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县持续用力做好脱贫攻坚后续巩固提升工作

上传人:Q** 文档编号:561727 上传时间:2019-05-31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5.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某县持续用力做好脱贫攻坚后续巩固提升工作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某县持续用力做好脱贫攻坚后续巩固提升工作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某县持续用力做好脱贫攻坚后续巩固提升工作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某县持续用力做好脱贫攻坚后续巩固提升工作x 县牢牢把握脱贫攻坚的精准性、有效性和长期性,在国检验收后不松懈、不停靠、不等待,精准有效抓好脱贫攻坚领域后续巩固提升工作。1、锁定“一个目标 ”,确保稳定脱贫。一是帮扶力度不减。严格执行扶贫脱贫县月研月判、乡镇周研周判制度,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确保工作力度不减。一如继往压实各级各部门和驻村工作队、帮扶责任人的责任,人员不撤,要求不降,纪律不松,确保帮扶力度不减。二是帮扶措施不变。对脱贫户三年内继续落实各项帮扶政策,确保政策支持不减;县财政支出优先安排专项扶贫资金,确保高于省定标准并保持持续增长,确保资金投入不减。2、坚持“两个为主 ”,巩固脱贫成效。一是激发内生动力为主。用文化扶贫拔除思想上的“穷根” ,激发广大群众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继续办好夜校,扶智扶志;深入开展文化下乡,惠民暖心;坚持挖掘 x 历史文化资源和加强现实题材创作“两手抓” ,以扶贫脱贫攻坚为主题进行主题创作,扶贫励志;发挥道德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通过道德引导示范,带动志的提升。二是建立长效机制为主。制定并认真落实后续帮扶及巩固提升实施方案 ,推进扶贫脱贫攻坚水平持续提升。建立防贫防返长效机制,科学设定防贫预警监测线,建立重点群体即时监测、评估和保障数字化电子平台,将低收入群体、低保户、残疾人员家庭、因病因学刚性支出过大群体、丧失劳动能力人员、非持续稳定脱贫户等重点群体纳入监测平台,实行即报即评即帮,对贫困线下人员及时落实帮扶救助政策。为 36.3 万农村户籍人口办理精准防贫保险,筑牢防贫防返兜底防线。3、抢抓“三个机遇 ”,强化脱贫保障。抓住国家战略机遇,着力打造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快速发展的“四大引擎” ,为贫困群众创造更多、更符合自身实际、更高收入水平的就业岗位,为持续纵深推进扶贫脱贫攻坚奠定更加坚实的经济基础。4、实现“四个提升 ”,提升脱贫实效。一是提升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发挥现代农业龙头数量多、产业链长、企业实力强的优势,进一步加强龙头企业与贫困户、边缘户的利益联结,实现更高层次、更广层面的覆盖,带动更多群众实现更大幅度的增收。二是提升就业扶贫水平。一是真正把贫困对象找准了。国家和省贫困对象识别标准未出台前,我们就制定了“十对比八排除”标准,对贫困对象进行了精准识别。国家和省标准出台后,我们又按照国家和省的标准进行了反复识别。通过动态管理,真正把贫困对象找出来了,找准了,做到了精准识别。二是既突出了重点,又兼顾了一般。坚持了“既突出贫困户、贫困村重点,又兼顾非贫困户、非贫困村面上”的原则。贫困户、贫困村是扶持的重点,但是,我们没有把工作视线仅仅停留在重点上,而是兼顾了非贫困户、非贫困村面上。同时,要求贫困户、贫困村扶持后要达到的标准,如果非贫困户、非贫困村没有达到的,我们也一并做,一并达到。这样,就消除了群众之间心里的不平衡,同时,也从整体上提升了民生水平。三是坚持了聚焦标准、补缺补短的原则。我们始终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讲话强调的, “脱贫攻坚是底线性工作,是托底的工作,既不能降低标准,也不能吊高胃口”这一批示。国家和省脱贫标准没有出台前,我们就根据马尔康的实际,制定了贫困户脱贫、贫困村退出的标准,按照标准编规划、定项目。国家和省脱贫退出标准出台后,我们紧紧围绕脱贫退出标准补缺补短抓扶贫。这样,就把有限的资金、有限的力量集中到了对标补缺补短上,在有限的时间内取得了实效。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好的做法。比如:因情施策,在逐户、逐村分析的基础上,将贫困的表现归纳为“六种表现” ,将致贫的原因归纳为“八种原因” ,因地制宜,精准发力。推行了“八个全覆盖” ,实行了市级党政领导包乡镇、市级领导包村、市级部门帮村、驻村工作组包村、第一书记驻村、农技员驻村、帮扶责任人包户、市级指导员指导乡镇,结成了一对一点对点的责任帮扶对子。制定了“史上最严格的考核办法” ,从目标任务完成、过程控制管理等方面进行考核,凡是发生识别错误,造成错评、漏评的;凡是发生退出错误,造成错退的;凡是发生认可度问题,影响摘帽的等等,从村干部、第一书记开始,到乡镇、市级帮扶单位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和直接责任人,直至市级包乡包村领导,都要承担“年终考评不合格”的后果。此举真正压紧压实了责任,让帮扶干部有了紧张感和责任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