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梦圆飞天》教学设计5.doc

上传人:sh****n 文档编号:5585208 上传时间:2020-02-02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梦圆飞天》教学设计5.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19-2020年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梦圆飞天》教学设计5.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19-2020年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梦圆飞天》教学设计5.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梦圆飞天教学设计5宾州镇红旗完小伍广春1、教学要求(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会本课6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2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指导学生精读感悟。凭借具体的语言文字感受氛围,通过有感情地朗读去表达自己独特的感受。2、教学重点、难点重点:通过对课文的第二,三两段的学习,引导学生感受飞船发射前后人们心情的起伏变化。“神五”飞天,是全中国人民关心的大事,利用信息手段突破时空的限制,把学生带回飞天瞬间,感受当时那激动人心的场面。难点:体味课文语言文字用字的准确精妙,培养凭借语言文字适时展开想象,了解数千年的中华飞天梦是怎样一步一步实现的,体会并学习航天人所具有的科学精神,理解梦圆的重大意义。从而激发学生对太空的爱好,树立对祖国航天事业而努力学习的雄心壮志。3、课前准备(1)、教师准备好与教材配套的生字卡片。(2)、写好词语黑板,录音机。(3)、多媒体课件一套。4、课时划分二课时 5、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理解文中重点词语,通过赏析、感悟、交流提高表达能力。通过梦圆飞天专题学习网站自主查寻阅读资料,拓宽视野,提高学生信息工具的有效使用与信息甄别能力,信息交流与协作学习能力。、情感与价值:利用梦圆飞天专题网站上大量的文字、图片、视频,通过自读自悟理解课文内容,帮助再现课文描写的情景,了解我国航天技术的伟大成就,体会 “神舟”5号发射成功时人们无比激动自豪的思想感情,体会到现代科学技术成就的取得要靠一代代科技工作者艰苦的工作和不懈的努力。、方法与过程:建立“自读自悟师生研读自由倾吐”的阅读结构,充分体现学生的学习自主性。感悟作者的表达方法,体会文章的语言美。(2)、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神话开篇,激趣导入。1、“嫦娥奔月”的神话故事,激起了中国人几千年的“飞天梦”,2003年10月15日,“神舟”5号发射成功,圆了中国人几千年的飞天梦,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进那个难忘的日子。(生齐读课题)“谁圆了谁的梦”(杨利伟圆了我们中国人的“飞天梦”)2、同学们,你们有梦吗?(学生交流)我们中华民族也有着许许多多的梦,你们知道至今为止我们已圆了哪些梦吗?(教师板书:圆)神州五号飞天,征服珠穆朗马峰、申奥成功、青藏铁路的顺利开通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1学生自由读课文,说说你了解了什么。2、课文共分几部分,都讲了什么内容?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介绍了xx年10月15日是值得中国人纪念的日子。第二部分(第2至第19自然段):介绍了载人航天飞船发射的过程及航天员所看到的景象。第三部分(第20自然段):中华民族的飞天梦想终于实现了。3、你能用自己的话简要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吗?这篇课文介绍了我国第一艘载人航天飞船发射城的过程,表达了中国人民的喜悦心情。三、学习生字、新词。1、再读课文,画出生字及不懂的词语,大家交流,理解重点词语的含义。2、记忆生字字形。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记忆生字。说说自己的记字方法,看谁记得快。用生字扩词,理解词义并练习造句。指导书写,生字描红。四、课堂作业。第二课时一、回顾课文主要内容。1、上节课我们已经读了课文,回忆一下课文主要讲了什么。2、第一个飞上太空的中国人是谁?(杨利伟)二、理解课文,交流讨论,细品课文。1、检查交流:(1)文中哪句话准确地表明了题目的意思?谁来说一说。