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四年级语文上册 军神 4教案 鄂教版.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5580594 上传时间:2020-02-0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四年级语文上册 军神 4教案 鄂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9-2020年四年级语文上册 军神 4教案 鄂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9-2020年四年级语文上册 军神 4教案 鄂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四年级语文上册 军神 4教案 鄂教版 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掌握并会运用新词。 2.理解课文,体会“军神”一词所包含的含义。 3.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继续培养自学课文的能力;渗透相关写作知识。 重点难点: 1.体会“军神”惊人的毅力、钢铁般的意志。 2.通过人物神态、情绪的变化把握事情的发展变化,深入体会感情。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引入教学 伴随着悦耳的铃声,我们又要开始了新的学习、新的探索。通过以前的阅读,我们认识了许多英雄人物,如英勇的狼牙山五壮士、视死如归的刘胡兰、舍身炸暗堡的董存瑞他们都是普通战士,但他们都具有坚强的意志、崇高的信念。今天,我们要了解的,也是一名军人的故事。他,堪称“军神”。 二、初步感知 1课题让你想到什么? 2浏览课文,想一想,谁是“军神”,文中讲了他的什么事? 三、讨论自学 下面,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用你聪明的头脑去分析,用你的心灵去感知,自学课文。 A通过人物神态、情绪变化从整体把握事件脉络 刘伯承:微笑平静一声不吭一笑 沃克医生:惊疑冷冷柔和生气愣住颤抖由衷惊呆慈祥肃然起敬 B从每个细节体会文章所传达的思想感情,与作者产生共鸣 如:“他愣住了,蓝色的眼睛里闪出惊疑的神情”“惊疑”反映出来人伤势严重。 “平静”说明这位军人此刻没有丝毫怯意。 “病人一声不吭居然被抓破了”说明手术过程对病人来说是痛苦的,而他却一直坚持着,更反映出病人的钢铁意志。 “七十二刀”准确地数出刀数说明了军人的冷静,更衬托出他的惊人毅力。 “你堪称军神”充分流露出沃克医生发自内心的惊叹与赞赏。 “肃然起敬”表明沃克医生对刘伯承由衷的敬佩。 C体会感情的同时注意朗读语气 四、全班交流 请同学们各抒己见,谈一谈你对课文内容的认识。 (允许争论,确有困难,教师稍作引导) 五、小结 通过我们共同的讨论学习,你了解到了什么,谁能用自己的话讲一讲? A自始至终,刘伯承都保持着微笑与平静,他有着惊人的毅力与顽强的意志,堪称“军神”。 B沃克医生由开始的“冷冷”到最后“肃然起敬”,之所以会有这样的变化,完全是因为这位病人的与众不同,他由衷地赞赏、敬佩刘伯承。 六本课时小结: 大家靠自己的努力成功地理解了课文,并且,我们又认识了一位了不起的革命领导人刘伯承。同学们想不想对这位“军神”有更多的了解呢? 请大家在课下多搜集一些有关刘伯承的故事,讲给同学听。 第二课时 一朗读课文 要求:正确、流利、恰当把握感情 二写作技巧渗透(讨论为主,指导为辅) 1写作顺序:事情发展顺序(手术前手术中手术后) 2人物语言、神态、情绪的描写刻画能够更清楚地表情达意(举例) 3词语运用,如“一针见血”“肃然起敬” 三作业(任选) 1复述课文。 2写一篇记叙文,要求有条理,内容具体。 3写一篇较简短的读后感。 板书设计: 军神 刘伯承微笑平静一声不吭一笑 沃克医生惊疑冷冷柔和生气愣住颤抖由衷惊呆慈祥肃然起敬附送:2019-2020年四年级语文上册 军神 5教案 鄂教版 一、教学设计意图 本课的教学过程是遵照新课标的主导思想、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尊重学生个性的体会与感受而设计的。 