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六年级语文下册 只拣儿童多处行 2教案 浙教版.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5585707 上传时间:2020-02-02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六年级语文下册 只拣儿童多处行 2教案 浙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9-2020年六年级语文下册 只拣儿童多处行 2教案 浙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9-2020年六年级语文下册 只拣儿童多处行 2教案 浙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六年级语文下册 只拣儿童多处行 2教案 浙教版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联系课文内容,理解“儿童不解春何在”这句诗的意思。 4.通过朗读训练,感受到春天的花儿和儿童是那么生机勃勃,令人快乐。教学重点: 理解“儿童不解春何在”的意思,理解诗句内容。教学难点: 感受春天的花儿和儿童是那么生机勃勃,那么令人快乐。教具准备: 光盘、挂图教学时间:三课时第一课时一、导入揭示课题,简介作者 1.出示春景图:谈话:每年春天,我们都要去春游。谁能给大家描绘一下春游时的情景?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关于春天的文章。 2.板书课题:只拣儿童多处行 3.简介作者:冰心,原名谢婉莹,现代著名作家、儿童文学作家,她的作品大多书写童心的纯真和母爱的深挚,情真意切。 4.读题质疑:题目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要“只拣儿童多处行”呢?请同学们带着问题读课文。二、自学课文,学习生字新词 1.明确要求:借助汉语拼音读准生字字音,读顺句子,圈出不理解的词语。 2.学习生字。 指名读词语 3.学生质疑。 联系上下文理解:座无隙地忸怩烂漫 查字典理解:成千盈百儿童不解春何在使出浑身解数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1.指名分段读文,思考:作者的游览路线是怎样的?画出表述作者行踪的词语。 2.交流画出的词语。 颐和园门知春亭畔湖边玉澜堂 3.安作者游览路线,给课文分段,概括段意。 第一段(1-2):我们迎着儿童的涌流,挤进颐和园去赏春。 第二段(3-4):我们在知春亭畔和湖边看到许多儿童在热热闹闹地赶春。 第三段(5-8):我们在玉澜堂的院子里,与孩子们共赏开得正旺的海棠花。 第四段(9-):我的感想,告诉人们春游时,“只拣儿童多处行”,是永远不会找不到春天的。 4.练习有感情朗读。四、课堂练习 1.写字指导。 2.学生描红,临写。 3.抄写词语。第二课时一、过渡导入 1.提问:“儿童不解春何在,只拣游人多处行”是什么意思?“游人不解春何在,只拣儿童多处行”呢? 2.指名回答。 3.抓住“只拣儿童多处行”提问:课文中写了哪些地方儿童多? 根据回答板书:颐和园门知春亭畔湖边玉澜堂院里 4.过渡:现在我们就随着冰心奶奶一道去儿童多的地方“找春天”!二、学习第一段 1.自由读第一段,画出表述儿童多的句子。 2.交流出示句子。 “从香山归来,路过颐和园,看见成千盈百的孩子,闹嚷嚷地从颐和园门内即出来,就像从一只魔术匣子里,飞涌出一群接着一群的小天使。” 3.说一说这句话应该扣住哪些关键词语来读,在下面画上记号。 成千盈百闹嚷嚷挤飞涌出小天使 4.指名读然后齐读。 5.完成课后练习5第一小题:这句话用“魔术匣子”比喻什么?“小天使”比喻谁?这样写你觉得怎样? 学生回答。 6.教师引读第二自然段。三、学习第二段 1.这一段与第二段一样,也是些许多儿童在热热闹闹地赶春。我们应该怎样来学习呢? 2.学生按照上述步骤自学课文。 (1)自由读,画出表现“儿童多”的句子。 (2)交流画出的句子,并说说应该扣住哪些关键词语来读。 出示句子: 我们本想在知春亭畔喝茶,哪知道知春亭畔已是座无隙地! 