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分数除法8课时详细精品教案设计.doc

上传人:sh****n 文档编号:5588273 上传时间:2020-02-02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1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分数除法8课时详细精品教案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2019-2020年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分数除法8课时详细精品教案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2019-2020年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分数除法8课时详细精品教案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分数除法8课时详细精品教案设计教学内容:教材第55页例1,练习十一第14题教学目标:知识技能:引导学生根据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理解:把一个分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用除法计算的算理。过程方法:使学生经历探究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过程,掌握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情感态度:提高学生主动探索,发现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掌握计算法则。难点:理解认识分数除法的意义。教学资源:1.小黑板2.挂图教学方法:讲解法,小组合作法、自主探究课 型:新授课授课时间:xx-10教学过程:一、教学例11、出示例题,让学生读题,理解题目意思。2、提问:量杯里有 升果汁,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喝,怎样列式?为什么?(板书 2)3、学生讨论: 2可以怎样计算?为什么可以这样算?4、让学生交流想法:(1)把4个单位一平均分成2分,用分子42,分母还是5。引导学生用图示法表示出这样算的算理。(2)升平均分成2份,求每份是多少,是求升的是多少,所以 2就可以用,结果是。谁能再说一说, 除以2为什么可以用来计算?是2的什么数?(倒数)二、教学“试一试”。(1)提问:如果升果汁平均分给3个小朋友喝,每人喝多少升?怎样列式?(板书:3)(2)3怎么计算呢?能不能直接用分子除以整数算出得数?为什么?可以怎么算?三、总结方法。提问:你觉得分数除以整数,可以怎么算?怎样算比较方便?四、练习1.做练一练第1题。 引导学生根据分数的意义进行操作,并根据操作过程写出得数。(2) 做练一练第2题。练习后问:分数除以整数,可以转化成分数乘法来计算,用这个分数与谁相乘?(3)做练一练第3题。各自练习后,指名说一说,每一题是怎么想怎么算的。(4)做练习十一第2题。提问:每组题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计算时有什么不同?五、小结这节课学习了哪些内容?分数除以整数怎样算?在什么情况下,可以用分数的分子直接除以整数?六、作业练习十一第1、3、4题。板书设计: 分数除以整数例题量杯里有 升果汁,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喝,怎样列式?为什么?(2)第二课时 整数除以分数教学内容:教材第5657页例2、例3,练习十一第58题教学目标:知识技能:使学生经历探索整数除以分数计算方法的过程,理解并掌握整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整数除以分数的试题。过程方法:使学生在探索整数除以分数计算方法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情感态度:进一步感受数学学习的挑战性,体验成功的乐趣,培养学好数学的自信心。教学重点:掌握整数除以分数的算理,并能正确运用。难点:掌握整数除以分数的算理,并能正确运用。教学方法:讲解法,小组合作法、自主探究课 型:新授课授课时间:xx-10教学资源:小黑板,挂图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口算:3 4 6 22.揭题:整数除以分数。二、教学例21.提问:幼儿园李老师把4个同样大小的橙子分给小朋友,如果每人吃2个,可以分给几个小朋友?指名读题,并要求口头列式。追问:为什么用42来计算?明确:要求分给几个人,就是把4个橙子按每2个一份进行平均分,看能分成几份。继续提问:如果每人吃1个,可以分给几个小朋友?学生各自列式计算,指名说说列式的依据。2.出示第(2)题,指名读题,口头列式。 追问:解答这个问题,为什么也是用除法计算?明确:要求可以分给几个人,就是把4个橙子按每个分一份,看能分成几份。谈话:请大家观察这道算式,它和上节课学习的除法算式有什么不同?学生回答后揭题:整数除以分数 3、出示挂图,请根据图的意思想一想:可以怎样计算4?先让学生分组讨论,再组织全班交流:把4个橙子每个分成一份,可分成几份?4是几? 板书:442看到这个等式,你能想到什么?4、出示第(3)题。 (1)学生读题,列式。 (2)你能在图中分一分,再想出计算结果吗?让学生操作后明确:412 416 (3)出示:44( ) 44( ) 提问:从这两个式子中,你又想到了什么?三、教学例3 1.出示题目,让学生读题列式。 2.请根据每米剪一段,在图上分一分,看看结果是多少。3.想一想:4可以怎么算,为什么?4.归纳和总结:想一想,整数除以分数可以怎么算? 先在小组中说一说,再全班交流。