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湘教版音乐五年级下册《第七课童年时光》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sh****n 文档编号:5616938 上传时间:2020-02-03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7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湘教版音乐五年级下册《第七课童年时光》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9-2020年湘教版音乐五年级下册《第七课童年时光》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9-2020年湘教版音乐五年级下册《第七课童年时光》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湘教版音乐五年级下册第七课童年时光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能学会用深情、柔美的声音和谐地演唱二部合唱歌曲红蜻蜓,表现出歌曲的意境,从中感受童年生活的乐趣。2、能积极参与即兴接唱的创编活动。教学重难点 1、歌曲的二部合唱及艺术表现。2、二声部的准确、和谐及歌曲力度变化的表现。教学重点:童年是人生中最纯真、最让人怀念的时代,它给我们留下许多美好的回忆。本课围绕“童年时光”这一情境主题,安排了“回忆童年即兴创编”、“感受童年学习歌曲红蜻蜓”、“再现童年演唱歌曲红蜻蜓”、“珍惜童年师生小结”四个教学环节,让学生在音乐活动中回忆自己、感受他人的童年趣事,从而懂得要珍爱今天的幸福时光。教具准备 教学过程 一、回忆童年即兴创编接唱。1、说一说师:同学们,我们都有自己的童年,童年生活中许多有趣的故事总是让人难以忘怀。谁能说一说在童年生活中最难忘的一件事。(学生畅谈。)师:老师被同学们准备了几段有趣的童年生活的音乐,我们来一起听赏。2、唱一唱师:童年是美好的,记忆中最温馨的就是躺在妈妈的怀抱里,听妈妈为我们哼着摇篮曲。许多作曲家都想把这段温馨的记忆永久地留下来,因此创作了许多不同的摇篮曲。还记得我们学过的摇篮曲吗?请同学唱一唱。(课件播放音乐片段。)(1)舒伯特的摇篮曲。(2)勃拉姆斯的摇篮曲。(3)弗利斯的摇篮曲。(学生随音乐复习演唱学过的歌曲。)师:老师这里还有一首恩短的摇篮曲,让我们来听一听。(课件出示曲谱,师弹唱。)师:请同学们随着妈妈温柔的手轻轻地唱一唱、摇一摇。(学生跟唱,并随音乐律动。)师:现在老师唱前面一句,同学们来接唱下一句。3、编一编师:在明朗的夜晚妈妈唱着摇篮曲哄我们进入梦乡,请同学们回忆或想象当时的情景,你能用不同的旋律接唱这首摇篮曲吗?(1)老师唱第一句,上模仿老师的节奏即兴接唱下一句,唱的旋律要与别人不同。(2)两人一组相互进行接唱创编。设计意图:通过说童年趣事以及复习演唱摇篮曲的活动,勾起学生对童年的回忆,激发他们的情感,营造教学情境,在情境中完成旋律即兴接唱。二、感受童年学习歌曲红蜻蜓1、导入情境,视唱旋律师:刚才我们回忆了童年许多童年的往事,现在我们来做一个游戏“猜一猜”。(1)视唱单声部。师:在一个偏僻的小山村,太阳已渐渐地落山了,晚霞映红了整个村庄,在山村的池塘里,美丽的荷花与晚霞相映,几只小蜻蜓也仿佛在欢快地唱着,多美的晚霞啊!请同学听一听,猜一猜下面的旋律是哪一只小蜻蜓唱的,它唱些什么呢?(课件出示四只小蜻蜓的旋律曲谱。)(教师分别弹奏四个乐句,学生听完后,找出响应的小蜻蜓,然后唱出上面的内容,不对之处其他同学帮忙完成。)(2)练唱二声部。师:同学们猜得真准,唱得也不错,可以小蜻蜓们觉得还是不够尽兴,它们扑打着翅膀一齐合唱起来。同学们再来听一听,猜猜是哪两只小蜻蜓同时唱起了它们的旋律,并且模仿模仿。设计意图:孩子们最爱做游戏。视唱乐谱往往是学习歌曲时最难又最枯燥的一个环节,这里设计了一个情境,并用“猜一猜”是哪只小蜻蜓唱的旋律这一游戏吸引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听”与“模仿”中掌握乐谱的音准、节奏及两声部的合唱,同时为后面的朗读歌词、学唱歌曲、体会与表现情境做好铺垫。2、感受情境,朗读歌词师:同学们,你们觉得这旋律好听吗?听到这旋律你会联想到什么画面?(学生发言)。师:日本的两位作者把他们童年生活中最难忘的情景写成一首动听的歌,我们来听一听。(课件播放歌曲红蜻蜓,学生听赏。)师:谁能告诉老师,歌曲中描绘了什么童年生活情景呢?你能给这首歌曲取个名字吗?(学生回答)。师:同学们说得很好!