课件出示: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梦想,几代人的执著追求,以及数十年坚持不懈、锲而不舍的奋斗,终于在今天变成了美好的现实。(指名读,齐读)读了这句话,你明白了什么?(学生交流) (2)是啊,出示: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的成功,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国已经成为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齐读)数千年的梦想终于实现了,中华民族是何等的自豪与骄傲啊。 2、请同学们快速地默读课文210自然段,用简洁的话概括中华民族实现千年梦的过程。3、课文一到五自然段为我们描写了送行的场面,读读这部分内容体会一下人们和杨利伟不同的心情。4、播放歌唱祖国,出示送行的画面。 听,雄壮嘹亮的歌唱祖国的乐曲声响起来了,人们冒着凛冽的寒风来到了这儿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你能体会此时人们的心情吗? 师小结:在距美国发射的第一架载人航天飞船42年后,我们中国终于也拥有了自己的载人航天飞船。此次发射成功我们就将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拥有航天载人技术的国家。人们的心情是激动,是喜悦,更是期盼。 与人们不同的是,此时,身着乳白色航天服的杨利伟平静地等待着出发的命令。(指名读。课件出示:“总指挥同志,他的眼神显得格外平静。)从杨利伟格外平静的眼神中你读懂了什么?学生谈体会并朗读句子。5、在神舟五号发射的过程中,哪些场面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刻?找出来读一读,然后看看连接,谈谈自己的感受。6、随着神舟五号飞天,全世界都记住了一个中国人的名字杨利伟。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杨利伟在走下飞船接受采访时候说的三句话。课件出示:飞船飞行正常。 我自我感觉良好。我为祖国骄傲。(范读)你怎么理解这三句话?(学生交流)简单的三句话,让我们明白了出示句子:没有他们的辛勤努力,就不会有这飞行正常,使人感觉良好的飞船,就不会有这次载人航天飞行的成功。这里的他们是指哪些人呢?请同学们读课文第7自然段,用“-”划出有关的句子。三、补充拓展,深化情感1.千年的历程,千年的努力,才迎来了这梦圆的一刻,就让时光倒流到xx年10月15号,浩瀚的太空从此写下了中国人的名字,留下了中国人的脚印,这是个多么值得骄傲与自豪的日子。让我们一起回顾神五飞天激动人心的一刻。让我们一同自豪地告诉全世界让我们一同骄傲地告诉全世界出示:xx年10月15日,浩瀚的太空今朝终于成真了! (播放神五飞天的视频)看着这壮观的一幕,此时此刻,你最想说些什么?作为炎黄子孙中的一员,你不想自豪地向全世界宣告吗?(齐读课题)四、小结1、虽然我们的千年梦圆了,但我们依然没有停止追梦的脚步,在载人航天事业上,我们又取得了哪些成功?(请生介绍)继神五之后,2005年10月12日搭载着费俊龙和聂海胜两位宇航员的“神舟”六号飞船发射成功,2008年9月25日登载翟志刚、刘伯明与景海鹏三位宇航员的“神舟”七号飞船也取得了圆满胜利。2、有梦就有希望,有梦就有追求,圆梦的任务将落在你们的肩上,让我们为中华民族更高远的梦想,时刻准备着吧!附送:2019-2020年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海伦凯勒教学设计1【教材分析】海伦 凯勒一文以感人的笔触向我们介绍了一位与命运的抗争的英雄。全文共8个自然段,第一段写一场重病使只有一岁半的小海伦双目失明,双耳失聪。第二段写小海伦在沙利文老师的精心指导下,刻苦学习,学会了阅读、书写和算术。第三段写海伦在萨乐老师指导下,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终于学会了说话。第四段讲海伦大学毕业后,把自己全部的爱都倾注在残疾人身上。所以,本文结构为:生病奋斗奉献。通过阅读感悟体会海伦不屈不挠的学习精神是本文教与学的重点。【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词语“倾注、倾诉”的意思。3结合语言环境,了解课文中引号的用法。4体会海伦不屈不挠的学习精神和生活态度。【教学重点】在阅读感悟中体会海伦不屈不挠的学习精神。【教学难点】能感知出海伦的面对困难,不屈不挠,刻苦学习的精神,并向海伦学习。【教学准备】挂图、小黑板、投影片、录音带等。【教学时数】3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一、导入课题,激发情感1请同学们伸出手,和老师一起工工整整地写一个名字,一个曾经感动世界的名字海伦凯勒。2我们来看一看海伦凯勒,(课件出示四幅海伦不同时期的照片)再请大家轻轻地满怀尊敬地念这个名字(评点:简短的导语,既提出指定要求,又明确书写规范,还进行读的训练,同时也很自然地渗透了情感的熏陶,让学生一下子知道海伦凯勒这个名字,会写并读好这个名字,并在心里印下海伦凯勒这个非常了不起的人物。