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六年级语文 歌词两首 1教案 西师大版.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5583469 上传时间:2020-02-02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六年级语文 歌词两首 1教案 西师大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9-2020年六年级语文 歌词两首 1教案 西师大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9-2020年六年级语文 歌词两首 1教案 西师大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六年级语文 歌词两首 1教案 西师大版教学目标 1. 学会本课生字,正确地理解“荡涤”“灌溉”“磅礴”“烙印”等带有生字的新词。 2. 能有感情地朗诵课文,背诵课文。 3. 体会这两首歌词所表达的共同的爱国情怀和民族精神。 4. 欣赏和学习运用第二人称增强亲近感的写法。 教学准备 课文配乐朗读磁带、两首歌曲的演唱磁带或碟片。 教材简析 本文是两首歌词,也是两首分别描写长江和赤子情怀的诗歌,所表达的共同情怀是爱国情怀、民族精神。 长江之歌采用第二人称的写法,写出了长江的多彩神韵、磅礴气势和源远流长,写出了祖国儿女对长江的无限赞美和无比依恋之情。作者把长江比作一位温情而充满力量的母亲,每一句话,都是雄浑的乐章,如同巨浪震撼着我们的心灵。读着它,就如同和着涛声,对着长江动情地诉说。 我的中国心用第一人称的写法,表达了海外赤子热爱祖国的真诚情怀。语言深入浅出,非常凝练。作者用“萦”字表达了对祖国的魂牵梦绕;用“烙”字表达了对祖国刻骨铭心的爱;“重千斤”是说长江、长城、黄山、黄河在作者心中的分量,更是说祖国在作者心中的分量;“澎湃”一词表达了对祖国浓烈的血浓于水的思念。歌词中还有很多地方,用词非常精当,表现出如倾如诉的平实风格,让我们仿佛看到一个思念母亲的游子正发自肺腑地唱着自己心中的歌。学习这两首歌词,除引导学生随文识写生字外,重点要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想象、感悟,透过字里行间,体验长江的源远流长、气势磅礴以及无比伟大的情怀,感悟海外赤子对祖国深深的依恋之情,体会爱国情怀和民族情感。 解读与提示 * 一、长江之歌 长江之歌这首诗歌赞颂了长江的宏伟、壮丽,表达了对母亲河长江的热爱和依恋之情。 * 全诗共两节: 第1节:共三句。写长江源远流长、宏伟博大、多姿多彩。着重引导学生抓住“春潮”“丰采”“惊涛”“气概”,体会长江的宏伟博大,抓住“甘甜”“哺育”“健美”“挽起”,体会长江多姿多彩的“慈母”情怀。 第一句开篇直接用第二人称,把长江当作一个远道而来的美好形象,拉近了读者和长江的距离。第二句把长江比作温情而慈祥的母亲,读来让人感到温暖,心底生发出对母亲河深深的依恋。第三句是作者面对母亲河长江的真情告白,荡气回肠。 第2节:写长江古老悠久、气势磅礴、力量无穷。重点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地诵读诗句,随文体会“荡涤”“回荡”“磅礴”“灌溉”等词语的意思。 第一句让我们感受到了长江的古老悠久,“荡涤”“回荡”“天外”等词语的运用,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长江滚滚而来、滔滔而去的磅礴气势,可引导学生一边读一边在脑子里浮现出巨幅的长江奔流图(有条件的可配合使用课件);第二句让我们感受到长江水清澈纯洁,长江的力量更是民族的力量,能推动新的时代向前发展。第三句把祖国儿女对长江的依恋和赞美之情推向新高潮。 最后一句“啊,长江!啊,长江!”表达了我们对于母亲河的深深热爱之情,再也找不到更恰当的语言来表达了,只是用这几个简单的字来表达对母亲河由衷的深切的热爱。余音绕梁,荡气回肠。 这两部分运用前后两次出现的“我们赞美长江,你是无穷的源泉;我们依恋长江,你有母亲的情怀”贯通起来,以对长江“赞美”“依恋”的真挚感情作主线,把长江源远流长、历史悠久、力量无穷、贡献巨大融为一体,给读者以强烈的艺术感染。 * 二、我的中国心 我的中国心这首诗歌表达了海外游子对祖国的深深思念之情,表达了他们永远也不改变的中国心和民族情怀。 第1节:以“河山只在我梦萦”开头,意在表达祖国的河山一直在梦中萦绕,“我”虽远离祖国多年,而中国心却永远改变不了的情怀。 