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生命生命》名师优质课最新教案.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5593879 上传时间:2020-02-02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生命生命》名师优质课最新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9-2020年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生命生命》名师优质课最新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9-2020年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生命生命》名师优质课最新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生命生命名师优质课最新教案教学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积累好词佳句。抓重点词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揣摩其中蕴含的意思。理解课文内容,感悟作者对生命的思考,懂得珍爱生命,尊重生命,善待生命,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一、复习课前板书:生命生命(师:孩子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生命生命,了解了杏林子眼中的生命是什么? 板书: 飞蛾求生的欲望 瓜苗生长的不屈 心脏跳动的震撼二、走进作者是啊!都说:触景生情,有感而发;如此平凡的一事一物,在作者的眼里为什么会引发出对生命的感慨?让我们来了解一下作者杏林子。(幻灯片第一次出示:杏林子:本名刘侠。十二岁,患上了类风湿性关节炎。全身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关节坏死。从十二岁患病到六十一岁去世,整整五十年,她腿不能动,腰不能转,臂不能抬,头也不能随意转动,就保持着一种姿势,在轮椅上坐了整整五十年。)看了上面的资料,我们一起读读课题:生命生命。你有什么想说的吗?三、走进文本这节课我们就再次走进这三个小故事和杏林子对话,去感受生命。(一)抓“欲望”研读“飞蛾求生”的故事1、静心、用心、潜心地读读第二小节飞蛾求生的故事,看看你从哪些句子,词语中感受到飞蛾求生的欲望?2、交流:但它挣扎着,极力鼓动双翅,我感动一股生命的力量在我手中跃动,那样强烈!那样鲜明!“挣扎”为什么是这个词,你体会到了什么?(想自由、想挣脱我的手)读“极力”到了什么程度?表达不出,那读出来!一只小小的飞蛾,它在与怎样的力量抗争?只要我的手指稍一用力,它就不能动弹了。(飞蛾的生命力非常脆弱)引读:是的,如此脆弱的生命,但它(挣扎着,极力鼓动双翅,我感动一股生命的力量在手中跃动,那样强烈!那样鲜明!)如此处境,只要我的手指稍一用力,它就不能动弹了,但它孩子们,你知道飞蛾的寿命有多长吗?平均9天,为了这9天,但它与其他很多强大的生命相比,飞蛾是渺小的,但它最不愿放弃的就是生命,甚至到了最后一息,但它3、我们来设想一下:此时的飞蛾,可能在想什么?为什么有如此强烈的求生欲望?(我一定要活下去,生命只有一次。只要我有一口气,我就不能放弃生命。放了我吧!能多活一秒也是一秒,我一定要活下去!)4、是啊,飞蛾想尽一切办法想求生,那强烈的求生欲望让杏林子感动捏在自己手中的不是一只小小的飞蛾,而是一个不屈的(生命)5、飞蛾那种求生的欲望令我震惊,我忍不住放了它!同时也燃起了自己对生命的欲望!一只小小的飞蛾,教会了作者:(幻灯片:再次出示杏林子故事:杏林子说:我的病痛有五级之分:小痛、中痛、大痛、剧痛和狂痛。在我患病的五十年里,日日夜夜、分分秒秒、我都在经受着病痛地折磨,但我告诉自己:一定要活,一定要好好地活下去!) (二)抓“不屈”研读“瓜苗生长”事例1、用同样的方法去体会第二个故事,细细读一读:体会这段话有哪些句子和词语让你读懂了“不屈”?2、过了几天,竟然冒出一截小瓜苗。