四、练习 1.做“练一连”第1题。先让学生各自在书上独立填写,再指名交流。 2. 做“练一连”第2题。 各自练习,并指名板演,练习后评议交流。 提醒学生:把分数除法转化成分数乘法后,能约分的可以先约分,再计算。 3.做练习十一第5题。 先让学生看图想商是几,再计算。比较看图得出的结果与计算得出的结果是否一致。 4.做练习十一第7题。 先计算,再比较:每组中上、下两题有什么联系?五、作业:练习十一第6题和第8题。六、全课总结:这节课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板书设计: 分数除以整数例2:幼儿园李老师把4个同样大小的橙子分给小朋友,如果每人吃2个,可以分给几个小朋友?如果每人吃个,可以分给几个小朋友?442第三课时 分数除以分数教学内容:教材第58页例4,练习十一第914题教学目标:知识技能:使学生经历探索分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的过程,理解并掌握分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分数除以分数的试题。过程方法:使学生在探索分数除以分数计算方法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情感态度:培养学生分析、推理和归纳、总结等思维能力。教学重点:理解分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难点:能总结、归纳出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教学方法:讲解法,小组合作法、自主探究课 型:新授课授课时间:xx-10-教学过程:一、教学例41、出示例4,学生读题,列式。提问:这是已知什么,要求什么?用什么方法计算?追问:为什么用除法计算?怎样列式?板书:9/103/10 2、引导探索:分数除以整数怎么算呢? (1)请大家画图探索一下9/103/10得多少?各自在书上的长方形里分一分,画一画。(2)指名到黑板上画一画,使大家清楚地看出是3瓶。 (3)讨论:分数除以整数,能不能用被除数乘除数的倒数来计算呢? 板书:9/1010/3 请大家计算一下它的积,看得数与我们画图的结果是不是一样?(一样) 得数相同,你能猜想到什么?板书:9/103/10 9/1010/3 3、练习,验证猜想 完成练一练第1题:先再长方形中涂色表示3/5,看看3/5里有几个1/5,有几个3/10,再计算。 你发现了什么? 4、概括方法 联系前面学习的分数除以整数和整数除以分数的计算,你能说出分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吗? 根据学生的讨论,板书:甲乙甲1/乙(乙0) 二、练习 1、做“练一练”第2题。 各自练习,并指名板演,练习后评议交流。 2、完成练习十一第10题。 各自独立完成,并指名板演,练习后评议交流。3、讨论练习十一第11题。 独立计算后,引导比较,启发思考:什么情况下,除得商比被除数小?什么情况下,除得的商比被除数大? 4、讨论练习十一第12题:不计算,用发现的规律直接判断左边的式子和右边数的大小。 各自判断后指名交流:你是怎么想的?三、总结通过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四、作业:练习十一第9、13、14题。板书设计: 分数除以分数教学例4 学生读题,列式。9/103/10 第四课时 除法简单应用题(1) 教学内容:教材第62页的例5及相应的“试一试”、“练一练”,练习十二第13题教学目标:知识技能:使学生联系对“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已有认识,学会列方程解答“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简单实际问题。过程方法:进一步体会分数乘、除法的内在联系,加深对分数表示的数量关系的理解。情感态度:使学生在探索解决问题方法的过程中,进一步培养独立思考、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自觉检验等学习习惯,获得一些成功的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教学重点难点:学会列方程解答“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简单实际问题。教学方法:讲解法,小组合作法、自主探究课 型:新授课授课时间:xx-10教学资源:挂图,小黑板教学过程:一、导入1、出示例5中两瓶果汁图,估计一下,大、小两瓶果汁之间有什么关系?出示:小瓶的果汁是大瓶的。这句话表示什么?你能说出等量关系式吗?板书:大瓶里的果汁小瓶里的果汁如果大瓶里的果汁是900毫升,怎么求小瓶果汁里的果汁? 自己算算看。如果知道小瓶里的果汁,怎么求大瓶中的果汁呢?2、揭示课题: 简单的分数除法应用题二、教学例51、出示例5,学生读题。提问: 你想怎么解决这个问题?2、讨论交流:你是怎么想、怎么算的? (1)用除法计算。 600 引导讨论:为什么可以用除法计算?依据是什么? (2)用方程解答。讨论:用方程解答是怎么想的,依据是什么?解:设大瓶里有果汁升。 600让学生在教材中完成解方程的过程,并指名板演。3、引导检验:900是不是原方程的解呢,怎么检验?交流检验的方法。4、教学“试一试”(1)出示题目,让学生读题理解题目意思。(2)讨论:这里中的两个分数分别表示什么意思? 这题中的数量关系式是什么?板书:一盒牛奶的升数喝了的升数(3)这题可以怎么解答,自己独立完成,并指名板演。(4)交流:你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4、小结。三、练习1、做“练一练”。各自独立解答后,进行交流汇报。提倡学生用两种方法进行解答。2、做练习十二第1题。(1)读题,画出题目中的关键句。(2)让学生说一说“一桶油用去”和“黑兔是白兔的”各表示什么意思?(3)引导学生说出并在书上写出数量关系式。