第2节:第一句讲身穿洋装而心总是中国心。第二句用一个“烙”字,用“中国印”这个词,表明自己的“根”在中国。 第3节:“长江”“长城”“黄山”“黄河”都是祖国的象征,它们都是那么亲切、有分量。 第4节:讲中国心已经融入血液之中,连血液里的声音也是中华的声音,即使身处他乡,也改变不了中国心。 这四部分中,第一部分和第四部分均以“也改变不了我的中国心”结尾,给人回旋往复的感受,让我们感到海外赤子的中国心是不可以改变的。 * 课后第1题,重点是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积累鲜活的语言。为了不增加学生的课业负担,可在课堂上随机进行,也可与音乐教师联系,让学生学唱这两首歌,在学唱歌的时候,再一次熟悉歌词,背诵就迎刃而解了。 * 课后第2题,重点是引导学生体会这两首歌词所表达的共同的思想感情,那就是:民族情结和爱国情怀。这种感情应让学生在听歌曲和朗读背诵的过程中去体会。 * 课后第3题,主要是引导学生揣摩并体会歌词写法上的特点用第二人称增强亲切感,就好像在直接与长江对话。重点是引导学生反复地品读,反复地体会。 * 选做题可根据音乐教师的教学情况而定,最好能够让音乐教师借用上课时间讲一讲,还可以让学生在网络上去收听或者下载。 教学设计参考 长江之歌一、课前准备 提前一周布置学生去搜集关于长江的知识,搜集有关长江的诗词歌赋、名言警句等,有条件的可播放话说长江光碟,听一听、学一学歌曲长江之歌和我的中国心。二、导入 播放长江之歌录音磁带或者碟片,如无条件教师则引导学生回忆长江之歌。初步感受长江的宏伟气势。引导学生自由地说说自己心中最强烈的想法是什么,最想对长江说些什么。三、初读感悟,小组交流 自由地读一读这首歌词,把生字新词圈出来,多读几遍,在不理解的词、句旁边画上问号,勾画出体会最深的句子,在旁边写写自己的体会,和同桌或在小组里交流交流,体会母亲河怀抱的博大和宽广。四、细读体会,全班交流 再读读课文,看看还有什么需要在全班交流的,讨论全组认为最深的感受,做上记号,然后在全班交流自己的感受。提出小组内未能解决的问题,全班讨论。五、品读探究,升华情感 咱们仔细看看这首歌词,它用第二人称,写来十分亲切,大家体会体会。指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长江是我们所深深依恋的母亲河,她就像一位温情的母亲站在我们的身旁,它更是一位坚强有力的母亲,给我们力量。 学生自由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第二人称的好处。重点读以下句子 你从雪山走来,春潮是你的丰采; 你向东海奔去,惊涛是你的气概。 你用甘甜的乳汁,哺育各族儿女, 你用健美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海。 有条件的班级,在学生朗读的基础上,播放这几句歌词的碟片,引导学生随着旋律练习朗诵这几句。条件不具备的班级,学生自己练习品读这几句。 教师激情导语:你听到长江惊涛拍岸的声音了吗?你看到长江正用健美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海了吗?让我们再来听听这首让人回肠荡气的歌曲。播放全首歌曲。学生自由地跟唱,自由地练习朗诵全诗。六、尝试背诵,丰富积累 想进一步走进母亲河的怀抱吗?想把长江的涛声听得更清楚吗?咱们来试着背诵这首诗歌吧! 学生自由练习背诵。体会长江所蕴含着的深刻的民族情怀。积累自己喜欢的诗句。七、拓展延伸 关注长江(说明:以下第24项为弹性设计,根据课堂时间和学生的情况而定)。 1. 身临其境,赞美长江。 我们都是长江的儿女,闭上眼睛,想象着我们现在就来到了长江边,对着长江吟诵我们心中的歌,可以用“你用”的句式(小黑板或大屏幕展示),也可以用自己喜欢的句式。学生自主尝试练习后全班交流。 2. 展示其他赞美长江的古诗词。 多少年来,我们歌颂长江,因为她是我们的母亲河!你还知道自古以来有哪些歌颂长江的诗句呢? 如果学生能回答,就请他们回答,如果不能回答,就请他们在课外再搜集整理。 参考举例: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登高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李白望天门山 3. 拯救母亲河长江。 面对千古赞颂的长江,面对我们的母亲河,我们总是希望她永远年轻,永远健美,永远充满激情。可是,当我们面对现实,当我们眼睁睁地看着一车车的垃圾倒入长江,看到黑黢黢的脏水流入长江,我们还能坦然地唱长江之歌吗?