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浩瀚的宇宙》说课设计.doc

上传人:sh****n 文档编号:5581339 上传时间:2020-02-02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6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浩瀚的宇宙》说课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9-2020年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浩瀚的宇宙》说课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9-2020年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浩瀚的宇宙》说课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浩瀚的宇宙说课设计 一、教学内容分析本节课按照“提出问题、搜集信息、整理信息、展开想象、讨论交流、得出结论的顺序,引导学生认识银河系和宇宙的组成、大小,认识地球、太阳系、银河系和宇宙之间的关系,从而对宇宙的浩瀚有初步的认识。活动1“银河系和宇宙”是从问题引入,引导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和图片,从不同角度观察、了解银河系和宇宙的组成、大小和形状;科学在线也为此提供了有关银河系和宇宙方面的知识。活动2“给宇宙飞船命名”,旨在培养学生科学小论文的写作能力,以及一种关注人类科学探索事业的精神和态度。但是我们通过总体分析教材认为,宇宙飞船是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工具,和本课的联系不是很大,可以把它放在探索宇宙一课中进行。因此本节课在设计教学的过程中把活动2的内容放到后面课中。本课的教学难点是认识银河系的形状、组成和大小。 二、教学过程分析本课教学总体上分三大部分,1、 认识银河系(形状、组成、大小)2、 认识宇宙(组成和大小)3、 拓展:进一步认识浩瀚的宇宙。第一部分:认识银河系教学开始先出示图片,关于地球、太阳、太阳系以及银河系,本环节设计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回忆以前学过的知识,初步了解学生对银河系的认知情况,从而激发兴趣,引出本节课要研究的问题。学生交流汇报课前搜集的相关资料,从而认识银河系的形状、组成和大小。认识银河系的形状是本节课的重点,要想让学生真正的理解银河系从不同的角度看上去是不同的形状难度比较大,尤其是理解为什么从地球上看上去银河系是一条满是星星的带子很困难。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课前教师准备了银河系的模型以及关于银河系形状的音像资料和图书资料(因为本节课的内容涉及到的是离我们很远的银河系和宇宙,利用音像资料可以更好的帮助学生认识银河系和宇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再者学生认识银河系的形状是有一定难度的,因为我们“置身其中”,所以做了银河系的模型和从各个角度看银河系的卡通课件来帮助学生想象银河系的形状,从而培养学生学会从不同角度来观察事物的科学习惯。)来帮助学生进行想象。在实际教学中,估计学生会对“为什么在地球上看银河系是一条亮带?”理解比较困难。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从培养学生想象力这个角度出发,教师先要学生根据自己搜集的资料以及自己的理解进行猜测,然后可以观看有关银河系形状的录像资料,教师一边讲解,学生一边想象;学生也可以闭上眼睛想象。然后,教师再出示模型,让学生观察,模拟,想象在不同的角度观察银河系会看到不同的形状。通过这几个环节的教学,学生基本上能够想象到银河系的形状,并且能够说出为什么是这样的形状。 接下来是认识银河系的组成和大小。在这部分教学中,教师让学生带着问题汇报课前搜集到的资料,课堂上师生进一步交流,在交流中发现问题,估计学生会对“光年”、“银河系中成员的数量”、“以及描述银河系组成和大小的数据”产生疑问和理解困难,教师重点举例讲解,最后播放有关银河系组成和大小的录像。按照这个教学思路,学生不仅可以得到有关银河系组成和大小的知识,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同时还培养了学生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帮助学生理解银河系的大小,如何体会银河系的组成数量繁多是一个难点。所以,我在教学中借助了黄豆和数字“0”来帮助学生理解银河系中恒星和行星的数量之多,(1000亿xx亿颗恒星,1000亿颗到底是个什么样的概念。