访礼节,有必要的话帮助学生联系采访对象。(3)、加强安全教育,一方面要取得家庭的支持,另一方面学校也要安排协同人员。(三)、总结阶段1、资料归类与整理各小组对本组人员通过各种渠道收集的资料,包括从网上或书上摘录的文字资料、拍摄的图片资料、访谈记录的整理资料、录音录像资料进行归类和汇总。2、撰写研究成果各小组认真总结归纳,用不同的形式呈现自己的活动成果,其内容包括调查报告、研究报告、研究论文、心得体会、活动感受、活动日记、活动资料的整理与摘抄、访谈实录等。一般对字数不作统一规定,但要强调真实性。具体如:制作养猪成本核算表、家庭厨房废弃物去向调查结果统计表、土地抛荒情况统计表、历年养猪情况统计表等等。 3、活动成果展示:(1)、汇报调查结果养猪的历史、起源与传说及辉煌的过去。猪的的品种、生长特点、饲养以及猪肉加工、储藏和收入状况。本地猪的质量、味道、保鲜及食品加工、销售和评价概况。提供合理化建议。如建议实行厨房垃圾分类回收,变个体散养为规模或联合饲养。提高家庭废弃食品的利用率,同时也能降低环境污染。建议提高土地的合理利用。如允许养猪户无偿利用他人抛荒的土地,减少资源浪费,也能降低养猪的成本,能有效地提高农民养猪的积极性。同时因积极引导,创造条件,开发新的农村经济产业,切实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2)、展示活动成果 、欣赏猪的卡通图片,影视作品的图片,民间年画,手工制作,美食图片等作品。 、把猪肉做成各种各样的食品,如红烧肉,油炸排骨,炒肉片,包水饺,并请主厨介绍自己所做食品的特点。、学生边品尝猪肉食品如油炸排骨、猪肉松,烤香肠等,边结合课前的调查采访进行汇报(鼓励学生采用多种形式)如摄影展示美食的制作过程,图表展示养猪的成本,统计历年养猪数量的下降情况,语言表达家猪的品种特点,小品表演猪的童话故事,或民间传说,还有相声、书画、对联、手抄报等表现方式等。(本环节设计让学生对猪有了更深一步的认识,让学生在“说”猪中拉近了课堂与生活的距离,在这种充满生活情趣的情境中,深化知识,还可以收到活跃气氛的效果,可谓一举多得。)(3)、思考与探究、描绘未来。作为一名农村的孩子,你能把未来的高科技养猪场描画出来吗?你会把未来的奇妙的转基因猪描画出来吗?图画展示,学生解说,相互评析。、提出鼓励农民养猪积极性的合理化建议:如针对市场需求提高本地猪的收购价格,使农民养本地猪有利可图,而不致像现在的微利或亏本,给养猪户以切实的政策倾斜,设立本地猪专卖制度,制止以饲料猪充当本地猪出售的不良行为,创建本地猪的品牌。、建议开发以农家乐为主题的生态旅游资源,使传统农村的生活方式以另一种的方式得以传承。、建议建立“猪文化”特色网站。在网站上展示本次活动成果。(4)、评价与反思、重视和引导学生的自我评价与反思:评价时,要设计学生互评与自评。首先由学生谈在本次活动中的收获与体会,和对活动的意见及建议。然后与小组成员相互进行评价并做好评价记录。评价是以总结经验为主,以肯定成绩为主,以肯定活动中的好人好事为主,以鼓励学生的表现为主,教师要尽量给予学生成功的体验。评价活动一般由学生自己组织,教师只起指导作用。最后在学生自评与互评的基础上,又加上、指导老师和相关人员进行评价。平时要注意重参与过程,轻研究结果,重成绩,轻缺点,重表扬,轻批评。在评价的基础上,重视引导学生的自我反思,以促进学生在各方面的提高,活动方案的不断优化。、重视学生的成果展示。开展综合实践活动不同于一般的课堂教学,学生几分钟的展示可能需要他付出几个星期甚至更长时间的努力,因此他们的看起来微不足道的成果也是弥足珍贵的。 、重视教师的引导。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全新的课程,不仅是一种教学活动方式,而且也是一种独立形态的课程。它是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自主进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它强调超越教材、课程和学校的局限,在活动的空间上向自然环境、学生的生活领域和社会活动领域延伸,密切学生与自然、与社会、与生活的联系。当学生初次参与社会实践,就像初出笼的鸟,可能会无所适从,因此,教师的引导尤为重要。在设计活动也要根据实际情况适时调整,特别要注意讲究趣味性和实践性,在活动过程中重视引导和激发学生的创造精神。说明:本方案适合小学六年级,因考虑到班级实际人数问题,在实际操作中可以考虑合并相关的子课题,或者可以考虑跨班级的分组合作方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