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2课时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sh****n 文档编号:5593847 上传时间:2020-02-02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7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2课时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9-2020年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2课时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9-2020年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2课时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2课时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课文讲述了波兰被外国占领,音乐家肖邦流落异乡不忘亡国之恨弥留之际请求把心脏带回祖国的故事,表达了他对祖国强烈的爱。全文共6个自然段,可分为4段。第一段为第一自然希,写波兰被欧洲列强瓜分,肖邦不得不离开自己的祖国。第二自然段,写肖邦带祖国的泥土,告别了亲人。第三段为第三、四自然段,写肖邦日夜思念祖国,将一腔热血化成音符,忘我地进行音乐创作。第四段为第五六自然段,写肖邦弥之际请求把心脏带回祖国,在异乡与世长辞。“我的心脏带回祖国!”肖邦弥留之际的请求,是灵魂深处的呐喊,是爱国情怀极至的表现。这是贯穿全文的情感主线。抓住这一主线,因文悟道以取得语言文字的训练和情感陶冶相结合的效果。二、学情分析:读课文画出生字,边认字边读课言语,注意读准字音:读课文画出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或不理解的词语,联系上下文或借助字典理解词语的意思:检查字词自学情况,互解疑难:指名试读课文,回答析题时的问题:按自然段读课文,给课文分段,说说各段的大意。三、教学要求: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学会本课生字,绿线中的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通过具体语言材料感知并体会肖邦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凭借课文的具体语言材料读懂课文内容,了解郑成功收复台湾、建设台湾的历史功绩,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四、教学重难点:凭借课文的具体语言材料读懂课文内容,了解郑成功收复台湾、建设台湾的历史功绩,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五、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要求: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学会本课生字,绿线中的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通过具体语言材料感知并体会肖邦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你了解哪些音乐家?(聂耳、冼星海等)今天,我们学习一篇写一位外国音乐家故事的课文。(板书: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从这课题你看出了什么?还有什么疑问吗?(“我”不在祖国,但十分思念、热爱祖国,不然怎么要将心脏带回祖国呢?“我”是谁?“我”怎么会离开自己祖国的?“我”为什么不能回到祖国?“我”是在什么情况下说这话的?)二、初读指导。1.自由读课文,要求:(1)画出生字,边认字边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2)画出生字词及不理解的词语,借助字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意思。2.检查自读情况。(1)读生字词,相机正音。深渊雾霭呐喊盛满疾驰蜡烛维斯瓦河消逝催人奋起肺结核病(2)指名试读课文,看是否流利,了解部分词语掌握情况。雾霭:雾气。疾驰:马车奔驰。催人奋起:叫人赶快行动。呐喊:大声喊叫助威。亡国:国家灭亡。消逝:消失。肺结核病:慢性传染病,通称肺病。3.默读课文,思考揭题时提出的问题答案各在文中哪一部分。 4.指导分段。教学后记第二课时教学要求:1.