学生展示课前搜集的关于长江正受到危害以及保护长江的资料,并说说面对长江如此的沧桑,还想怎样来保护母亲河。 4. 课后实践。 有条件的班级,课后尝试成立长江母亲河环保小分队,组织公益劳动、上街宣传等,由学生自己印发相关的宣传资料。 我的中国心 一、课前实践 引导学生提前一周查阅体现中华志士爱国情怀的相关资料,特别是搜集从海外归来的中华赤子的资料。二、激情导入 你们听过我的中国心这首歌吗?条件具备的可以播放这首歌曲的录音或光碟,请学生欣赏或跟着录音一起唱。 这首歌是台湾著名歌星张明敏的成名作。20多年来,他无数次地登台演唱这首歌曲,每次演唱,他都和观众一起热血沸腾,激情满怀!这首歌为什么牵动这么多人的心呢?答案只有五个字我的中国心!(揭题,板书课题)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这首久唱不衰的我的中国心。学生齐读课题两遍。三、初读诗歌,感受“我”的中国心 (一)自由地读读这首诗,勾画出生字和不认识的字,借助字典理解、认读,勾出自己不明白的地方,多读几遍,看能不能自己解决,不能解决的,再小组讨论,还不能解决的,提出来全班解决。同时,把最感人的句子画下来,作上感叹号或者自己喜欢的符号,多读几遍,反复体会。 (二)学生自读,勾画,小组讨论。 1. 交流自己不明白的地方,明白了,就把问号画去。 2. 交流最让自己感动的句子,读出来给小组的同学听听。 (三)全班交流。 1. 交流小组讨论仍然不明白的地方。随机解决生字新词。 2. 交流小组内同学认为最让人感动的地方。四、再读诗歌,升华我的中国心 1. 想唱唱这首歌吗?为了唱好这首歌,最重要的是熟悉歌词,有感情地朗读歌词。有条件的,引导学生跟着歌碟或录音的节奏朗读歌词,反复琢磨,感受,升华情感。 2. 最令人感动的地方是什么?能读给大家听听吗?指读,评价。再读,比较。如需要,教师可范读。 正因为感动,所以,海外赤子要用这首歌来表达思乡之情。现在,你就是那位多年未见到祖国母亲的海外赤子,在梦中,你来到了祖国,你唱起了我的中国心。试一试。放录音,学生跟唱,反复诵读,感受。五、拓展延伸 引导学生交流课前搜集的相关资料。 我们都是中国人,我们都应该拥有一颗滚烫的中国心,无论何时,无论何地,我们不能忘记中国是我们的母亲。那么,只有海外赤子才拥有一颗中国心吗?还有多少炎黄子孙,正是在中国心的感召下,为国家和民族而努力呢!“神舟六号”载人飞船成功上天,让中华儿女扬眉吐气,背后是几十万人的精诚合作,是什么驱使他们如此忘我地工作呢?是一颗滚烫的中国心! 你还从哪里看到了滚烫的中国心呢?六、回顾全文,升华情感 我们都是炎黄子孙,我们拥有同样的中国心,无论何时,无论何地,心中一样亲。让我们再次唱响我的中国心!能唱的就唱,不能唱的就跟着大声地诵读这首歌词(生跟唱或者大声诵读歌词)。 (温中珍) 参考资料 1.长江之歌的词作者。 胡宏伟,1953年生于辽宁省沈阳市,歌词作家,诗人,现为沈阳军区前进歌舞团副团长,大校军衔,国家一级编剧,中国音乐文学学会理事,辽宁省歌词学会副主席,辽宁省民族音乐家协会副主席,辽宁省青年联合会副主席。代表作有中国共青团代团歌长江之歌永不陨落的星大型雷锋组歌军旗上最亮的星六英模组歌大型歌剧羽娘等。获全国、全军各种创作奖200余次。出版长江之歌胡宏伟作品选迷彩写意等作品集。 2.我的中国心的词作者。 黄(1941xx),原名黄湛森,英文名James J.S.Wong,香港著名作家、词曲家,毕业于香港大学中文系。先前从业广告、电影、作曲,任过香港电视台、电台主持人。与金庸、倪匡、蔡澜一起被称为“香港四大才子”。写出xx多首歌曲,其中上海滩笑傲江湖为“经典中的经典”,被冠以“流行歌词宗匠”,是香港流行文化的代表。 3.张明敏:不变的中国心。 对于大多数歌手来说,积累个人财富是演艺生涯中一个重要的目标。但说起来有点让人不相信:张明敏唱了20多年的我的中国心,几乎没挣什么钱。对此,张明敏非常坦然:“当时,我如果参加内地明星的走穴商演,可能会挣很多钱,但我认为,我的中国心这首歌给我带来的政治财富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至少,从个人的角度讲,它已经满足了我一生中最大的要求,那就是表达祖国母亲在我心中的重量。” 为了表达更多的人对祖国的热爱,现在他登台演唱我的中国心时,特意把歌词中“我的中国心”改成“我们的中国心”,并且希望观众和他一起演唱。张明敏表示,他将用自己的歌声,不断地歌唱祖国,呼唤和平。 4.长江概况。 长江是中国第一大河,发源于青藏高原唐古拉山脉主峰各拉丹冬雪山的西南侧(北纬3328,东经9108)。