竟然:出乎意料,没料到。没想到香瓜子这么顽强。竟使它可以冲破坚硬的外壳,在没有阳光,没有泥土的砖缝中,不屈向上,茁壮成长,即使它仅仅只活了几天。我们知道植物生长一般需要阳光、土壤和合适的温度。可这粒香瓜子,那小小的种子竟使它(朗读:可以冲破坚硬的外壳,在没有阳光、没有泥土的砖缝中,不屈向上,茁壮成长,即使它仅仅只活了几天。)这真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读) 品味着这样的句子,它带给我们更多的是怎样的感觉?(惊喜、敬佩、赞叹通过朗读步步推进)3、那小小的种子里,包含着一种多么强的生命力啊!记得小时候,我读过一篇文章,什么力量最大?回答是种子。种子真的是力大无穷吗?不是的,孩子们,是它有着顽强的生命力,不屈的精神,这不得不令人佩服,令人肃然起敬?4、瓜苗不屈向上,茁壮成长,这一顽强的生命力感染着杏林子,影响着她的人生态度。让我们看看她的生活吧!(出示:图片)这是一双怎样的手?第三次出现杏林子的简介(杏林子:在写作过程中,她在腿上架着一块木板,颤颤巍巍地用两个指头夹着笔写字,每写一笔就像举重一样,要忍受巨大的痛苦,但就这样,她写出了几百万字,20多本励志书。她的作品一字一痛,一字一爱,迸发的力量比那些精致文学还要伟大珍贵。)看看你们自己的手!想说点什么吗?5、回味一下这段文字,我们一起来齐读前面二三两段:你觉得杏林子的生活与飞蛾,瓜苗有什么共同点?(学生交流)小结:是的,杏林子知道自己的生命像飞蛾一样脆弱,疾病会随时夺走她的生命,但她也知道,自己的生命像香瓜子一样顽强,哪怕仅仅只能活几天,也要顽强的活着。正因为生命不易,所以,杏林子对自己的生命格外的(珍惜),对身边的生命,哪怕是一只小小的飞蛾,一棵小小的瓜苗也心存(敬畏)。(三)抓“震撼”研读“心脏跳动”事例请一生朗读“心脏跳动”这一小节。1、闭上你的眼,听听心跳、体验“震憾”2、说说这段话中让你心灵震撼的句子。3、这就是我的生命,单单属于我的。(自豪、响亮、庄严)你好好使用你的生命了吗?4、我可以好好地使用它,也可以白白地糟蹋它。一切全由自己决定,我必须对自己负责。(你想怎么对自己的生命负责?)5、孩子们这一声声沉稳而有规律的跳动,是生命的象征。杏林子听着自己的心跳,她震撼了,感悟到:一定要对生命负责任。在生活中,生命对杏林子来说就这么简单吗?她还在告诉我们什么?自由读读课文最后一小节。四、走进杏林子,和作者对话。1、你读懂了什么?板书:生命有限 价值无限(杏林子:身残志坚的她,用笔耕耘着生命的光辉。在她的作品中处处流露对人、对社会的关爱之情,讴歌天地间种种的美,抒发她对生命的欣赏与喜悦,有着过人的毅力和爱心。她还创办了台湾最大、最有影响的残疾人组织“伊甸残障基金会”,为残障者的医疗、工作、教育、福利等做着不懈的努力,让自己的生命透出温暖的亮光。)孩子们,看着这些资料,你觉得对于杏林子来讲,生命的意义仅仅是活着吗?还有什么?全体起立,好好诵读最后一小节。五、在思考中提炼:聆听生命的拔节让我们再回到文章第一段提出的问题:(齐读:我常常想:生命是什么呢?)是啊,生命是什么呢?这个一开始我们回答不了的问题,现在能回答出来了吗?(交流)过渡:生命是什么呢?不同的人,不同的物,不同的事会告诉我们不同的答案。窗外杨柳依依,生命就是杨柳那嫩绿的枝条;听到黄鹂在枝头鸣叫,生命就是黄鹂那清脆的歌声。课堂上看到你们,生命就是孩子们如花的笑脸。在你的眼中,生命又是什么呢?打开你的记忆,把五彩的生活放进来吧,拿起笔,可以以生命是什么为题写一首诗,也可以写一段生命的感言 (学生写、交流)(预设:生命是蒲公英到处飞舞的重生;生命是高粱涨红了的笑脸;生命是稻子笑弯了的腰;生命是小草顽强生长的嫩芽;生命是茫茫沙漠里翠绿的灌木丛;生命是小蚂蚁寻找食物的身影;生命是鱼儿自由穿梭的活力;生命是展翅飞翔的大雁;生命是不毛之路勇敢前进的骆驼;生命是袋鼠妈妈温暖的口袋。生命是探险者勇往直前的勇气;生命是运动员顽强拼搏的超越;生命是杏林子永不放弃的信念;生命是我们心目中追求的生命之树;)生命无处不在,生命奔流不息! 