凭借课文的具体语言材料读懂课文内容,了解郑成功收复台湾、建设台湾的历史功绩,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2.仿写第五小节。教学过程: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读了课文第一段,你知道了什么? 板书: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 不得不离开 肖邦 波兰指名读第一段。过渡:既然是不得不离开祖国,那么离别的情景肯定是令人难忘的。二、继续精读训练。1、学习第二段。(1)默读第二段,弄清文中写了告别的哪几个场景。(2)交流:咏唱送别曲;老师的叮嘱;赠送银杯。(3)自由读对这三个场景的描写,看看哪儿特别感动你,为什么。(4)交流并指导朗读。埃斯内尔和同学们在肖邦怀着凄凉而又悲愤的心情离开首都华沙来为他送行,肖邦事先并不知道,这从“突然”一词可以看出,而且送别曲即使你远在他乡是老师“特地”为他谱写的。请想象师生咏唱送别曲时,是怎样的神情。指名读有关语句,体会深厚的师生之情。埃斯内尔“紧紧地”握住肖邦的手,他说的话“无论都不要啊”是何等恳切!想象埃斯内尔此时的激动心情。自由读、男生读,体会老师语气之恳切。老师把祖国的泥土作为“特殊的礼物”送给肖邦,使他激动万分,实在感人。出示:埃斯内尔又捧过一只闪闪发光的银杯,深情地对肖邦说;“这里装的是祖国波兰的泥土,它是我们送给你的特殊礼物,请收下吧!”思考:埃斯内尔为什么把泥土作为“特殊礼物”送给肖邦?(提示:联系前面老师说的话思考)(老师要肖邦走到哪儿都不要忘了灾难深重的和处在水深火热中的人民)朗读体会埃斯内尔的深情。此时此刻,此情此景,肖邦怎能不激动呢?指名读有关语句。(5)朗读全段,体会师生之间真挚深厚的情感。(6)过渡:肖邦带着祖国的泥土,告别了亲人,离开了他深爱着的家园,上路了。2.学习第三段。(1)指名读第3自然段,出示:悲愤欲绝(读)查字典,解释“绝”:气息中止。说说词语的意思:悲痛愤怒到了极点。(2)引读:什么消息令肖邦悲愤欲绝?肖邦是怎样做的?(3)想象波兰人民起义失败,一个个倒在敌人枪口下的情景和波兰人民听到革命进行曲,振奋精神,重新拿起武器抗争的情景。(4)从肖邦的举动中你感受到了什么?(炽热的爱国情感,身在国外,心系祖国。)(5)默读第4自然段,思考写了什么。(6)交流。理解“彻夜”。(通宵,整夜)比较:他勉励自己要工作、工作、再工作。他勉励自己要工作、工作,再工作。朗读体会肖邦忘我工作的精神。自由读、指名读。(7)思考:他为什么要这么做?交流,出示:肖邦日夜思考着祖国。他把亡国的痛苦和对祖国前途的忧虑,全部倾注在自己的音乐创作之中。朗读体会肖邦思念祖国的情怀。重读带点的词。(8)引读:所以,“他时间可是他”看插图,肖邦就是这样夜以继日地在钢琴前工作、工作。思乡情,亡国恨,随着琴声从他的作品里流淌出来。因此,这个时候,肖邦无论在钢琴演奏还是在音乐创作方面,都取得了惊人的成就。(9)小结:这一段写什么?(肖邦日夜思念祖国,将一腔势血化成音符,忘我地进行音乐创作。)三、试背第二段。想想如何记忆同桌互背,指名背。小结:背诵也要讲究方法,方法得当,事半功倍。教学后记:附送:2019-2020年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生命的林子2课时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课讲述了玄奘在方丈的开导下,放弃了去偏僻小寺的想法,决心在法门填充潜心苦修的事,引发出一个想要成才的人是不能远离社会这个群体的,就像一棵大树,不能远离森林的哲理。全文共11个自然段,可分为三段。第一段(13),讲玄奘决意辞别师父,离开法门寺,准备到偏僻冷落的深山小寺去阅读经卷。第二段(49),讲方丈启发诱导玄奘顿悟,表示要留在法门寺。第三段(1011),点出从玄奘的对话部分是课文的主体,因此读好这些对话并理解其深刻内涵是教学的重点。二、学情分析第三段是全文事件的总结。这一段的重点是要让学生联系整篇课文去理解课文最后一句话,使学生回顾全文,把握课文的深信内涵,领悟本文所要阐明的哲理。三、教学要求: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理清课文层次。四、教学重难点:五、课时安排: 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习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3.理清课文层次。教学过程:一、简介玄奘,引入课题1.由学生根据自己了解的玄奘进行介绍,教师在引导中区别作为历史人物的玄奘与文学名著西游记中的玄奘的不同,抓住玄奘的主要经历和贡献来介绍。2.传说玄奘的成才还和一片树林有关,板书课题生命的林子,正是那片林子里的一次谈话,改变了他一生的命运,我们一起来读课题。3、说对题目的理解。二、初读课文 整体感知1.默读课文,圈点勾画。思考生命的林子主要写了什么内容?2.检查生字词。读准字音玄奘 剃发 酬谢 偏僻 薪柴 秀颀 栋梁喧喧嚷嚷 郁郁葱葱 鹤立鸡群 晨钟暮鼓注意字音。