东一堆,西一堆,叽叽喳喳,也不知说些什么,笑些什么,个个鼻尖上闪着汗珠,小小的身躯上散发着太阳的香气息。 湖面无数坐满儿童的小船,在波浪上荡漾,一面一面鲜红的队旗,在东风里哗哗地响着。在转弯的地方,总和一群一群的孩子撞个满怀,他们匆匆地说了声“对不起”,又匆匆地往前跑。 (3)反复朗读这些句子,读中感悟。 (4)学生畅谈体会。四、小结 刚才,我们随着冰心奶奶一道去颐和园寻找春天,我们看到的是什么样的情景呢?(颐和园门口儿童多,知春亭畔儿童多,湖面儿童多,湖边儿童多)可能是儿童欢快活泼的身影把春天遮住了吧,我们暂时还没有找到春天。春天到底在哪里呢?让我们下节课到玉澜堂去看看。五、布置作业 1.抄写词语。 2.有感情朗读课文。第三课时一、过渡 这节课,我们继续寻找春天。二、学习第三第四段 1.自由读第5自然段,提问:你们找到春天了吗?春天在哪里? 2.指名回答:春天在玉澜堂的院落里,在玉澜堂庭院的几棵大海棠树上。 春天是什么样子? 出示句子,学生圈出关键词语,反复朗读。 走进玉澜堂的院落里,眼睛一亮,那几棵大海棠树,开满了密密层层的淡红的花,这繁花从树枝开到树梢,不留一点空隙,阳光下就像几座喷花的飞泉 3.这句话中用“喷花的飞泉”比喻什么?这使你觉得怎么样? 4.学生交流。 5.教师范读第6自然段。 学生圈出关键词语,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6.指名尝试背诵。 7.指名读第7自然段。分角色读。 8.教师范读第8自然段。 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9.提问:“朋友,春天在哪里呢?”你有没有新的发现? 指名回答:春天在儿童多的地方!春天在儿童身上! 教师引读课文。 10.齐读第四段。 (1)进行句式变换,理解句意。 (2)出示句子: 当你春游时,记住“只拣儿童多处行”,是永远不会找不到春天的! 你能把句子换个说法,不改变愿意吗? 学生练习,并且读句子. 11.为什么“只拣儿童多处行”,就能找到春天?学生讨论交流。 12.练习背诵第79自然段。三、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第79自然段。2.默写词语。附送:2019-2020年六年级语文下册 只拣儿童多处行练习 浙教版一、看拼音,写词语。m sh hun chng qx yunlu ( ) ( ) ( ) ( )kng x shfng wij sh fi ( ) ( ) ( ) ( )wng shng shzhn ln mn yncng( ) ( ) ( ) ( )二、照样子写词语。闹嚷嚷:_ 叽叽呱呱: _ _ 三、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作者路过颐和园,看见_的孩子,于是想起了两句诗:“_ 。”2春光,竟会这样地_,这样地_!它把一冬天蕴藏的_、_,都_地释放出来了!四、读句子,完成填空,并用加点的词语造句。1成千盈百的孩子,闹嚷嚷地从颐和园门内挤出来,就像从一只大魔术匣子里,飞涌出一群接着一群的小天使。 这句话把“颐和园”比作_,用“小天使”比喻_。从这句话中,我体会到了_。2这繁花从树枝开到树梢,不留一点空隙,阳光下就像几座喷花的飞泉。 这句话用“喷花的飞泉”比喻_。这样比喻的好处是_。3造句。 像 五、联系课文内容回答,为什么“只拣儿童多处行”,就能够找到春天。六、成语游艺宫。有些成语两两相对,浑然天成,将它们摆在一起,恰成一副副对仗极妙的对联,给人以启迪和陶冶。例如:千山万水五湖四海看菜吃饭量体裁衣请你尝试着将下列成语两两相对起来。愚公移山 狗仗人势 望梅止渴 良药苦口忠言逆耳 狐假虎威 精卫填海 画饼充饥七、巧改“瘸(qu)腿”诗。五(1)班的张明同学写了一首“瘸腿”诗: 妈妈让我买豆腐, 余钱买菜自做主。 我在菜场转一圈, 买了二斤土豆。很显然,这首诗的第四句不顺口,因为“豆”字不押韵。现在请你把末一句也改成七个字,并且押上韵。你能做到吗?参考答案“成语游艺宫”参考答案愚公移山精卫填海狗仗人势狐假虎威望梅止渴画饼充饥良药苦口忠言逆耳“巧改瘸腿诗”参考答案把“土豆”改成“马铃薯”就可以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