这首歌曲由于深情地描绘了天真、活泼的童年,加上优美的旋律,在日本已妇孺皆知,流传了半个世纪。它名字就叫红蜻蜓。让我们一起有感情地来朗读歌词。(放红蜻蜓音乐,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歌词。)3、理解情境,学习歌曲(1)熟悉歌曲。师:同学们充满深情的朗读,给我们描绘了一幅晚霞映照山间田园的优美画图。如果配上旋律来延长将更米人。请同学们分高、低两声部自由练唱歌曲。(2)解决难点。师:你们觉得哪一句有困难?说明:通过自由练唱,学生会发现歌曲中有几处难点,如:1=E 3/4|1 6 5 6 5 3 | 竹 竿 尖上|3 4 3 1 |这一小节的“尖上”高、低声部应怎样对好节奏,后面的“V”应怎样急呼急吸地换气等等,学生提出后,教师可以请唱得好的同学唱一唱,然后分声部随琴学唱歌曲。(3)练唱歌曲。师:同学们学得非常认真。不知大家注意到没有,在每一句的中间与最后都有一个相同的符号,是什么符号呢?为什么要用这些符号呢?(学生思考后发言)。(教师指导同学们用急呼急吸的方法唱旋律,并注意休止符前的二分音符要唱足两拍才休止。)(4)二部合唱。请同学们随伴奏音乐进行二部合唱。说明:这首合唱曲高低声部共四句,乐曲学生已掌握,因此学唱曲应该不困难,合唱时,教师要注意低声部学生的音准,发现问题要及时纠正。三、再现童年歌曲处理与表现1、情感处理师:几十年过去了,童年有趣的“事”与“景”只能在“我”的梦境中出现,然而“我”一直在追寻,“晚霞中的红蜻蜓,你在哪里哟?你能否再把我带入到那天真的童年?”这是作者在由衷地感叹。同学们,我们应该用怎样的情绪演唱才能换回记忆中的童年,表达对美好童年的怀念呢?(深情。)师:歌曲中为什么要用许多力度记号来表现?可以不要吗?(有了这些力度变化,能更加细腻地表现歌曲的情感与意境。)师:歌曲最后一句“是那红蜻蜓”采用(渐慢)要怎样唱才更深情呢?老师用两种方法来演唱,请同学选择:第一种是采用一般的(渐慢)方法演唱;第二种把“是”唱成一拍半,然后再采用(渐慢),意在强调“红蜻蜓”。(学生进行选择并陈述理由,然后练唱。)师:请同学们根据歌谱上的力度和速度设计,有表情地演唱歌曲。设计意图: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力度与速度的变化处理来表现歌曲情境,为下一环节做铺垫。2、创作表现师:唱着这首优美深情的歌曲,勾起了我们许多的会议,同学们,我们还有什么办法可以更好地表现歌曲情境呢。(启发学生对歌曲进行二度创作的思路与方法,如:重新安排力度速度,注意音色音量的对比变化,改变演唱形式,加入其他乐器伴奏等等。)(1)学生分组讨论设计。附学生设计方案:加入口琴进行小组表演唱。(如:在乐曲中用一只口琴加入前奏或间奏的方法来表现晚霞映照山野的宁静、温馨的情境。)采取领唱与合唱的形式表演唱。(通过音量与速度的对比表现歌曲情境。)加入打击乐进行歌曲的演唱。(如:加入三角铁或碰铃表现远处黄昏的钟声)(2)展示与评价。师:现在请同学们用音乐展示你们要描绘的童年生活片段。比一比,那一组表现的情境最美。(3)综合表现。(师生共同归纳、综合出最优方案,全班同学进行演唱。)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综合运用音乐经验对歌曲进行二度创作,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歌曲情境的理解,提高学生对歌曲的表现力。四、珍惜童年小结师: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回忆了童年趣事,学会了一首很美的日本歌曲红蜻蜓,希望这节课能成为你将来童年回忆的一部分。童年是人生中最纯真、最令人怀念的时代,我们要珍惜现在美好的童年时光,让我们的童年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五彩缤纷。 课堂小结附送:2019-2020年湘教版音乐五年级下册第三课鄂豫皖小曲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能较准确地把握手拿碟儿敲起来哀怨忧伤的情绪,并深情地演唱这首歌,边唱边表演“敲碟儿”。2、能比较听赏手拿碟儿敲起来和凤阳花鼓,在细腻的情感体验中区别,学会读谱演唱凤阳花鼓。3、了解与歌曲有关的鄂、皖相关文化。教学重难点 用淡淡哀怨的情绪演唱湖北小曲手拿碟儿敲起来,并参与表演。“敲碟儿”的表演活动。教具准备 教学过程 一、导入了解鄂、皖的地理位置及简称1、提问:(出示中国地图)指导学生观看地图,找到湖南省的位置。湖南简称什么?分别了解湖北、安徽省的地理位置及简称。学生认真观看地图,回答:湖南简称为“湘”。从地图上看,湖北在湖南的北面,简称“鄂”,安徽简称“皖”。