如我们用黄豆来作比较大约5粒黄豆是1克,那么一斤是500克,大约2500粒黄豆,那么1000亿粒黄豆是多少斤呢?4千万斤,如果100斤装一个大袋子,那么可以装40万袋,xx亿粒黄豆的话就是8千万斤,那么就要装80万袋。要装下1000亿粒黄豆需要40万个袋子,那么我们就可以想象一下能装下1000亿xx亿颗恒星的银河系相当于多大的袋子啊。从而想象银河系之大。如果我们画一千亿个0呢,教师在幻灯片上演示,然后让0变大,如果变成恒星和行星那么大,想象一下该有多少啊。看来银河系的家庭成员的数量那是多么大的一个数字啊。)借助于绕地球的圈数来帮助学生理解1光年、xx光年及10万光年的距离(地球半径约6371千米,由此算出地球的周长约为4万千米,1光年约10万亿千米,能绕地球2.5亿圈。银河系直径约10万光年,厚约xx光年。也就是说光沿银河系直径要走10万年,光穿过银河系中心的厚度也要走xx年。1光年的距离要绕地球2.5亿圈,xx光年,就是绕地球5000亿圈,那么10万光年就是绕地球25万亿圈。如果我们从地球上以光速飞行的话,到银河系的中心还需要约2.8万念呢。多么遥远的距离啊!)整个第一部分的设计目的是:从学生比较熟悉的地球、太阳、太阳系过渡到银河系,一方面,学生比较容易理解;另一方面,为学生认识宇宙做好铺垫。 第二部分:认识宇宙:在学生认识了银河系的基础上,再来进一步认识宇宙。师:银河系之庞大已经令我们震撼,但相对于宇宙来讲,这么庞大的银河系还只是宇宙中极普通的一个成员,那么宇宙中除了银河系还有哪些成员呢?过渡到对宇宙的认识。(分别认识宇宙的组成及其大小)学生交流汇报课前搜集的资料。在有了一定的资料作铺垫的基础上让学生闭上眼睛想象一下宇宙有多大? 可以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无边无际”、“浩瀚无边”,也可以谈谈自己对宇宙浩瀚的解释,然后播放录像,加深体会。在对银河系和宇宙有了一定认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用自己的方式描述地球、太阳系、银河系和宇宙之间的关系。学生可以从地球往宇宙说,也可以从宇宙往地球说,但是要让学生认识到宇宙是一个大的系统,构成这个大系统的基本单位就是像地球和太阳一样的星体,帮助学生建立系统的概念。第二部分的设计意图是让学生在认识了银河系的基础上来进一步认识比银河系大很多的宇宙,而且是浩瀚的宇宙,在此要求学生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银河系和宇宙的各种特征,通过教学,利用各种手段(例如:用绕地球的圈数做比较来想象1光年、xx光年以及10万光年距离的遥远;还有通过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宇宙中星系繁多和宇宙的无边无际来想象和体会宇宙的浩瀚;借助于音像资料等等)让学生体会和想象宇宙的浩瀚,从而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通过资料的交流和展示,培养学生把资料进行内化后的表达能力;能正确说出地球、太阳、银河系和宇宙之间的关系;能认真听取其他同学的发言以及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态度及探索宇宙的科学精神。第三部分:拓展通过一节课的交流和学习,学生对银河系和宇宙都有了一定的认识,但是这些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设计这一环节,目的是给学生一个发散的过程,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探究活动。教师提出:关于宇宙你还想知道些什么呢?根据课前对学生的了解,估计学生会提出:宇宙的起源?宇宙中还有没有生命?宇宙中的黑洞是怎么回事?宇宙将来会怎么样?等等很多问题,教师可以适当的引导学生:你是怎么认为的?谈谈你的看法,其他同学有什么看法呢?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各抒己见,教师适时地抓住学生的分歧,挑起争论,引出更多的新问题,激励大家继续研究。将课堂上的研究延伸到课下。铃声止,思维不止。本环节的设计意在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提高学生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在这个环节,教师一方面要注意聆听学生的问题,及时的表扬肯定他们的勇敢精神,培养他们勇于发言的习惯。同时,对一些有价值的研究问题,要给予一定的研究指导。 这部分教学是伸缩的,具体要看课堂上学生的反应,学生认知能力较强,教学进展顺利,我们就可以将这部分内容展现的多一些,否则,就少一些。总之,教师要根据课堂的情况,灵活掌握。 