干流流经青、藏、川、渝、滇、鄂、湘、赣、皖、苏、沪等11个省、市、自治区,在崇明岛以东注入东海。支流还流过甘、陕、黔、豫、浙、桂、闽、粤等8个省、自治区境内。干流全长6300余公里,长度居世界第三位,流域面积180余万平方公里。水量居世界第三位,仅次于亚马逊河和刚果河,相当于黄河水量的20倍。第六课:那棵高山榕教学目标 1. 认识并规范、美观地书写本课生字。 2. 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 认读、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词语和含义深刻的句子。 教材简析 本文是一篇借物写人、表达对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热切歌颂和怀念的散文。 这篇散文用倒叙的手法,先写一棵高山榕在青山碧水间“呼吐晨风,吸纳朝阳”,是一棵普通的高山榕,又是那样的不同寻常;再写邓小平1992年1月22日南巡过程中情不自禁地种下一棵高山榕的经历;最后写邓小平深沉地爱着祖国和人民,这种爱滋润着高山榕,“葱茏耀眼,华盖如伞”,爱给了全国人民力量,在改革开放的春风中,祖国的各项事业,特别是改革开放“生命勃发”。 学习这篇课文,除了要让学生随文识写生字新词外,更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全文、品读重点段落,抓住关键的句子,如“这只是一棵普普通通的高山榕,同成千上万棵高山榕一样普通。然而,它又是那样的不同寻常”,“那棵高山榕葱茏耀眼,华盖如伞,生命勃发”等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感悟和概括。 建议教学12课时。 解读与提示 * 课文的第14段介绍了那棵高山榕所处的环境以及它旺盛的生长状态。其中,第1段描绘出了那棵高山榕周围的环境青山伟岸苍翠,青山“静静地、庄严地围绕着”的碧水宁静妩媚,会让我们对眼前的景物产生崇敬的心情;第2段写高山榕的普通与平凡,文章用“没有没有”突出高山榕的平凡,“呼吐晨风,吸纳朝阳”让我们感受到高山榕尽管平凡,却是非常健康地成长着;第3段写高山榕给天和地带来了亮丽,给山和水增添了和谐;第4段概述这棵高山榕既普通又不同寻常,同时引出下文高山榕不寻常的故事。教学这部分要引导学生于自读中感悟语言的美和高山榕本身在大自然中的美。教学时可引导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联系上下文,通过自主阅读、同桌交流、小组交流、全班交流等,入情入境地朗读,体会高山榕所处的环境青山、蓝天、白云、碧水,烘托出一片宁静而开阔的世界;体会高山榕的葱郁与平凡;体会高山榕与天地、山水之间的和谐相处,进一步随文理解“或高或低”“妩媚”“心仪”“碧水微波”“伟岸”“亮丽”“不同寻常”等词语的意思。 * 课文的第57段详细地讲述了邓小平1992年南巡深圳时种下一棵高山榕的故事。其中,第5段讲邓小平看到深圳市仙湖植物园的美景,很高兴;第6段讲邓小平在工作人员介绍各类植物时,自然而然地引发联想,思路敏捷,表现了他对祖国大地的一草一木非常熟悉,怀着深深的眷恋;第7段讲邓小平突然发现了一棵待栽的高山榕,立刻栽种起来;第8段讲那棵高山榕茁壮成长。第9段讲那棵高山榕融入了邓小平深沉的爱,祖国和人民也将永远热爱和怀念邓小平。教学时可引导学生在自读的基础上,勾画出直接描写小平同志的相关句子,体会小平同志看到深圳的巨大变化时的兴奋心情,同时理解“步履轻快”“兴致勃勃”“神采飞扬”等词语的意思;勾画出人们流连在高山榕前的句子,联系邓小平的话“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思考、讨论:你从邓小平种的这棵高山榕中感受到了些什么?为什么它又是那样的不同寻常?结合相关的句子,反复品读,体会邓小平同志对祖国和人民深沉的爱。 * 第10段讲那棵高山榕生机勃勃,也暗含着中国的改革开放正勃发出旺盛的生命力。这里表达了作者对祖国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着重联系上下文,引导学生抓住“葱茏耀眼”,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字面上的意思,说明高山榕长势很好;隐含着的意思是中国的改革开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这与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对祖国和人民深深的爱是分不开的。