2、师小结。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民歌,都有自己独特的音乐特色。今天我们一起来了解湖北和安徽民歌的音乐风格。3、设计意图:通过观看地图,引起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产生想去了解的强烈兴趣和愿望。二、展开1、了解湖北民歌走近“湖北小曲”手拿碟儿敲起来师演唱湖北民歌绣荷包、龙船调等歌曲片段。师播放纤夫的爱的MTV。师:湖北是楚尾花的法院地,具有丰厚的民族民间文化职员,民歌更是湖北的强项。不仅绣荷包、龙船调等民歌家喻户晓,洪湖水,浪打浪、纤夫的爱等现代歌曲也传唱大江南北。学生在自己熟悉的旋律中很快进入角色,并随着MTV轻轻哼唱起来。2、影片欣赏(1)课件播放影片画面:战火弥漫,人民四处乞讨流浪。影片背景音乐手拿碟儿敲起来。师:从影片里,你了解到什么?你听清楚了哪几句歌词?(2)课件播放影片洪湖赤卫队中的插曲手拿碟儿敲起来和画面:街头卖唱的父女俩。学生认真观看影片,并随乐轻轻律动。学生描述画面、歌词内容,各抒己见。3、学学“敲碟儿”(1)师简单介绍歌剧洪湖赤卫队的剧情。(2)问:谁能“敲碟子”?(3)师示范几种最基本的敲法。师:在湖北,“敲碟子”是一种非常有名的民间技法,不少民缉拿艺人都身怀敲碟子的绝技。他们卖艺时边演唱碟子小调,边表演敲碟子,身受当地群众欢迎。(4)学生自主联系“敲碟子”的技法。(背景音乐手拿碟儿敲起来。)学生跃跃欲试,都想来敲一敲。学生积极参与模仿,并自由练习。(5)你能创造不同的敲法,随乐参与表演“敲碟子”。(请表演得好的学生,敲法有创意的学生上台表演。)学生随意性发挥,并参与演奏。设计意图以音乐本身去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兴趣,让学生在音乐中自然走近“湖北小曲”。播放两段影片。以此作为感情基调抓住学生情绪。在音乐的烘托中把学生带进20世纪三四十年代。通过模仿引发学生兴趣,然后通过创作实践,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的能力。同时使学生对音乐产生更强烈的兴趣。在模仿和练习过程中教师给予及时的指导。三深入唱一唱手拿碟儿敲起来1、学唱歌曲(1)全班一起随乐演唱歌曲。(2)歌曲难点的掌握:A倚音的唱法。B附点节奏。C连线音的唱法。经过共同探讨,学生选择用忧伤哀怨的情绪演唱歌曲。2、情绪的掌握师:你觉得这首歌曲应该用什么样的情绪来演唱?为什么?(分组演唱。)A组用活泼欢快的情绪演唱。B组用忧伤哀怨的情绪演唱。带着淡淡忧伤、哀怨的情绪,完整地演唱手拿碟儿敲起来,边唱边表演“敲碟子”。学生有感情地演唱歌曲,边唱边表演“敲碟子”。师小结:小曲好唱口难开,“声声唱不尽人间苦”。手拿碟儿敲起来这首歌,歌词古朴平实,旋律温婉、流畅。平静中流溢着淡淡的哀怨,仿佛又把人带回到那艰难迁徙的历程。这就是湖北小调给我们留下的印象。设计意图:增强学生对音乐作品情绪内涵的体验。四、拓展听赏与读谱凤阳花鼓1、听赏安徽民歌凤阳花鼓。(出示妇女们手拿花鼓,沿街乞讨卖唱的画面和播放背景音乐:凤阳花鼓。)(学生仔细欣赏。学生谈感受。(凄凉、悲伤)师:听听这首歌曲,说说你对乐曲的感受。师简单介绍:凤阳花鼓是安徽的一个曲种,属于民歌中小调的范畴。2、读谱延长凤阳花鼓(1)请对照歌谱自由地唱一唱。学生随乐自由哼唱。(2)师用琴示范。(注意情绪的把握。)随琴认真读谱。(3)解决难点:重点指导学生解决节奏难点:1235|和356|两处附点节奏。3、比较凤阳花鼓和手拿碟儿敲起来在音乐风格上的相同之处。学生认真思考,讨论:与“小曲好唱口难开”、“声声唱不尽人间苦”描写的生活相同。学生讨论得出答案:两首都是民歌,都给人亲切感,都是反映老百姓贫苦生活的曲子师:从歌中你常常会听到“说凤阳,道凤阳身背花鼓走四方”这样的唱词。它与手拿碟儿敲起来中哪句歌词描写的生活画面相同?师小结:这两首曲子都属于民歌中的小调,流畅上口,有着鲜明的地域特色。而它们相近的历史背景,又带给我们一样忧伤、哀怨的情绪。设计意图:通过两首历史背景相近的曲子的比较,让学生在细腻的情感体验中区别、学会读谱演唱凤阳花鼓。五、升华。赏析新时代的鄂皖民歌师:手拿碟儿敲起来和凤阳花鼓都是反映20世纪三四十年代湖北、安徽两地人民困苦生活的。那么今天的河北和安徽又是什么样子呢?(渗透德育教育。)(出示具有现代生活气息的城市画面和播放背景音乐宋祖英演唱的越来越好。)学生认真欣赏画面,情绪逐渐由忧伤变得活泼起来。设计意图:体会新社会、新世纪、新都市的美好,使忧伤的课堂氛围变得充满活力。六、结束小结。课堂小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