(4)独立解答,并指名板演。(5)集体评议并校正。3、小结解题策略。四、作业:练习十二第2、3题。板书设计: 除法简单应用题(1) 大瓶里的果汁小瓶里的果汁 解:设大瓶里有果汁升。 600 X900 一盒牛奶的升数喝了的升数 第五课时 分数除法应用题(2) 教学内容:完成练习十二第48题教学目标:知识技能:沟通分数除法与乘法应用题之间的关系,进一步掌握分数应用题的数量关系。过程方法: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进一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进一步培养独立思考、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自觉检验等学习习惯,获得一些成功的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教学重点难点:能熟练地列方程解答“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简单实际问题。教学方法:讲解法,小组合作法、自主探究课 型:新授课授课时间:xx-10教学资源:挂图,小黑板教学过程:一、基本练习1、口算。 2、分析数量关系(1)出示,在小组里说说数量之间的关系。男生的人数是女生的 一桶油,用去了 (2)汇报交流,师板书数量关系式。男生的人数女生的人数讨论:如果知道男生的人数,怎么求女生的人数? 如果知道女生的人数,怎么求男生的人数?方法同上。二、综合练习 1、做练习十二第5题。 画出题目中的关键句,并说出数量关系。 根据数量关系说一说,这题是已知什么求什么,怎么解答?各自解答,并指名板演。 2、做练习十二第6题。 10小时行了全程的,表示什么意思? 提醒:10小时行的时间相当于全程所需时间的。 说出数量关系式,并列式解答。 3、分析练习十二第7题。(1)这两题的关键句分别是什么,在书上画出来。(2)在小组中说出数量关系式。(3)比较,这两题有什么不一样?三、作业:练习十二第7、8题。板书设计:1.口算。 2.出示,在小组里说说数量之间的关系。男生的人数是女生的 一桶油,用去了 第六课时分数连除和乘除混合 教学内容:教材第63页的例6及相应的“试一试”、“练一练”,练习十二第912题教学目标:知识技能:结合生活中具体的情景使学生经历探索分数乘除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的过程。过程方法:能正确解答分数连除或分数乘除混合运算的试题。情感态度: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进一步培养独立思考、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自觉检验等学习习惯,获得一些成功的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教学重点难点:学会列方程解答“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简单实际问题。教学方法:讲解法,小组合作法、自主探究课 型:新授课授课时间:xx-10教学资源:挂图,小黑板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用方程解答简单的分数除法应用题,这节课我们学习分数连除和乘除混合运算。(揭示课题)二、教学例6 1.出示例6中的三个条件,引导理解题目意思。(1)读题理解题目意思。 (2)从题目中我们可以知道哪些信息?这些信息之间有什么关系?通过信息的组合,我们又可以获得什么新的信息? 2.讨论解决问题的策略。(1)添加要解决的问题:3盒果汁可以倒多少杯? (2)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自己先想一想,看能不能把结果算出来。 (3)交流:你是怎么想的?先算的是什么? 如果先求3盒一共有多少升,怎么想?怎么算? 板书:(升) 8(杯) 如果先求一盒能装几杯呢? 板书:(杯) 38(杯)3.这题如果列综合算式怎么列?(1)各自尝试列式。(2)指名汇报,根据学生的汇报板书:3 3让学生在书上完成计算,并指名板演。4.教学“试一试”。(1)出示:,这题是分数连除,怎么算?(2)学生在书上独立计算后讨论算法,师板书计算过程。( )( )( )5.讨论:分数连除或乘除混合运算可以怎么计算?(1)在小组中说一说。(2)全班交流。明确:计算分数连除或乘除混合运算时,先要把其中的除法转化为乘法,再按照分数连乘的方法进行计算。三、练习 1.做“练一练”:计算。 各自练习,并指名板演,然后评议矫正。 出示题目,比一比,看谁解得又对又快。2.讨论练习十二第1011题中的数量关系。 (1)画出各题中的关键句。 (2)说说每题中关键句中的分数是什么意思,并说出数量关系式。 (3)完成练习十二第12题。各自练习后,将计算的结果填在书上。 交流:你是分别根据什么计算出各个洲的面积的?四、作业 练习十二第9、10、11题。板书: 分数连除和乘除混合教学例6 如果先求3盒一共有多少升,怎么想?怎么算? (升) 8(杯) 如果先求一盒能装几杯呢? (杯) 38(杯)第七课时整理与练习(1)教学内容:指导学生进行“回顾与整理”,完成“练习与应用”第17题教学目标:知识技能:帮助学生明晰本单元的学习内容,体验自己的学习收获,建立合理的认知结构。过程方法: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沟通分数除法与乘法的关系,形成响相应的计算技能。情感态度:通过练习,提高列方程解答“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培养独立思考、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自觉检验等学习习惯,获得一些成功的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教学重点难点:明晰本单元的学习内容,建立合理的认知结构。