下 课板书: 生命生命 飞蛾求生的欲望生命有限瓜苗生长的不屈 价值无限 心脏跳动的震撼 附送:2019-2020年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落花生教案附课堂教学实录教学目的:1.学会本课8个生字、正确读写“吩咐、茅亭、榨油、价钱、石榴、爱慕”等词语。2.分角色朗读,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3.理解“父亲”所说的话的深刻含义,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4.初步掌握分清文章的主次,加深对文章思想内容的理解,学习作者主次分明的表达方式。教学重点:理解“父亲”所说的话的深刻含义,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教学难点:如何把花生的品格与做人的道理联系起来进而悟出做人的道理。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简介作者。1.由谜语“根根胡须入泥沙,自造房屋自安家,地上开花不结果,地下结果不开花。”2出示花生的投影片,教师解题:花生又叫落花生,因为花生的花落了,子房柄就钻到士里长成花生荚,所以叫落花生。3简介作者:这篇课文的作者许地山是现代小说家、散文家。因为小时候父亲关于落花生的一番话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决心要像花生那样,做一个对别人有用的人,所以常用的笔名是“落华生”。那么,他的父亲关于花生谈了些什么,是怎样谈的呢?我们来看课文。二、理清段落,概括段意。1在理解生字、新词的基础上,默读课文。联系课文加强对生字、新词的记忆与理解。2.听读课文,学生思考:课文为什么以“落花生”为题,围绕题目写了哪些内容。3给课文划分段落,概括段落大意。第一段(第1自然段)写种花生、收花生。第二段(第2自然段)写母亲提议过一个收获节,并为过收获节做了准备。第三段(第3自然段到最后)写吃花生时的议论。三、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课文的思想内容。四、作业。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课文为什么以“落花生”为题,围绕题目写了哪些内容。二、学习重点,理解话语,明白道理1默读第三段,思考:一家人是怎样议论花生的好处的? 把三姐妹说的花生的好处用上关联词说上一句话。2.兄妹们所说的花生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父亲指出的却是花生常常被人忽视的一个特点。父亲对花生作了几次议论?几次议论有什么不同?(1)读一读第一处议论,你是怎样理解这段话的,学习小组讨论。(2)你是怎样理解这段话的?四人小组讨论。(3)学生交流。适时理解:A花生好,桃子、石榴、苹果不好。B凡是埋在地里的东西都是好的,高高挂在枝头的东西都是不好的。C花生和桃子、石榴、苹果果实最大的区别是什么?D父亲认为桃子、石榴、苹果相比,花生最可贵的一点是什么?你能用一个简单的词来概括吗?(板书:藏而不露)(4)让我们带着赞美的语气来读读父亲的话。(5)父亲向我们讲花生藏而不露的品质是为了什么?出示父亲的第二句话。“所以,你们要像花生,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不是外表好看而没有实用的东西。父亲的话是不是说不需要外表美?(父亲强调的是人要实用,要有内在的美。)父亲的话我们明白了吗?出示“我”的话: “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了。” 理解“体面”、“讲体面”“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是怎样的人。(6)你对作者的话理解了吗?什么叫有用的人?什么叫只讲外表体面而对人没有好处的人?结合实际,举例说明。三、落花生一文借物喻理,包含了深刻的做人道理。但这些道理的领悟要得法地引导,从而使学生大胆思维,各抒己见。四、提供辩题练口才1在现代社会,你想做落花生那样的人,还是想做苹果那样的人?为什么?请各小组讨论,各抒己见,实话实说。