这样设计把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者巧妙地统一到了一起,真正把“三维目标”看成是“三维一体”的整合,而不是这三个目标简单相加)二、初读课文,自主学习。1要求学生尝试充分自读课文:读准字音,尽量读正确,读流利。2检查自读情况。(1)出示生字词,指名读;(教师提示:“吮、霖”应读前鼻音;“挠、妮”声母应读鼻音“n”)(2)指名领读齐读;(3)指名分节读课文。3要求再读课文,尝试结合语境理解生词。4齐读生词。5自读课文,思考:课文写了哪些内容?尝试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三、小结学习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感受?四、布置作业:(1)熟读课文;(2)听写生词;(3)进一步了解海伦凯勒的故事,并阅读她的作品。 第二课时一、检查复习1指名认读生字词。2提问:(1)从上一节课中,你有了什么收获?(2)在完成作业时,你有什么困难?二、 整体感知,走近人物1课前我们已读了课文,了解了小海伦的不幸,也走进了小海伦无声无色的世界。同学们还愿意读课文吗?其实读书就是走进课文,与文中的人物对话,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走进人物的内心,认识人物的品格。下面请同学们在读课文时,做到“字字入目,句句入心”,你能对海伦有怎样的体会?(学生自主读书,整体感悟人物)(评点:教师的职责就在于让学生知道怎样才能真正的读书,怎样才能读好了书,读懂了书。还要让他们明白:读书并不是什么高深神秘的事,只要我们聚精会神,用心感悟,有真心真情读进去,就会觉得读书真是一件快乐的事。这段导语言辞细腻,用心恳切。)2由同学们读书的神态看出海伦凯勒深深地吸引住了大家。现在请你用一个词来形容一下海伦凯勒,你会一下子想到什么词?学生交流。3同学们,你们都对海伦有了属于自己的感受。不过,在你们的回答中,我注意到这个词,大家请看(板书)不屈不挠,这是课文结尾对海伦具有精神的概括,而且这个词本身也值得我们去细细品味。(评点:既看重学生各自的独特体验,又紧贴文本、思想,民主而集中,形散而神聚,对中心词的把握和谐有效。)4请大家读读这个词(两遍)怎么来理解这个词?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用波浪线画出能帮助我们理解这个词的句子。三、 细读课文,感动内心1现在同学们的书本上留下了一道道充满你智慧的波浪线。谁来说,你找到的第一处句子是什么?2 出示:她不分昼夜,像一块干燥的海绵吮吸着知识的甘霖。她拼命摸读盲文,不停地书写单词和句子。她是这样地如饥似渴,以至小小的手指头都摸出了血。(1)请齐读这段话。这段文字仅仅读一遍是不够的。大家再读读,你发现有哪些词语值得我们注意,用笔将它圈出来。(2)你发现了什么词?(根据学生回答,相继红色强调:不分昼夜 吮吸 拼命 不停地 如饥似渴)请大家读读这些词,你会有什么发现?(这些词写出海伦的不屈不挠)(3)你能读好这段话吗?请大家练习朗读,读出你的体会。指生读,评议。(4)我建议,如果大家想着画面来读,一定能更好地读好这段话。(生齐读)你看到了什么画面?指生交流。(5)就看到了这些画面吗?来,我们闭上眼睛,用我们的想象走进海伦的世界。(评点:出示课文中的这段话,集中表现了海伦凯勒的“不屈不挠”,语句凝炼概括,如何读出其中的蕴含,需要教师创设情境。这里教师用优美的音乐渲染,用真切的语言铺垫,营造了适合学生想象与说写的最佳氛围。)(音乐声中)师语言描述:也许这是一个早晨,太阳还没有升起,可是你看到海伦已在做什么?她是怎么做的?你看到了吗?早过了吃午饭的时间,但海伦呢?她在做什么呢?我们继续看,夜很深很深了,万物进入梦乡,海伦还是在干什么,你看到了吗?一阵阵倦意袭来,海伦打起精神,她仍在做着什么?连手指头都摸出了血,血在一滴滴落在书上,海伦忍住疼痛,她还在同学们,你还看到了些什么?(6)请同学们睁开眼,看到了吗?你看到了哪些画面?请用你手中的笔,选择你看到的一个画面用文字写下来,让大家都来感受你心中的,让你感动的画面吧!生动笔。(7)我们来交流一下你真诚的文字。(多生读自己描绘的画面,师相机评价)(8)是的,在早晨、中午、傍晚、深夜,海伦她不分昼夜(引生齐读上面一段话)你感动了,请你来告诉大家,海伦(再读)面对无边无际的黑暗和死一般的沉寂,海伦(生齐)这才是不屈不挠啊!请全班再读这段话。3这段话帮助我们理解了“不屈不挠”,文中还有哪段话能帮助我们理解这个词?4出示:为使我的伙伴即使是最亲密的伙 伴能听懂我的话,我夜以继日地努力,反复高声朗读某些词语或句子,有时甚至要读几个小时,直到自己觉得读对了为止。我每天坚持着练习,练习,练习(1)又有哪些词跳入你的眼帘?(根据学生回答,突出:夜以继日 反复 甚至 每天坚持)(2)学语文就要有这样的敏感,通过关键的词语来理解句子。这段话该怎么读好呢?生练读后齐读。