同时,也预示着祖国的未来会更加繁荣昌盛,就像这棵高山榕会越来越葱茏耀眼一样。 * 课后第3题教师应补充有关邓小平的介绍。让学生了解其中蕴含的“平凡而伟大”。 教学设计参考 一、课前准备 1. 搜集邓小平爷爷的相关资料。 2. 有条件的可看一看邓小平纪录片。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 听歌曲春天的故事。 2. 那位在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的老人是谁呢?(邓小平)关于邓爷爷,你还知道些什么呢? 3. 学生交流课前搜集到的资料。 过渡:是啊,邓小平爷爷虽然离开我们了,但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他将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今天,我们要学习一个关于邓小平爷爷的故事。 揭示课题,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两遍。三、初读课文,感知课文大意,扫除文字障碍 默看全文,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勾出自己不认识或不理解的词语和句子,同桌讨论交流。指名学生接力读课文,每人读一段或两段,师生共同正音。四、再读课文,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 看看课文是按照怎样的顺序写的。学生讨论后得出结论,体会倒叙的作用。文章的写作思路就是作者思考的思路,作者是由眼前看到的这棵枝繁叶茂的高山榕,联想到伟大的邓小平同志,联想到他是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联想到他在1992年南巡深圳时,种下的那棵高山榕,特别是联想到他对祖国和人民深沉的爱。 由于是看到眼前的景物想到已故的小平爷爷,所以采用了倒叙的手法,让我们更加真切地回想起小平爷爷对祖国人民的卓越贡献和深沉的爱。五、品读课文,体会文中最让人感动的地方 1. 自读课文,同桌或师生分享。 默读课文,弄明白课文讲的是什么事情,看看哪些地方最让你感动。把这些地方找出来,反复地朗读,读出你的体会。说说这些地方为什么让你感动。如果愿意跟你的同桌分享,就先跟他(她)分享一下。学生默读,勾画,自由分享,交流。 2. 全班交流。 谁愿意把自己感受最深的地方提出来与大家分享?自由发言,说说体会,并联系相关的句子,读出自己的体会。六、回顾全文,升华情感 读了这篇文章,你最想对谁说点什么,或者问点什么呢?引导学生自由质疑,自由发表自己的见解。 进一步复习巩固生字新词,积累好词佳句。 (温中珍) 参考资料 1.邓小平同志光辉的一生。 邓小平(19041997),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领导人之一,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理论的创立者。 邓小平同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元勋,中国共产党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中国共产党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他领导我们开辟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是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中国人民爱戴他,感谢他,怀念他。他把毕生的心血和精力都献给了中国人民,他为中华民族的独立和解放、为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建立了不朽的功勋。没有邓小平同志,中国就不可能有今天改革开放的新局面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光明前景。 2.邓小平语录。 “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 “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不能像小脚女人一样。