2在充分辩议的基础上完成练习。 以“我要做那样的人”为题写一二段话,要求实话实说,有真情实感。人教版第八册落花生教学实录教学目的:1、学会本课8个生字、正确读写“吩咐、茅亭、榨油、价钱、石榴、爱慕”等词语。2、分角色朗读,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3、理解“父亲”所说的话的深刻含义,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4、学习作者主次分明、借物喻理的表达方式。教学重点:理解“父亲”所说的话的深刻含义,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教学难点:如何把花生的品格与做人的道理联系起来进而悟出做人的道理。课堂实录师:同学们,喜欢猜谜语吗?生:喜欢。师:现在,老师说个谜语,看看谁能猜出它是哪种植物?“根根胡须入泥沙,自造房屋自安家,地上开花不结果,地下结果不开花。”生:花生师:(出示花生的投影片)花生又叫落花生,因为花生的花落了,子房柄就钻到士里长成花生荚,所以叫落花生。这篇课文的作者许地山是现代小说家、散文家。因为小时候父亲关于落花生的一番话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决心要像花生那样,做一个对别人有用的人,所以常用的笔名是“落华生”。那么,他的父亲关于花生谈了些什么,是怎样谈的呢?我们来看课文。师:(板书:19落花生)生:齐读课题。评析:陶行知说:“创造始于问题”,问题是思维的起点,兴趣是求知的动力。教者引用猜谜语,营造和谐的氛围,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师:自由选择你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思考课文围绕题目写了哪些内容?生:全文写了种花生、收花生、尝花生、议花生,师:板书:种花生收花生尝花生议花生师:一家人是怎样议论花生的好处的?生:姐姐说它味美;生:哥哥说可以榨油,“我”说便宜,大家都喜欢吃。生:父亲说花生最可贵的是它的果实理在地里。师:兄妹们所说的花生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而父亲指出的却是花生常常被人忽视的一个特点。父亲对花生作了几次议论?几次议论有什么不同?生:两次。第一次把花生与桃子、石榴、苹果作比较;第二次告诉我们做人的道理。师:板书:花生桃子、石榴、苹果师:齐读父亲的第一次议论。思考:父亲是怎样通过比较说明花生可贵之处的?生:父亲认为桃子、石榴、苹果高高地挂在枝头,炫耀自己,而花生却埋在地里。师:回答得真好。该抓住哪些关键词语来突出花生的可贵之处?生:我认为应该抓住“埋在地里”“鲜红嫩绿”“高高地挂在枝头上”这些关键词语;生:我认为还应该抓住“矮矮地长在地上”。师:板书:埋在地里、高高地挂在枝上师:谁愿意来读一读?生:抽一生读师:你认为他读得怎样?生:我认为他抓住了关键词语来读。生:我认为他读得很有感情,读得很流畅。生:他读出了桃子、石榴、苹果那种炫耀自己的语气。生:(齐声说)想。师:好,让我们一起来有感情的朗读。生:有感情的朗读。评析:读,是语文实践活动中最重要的一环。教者在教学活动中,不但做到了在做上教,还做到了学生在做上学。让学生抓住关键词去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品味,在读中生情,在读中培养语感。师:桃子、石榴、苹果鲜红嫩绿,惹人喜爱,而花生却将成熟的果实理进泥土,等待人们来挖掘,来利用。由此,你体会到花生可贵的品质是什么?生:我体会到花生默默奉献的精神;生:我体会到花生无私奉献的精神;生:我体会到花生不求名利,朴实无华的精神;师:父亲借花生来教育孩子们做什么样的人?用勾划出来。谁来读读父亲的第二次议论?生:一生读。生:父亲借花生教育孩子做一个对别人有用的人;生:父亲借花生教育孩子做一个不求名利、默默奉献的人;师:作者“我”怎样理解父亲的话?在文中用勾划出来生:“我”认为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师:你怎样理解作者的话?