(评点:如何理解词语,读懂句段,学好语文,这样的设计流程给人亲切、自然之感,既循序渐进,又明确交代,训练扎实,学生乐于探究。)(3)当假期到来时,海伦的功课也告一段落。她回到家中,大声喊道:爸爸,妈妈,我回来了!谁来读读这句话?(3-4生读)那个一岁半就双耳失聪、双目失明的小海伦,完全靠触觉学习发音,现在,她说出的每一个字,难道不都是震撼人心的吗?(4)我们一起来看一段海伦在一次盲人集会上的演讲。(视频播放)同学们,尽管她的发音还不够清晰,甚至还需要别人来翻译,连表情都不够自然,但是,为了这样的演讲,海伦又付出了多么大的艰辛呀!请大家再来读一读这段话,让老师倾听你们内心的感动,感受海伦的不屈不挠。(评点:演讲视频资料的适时播放,围绕课文心,以读好文本为目的,体现为“语文学习”服务的思想,是一种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大语文课程的新理念,对学生读好文本,体悟情感起到了积极的渲染和催化作用,可谓“锦上添花”。)四、进行课堂练习(一)听写;(二)组词:躁( )霖( )喉( )挠( )燥( )淋( )候( )饶( )噪( )灵( )猴( )扰( )(三)反义词:喜悦( ) 干燥( ) 暴躁( ) 不屈不挠( )(四)造句:(1) 倾注如饥似渴(五)写出下列句子中引号的用法:(1) 海伦学会了拼写“泥土”、“种子”等许多单词。(2) 海伦很快学会了用手指“说话”。(3) 她用这样动人的笔调描绘着她心中“看”到的世界。(六)问答:为什么海伦那种不屈不挠的精神会永远留在世人的心中? 第三课时一、复习导入:说说为什么海伦那种不屈不挠的精神会永远留在世人的心中?二、深入体悟,升华认识1正是靠着这种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海伦学会了“算术”、学会了写字、学会了说话。这也是这篇课文主要告诉我们的。不过,这篇课文还告诉我们海伦凯勒的什么方面?请大家再读读课文,特别注意3、5、8几节,你能有什么发现?2读书要学会透过文字,读出语言蕴含的意思。你又对海伦有什么认识?(对生命的喜悦、想象世界的美好、把毕生的精力奉献给残疾人等)通过这些,我们发现,海伦的内心充满了(板书:爱)正因内心有爱,她才感到生命有了新的开始,她才会将世界想象的那样美好,她才会将毕生的精力倾注在残疾人身上。也是爱,才给了海伦不屈不挠、战胜命运的力量。3正是心中充满了“爱”,海伦才会写出那样多感动世界的文字。我们来听一听(师读,音乐渐起)只要朝着阳光,便不会看见阴影。冲出黑暗在我四周的一切也许沉默黑暗,但在我心中,我的性灵里却有音乐和光明,我的一切思想都闪耀着色彩。 敞开的门虽然生命中有很多缺陷,但世界是美好的,无论处于什么样环境,都要不断努力,都要学会满足。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不要埋怨别人对你设下困难,只要自己努力一把,克服那些困难,即使失败了我觉得也不会太伤心,但我坚信那只是偶然,而必然则是你肯定会成功!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我要把别人眼睛所看见的光明当作我的太阳,别人耳朵所听见的音乐当作我的乐曲,别人嘴角的微笑当作我的快乐。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评点:从主人公的几篇代表作中摘取与课文主题密切相关的精华语言,既能帮助学生多角度、多层面地了解主人公,丰富对人物形象的认识,又有机渗透了人文教育,给予学生很深的思想启迪。)4读了这篇课文,感受了海伦的语言、行为,现在,同学们,你有什么感受?你有什么话要说?你有什么启发?请你仿照刚才读的名言的形式写一写好吗?生动笔并交流、评价。(评点:要求用“名言”的形式写自已的感受与启迪,也就是训练学生用凝炼整齐的语言写真情实感,这样的语言表达训练,目标适切,要求严谨,也给学生一定的教益。)三、拓展作业,激情总结。1只读了关于海伦的一篇文章,大家就有这样深的感受,如果去读一读更多有关海伦的文章,或者去读一读海伦写的书,相信大家一定有更大的收获。老师为大家推荐几本,愿意看吗? (出示书籍封面:海伦凯勒自传 敞开的门 我生活的故事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课后去选择一本读一读好吗?(评点:布置课外阅读,没有泛泛要求,一般推荐,而是自然导入,由点带面,推而广之,现指出书名,又展示出封面,真切可感,使“作业”有了无形的亲和力,学生自然会主动乐意去实践。)2课的最后,我们再来看一看,记住这位感动我们,感动世界的人吧!(出示海伦图片,并引读)记住一种精神 /不屈不挠 /战胜命运的精神 /请记住海伦凯勒 记住一种品格/热爱生命/忘我付出的品格/请记住海伦凯勒 记住一个人/一个值得永远怀念的人/一个永远激励我们不断向前的人/请记住海伦凯勒(评点:这组诗性化的语言,照应了开头,紧承上面用名言形式写感受和推荐读物的设计,激情洋溢,清晰精美的文字投影,配以声情并茂的引读,震撼人心,发人深省。)四、作业:课外阅读我生活的故事海伦凯勒自传、教育的奇迹等海伦作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