“玄、薪”都是前鼻音;“酬、嚷”都是翘舌音;“剃、僻、郁、鹤”的韵母都是读第四声。指名读课文。概括课文重要内容。 想一想,这一课主要写了什么?(玄奘因为在名满天下的法门寺不能成名而苦恼,想离开法门寺去偏僻冷落的小寺修行。方丈以树木成材为喻告诉他应该在社会群体中才能成才的道理。玄奘下决心潜心苦修,终于成为一代名僧。)相机板书;玄奘:无法成名 方丈 潜心苦修决意离开 以林为喻 劝导点拨 终成名僧三、再读课文,理解感悟1.学习1-3自然段理解玄奘为什么要辞行。法门寺是一座怎样的寺庙?玄奘当时为什么要离开法门寺?快速阅读1-3自然段,画出关键词说说。理解名寺之“名”:香火鼎盛、晨钟暮鼓、香客如流理解玄奘之“难”:静思养神、潜心修身、青灯黄卷、苦苦习经想成才,应酬太烦,谈经论道远不如人难成才。理解劝说之“对”:名满天下、水深龙多、出人头地难;偏僻小寺、阅经读卷,才华很快显露。理解辞行之“决”:想了很久,觉得很对,打点经卷、包裹求成心切,决意辞别。点拨:这是一种普遍的心理,很多人认为宁可做蛇头不做龙尾,宁可做鸡头不做凤尾,正是由于有这样的心理,玄奘才拿定主意要离开。2.自由读1-3段,感悟玄奘辞行之决。四、总结五、布置作业1、抄写词语2、熟读课文教学后记“你能说说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吗?“这些问题给学生的思考和表达留下了较大的空间。在这样的调控之中,文本的内在逻辑与学生的阅读心得就会得到相互统一。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导读感悟老方丈借喻说理诱导弟子的话语。2、从玄奘没去偏僻小寺,而是在法门寺潜心苦修,成为一代名僧的故事中悟出一个想要成才的人不能远离社会这个群体的道理。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齐读课题2、法门寺后面有一片林子,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思考:这是一座怎样的林子?林子里的树怎样呢?二、阅读感悟1、思考:这是一座怎样的林子?林子里的树怎样呢?学生快速浏览课文交流教师相机板书:林子 郁郁葱葱出示投影林子:郁郁葱葱 莽莽苍苍 遮天蔽日 秀颀 挺拔 修长 挺直你能用上这些词语描述一下这座林子吗?对呀,这些词一放到句子中就有了生命力,这就是法门寺后面的那座林子,那里是树秀颀、挺拔、修长、挺直。齐读这些词语。2、方丈为什么要带玄奘去看这片林子呢?法门寺又是一座怎样的寺庙?快速浏览1-3自然段。交流相机板书:法门寺 水深龙多(同学们读书很有水平,一读就能抓住文中关键词语。)出示投影 法门寺 香火鼎盛 名满天下 水深龙多 高僧济济 晨钟暮鼓 香客如流法门寺为什么能成为名满天下、香客如流的名寺呢?理解“水深龙多”法门寺因水深而龙多,反之因龙多而水深。就是这样一座水深龙多的名寺,玄奘却要离开,为什么?想出人头地,但又怕在这里显露不出他的才华,方丈很明白玄奘的意思,于是寒暄了几句就带他来到了林子。3、法门寺和林子到底有什么关系呢?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应该每一位同学都能找到答案,你能用自己的话告诉我法门寺和林子的关系吗?你肯定知道!法门寺就是林子,林子就是法门寺4、方丈带玄奘到这里来到底要干什么?投影出示第八段,把这段话大声读出来,感受方丈对玄奘说这段话的深刻用意。哪位同学能像方丈一样郑重地读一遍?方丈的每一个字、每一句话重重地撞击着玄奘的内心,谁再来读一读?老师范读 自读感悟 再请同学来读一读 齐读5、同学们,同是一棵树,有的能成为栋梁,有的成为薪柴,这是为什么?栋梁 生活在群体里 薪柴 鹤立鸡群 缺少竞争 相机板书:群体 竞争哪位同学能说得更简洁些?想成为栋梁不能远离群体,即使你鹤立鸡群也有可能成为薪柴,关键是看你生活在一个怎样的群体里。方丈带着玄奘看树时,先看到的是乱枝纵横,就因为它远离群体。从方丈的话中,玄奘明白了什么?,你又感悟出什么?9-11投影出示最后一段。齐读 玄奘悟到了流在法门寺潜心研读,最后成为名僧。6、再浏览课文,也许你还能悟到很多,同学们浏览。烛火和太阳到底有什么区别?烛火燃烧自己照亮别人,就是一种奉献,太阳,光芒万丈,普度众生,更是一种奉献。投影出示:“思忖”同学们你们想做烛火还是太阳?你们有志向很好,玄奘也想做太阳,历史告诉我们,玄奘确实成了普度众生的高僧。7、出示玄奘资料8、文章学到这里,请同学们再读题目,同学们在第一课都提到了这样的问题:“为什么把这座林子叫做生命的林子?”现在理解了吗?9、文章学完了,玄奘的确留了下来,他又遇到了曾经劝他离开法门寺的人续写续写交流:我不能离开这个群体,不能孤芳自赏,我要留下了,这时玄奘很坚决地多这个人说。三、布置作业1、完成补充习题2、写日记谈谈自己的收获板书设计:10、生命的林子林 子 郁郁葱葱 群体法门寺 水深龙多 竞争教学后记:教学中的文本细读,并非要对课文进行逐字、逐词、逐句的分析和讲解,而应该以学生自己的心灵为触角去探索课文的内容,与课文进行心灵的碰撞和交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