结合实际,举例说明。生:有些人,你看他仪表堂堂,可是他却没有什么本事;生:有一次,我在街上看见一位非常漂亮的阿姨,边走边吃香蕉,吃完香蕉就把皮扔在大街上,如果把过路的老大爷、老奶奶摔到了,怎么办?生:有些人,虽然长得很丑,可是他很乐于助人。生:我的邻居是个清洁工,他每天天没亮就开始打扫卫生,我觉得他就是一个有用的人。师:其实,我们的身边像那位普通的清洁工一样,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默默奉献的人有很多,他们就是落花生那样的人。师:在我们身边有没有像落花生那样的人呢?举例说明。生:有,老师为了学生在工作上默默奉献生:清洁工,为了一方的清洁,宁愿牺牲自己的青春。生:蜡烛是伟大的,牺牲了自己的身体给我们带来光明。生:春蚕,为了让人们穿上华丽的衣裳,到死都还在吐丝。生:太阳,因为你无私地奉献光和热,所以大地才一片生机昂然、万紫千红。师:大家说得真棒,在我们的身边像落花生那样的人和事很多很多,只要你做一个有心人。评析:新课程标准中指出:教学要贴近学生生活实际。陶行知先生也说:“生活就是教育,在生活里找教育,为生活而教育。”教者善于启发、诱导,在语文和生活之间架起一座彩虹,让语文走向生活,让生活走向语文。师:这篇课文,从种花生到收花生、尝花生,经历了多少时间,在课文中占了多少篇幅?从尝花生到议花生,经历了多少时间,在课文中占了多少篇幅?作者为什么这样安排?生:作者这样安排的目的是为了强调我们应该做像落花生那样的人;生:课文重点写议花生,目的在于告诉我们做人的道理。师:这篇课文的重点是议花生,父亲的议论是着重写的,这样可以突出文章的中心,其它内容略写,但它为文章的主要内容起说明交待的作用,不能不写。我们在写作时也要确定重点,做到重点突出,主次分明。师:这篇课文借写花生,告诉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这种写法就叫“借物喻理”。在我们的周围也有许多事物能给我们以启迪,让我们懂得深刻的道理。如:粉笔这个平平常常、普普通通的小东西,为了让同学们获得知识,不惜牺牲自己;蜡烛,照亮了别人而毁灭了自己我们在写作时可以学习本课“借物喻理”的写法。评析: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说:“先生的职责不在于教,而在于教学生学。”教学有法,贵在授法。教者充分得挖掘了教材的内涵,巧妙地把课文的阅读与写作的指导有机地结合起来了,让阅读更好地为写作服务。师:学了这篇课文,你想说点什么?把你的想法写下来,在小组内交流。师:谁愿意毛遂自荐?生:我想说:“我要向花生学习”。生:做人不能光看外表,要看他是否有用;生:不是有一句名言:“用珠宝装扮自己,不如用知识装扮自己”,我觉得说得真好。生:我又学会了重点突出、主次分明和借物喻理两种写作方法,我想我的作文能力会更好。生:我认为父亲的话有些不对,桃子、石榴、苹果高高地挂在枝头,并不是炫耀自己,而是它们的生长特点。生:老师,你不是说现在的社会是竞争的时代,它需要敢于展示自己才华的人吗?难道像桃子、石榴、苹果敢于展示自己才华,错了吗?师:你们提得真好,的确现在的社会需要敢于展示自己才华的人,桃子、石榴、苹果高高地挂在枝头,并不是炫耀自己,而是它们的生长特点。但父亲为什么要这样说呢?这里父亲只是打个比喻,作个对比,诣在强调花生默默奉献的精神。当然,任何比喻都是跛脚的。师:现在的社会既需要像落花生那样的默默奉献的人,更需要像桃子、石榴、苹果一样敢于展示自己才华的人。评析:新课程标准中倡导教学要个性化和个性化教学,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尊重学生人格,张扬学生个性。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并敢于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尊重学生的主体感受,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充分感受,深刻领悟,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