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秋)三年级数学上册 第六单元 乘火车教案 北师大版.doc
《2019年(秋)三年级数学上册 第六单元 乘火车教案 北师大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秋)三年级数学上册 第六单元 乘火车教案 北师大版.doc(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2019年(秋)三年级数学上册 第六单元 乘火车教案 北师大版 【教学目标】 1.掌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结合具体的情境,逐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探索并掌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进位)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在具体情境中,能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教学设计】 一、 情境导入: 师:在上课之前,老师想请同学们跟老师看这样的一段表演 旁白:放暑假了,爸爸带着淘气和笑笑回老家去看奶奶,今天他们准备乘火车出发了,淘气在火车上了解到这样一些数学信息 淘气:你好,乘务阿姨,这列火车都是卧铺吗? 阿姨:不是的,孩子我这这列火车都有5节卧铺车厢和7节硬座车厢你现在坐的这列车厢就是5节卧铺中的第3节。 淘气:哦!那阿姨,我刚刚查了一下我们这节卧铺车厢目前有72人其他节的卧铺车厢和硬座车厢都跟我这节车厢坐一样的人数吗? 阿姨:不是的,卧铺车厢的人数一样多的,每节可乘72人,硬座车厢每节可乘118人, 淘气:是这样啊!谢谢你乘务阿姨。 阿姨:不客气,再见,(火车汽笛) 师:同学们从刚才的这段精彩表演中,你能获得哪些数学信息,你想提什么数学问题? 二、探索新知: 1.请学生独立看图,先自己说说图意,在讲给同桌讲一讲; 2.谁能提出数学问题,说给你的同桌听一听,互相解决提出的问题! 3.谁愿意把自己的问题说给大家听? 4.谁愿意解决她刚才提出的问题? 5.重点讲解两道乘法题: 例如:5节卧铺车厢可乘多少人? 725 =_________(元) 硬座车厢每节可乘118人,7节硬座车厢可乘多少人? 1187 = ____(人) 6.引导学生讨论算法,汇报算法并尝试总结“连续进位的乘法法则” (1)705 = 350,25 = 10,350 + 10 = 360。 (2)列竖式 1)放手学生,让学生结合上节课164 = 48,独立完成。 2)研究各位0是否可以漏掉。 3)全班交流,归纳连续进位乘法要点。 三、拓展应用 练一练1、 2 、3 四、总结: 1.今天学的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应注意什么问题? 2.连续进位的乘法,从个位起,用一位数依次乘多位数的每一位数,哪一位上乘积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 3. 连续进位的乘法法则 五、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教学设计 一、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放暑假了,爸爸带着淘气和笑笑回老家去看奶奶,今天他们就准备乘火车出发了,淘气在火车上了解到:这列火车有5节卧铺车厢和7节硬座车厢。卧铺车厢每节乘72人,硬座车厢每节乘118人。(出示课件) 二、探索新知 1.师:同学们你们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呢? (1)理解图意 先引导学生观察情境图,问:从图中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你想提什么数学问题? 学生可能会提:①5节卧铺车厢可乘多少人?②7节硬座车厢可乘多少人?③这列火车一共可乘多少人?…… (2)选择问题,列出算式。 教师引导学生选择,问题①:5节卧铺车厢可乘多少人? 2.小组合作,探索算法。 (1)独立计算,仔细思考:利用以前所学的知识,你能解决这道题吗? (2)小组合作学习,把自己的方法带到小组中交流。 学生列出算式后,教师让学生独立计算,在此基础上在小组内交流,鼓励学生勇于说出自己的想法和做法。 学生可能会出现以下两种算法: 生1:705=350(人) 25=10(人) 350+10=360(人) 生2: 72 1 5 ———— 360 (3)全班交流 请小组同学派代表板书计算过程,并讲清楚计算过程,只要学生的算法是正确的,教师都要给予肯定。 教师让学生再讨论竖式上的“0”漏写得“36”是否正确,引导学生关注积的个位上的“0”处理问题。 (4)比较归纳。 将本课与上节课例题(出示125的竖式计算过程)相比较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这两道竖式计算过程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指明口述,教师根据学生的口答引出并板书课题:像这样进一位再进一位的计算方法就是我们今天这节课学习的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乘法。注意:哪一位上乘得的积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 3.应用知识,解决问题。 让学生独立尝试解决问题②:7节硬座车厢可乘多少人? 生1:1 1 8 1 5 7 ————------ 8 2 6 学生在独立解决问题的基础上交流,并说一说计算过程。 三、巩固练习 1.完成课本第57页“练一练”中的第1题。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先让学生独立计算,在进行全班交流。反馈时引导学生注意连续进位不要忘掉。 