根据课文结构特点,本课的教学过程的设计按照两条线索而展开: 第一条线索:阅读课文,自主表达感受 新课标对于高年级的阅读要求较为明确,指出学生要能够在理解故事梗概的基础上说出自己的感受。这种感受不是脱离课文凭空产生的,而是随着阅读过程的逐渐深入而产生的愈来愈明晰的体验,它贯穿于学生阅读的全过程中,把“学生的感受”作为学习课文的突破点,对于鼓励学生个性阅读、自主体验有积极的作用,应该说是向着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的大方向又迈进了一步。交流感受,交流是使自己产生这种感受的原因课堂上,学生在自主地表达着自己的感悟,在畅谈着自己读书的体会。 第二条线索:走进课文,体验人物的感受。 “阅读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的过程。”课文为”师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心与心的交流提供了一个宽阔的平台。军神一文主要赞美了刘伯承坚如钢铁、令人敬畏的意志。阅读课文时,我们有这样或那样的感受,而与他直接面对的沃克医生又会是怎样的感受呢?通过对课文的进一步阅读,完成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同时使文中人物成为我们的对话者,与我们一同感受着刘伯承超乎常人的举动、令人敬佩的意志。研究沃克的感受,就是在了解使他的情感和态度发生变化的原因,也就是在体会故事情节的一步步发展与变化。通过阅读与体会,师生携手走进课文中,亲历那惊。动魄的一幕,直面人物的。心灵,将分析、讲解与情感上的沟通和交流进一步结合起来。通过研究课文内容,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培养坚强的性格和勇于克服困难的勇气,符合新课标中关于语文学科的人文性的思想。此过程解决了阅读过程中的体验和研究方法的问题。此外,关于详略的处理,关于对课文中两个重点部分的深入理解,关于个人学习与小组学习的结合,都是在此设计意图指导下而进行,其主旨也是为了充分拓展思维空间,提高学生阅读的质量。 二、教学目标 1、运用多种学习方法,体会课文内容; 2、通过充分的阅读,了解刘伯承意志坚强的特点; 3、感受沃克医生对刘伯承的敬佩之情,并体会这种感情; 4、进一步掌握通过人物语言、动作、神态来体会人物的情感态度的方法。 三、教学准备 查找关于刘伯承的资料,了解刘伯承的生平。 四、说课 军神是小学语文五年级的一篇课文。在这一课教与学的过程中,我力图体现新课标关于高级年教学的一些理念,结合课文自身特点及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了本课的教学。在本课的教学中力求体现以下目标: 1、在充分感受、体会的基础上,理解课文内容; 2、继续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上培养和指导,如小组合作学习、运用多种方法体会保文等,鼓励学生运用个性的方式体会课文; 3、针对高年级的教学要求,培养学生快速阅读的能力。 上述三点目标的确定,遵循的是新课标所提倡的三个维度,较好地体现了对学生个性体验的充分尊重,对学习过程和方法的充分重视,并落实了语文学科的感悟、品味、培养语感的基本任务。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在教学过程中,我准备采用如下策略: l、从个性感受入手,以学生的感受作为切入点,引发学生进一步去感受和体会课文。 作为生动鲜活的学习主体,不同的学生对于同一课文必然存在着不同的感受、不同的体会,我们教师要认可,并且尊重和理解学生的体验。我首先引导学生通过读课文体会自己的独特感受,然后沿着自己的感受进一步去体会课文,使学生这种情感体验得到延伸和深入。 2、调动自身已有经验,运用已经掌握的方法来学习课文。 学生学习课文的方法有很多种,比如查阅资料、与人物对话、配图配乐、联系生活经验等。各种方法都有各自的优点,因而引导学生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感受和体会课文内容就成为阅读过程中的又一重点。这一过程将贯穿于课堂始终,使课堂的学习不仅是对课文内容的掌握和理解,也是对学习方法的总结与提升。在课堂上,我要和同学们一起运用多种方法来感悟和体会课文,让学习的方式多样化。