三、课后反思通过实际课堂教学,我认为这样进行教学设计比较符合高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根据新课标的要求,突出了教学中的难点,整个教学过程按照:提出问题、搜集信息、整理信息、展开想象、讨论交流、得出结论的过程设计,教学中合理的利用了大量的图片、文字、图书、音像资料的辅助,来帮助学生认识抽象的事物,帮助学生建立系统的概念,用系统的思维去分析和认识事物。略感遗憾的是:虽然课前教师已经进行了大量的信息的搜集整理,可是符合教学需要的资料还不是很理想,如果有了更理想的资料支持,会更有利于教学难点的突破。附送:2019-2020年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看到的和想到的说课稿各位评委、老师们:你们好我说课的题目是看到的和想到的。一、教材分析看到的和想到的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信息单元中的教学内容。本课内容分为“观看录像片段并记录”、“比较记录内容,讨论如何才能准确观察”、“再次观看录像片段并记录”和“总结”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教材从一句俗语引入,“眼见为实,耳听为虚”,一般我们都比较相信自己的眼睛,尊重观察到的事实,而不应道听途说。而教材又从另一个角度提出:亲眼看到的,就一定是事实吗?进而让学生观看一段录像并立刻记录下来。第二部分,以前面的观察记录结果为载体,让学生通过比较分析,对“看到的和想到的”进行区别,学生静下心来比较后,会发现对于同一个录像片段,不同的学生所记录的内容会不一样。我们该如何准确地观察,客观地记录呢?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充分讨论,并让学生体会到用简洁、客观的记录方法较好。第三部分,通过前面的活动,学生能对客观观察发现一些存在的问题,得出一些新的认识,这是一种进步,是一种发展,但还只停留在思维层面。能否把这种认识运用于实际行动中呢?教师让学生再次观看录像并记录,并试图把全班讨论的意见运用到实际观察中去。第四部分,引导学生回顾这一节课学到了什么,有什么收获,让学生用自己的话简单地说说自己的体会。本课是学生们在学习了“科学家怎样进行研究”和“我们是怎么知道的”两课以后认知发展的必然方向,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更加有利于学习养成严谨、客观的科学态度。二、学情分析1、整体学习状况:学习态度比较认真,对科学实验比较感兴趣,但知识的理解不甚深刻,运用能力相对较差。 2、已有知识、经验:经过四年来的自然、科学课学习,经历了大量的观察、描述、提出问题、开展实验总结交流等活动,科学探究能力已获得一定的发展。 3、心理分析: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对科学学科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三、教学目标1. 让学生经历“观看记录比较分析再观看记录”的活动,使学生对观察有一个新的认识。 2. 让学生感受到为获得较准确的观察结果,必须客观。观察到的事实与自己的感受和想像是两回事,并且观察往往要经过多次。 3、培养学生客观看问题的习惯和小组合作的科学精神。四、教学重难点 1、重点:比较记录内容,讨论如何才能准确观察。2、难点:明白客观的观察与自己的感受、想像是两回事。五、教法和学法1、教法:(1)激发兴趣,适时诱导(2)自主探究,及时小结我们教给学生的知识毕竟是有限的,只有教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才能使他们受益无穷。因此,我按照“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力求将学生的知识、能力、兴趣等心理因素融为一体。组织学生亲身经历观察、记录、实验的探究过程,从中获取有关科学观察的知识,逐步学会观察的技能,体验求实的观察过程。同时充分利用各小组的相互合作,使学生之间有更多更好的交流,拓宽学生的视野,让教学更容易突破难点,再辅以课件教学,激发学生爱科学的情感。2、学法:(1)观察记录(2)讨论交流(3)自主探究与教法相适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分组实验,互相合作,把大部分时间交给学生进行观察记录、讨论交流、收集信息和整理信息,在此基础上我只作适当的点拨,着重从内容、方法方面作归纳小结,使“以学生为主体,以探究为核心”的教学理念得到真正的体现。六、课前准备 录像片段、记录纸、实物投影仪。七、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师:同学们,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了一份小礼物,想不想知道是什么?(生:想)不过要思考一个问题后才能看到它。