教学方法:讲解法,小组合作法、自主探究课 型:新授课授课时间:xx-10教学资源:挂图,小黑板教学过程:一、回顾与整理1.回顾:这个单元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2.小组讨论:(1)怎样计算分数除法?(2)列方程解有关分数的实际问题时是怎样分析数量关系的?举例说一说。二、基本练习1.直接写得数。(1)各自在书上完成,完成后校对。(2)将做错的展示在黑板上,讨论做错的原因。(3)让学生说一说,做分数除法要注意些什么?2.计算:看谁算得又对又快。各自练习,并指名板演。注意了解学生计算中典型的错误,引导学生分析错因。三、提高练习1.对比练习(1)出示第4题,让学生独立完成。(2)比一比,这三道题目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分别怎样解答?2.分析数量关系(1)分别画出第5、6、7三题的关键句,并相互说一说题目中的数量关系式。(2)第5题可以怎么解答?第6题呢?(3)第7题可以先求什么?还可以先求什么?四、作业:第5、6、7题。:第八课时整理与练习(2) 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开展“探索与实践”活动,完成第89题,并对本单元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与反思”教学目标:知识技能:引导学生联系分数的意义或通过画线段图进一步探索、体会分数除法计算方法的合理性,培养学生创造性。过程方法:引导学生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引导学生反思本单元的学习情况,并能对自己的学习情况作出恰当的评价。学会从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与解决问题方面、情感与态度方面反思自己的学习状况,对自己作出恰如其分的评价。教学重点难点: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方法:讲解法,小组合作法、自主探究课 型:新授课授课时间:xx-10教学资源:小黑板教学过程:一、探索与实践1、提问:甲数除以乙数(0除外),等于什么? 你能举个这样的例子吗?2、探索:你还能用什么方法证明甲数除以乙数(0除外),等于甲数乘乙数的倒数?(1)联系分数的意义。 (2)画图理解。(3)运用商不变的规律。 3、实践:分析讨论第9题。 (1)出示第9题,读题,理解题目意思。 (2)讨论:怎么判断他们各买的是什么水果呢?能算出各人各买了多少千克水果吗?每人买水果都用的多少元钱?能算出所买水果的单价吗? 根据算出的单价,能判断出各人买的是什么水果吗? 4、小结。二、评价与反思1、在学习分数除法这个单元的知识时,你(1)能积极探索计算方法,并和同学交流吗?(2)能正确计算吗?(3)能联系学过的知识,主动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吗?(4)能正确、有条理地说明解题的思考过程吗? 2、你认为自己在上面的这几个方面中,哪些方面比较好,哪些地方还需要努力?作业:写一份本单元的反思小结。附送:2019-2020年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列方程解决稍复杂的百分数实际问题微课设计方案录制时间:xx年 微课时间:6分20秒系列名称小学数学本微课名称列方程解决稍复杂的百分数实际问题知识点描述已知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求单位“1”知识点来源学科: 小学数学 年级: 六年级 教材: 小学数学苏教版第十二册 章节: 第一章第8节 页码:12-13页 基础知识听本微课之前需了解的知识: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单位“1”教学类型讲授型 演示型教学目的让学生经历探索列方程解决稍复杂的百分数实际问题的过程。理解并掌握基本的思考方法,并能正确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教学重点会列方程解决稍复杂的实际问题教学难点找准单位“1”及数量关系式设计思路这节课是继续教学“已知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实际问题,与上节课比,本节课的知识中,数量关系稍微隐蔽些。数量关系的确定是本节课的难点,为了使学生更好的理解和解决问题,本节课主要是运用线段图来帮助学生理解,使数量关系直观化,通过让学生观察线段图中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写出等量关系式,找到解题关键。教学过程内 容画面时间3、 片头 内容:青云小学九月份用水550立方米,比九月份节约20%。十月份用水多少立方米?第1张PPT40秒以内4、 正文讲解第一节内容:出示例题,分析题意,找出关键句,画出线段图。第2张PPT 1分钟30秒第二节内容:根据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找出已知量和未知量之间的关系,列出等量关系式。第 3张PPT 1分钟第三节内容:完成练一练,画出线段图,找出等量关系。并检验。第四节内容:完成对比题,当单位“1”已知和未知时,解决问题的方法有什么不同。第4张PPT第5至7张PPT1分钟1分钟总结:本节课的知识主要注意什么,如何列出等量关系式。第 8张PPT1 分钟5、 结尾内容:本节课到此结束,感谢您的收看!第9张PPT10秒以内教学反思(自我评价)得:例题讲解时,采用半扶半放的方式使学生获得解决问题的经验,画线段图不仅仅体现学生对题意的理解,也便于问题的解决。失:总结过程过于形式,较抽象,检验这一环节处理不是太好。改:列方程、解方程、检验,这些环节在引导上还需巧妙处理,使整节课环环相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