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秋)三年级数学上册 第六单元 乘火车教案 北师大版.doc

上传人:sh****n 文档编号:5607873 上传时间:2020-02-0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秋)三年级数学上册 第六单元 乘火车教案 北师大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9年(秋)三年级数学上册 第六单元 乘火车教案 北师大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9年(秋)三年级数学上册 第六单元 乘火车教案 北师大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年(秋)三年级数学上册 第六单元 乘火车教案 北师大版【教学目标】1掌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2结合具体的情境,逐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教学重点】探索并掌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进位)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教学难点】在具体情境中,能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教学设计】一、 情境导入:师:在上课之前,老师想请同学们跟老师看这样的一段表演旁白:放暑假了,爸爸带着淘气和笑笑回老家去看奶奶,今天他们准备乘火车出发了,淘气在火车上了解到这样一些数学信息淘气:你好,乘务阿姨,这列火车都是卧铺吗?阿姨:不是的,孩子我这这列火车都有5节卧铺车厢和7节硬座车厢你现在坐的这列车厢就是5节卧铺中的第3节。淘气:哦!那阿姨,我刚刚查了一下我们这节卧铺车厢目前有72人其他节的卧铺车厢和硬座车厢都跟我这节车厢坐一样的人数吗?阿姨:不是的,卧铺车厢的人数一样多的,每节可乘72人,硬座车厢每节可乘118人,淘气:是这样啊!谢谢你乘务阿姨。阿姨:不客气,再见,(火车汽笛)师:同学们从刚才的这段精彩表演中,你能获得哪些数学信息,你想提什么数学问题?二、探索新知:1请学生独立看图,先自己说说图意,在讲给同桌讲一讲;2谁能提出数学问题,说给你的同桌听一听,互相解决提出的问题!3谁愿意把自己的问题说给大家听?4谁愿意解决她刚才提出的问题?5重点讲解两道乘法题:例如:5节卧铺车厢可乘多少人?725 =_(元)硬座车厢每节可乘118人,7节硬座车厢可乘多少人?1187 = _(人)6引导学生讨论算法,汇报算法并尝试总结“连续进位的乘法法则”(1)705 = 350,25 = 10,350 + 10 = 360。(2)列竖式1)放手学生,让学生结合上节课164 = 48,独立完成。2)研究各位0是否可以漏掉。3)全班交流,归纳连续进位乘法要点。三、拓展应用练一练1、 2 、3 四、总结:1.今天学的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应注意什么问题?2.连续进位的乘法,从个位起,用一位数依次乘多位数的每一位数,哪一位上乘积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3. 连续进位的乘法法则五、今天你有什么收获?教学设计一、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放暑假了,爸爸带着淘气和笑笑回老家去看奶奶,今天他们就准备乘火车出发了,淘气在火车上了解到:这列火车有5节卧铺车厢和7节硬座车厢。卧铺车厢每节乘72人,硬座车厢每节乘118人。(出示课件)二、探索新知1.师:同学们你们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呢?(1)理解图意先引导学生观察情境图,问:从图中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你想提什么数学问题?学生可能会提:5节卧铺车厢可乘多少人?7节硬座车厢可乘多少人?这列火车一共可乘多少人?(2)选择问题,列出算式。教师引导学生选择,问题:5节卧铺车厢可乘多少人?2.小组合作,探索算法。(1)独立计算,仔细思考:利用以前所学的知识,你能解决这道题吗?(2)小组合作学习,把自己的方法带到小组中交流。学生列出算式后,教师让学生独立计算,在此基础上在小组内交流,鼓励学生勇于说出自己的想法和做法。学生可能会出现以下两种算法:生1:705=350(人) 25=10(人) 350+10=360(人)生2: 72 1 5 360(3)全班交流请小组同学派代表板书计算过程,并讲清楚计算过程,只要学生的算法是正确的,教师都要给予肯定。教师让学生再讨论竖式上的“0”漏写得“36”是否正确,引导学生关注积的个位上的“0”处理问题。(4)比较归纳。将本课与上节课例题(出示125的竖式计算过程)相比较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这两道竖式计算过程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指明口述,教师根据学生的口答引出并板书课题:像这样进一位再进一位的计算方法就是我们今天这节课学习的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乘法。注意:哪一位上乘得的积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3.应用知识,解决问题。让学生独立尝试解决问题:7节硬座车厢可乘多少人?生1:1 1 81 5 7- 8 2 6学生在独立解决问题的基础上交流,并说一说计算过程。