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深圳的重要经验就是敢闯。没有一点闯的精神,没有一点冒的精神,没有一股气呀、劲呀,就走不出一条好路,走不出一条新路,就干不出新的事业。”附送:2019-2020年六年级语文 汤姆.索亚历险记1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学习目标1培养学生快速阅读课文,抓住课文主要信息,概括内容要点的能力。2了解汤姆索亚历险记这部长篇小说的梗概,浏览作品的精彩片段,激发起课外阅读整部作品的兴趣。3初步了解汤姆索亚的历险经历,感知他的性格特点。4通过讨论、摘抄或写心得体会的形式,开展交流活动,加深对作品的理解。学习重难点在快速阅读中培养把握主要内容的能力,并初步感知人物形象与精神,激发起课外阅读的兴趣。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激发阅读兴趣1我们刚刚阅读完两篇外国短篇作品,卖火柴的小女孩和凡卡的悲惨命运唤起了我们深深的同情。今天,我们要阅读的是一部美国的长篇小说,认识一个叫汤姆索亚的小男孩(出示插图),他惊心动魄的历险连大人都称羡不已。(板书课题:汤姆索亚历险记)这部书是马克吐温的四大名著之一。马克吐温擅长使用幽默和讽刺,对后来的美国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人们普遍认为他是美国文学史上的一大里程碑。(板书:马克吐温美国作家)2贪玩、渴望冒险,不喜欢被约束,是每个孩子的天性,在这部小说中,汤姆索亚的天性得到充分发挥。让我们来看看他为我们实现了怎样的梦想。二、阅读梗概,了解主要内容1用较快的速度浏览梗概,说说这部小说主要写了什么。(小说描写了以汤姆索亚为首的一群孩子天真浪漫的生活。他们为了摆脱枯燥无味的功课、虚伪的教义和呆板的生活环境,作出了种种冒险经历。)2在汤姆这些冒险的经历中,你觉得最惊险的是什么?(如,半夜到墓地去试胆量,亲眼目睹凶杀案;三个人到杰克逊岛上过无拘无束地“海盗生活”;鬼屋寻宝;山洞迷路等。)三、浅显探讨小说1你觉得这部小说值得一读吗,为什么?(从趣味性、可读性和知识性来进行交流。)2 在梗概中,汤姆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汤姆是个聪明爱动的孩子,在他身上集中体现了智慧、计谋、正义、勇敢乃至领导才能等。他是一个多重角色的集合,足智多谋,富于同情心,对现实环境持反感态度,一心要冲出桎梏,去当绿林好汉,过行侠仗义的生活。)四、阅读精彩片段1快速浏览精彩片段,具体描写的是梗概中的哪部分内容。2一目十行地阅读,画出文中共出现了几个人物,与梗概相对照,哪些是小说中的主要人物。(撒切尔太太、波莉姨妈、汤姆、贝琪、哈克、道格拉斯拉斯寡妇、撒切尔法官、印江乔埃及镇上的人们。)3在这段历险中,你对汤姆又有了怎样的认识。(结合具体的内容来简单说一说:如,是个乐观勇敢的孩子,当山洞中迷路,贝琪绝望时,三次探路,最终找到通道;是个足智多谋的孩子,在已经迷路的情况下利用风筝线探路;是个有爱心的孩子,恢复后即看望朋友哈克;是个顽皮的孩子,讲精彩历险过程,还不忘夸张地吹嘘一番;是个喜欢冒险的孩子,当有人问他是否还想再到那个山洞走一趟时,他说自己不会在意的。)4说说这个片段中你感觉精彩的地方。引导学生关注表达的特点:如,细节描写传神-撒切尔太太和波莉姨妈的绝望状态和汤姆讲述自己的历险过程时的语言,都细腻地表现出了人物的心情与性格;语言描写生动-汤姆在讲历险时不停“怎样”“如何”,夸张与吹嘘溢于言表;侧面烘托:小镇上人们的表现,有力地衬托出汤姆的冒险与勇敢机智的精神;幽默:如镇上的人们略显失常的表现,“欣喜若狂、衣衫不整;成群结队地迎接,迈着雄壮有力的步伐,浩浩荡荡地穿过大街小巷,欢呼声一浪高过一浪。排着队搂着获救的孩子又亲又吻,使劲握着撒切尔太太的手,泪水如雨,洒了一地”等。5摘抄你认为精彩的语段。五、拓展延伸1小说第二章中有关出让刷墙权的那段描写充分展现出汤姆具有杰出的领导才能。本不知不觉地自愿成了汤姆的“俘虏”,他不仅替汤姆刷墙,而且为了能刷上墙,连自己的苹果也赔上了。当孩子们抢着刷墙时,汤姆却暗自高兴。汤姆是个多种角色的复合,他身上还有着各种各样的性格特征,也许有着你的影子。请同学们课下阅读汤姆索亚历险记。 2要求:查找资料,了解作家马克吐温;阅读小说,标记好你认为最有趣的段落,结合对汤姆的认识写一篇心得体会,也可以摘录精彩句段,准备参加班级读书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