我们重视学习的过程,努力使学生积累并掌握一定的的方法,而这些方法正是学生在日后的学习中最有力的工具。对于语文素养的形成,对于学生终身的语文学习都有极大的益处。 这种运用和积累的载体是合作学习,核心是使学生在个性理解的基础上实现交流与互补,。从而使自己的认识更充实、更全面。,小组学习是合作学习的一种方式,也是本节课学习的主要单位。我把每一个小组作为一个学习整体,努力实现与每一整体的对话与交流,使小组成员都能在合作中得到收益与提高。我的学生在合作学习方面有一定的基础,他们也很善于用整体的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感受。今天的学习也将努力体现这一点” 3、本单元的训练重,或是进行快速阅读训练,这是针对高年级学生所提出的要求。在多种媒体充斥学生视野,大量图文资料可以运用的今天,我觉得强调快速阅读,意义尤为突出,高年级学生可以通过快速阅读来获取大量信息。在课堂上,我准备先后提供给学生三份资料,都要求学生快速阅读、处理自己搜集的资料,进一步培养学生处理和运用资料的能力。 上述的构思是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而进行,也许还不能够很明晰地体现新课标的理念,也一定会出现这样那样的不足,因为我们对新课标的领会和实践都处于探索阶段,也希望得到各位的指正。但我相信正是这种不足,为我们教师之间的研讨与商榷提供了机会。真诚地希望能够以本节课为平台,与各位专家和同仁进行沟通、交流,使我们都能够更好地领悟、贯彻新课程标准的精神。 五、教学过程 (一)快速阅读,掌握信息。 师:请同学们先来看一段资料,快速地读一读,然后告诉大家,从这段内容中你都了解到了哪些信息? 生:我知道了刘伯承右眼受伤的时间。 生:我知道刘伯承眼睛受伤的经过和伤势严重。 生:我知道刘伯承非常坚强,能够忍受这种难以想像的痛苦。 师:周学们都了解到了很多信息,看来这种快速阅读的方式的确有助于我们在短时间内获取大量的信息。 (二)激发兴趣,交流感受。 师:资料主要告诉我们刘伯承的右眼是怎样受伤的,以及伤势如何。大家对军神这一课都有了一定的了解,谁能告诉大家,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生:讲了刘伯承做眼部手术而拒绝使用麻醉剂的事。 师:不用实施麻醉而进行手术,这个故事一定很吸引人!下面请同学们打开课本,出声地读一读课文,然后与大家交流你读过课文后的感受。 (学生出声地自由读课文) 生:我非常惊讶。 生:我觉得不可思议。 生:我读完后大吃一惊。 生:我感觉刘伯承非常坚强。 生:我觉得这好像不是一件真事,因为这是普通人是做不到的。 生:我感到很震撼。 师:受到震撼。 生:刘伯承这种精神胜过关羽刮骨疗毒。 (三)自主体会,合作交流。 师:读过课文后,同学们都有自己的感受,看来大家都很喜欢这篇文章,那你们想不想更进一步去感受文章呢? 生:想! 师:我们知道学习课文有很多方法,下面就请同学们以小组单位,采用自己喜欢的,而且适合于本课的学习方法,对本篇课文进行研究、体会,然后与大家进行交流。(学生合作学习,研究、讨论。) 交流: 小组1: 生:我们采用分角色朗读的方法。 生:我们组还有几个问题:1、沃克医生为什么“额上汗珠滚滚”?2、沃克医生为什么让护士出去后才问刘伯承的真名叫什么? (学生研究、发表见解。) 小组2: 生:我们组采用3种方法:1、分角色朗读;2、联系课文插图;3、查阅资料。 师:你们采用了这么多的方法,能不能把这些方法结合得很好呢? 生:能!。 小组3: 生;我妈妈在医院工作,我为大家介绍关于眼部手术的一些常识。 (介绍眼部手术。) 小组4 (对课文质疑。) 生:我们想问一下,为什么沃克医生那么想知道刘伯承的真实姓名? 生:为什么沃克医生就知道“刘大川”是假名? 生:我想与刘伯承对话,问问他为什么数刀数?为什么宁可抓破白垫单也不吭一声? (研究,理解。) 小组5: 生:我们组采用质疑、讲故事和联系生活实际的方式理解课文。 (研究、体会。) (四)总结方法,发散思维。 师:同学们运用多种方法理解、感受课文,对课文内容都有了比较深入的了解。看起来运用多种方法学习课文,的确有助于我们理解、感受课文内容。今天回家后,请同学们考虑一下,还有没有其它的方法也能够帮助我们理解课文内容。如果有,明天与同学们进行交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