(生:什么问题)有这样一句俗语:“眼见为实,耳听为虚”,你们听过吗?(听过)那眼见的真的就一定是事实吗?(引发学生思考和质疑)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看到的和想到的。(揭示课题)(二)观看动画,做好记录1、师: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看这份礼物(一部动画片的片断)。不过,同学们在收到礼物之后要完成一项任务,有信心吗?(生:有)这项任务就是看完动画片片断后,把所看到的内容快速地记录在纸上。准备好了吗?(生:准备好了)教师播放动画片片断,学生观看动画片片断。2、师:动画片看完了,接下来我们要做什么?(生:记录在纸上)好,写一写你们都看到了什么?比一比谁记得最快,开始。3、学生开始记录。(三)交流记录,比较分析1、汇报记录师:谁来把你的记录给大家展示一下?(将学生的记录用实物投影仪展示出来)师:同学们,你们刚才看的动画片是完全相同的,你们的记录和他的也是完全相同吗?(不是)那请你和小组的同学交流一下,你们的记录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多不同的记录呢?2、小组交流。3、师:你们的记录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这样?(生:有的多有的少、有的生动有的简洁、有的增加了想像和推测)师:我们把全部的情景都记录下来了吗?哪些是感觉和想像?哪些是根据已有经验做出的推测?哪些是客观的描述?4、师:面对同一个动画片,由于同学们在观察时加入了其它的思维或已有的经验,所以每个人的记录都不相同。5、师:那怎样观察,才能使我们获得的信息是客观、准确的呢?(生:多看几遍、边看边记、小组分工、共同讨论交流)师:的确,重复观察对前一次的记录是一个不断修正的过程。这在科学上称之为“重复实验”。分工合作,但要详细的分好工,以免有所疏漏。先讨论,再记录,凝聚了集体的力量。6、师:同学们想到的方法非常多也非常好,在记录的时候最主要的是要注意简洁、客观。(四)再次观看,提升认识 1、师:下面,我们再来观看一次动画片并记录下来,看看我们的记录是不是很准确了?(播放动画片片断)。2、学生观看并记录。3、师:现在,请同学们在小组内比较一下,记录结果是不是更加准确、客观了。(学生分组比较,教师巡回指导)4、师:老师刚刚也看了,同学们的记录确实更加准确和客观了。通过以上活动,你对“眼见为实,耳听为虚”这句话又怎么看?(学生谈自己的看法)5、师:的确,通过学习,我们发现,想到的不一定是真实的,有的时候看到的也容易出错,比如魔术表演。魔术师常常利用灵巧的手让我们的眼睛产生错觉。6、教师表演小魔术(现场表演)。我们在观察的过程中容易把自己的感觉和想法加进去。但想法和感觉不是事实。为了得到可靠的观察结果,科学家总是采用重复观察的方法。同时他们也很乐意别人对自己的实验过程进行检测,这就是重复实验。(五)及时小结,拓展延伸看到的容易是错误的,想到的是不真实的。如果我们要查找一些资料,上哪儿去找才会是真的呢?如何辨别真假信息呢?请同学们回家预习下一课查阅和辨别信息。这节课就到这里,下课。八、设计理念总之,科学教学既要重视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又要重视培养学生自行获取知识的兴趣、爱好。我们不仅要让学生“学会”,“会学”,更要使他们“好学”,只有这样,才能使科学课成为真正的“科学”。科学课程标准中强调: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科学课程应向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使他们在像科学家那样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增长科学探究能力,获取科学知识,形成尊重事实、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小学科学特级教师章鼎儿老师说过:“要把课堂还给学生,要给学生足够的探究活动时间。”本课围绕教学目标,以“亲眼看到的,就一定是事实吗?”这一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在教学中努力体现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思想,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以培养学生探究式的学习方式为重点,强调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亲身经历、动手操作和实验来学习科学。并通过主动探究,发展他们对科学的理解力、思维能力及多方面的科学素养。我的说课完毕,感谢大家,欢迎指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