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苏教版科学三下《土壤和我们》word说课教案.doc

上传人:sh****n 文档编号:5614958 上传时间:2020-02-03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苏教版科学三下《土壤和我们》word说课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19-2020年苏教版科学三下《土壤和我们》word说课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19-2020年苏教版科学三下《土壤和我们》word说课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苏教版科学三下土壤和我们word说课教案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及其作用土壤和我们是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研究土壤单元的最后一课。本课学生将进一步研究土壤和人类的关系,了解人类行为对土壤的破坏。由此启发学生为保护土壤做一些他们力所能及的事情。基于前几课的学习,学生对土壤里的物质,土壤与动植物的关系以及周围的土壤状况有了一定的认识。又因我校地处城乡交界处,家住城镇的孩子,家庭条件优越,有电脑,有照相机,能上网,会拍摄。部分学生具有较强的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家住农村的孩子,能与土壤零距离接触,具备采集到土壤样品、调查访问的条件。这些因素成为本课教学活动的有利保障。2、教学目标分析(1)知识与技能:通过探究,让学生知道土壤为人类所作出的贡献,知道人类破坏土壤的行为。 (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自由组成研究小组,在小组合作中探究土壤被破坏的事实,并为保护土壤而行动起来。(3)情感、态度、价值观:意识到土壤的重要性,对土壤心存感激之情。3、教学重难点:自主探究土壤被破坏的事实,并用语言、文字或图画描述土壤被破坏的事实。二、教法分析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是探究的主体,教师是探究活动的组织者、引领者和亲密的合作伙伴。只要教师给学生创设民主、平等、自由和谐的学习时空,就能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课前,教师大胆放手,让学生围绕“我们现在的土壤状况怎么样呢”的话题自由组合研究小组,确定调查方法,利用课余时间深入调查研究。打破了教室狭小的空间,把学生的探究从课内延伸到课外。教师不能游离于学生的活动之外,要时时关注调查的进程,参与各小组的调查活动,并适时的给予指导或点拨,从而让学生在探究中体验成功的喜悦。课中,为学生提供交流展示的平台,让学生充分交流自己的“经历、体验和发现,”达到资源共享、成果共享。课后,组织学生走进校园,走进社区,为保护土壤而行动起来。小组合作学习给每个孩子提供公平学习探究的机会,充分调动了学习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三、学法指导科学课标中强调,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即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身体的每一个感官去亲身经历,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针对这一点,本课我准备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充分放手让学生自由组合小组围绕“我们现在的土壤状况怎么样呢”的话题进行自主探究,再进行汇报交流,组织讨论土壤破坏后的严重后果。启发学生为保护土壤而行动。总之,让学生通过亲历科学探究过程,在参与的过程中体验、感悟,内化,最后习得,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有利的促进科学素养的形成。