三、巩固练习1.完成课本第57页“练一练”中的第1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先让学生独立计算,在进行全班交流。反馈时引导学生注意连续进位不要忘掉。2. 完成课本第57页“练一练”中的第2题。学生在书上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名板演,集体订正,及时纠正。3. 完成课本第57页“练一练”中的第3题。可以采取小组竞赛的方式完成,看哪组先摘完所有的香蕉。先仔细观察,找到错误的地方纠正,在说一说避免这种错误。四、课堂小结1.连续进位的乘法法则。2.今天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五、作业超市练习册中的第4、5题。板书设计:乘火车 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 725=360(人) 7 2 1 5 3 6 0 答:5节卧铺车厢360人。本节主要内容是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计算,它是在两位数乘一位数进位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课以贴近生活的“暑假爸爸带淘气和笑笑乘火车回家看奶奶”为教学情境,在优美如画的情境中,学生带着向往和激情融入到了教学当中。连续进位的乘法,从个位起,用一位数依次乘多位数的每一位数,哪一位上乘积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附送:2019年(秋)三年级数学上册 第六单元 买矿泉水教案 北师大版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6263页内容教学目标:1.应用连乘计算的相关知识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 2.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理解估算的过程,逐步培养估算的意识和能力。 3.体会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4.在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学习的作用,进一步体验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教学重难点:1、理解连乘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的计算。2.、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1、学生独立完成题目2、出示正确答案,检验结果。二、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师:同学们,我们学校就要开运动会了!张老师要给同学们买矿泉水,那下面我们就一起看看买矿泉水时存在什么样的数学问题好吗?1、提出数学问题课件出示“买矿泉水”情境图。理解图意,引导学生思考“大约花了多少钱?”这个问题。 2、引导估算(1)独立思考,小组交流。 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在小组内交流各自估算的方法,展示各小组 在交流中出现的典型做法。(2)全班交流,展示估算方法的多样化。口答估算过程及结果,学生在交流中可能会出现以下几种估算方法:把24瓶看成25瓶,2523=150(元),所以150元就够了;把24瓶看成20瓶,2032=120(元),所以要比120元多;学生可能还有其他估算方法,注意引导学生解释各自估算的过程。 3、引导精算教师把情境中的问题改成“共花了多少元?”引导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交流。全班交流时,教师继续引导学生体验算法的多样化方法一:一箱矿泉水多少钱? 243=72(元) 两箱矿泉水一共需要多少元? 722=144(元) 让学生观察这两个算式能不能组成一个算式 综合算式:2432 =722 =144(元)答:一共花了144元。像这样的两个乘法号的算式叫做连乘。方法二:两箱矿泉水一共有多少瓶?242=48(瓶) 两箱矿泉水一共多少元?483=144(元)观察这两个算式能不能组成一个算式?综合算式:2423 =483 =144(元)答:一共花了144元。小结:连乘的运算顺序是:从左往右依次计算。三、巩固练习第1题:1256 492 (15+25)4 587让学生独立计算,课件出示正确答案。 第2题:让学生先独立思考,再进行全班交流。全班交流时,教师鼓励学生从各种不同的途径进行。第3题:哪道题的得数大?画“”。 0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0 1 2 3 4 6 7 8 9 ( )四、全课总结 那下面我们来看看这节课的收获吧。这节课我们用了估算和精算两种方法解决连乘问题,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要善于应用这两种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五、作业布置 课本63页练一练的题目 板书设计: 买矿泉水 方法一: 243=72(元) 722=144(元) 综合算式:2432 =722 =144(元) 方法二: 242=48(瓶) 483=144(元) 综合算式:2423 =483 =144(元) 答:一共需要144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