2. 完成课本第57页“练一练”中的第2题。 学生在书上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名板演,集体订正,及时纠正。 3. 完成课本第57页“练一练”中的第3题。 可以采取小组竞赛的方式完成,看哪组先摘完所有的香蕉。 先仔细观察,找到错误的地方纠正,在说一说避免这种错误。 四、课堂小结 1.连续进位的乘法法则。 2.今天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五、作业超市 练习册中的第4、5题。 板书设计:乘火车 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 725=360(人) 7 2 1 5 ———— 3 6 0 答:5节卧铺车厢360人。 本节主要内容是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计算,它是在两位数乘一位数进位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课以贴近生活的“暑假爸爸带淘气和笑笑乘火车回家看奶奶”为教学情境,在优美如画的情境中,学生带着向往和激情融入到了教学当中。 连续进位的乘法,从个位起,用一位数依次乘多位数的每一位数,哪一位上乘积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 附送: 2019年(秋)三年级数学上册 第六单元 买矿泉水教案 北师大版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62—63页内容 教学目标: 1.应用连乘计算的相关知识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 2.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理解估算的过程,逐步培养估算的意识和能力。 3.体会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4.在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学习的作用,进一步体验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难点: 1、理解连乘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的计算。 2.、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学生独立完成题目 2、出示正确答案,检验结果。 二、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师:同学们,我们学校就要开运动会了!张老师要给同学们买矿泉水,那下面我们就一起看看买矿泉水时存在什么样的数学问题好吗? 1、提出数学问题 课件出示“买矿泉水”情境图。理解图意,引导学生思考“大约花了多少钱?”这个问题。 2、引导估算 (1)独立思考,小组交流。 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在小组内交流各自估算的方法,展示各小组 在交流中出现的典型做法。 (2)全班交流,展示估算方法的多样化。 口答估算过程及结果,学生在交流中可能会出现以下几种估算方法: ①把24瓶看成25瓶,2523=150(元),所以150元就够了; ②把24瓶看成20瓶,2032=120(元),所以要比120元多; 学生可能还有其他估算方法,注意引导学生解释各自估算的过程。 3、引导精算 教师把情境中的问题改成“共花了多少元?”引导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交流。 全班交流时,教师继续引导学生体验算法的多样化 方法一:①一箱矿泉水多少钱? 243=72(元) ②两箱矿泉水一共需要多少元? 722=144(元) 让学生观察这两个算式能不能组成一个算式 综合算式:2432 =722 =144(元) 答:一共花了144元。 像这样的两个乘法号的算式叫做连乘。 方法二:①两箱矿泉水一共有多少瓶? 242=48(瓶) ②两箱矿泉水一共多少元? 483=144(元) 观察这两个算式能不能组成一个算式? 综合算式:2423 =483 =144(元) 答:一共花了144元。 小结:连乘的运算顺序是:从左往右依次计算。 三、巩固练习 第1题: 1256 492 (15+25)4 587 让学生独立计算,课件出示正确答案。 第2题: 让学生先独立思考,再进行全班交流。全班交流时,教师鼓励学生从各种不同的途径进行。 第3题:哪道题的得数大?画“√”。 0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 0 1 2 3 4 6 7 8 9 ( ) 四、全课总结 那下面我们来看看这节课的收获吧。这节课我们用了估算和精算两种方法解决连乘问题,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要善于应用这两种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五、作业布置 课本63页练一练的题目 板书设计: 买矿泉水 方法一: 243=72(元) 722=144(元) 综合算式:2432 =722 =144(元) 方法二: 242=48(瓶) 483=144(元) 综合算式:2423 =483 =144(元) 答:一共需要144元。-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年秋三年级数学上册 第六单元 乘火车教案 北师大版 2019 三年级 数学 上册 第六 单元 乘火车 教案 北师大
装配图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gpeitu.com/p-56078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