四、教学程序1、教学准备学生准备:实地调查的照片、录音、土壤样品及文字资料。教师准备:实物投影仪、录音机、建议卡、白纸、彩笔等。2、教学过程:活动一:感悟土壤激发探究兴趣课前,我将学生带到田野中的空地上,师生席地而坐,学生会特别兴奋,陶醉在大自然中。我饱含激情地向同学们推荐一首关于土壤的小诗,我和学生一起有感情的诵读着。我见机创设问题情境;“你对土壤有哪些了解?”一问激起千层浪,学生思维被激活,会表现出强烈的探究兴趣。他们一定会根据眼前的情景,会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津津乐道地畅谈自己对土壤的认识。我会和孩子们一起,倾听他人发言,并进行评价、补充。这一活动的设计,会让学生感受到土壤母亲的伟大,培养学生对土壤的感激之情,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落到实处。活动二:亲近土壤实现自主探究当学生欣赏了诗,畅谈了对土壤的认识后,我再提问:“我们现在的土壤状况怎么样呢?”学生在进行了各种猜测后,都会产生一种想亲身去实地调查的欲望。怎样调查呢?我准备充分放手,让有相同话题的学生自由组成研究小组,并确定自己组调查的方法。学生的兴趣是浓厚的,学生的思维更是活跃的,他们会设计出自己独特的调查方法。有的组会提出拍照片。他们的摄影技术虽然不高,拍摄出的照片也许不是很清晰,但我相信,它是孩子们亲身实践的最有力的事实依据。有的组会用访谈录的方法去走访附近年长的农民,对过去的和现在的土壤状况进行了解,并录音。有的孩子会商量,从网上、课外书上收集一些土壤被污染的图片或文字资料,课上交流。有的组也许还会从各个不同的地方收集土壤被污染的样品,带到课堂上,让其他学生亲眼目睹。形式多样的调查方法无不闪现着学生智慧的火花,教师不能轻易放过任何一朵火花,而应创设良好的氛围,让它慢慢绽放,发出耀眼的光芒。活动三:话说土壤让资源共享只要学生真正参与了科学探究活动,他就会有所体验、有所感悟、更会有所发现。教师要给孩子们创设交流的平台,让每个孩子“动口”将自己的亲身经历及发现进行交流,达到资源共享,成果共享。1、课上,为了鼓励同学们把自己的收获较好的呈现给大家,对表现好的小组就奖给一张“笑脸”,于是在这种情感的驱动下,学生会争先恐后的、迫不及待的汇报自己的探究成果。我想,只要课前充分准备,课堂上学生定会有精彩汇报。拍照片组的同学会结合他们亲手拍摄的一张张珍贵的照片讲述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访谈组的同学会介绍他们的访谈经过,并把访问录音进行播放;收集资料的同学会把收集到的图片用实物投影展示给大家看,并用流利的普通话朗读文字资料;实物采样组的同学会把他们从不同地方采集到的被污染的土壤样品展示出来,谈出自己的真实感受。2、各小组汇报完后,学生们的内心是不平静的。他们会深刻意识到:我们周围的土壤已受到污染。此时,教师再引导学生进一步讨论土壤污染后的严重后果。孩子们在参与讨论中,他们的心会被一个个残酷的事实所震撼,从而激发他们的情感,引起强烈的呼吁:保护土壤,刻不容缓。3、我见机提问:“怎样保护?你准备怎样做?”此时,孩子们的思维是最活跃的。教师要充分尊重每个学生,让学生交流自己的想法。同时提出要求:“请你和你的小伙伴把你的想法写或画下来。”这时教室里会呈现一派热闹场面,将课再一次推向高潮。一幅幅漂亮的警示画,一句句发自内心的警示语,一条条真诚的建议,一份份热情洋溢的倡议书将在孩子们笔下诞生。再让部分学生代表上台展示自己的设计,并引导学生对较好的作品,对有创意的作品进行评价,从而让学生在评价中学会倾听,学会欣赏。活动四:保护土壤争做护“土”卫士科学课的定位是科学启蒙,旨在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课后,我将利用科学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学生真正行动起来,为保护土壤尽自己的一份力。首先,从校园入手,利用广播向全校同学发出倡议,成立护绿小队,让校园的花更香,草更绿,树更茂盛;再组织学生办一批土壤小报,在社区开办宣传橱窗;给镇环保部门领导写建议书,为城镇的垃圾问题提一些合理化的建议,并让学生用大纸箱,制作一些不同用途的垃圾回收箱,放在丢垃圾处,把可利用垃圾、不可利用垃圾、活跃在校园废旧电池分类入箱;用木头制作一些警示牌,插到农田边、小河边。学生宣传忙碌的身影活跃在校园,活跃在社区,活跃在街头巷尾。我想:这次实践活动的开展将在学校、社区产生重大的影响,孩子们也会在活动中增强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科学素养。附送:2019-2020年苏教版科学三下土壤的保护互联网搜索教案一、课题背景: 1、面向学生:小学 2、学科:科学 3、课时:1 二、教材分析:本单元在动物和植物单元的基础上,以学生熟悉的土壤为研究对象,继续培养学生用感官和简单工具认识事物的能力,了解土壤的成分和基本性质。本单元包括“观察土壤”和“土壤的保护”两课,“土壤的保护”处于本单元第二大课,通过对比实验,帮助学生了解水土流失的危害及植物在保护土壤中的作用。再次基础上,引导学生认识水、土、植物、人(包括动物)之间的基本关系,意识到保护环境、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提出保护土壤的建议。本课引导学生探究水土流失的原因,了解土壤保护的措施。通过模拟实验引导学生认识自然界水土流失的现象,并分析黄河水中携带大量泥沙的原因。通过调查土壤受到破坏的拓展活动,鼓励学生提出保护土壤的建议。有关水土流失的“科学在线”,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保护土壤的重要性。三、学情分析:三年级学生初步学习科学,对一切事物充满好奇和向往,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积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用科学的眼光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了解土壤破坏对人类生活产生的不利影响及水土流失的原因,进而知道如何对土壤进行保护。四、教学目标:1、 能猜想出黄河水变黄的原因,并能用实验证实自己的猜想。2、 能意识到土壤遭到破坏对人类生活产生的不利影响。3、 能用自己的话说出造成水土流失的原因。4、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小组合作能力。五、教学重点难点:知道土壤为我们人类所做的贡献,为保护土壤做出一份努力。六、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2、使学生在实验中体会科学学习的兴趣。七、过程与方法:通过看一看,猜一猜,说一说,做一做等实践活动,使学生能够独立进行实验,知道黄河水变黄的原因,并能用自己的话说出黄河水变黄的原因。八、教学准备:黄河的录像,森林破坏砍伐图片,实验报告单,装有土的盒子,装有草的盒子、2个水槽、2块木块,2个喷壶。九、教学过程 1、导入:同学们,你们见过黄河吗?谁能说说黄河什么样啊?今天老师带来一段视频,同学们仔细观看,回答黄河中下游的水位什么是黄的?(学生通过观看视频可能会发现黄河的水很黄,黄河的两岸植物稀少,土地几乎是裸露的,黄土高原上沟壑纵横等。由此还可能提出:a黄河水为什么是黄色的?b黄河水中大量的泥沙是从哪里来的?怎么来的?c黄河的上游黄土高原为什么沟壑纵横?d黄河的两岸为什么少树木?等问题zhidao.baidu/question/138896608.html师:大家提出来这么多问题,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黄河水变黄的呢?我们来做一个实验看一下。(通过学生动手实验验证水土流失)2、活动一:水土流失实验教师:老师先来演示一下这个实验,然后大家4人一组进行实验,并把你观察到的现象记录下来。(教师演示实验)实验过程中,教师一边演示一边讲述如何进行实验及注意事项。演示过程:教师事先要准备好种有草皮的一个盒子,在另一个浅盒子中填满壤土,并拍实。分别在两个盒子一端的下面放一块砖,使其倾斜,在另一端的下面各放一个托盘或盆(参见学生用书)。在盘上方同样的高度,同时用喷壶往两个盘上分别浇同样多的水,以保证实验的科学性。师:大家看清楚了吗?下面4人一组开始实验。(学生实验并记录实验现象,教师巡回指导。)汇报讨论:(1)仔细观察一下两个盒子中的壤土发生了什么变化? (2)然后小组讨论草对壤土有什么作用?(3)想一想,如果森林被砍伐了,暴雨或洪水对土壤有什么影响? (4)根据这些事实,谁来说说黄河水变黄的原因?3、活动二:经过这段时间的我们对土壤的亲密接触,相信大家对土壤已经有了挺深的认识,你认为土壤能为我们提供什么呢?(ttp:/56/u24/v_NTA2MzQzNjg.html)(1)分小组来进行讨论。(2)组内、组外进行交流。小结:土壤与人类息息相关,它孕育着地球上的生命,所以土壤被称为我们的母亲。师:关于土壤的现状又是怎样的呢?课前以让同学们做了调查,哪一组能说一说呢? 1、土壤里生长的哪些东西直接提供给人类? 2、土壤里的哪些东西被动物们利用了? 3、我们生活里的哪些产品来自土壤? 4、想象一下,地球上如果没有土壤了,我们人类如何生存?总结:让学生了解土壤对我们人类的重要性,让学生结合自己的体验来充分交流。师:土壤资源丰富,但是适合耕作的土地却很少,人均耕地面积是世界倒数,这是我国的国情。下面是一段关于土壤资源的图片image.jike/so?q=%CD%C1%B5%D8%D7%CA%D4%B4&opt-image=on&fm=QH360&ie=gbk 同学们,现在你们对我国的土地资源了解吗?你们都做了哪些调查?让我们一起来交流一下吧。 (1)小组阅读自己的土壤资料卡片。 (2)交流自己的新发现。 (3)将自己的卡片进行分类、整理、排序。 (4)听了同学的资料,在自己的卡片上写上自己的体会。总结:让学生了解我们的国情,了解我国的土地生态状况。 观看如何保护土壤:tudou/programs/view/tPANkJkwpps/4、活动三:讨论人类的哪些行为对土壤造成了破坏? 请同学们想一下,什么样的土壤不能生长植物?出示三种在实验瓶里的植物,三瓶里的土壤分别是被洗涤剂浸泡、放入电池液、放入农药的。 请同学们观察一下这些植物长得健康吗?为什么? 你认为人类哪些行为会破坏土壤? 土壤里的生物对土壤重要吗?人类哪些行为会伤害土壤里的生物?讨论: (1)你自己平时是怎么做的? (2)在人们的日常生活、生产建设和发展经济方面你看到过哪些破坏土壤的行为和现象? (3)我们家乡土壤被破坏的程度怎样?观看视频(tv.people.cn/GB/150716/152578/152588/13990069.html )总结:使学生知道人类的许多行为是破坏土壤的。知道垃圾对土壤的危害。4、活动五:做保护土壤的小卫士。(1)、讨论:假如地球上没有土壤会怎么样?学生交流:假如没有土壤,植物会灭亡,动物会灭亡,人类会灭亡;地球会象别的星球一样没有生命;地球上一片空白;地球会成为一个冰球;地球会变的冷漠;地球会变的寂静;地球会成为一片沙漠(2)、交流:我们能为保护土壤做什么? 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讨论植物不能在什么土壤里生存。 观察在被污染的土壤里的植物情况。讨论发言。 根据平时的观察和收集资料发言。或者翻阅教科书相关内容。 土壤是我们人类的母亲,我们能为保护她做些什么呢?http:/v.youku.com/v_show/id_XMjExNzc5ODQw.html谈话:土壤与我们的关系十分密切,而现实状况又非常严竣,我们要行动起来,争做保护土壤的小卫士。你有哪些好的建议与方法?让学生大胆提出自己的观点以及保护土壤的措施。如:尽量不用塑料袋,买饭用饭袋、买菜用菜篮子、买米用米袋,减少白色污染;成立环保宣传小组,在校园内宣传,到社会上宣传,到家庭中宣传;承包公共绿地,多植树造林,做“护绿小队”队员;等等。 组织班级的实际行动: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各办一份土壤小报。总结:让学生在自己的行动上为保护土壤做出一份努力十、课后反思:本课以学生所熟悉的、随处可见的土壤为话题,从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出发,土壤是亿万个生命的母亲,从而引出保护土壤的重要性。学生已在前面三课的学习中学习、了解土壤以及土壤的基本知识,现在就要让学生将自己的知识付诸与实际的行动。在本课的第二个环节里学生能够事先查阅各种资料,并且能在小组里进行讨论,交流自己的新发现。学生在这一环节里体验到了自主学习的快乐。在运用本课的知识这一方面,学生通过做土壤小报这一形式表现自己的想法和做法,起到了很好的效果。通过每一阶段的视频实验录像,让学生更能明白土壤的重要性,誓言今后要做保护土壤的小卫士。第三届全国“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案评选活动教案设计土壤的保护河北省石家庄市桥西区五里庄小学张宪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